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麟游县

麟游县

麟游县(Linyou county),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宝鸡市下辖县,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宝鸡市东北部,东邻乾县永寿县,西接千阳县,南与扶风县岐山县凤翔区毗邻,北与彬州市灵台县接壤。截至2023年5月,麟游县下辖7个镇,总人口7.04万人,县域面积为1704平方千米。

麟游县位于渭河支流漆水河上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1271米;县域以页岭为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沟壑纵横、坡缓川狭、少有台,分为低中山、黄土丘陵、黄土残塬、河谷川道四种地貌单元。麟游县历史悠久,秦秦灭六国之战后即设县治;隋唐时期,封建帝王在今县城所在地修筑避暑离宫——九成宫遗址九成宫遗址。麟游县是陈仓区市第一个革命老区县,在关中西府地区较早建立地下党组织,曾创立宝鸡地区首支游击队、首个武工队。2020年,麟游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麟游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农业生产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杂豆、荞麦、糜谷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蔬菜、苹果、药材。此外,麟游县是中国布尔羊之乡、陕西省秦川牛养殖基地,畜牧业以牛、羊、猪养殖为主。麟游县工业支柱产业为煤炭产业,境内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为永陇矿区核心区。2022年,麟游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5.3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6.8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3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1:87.3:8.6,全县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786元;境内342国道、244国道、311省道宝麟铁路穿行,二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达167千米,基本形成了“三横五纵四支线”公路网主骨架。麟游文物古迹众多,著名的有唐名臣魏徵撰文、著名欧阳询书丹的《九成宫泉铭碑》,李治李治率当朝四品以上文武百官御笔书丹的《万年宫铭碑》等。2021年11月25日,麟游县入选2018年“中国天然氧吧”拟保持称号地区公示名单。2022年2月,麟游县获评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县名由来

隋唐时期,封建帝王在今县城所在地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避暑离宫——隋仁寿宫·唐九成宫。相传杨侑义宁二年(618),因仁寿宫中出现白麒麟四处祥游而更名麟游,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古遗址及出土文物考证,旧石器时代,先民已在麟游境内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已有氏族部落聚居。夏:大禹“治漆及岐”,疏通漆水河,麟游地属武威郡。商:周朝祖先从沿漆水进入今麟游地,建杜林邑故称杜地。历经二代,公刘时迁都邑于豳(今彬州市)。周太王时,受狄侵,又由豳退出,集结于岐北高山(今麟游)地带,休养生息,始南迁周原遗址,定都岐阳。西周时,麟游地属西周辖。东周,麟游归秦辖。

秦统一中国后,始置郡县,麟游东部置漆县,西部置杜阳县(县址在今麟游县招贤镇),均属内史地。西汉:沿秦治,杜阳县、漆县均属右扶风东汉中平元年(184年)后,将杜阳县划归汉安郡。三国:杜阳县、漆县(属魏)归扶风郡辖。西晋:初年,撤销杜阳县,其地西南归雍县,东北归漆县。均属右扶风辖。北魏皇兴二年(468年),今麟游北部属白土县,归新平郡辖。南属雍县,归秦平郡辖。西魏:今麟游南属雍县,归岐山郡辖,北部属鹑觚县,麟游郡领上宜、麟游、普润三县。

唐初,改麟游郡为西麟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州。麟游地东有麟游县、西有普润县。属岐州。五代十国:麟游县、普润县均归凤翔府辖。北宋:设麟游、普润二县,属秦凤路凤翔府辖。南宋:初麟游县、普润县属秦凤路。后属金。改秦凤路为熙凤路。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分设凤翔路辖凤翔府。麟游、普润属之。元:大德九年(1305年)撤销普润县,其地并入麟游县,归凤翔府辖。明、清麟游县均归凤翔府辖。

区划沿革

中华民国时期辛亥革命爆发后,麟游县属关内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陕西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七年(1946年),麟游第一次解放,建立麟游县人民政府。7月,中国国民党县政府复辟。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21日,麟游第二次解放,麟游县归彬州市专区辖。1950年,撤销彬县专区,麟游划归宝鸡专区。

