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英语:European Union,法语:Union européenne),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布鲁塞尔大区),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初始成员国有6个,分别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截至2023年1月,欧盟共拥有27个会员国(英国1973年加入欧盟,于2020年1月31日正式退出欧盟),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减少地区冲突,推动战后经济恢复,欧洲主要国家开始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根据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1950年提出的《舒曼宣言》(即舒曼计划),6个创始国在1957年3月25日签订了《罗马条约》,创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这些机构于1958年1月1日成立。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的《欧盟条约》,于1993年11月1日生效,“欧洲联盟”正式建立。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euro),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流通。欧盟组织机构中的欧洲中央银行,负责管理欧元并实施欧盟的经济和货币政策;欧盟委员会负责提出法律,确保欧盟法律得到正确应用,并管理欧盟支出计划。欧盟的收入来源包括:成员国的会费,对来自欧盟以外的产品征收进口税,对企业未能遵守欧盟规则的罚款等;而开销主要用于投资。2019年12月至2024年10月,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2024年1月1日,欧盟新任轮值主席国比利时开启任期,此次任期至2024年6月30日结束。2025年1月,波兰会接替匈牙利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
2008年,由金融危机引发的欧洲债务危机暴露出欧元存在的结构性问题。2010年5月以来,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联手先后对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实施救助。同时还加大对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的监督。2012年12月10日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该奖项旨在表彰欧盟60多年来在促进和平、和解、民主和人权方面做出的贡献。欧盟是世界最大的区域国家集团,2022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6%和3.5%。欧委会预测2023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均为0.3%,欧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必将带来重大影响。
发展历史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39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人力与经济损失,带给欧洲极大的打击。另外,西欧国家再也无法巩固他们原有的列强地位。为了确保德国不会再次威胁到和平,德国部分重工业遭到拆除,煤炭开采区被隔离(萨尔州、西里西亚)或由国际控管(鲁尔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思潮进入高潮。1946年9月,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提议建立“欧洲合众国”,1949年成立的欧洲委员会成为第一个泛欧组织。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提出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即舒曼计划)。整合欧洲煤钢工业的共同体。1951年4月18日,法、德、意、荷、比、卢六国代表在巴黎签署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条约是在舒曼计划的基础上讨论形成的,基本反映了舒曼关于战后欧洲联合的构想,组建了独立于各成员之外的超国家机构。1952年8月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欧洲共同体
1957年3月25日,欧洲煤炭共同体的6个成员国在罗马正式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这两个条约合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正式生效,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启动。1965年4月8日,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洲共同体,成员国扩大到12个。欧共体12国间建立起了关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农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发展成为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言人。
欧盟诞生
