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华歆

华歆

华(公元157年—公元232年),字子鱼,平原郡高唐县(今山东禹城西南)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士,曹魏重臣。

刘宏时期,华歆被推举为孝廉,担任郎中,因病去官。后来大将军何进征召华歆入朝,担任尚书郎;不久董卓专权,华歆请求出外任职,担任豫章太守。孙策攻占江东,华歆前往迎接,被孙策奉为上宾。孙策去世后,曹操征召华歆入朝,先后担任议郎、尚书、侍中等职位,又代替荀彧[yù]担任尚书令;曹操征讨孙权,任命华歆为军师。曹操晋位为魏王,华歆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提拔华歆为相国,封为安乐乡侯。曹丕称帝后,又升华歆为司徒,位列三公。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去世,曹叡曹继位,华歆晋爵为博平侯,升任太尉;华歆称病辞官,曹叡不许。太和五年十二月(公元232年1月),华歆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追谥为敬侯,他的儿子华表继承爵位

时人对华歆颇多褒奖,如同时期的孙策陈登、曹丕、曹植、陈群、曹叡等人都对华歆称赞有加,认为他品行高尚、德高望重;但孙吴太史慈认为华歆缺乏才略;蜀汉丞相诸葛亮则认为华歆主张以魏代汉,不是君子所为。魏晋名士嵇康晋朝史家陈寿称赞华歆的品行;晋朝史家孙盛则认为华歆贪慕荣利,没有先贤的风度。

人物生平

见识过人

华歆的家乡高唐县齐国故地有名的城市,当时的社会名流云集于此;华歆是县府的官吏,每逢放假离开官府,他回到家里就闭门不出。同郡的人陶丘洪也是名士,自认为见解超过华歆。刘宏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冀州刺史王芬与南阳人许攸等人互相勾结,阴谋废黜汉灵帝,王芬暗中召集华歆、陶丘洪共同商议计策,陶丘洪想要前去参与,华歆劝阻,认为废立皇帝是大事,连伊尹霍光都做不到,事情失败必定带来灾祸,殃及族人。陶丘洪听从了华歆的劝告,没有前去;后来王芬果然失败,自杀而死,陶丘洪这才对华歆佩服不已。

仕途平坦

华歆曾被举荐为孝廉,朝廷任命他为郎中,后来因病辞官。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刘宏刘宏去世,大将军何进辅政,征召华歆入朝为官,担任尚书郎。刘协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董卓专权擅势,胁迫汉献帝刘协及王公大臣等迁都长安,华歆请求出任下邽镇[妫姓]县令,因病未能赴任。

华歆为了避乱,从蓝田县前往南阳郡;这时袁术邓州市[ráng xiàn],留下了华歆。华歆劝说袁术进军董卓讨伐战,袁术没有采纳。华歆想要离开,碰上汉献帝派太傅马日磾[dī]安抚关东,马日磾于是征召华歆为师爷;华歆到了徐州市,被朝廷任命为豫章郡太守,他在处理政事上清静而不扰民,受到当地官吏和百姓的爱戴。此时孙策江东攻城略地,华歆知道孙策善于用兵,于是前去迎接孙策。孙策因为华歆是长辈,将他待为上宾。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去世,其弟孙权继位;曹操官渡上表刘协,征召华歆。孙权不想让华歆离开,华歆劝解孙权,如今江东归附朝廷,与曹操交好,自己到了曹操那里,还可以为江东谋取利益;如果强留下自己,反而不能发挥作用。孙权听了,这才允许华歆离开。孙权赠送华歆黄金数百斤,并设宴为其践行;其他宾客同僚也纷纷送来礼物。华歆将礼物暗中写好标记,临别时将这些礼物聚在一起,向众人表示已经领受心意,但自己单车远行,带着这么多财物反而危险,希望大家能收回礼物;众人都被华歆的品行所折服。

华歆到了曹操那里,被任命为议郎,在司空府参谋军事。不久,华歆入朝担任尚书,后来又转任侍中,代替荀彧担任尚书令。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五月,曹操晋位为魏王;同年十月,曹操征讨孙权,任命华歆为军师;次年六月,华歆升任御史大夫。

