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祁县,后举家迁往蒲州(今永济市),是唐朝的诗人和画家。
王维,九岁便可撰写诗文,十五岁离家赴长安,二十一岁进士及第,解褐为太乐丞,后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给事中等职。安史之乱发生后,王维为叛军所俘,被拘于菩提寺。裴迪前来探望,王维作《凝碧池》诗一首。安史之乱结束后,王维的弟弟王缙上书要求主动削官为哥哥王维赎罪,王维得以赦免。后王维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上元二年(761)七月,王维60岁,因病辞世,葬于川清源寺西。王维是唐朝声名远扬的大才子,不仅擅长诗文,而且精通书画,在音乐方面也有颇高造诣。在诗文方面,王维长于五言诗,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诗人,被称作“诗佛”。在书画艺术方面,王维擅长草书隶书和山水画,首创宣晕画法,明朝董其昌推他为“南宗绘画之祖”,《雪溪图》《写济南伏生像》便相传是他的画迹。在音乐方面,王维曾任太岳丞,因识出乐谱《霓裳羽衣》第三叠第一拍被津津乐道。
就王维其人,《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对其均有较高的评价,认为他为人孝顺,爱护弟妹,博学多艺。而就其艺术成就而言。辛文房曾在《唐才子传》中评价道:“王维的诗被列入妙品上上等,他的画的构思也是这样。至于王维山水画中的平旷深远的意境、云彩的情势、山石的颜色,都是他卓越的天赋才能达到的,并不是别人能学来的。”
人物生平
少年才子
王维出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左右,原本家在太原祁,后来其父王处廉将家迁往了蒲州(今永济市)。在王处廉去世后,王维的母亲崔氏便遁入佛门,师从普寂大师,直至去世。受母亲的影响,王维及其兄弟均信奉佛教,常年吃素,不沾荤腥,不穿太过华美的衣服。由此,王维的部分诗歌中也闪烁着禅宗的思想。王维天性聪慧,九岁时便可作诗吟句。十五岁时,王维便和弟弟王缙离开家乡,经潼关,过骊山,游历长安,结交名士权贵。在十七岁时,王维继续游历长安和洛阳市,创作了许多诗篇,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便用“独在异乡为异客”等句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王维还结识了岐王、玉真公主等人。
初入仕途
由王维进士及第时所作的《赋得清如玉壶冰》诗题下注可知,王维在十七岁时前往京兆府应试,中第一名解元。而后,王维跟随岐王、宁王等人游宴,并与其他人广为交游。期间,王维创作了《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等宫体诗,显示出了盛唐的情致。开元九年(721年),王维进士及第,担任太乐丞,但很快就因为手下的人私下舞黄狮子一案,被贬到山东济州,成了看粮仓的九品小官——司仓参军,并且一待就是四年多。
亦官亦隐
开元十四年(726年)秋季,王维离开济州。而后,王维前往淇上(今属河南省),并在此隐居。期间,王维曾作《淇上即事田园》《淇上送赵仙舟》等诗展示其隐居生活。开元十七年(729年),王维开始跟着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习顿教。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王维的妻子逝世。此后,王维终生未娶,孤身一人。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维前往洛阳市拜访时任宰相的张九龄,并作诗献给对方,得到了张九龄的赏识。而后,王维便前往嵩山隐居,并写下了《归嵩山作》。此诗描写了作者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已具有山水田园诗的格调。次年,王维向宰相张九龄献诗以求汲引,被举荐为右拾遗,前往洛阳任职。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升为监察御史。同年秋季,离开长安前往武威郡,担任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期间,王维创作大量边塞诗,如《使至塞上》便描绘出了王维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次年夏天,王维又返回长安,继续担任监察御史一职。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维迁任殿中侍御史。