欧洲联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是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它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外交和防务为一体的欧洲实体。1992年2月7日,12个欧洲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设立理事会、委员会、议会,逐步由区域性经济共同开发转型为区域政经整合的发展。该条约于1993年11月1日生效。该条约的生效标志着欧洲联盟正式诞生,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同时发展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并加强司法及内政事务上的合作。
欧盟扩张
1995年奥地利、芬兰、瑞典三国加入欧盟,欧盟扩大为15国后,人口增加到37045万人,比美国人口多40%;面积达到323.5万平方公里,约为美国的1/3。由于3个新成员国均为富裕的发达工业国家,入盟后有利于解决欧盟财政困难和推动经济货币联盟的建设,增强欧盟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三国都热衷于自由贸易、支持与东欧国家发展密切的经济贸易联系,因此欧盟的贸易政策更为外向。三国入盟后,欧盟内部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58%升至63%,成员国间的经济趋同将有所加强。
1995年7月17日,欧盟与俄罗斯签署了双边贸易条约目标是在2000年建成欧俄自由贸易区,欧盟在签订条约后10年取消对俄罗斯产品的进口额,给俄罗斯以最惠国待遇,但对俄罗斯的纺织品和冶金品继续实行配额管制;俄罗斯对欧盟各国银行开放金融市场,但对欧产品可以实施某些临时性限制。
欧盟欧洲委员会2002年10月9日将推荐包括多个东欧国家在内等10个候选国成为欧盟新的成员国。在4年的谈判接近尾声之际,欧盟欧洲委员会将对所有13个申请国作出最后的评估报告。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国正式签署入盟协议,2004年5月1日,这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
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入盟,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六次扩大。欧盟2007年已成为一个拥有27个成员国,人口超过4.8亿人的大型区域一体化组织。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欧元。欧盟地域的扩大为欧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加强了欧盟的经济竞争力。
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入盟;2013年10月18日,欧盟与加拿大签订了全面经济贸易协定(CETA)。欧盟与秘鲁签订的贸易协定自2013年3月1日起试行,与哥伦比亚签订的贸易协定自2013年8月1日起试行。欧盟与中美洲六国草签的欧盟—中美洲联合协议自2013年试行。2013年11月29日,欧盟与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草签了联系国协定,同时还签署了全面深入的自由贸易协定。欧盟与日本的双边谈判步入正轨。2014年1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四轮会谈期间,双方讨论了彼此关于未来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提议。欧盟继续把重点放在关税贸易壁垒方面,其阻碍了欧盟企业在诸多领域进入日本市场。
2022年,阿尔巴尼亚、黑山、北马其顿、土耳其、塞尔维亚、乌克兰、摩尔多瓦、波黑入盟候选国。
当地时间2024年7月9日,欧盟驻格鲁吉亚大使表示,格加入欧盟的进程已暂停。10月20日,摩尔多瓦举行总统选举和关于加入欧盟的宪法修正案全民公投。公投的最终结果显示,宪法修正案支持者占50.46%,反对者占49.54%,公投的投票率为51.4%。
2025年1月,波兰会接替匈牙利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当地时间3月6日,欧盟在布鲁塞尔召开特别峰会。会议的成果公报显示,欧洲理事会同意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该计划会调动近8000亿欧元打造“一个安全而有韧性的欧洲”。包含五条措施,包括启动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有关豁免程序,从而“允许成员国在不触发过度赤字程序的情况下大幅增加国防开支”;提供一项新“工具”,向成员国提供1500亿欧元贷款用于国防投资;利用现有欧盟预算“将更多资金用于国防相关投资”等。
主要机构
欧洲议会
欧洲议会代表欧洲联盟的公民,议员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负责领导议会及其机构的日常行政工作。欧洲议会议长、副议长及各委员会领导人每两年半改选一次,可连选连任。欧洲议会主要职能包括:参与立法权,部分预算决定权,监督权等。
欧洲理事会
欧洲理事会是欧盟的最高决策机构,决定欧盟总体方针,遵循全体一致的决策原则,确定欧盟的总体政治方向和优先事项。是欧盟立法与政策制定与协调机构,。由欧盟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欧洲理事会主席由选举产生,任期2.5年,可连任一次。
欧洲联盟理事会
是欧盟立法与政策制定、协调机构,由成员国政府部长根据讨论议题出席不同会议。欧盟理事会实行轮值主席国制度,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欧盟理事会实行轮值主席国制度,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每半年轮换一次,主席国安排和主持理事会各层次会议。
