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区
凤翔区,古称雍、西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宝鸡市下辖区,地处陕西省渭河平原和渭北台西部、宝鸡市区东北部,东毗岐山县,南邻宝鸡,西连千阳县,北接麟游县,全区面积1179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全区共有12个镇,常住人口37.43万人。凤翔区人民政府驻地为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东大街39号。
凤翔地处秦岭纬向、祁吕贺山字型及陕西省旋卷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地形复杂多样,山、川、塬具有,境内地势总特征为北山、南塬、西河谷;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半干旱。凤翔区历史悠久,是周秦发祥之地。秦汉时属汉安郡雍县;唐朝改雍县为凤翔区;1949年7月14日凤翔区隶属陕甘宁边区宝鸡分区;1961年1月,凤翔区改属宝鸡市管辖;2021年2月,凤翔撤县设区。
凤翔区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陈仓区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支撑。凤翔区以白酒产业、能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主要产业体系,同时发展特色农业,境内拥有中国最大的矮砧苹果种植基地。2022年,凤翔区生产总值285.2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3:55.9:32.8,在宝鸡市内排名第3。
凤翔是中原地区九州之一,是中华古代文明发祥之地,作为秦国的都城长达327年,是秦始皇加冕、苏轼初仕之地,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截至2022年12月,全区拥有41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孙家南头仓储遗址、血池遗址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截至2023年7月,凤翔区内拥有7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7项、市级15项。此外,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截至2022年12月,全区拥有国家级AAAA级景区1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AA级旅游景区1个。凤翔区特产主要是西凤酒,除此之外还有腊驴肉、雍州苹果等,其中西凤酒是中国最著名的四大老牌名白酒之一。
名称由来
凤翔府取“凤鸣于岐,翔于雍”的祥瑞之意。相传,“安史之乱”中肃宗于至德元年(756),李隆基李隆基被迫逃至雍城遗址,但雍城因年久失修,城墙塌,守城知府动员全城百姓筑以新城进行防御,无奈新城筑起就塌无法筑成。这一夜,天降瑞雪,皑皑一片。一只不死鸟驾着祥云悄然落在雍城,在城西北角的三眼清泉边,引颈品饮清冽甘爽的清泉水,之后踏雪绕城行走数里,一声长鸣,振翅而去。有人将此事禀报太守,太守忙率人前往察看,果然有凤足印迹绕城一周。太守大喜,认为这才是新城理想的选址,忙组织人力筑之。新筑之城果然一牢永固,不再倒塌。为纪念凤凰栖落之地,遂将雍城遗址改名凤翔。
历史沿革
先秦
在距今六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就有村落分布于此,那时人们从事制陶和用石纺轮捻线,用石刀、石镰等从事原始的生产。
夏朝,境内为九州之一的武威郡之域。商代为太史周任之封国,称为周国。西周为王地,属姬奭采邑,称雍县。姬宜臼元年(公元前770年)东迁后,封护驾有功的秦襄公为诸侯,遂为秦地。
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徙都雍城(今城区南),至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迁都栎阳(今西安市临潼区渭河北),先秦20位王公于此活动,历时327年,完成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此外商鞅变法,秦孝公于公元前350年划全秦为三十一县,分为大、中、小三等,大县二万户,中县一万户,小县五千户。在雍城遗址设雍县,定为大县,雍城成为雍县的治所。秦王嬴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嬴政至雍城祭祖加冕。
秦汉至南北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后,始置雍县,属内史地。秦代实行郡县制,雍县属内史地(郡级,设于京畿)。
汉袭秦制,仍为郡领县。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雍县属中地郡。刘启二年(公元前155年),内史分为左、右,雍县属右内史。刘彻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左内史改称左冯,右内史一分为二:东为京兆尹,西为右扶风,统称“三辅”。刘宏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雍县属汉安郡。
三国时期至十六国时期仍为郡领县,属扶风郡。
南北朝时期,先行郡县制,后改州郡县三级制。北魏于拓跋焘太延三年(公元437年)分扶风郡设平秦郡,治所雍县(今凤翔区城南)。太平真君十年(公元449年),雍县东析置横水县。拓跋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置南岐州,治所雍城镇。元宝炬大统四年(公元538年),平秦郡改称岐山郡,治所仍设雍县,横水县并入雍县,雍县南分设洛邑县。北周时岐州仍存,辖岐阳、武都二郡,岐阳郡领雍县、周城县、三龙县。
隋唐至宋元
杨坚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撤郡制,缩州域,实行州县制。改岐阳郡为岐州,雍县属之。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恢复郡县制。岐州、陇州并为扶风郡,治所雍县,辖雍县等十县。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陇右薛举在金城(甘肃兰州)起兵,先后占领陇西县、西平(青海都乐)及上邦(天水市)诸郡,自称秦帝。同年11月,李渊攻破长安。薛亦急谋争夺关中,12月,遣子薛仁杲东进,率众十万围攻扶风县(今凤翔府)。李渊令子李世民迎战。12月17日李世民大破薛仁军,追杀至陇右(陇县)。12月21日,扶风隋守窦进降唐。后经泾川县、高摭(武功县)等地多次激战,薛仁杲被李世民击斩,西北陇石诸地归唐所有。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推行郡(州、府)县制。撤销扶风郡,分设南岐州,治所雍县。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实行道、郡(州、府)、县三级制。雍县属关内道岐州。李隆基天宝(公元742年),撤岐州,设扶风郡,治所雍县。李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改扶风郡为凤翔郡。分雍县地增设天兴县,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八月驻时,取“凤鸣岐山,飞翔而去”的祥瑞之意,升为凤翔府,改雍县为凤翔区,称“西京”。这里成为肃宗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的根据地。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凤翔区并入天兴县,属凤翔府。李湛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凤翔府又称“西都”。五代十国时期仍为道郡(州、府)县三级制。李茂贞称“岐王”,都凤翔18年,与梁朱温抗衡。
北宋地方政权设路、府(州)、县。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苏轼出任凤翔府签书判官,助知府发展酿造,疏修东湖,兴利除弊,励精图治,经济有所发展。赵构赵构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兵南侵,宋、金对峙。完颜雍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年),改天兴县为凤翔区。
元代地方政权设省(道)、府(州)、县。初撤凤翔路,存凤翔府,直属陕西行中书省。成宗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凤翔府更为散府,后复称凤翔府,归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管辖。
明清
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3月,明兵攻破潼关县,元将兵败。次年(公元1369年),常遇春攻克凤翔。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陕西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凤翔府直属,府治凤翔,领七县一州:凤翔、岐山县、扶风县、宝鸡、千阳县、麟游县、眉县及陇州(今陇县及陈仓区西北部)。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称王于长安,建立大顺。大顺永昌元年,陕、甘各州县略定,即普遍建立地方政权,凤翔府仍为府治,任命王于耀为凤翔府尹。
清代,地方政权为省、道、府、县(州),凤翔区属陕西省凤道凤翔府,道治、府治均设凤翔区。凤翔府领七县一州:凤翔、岐山、扶风、宝鸡、千阳、麟游、眉县及陇州(今陇县及陈仓区西北部)。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裁府留县设道。凤翔区属陕西省渭河平原道。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撤道,凤翔区直辖于陕西省。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设陕西省凤翔专员公署,治所凤翔,辖十二县。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专员公署迁宝鸡,改称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凤翔区。1949年7月14日凤翔解放,凤翔区隶属陕甘宁边区宝鸡分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凤翔区于1950年1月改属陕西省宝鸡分区,10月分区更名专区。1956年10月专区撤销,凤翔区由陕西省直辖。1957年7月,凤翔区宁王乡划归宝鸡市管辖。1958年11月,撤销岐山县、麟游县建置,将原岐山、麟游县及眉县渭河以北地域统归凤翔区,县人民政府设凤翔。1961年1月,凤翔区改属宝鸡市管辖。9月,三县分设,凤翔区改属宝鸡专区。1962年9月,凤翔区长青公社花园大队划归千阳县。1969年10月,凤翔区改属陈仓区专区更名的宝鸡地区管辖。1980年,凤翔区改属宝鸡地、市合一的宝鸡市管辖至今。2021年2月,凤翔撤县设区,名称为宝鸡市凤翔区。
地理
位置境域
凤翔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北纬34°20′44″—34°45′20″,东经107°10′35″—107°38′46″,北依千山,与麟游县接壤;西界千河,与陈仓区、千阳县相望;东邻岐山县,南接陈仓区,南北长47千米,东西宽44千米,截至2023年1月,凤翔区总面积1179平方千米。
气候
凤翔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半湿润半干旱。年平均气温11.4度,年平均降水量为617.5毫米,无霜期20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39.3小时。冬季干冷少雪,夏季炎热干燥和温热多雨交替出现,春季升温迅速而气候多变,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由于地形原因,凤翔区南北气候有差异,北部山原区昼夜温差大。冬季天气冷、晴、干燥,气温最低,降水最少;春季气温渐高且回升快,雨水也逐渐增多,但多风,冷空气活动频繁;夏季高温酷暑,多雷阵雨,时伴冰雹,降水集中;秋季冷暖气团交替出现,低温多阴雨,10月下旬气温迅速降低,降水明显减少。
地质
凤翔区北部山地(俗称北山)属陕甘宁凹缘褶断束的陇县—永寿褶断段,主要系寒武纪、奥陶纪、二叠纪、三叠纪及白垩纪地层组成的北缓倾单斜构造。
南部塬区属汾渭断凹出露地层以新生界为主,主要为新生代构造层(地堑)和前新生代构造层(地堑基底),黄土层深厚,基石露头少。
