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镇位于凤翔区西南部。辖9个行政村。长青镇辖82个村民小组,2.6万亩耕地,镇政府驻罗钵寺村,距县城17千米。宝中铁路过境。距宝鸡市市区约20公里,与陈仓区、千阳县接壤,是宝鸡大城市规划中的6个卫星镇之一。全镇总面积48平方公里,县中建设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分为北部电力能源工业区、中部行政商业区、西南部冶炼化工工业区和东南部居住小区四人功能区。
截至2020年6月,长青镇下辖6个行政村。截至2018年,长青镇户籍人口26660人。2011年,长青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工业总产值42.5亿元,各类存款余额7.5亿元。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长青镇常住人口为12544人。
历史沿革
因辖区的千河两岸杨柳青翠成荫而得名。
清属槐原里和长青里管辖。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分别由修乡七保、铸钱乡四保和七保管辖。
1949年7月,属陈村区管辖。
1956年3月,撤区并乡,设立罗钵寺乡,驻罗钵寺村,辖9村。
1958年9月,罗钵寺乡属陈村公社管辖。
1961年8月,设长青公社,辖9个生产大队、85个生产队。
1962年9月,将原属于长青公社的花园大队(位于千阳县,原属凤翔地)划入千阳县。
1983年3月(试点),改为长青乡,辖9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
1997年8月,撤销长青乡,改设长青镇,辖9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辖高咀头、马道口、孙家南头、罗钵寺、团庄、石头坡、长青、灵化、太昌9个行政村;下设82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划代码:610305109。
截至2020年6月,长青镇下辖6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罗钵寺村。
【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610322109:
~200 121罗钵寺村
~201 122石头坡村
~202 220高嘴头村
~203 122马道口村
~204 122孙家南头村
~205 220团庄村
~206 122长青村
~207 220灵化村
~208 220太昌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长青镇地处凤翔区西南,东与柳林镇毗邻,南、西南与陈仓区贾村镇接壤,北与宝鸡市千阳县崔家头镇相邻。总面积4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长青镇地处凤翔区西北千河河漫滩阶地,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境内西北部山岭连绵,南部为河川地带。主要山脉为千山余脉,境内最高峰位于太昌村境内,海拔1370米;最低海拔588.3米。
气候特征
长青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1.9℃。年平均日照市时数2099.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604.6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
水系水文
长青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为千河,从南湾至高嘴头村流经境内刘家台、孙家南头、付家涧等村,境内流长9千米,流域面积36.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3.93亿立方米。
自然灾害
长青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为暴雨、泥石流等,其中暴雨灾害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7—9月,最严重的一次暴雨灾害发生在2011年9月3日,导致太昌村倒塌房屋133间,直接经济损失1300万元。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辖区人口323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300人,城镇化率13.3%。另有流动人口2000人。总人口中,男性16771人,占51.92%;女性15529人,占48.08%;14岁以下4845人,占15%,15—64岁24548人,占76%,65岁以上2907人,占9.0%。总人口以汉族为主,达31654人,占98%。2011年,长青镇人口出生率8‰,人口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长率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38人。
截至2018年,长青镇户籍人口26660人。
2021年7月9日,根据宝鸡市凤翔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长青镇常住人口为12544人。
经济
镇区电力能源充裕,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交通运输条件优越,园区水资源丰富。区内以投资61.9亿元的宝鸡第二发电厂与总投资40亿元的东岭集团30万吨锌冶炼、70万吨焦化项目为主的人驻企业及工商户已达360户,固定资产投资已达100多亿元。2005年全镇完成技工贸收入25.12亿元,GDP8.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24%。
综述
2011年,长青镇财政总收入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6亿元,比上年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8232元。
2018年,长青镇有工业企业21个;其中,规上企业7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1个。
第一产业
2011年,长青镇耕地面积2.4万亩。2011年,长青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实现农业增加值1.0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长青镇粮食总产量1.8万吨,人均557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核桃等。蔬菜种植面积0.7万亩,产量7000吨,主要品种有大葱,种植面积1000亩,产量1500吨。核桃种植面积0.1万亩,产量66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为主。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生猪饲养量0.8万头,年末存栏0.5万头;羊饲养量0.4万只,年末存栏0.2万只;牛饲养量0.3万头,年末存栏0.2万头。畜牧业总产值0.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0%。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累计造林4.7万亩,森林覆盖率27.8%。渔业以淡水大水面养殖为主,2011年,长青镇渔业总产值5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0.4%。2011年,长青镇大中型农业机械45台(辆)。
第二产业
长青镇是电力能源、金属冶炼等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电力能源、金属冶炼、煤化工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长青电力能源、金属冶炼等大型产业集群。2011年,长青镇工业总产值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实现工业增加值14.9亿元。2011年,长青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职工4987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3家,职工46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7.0%。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省级工业园区1个。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有邮政储蓄银行、陕西信合、农业银行3家银行和金融机构设立了办事处。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人均储蓄1.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邮政网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1230份、期刊210册,业务收入108万元。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0.4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640户;移动电话用户0.56万户,宽带接入用户36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56万元。