欧洲联盟委员会
欧盟委员会代表欧盟的共同利益,是欧盟的主要执行机构。使用“倡议权”提出新法律提案,由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审查和通过。同时管理欧盟政策和欧盟预算(除了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主要负责帮助制定欧盟的总体战略,提出新的欧盟法律和政策,监督其实施,并管理欧盟预算,还在支持国际发展和提供援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欧洲投资银行
1958成立于卢森堡,由欧盟国家共同拥有。董事会由每个欧盟国家的一名董事和一名来自欧盟委员会的董事组成。是欧盟的贷款机构,为欧盟内外有助于实现欧盟目标的项目提供资金。
欧洲联盟法院
由每个会员国的法官所组成,每六年委派一次,由三个总检察长帮助履行职责。欧洲联盟法院为了确保欧盟法律得到遵守,条约得到正确解释和适用,履行:审查欧盟机构行为的合法性,确保欧盟国家遵守条约规定的义务,并应国家法院的要求解释欧盟法律。当欧盟机构与自然人或法人等成员国成员发生诉讼争端时,可请求欧盟法院执行裁决。
欧洲中央银行
欧洲中央银行是使用欧元的欧盟国家的中央银行,是欧洲银行的监管机构。主要任务是保持物价稳定,发行欧元货币,监管欧元区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等。
欧洲审计法院
考察欧盟工作各个领域的收入和支出,提供相关的权威审计报告,帮助其他欧盟机构和成员国更好地管理和监督欧盟资金的使用。欧洲审计法院有助于改善欧盟财务管理,促进问责制和透明度。
欧洲对外行动署(EEAS)
成立于2011年,是欧盟的外交机构,总部设在布鲁塞尔。负责与欧盟国家、联合国和其他主要大国的国家外交部门合作;执行欧盟的沟通外交和安全政策,以促进全球欧洲人的和平、繁荣、安全和利益。
组织成员
英国于1973年加入欧盟,在2016年6月22日,由于欧盟财政混乱,同时英国想恢复主权国地位,取回贸易主导权等原因,英国于6月23日举行公投,决定是否脱离欧盟。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退出欧盟。
组织语言
欧盟共有24种官方语言,除英语外,按字母顺序分别为:保加利亚语、克罗地亚语、捷克语、荷兰语、丹麦语、爱沙尼亚语、芬兰语、法语、德语、希腊语、匈牙利语、爱尔兰语、意大利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马耳他语、波兰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斯洛伐克语、斯洛文尼亚语、西班牙语、瑞典语。其中,英语为最普遍学习的第一外语,德语为欧盟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作为母语和外语的人数),法语和西班牙语均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且在欧盟外有较欧盟内更多的使用者。
欧盟标志
会旗
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蓝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是圣母玛利亚的象征。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联盟和欧洲统一性的印象。欧盟的会徽:1988年1月开始使用,会徽的底呈蓝色,上面12颗星围成一个圆圈,代表欧盟的12个国家。
会徽
欧洲国歌
1972年,欧洲委员会采用路德维希·贝多芬的“欢乐颂”主题作为其国歌。1985年,它被欧盟领导人采纳为欧盟的官方国歌。国歌没有歌词;它只包含音乐。这首圣歌用世界通用的音乐语言表达了欧洲自由、和平和团结的理想。
欧洲日
欧洲日在每年的5月9日举行。这一天是历史性的“舒曼宣言”的周年纪念日,庆祝欧洲的和平与团结。
欧盟格言
“求同存异”是欧盟的座右铭,于2000年首次使用。它标志着欧洲人如何以欧盟的形式走到一起,为和平与繁荣而努力,同时又因欧洲大陆许多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语言而丰富多彩。
地位和作用
欧洲联盟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在欧洲和世界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力量。欧盟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成就。欧盟各国采取了政策趋同、关税减免等一系列措施发展区域贸易,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在欧洲,欧盟起着主导或核心作用,是欧洲和平与稳定的主导因素。在世界上,欧盟既是世界三大经济力量之一,又是美苏冷战结束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具有同样重要地位的五大政治力量之一。
欧洲联盟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和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它作为欧洲联盟组织本身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扮演的新角色:二是它的组织形态的影响,其影响又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影响表现为它的磁场效应,间接影响表现为它的扩散效应。
组织制度