西部冯家山库区出露有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高山河组石英沙岩、龙家园组白云岩等。区内断裂稀少,主要有草碧—范家寨—岐山、八度—清凉山—千河断裂,它们分别通过塬区的东北及西南边界,与南侧的陈仓区—蔡家坡—眉县塬边断裂共同组成一个对凤翔塬区的围限边界断裂。
地形地貌
凤翔区地处秦岭纬向、祁吕贺山字型及陕西省旋卷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川、塬皆有,为一个两面环山,向东南敞开的簸箕湾形。高程在595—1678米之间。根据地貌特征大体可划分为低山丘陵、山前洪积扇、黄土台塬和千河阶地四个地貌单元。北部丘陵山区,海拔1200—1600米,最高峰1678米。南部平原,海拔649—968米,相对高差319米。横水河、千河自北向南分别入讳河、渭河。雍水自西北向东南横贯中部,将原面自然分割为两大块,北为山前洪积扇平原,平坦完整。南属黄土台塬,土壤肥沃;西部的千河阶地(亦称千河川道),海拔588—750米,为全区最低处,自北向南倾斜,区内水质甘甜,土壤多为淤土。老爷岭海拔1678.8米,是凤翔区的最高点;千河出县界处海拔588.3米,为全区最低点。
水文水利
水文
凤翔区地处内陆黄土台塬,境内无大的过境河流,只有渭河流域二条三级支流和一条二级支流及其以下溪流小河,有横水河、雍水、青渠河、柳沟河、七里河、蟠桃河、刘家河等7条河流,分别为渭河水系干流漆水河、千河的二、三级支流。全区流域面积2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9条,其中20—50平方千米的河流5条,50—100平方千米的河流1条,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3条。
位于县境西部,境内有两条支流。一为五里坡河,长19.6千米,流域面积42平方千米;二为刘家河,长15.3千米,流域面积33平方千米。
古称湋水。横贯境内中部平原。主要支流在距县城东南5千米的三岔村汇合东流,经彪角镇之北,至岐山县入沣河。全长25.4千米,流量120公升/秒,流域面积461平方千米。
水利
截至2022年,凤翔区境内共有9座水库、25座水闸、2处河堤、16个水泵站、2处灌区、12处淤地坝进行整改保护。
东风水库于1966年动工兴建,197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06年国家投资进行了除险加固,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和旅游开发等功能的中型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65km2,设计总库容155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45万立方米,调洪库容550万立方米,死库容155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位751.10米,校核洪水位752.28米,正常蓄水位749.40米。
白荻沟水库是凤翔区境内韦水一级支流横水河上游,距凤翔城区23千米的姚家沟镇亢家河村。汇集祝家河、涧渠河、青渠河径流。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34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43.8%,1958年动工兴建,196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一座集防洪、城乡供水、农业灌溉等功能的中型水库。总库容1465万立方米,滞洪库容484.3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46.63万立方米,死库容20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位946.99米,校核洪水位949.48米,正常蓄水位943.50米。
群力水库又叫柳沟水库,位于横水河右岸支流吴家河上游,距凤翔城区25千米的糜杆桥镇五曲湾村。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50.8平方千米、呈桃叶型分布,属黄士丘陵区。1965年动工兴建,196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汛、灌溉、等水产养殖功能的小(Ⅰ)型水库。总库容496万立方米,其中有效库容290万立方米,滞洪库容151.7万立方米,死库容54.25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位1087.11米,校核洪水位1088米。
土壤
凤翔区土壤分𤏰土、黄绵土、褐土、淤土、潮土、雍土、沼泽土、紫色土8类,20个亚类,46个土属,129个土种。黄绵士分布于全区各镇,面积最大,有塘土、红土和板渣土3个亚类,9个土属,37个土种;𤏰土面积仅次于黄绵土,分布在黄土台塬上,有油土、紫土性土、灰士和黑涝洼士4个亚类,11个土属,32个土种;潮土主要分布于千河、横水河和雍水等流域两岸的老河滩地带,分为潮土和湿潮土2个亚类,4个土属,15个土种;淤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新滩山麓山谷口,山前洪积扇处,分出淤土、淤缮土、洪淤土3个亚类,5个土属,17个土种;褐土分布在北山海拔900—1350米之间的丘陵山区,分典型褐土、粗骨褐土2个亚类,5个土属,7个土种;沼泽土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的低洼地段和一些沟谷浸水区,分为潜育沼泽土、草甸沼泽土2个亚类,2个土属,4个土种;壅土主要分布在山前洪积扇上,分壅土、石窑土2个亚类,2个土属,4个土种;紫色土分布在北部山区西老爷岭一带,分中性紫色土、碳酸根紫色土2个亚类,8个土属,14个土种。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凤翔区幅员总面积为1179平方千米,根据凤翔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截至2022年7月,凤翔区境内耕地面积50373.25公顷,园地面积4729.96公顷,林地面积48191.62公顷,草地4086.97公顷,湿地276.4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412.0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385.9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410.32公顷。
矿产资源
凤翔区矿产种类较为单一,主要有煤炭等能源矿产,石灰岩、砖瓦用粘土等建材类非金属矿产。截至2020年底,全区发现各类矿产11种(含亚种),查明并列入陕西省矿产资源量表的矿种3种,发现各类矿产地2处,均为大型矿床。矿产资源区域分布特点明显。北部地区以煤炭为主,是全区战略性矿产的分布地。东南部地区以石灰岩等建材类非金属矿产为主,是全区的优势特色矿产,保有资源量在宝鸡市位居前列。截至2020年底,发现各类矿产11种(含亚种);有探矿权1个,为省级发证的“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老爷岭东勘查区勘探”;采矿权1个,为省级发证的大型水泥用灰岩矿山“凤翔东山水泥用灰岩矿”,全年生产水泥用灰岩矿石量184.928万吨。
水资源
凤翔区地表水资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7.5毫米,全区平均径流深68.05毫米,年平均径流量8024万立方米。由于降水多集中在7—9月,按农业需水时间分布不均。地下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地下水资源总量1.1亿立方米,年可开采5942万立方米,可开采系数为0.55,年平均实际开采量为4290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还包括可从冯家山水库调入水量5142万立方米。鉴于地下水来源系地表径流、库塘、渠系、灌溉人渗补给,除去重复量后,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3亿立方米。截至2018年3月,凤翔区水资源总量14053万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9400万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70立方米,是陈仓区市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是陕西省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是中国人均占有量的八分之一,属水资源极度贫乏地区。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7月,凤翔区境内林地面积48191.62公顷。其中,乔木林地30024.51公顷,占62.30%;灌木林地14268.12公顷,占29.61%;其他林地3898.99公顷,占8.09%。糜杆桥镇、姚家沟镇、柳林镇、范家寨镇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区林地的91.13%。
草地资源
截至2022年7月,凤翔区境内草地面积4086.97公顷。其中,天然牧草地2575.19公顷,占63.01%;人工牧草地0.49公顷,占0.01%;其他草地1511.29公顷,占36.98%。草地主要分布在糜杆桥镇、范家寨镇、柳林镇,占全区草地的73.67%。
湿地资源
截至2022年7月,凤翔区境内湿地276.47公顷。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凤翔涉及2个二级地类。其中,沼泽草地0.87公顷,占0.31%;内陆滩涂275.60公顷,占99.69%。湿地主要分布在范家寨镇、糜杆桥镇、柳林镇、长青镇,占全区湿地的77.54%。
药材资源
凤翔区境内种植的中药材主要有北柴胡、萱草、地黄等上百种,主要分布在凤翔区的南塬地域彪角镇、柳林镇、陈村镇等。其中牡丹、芍药、黄芪、丹参、甘草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截至2021年7月,凤翔区境内共有野生药用植物76科237种;植物种最多的科是菊科24种,其次是豆科20种、毛茛科10种、唇形科12种、蔷薇科16种。其中,成立于2016年的凤翔区简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种植黄芪、甘草等7个品种的中药材5600多亩。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截至2018年,凤翔区境内共有兽类4目12科20种,鸟类10目21科62种,两栖爬行类3目6科16种,共计17目39科9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林麝;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鸢、猫头鹰;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狼、狐、野猪、毛冠鹿、狍、小鹿、狗鹳、猪鹳、花面狸、白鹭、苍鹭;其他兽类野生动物还有松鼠、草兔、刺猬亚科等;鸟类主要有:血雉、啄木鸟科、金腰燕、松鸦、喜鹊、寒鸦、斑鸠、珠颈斑鸠、画眉、山麻雀等;两栖爬行纲有:中华蟾蜍、花背蟾蜍、黑斑侧褶蛙、大绿蛙、以及蛇类等。
植物
截至2018年,凤翔区境内各种木本植物29科35属50余种,乔木林树种主要以松、柏、杨、柳、豆科为主,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经济林木主要以核桃、花椒、山楂、山杏、柿子等为主。灌木树种较多,代表性的有山桃、黄蔷薇、沙棘、酸枣、马蹄针、胡颓子、胡枝子、绣线菊等。截至2021年12月,凤翔区境内有皂荚、国槐、西府海棠、白蜡树、杨属、柳树、榆树、七叶树、侧柏、蒙古栎、白皮松、桑树等古树名木共12科226株,其中500年以上树龄的一级古树名木有24株。其中,登记建档保护的名木包括凤翔东湖“左公柳”“林则徐手植柳”,古树有灵山净慧寺西府海棠、田家庄镇寺头村寇家庄新兴寺七叶树、南指挥镇南指挥村皂荚、马村堡子大槐树等。
自然保护区
凤翔雍城湖国家湿地公园
凤翔雍城湖湿地公园地处雍水河及其支流东干河、中干河、枣子河、西干河和各支流汇集区,2016年12月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总规划面积1597.00公顷,湿地面积877.70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54.96%。截至2022年1月,雍城湖国家湿地公园有湿地种子植物58科144属187种,有陆生脊椎动物5纲24目53科151种,其中重点野生保护动物20余种。截至2023年7月,凤翔雍城湖中国湿地公园内出现的湿地鸟类已从建园初期的56种增加至127种。共监测到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4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卷羽鹈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鸿雁、鸳鸯、斑头秋沙鸭等23种。
自然灾害