1956年10月1日,宝鸡专区撤销,麟游县直属陕西省。1958年12月10日,麟游、岐山县凤翔区三县合并为凤翔县。1961年10月9日,宝鸡专区恢复。同时恢复麟游县,归宝鸡专区辖。1971年12月8日,宝鸡专区撤销,设宝鸡市。麟游归宝鸡市辖。1979年3月10日,宝鸡地区恢复后,麟游县属之。1980年8月1日,宝鸡地区与宝鸡市合并,恢复省辖市领导县、区体制,麟游县仍归宝鸡市辖。2019年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麟游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麟游县县域面积为1704平方千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部,渭河支流漆水河上游,东临永寿县乾县,西接千阳县,南与扶风县岐山县凤翔区毗邻,北与彬州市及甘肃灵台县接壤。

气候特征

麟游县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的特点是热量不足,春旱、夏凉、秋涝、冬寒,且春夏季节不明显,日照分布不均,全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为180天,平均气温9.1℃。东部塬区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9-10℃,北部年平均气温为8.1℃。年平均降水量为680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50%以上。

地形地貌

麟游县属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全县平均海拔1271米,最高海拔1664米,最低海拔74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长65.28千米,南北宽46.35千米。境内沟壑纵横、坡缓川狭、少有台塬。可分为低中山、黄土丘陵、黄土残塬、河谷川道四种地貌单元。

水文水利

截至2022年,麟游县地表水总径流量14539万立方米,地下水总蕴藏量6332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670万立方米。

土壤

麟游县常年农业耕地面积为40万亩左右,分布于梁、塬、山、河谷,由坡旱地、川地、塬地、旱平地、梯(台)田构成。全县土壤共有8个土类,26个土种,黄土性土是主要土壤,分布普遍,占总面积的75%左右,性绵易蚀,土层深厚,透水性强,易耕作,其次是红土及粘黑垆土、紫色土、褐土等。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1%,全氮0.073%,碱解氮48ppm,速效钾139ppm。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麟游有煤炭、陶土、天然气、石油等矿产资源。尤其是距麟游县城20千米,距陇海铁路70千米处的麟北煤田藏量在40亿吨左右,平均厚度12.8米,煤层转轴倾角为近水平煤层。煤层赋存稳定、构造简单,属低灰硫、特低磷、高挥发份、特高热值的长焰煤,是良好的动力用煤和化工用煤,规划建设现代化煤矿5个、年生产能力2090万吨。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有兽类20多种:狼、狐属、獾、野猪、豹、黄鼬、豺狗、鼠类、野兔、野鹿、香子、刺猬亚科等。有鸟类40多种:喜鹊、老鹰、花鸨、猫头鹰啄木鸟科、鸦、鸽子、斑鸠、雉(环颈雉)、雀鹰、候鸟等。昆虫甚多,常见者有:螟虫玉米螟、豆英、红蜘蛛、蚜虫、地老虎、蛴螬、蝼蛄科金针虫、蚱蜢等均对农作物有害。瓢虫蝇蛹金小蜂属、李钾为益虫。另外,还有金花虫松毛虫属、蚊、蝇等亦有害。鱼类:自生之草鱼为多,近年养有鲢鱼、鱼、日本的鲷、鲤鱼等多种。

植物

麟游县境内有野生植物660多种,其中中草药270种。全县传统性的农作物以冬小麦、春玉米为主,兼有大豆、荞麦、高梁、糜子、谷子、扁豆、豌豆。经济作物产量较高的有油菜、马铃薯、烤烟等。