同年冬天,王维奉命从长安出发,途径襄阳市等地,前往岭南选补岭南郡县官吏。次年,王维从岭南回到了长安。在回长安的途中,王维曾经过瓦官寺(今属南京),并前去拜访了璇禅师。从南方回来后,王维买下了宋之问的别业,拥有了自己的田园,王维又在终南山隐居,并写下了《终南别业》,描绘了自己退隐后的欢喜和闲适。天宝(742年),王维又转任左补阙。同时,在为官之余,王维开始经营蓝田辋川别业。在这里,王维还曾写下《辋川集二十首·斤竹岭》,其中诗歌多是描绘辋川别墅的景色。而后几年,王维先是迁任侍御史事,后又接连转任库部员外郎和转库部郎中。天宝九载(750年)春天,王维的母亲去世,王维便离开朝廷,住在辋川服丧。天宝十一载(752),王维结束为母守丧,回到朝廷,担任吏部郎中,而后又转任给事中。
晚年经历
天宝十五载(756年),安史之乱爆发,王维被叛军俘虏,被迫担任给事中。期间,王维曾多次写诗追念唐朝。其中,王维更是用“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等句来表达国破的无限哀思。也正是因为这几句,在安史之乱结束后,朝廷相信了王维并不是真心投降。叛乱平定以后,王维的弟弟王缙已经官位显赫,上书皇帝,要求主动削官为哥哥王维赎罪,王维才得以赦免。之后,王维历任太子中充、中庶子、尚书右丞,官运平稳。
王维生命中的最后五年是他一生中官运最亨通的时期,他的隐逸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肆焚香诵经、施寺饭僧,为帝国祈福。上元二年(761)七月,王维60岁,因病辞世,葬于辋川清源寺西。王维31岁便丧妻,之后也并未再娶,于是其一生未有子嗣。宝应年间(762-763年),李豫命王搜集王维诗文,但因为安史之乱时期,王维的诗文丢失了近十分之一,最后只搜集到四百余篇,整理成《王右丞集》传于后世。
家族成员
主要作品
诗文
画作
主要成就
诗歌创作
根据王维的人生经历,大致可以以40岁为界,将王维的诗歌创作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王维的仕途较为顺利,政治热情高,有济世之志,写下来很多咏政诗和边塞诗,风格较为热情奔放,如“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不遇咏》)等句便很好地展示王维的济世胸怀。后期,唐朝政治逐渐走向腐败,王维的政治热情受到挫伤,思想逐渐消极,渴望退隐田园,多作山水田园诗,如“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等句便很好地展示其隐世之志。而王维的诗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山水田园诗:《积雨辋川庄作》《山居秋暝》《新晴野望》《早秋山中作》《汉江临泛》《送梓州李使君》等;
2.边塞诗、游侠诗:《陇西行》《从军行》《少年行》《使至塞上》等;
3.其它:除了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之外,王维还有一些表现友情、离别、归思以及爱情的诗歌,风格清新,感情真挚,如《相思》《送元二使关西》《少年行其一》等。
主题思想
结合上述创作分期可知,前期王维的诗中蕴含着浓厚的儒家思想,饱含济世之志,如“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不遇咏》)等句;而后期由于政治逐渐走向腐败,王维的政治热情受到抑制,其佛教思想深化,思想日趋消极,内佛外儒成了他的主要思想,如“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等句。
艺术手法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风格多样,基调自然优美、清雅冲淡。总体特征是将诗情画意、音乐美、禅趣高度结合,并将诗人形象和山水景物交融。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歌特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山水诗的创作时间主要集中在中年以后,他一方面寻求佛理,一方面隐居在终南山,自称“一悟寄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王维山水诗的构图往往呈现一种空灵美。比如《山居秋暝》描绘的景色自然祥和,犹如一张徐徐展开的画卷。宁静的山谷里,细雨朦胧,月光静谧,秋意袭人。远处的竹林因为浣纱女从中穿过变得吵闹,莲叶因渔舟唱晚而轻轻摆动。一方面,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善于着色取势,如“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辋川别业》)等句。另一方面,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还善于结构画面,使层次丰富,远近相宜,动静结合,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送梓州李使君》)等句。同时,王维还有一些山水田园诗,风格,清冷深,远离尘世,充满禅意,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等句。