《欧盟宪法》于2004年10月28日签署。西班牙是第一个公民投票的国家,支持率高达77%。但法国的投票结果却造成了条约推行的阻碍,以反对率58%否决批准《欧盟宪法》。荷兰的投票结果与法国相同,以61%的反对率遭到否决。这两次结果几乎中止了条约的推行。虽然卢森堡的投票以57%的支持率通过批准,但并未改变当时的处境。领导人宣布将深思投票结果,进入“思考期”。欧盟委员会事后所作的民意调查显示,法国人对《欧宪条约》的反对主要源于国内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其中 31%是因为就业问题,26% 是由于国内市场问题,18%是由于对国内领导人不满。荷兰民众反对主要是由于政府宣传不够,其中32%的人是由于不了解《欧宪条约》的具体内容,19%的人表示担心丧失国家主权。同时,法、荷两国民众对国内社会经济问题的关切也与欧盟东扩的“后遗症”有关。2004年欧盟扩大为25国后,内部矛盾和问题明显多于以往,尤其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给相对发达国家的就业率和福利化带来了一定冲击。这使得法、荷等老成员国的民众对本国出力、出资越来越多而收益越来越少的状况感到愤慨。
2008年2月19日,欧洲议会通过了《里斯本条约》(Corbett/Méndezde Vigo报告)。根据《里斯本条约》,议会有权根据欧洲理事会的提议任命委员会主席,该提议考虑了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共同决策被进一步扩展到新的领域,并被称为普通立法程序。除了少数例外,该条约将欧洲议会与欧洲委员会置于平等的立法者地位,特别是在制定欧盟预算(议会享有完全平等)、农业政策、司法和内政方面。该条约经所有27个成员国批准后,于2009年12月1日生效。《里斯本条约》赋予了欧洲议会新的立法权力。将议会的立法权扩展到了40多个新领域,并使其成为与欧洲委员会同等级别的立法者。其中第九条F款:1.欧洲联盟法院应包括法院、普通法院和专门法院。它应确保在解释和适用条约时遵守法律。成员国应提供足够的补救措施,以确保在联盟法律涵盖的领域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2.法院将由来自每个成员国的一名法官组成。它将得到检察长的协助。总法院应包括每个成员国至少一名法官。
主要收入来源与支出
收入来源
欧盟的收入来源包括:成员国的捐款;对来自欧盟以外地区的产品征收进口关税;基于非再生塑料包装废弃物的新贡献;以及对企业不遵守欧盟规定的罚款。其他收入,包括非欧盟国家对某些项目的捐款、逾期付款和罚款的利息,以及上一年的任何盈余为了资助“下一代欧盟”,欧盟委员会将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这些资金将在2058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偿还。
预算与支出
欧盟的预算主要用于投资。出于这个原因,欧盟采用了长期支出计划,即所谓的多年度财政框架(MFFs),期限为5到7年。长期预算规定了欧盟的支出重点和限制。截止2023年,财务年度框架(MFF)期限为2021年至2027年。2023年欧盟预算支出的主要领域:预算的最大份额用于帮助加强欧盟的经济、社会和领土凝聚力。2023年,欧盟将调动大量资金,帮助减轻2022俄乌冲突在乌克兰、南部邻国和成员国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还将支持从冠状病毒大流行中持续的可持续复苏,并保护和创造就业机会,建设一个更绿色、更有韧性的欧洲、确保成功的数字化转型和培育创新也占预算的主要份额。其他支出领域包括打击非法移民、改善边境管理和加强安全等。
欧盟的目标
境内的目标
(1).促进和平、和平价值观及其公民的福祉;(2).提供没有内部边界的自由、安全和正义,同时在外部边界采取适当措施,管理庇护和移民,预防和打击犯罪;(3).建立内部市场;(4).在平衡的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以及高度竞争的市场经济、充分就业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5).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6).推动科技进步;(7).打击社会排斥和歧视;(8).促进社会正义和保护、男女平等和保护儿童权利;(9).增强欧盟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和领土凝聚力和团结;(10).尊重其丰富的文化和语言多样性;(11).建立以欧元为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
世界中的目标
(1).维护和促进其价值观和利益;(2).为地球的和平、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3).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和相互尊重、自由和公平贸易、消除贫困和保护人权;(4).严格遵守国际法。
欧盟的价值观
1.人的尊严:是不可侵犯的。它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并构成基本权利的真正基础;2.自由:赋予公民在联邦内自由迁徙和居住的权利。尊重私生活、思想、宗教、集会、言论和信息自由等个人自由受到《欧盟基本权利宪章》的保护;3.民主:欧盟的运作建立在代议制民主的基础上。欧洲公民自动享有政治权利。每个成年欧盟公民都有权作为候选人参加欧洲议会选举并投票。欧盟公民有权作为候选人在其居住国或原籍国投票;4.平等:指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权利。男女平等原则是所有欧洲政策的基础,是欧洲一体化的基础,它适用于所有领域;5.法治:欧盟以法治为基础。欧盟所做的一切都建立在欧盟国家自愿和民主同意的条约之上。法律和正义由独立的司法机构维护。欧盟国家将最终管辖权授予欧洲法院—其判决必须得到所有人的尊重;6.人权:人权受到《欧盟基本权利宪章》的保护。这些权利包括不受基于性别、种族或民族血统、宗教或信仰、残疾、年龄或性取向的歧视的权利,保护您的个人数据的权利以及诉诸司法的权利。
经济调控手段
财政政策