自然灾害

麟游县自然灾害有干旱、连阴雨、冰雹、霜冻、大风等。

行政区划

麟游县下辖7镇、66个行政村,4个社区。

参考资料

人口民族

人口

2022年,全县年末户籍户数26890户,户籍人口84601人(其中,男性45008人,占53.21%;女性39593人,占46.79%)。

其中,0-17岁人数为12157人,占总人口数的14.39%;18岁-34岁人数为22970人,占总人口数的27.15%;35岁-59岁人数为34085人,占总人口数的40.29%;60岁以上人数为15389人,占总人口数的18.19%。据1‰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7.04万人,城镇化率为41.16%。全县常住人口出生率为7.50‰、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5‰。

民族

麟游县人口以汉族为主。

经济

综述

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5.39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9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96.89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19.32亿元,增长6.1%。全县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21年4.8:85.3:9.9变化为 4.1:87.3:8.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18802元,同比增长26.5%。按2022年12月31日外汇牌价(汇率为1美元兑6.9646元人民币)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775美元。全县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0.8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为40.31%。2022年,全县完成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6元,同比增长7.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26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03元,增长7.5%。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在固定资产投资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203个,完成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为79.7%。工业投资总额同比增长22.6%,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为44.2%;民间投资总额增长-0.6%,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53.6%;完成农林牧渔业投资总额同比下降5.1%,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27.4%;采矿业投资总额增长12.7%,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34.7%;制造业投资总额增长81.3%,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8.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总额增长76.7%,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0.9%;批发和零售业投资总额增长56.1%,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2.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总额增长41.2%,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3.9%;住宿和餐饮业投资总额下降36.2%,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0.6%;信息传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总额下降20%,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0.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总额下降19.5%,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14.4%;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总额增长638.7%,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0.4%;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总额增长751.7%,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0.8%

财税收支

2022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4.72亿元,同比增长174.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26亿元,增长134.8%。其中,税收收入7.9亿元,增长148.2%。完成财政支出21.4亿元,增长41.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1亿元,增长51.8%;公共安全支出0.48亿元,增长31.9%;教育支出3.12亿元,增长0.2%;科学技术支出0.11亿元,增长62.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44亿元,增长68.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亿元,增长8%;卫生健康支出1.23亿元,增长23.9%;节能环保支出1.13亿元,增长127.2%;城乡社区支出1.16亿元,增长87.3%;农林水事务支出5.14亿元,增长43.5%;住房保障支出0.85亿元,增长74.9%;政府债务付息支出0.25亿元,增长46.9%;其他支出3.75亿元,增长93.5%。 

第一产业

2022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7.14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农业总产值7.9亿元,增长5.2%;林业总产值0.98亿元,下降1.3%;畜牧业总产值万7.33亿元,增长6.5%;渔业总产值0;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88亿元,增长2.9%。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9.68亿元,增长4.9%。其中:农业增加值4.59亿元,增长2.6%;林业增加值0.55亿元,增长3.2%;畜牧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7.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49亿元,增长6.1%。完成种植业总产值7.96亿元,同比增长5.2%。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558公顷,增长1.2%,粮食总产量达到8.13万吨。夏粮种植面积8331公顷,总产量1.97万吨;秋粮种植面积14227公顷,总产量6.17万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663公顷,总产量4484吨。烤烟种植面积585.1公顷,总产量1318吨。药材种植面积1223.3公顷,总产量3261吨。蔬菜种植面积3698.9公顷,总产量62424吨。完成畜牧业总产值7.33亿元,同比增长6.5%。全年肉类总产量11366.3吨,增长10.7%。全年牛存栏51108头,出栏20774头;猪存栏66517头,出栏87645头;羊存栏39384只,出栏42963只。完成林业总产值0.98亿元,同比下降1.3%。全年核桃产量5700吨,下降19.7%。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88亿元,同比增长2.9%。化肥折标量14469吨,下降2.0%。农膜使用量183.6吨,农药使用量41.8吨。

第二产业

2022年,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9%;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6.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0.1%。生产原煤1716万吨,增长26.8%;发电量336599万度,增长23.2%。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0.64亿元,同比增长7.7%。

第三产业

商贸

2022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053.2万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完成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6695.2万元,同比增长24.2%;完成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0358.0万元,同比增长8.1%。全县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3091万元,同比增长10.3%;实现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091万元,增长6.9%。全县实现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3697万元,同比增长2.2%。

