《龙文鞭影》是一部著名的蒙学读物,原名《蒙养故事》,由明国子监祭酒萧良有编。后来,杨臣诤对其进行了增订,并更名为《龙文鞭影》。该书的成书和版本问题一直不甚明了,因为《蒙养故事》的现存版本已经失传。通过考证,可以确定《四字经》与《蒙养故事》实际上是同一本书的不同名称。崇祯壬午年(1642年),杨臣诤在《四字经》的基础上完成了对《龙文鞭影》的增订,现存的聚学堂本崇祯壬午本是其最早的版本。
《龙文鞭影》的内容主要源自萧良的《四字经》、李瀚与俞文彬的《名迹蒙求》系列,以及杨臣诤从其他文献中选取的典故。杨臣诤在增订时不仅扩充了内容,还纠正了错误,提高了书籍的准确性。清代中后期,《龙文鞭影》经过多次修订,形成了杨臣诤和李恩绶两个主要版本系统,后者在前者基础上进行了更细致的校对和内容补充。
《龙文鞭影》是清代有影响力的童蒙教育读物,以其内容广博、形式短小、韵律和谐而受到欢迎。它不仅是启蒙教育的桥梁,还促进了教育内容的拓展。清末,李晖吉和徐创作了《龙文鞭影二集》,进一步丰富了内容。《龙文鞭影》最初在安庆市及周边地区流传,后因战乱手稿未能广泛传播。清初,杨臣诤在石狮市增订并刊印,使其在闽粤地区流行。乾隆后期,乾隆本成为主流版本,传播中心转向江南。清光绪年间,李恩绶的增订本在南京发行,广受欢迎。《龙文鞭影》在古代和现代教育中都具有重要价值,尽管其研究仍有待深入。
内容
龙文,古时良马名也。见鞭影则疾驰。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明代万历时萧良有撰。后经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改名《龙文鞭影》,形象地反映了该书“逸而功倍”的效果。
萧良有,字以占,号汉冲,汉阳人。自幼聪颖异常,有神童之誉。明万历八年(1508年)会试第一,进修撰,任国子监祭酒,在当时声望极高。
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
该书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两句对偶,各讲一个典故。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
修订
在我国古代传统蒙学中,作为幼学课本,除了《楷体金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外,还有一本读物--《龙文鞭影》 。
《龙文鞭影》成书的年代较《三字经》等要晚,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才出现的。李氏《蒙求》以掌故内容开其先河,以后陆续出现了一大批掌故、知识蒙书。《龙文鞭影》就是在这种影响下产生的比较完善的一部蒙学书。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编撰者萧良有,夏广文作注。萧良有系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字以占,号汉冲,汉阳人,自幼聪颖,有神童之称誉,任国子监祭酒,声望很高,著有《王堂遗稿》。国子监是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府,祭酒相当于的校长。以这么高的地位,亲自来撰写蒙书,也就是小学生读的书,可见那时对蒙学教育之重视程度。
后来杨臣铮认为萧作《蒙养故事》“有裨幼学”,只是太简略了,夏注也有不少错误,于是大加补充订正,书名遂改为《龙文鞭影》。何谓“龙文鞭影”?很多人不解其中意义。“龙文”是指古代良马,因见到鞭影就会疾驰,无须鞭打,其含义即是说,读这本书是能收到“逸而功倍”的效果的。
到了清末,丹徒人李恩绶认为这本书虽风行已久,但有谬误之处,于是又经过了一番校对增删,于光绪年间付梓刊行。
后来又有清人李晖吉、徐,仿照《龙文鞭影》的体例,合编了一部《龙文鞭影二集》。我们所看到的《龙文鞭影》多半是经过了上述一些人的不断增补、订正、充实后的本子,应该说是比萧的原作要更完美。
作用