凤翔区自然灾害主要为干旱、连阴雨、暴雨、冰雹、霜冻、滑坡、崩塌等。1989年至2010年间,共发生大旱2次,中旱4次、小旱12次,发生暴雨22次,出现冰雹20次。2013年凤翔区全年遭遇灾害有干旱、冰雹、和雾霾天气,汛期内局部地区遭受了风雹灾害,全区12个镇、233个行政村约1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共8856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共8530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末,凤翔区共有12个镇,160个行政村,9个城镇社区,1964个村民小组。凤翔区人民政府驻地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东大街39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凤翔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全区常住人口为386156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95821人,女性人口为190335人,人口性别比102.88;0—14岁人口为60530人,15—59岁人口为225416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0210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70385人。城镇人口为168795人,乡村人口为217361人。截至2022年末,凤翔区常住人口37.43万人,城镇人口比重46.13%。出生人口2711人,人口出生率7.04‰,死亡人口3505人,人口死亡率9.1‰,净增人口—79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06‰。
民族
凤翔府区境内的主要民族以汉族为主,有回、满、蒙古、藏、瑶等少数民族。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情况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凤翔区全区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85734人,占99.8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22人,占0.11%。
语言
凤翔方言属北方官话中原官话秦陇片的一个地点方言。声调四个,轻声在外,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声母共有25个,有41个韵母,说话重叠词较多。凤翔话零声母开口呼字极少,普通话零声母开口呼字,凤翔话除“阿哎三儿耳而”等字外,均读舌根鼻音[n]声母,普通话零声母合口呼字,凤翔话读唇齿浊擦音[v]声母。凤翔话中有明显的尖音存在,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凤翔方言中,尖团逐渐合流,尖音慢慢消失。在声调方面,凤翔方言和普通话一样,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没有人声。从古今调类的演变来看,凤翔方言中古平、上、去声字今音归属与普通话大致相同:古清平今音归阴平,古浊平今音归阳平;古清上、古次浊上今音归上声,古全浊上今音归去声;古去声今音归去声。古入声字的分派则和普通话有较大的差别:普通话古清人今音归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全浊人今音归阳平,古次浊人今音归去声。凤翔方言则将古清人、古次浊入全部归人阴平,古全浊入归人阳平。因此,虽说凤翔方言的调变化和普通话大致相同,但很明显,凤翔方言的阴平字比普通话多。此外,凤翔方言中,轻声现象比较普遍,不少音节在一定的场合就失去了原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宗教信仰
凤翔区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在汉代传入凤翔,唐中叶极盛;明清时,凤翔境内有道士住持的宫、观、庙共39处;天主教于明末清初传入凤翔;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基督教传入凤翔;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位于凤翔城东关,始建于朱元璋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截至2010年,市宗教局和区政府批准开放的各类宗教活动场所41处。其中佛教10处、道教6处、天主教19处、基督教5处、伊斯兰教1处。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90余名,信教群众24300多人。截至2018年,凤翔区公元开宗教场所62处。
经济
概述
凤翔区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宝鸡市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支撑。凤翔区以白酒产业、能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主要产业体系,同时发展特色农业,境内拥有中国最大的矮砧苹果种植基地。2022年,凤翔区生产总值285.29亿元,在宝鸡市内排名第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3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9.5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3.4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3:55.9:32.8。人均生产总值75775元。此外,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775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43.7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0.4%。2022年全年境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11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63元。全区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34。
第一产业
凤翔区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其中包括苹果、红薯、高粱、中国樱桃、有机蔬菜等特色种植产业,是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种植基地。2022年,凤翔区第一产业完成总产值58.07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3.08亿元、林业产值4269万元、畜牧业产值12.79亿元、渔业产值454万元。此外粮食总产量29.29万吨,其中,小麦产量21.76万吨、玉米产量6.24万吨。园林水果总产量17.28万吨,其中,苹果产量16.40万吨。蔬菜产量18.68万吨,水产品产量525吨。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5万亩,建成酒用高粱原粮基地3万亩,种植红薯1.5万亩,苹果产业是凤翔的首位农业产业,先后荣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区、苹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国现代苹果产业30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荣誉称号,范家寨镇蝉联中国优质苹果百强乡镇,产值突破15亿元。
第二产业
凤翔区第二产业以凤香型白酒、能源化工、高端制造和科创产业集群为主。2022年,凤翔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44.25亿元,实现增加值130.90亿元。其中制造业完成产值306.44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产值37.81亿元。截至2022年,凤翔区共有白酒生产企业15户、配套企业35户,实现工业年产值134亿元,白酒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40%以上,年创税收近4000万元,是凤翔区首位产业。2022年凤翔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售率87.2%,实现营业收入279.62亿元,利润总额23.51亿元。凤翔区建筑业增加值23.29亿元,年末全区有资质建筑企业14户。关中工具、永乐塑业身陕西省“专精特新”企业名单,靖源科技、美隆环保入选“瞪羚企业”。高新区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成功跻身省级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序列,陆港高端装备产业园通过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
第三产业
凤翔区第三产业以商贸与旅游业为主,实现文旅商体融合发展。2022年,凤翔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18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57亿元,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18.65亿元,邮政业务收入5702万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0.71亿元,年末国有保险公司财产保险费收入4756万元,人身保险费收入1.01亿元。2022年,凤翔区区级物流公共仓储配送中心建成投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入驻电子商务企业35家,“秦韵凤翔”区域公共品牌正式启用。举办“6.18”“双十一”等大型直播促销活动13场次,销售额6875万元。“嗨购凤翔乐享生活”电子消费券发放活动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00万元,拉动消费1682万元。组织区内8家白酒生产企业开通线上店铺56户,销售额达1.6亿元。开展王红薯、范家寨苹果、凤翔刺绣等直播推介活动26场次,销售额达1.7亿元。
2022年,凤翔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18亿元。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06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0.12亿元。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54.64亿元;餐饮收入11.54亿元。
经济功能区
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凤翔高新区,是依托长青工业园、柳林工业园和科技生态新城建设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煤化工、白酒酿造、电力能源产业,培育发展工业机器人、新材料、文化等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16.57平方千米,远期规划面积28.57平方千米。2018年,凤翔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36.1亿元;2022年1—9月,凤翔高新区实现经济总量112.9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5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均列宝鸡市开发区前三位。
重要企业