邮电通信

2022年,全县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7131万元,同比增长9.4%。其中,道路运输业增加值8202万元,增长2.8%;邮政业增加值61万元,下降1.6%。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123万元,同比增长2.0%。全县年末电话用户92388户,其中,固定电话2338户,移动电话90050户。在固定电话用户中,城区电话1685户,农村电话653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用户49100户,下降1.1%;联通公司用户28620户,增长192.4%;电信公司用户12330户,增长4.4%。全县宽带用户30400户,同比下降4.9%。其中,电信公司宽带用户11729户,增长2.8%;移动公司宽带用户12900户,下降4.9%;联通公司宽带用户1942户,增长76.7%;广电网络公司宽带用户3829户,下降35.1%。

金融业

2022年,全县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79亿元,同比增长10.3%。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1273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94218万元,存贷比64.34%。

交通

2022年,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425.298千米,其中:高速公路40.59千米、国道76.43千米、省道83.18千米、县乡村道1225千米。客运班线线路19条、车辆25辆,公交线路17条、车辆22辆,城区日发班次126班,城乡日发班次70班。出租汽车公司2户、车辆42辆。货运公司21户,货车车辆503辆,货运站场(零担货运部)1个,维修企业20户、驾校1个。完成货运量140万吨,货物周转量12600万吨千米。完成客运量14万余人次,客运周转量4200万人千米。境内342国道、244国道、311省道宝麟铁路穿行,二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达167千米,基本形成了“三横五纵四支线”公路网主骨架。

社会

教育事业

2022年,全县实现教育业增加值12329万元,同比增长1.1%,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增加值7752万元,增长1.3%。全县共有各类学校32所,其中,小学16所(含空壳学校5所),普通初中3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幼儿园11所(含空壳学校4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8005人,同比下降4.94%;其中,小学3711人,下降5.5%;初中1461人,下降4.1%;高中1059人,下降6.3%;职高369人,下降2.1%;幼儿园1610人,下降4.1%。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为1007人,同比下降1.9%;其中,小学352人,增长2.6%;初中246人,下降5.4%;高中120人,持平;职高33人,下降5.7%;幼儿园256人,下降4.5%。各类学校毕业人数为2225人,同比增加1.3%;其中,小学毕业生人数624人,初中毕业人数580人,普通高中毕业人数397人,职业高中毕业人数100人。

卫生事业

2022年,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98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3个,村级卫生室71个。全县年末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25名;其中,执业医师172人,执业(助理)医师253人,注册护士283人,药师55人,技师84人。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63张,其中,医院床位数513张,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31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数19张。全县各类医疗机构共诊疗病人43.29万人次,同比增长22.7%,病床周转次数16.62次,病床使用率为50.54%,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1.1天。

社会保障

2022年,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79人,同比增长1.2%,其中:在职2807人,退休1372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869人,其中:在职7539人,退休133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8290人,下降0.6%;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418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7216人。

环境保护

2022年,全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3.79%;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8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09%。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5.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0.335吨标煤/万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5.604%。年内新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610座,全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达到12997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80%。全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3.79%;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8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09%。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5.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0.335吨标煤/万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5.604%。年内新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610座,全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达到12997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80%。

人文

文物古迹

麟游县文物古迹丰富,有国宝级文物《九成宫遗址醴泉铭碑》,此碑由唐代名臣魏徵撰文,并由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另一国家一级文物《万年宫铭碑》则是由李治亲率朝中四品以上文武百官共同书写。此外,麟游还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家佛教寺院慈善寺。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探访,他们在此凭吊古迹,吟诗作画,留下了诸多名篇。唐代诗人杜甫、王维、李商隐、王勃,宋代大文豪苏轼,以及明清的区充、刘镜等都为麟游的山水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同时,唐代画家李思训的《九成宫遗址纨扇图》和清初画家刘仑的《麟山十二景图》更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特产