绘画成就
文人画南山始祖
王维在诗、书、画、音律等方面均有造诣,但造诣最高的当属诗和画。他的绘画创作活动多集中在长安及近郊地区,涉及山水、松石、树木、写真及花卉等题材。王维在山水画中,用水墨的浓淡渲染,采用“破墨”这一新的技法,用黑白二色来表现无念无心的禅宗思想,这一技法打破了之前的青绿重色和线条勾勒的束缚,通过水与墨的无限韵味,表现一种静谧的禅境。王维一生留下无数绘画珍品,比如《辋川图》《袁安卧雪图》《黄梅出山图》等,但如今大部已遗失。王维因《山水诀》而被后人奉为文人画“始祖”。他晚年撰写的《奉敕详帝皇龟镜图状》和《为画人谢赐表》里提出了“(画)乃无声之箴颂,亦何贱于丹青”、“卦因于画,画始生书”、“传神写照”、“取舍惟精”及“感而遂通”的见解,代表了盛唐人物画创作的主流观念。
人物影响
诗歌
王维的诗歌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是大历十才子,继承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同时,韦应物、刘长卿受王维的影响更明显。如王士祯评价韦应物的诗道:“本出右丞,加以古淡”(《带经堂诗话》)。而后,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也是在王、孟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基础上增加了峻峭奇崛之态,而贾岛、姚合等中晚唐诗人也从中吸取了灵秀清新之气。北宋梅尧臣、王安石、苏轼、范成大等人的同类题材诗亦多得王维平淡精致、细致秀雅的特点,直至明代王世贞,清代袁枚、王士祯等人仍大力标举王维清空流丽的意境。而中国诗论中“兴趣”、“神韵”、“境界”等说,都可从王维诗中得到体现。
山水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在王维留存下来的400多首诗中,山水田园诗占比最大,成就最高。王维无疑是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他在这方面造诣极高,在他的诗句中,景色自然流动,所以,才会有后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的高度评价。王维能轻松驾驭不同体裁的诗歌,但五言是他的绝响,为他赢得了“天下文宗”的称号。
边塞诗的推动者
王维出使西部边塞的时间早于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其现存的边塞诗作多达30多首,在盛唐边塞诗人中排在前列,仅次于岑参、王昌龄。他对西北荒凉壮阔、浩瀚萧条的景观描写,被后世文学评论家屡屡赞叹王维之后,盛唐的边塞诗和边塞诗人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状态,题材也越来越趋向真实描写,想象逐渐减少。毋庸置疑,王维对这一变化的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绘画
王维“禅画”艺术风格的开创,对中国近代美术绘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有较为重要的启发价值。王维在山水画中将禅的“意境说”以及“自由论”进行了渗透融合,以禅的审美观为原则进行创作,融合了画境、意境、诗境和禅境,体现出清逸空灵的艺术特点。在王维的画中,往往能体验到其修禅的艺术境地,这是对优雅深邃的美学境界的开拓,王维的画不仅仅在他所在的时期受到佛门中人以及奉行佛教的文人雅士的盛赞,对近代美术绘画的影响也是极为广泛深远的。王维对后世山水画的影响,不但是“水墨渲淡”,更有他的劲爽而非刚性的线条,以及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平远构图。
后世评价
就王维其人,《旧唐书》和《新唐书》均对其有较高的评价,认为他为人孝顺,爱护弟妹,博学多艺。
唐朝官员薛用弱也曾在《集异记》中评价道:“尚书右丞王维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以文章著名,熟习音律,琵琶弹奏得很精妙,在达官贵人之间交游,尤其被岐王宠爱看重。”