1993年生效的《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和1997年生效的《稳定与增长公约》(简称《公约》),规定了欧盟财政政策的基本规则。《马约》对成员国财政政策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即从1994年起,欧盟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即赤字率)不能超过3%,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即债务率)不能超过60%。《公约》在进一步明确《马约》规定的财政政策原则基础上,确定了欧盟财政政策协调的规则、过度财政赤字的惩罚程序,以及建立预警机制监督各国财政运行状况,保证各成员国在中期内(从1997—2004年)实现财政基本平衡或者略有盈余。《公约》被认为是欧盟经济稳定的根本保证,也是欧元稳定的基石。按照《公约》规定,成员国必须确定实现中期财政预算目标的时间表,努力在2004年实现预算基本平衡或略有盈余;欧盟对成员国财政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进行协调和监督,如果判定某一成员国财政赤字率可能或已经超过3%,就向该国提出警告并要求其进行纠正;如果成员国仍不执行,欧盟就会启动过度赤字惩罚程序。成员国财政赤字率连续三年超过3%,最多可处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0.5%的罚款。欧盟的资金中75%来自各成员国按其国民收入的比例交纳的“会费”。第二个收入来源是增值税,增值税约占总收入的14%。增值税由成员国征收,然后将1%上缴给欧盟。其他来源还有关税和农产品进口的差价关税等。
货币政策
欧洲国家银行体系的货币政策可分为三类:公开市场业务、常设工具和最低准备金:
公开市场业务
1.公开市场业务在指导利率、管理货币市场、向市场发出政策信号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具体有四种方式:一是再融资,成员国中央银行根据投标程序每周进行一次,两周到期,向市场发出政策信号。再融资利率也是欧洲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最主要的杠杆利率。二是长期融资业务,成员国中央银行根据投标程序每月进行一次,三个月到期。三是微调操作,由成员国中央银行在特定情况下通过投标程序和双边程序进行。四是结构操作,只要欧洲中央银行想调整资金结构,就可由成员国中央银行通过投标程序和双边程序进行;2.管理流动资金的常设工具(Standing Facility)。欧洲中央银行通过管理流动资金常设工具提供和吸纳隔夜流动资金,规定隔夜拆借利率,并通过改变隔夜拆借利率向市场传递政策信号;3.准备金制度。欧元区内银行和信贷机构必须根据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规定的标准和条件,在所在国中央银行账户上保持最低限度准备金。银行存入的最低准备金是计息的。
汇率政策
1.汇率政策的制定机制。欧元区汇率政策制定权归欧盟理事会,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委会也发挥重要作用。在协调汇率政策方面,欧盟理事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对欧元汇率走势进行监督,向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提出有关看法,欧洲中央银行负责组织实施欧盟理事会制定的汇率政策,欧盟理事会有权决定签署有关汇率体制协议,确定与第三国及国际组织有关汇率的立场;2.外汇管理和干预。《马约》规定欧洲中央银行具有实施外汇业务的全部权力。欧洲中央银行拥有外汇储备500亿欧元,这些外汇由成员国中央银行按其所在国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比例缴纳。根据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规定,欧洲中央银行可自由支配这500亿欧元外汇储备,在必要时,还可动用成员国中央银行外汇储备。欧元区成员国中央银行在动用其外汇储备时,必须征得欧洲中央银行批准,以防止成员国中央银行进行外汇业务时出现与欧元区汇率政策不一致问题。必要时,欧洲中央银行可在欧洲理事会指示下,对欧元区与美元、日元以及其他货币进行外汇干预。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确定如何分配外汇干预的职权范围,并根据信贷信誉、竞争价格、资产规模等标准,选定进行外汇干预的银行和信贷机构。
欧债危机的货币政策
2009年第四季度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局面,针对这次危机,欧央行会同成员国央行一起,创造性地推出多项货币政策操作,向市场投放大量流动性,以稳定金融市场,避免金融动荡冲击实体经济:(1).购债。2010年5月10日,欧央行推出名为证券市场计划的购债措施,通过购买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外围国家国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稳定欧元区主权债券市场。截至2012年3月12日,欧央行通过证券市场计划总计已购入2180亿欧元的外围国家国债。证券市场计划推出之初,一度稳定了市场信心,降低了外围国家国债收益率。但随着经济复苏乏力,更多国家财政窟窿和竞争力问题浮出水面,证券市场计划的作用明显递减。2011年11月,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超过7%,西班牙超过6.5%。2012年2月,欧元区达成第二轮希腊救助计划,欧央行和各成员国央行同意将持有的希腊国债的利润交还给希腊。1.降息。经过数次降息,从2014年6月11日起欧央行将主要再融资利率从0.25%降至0.15%,边际贷款利率从0.75%降至0.4%,存款利率从0%降为负0.1%。2.流动性操作。债务危机发生后,欧央行重启金融危机时期曾使用过的长期再融资操作工具,先后恢复了6个月和一年期再融资操作,向银行业提供较长时期贷款资金。特别是2011年11月和2012年2月,欧央行以1%的固定利率,分两批向银行业提供了合计10185亿欧元的3年期贷款。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业特别是外围国家银行业的燃眉之急,改善了欧元区流动性紧张的状况。但也有银行将借自欧央行的资金又存放在欧央行,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2011年9月欧央行与美联储、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联手向市场提供超过500亿美元流动性,帮助改善了欧洲金融市场美元流动性短缺的局面。