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凤翔区柳林镇。1956年创建,1999年改制为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0月,更名为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宝鸡市12户“百亿大企业大集团建设单位”之一,西北规模最大的国家名酒制造商和陕西省利税大户之一。2005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国家驰名商标。2010年,公司拥有四大系列西凤酒产品,90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评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进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国家“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认证”。西凤酒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首批国家酒类产品质量等级优级认证产品”“中国十大最具增长潜力白酒品牌第一名”“中国白酒工业十大竞争力品牌”“中国市场公认品牌”等称号。2023年1月,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40亿元,建设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西凤酒10万吨优质基酒生产基地。预计项目建成后,可以年增优质基酒产能10万吨、制曲产能7万吨、基酒储存能力50万吨,实现利税40亿元,带动就业1万人以上,亩均产值550万元。
陕西长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陕西长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位于凤翔区长青工业园区内。是由徐矿集团、陕西煤田地质有限公司、宝钢金属有限公司、惠生能源共同投资兴建的现代化煤化企业。主要产业以煤基甲醇、甲醇制烯烃为主。年产150万吨甲醇项目首期60万吨/年甲醇工程投资约40亿元,于2013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在建二期90万吨/年甲醇工程,投资约60亿元,2019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凤翔区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5027人;职业高中学校1所,在校学生2425人;普通初中21所,在校学生8979人;普通小学44所,在校学生19520人。共有幼儿园50所,在园幼儿8811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5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实有学生101人,其中在校学生54人,送教上门47人。此外,境内还拥有凤翔师范学院一所高等院校。
凤翔师范学院
凤翔师范学院是由原凤翔师范学校和宝鸡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来。凤翔师范学校始建于1902年,时为凤翔府中学堂。1905年,附设师范传习所。1912年,南京临时国民政府成立,凤翔府中学堂改名为陕西省立二中。1934年更名为陕西省立师范学校,解放后改名为陕西省凤翔师范学校,是西北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学院设有办公室、教务科、实训科、学生科4个职能科室,有学前教育、公共艺术、教辅管理、学工4个党支部,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语文、公共艺术、广告动漫等5个专业教研室,教学班105个,有15个学生社团。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商务英语、社会体育、动漫制作技术、广告艺术设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9个专业。截至2021年7月,凤翔师范学院共有教职工116人,兼职教师50余人,其中高级以上职称46人,中级职称51人,硕士研究生48人,在校学生共计5219名。
凤翔中学
凤翔中学创建于1940年,是陕西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陕西省示范高中。截至2023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96089平方米,在校学生3168人,教职工27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8人,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56人。图书馆藏书15万册,校内拥有体育馆、游泳池、标准400米环形塑胶跑道的运动场。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文明校园、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科研兴校明星学校、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体育艺术2+1项目示范校等26项殊荣。
凤翔区西街中学
西街中学位于凤翔区城西北部,是一所区属全日制省级标准化高中。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120余亩,其中校舍建筑面积26316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22807.2平方米,生均7.8平方米;学生活动场地19883.2平方米,生均6.8平方米。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50个教学班,2924名学生,教职工172人,专任教师156人。其中高级教师38人,中级教师67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36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21%,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51人,学历达标率为96.8%。其中在职及在读研究生23人,省市区级先进模范18人,市、区级教学能手38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6人。
科技事业
凤翔区柳林酒业采用“多曲共酵、中高温增香”改进用曲工艺,此工艺在2022年9月21日通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鉴定会,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凤翔区宝鸡靖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于2019年12月通过国家中铁产品检验认证。凤翔区陕西裕隆气体有限公司的二氧化碳预冷液化提纯一体化设备研发项目,获得了“二氧化碳预冷液化提纯一体化设备”发明专利证书;获得“一种液体二氧化碳的生产系统”“一种生产过程中高温气的利用工艺”实用新型专利。
2022年,凤翔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916万元。技术合同交易额1.67亿元;全年专利授权量212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176件。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8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3户,完成专利授权38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凤翔区共有文艺团体338个,其中,专业文艺团体12个,业余演出队、自乐班326个。文化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公共图书馆1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6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个,艺术表演场所1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
2022年,凤翔区剧团折子戏《取长沙》完成“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96场次,开展各类文艺巡演30场次。凤翔区举办“秦韵凤翔”2022新春音乐会、2022年宝鸡市凤翔区民间工艺绝活大赛、“童心绘未来,喜迎二十大”陕西省优秀少儿书画作品联展、少儿才艺大赛、“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迎盛会魅力非遗进景区”活动、“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美术作品展、2022年世界读书日专题讲座活动、“爱检索得新知”CNKI信息素养大赛、“全民悦读.最美三秦”陕西省第十届阅读文化节凤翔区分会场活动。凤翔陶罐制作技艺和槐原正月二十六古庙会两个项目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予以公布,确定并公布凤翔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人,城关镇为陕西省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
凤翔区图书馆
凤翔区图书馆创建于1933年,1950年由县人民政府接管,名曰“凤翔区民众教育馆”,1955年更名“凤翔区文化馆”,1984年图书馆与文化馆分设,2021年因撤县设区更名为“凤翔区图书馆”。图书馆总面积1180平方米,内设9室一中(图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古籍资料室、地方文献室、社会辅导室、采编分类室、电子阅览室、业务培训室、办公室)和文化共享工程凤翔支中心。截至2012年,馆藏总量达到8.6万册,其中(古籍典藏7200余册),视听文献100多种,年订购报刊杂志100多种,年接待各类读者2.4万人次,图书流通2.8万册次。从1994年至2010年连续四次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三级公共图书馆”,1999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读者喜爱的图书馆”,2000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2003年至2010年被市文化局和市图书馆学会评为宝鸡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凤翔区博物馆
凤翔区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凤翔区东湖内。该馆成立于1959年,隶属凤翔区文化局。凤翔区博物馆成立时在凤翔区东湖北岸“苏公祠”内。1962年撤销。1982年7月成立“凤翔区雍城文物管理所”。1984年5月,恢复凤翔区博物馆,与凤翔区雍城文物管理所两个牌子。博物馆实施的“天下九州唯雍其昌”——凤翔历代精品文物陈列项目历时两年于2012年9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78年建展室一座,厦房7间,原碑房一座。1981年建文物库房一座,实用面积100平方米。1978年8月进行试展,展出从原始社会到清末的文物310件。1984年10月举办凤翔城郊唐墓出土文物专题展览,展出文物270多件。该馆藏品4000件(组)。因凤翔区是先秦故都雍的所在地,历先秦十九公,建都294年,因此这里多出土先秦遗物。馆藏文物也以先秦为多,如雍城遗址出土的铜质建筑构件、陶质建筑材料水道、板瓦、筒瓦瓦当和砖块等。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末,凤翔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7个,其中,医院10个,乡镇卫生院19个,疾病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2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村卫生室240个。卫生人员总数3443人,卫生技术人员253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81人,注册护士1176人。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307张,其中,医院1533张,妇幼保健机构104张,卫生院670张。此外凤翔区实现儿童12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99.7%,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9.5%,甲类传染病报告发病0例,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98.41/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62.93/10万。
凤翔区医院