深受倚重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提拔华歆为相国,封安乐乡侯。同年十月,华歆与王朗贾诩等人上表劝进曹丕称帝,曹丕接受刘协禅让称帝,华歆劝进有功,升任为司徒,位列三公。华歆素来清贫,俸禄赏赐用来救济亲戚故旧,家无余财;朝廷曾赏赐给公卿的女奴,只有华歆把她们放出去嫁人。曹丕下诏抚慰华歆,并特赐华歆御制衣服,华歆的妻子儿女等人,也都获赐衣服。

当时,三公府建议举孝廉应以道德为标准,不用参加经学考试。但华歆认为,天下动乱以致于六经荒废,应该致力于儒学的发展和振兴,任用人才除了特别征召之外,备选的人才应该参加经学考试合格,才能录用。曹丕听从了华歆的建议。黄初年间,朝廷下诏要求公卿举荐有独特品行的君子;华歆举荐了管宁,曹丕以安车之礼征召管宁入朝任职。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曹丕去世;曹叡曹叡继位,华歆晋爵为博平侯,增加封邑五百户,共有封邑一千三百户,转任为太尉。华歆称病请求辞官,把官位让给管宁,曹叡没有允许。恰逢朝廷的盛大会议,曹叡派遣散骑常侍缪袭[miào xí]去向华歆传达旨意,再三挽留华歆留官任职,并表示华歆到来,自己才会入席就坐。华歆不得已,只好留任原职。

劝谏止兵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七月,大司马曹真上表请求伐蜀,曹叡同意,派遣曹真率领大军经由子午谷道讨伐蜀汉,大将军司马懿则从汉水向西进攻,其他将领从武威市进兵,曹叡则亲率大军到达许昌市。华歆上表劝谏,认为大军劳师远征,深入敌境,后勤粮草等难以维持,而且征调兵役,影响农业生产,希望皇帝治理国家,能够以民为本。当时正值雨季,入蜀的栈道毁坏,曹真等人进军缓慢,毫无所获。同年九月,曹叡同意华歆的建议,诏令曹真带领军队返回。

太和五年十二月(公元232年1月),华歆去世,朝廷追谥为敬侯,他的儿子华表继承爵位;咸熙年间,华表官至尚书。当初,曹丕曹丕曾将华歆一部分封邑分出,封华歆的弟弟华缉为列侯。

历史评价

时人对华歆颇多褒奖,如孙策评价华歆“年德名望,远近所归”;汉末官员陈登评价华歆“渊清玉洁,有礼有法”;魏文帝曹丕称赞华歆“国之俊老”,与钟繇[yáo]、王朗并列三公,可谓“一代之伟人也,后世难继”。

曹植曹植在文章中称赞华歆“清素寡欲,聪敏特达”;曹魏大臣陈群也评价华歆“通而不泰,清而不介”;曹叡曹叡则勉励华歆“深虑国计,朕甚嘉之”。

孙吴将领太史慈认为:华歆虽然德高望重,但是缺乏出谋划策的才略,也不能为国家建言献策,只是做一个守职的官员而已。

蜀汉丞相诸葛亮则对华歆嗤之以鼻,认为华歆等人主张以魏代汉,逼迫刘协禅让,劝进曹丕称帝的行为与奸臣无异,是君子所不为。

魏晋名士嵇康评价:诸葛亮不逼迫徐庶入蜀,华歆不强求管宁出任卿相,都可以说是君子之交,有始有终,是真正的知己。

晋朝史家陈寿评价:华歆清廉纯洁,德行朴素,在曹魏建立初期,华歆与钟繇王朗并列三公,可谓一时的盛事。

晋朝史家孙盛评价:真正的大雅贤人处世之道,一定会观察退隐或者入仕的时机,如果不是天下太平的时期,就退隐江湖以保全自身;如果是天下太平的时期,就入仕推行自己主张的道义。华歆这个人,缺乏先贤的风度和操行,因此心思都花在了官场之上,劝进曹丕以魏代汉,毁掉了自己的名节,实在是犯了大错误。