麟游核桃,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麟游核桃个大皮薄、桃仁充实饱满、易取整仁、出仁率高、核仁乳黄色、味香而不涩、口感油香、出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高。坚果椭圆形、圆形;缝合线紧密,种仁饱满。理化指标:横径(毫米)≥26,单果重量(克)≥8,出仁率(%)≥38,粗脂肪含量(%)≥60,蛋白质含量(%)≥14。麟游核桃个大皮薄、桃仁充实饱满、易取整仁、出仁率高、核仁乳黄色、味香而不涩、口感油香、出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

麟游县的麟游地台社火和麟游木偶戏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麟游地台社火

麟游地台社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传在原始部落时期,人们无以为乐,便点燃篝火,在其旁边唱边跳,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既无固定步伐,也无音调曲谱狂欢乱舞的形式被人们所认识,变得有序化了,特别是部落与部落之间发生冲突,得胜方就用这种方式予以庆贺,久之一便发展成了具有迎祥纳福之意的社火。据《麟游县志》记载,“麟游地台社火”盛于明清,民国时期发展较快,当时,几乎村村都有社火队,演出非常兴盛。

麟游木偶戏

麟游木偶戏的历史渊源流长。早期的偶人“捆草为身,塑泥为头,纸糊为衣”。据传在秦汉,麟游先民们挑上偶人唱答,作为求神拜佛、驱除邪恶、祈求平安、迎祥纳福,祭祖的一种方式。随着岁月的更迭,社会的发展,先民们把这种既能表现欢庆,又能逐鬼避邪的偶人人格化,逐步形成了偶像表演,俗称“泥头”戏。后经艺人的不断实践,把偶人的躯体变成了三根木枝操纵,把早期泥塑头改成木雕头,纸衣变成了布衣,再根据人物形象,用各色染料涂面,画上生、旦、净、末、丑、不同角色的脸谱而成,把一些历史演绎、传说故事、公案小说等改编成剧目搬上舞台,就形成了木偶戏。近年经过改进,木偶人头用石膏翻模,纸壳脱胎,更加轻巧结实,便于操控。

风景名胜

织女浣绢响石潭

仙女潭在麟游县东7公里之新庄塬,漆水流此,巨石为床,出现两处约7米高之接差,河水奔腾而下,如轻飘白绢,下注清潭二处,水面白珠翻滚,水沫浮动,旧志谓织女在此浣绢。尤以炎阳夏日临其境,如六花飞舞,粉沫清潭,沁人心脾,故又称“寒潭飞雪”。东数武有董孝子永会意墓,旁有织女祠,乾隆毕沅为书孝子碑,今碑祠具,其景尤佳。

五龙朝宫七峰参

天台山位于麟游县西端。东有童山、东台诸峰,南有青莲山,西有凤台、屏山,折叠如屏;北有碧城,又有北马坊、杜水、清水、麟溪、澄水五水交汇,中间形成空旷平郊,天台突兀川中,一峰独秀,乃隋、唐离宫之旧墟。宫城内以天台山为中心,四向辐射。山顶有九龙殿,殿前两冢,营阙相对,类似长安大明宫含元殿之貌;沿山顶东侧而下,分岩疏阙,修筑长廊与山坳大殿相通。山东省有御容殿,今人呼为梳妆台,为隋、唐贮妃处。再东,则为随从文武官署行辕。山南丹霄楼,紫云殿遥遥相对,前即为宫城之南门永光门。

青莲烟云朝九成

青莲山在县南十公里处,与九成宫遥遥相对,如莲半开。春夏之晨,山上云雾缭绕,如轻舞白绫,面九成宫遗址而来,每于阴雨,烟云深锁,山峰忽隐忽现,变幻无穷,及至云推雾移,青翠如画,故曰青莲,乃九成宫之南屏。

