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姬宜臼

姬宜臼

姬宜臼(jī yí jiù)(?―公元前720年),即周平王,东周王朝的第一任君主,姬宫湦嫡长子,为申后所生。西周末年,受褒姒等人诬陷,姬宜臼与其母申后被周幽王废黜,申后的父亲申侯联合犬戎族吕国等国家攻杀幽王,幽王死后,姬宜臼被拥立为周代的天子。公元前770年,宜臼迁都洛邑(今洛阳市),开启了东周历史,西周王朝至此灭亡。姬宜臼成为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王朝的第一任君主,在位50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

姬宜臼在位时,周室衰微,诸侯间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打破了诸侯并列、王室独尊的局面,社会进入动荡时期。姬宜臼初迁洛邑,还有方约六百里的土地,比较列国大得多。后来有的送人--如赐郑国虎牢以东(河南水县),赐晋晋文公(文公)温(温县)原(河南济源市)等十二邑。有的被夺--如晋灭虢国(河南陕县),虢国以西周地全归秦晋所有;楚域扩大到叶县(河南叶县)。有的被异族占据--如扬拒、泉皋、伊雒之戎,杂居境内,伊河(河南嵩县)有河南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之戎。有的封公卿大夫作采邑--大夫以上都有采邑。国境北西南三面被晋秦楚包围,国内有戎族、有采邑分土割据天子自有的土田和民人,实在存余无几。只是名义上保持着“天下宗室”的地位,维持着大统一的政治局面。姬宜臼在这种形势下度过了50年,于公元前720年死于洛邑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周平王姬宜臼,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是姬宫湦姬宫之子。其母为王后申后姜姓,是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周幽王在位时,将姬宜臼立为太子。

后来,周幽王宠幸妃子褒姒。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5年),周幽王竟然废嫡立庶,废黜申后的王后之位,姬宜臼的太子之位;改立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姬宜臼便与母亲申后暗中逃到申国,投奔申侯。

拥立继位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2年),申侯因周幽王废黜女儿申后、外孙姬宜臼之事而恼怒,于是联合曾国(河南方城)、西夷犬戎大举进攻西周都城镐京(今西安市)。不久,犬戎族攻陷丰镐遗址,在骊山之下杀死姬宫湦,掳走褒姒,取走周代的全部财物离去。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

东周之始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侵袭,于是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将首都东迁到洛邑(今洛阳市)。周平王任命郑武公担任司徒,让他与晋文侯一同辅佐周王室。周平王在郑武公、晋文侯的辅佐下,勉强支撑残局。东迁之后的周朝,史称东周。东周开始的这一年,便是春秋时期的开端。

在周平王继位同时,诸侯虢石父拥立姬宫湦的弟弟余臣为天子,史称姬余臣周代出现两王并列的局面。周携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支持周平王的晋文侯攻杀周携王,使周王朝再度重新统一。结束周王朝长达10年的两王并立局面,稳定东周初年的局势。

列秦诸侯

周平王东迁时,因秦国国君秦襄公犬戎族攻打周朝时,作战得力,立有大功,而且还派兵护送他迁都,于是提升秦襄公为诸侯,赐封给他西戎攻占的岐山县以西土地(今陕西省凤翔区一带),说:“西戎凶恶无道,掠夺我们岐、丰的土地,只要秦国能攻打并赶走西戎,如果秦国攻占这些土地,那这些土地就归秦国所有。”并与秦襄公盟誓。不久,秦国攻占岐山以西地区,秦国从此开始发展起来。

势力减弱

由于大片故土丧失,周代仅仅拥有今河南省西北部的一隅之地,东不过荥阳市,西不跨潼关县,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河南岸,方圆只有六百余里,地窄人寡,与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相比,它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周王朝因此大大衰落。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诸侯争霸的纷乱局面,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大变革的动荡时期。

去世孙继

周平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谥号平王。周平王的太子姬泄(姬洩父)很早去世,故由周平王之孙、姬泄父之子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

为政举措

周平王在位时期,相继委任郑武公郑庄公父子担任周代的卿士。后来由于郑国实力雄厚,周平王对郑庄公怀有戒心,不愿朝政让郑庄公所操纵,便乘郑国多事,郑庄公没有前来上任的机会,想撤掉他卿士的职务,并暗中将朝政分托给公。郑庄公得知后,便埋怨周平王,马上赶到洛邑(今洛阳市),对周平王施加压力。周平王再三赔礼,但郑庄公仍然不依。周平王只好提出让王子狐(王子狐)到郑国作人质。不过此举太有损周天子的颜面,于是群臣提出相互交换人质的办法,让郑庄公的儿子郑昭公也来洛邑作人质,而王子狐去郑国则用学习的名义。史称周郑交质。从这一史实可知;周平王东迁后,周代已势力衰微,周王名为天子,实际上要看大诸侯的脸色行事。

影响与评价

犬戎族西集杀姬宫湦,邦土何由不便亡。宜臼东来年更远,川流难绝信源长。”(周昙评)

家族成员

史籍记载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全唐诗》卷七百二十八.汉典古籍.2024-04-26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国学网.201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