2014年6月,欧央行表示将继续推出为期4年的定向长期再融资计划,总额预计将达到4000亿欧元。3.直接货币交易机制。2012年9月初,欧央行通过“直接货币交易机制”(OMTS),干预欧元区主权债券二级市场,以保障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的统一性。欧央行所购债券没有明确收益率目标,购买数量不设上限,且放弃“优先偿债权”。此举对恢复投资者对目标主权债券市场的信心,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功能,具有积极意义。欧洲股市大涨,在年中创近年内新低后连续3个月攀升21.7%。欧元兑美元在年中跌至1.2左右后回升。新举措得到市场认可,市场大幅动荡的情况相对平息。
欧元(euro)
欧盟首脑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于1999年1月1日启动单一货币欧元,并在欧元区国家实施统一货币政策。1999年1月1日,欧盟当时15个成员国中的11个: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和芬兰首批加入欧元区。英国、丹麦、瑞典对单一货币持怀疑态度,决定暂时留在欧元区外。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投入流通,2002年2月28日欧元区成员国本国货币全部退出流通,欧元成为欧元区国家唯一法定货币。2001年,希腊加入欧元区。2007年,斯洛文尼亚加入欧元区。2008年1月1日,塞浦路斯和马耳他加入欧元区。2009年1月1日,斯洛伐克加入欧元区。2011年1月1日,爱沙尼亚加入欧元区。2014年1月1日,拉脱维亚加入欧元区,至此,欧元区国家已达18个。除欧元区成员外,欧盟其他成员国继续使用本国货币,如英国使用英镑,丹麦使用丹麦克朗等。欧元自诞生以来已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一度为欧元进一步提升地位提供机遇。伴随着欧元汇率一路走强,欧元资产炙手可热,在欧元诞生10周年之际有关欧元向美元发起挑战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2009年第四季度,希腊爆发债务危机,随后危机向其他外围国家蔓延。欧元区外围国家政府和银行业信用评级屡遭下调,融资成本不断攀升。受危机影响,外部投资者大幅抛售欧元资产,“欧元崩溃”的论调开始出现,不仅无力挑战美元,其自身国际地位甚至生存都开始受到威胁。
对外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1983年11月1日,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分别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与欧洲共同体正式宣布全面建交。1998年,中欧基金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2001年,双方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政府发表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2013年,双方发表《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2014年,中欧提出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中国政府发表第二份对欧盟政策文件。2018年,中国政府发表第三份对欧盟政策文件。双方迄已建立70余个磋商和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科技、能源、环境等各领域。2021年,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出口市场。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2021年,中欧贸易总额8281.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
2021年3月22日,欧盟以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为借口对中国有关个人和实体实施单边制裁。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中方决定对欧方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和利益、恶意传播谎言和虚假信息的10名人员和4个实体实施制裁:限制相关人员及其家属入境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他们及其关联企业、机构也已被限制同中国进行往来。
2023年5月12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欧盟外长非正式会议后表示,欧盟成员国外长支持重新校准对华战略,继续将中国视为全球性问题合作伙伴和经济竞争者。欧盟坚持对华“三重定位”时,应加强对华竞争,“去风险”意味重新审视欧洲经济关系,目的不是对华经济脱钩,而是重新平衡欧中关系。对此汪文斌表示,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对欧政策保持稳定连续。中方对欧方不赞成零和博弈的表态表示赞赏。同时,中方认为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的“三重定位”本身就自相矛盾。事实上,中欧双方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