凤翔区医院创建于1936年,是为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医学康复及社区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承担着凤翔区52万人口及周边县区流动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凤翔区急救中心、凤翔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均在此设立。医院占地面积51亩,开设内、外、骨、妇、儿、五官、康复等临床医技科室28个;院办、人劳、医务、护理等行管后勤科室23个;开放病床570张,年门诊量48.3万余人次,收住病人3.3万余人。截至2023年9月,医院有在职职工942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70人,高级职称90人,中级职称16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8人,本科学历335人。
宝鸡市凤翔区中医医院
宝鸡市凤翔区中医医院成立于1979年3月,旧址位于原陈仓区市凤翔区东大街26号,2015年11月整体搬迁至县城西区雍城大道西段,是一所以中医药为特长,中西医结合为优势,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具有专科特色的现代化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64.5亩,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设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质控综合楼、后勤综合楼、凤翔区保障房小区医疗服务中心、康复楼五部分。截至2023年9月,全院有职工494人,中高级人员202人,其中正高级6人,副高级34人,中级162人。门诊部设有内、外、妇、儿、骨科专家门诊和名医工作室、普通门诊、便民门诊及脑病、心病、脾胃病等中医专科专病门诊共计47个,病区开放床位368张,设有脑病科、心病科、脾胃病科等十个病区。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凤翔区有区级体育协会5个,乡镇体育辅导站12个,社区健身点4个,农村健身点160个,入网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1252人。
凤翔区多次举办体育赛事活动,2022年凤翔区先后成功举办了凤翔区庆五一“互助保障杯”职工乒乓球比赛;凤翔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凤翔区“远大杯”夏季篮球联赛;凤翔区庆祝“全民健身日”健身项目展演活动。凤翔区选派的6名跆拳道运动员代表宝鸡市参加了陕西省第十七届青少年运动会,参赛队员全部获奖,其中3人荣获个人单项第三名,3人荣获个人单项第五名;参加了宝鸡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决赛,荣获小学甲组宝鸡市第四名;参加了宝鸡市青少年乒乓球比赛,荣获初中男子团体宝鸡市第五名,高中男子团体宝鸡市第七名,小学甲组男子团体宝鸡市第八名。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凤翔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2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3.9%。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869吨标煤/万元(上年度);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达到5.05%(上年度)。污水处理率99.9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8%。此外,2023年1月,凤翔区针对城区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问题,实施秦凤路改造和凤枣路提升工程;开展“供水安全百日行动”,解决范家寨镇页沟村、彪角镇彪角村供水能力不足问题;凤翔区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89场次,评选表彰星级文明户9084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55户。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凤翔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8014人,失业保险参保6200人,工伤保险参保24421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2.48万人。全年创业就业培训2767人,城镇新增就业47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2.03万人,区域内城乡居民报销支出50.76万人次,报销16957.09万元。其中医疗救助1.2万人次,医疗救助资金支出584.43万元。全区设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3个,共有养老床位686张,收养334人。年末纳入城市低保146户214人,纳入农村低保4158户10986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921户929人,其中集中供养194人,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6396元;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6396元。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1所。纳入城市特困供养5户5人,城市特困供养标准每人每年9828元。全年累计临时救助525人次。
交通
综述
凤翔区地处关内西部,东距西安市160千米,西南至宝鸡市44千米,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宝鸡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支撑,境内银川-昆明高速公路、菏宝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宝中铁路南北贯通。截至2020年,凤翔区公路总里程1848千米,有客运企业8家,有营运车辆1269辆。截至2022年末,凤翔区境内公路总里程1886千米,公路密度159.97千米/百平方千米。此外,截至2023年7月,宝鸡凤翔机场正处于开工建设中。
公路
截至2018年,凤翔区境内干线公路三条,分别是西宝北线、凤炅公路、凤千公路,支线公路12条。其中西宝北线凤翔区境内有30千米,东起岐山县界,南至陈仓区界;凤炅公路凤翔区境内有32千米,是凤翔区向北进出甘肃陇东地区的省际公路;凤千公路凤翔区境内有24千米,由凤翔区南城门口西宝北线133千米+500米处,向西北至千阳县境接界处出境。截至2020年,凤翔区公路总里程1848千米,其中,高速公路63千米(40千米在建),国道90千米,省道62千米,农村公路1633千米。公路网密度157千米/百平方千米。有客运企业8家,有营运车辆1269辆,其中,营运客车459辆,营运货车810辆(不含4.5吨以下)。二级维护定点维修企业6家,驾校2家,客运车辆通镇12个。
截至2022年末,凤翔区境内共有旬凤高速、合凤高速、宝坪高速、凤永高速、银川-昆明高速公路、菏宝高速公路,G244、G344两条国道;凤翔区境内公路总里程1886千米,公路密度159.97千米/百平方千米(含村公路)。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67万人次,货物运输量172万吨。
铁路
截至2022年,凤翔区境内共有凤翔站和冯家山站2个火车站,宝中铁路凤翔区境内有16千米,宝麟铁路运煤专线凤翔区境内有57.78千米,途经6个镇37个村。2023年7月,凤翔长青铁路专用线Ⅲ场完成建设,它是宝麟铁路、长青铁路专线与国铁联通的交接场,是麟游矿区煤炭输出和长青工业园区原料到达、成品输出的重要运输节点,同时也是规划的彬长矿区至宝鸡市铁路、宝鸡至汉中铁路重要的基础工程,项目占地约275亩,新建7股道,有效长1080米,铺轨约10.7千米。
凤翔火车站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长青镇,车站建于1995年,有宝中铁路经过该站,现办理客货运业务,车站及其上下行区间均已电气化,隶属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是四等站。距离宝鸡站36千米,离中卫站475千米。
航空
凤翔区境内拥有宝鸡(凤翔)机场,该机场是在原凤翔军用机场基础上改建而成,凤翔军用机场先后隶属原兰州军区空军、西部战区空军、中部战区空军管理。凤翔军用机场位于宝鸡市凤翔区城东约5千米糜杆桥镇,在民国时期就是一个军用机场。2008年9月,不再承担任何军队飞行任务。根据民航总局规划及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十三五”期间将改扩建为民用机场,定位为支线机场。截至2023年7月,宝鸡凤翔机场正处于开工建设中。宝鸡凤翔机场项目位于凤翔城区东北7.4千米,计划新建跑道一条、滑行道、停机坪、停机位、航站楼等,项目总投资估算16亿元,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12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800吨。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凤翔区境内城区道路总长66.81千米。有公共停车位4412个,其中公共停车场33处,车位2544个;拥有凤翔汽车客运站,营运载货车辆638辆,营运客车215辆,3个出租车公司,1个公共汽车公司,有出租汽车204辆,公交车30辆。2023年8月26日,凤翔区新汽车客运站建成投入使用。
凤翔区新汽车客运站是陕西省交通厅“十三五”站点规划重点项目之一,项目按照国家一级站级标准建设,总投资4000余万元,总占地面积50,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建设有站务大楼、司乘公寓、站前广场车辆进出口、落客区、发车位、停车场、例检车间维修车间、充电桩等辅助设施。该站于2020年8月开工建设,2021年11月30日竣工并试运营,进站参营车辆133辆,营运线路0条,日发288班,日平均客流量1000余人次。
人文
综述
凤翔区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宝鸡市东北,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曾作为秦国的首都长达327年,是始皇加冕、苏轼初仕之地,同时还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截至2022年,凤翔区境内有41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个,区内还拥有凤翔木版年画、凤翔泥塑、西凤酒酿造等7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也孕育出凤翔独具特色的西府美食文化。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12月,凤翔区拥有41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秦都雍城、水沟遗址、血池遗址、孙家南头仓储遗址4处国家级文保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
秦都雍城遗址
秦都雍城遗址位于凤翔区城南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雍城为先秦古都,自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国在雍城统治长达294年,历经秦19代国君。20世纪50年代以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文物考古单位对雍城遗址进行了多次勘察和发掘,基本弄清了雍城城垣、宫殿、街市、作坊、陵园等遗址分布状况。1988年1月13日秦雍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雍城遗址遗址由雍城城址区、秦公陵园区和国人墓葬区三部分组成,东西长1万米,南北宽5千米,出土文物3000余件。
水沟城址
水沟城址位于凤翔府区糜杆桥镇水沟村与相家村之间的山梁上,北依千山余脉,东临干河,依山傍水,北高南低,南北高差150米,最高处海拔1070米。整个城址被南北纵长1000米、东西横宽200米的水沟分成两部分。沟东为峪家岭,沟西为许家山。东城墙长约1400米,北城墙长约1000米,西城墙长约1000米,南城墙长约800米。整个城墙依山梁走势而筑,呈不规则形,面积达140万平方米,相当于190个足球场。截至2020年11月,水沟村西周城墙是所知西周城中规模最大的一处。该遗址在距今约6000至3000年之间,新石器时代,属仰韶文化、陕西龙山文化。