《龙文鞭影》在传统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由浅入深的作用,在完成了集中识字两千来个之后,为进一步读《四书》、《五经》和作文打下基础。它和初读的“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几种蒙书比较起来,有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它广泛地汲取了前人的若干蒙书的材料,溶入了二十四史的不少人物典故和神话、小说、笔记,是一部集自然知识、历史掌故于一体的骈文读物。这对后来的《幼学琼林》起了催生作用,影响很大。后来,在以李氏《蒙求》这种骈文体例影响下,出现了各种“蒙求”,有名物的、文字的、历史的、经学的、伦理的、地理的,各种读物不下百来种。但《龙文鞭影》和《幼学琼林》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两部知识性蒙书。(旧书信息报)
卷之一二三
卷之一
一东
粗成四字,诲尔童蒙。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商王 祷雨,汉祖歌风。秀 巡河北,策 据江东。
太宗怀鹞,桓典乘。嘉宾赋雪,圣祖吟虹。
邺仙秋水,宣圣春风。恺崇斗富,浑濬争功。
王伦使虏,魏和戎。恂留河内,何守关中。
和凝衣钵,仁杰药笼。义伦清节,柳下惠和风。
梁姬值虎,冯后当熊。秦罗敷陌上,通德宫中。
二冬
汉称七制,唐羡三宗。卿断舌,高祖伤胸。
魏公切直,师德宽容。祢衡一鹗,路斯九龙。
纯仁助麦,丁固梦松。韩琦芍药,李固芙蓉。
乐羊七载,方朔三冬。郊祁并第,谭尚相攻。
陶违雾豹,韩比云龙。洗儿妃子,校士昭容。
彩鸾书韵,琴操参宗。
戴生独步,许子无双。柳眠汉苑,枫落吴江。
鱼山警植,鹿门隐庞。浩从床匿,避杖撞。
刘诗覆,韩文鼎扛。愿归盘谷,杨忆石淙。
弩名克敌,城筑受降。韦曲杜曲,梦窗草窗。
灵征狗,诗祸花尨。嘉贞丝幔,鲁直彩缸。
四支
王良策马,傅说骑箕。伏羲画卦,宣父删诗。
高逢白帝,禹梦玄彝。寅陈七策,光进五规。
公瑜嫁婢,处道还姬。允诛董卓,杀王。
石虔矫捷,朱亥雄奇。平叔傅粉,弘治凝脂。
周兄无慧,济叔不痴。杜畿国士,郭泰人师。
祖莹称圣,潘岳诚奇。紫芝眉宇,思曼风姿。
会窃饮,谌纪成糜。韩康卖药,周术茹芝。
颜狂莫及,山器难知。懒残煨芋,李泌烧梨。
干椹杨沛,焦饭陈遗。文舒戒子,安石求师。
周师猿鹄,梁相。临洮县大汉,琼崖小儿。
东阳巧对,汝锡奇诗。启期三乐,藏用五知。
堕叔达,发瓮钟离姓。一钱诛吏,半臂怜姬。
王胡索食,罗友乞祠。召信臣杜母,雍友杨师。
直言解发,京兆画眉。美姬工笛,老婢吹。
五微
子房辟谷,公信采薇。卜商闻过。伯玉知非。
仕治远志,姜维当归。商安鹑服,章泣牛衣。
蔡陈善谑,王葛交饥。陶公运,孟母断机。
六鱼
镇周赠帛,子驱车。廷尉罗雀,学士焚鱼。
冥鉴季达,预识卢储。宋均渡虎,李白乘驴。
七虞
君谟龙片,王肃酪奴。蔡衡辨凤,义府题乌。
谢名蝴蝶,郑号鹧鸪。戴和书简,郑侠呈图。
瑕丘卖药,邺令投巫。冰山右相,铜臭司徒。
武陵渔父,闽越樵夫。渔人鹬蚌,田父卢。
郑家诗婢,郗氏文奴。
卷之二
八齐
烈裔刻虎,温峤燃犀。梁公训雀,茅容割鸡。
九佳
禹钧五桂,王三槐。同心向秀,肖貌伯偕。
袁土室,羊侃水斋。敬之说好,郭讷言佳。
十灰
初平起石,左慈掷杯。名高麟阁,功显云台。
鸡黍张范,胶漆陈雷。耿弇北道,僧孺西台。
台乌成兆,屏雀为媒。晏婴无术,安道多才。
阳雍五壁,温峤一台。
十一真
孔门十哲,殷室三仁。晏能处己,鸿耻因人。
皋惟团力,泌仅献身。丧邦黄浩,误国章惇。
鞅更秦法,普读鲁论。吕诛华士,孔戮闻人。
暴胜持斧,张纲埋轮。孙非识面,韦岂呈身。
令公请税,长孺输缗。白州刺史,绛县老人。
景行莲幕,谨选花。郗超造宅,季雅买邻。
更衣范丹,广被孟仁。笔床茶灶,羽扇纶巾。
灌夫使酒,刘四骂人。以牛易马,改氏为民。
先表圣,灯候沈彬。
十二文
谢敷处士,宋景贤君。景宗险韵,刘煇奇文。
袁安卧雪,仁杰望云。貌疏宰相,腹负将军。
梁亭窃灌,曾圃误耘。张巡军令,陈琳檄文。
巨山龟息,遵彦龙文。