2024年1月26日,欧盟暂停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提出的诉讼,争端原因是中国限制与立陶宛的贸易。2月29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欧盟在欧洲议会中在香港、新疆、南海等问题上对中国横加指责,声称“中国与台湾互不隶属”的问题表示,欧洲议会报告有关涉华内容严重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侵犯中国主权,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深感震惊,坚决反对,并予以最强烈谴责。
2024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宣布会对从中国进口的fcv最高加征38.1%的额外关税。欧盟委员会表示,如果欧盟无法与中方通过谈判达成解决方案,征收临时关税的举措会从7月4日起生效。6月17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贸易救济局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6月22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瓦尔季斯·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商定,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当地时间6月24日,欧盟发言人表示会与中国就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进行会谈。
2024年7月11日,欧盟对外行动署发言人就南海仲裁案裁决出台八周年发表声明表示,裁决是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重要里程碑,仁爱礁位于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内等重要裁定对各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强调各方应尊重并履行裁决,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的自由与权利,特别是航行和飞越自由。同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对此回应表示,欧方声明罔顾南海问题的历史经纬和客观事实,公然为菲方侵犯中方主权站台背书,不利于地区和平稳定,是极不负责任的。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
自2024年8月2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此次调查确定的补贴调查期为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同日,欧盟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称,中国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所有电动汽车生产商提交的关于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价格承诺解决方案均未达到要求,欧方打算拒绝相关价格承诺申请。对此,9月13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中方注意到了欧方的相关表态。欧委会无视中国业界的诚意和努力,在未进行深入沟通的情况下,提出拟拒绝中国业界提出的灵活解决方案建议,中方对此深感失望。9月17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柏林会见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双方重点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哈贝克表示,德方支持自由贸易,不赞成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9月19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会谈,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了磋商。双方一致同意继续推动价格承诺协议谈判,并全力通过友好对话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出现转机。当地时间10月4日,在针对是否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的最终投票中,欧盟成员国以10票赞成、5票反对、12票弃权,未能阻止欧盟委员会(欧委会)的征税提案。同日,欧盟中国商会发表声明,表达对欧方推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表示强烈不满。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反对欧盟加征关税,并表示,欧盟委员会不应引发贸易冲突,需要通过谈判找到解决方案。同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方坚决反对欧方在此案中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保护主义做法,坚决反对欧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10月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根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方依法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关于对自欧盟进口的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乳制品等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方依法开展调查,将充分保障各利害关系方权利,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客观公正裁决。