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
雍山血池遗址位于陕西凤翔血池村,东南距秦雍城遗址约15千米。整个遗址区背靠一道东西向大山,分布于东西排列、南北走向的三道梁及阳坡一面。2016年4—12月间,对血池遗址进行了2000平方米年度发掘任务,同时也经历数年来对这处总面积达470万平方米大型遗址的考古调查工作,共确认相关遗迹3200余处(个),出土各类文物共计2401件(组);该遗址为祭祀所用,由坛、、场、道路、建筑、祭祀坑等各类遗迹组合而成的祭天地及五方上帝之固定场所——“”,是考古发现与古文献记载吻合、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性质明确、持续时间最长,且功能结构趋于完整的秦汉时期国家大型祭祀遗址。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8年,雍山血池祭祀遗址和西凤酒酿酒旧址被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7月,凤翔区拥有7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7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15个。
凤翔泥塑
凤翔泥塑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美术品,产地主要集中在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六营村生产泥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多年前,相传朱元璋曾派部将李文忠在雍水河畔屯兵,本部第六营士兵在一个村子安营扎寨,该村因此取名六营村。该营的一部分江西籍士兵会做陶瓷品,便利用当地黏性很强的“板板土”兑水和泥,制模捏泥人、泥动物、泥器物,并施以彩绘,作为泥玩具出售。凤翔泥塑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大约有170多个花色品种,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各种泥塑玩具,如虎、狮、牛、马、羊、狗、鸡、兔、鹿及十二生肖等;二是挂片(浮雕),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圆雕),有历史人物关羽、张飞、诸葛亮以及《封神演义》《西游记》人物等。凤翔泥塑已列入宝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凤翔彩绘泥塑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凤翔木版年画
凤翔区是中国八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凤翔木版年画起始年代较早,迄今已有500年以上至上千年的历史,在唐、宋时就有单色印画,至明代为套色印画。据《凤翔区志》记载: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南小里村氏家族中有八户人家从事木版年画,至明末清初,该村有十多户人家开办作坊印制年画,至今传承延续了20代。1936年,木版年画工艺鼎盛,其“套银描金”工艺被誉为“金三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凤翔木版年画得到了较大发展,其产品销售范围包括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四川省、河南省、河北省部分地区。同时,其用途也由民间祭祀逐渐转向了室内装饰和工艺品。凤翔木版年画题材主要分为祭祀画、谷雨画、春牛图、戏文画、吉祥画、风俗画等。2006年6月,凤翔木版年画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凤酒酿造技艺
西凤酒酿造技艺形成于商朝晚期,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鼎盛于当代,有着3000年无断代传承的历史。西凤酒以大麦、豌豆、小麦制曲,优质高梁为原料,配以天赋甘美的柳林井水,采用土窖发酵法,续渣混烧而得的新酒,酒海储存三年以上,经自然老熟后精心勾兑,并经认真检测后精装而成,具有“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谐调、尾净悠长”的凤香型白酒特征,是世界独有的酿造技艺。2021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习俗
凤翔历史文化为秦文化、凤文化、民间文化、苏轼文化、凤酒文化、佛教文化、宝鸡市饮食文化和读耕文化。民俗活动分为婚丧、节日、庙会、祭祀等,有桥头高跷社火、顶方、蒸花馍等。
顶方
顶方和下棋一样,是凤翔民间一种娱乐活动。人们多在热天,利用农活间隙的时间在场头或地头,找一块干净地方,用双指撑起来,画几道横竖线,双方各以树叶或土块若干,即便对顶起来。顶方的方式和顶法有多种,凤翔民间流行的有“六方”“七方”和“五路圆”。所谓“六方”,是在地上横画六线,纵画六线,成为方形,共有25个小方格。以小方块四角为点,共36点,这些点就是双方摆子的地方,对弈双方轮流占点,摆满为止。布成阵势后,各掐去对方一子,然后走方。在走法上有短腿、长腿、城、溜、打光、扎枪、围、双城、双围等许多名堂。其他“七方”“五路圆”,还有“四方”“四圆”“六圆”等许多方式和顶法大同小异。
桥头高跷社火
高跷社火是凤翔民间春节“闹社火”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历史起源无法考证。区内高跷社火现只有糜杆桥镇曹家庄村的桥头高跷社火留存,表演至今。高跷社火俗称“柳木腿”,即表演者的双脚在高约二米的木制的木制跷腿上,扮演传统戏曲中的人物角色,或由几个角色组成折子戏片段,常见内容有《铡美案》《断桥》《卖水》等。高跷的表演由于跷腿高,只能排成一路或双路,跟在彩旗锣鼓队后进行游演,多则数十人,少则十多人。桥头高跷社火既有“双腿跷”,又有“三腿跷”。桥头高跷社火已列入凤翔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蒸花馍
凤翔区蒸花馍带有时令性和节礼性,有锥把馍、油花馍、花馒头。其中锥把馍在元宵节前夕制作,其形状如蝌蚪、老鼠等,用黑豆粉贴上一对眼睛,在鼓圆的身后拖着一条短尾巴,很像锥子把把,所以叫做锥把馍,这种锥把馍象征着五牲,既是迎接元宵节的礼物,又用来献神,直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才取下来分吃;油花馍主要在夏收后制作,讲究面矿物油香层层多;花馒头也叫“花献祭”,是一种祭奠礼品,主要是在老人逝世时制作,在十二个卷花的特大馒头上,用面捏成的果蔬花卉,染上五彩颜色,表示对逝世老人的孝心。
垛麦草
每年麦收忙罢,凤翔民间家家户户都要“腾草”,即垛麦草。解放前,凤翔民间土地大多集中在少数地主、富农手里,他们在麦收碾打完毕后,便备办些酒菜,用来邀请劳苦大众为他腾场垛草。土改后,仍继承了这种众人帮忙垛草的办法,一家一户达到了互助的目的。在以生产队集中土地劳动生产年月里,人们还是没有忘记众人垛草的乡俗。每年到垛麦草那一天,有些生产队总还要杀猪买菜,集体吃一顿垛草面,以表示庆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在夏收大忙中,这种众人垛草大吃大喝的热闹场面没有了。然而,隔壁邻舍互相帮忙的传统风尚依然存留。凤翔府山区一般农户广种薄收,麦收后先垒在地头或场边,待早秋作物管务收获后,才碾麦。此时,已进入初冬,先一天夜里将场面用水泼湿,第二天早晨场面冻结,摊开麦子,碾时有的前面牛拉碌,后边人用连枷拍打,碾打一遍后,用木杈挑动,如此反复碾打,称“翻场”。民间将此小麦脱粒之法称为“碾冻场”。
饮食
凤翔区主食以小麦、高粱、玉米、小米为主,辅之以豆类、荞麦等杂粮。此外,凤翔区特色美食众多,有凤翔油糕、西凤酒、凤翔臊子面、豆花泡馍等。
凤翔臊子面
凤翔臊子面是陕西省西部的特色食品,据说是当年周文王发明的,文王当时在岐山县带兵打仗,为了给将士们御寒就做了一大锅热汤,有红、黑、绿、黄、白五种颜色。将士们每人捞上一碗面条,再浇上这五色热汤,吃的热乎乎地,浑身是汗。臊子汤有五种颜色:红色是臊子肉、红萝卜、红辣椒;黑色是黑木耳;绿色是香菜、大葱、蒜苗、韭菜和其他蔬菜;黄色是鸡蛋、黄花菜;白色是豆腐、阳芋。
豆花泡馍
陕西凤翔的豆花泡馍,是关中西部一带很有名气的早点。做泡馍的豆花,第一道工序是精选豆子。要买上好的黄豆,用清水淘几遍,再用水浸上,一般要浸好几个小时。浸好了以后,就用石磨介子推。磨好了以后,就在锅上搭好架子,用很细很细的箩往下过。吃豆花可以加上油泼辣子和锅盔馍。
凤翔挂面
凤翔民间挂面历史悠久。凤翔挂面的制作始于宋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以精制的白面粉为原料,辅以精盐,调匀搅拌后,经加水、和面、揉条、松条、串面、拉面、日晒、刀切、包装等九道工序制成,制作时间长达九个小时,是面制品中技术较为复杂的一种。挂面成品首尾横截面在0.5毫米之内,每100公斤面粉可制作挂面120公斤左右。1斤面粉一般能制成两米长的挂面近3000根。挂面品种主要有:线尾面、龙须面、韭叶面、鸡蛋面等。面条成品一般像丝线一样,用纸绳扎成小捆,约1 斤,民间一般叫“斤把挂面”。是走亲戚送礼的佳品。凤翔挂面和民间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挂面是面类中最长的面,所以又叫“长面”和“寿面”。由于凤翔话“长面”和“长命”谐音,人们都称它“长命”,除此之外,还有落地面、迎客面、喜面等。
特产
西凤酒
西凤酒,是中国最著名的四大老牌名白酒之一,是凤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被誉为“酒中不死鸟”。西凤酒诞生于3000年前的商朝晚期。西凤酒曾获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共和国世界博览会金质奖、1992年第十五届法国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等八项国际大奖,蝉联四届全国评酒会“国家名酒”称号,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称号。西凤酒酿制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凤酒商标在美国、欧盟、俄罗斯、泰国、新西兰成功注册。2019年,西凤品牌价值为1206.22亿元,位居中国白酒类品牌价值排行榜前列。
腊驴肉
中国最好的驴肉产自凤翔。驴肉具有补气血,益脏腑等功能。因此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民谚。凤翔腊驴肉选用驴的腿肉制作而成,创制于清咸、同年间。腊制工艺是:先将退役老驴宰杀,去蹄,选其四腿和筋肉,淋净血水,悬挂晾晒浮水,干后切块入缸内,分层加入硝盐,上压巨石,月寻取出,白天挂于阳光下晾晒夜间挤压,排除水分再用松木水加五香牛肉干调料煮熟,拎出后再浸入驴油及原汁汤内之火加热,仅烫提浸多次,到一定程度拎出。冷却后肉块表面可出现霜状结晶。其切片颜色鲜红,呈半透明状,质细腻,酥而有筋。
雍州苹果
凤翔区是中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是陕西省苹果产业基地区,凤翔“雍州”牌苹果已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全区共栽植苹果面积15.8万亩,300百亩以上优质苹果示范园10个,年产优质苹果15万吨,其中矮化面积90%以上,主栽品种为红富士、嘎啦、乔纳金、密脆等。全区已建成省级优质苹果示范园15个,5万亩苹果通过了绿色果品基地认证,部分果园取得国家出口基地认证。截至2022年3月,凤翔“雍州”牌苹果曾先后多次荣获“国家部优”产品和国家金奖,远销中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
艺术
凤翔文化艺术历史悠久,秦时崇尚谣祀、赛祀;唐时戏曲、板腔、杂戏、参军戏、歌舞戏极盛。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凤翔府任职期间,写下佳作《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凤鸣驿记》及《思治论》。明代以木版画最盛,代表作有《纺织图》《耕读渔樵》。明、清时,文学、书法、民间工艺美术有很多佳作,如木版讽刺画《小人图》。清及民国时,戏剧班社迭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凤翔文学艺术事业日益活跃。凤翔区民间工艺美术品类繁多,以剪纸、刺绣、彩绘泥塑、木版年画、漆器、草编著称。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3年5月,凤翔区有各类旅游景区(点)6个,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1个,AAA级旅游景区2个,AA级旅游景区1个,城关镇旅游特色名镇1个,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市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
重要景点
凤翔东湖