珍稀古树银杏

童山(旧县城)有珍稀古树银杏两株。一株在城隍庙院,挺拔而上,高29米,胸径周长2.74米,胸直径0.93米。一株在兴国寺,粗大而曲,高23米,胸径周长5.65米,胸直径1.8米。据考,盖千年之物,今仍枝叶茂密,尚抽新枝,叶如扇形,繁而无隙,深秋果实累累,叶色转黄,直托碧霄,慎观之,如景泰兰之绘金花,灿灿闪光。当地群众有“麟游两株银杏树,把天摩的咯吱吱”之说,传为景观。

石臼山景区

石臼山位于县东南7.5公里,海拔1350米,一峰高耸,两腋拱起,自腹至巅,树木蔽天。山上景观多处,有捣药臼,卧脐石,灵湫池等。捣药臼在山峰最高处,中有水,人称“雨涝不溢,天旱不涸”,传为仙人练丹捣药之处。石臼之侧有卧脐石,传为仙人踩石之足迹,四旁隆起,层层剥落,浑若指纹,冬季积雪满山,此处却消融无存。半山有残碑,刻“茂公营记”四字,盖李世民幸九成宫时,李勣屯兵于此所留之营迹。山腰平坳,旧有庙宇,祀观音,座下池水,揭盖则水自中出,飞流萦委,声若敲金,状如散珠,惊蛇匹练,不足喻奇,山之绝顶,石壁峭立,攀登而上,南观渭河如带,秦岭高峻,东望乾醴沥沥入目,所以人称石臼山巅“立看北京,卧看长安”。俯瞰渭川如绘,诚远眺之佳境。

获得荣誉

2018年,麟游县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2018年9月25日,获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

2018年9月26日,获2018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

2020年4月,被中共陕西省委平安陕西建设领导小组授予“2019年度平安县”荣誉称号。

2021年8月,入选陕西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

2021年8月,入选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公示名单。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1年11月,获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 

2021年11月25日,入选2018年“中国天然氧吧”拟保持称号地区公示名单。 

2022年2月,获评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参考资料

Barren lands produce agrivoltaic boom for locals.中国日报网.2024-02-07

行政区划.麟游县人民政府.2024-02-07

麟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麟游县2020年城区防汛预案》《麟游县防汛应急预案》的通知.麟游县人民政府.2024-02-07

2022年《麟游年鉴》.麟游县人民政府.2024-02-07

地理环境.麟游县人民政府.2024-02-07

麟游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4-02-07

2022年麟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麟游县人民政府.2024-02-07

来麟游过夏天,美滴很!这份游玩攻略快收藏.宝鸡旅游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7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麟游县人民政府.2024-02-07

自然条件.麟游县人民政府.2024-02-07

麟游概况.麟游县人民政府.2024-02-07

农业经济.麟游县人民政府.2024-02-07

工业经济强劲起势,码力加足现在出发——麟游首位产业发展工作纪实.西部网.2024-02-07

关于2021年中国天然氧吧复查结果的公示-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2022-02-10

喜报!陕西9市5县城获“国家级”称号! -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陕西新闻网.2022-02-10

陕西有个麟游县.麟游文化旅游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7

2022年麟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麟游县人民政府.2024-04-18

2023麟游年鉴.麟游县人民政府.2024-04-18

陕西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麟游核桃. 陕西法制网.2024-04-23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陕西省人民政府.2024-04-18

22 麟游地台社火.宝鸡资讯网.2024-04-23

43 麟游木偶戏.宝鸡资讯网.2024-04-23

去这36个地方吧,我“氧”你!.大河网.2018-11-27

织女浣绢响石潭.麟游县人民政府.2018-11-27

五龙朝宫七峰参.麟游县人民政府.2018-11-27

青莲烟云朝九成.麟游县人民政府.2018-11-27

绿杏黄叶染青天.麟游县人民政府.2018-11-27

石臼云上览秦川.麟游县人民政府.2018-11-27

表彰2019年度平安市(区)、县(市、区)和平安建设工作先进集体.陕西政法网.2021-05-21

陕西省确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今日头条.2021-08-12

关于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拟命名名单的公示_.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2-02-10

关于命名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通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20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