后世多对王维的诗文和画作等艺术成果也有着较高的评价。就王维的诗歌而言,李豫便曾高度评价过王维,认为王维在世时便诗名大振。北宋诗人陈师道也曾在《后山诗话》中评价道:“右丞、苏州市皆学于陶,王得其自在。”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对王维的诗歌和画作有较高的评价,认为品味王维的诗,却能品出诗中有画,观看王维的画,却觉得画中竟有诗意。
宋代诗文家惠洪曾在《冷斋夜话》中评价王维的画作道:“王维画雪中芭蕉,用法眼来看,知道他的灵魂寄居在此,世俗论则指责他认为不知道冷热。”
元代文学家辛文房曾在《唐才子传》中评价王维道:“王维的诗被列入妙品上上等,他的画的构思也是这样。至于王维山水画中的平旷深远的意境、云彩的情势、山石的颜色,都是他卓越的天赋才能达到的,并不是别人能学来的。”
清代学者孙洙曾评价王维道:“王维兼通音乐,工于书画,后人称其创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后世纪念
王维墓
王维的墓地在辋川乡白家坪村向东走60米的地方,大约占地13.3亩,现在被压在了向阳公司14号厂房下面。王维的墓中有清人立的两座碑石,现已被毁。而根据《新唐书》的记载,王维母亲也葬于此处。
王维水墨诗国小镇
2020年至2023年,祁县鑫涵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山西省祁县昭馀镇打造王维水墨诗国小镇文化项目。王维水墨诗国小镇占地24亩,总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该项目主要建设王维文化创意产业园、祁奚书院、水墨复兴美术馆、王维辋川别业文化创意园等及附属配套设施。
人物争议
出生时间
关于王维的出生年月,史学界颇有争议。而就20世纪以来学术界的探讨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公元701年说,公元699年说,公元692年说,公元694年或695年说。根据《新唐书》的记载,王维是在上元初年去世,享年60岁。故而有学者倒推,认为其出生年份应当是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但根据《旧唐书》中有关王缙的记载,王缙应当生于武后久视元年(700年),换言之,他比兄长王维还大一岁,这显然有误。故而又有学者根据《集异记》推算,王维应当出生于武后延载元年(694年),享年68岁。也有学者综合《新唐书》的享年和《旧唐书》的卒年,推测王维出生在天授圣历二年(699年)。还有学者认为王维大约出生在武后如意元年(692年),这与《责躬荐弟表》相符合。除此之外,张清华先生在《王维生年考》中认为王维和王缙是同年生,生于久视元年(700年)。
轶事典故
公主引荐
王维年少时常与王公贵族来往,尤受岐王赏识。在听说张九皋被玉真公主举荐为第一名后,王维便将此事告知了岐王,并想请其帮忙引见。于是岐王便让王维抄十篇过去写的诗,换上华丽的衣服,并带上琵琶,跟随他前往公主府中。见王维生得俊美,公主心生好奇,岐王便让王维为公主弹奏一曲。于是王维便弹了《郁轮袍》,音调哀切,满座动容。而后,王维便把怀里的文章呈献给公主。公主看完大为赞赏,便答应帮忙引荐,并将主考官叫到家中,而后王维便一举夺魁。
看画识曲
王维曾到位于京城长安招国坊里的庾敬空宅中,看见室内墙壁上有一幅画——《奏乐图》。看到这幅画后,王维便笑了。同去的人感到疑惑,便问其缘由。王维便回道:“这幅画画的是演奏《霓裳羽衣》第三叠第一拍。”有好求真的人听了这件事情后,特意请来乐工检验,乐工说一点差错也没有。
误敲房门
唐朝曾有个叫王玙的宰相,很愿意给别人写碑文。当时便有人前来送报酬,却错敲了尚书右丞王维的门。开门后,王维便说:“大作家在那边。”
资助韩干
韩干年少时家中贫困,在酒馆当佣工,常去王维家送酒或收酒钱。有一天,韩干在王维门外地上用手指画人画马,被王维看见,王维见韩干有此志趣,于是每年都资助韩干2万钱去学习绘画,持续了十多年。而韩干也在王维的资助下,奋发图强发,逐渐画技精熟,被传为画马神手。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王维.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09-27
诗佛王维与“蜀山栈道图”.四川省文物局.2023-09-27
九月九日,为何忆“山东”兄弟.今日头条.2023-11-01
人到中年,才懂王维.澎湃新闻.2023-11-09
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祁县人民政府.2023-08-21
长安三万里 (2023).豆瓣电影.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