凤翔区东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宋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督建而成,因地处城东取名东湖。东湖与闻名于世的西湖南北遥望,皆因苏轼而名,人们称之为“姊妹湖”。2015年,凤翔区委、县政府规划实施了东湖南广场建设项目,投资8800万元,占地114.36亩。打造南大门入口广场、文化长廊、生态停车场、南大门中心广场、休闲公园等五大功能区;东湖颂、凤仪门、读书长廊、画屏墙、东坡雕像等精品展示项目、凤翔东湖景区南大门入口苏轼文化展示区。2021年,凤翔区委、区政府将凤翔东湖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列为2022年全区十大民生重点项目,2023年5月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前身是2000年8月,由当地农民建立了的全国首座民办博物馆,2007年9月,宝鸡市政府将其改制为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隶属宝鸡市文物旅游局管理。博物馆占地约6.54万平方米,基本陈列有秦公一号大墓、祭祀坑、室陈列馆和即将发掘的陪葬车马坑。2000年被评为A级景区,2013年,被宝鸡市社科联命名为第二批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凤翔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秦陵园博物馆所在地雍城秦公陵园是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雍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营村乡村旅游景区
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因六百多年前朱元璋派部将李文忠率领的第六营在此屯兵而得名,有“中国泥塑第一村”之美称。2005年被省文化厅授予“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7年10月国家农业部在六营村召开了“一村一品”现场会;六营村是陕西省旅游局确定的“乡村一日游”景点,是凤翔区第一个“民俗村”。近年来先后荣获区级以上表彰奖励100多项,是全区一流、宝鸡市典型、陕西省重点、全国有影响的“明星村”。由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著名泥塑艺人胡新民投资500万元兴建的六营民俗艺博园,占地15亩,拥有工艺品展室10间,民俗演艺生产实践作坊25间,民俗餐饮住宿接待间20间,设有可容纳100多名学员的电教室1座,配有生产教学设施320多件套。以六营村为主体,以雍城湖为依托,占地4.6平方千米的集凤翔民间工艺品生产展销、田园风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民俗产业园。2022年,六营村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中的“非遗旅游村寨”名单。
对外交流
2020年11月,江苏省昆山市人力资源合作代表团到凤翔区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合作计划对接洽谈。双方签订《“20+20”人力资源合作计划协议书》。
2023年2月20日—2月23日,凤翔区法国开发署贷款雍城考古遗址与自然景观保护与发展项目指挥部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馆长赵晓军进行博物馆专题分享与指导。
2023年3月13日—17日,眉山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黄剑东率队前往宝鸡市凤翔区、河南省开封市、郏县开展“雪泥鸿爪寻东坡”活动。
2023年4月26日,闻喜县政协副主席许济全带领闻喜县政协考察团来凤翔区考察交流农业电商发展工作。
2023年5月24日—25日,黑龙江省方正县副县长高守星带领考察组来凤翔区调研考察工作。
2023年6月14日,凤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陈军锋带领凤翔传统示范县创建工作考察组到陈仓区香泉镇参观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Northwest China's Baoji begins sowing of autumn grain after summer harvest.陕西省人民政府官网.2023-09-13
凤翔概况.凤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8-29
自然环境.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28
国务院同意我省撤销凤翔县设立宝鸡市凤翔区.陕西省人民政府.2023-08-29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09
2022经济公报.凤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8-28
风景名胜.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0
凤翔区人民政府.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29
行政区划.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29
凤翔师范学院历史沿革.宝鸡职业技术学院.2023-09-09
Battle一下吧!带动物名字的火车站,你能说出几个?.澎湃新闻.2023-09-09
凤翔区人民政府.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09
历史沿革.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29
“三大战役”助力凤香型白酒产业复兴腾飞 .宝鸡市人大常委会.2023-08-29
凤翔区:聚焦重点项目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陕西科技传媒.2023-09-09
聚力”三个年“丨凤翔:以高质量项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凤凰网陕西.2023-08-29
凤翔区:樱桃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凤翔先锋.2023-09-13
凤翔苹果品牌价值连年攀升.陕西科技传媒.2023-09-13
102万亩!宝鸡建成全国最大矮砧苹果生产基地.宝鸡新闻网讯.2023-09-13
2022年凤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宝鸡市统计局.2023-08-29
【2022】分县区生产总值.宝鸡市统计局.2023-09-09
【2022】分县区生产总值(续一).宝鸡市统计局.2023-09-09
【2022】分县区生产总值(续二).宝鸡市统计局.2023-09-09
【2022】分县区生产总值(续三).宝鸡市统计局.2023-09-09
苏轼仕途第一站.中央纪委国家建委网站.2023-09-10
关于发布全市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公告.宝鸡市民政局.2023-09-10
区文物局:开展田野文物安全检查 筑牢田野文物安全防线.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10
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文物局.2023-09-10
青春·三下乡⑬|匠心筑梦·非遗传承—弘扬凤翔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陕服青年.2023-09-09
凤翔东湖景区获准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0
凤翔区逐步形成全域旅游新格局.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29
特产小吃.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11
西凤酒.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24
大秦帝国的雍城,今天刷屏的“凤翔区”历史衍变.陕西法制网.2023-09-13
凤翔区.中国地名库.2023-08-28
周始命秦为诸候并赐岐西之地.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8-29
秦德公自平阳迁雍邑.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8-29
始皇加冠.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8-29
划雍县属内史.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8-29
右扶风民夫入终南捕兽罗禽.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8-29
玄宗过宿扶风郡.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8-29
唐肃宗驻凤翔收复两京.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8-29
升凤翔为京.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8-29
苏轼在凤翔开启仕途.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8-29
抗金义军刘希亮收复凤翔.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8-29
南宋朝廷议和 将士奋起抗金.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8-29
凤翔人民支援吴玠抗金.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8-29
改天兴县为凤翔县.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8-29
常遇春攻破凤翔城.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8-29
李自成义军攻占凤翔.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8-29
《凤翔县城区抗旱供水应急预案》的通知(一).凤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8-30
关于宝鸡市凤翔区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的公告.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0
关于宝鸡市凤翔区2023年主要河流水库城镇防汛抗旱责任人名单的公示.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10
雍城湖水利风景区.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13
关于宝鸡市凤翔区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的公告.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13
宝鸡市凤翔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凤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8-30
宝鸡市凤翔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凤翔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0
2018年凤翔县水资源管理知识解答.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10
陕西凤翔:中药材种植铺就致富路.中国政府网.2023-09-13
凤翔古树名木有了家谱.网易陕西.2023-08-30
宝鸡新增一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保护动物“扎堆”亮相旬阳!.澎湃新闻.2023-08-30
陕西凤翔雍城湖国家湿地公园首次监测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鸿雁.宝鸡新闻网.2023-08-30
凤翔雍城湖国家湿地公园:好生态引来水中凤凰.宝鸡文明网.2023-08-30