人物作品

根据《全三国文》记载,华歆著有文集三十卷,今已失传。但其它的文章如《请叙郑小同表》、《谏伐蜀疏》、《请受禅上言》、《奏讨孙吴》收录在《全三国文》中。

轶事典故

名士高风

华歆以德行高尚被人所知,当初洛阳之乱时,华歆与郑泰等人从线路步行出武关(今商南县),途中遇到一个老人独行,希望能和他们结伴而行,大家都同意,只有华歆说:“不可以,如今大家身在危险之中,无论祸福灾患,都要讲究仁义。现在无故接受一个人同行,又不知道他品行如何,万一发生什么变故,中途能抛弃他吗。”大家都不忍心拒绝老人,于是带着他一起走。中途老人掉进井中,众人都想抛弃他不管,只有华歆说:“既然当初接受了他,现在抛弃他不管是不仁义的。”于是大家共同救出老人,大家都因此称赞华歆的仁德。

华王优劣

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中记载,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立刻表示很为难。王朗说:“幸好船还宽敞,怎么不行呢?”后来贼兵追上来,王朗想要丢下搭船的人。华歆说:“最初我犹豫不想带他,正是因为考虑到现在这种情况。但是既然已经接受了别人的托付,怎么能因为情况紧迫抛弃他呢?”于是继续带着那人一起逃跑。世人便根据这件事来评定华歆和王朗的品行优劣。

割席分坐

管宁和华歆本是好友,当初两人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只管锄地,看到金子就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瞥见管宁的神色,于是把金子扔掉离开。两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坐豪华的马车经过,管宁头也不抬地读书如常,华歆却丢下书跑出去观望。管宁于是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家族成员

墓葬信息

华歆墓,位于聊城市高唐县境内,在涸河镇大华庄村西北200米处,封土高有3米,直径7米,古墓保存较完整,现在只是墓顶部塌陷约一米见方,从顶部缺口看墓室,此墓为砖室竖穴墓,上为圆形拱顶,底部呈八边形。《高唐州志》记载此古墓为三国时期魏臣华歆之墓,但需进一步考古发掘验证;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华歆的事迹与正史相比改动较多,华歆被描写成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政客,早年投奔孙策,后来又转投曹操,被任命为大理寺卿。刘协与岳父伏完谋诛曹操,事情败露,华歆带兵入宫捕伏皇后。曹操去世后,华歆威逼汉献帝下诏,承认曹丕继任为魏王,华歆自此成为曹丕的亲信;后来曹丕打算篡汉自立,又是华歆带头逼迫汉献帝禅位给曹丕,华歆也因此成为曹魏开国功臣。

戏曲形象

京剧《白逼宫》中,汉献帝刘协幽居深宫,与伏皇后商议,草就血诏,让岳父伏完谋诛曹操,事情败露,曹操派华歆“勒兵入宫”收捕伏皇后,华歆进宫后“坏户发壁,牵后出”,将其毒死,还把她所生的两个小皇子杀死,皇后兄弟及亲族死者甚多。这出戏在川剧中又称《血带诏》,而湘剧则称为《华歆逼宫》。而在京剧《受禅台》(又名《献帝让位》)中,剧中华歆金冠玉带,羽高挑,按剑逼迫刘协禅让;汉献帝挂白须,着素衣、手捧玉玺,满怀丧国之痛,唱腔凄惨。

影视形象

1994年出品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演员宋戈分别饰演华歆。

2001年出品电视剧《洛神》中,演员萧亮饰演华歆。

2010年出品电视剧《三国》中,演员张喜前饰演华歆。

2013年出品电视剧《三国春秋》中,演员李槐龙饰演华歆。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1994年).猫眼电影.2023-06-09

《洛神》(2001年).猫眼电影.2023-06-09

《三国》(2010年).猫眼电影.2023-06-09

《新洛神》(2013年).猫眼电影.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