交通
长青镇已形成由公路、铁路、管道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长青镇客运总量5.1万人次。宝(鸡)中(卫)铁路、宝(鸡)冯(家山)公路纵贯全境,凤(翔)陈(村)公路、宝平高速公路延伸段在马道口交会。有县乡(镇)级公路2条,总长33千米。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3条,公交运营车辆12辆,年客运量29.5万人次。
社会
在建项目
目前,正在建设的项目有:陕西东岭集团10万吨锌冶炼、10万吨焦化项目;投资1.2亿元的宝源集团2×2.5万KW自备电项目;投资l亿元的长青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3750万元的宝鸡威创水务有限公司第三水厂二期工程;投资7300万元的宝鸡市裕银颜料有限公司1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项目;投资1500万元的宝源集团工业硅二期项目;投资1200万元的宝源集团劳动服务公司氧气厂项目等。
2003年9月30日经市编委同意成立长青工业园区管委会(副县级),与长青镇党委、镇政府实行三位一体合署办公,内设“一办部四分局”。
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园区管委会、镇党委、镇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园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被命名为:省、市级小康镇,省、市级教育强镇,省、市级文明镇。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0个,建筑面积250平方米,藏书1.2万余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6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2人。1975年5月开通长青有线广播站,乡镇到村3.4杆千米,村以10.3杆千米。现有广播喇叭78只,入户率80%,通响率88%。1987年8月建长青电视台。2000年5月开通长青有线电视。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有线电视用户38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38.9%。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有幼儿园5所,在幼儿园105人,专任教师6人;小学6所,在校生1295人,专任教师7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186人,专任教师6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长青镇教育经费达135.4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35.4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35.4万元。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有各类科技人才0.06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0.03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0.028万人。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其中卫生院1个;病床20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6张,固定资产总值10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1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5人。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0.65人。2011年,长青镇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3万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4万人,参合率98%。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有体育场地8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2人。59%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0%。
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24户,人数1280人,支出150.4万元,比上年增长25.1%,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人,支出1.9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7人,支出16.3万元;农村临时救济198人次,支出5.94万元,比上年增长32.6%。2011年,长青镇自然灾害紧急转移安置210人,直接经济损失1300万元,救灾支出388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7人。建有社区服务中心2个,安置残疾职工700余人。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有能源发电企业1家,2011年发电58.8亿千瓦时。其中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34千米,是宝鸡电网公司确定的2个重点电网之一。年售电量累计完成58.8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7.1%,供电可靠性99.8%。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镇区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个,主变压器5台,总容量54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21千米,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06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7.8%,供电可靠率99.8%。
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个,铺没干线水管25千米,生产能力200吨/日,年工业用水5.4万吨、生活用水2.3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6%,年人均生活用水6.1吨;排水管道6.5千米,污水处理厂1个,日污水处理能力150吨。
截至2011年末,长青镇镇区有公园9个,公园面积2.1公顷,公共绿地1.1公顷,绿化覆盖率35%,人均绿地45.5平方米。
文化
孙家南头仓储遗址
西汉仓储遗址位于陕西省凤翔区长青镇孙家南头村,因修建东岭铅锌厂而发现,2004年冬发掘。该遗址整体呈长方形,总面积达7200平方米,有墙垣、通风道、门、柱础石等。遗址出土大量遗物,主要为板瓦、几何纹方砖及瓦当等。该建筑基址属西汉,有可能是当时的“百万石仓”,主要把关中西部的粮食通过千河和渭河运抵长安。该遗址,为研究当时渭河平原西部的政治、经济、军事环境,以及千河乃至全国漕运与码头仓库存储情况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9年10月7日,孙家南头仓储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宝鸡市凤翔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凤翔区人民政府.2021-08-27
610305!即日起宝鸡凤翔行政区码调整了.今日头条.2021-11-18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19〕22号)_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中国政府网.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