凤政办字〔2014〕5号:关于上报《凤翔县2013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的报告.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0
陕西省乡级行政区划统计表.陕西省民政厅.2023-08-29
王宏强.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29
鲁立.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29
彭世忠.凤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8-29
蒲仪明.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29
宝鸡市凤翔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0
宝鸡市凤翔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0
宝鸡市凤翔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三号).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0
宝鸡市凤翔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0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8-30
陕西建成全国最大矮砧苹果基地 种植面积达242万亩.百家号-西安发布.2023-08-30
关于宝鸡市凤翔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0
首场协商座谈会!凤翔区政协建言苹果全产业链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凤翔政协.2023-08-30
凤翔区:发展精品果业,打造绿色品牌.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0
【县区(市级部门)主要领导谈发展】凤翔区委书记王宏强:主动融入主城区 争当发展排头兵.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0
凤翔区委书记王宏强:守正创新,加强历史文化研究阐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11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 同意建设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陕西省人民政府.2023-08-30
聚力高新 领凤飞翔——凤翔高新区唱响高质量发展新强音.凤翔县.2023-09-11
聚焦秦创原建设 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凤翔高新区考核评价连续多年位居省级高新区前列.宝鸡市科学技术局.2023-08-30
宝鸡凤翔:39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67.09亿元.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0
公司概况.陕西长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2023-09-22
凤翔区2023年普通高(职)中招生公告(第2号).凤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8-30
嘿,同学!国内高职师范类排名第一的学校在这里!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2023-09-11
凤翔中学简介.手机中国网.2023-09-11
凤翔县西街中学.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习专题网.2023-09-11
笃定实干 奋楫扬帆逐浪高——凤翔区科技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凤翔微报.2023-09-24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8-31
本馆简介.凤翔县图书馆.2023-08-30
凤翔县博物馆.博物中国.2023-08-30
医院概况.凤翔县医院.2023-09-11
医院简介.宝鸡市凤翔区中医医院.2023-09-11
扛起建设宝鸡副中心的使命担当——访凤翔区委书记王宏强.凤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8-30
解读:宝鸡市凤翔区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0
凤翔:劳务专业合作社点燃劳务经济发展“新引擎”.凤翔微报.2023-09-13
紧盯目标挂图作战 全面加快项目进度 王勇调研宝鸡机场项目建设情况.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13
陕西宝鸡市凤翔县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3-08-31
国家高速菏泽至宝鸡联络线旬邑至凤翔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潇湘晨报.2023-09-11
关于“合凤高速建设问题”的咨询.陕西省人民政府.2023-09-11
宝坪高速即将通车,宝鸡开车去汉中从哪上高速?.人民资讯.2023-09-11
凤永高速公路项目简介.陕西省交通运输厅.2023-09-11
咨询G244拓宽改造工程进展情况.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11
凤翔大道进展.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11
你知道宝鸡有多少个火车站吗? .西铁资讯.2023-09-11
凤翔区投资10.6亿元的凤翔长青铁路专用线Ⅲ场项目已全部建成完工.宝鸡市发改委.2023-08-31
凤翔区人大常委会视察宝鸡凤翔机场建设情况.宝鸡市人大常委会.2023-09-11
实探,想知道凤翔汽车客运站何时投入运营吗?.宝鸡日报.2023-09-11
宝鸡市凤翔区新汽车客运站正式投运.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11
凤翔非遗亮相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29
赏民俗文化、品西府美食.市场报网.2023-09-13
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2023-09-09
秦都雍城遗址.宝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23-08-29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8-30
水沟城:西周规模最大的城池.宝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23-09-13
水沟遗址.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9-13
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国家文物局.2023-08-29
凤翔县2018年大事记.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1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9-12
非遗清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09-11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央民族大学.2023-09-11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9-11
凤翔泥塑.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1
凤翔木版年画.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1
西凤酒、凤翔泥塑、合盘、腊汁肉面皮…陕西凤翔年味儿十足!.央视财经.2023-09-11
习俗.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9-11
桥头高跷社火.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9-11
其他.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9-11
顶方.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9-11
蒸花馍.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9-11
凤翔民间拾趣.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3-09-13
美食.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9-11
凤翔臊子面 .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11
豆花泡馍.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11
凤翔挂面.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9-11
腊驴肉.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11
雍州苹果.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11
文化艺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3-09-11
凤翔东湖.凤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11
千年古墓,先秦风采 .先秦陵园博物馆.2023-09-11
六营民俗村.凤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8-30
凤翔区六营民俗村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0
凤翔县2020年大事记.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1
宝鸡市凤翔区法开署项目指挥部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展交流活动.洛阳市人民政府.2023-09-11
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黄剑东带队前往 凤翔、开封、郏县考察交流东坡文化.政协眉山市委员会.2023-09-11
运城市闻喜县政协来凤翔区考察交流农业电商发展工作.宝鸡市政协.2023-09-11
黑龙江省方正县来凤翔区进行交流调研考察.陕西科技传媒.2023-09-11
交流互鉴促成长 学习提升谋新局——凤翔区传统示范县创建工作考察组到香泉镇参观交流 .大美香泉.2023-09-11
历史人物.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0
凤翔县委中心组荣获2016年度全省县(市、区)党委中心组学习先进集体.凤翔县党建.2023-09-11
第三届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论坛活动概况.中国网.2023-09-11
我省表彰2017年度企业技术改造先进单位.新浪网.2023-09-13
凤翔县荣获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县殊荣.陕西法制网.2023-09-11
宝鸡凤翔县入选国家“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西部决策.2023-09-22
凤翔区总工会再获全国基层工会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优秀单位称号.凤翔在线.2023-09-11
宝鸡凤翔县、岐山县获“陕西省十强县”称号.宝鸡新闻网.2023-09-11
凤翔区2021年大事记.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8-31
区总工会获陕西省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优秀工会称号.凤翔区人民政府.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