十三元
傲倪昭谏,茂异简言。金书梦,纱护卜藩。
童恢捕虎,古冶持。何奇韩信,香化陈元。
八龙荀氏,五豸唐门。张瞻炊臼,庄子鼓盆。
疏脱士简,博奥文元。敏修未娶,陈峤初婚。
长公思过,定国平冤。陈遵投辖,魏勃扫门。
孙琏织屦,阮咸曝。晦堂无隐,山不言。
十四寒
如龙诸葛,似鬼曹瞒。爽欣御李,白愿识韩。
曾参务益,庞德遗安。穆亲杵臼,商化芝兰。
弘景作相,延祖弃官。二疏供帐,四皓衣冠。
曼卿豪饮,廉颇雄餐。长康三绝,元方二难。
曾辞温饱,城忍饥寒。买臣怀绶,萌挂冠。
循良伏湛,儒雅儿宽。欧母画荻,柳母和丸。
韩屏题叶,燕梦兰。漂母进食,浣妇分餐。
十五删
雪夜擒蔡,灯夕平蛮。郭家金穴,邓氏铜山。
堂开洛水,社结香山。腊花齐放,春桂同攀。
卷之三
一先
飞叶令,驾鹤仙。刘晨采药,茂叔观莲。
羽救巨鹿,准策澶渊。应融丸药,阎敞还钱。
捉刀曹操,拂矢贾坚。晦肯负国,质愿亲贤。
罗友逢鬼,潘谷称仙。茂弘服,子敬青毡。
王奇雁字,韩浦鸾笺。安之画地,德裕筹边。
舜钦斗酒,法主蒲。绕朝赠策,苻卤投鞭。
豫让吞炭,苏武餐毡。金台招士,玉署贮贤。
二萧
陵甘降虏,耻臣昭。隆贫晒腹,潜懒折腰。
悬鱼羊续,留犊时苗。贵妃捧砚,弄玉吹箫。
三肴
清时安石,奇计居。湖循莺,泉访虎跑。
西溪晏咏,北陇孔嘲。民皆字郑,羌愿姓包。
四豪
禹承虞舜,说相殷高。韩侯敝袴,范雎绨袍。
庞公休畅,刘子高操。季札挂剑,吕虔赠刀。
来护卓,梁矜高。壮心处仲,操行陈陶。
字荆爽迈,孝伯清操。李订六逸,石与三豪。
郑弘还箭,元兴成刀。刘殷七业,何点三高。
五歌
汉王封齿,齐主烹阿。丁兰刻木,王质烂柯。
奕宛李讷,碑赚孙何。子啸咏,斯立吟哦。
奕世貂珥,闾里鸣珂。昙辍丝竹,裒废蓼。
箕陈五福,华祝三多。
六麻
万石齐氏,三戟崔家。韩愈驱鳄,叔敖埋蛇。
陶怡松菊,田乐烟霞。孟邺九穗,逯斐一麻。
春藏足垢,嗜疮痂。薛笺成彩,江笔生花。
班昭汉史,蔡琰胡笳。凤凰律吕,鹦形目琵琶。
渡传桃叶,村名杏花。
七阳
君起盘古,人使亚当。明皇化萼,灵运池塘。
神威翼德,义勇云长。羿雄射日,衍愤飞霜。
世南书监,晁错智囊。昌囚羑里,收遁首阳。
刘琨啸月,伯奇履霜。塞翁失马,臧谷亡羊。
卧游宗子,坐隐王郎。盗酒毕卓,割肉东方。
李膺破柱,卫抚床。营军细柳,校猎长杨。
忠武具奠,德玉居丧。敖曹雄异,元发疏狂。
寇却列簿,吕置夹囊。彦升白简,元鲁青箱。
沈思好客,颜驷为郎。申屠松屋,魏野草堂。
贵妃桃髻,公主梅妆。吉了思汉,供奉忠唐。
卷之四
八庚
萧收图籍,孔惜繁缨。卞庄刺虎,李白骑鲸。
许丞耳重,丁掾目盲。佣书德润,卖卜君平。
岐曾贩饼,平得分羹。卧床逸少,升座延明。
书成凤尾,画点龙睛。功臣图阁,学士登瀛。
安期东渡,潘岳西征。志和耽钓,宗仪辍耕。
茂贞苛税,阳城缓征。北山学士,南郭先生。
善酿白堕,纵饮公荣。仪狄造酒,德裕调羹。
印屏王氏,前席贾谊。
九青
咸遵祖腊,宽识天星。景焕垂戒,班固勒铭。
鸜鹆学语,鹦形目诵经。
十蒸
献之书练,夏竦题绫。安石执拗,味道模棱。
韩仇良复,汉纪备存。存鲁端木,救赵信陵。
邵雍识乱,陵母知兴。
十一尤
太初日月,季野春秋。公超成市,长孺为楼。
除酿部,玄拜隐侯。公孙东阁,庞统南州。
袁耽掷帽,仁杰携裘。子将月旦,安国阳秋。
德舆西掖,庾亮南楼。梁吟傀儡,庄梦髅。
黄联池上,杨咏楼头。曹兵迅速,李使迟留。
孔明流马,田单火牛。五侯奇膳,九婢珍馐。
光安耕钓,方慕巢由。适嵇命驾,访戴操舟。
芳留玉带,琳卜金瓯。伯乐识马,丙吉问牛。
盖忘苏隙,聂报严仇。公艺百忍,孙四休。
钱塘驿邸,燕子楼头。
十二侵
睢阳嚼齿,金藏披心。固言柳汁,刘备桑阴。
姜桂敦复,松柏世林。杜预传癖,刘峻书淫。
琴张礼意,苏轼文心。公权隐谏,蕴古详箴。
广平作赋,何逊行吟。荆山泣玉,梦穴唾金。
易牙调味,钟子聆音。令狐冰语,司马琴心。
十三覃
龙逄极谏,王衍清谈。青威漠北,彬下江南。
禹敏赡,鲁直沉酣。师徒布算,姑妇手谈。
十四盐
孺子磨镜,麟士织帘。华歆逃难,叔子避嫌。
十五咸
狄梁被谮,杨大年蒙谗。布重一诺,金慎三缄。
彦升非少,仲举不凡。古人万亿,不尽兹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