同时,中方正在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产业和企业正当权益。10月11日,欧盟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硬木胶合板展开反倾销调查。自9月20日开始,中欧技术团队在布鲁塞尔共进行了8轮密集磋商。截至10月12日,磋商仍未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当地时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已结束反补贴调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BEV)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11月3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上海开展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工作期间,会见来华参加进博会的法国外交部外贸部长级代表普里马,就中法经贸合作和中欧贸易摩擦深入交换意见。王文涛表示,中欧技术团队在进行第二阶段磋商。11月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起诉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终裁措施答记者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将欧盟对电动汽车反补贴终裁措施起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此前,中国已将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初裁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中国认为,欧盟反补贴终裁措施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是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是借反补贴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11月28日,欧洲议会通过错误涉港决议,公然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安案件审理,抹黑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和国安条例,诋毁香港法治和人权状况,叫嚣对港制裁打压,威胁取消香港特殊关税待遇。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当日予以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发言人指出,欧洲议会的行径粗暴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公然践踏法治精神,上演了一出拙劣政治闹剧,完全不可接受,强调“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不容外部势力染指”。
同日本的关系
2018年7月17日,日本和欧盟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协定生效后,双方将立即或分阶段取消大部分关税。
同中东地区的关系
1995年3月,欧盟与土耳其达成关税同盟协议;4月,欧盟与突尼斯签署了联系国协议;11月,第一次欧盟一地中海首脑会议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欧盟的目标是在,2010年左右建成以欧盟为主导、含东西欧及北非中东约40个国家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欧盟同土耳其的互利关系符合欧盟的战略利益:2021年双方关系和地区局势缓和的趋势须得以持续并进一步提升。欧盟欢迎土耳其与希腊继续进行旨在划定两国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探索性会谈,并致力于由联合国牵头来重启塞浦路斯问题的谈判。土耳其也愿意以建设性的方式同欧盟发展关系。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4日,欧盟外长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对伊朗实施制裁,理由是“伊朗向俄罗斯提供弹道导弹用于攻击乌克兰”。
同丹麦的关系
2023年1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批准11亿欧元丹麦国家援助计划。丹麦定义安全与健康战略的全局目标与欧盟大体上是相同的。在丹麦和欧盟内部,安全与健康战略是一个政治工具,保证人们对最为重要的工作环境问题给予关注,为未来的努力设定共同而清晰的目标。
同俄罗斯的关系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2006年底曾专门就俄欧关系撰文指出:“无论从精神价值观看还是从历史和文化传统角度讲俄罗斯都是‘欧洲大家庭’的天然成员。俄罗斯没有确定加入欧盟的目标但准备与欧盟全面发展平等战略伙伴关系。”普京的这段表述不仅反映出俄罗斯挥之不去的“欧洲情结”同时也明确了对俄欧关系发展的基本立场。
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后,欧盟等相继对俄罗斯施加多轮制裁,涵盖原油和石油产品。2022年2月至4月,俄罗斯对欧盟原油出口量有所波动。9月起,俄罗斯对欧盟出口原油不断减少。到12月,俄罗斯原油在欧盟进口原油总量中的占比为4%。2022年6月,欧盟决定禁止通过海上运输方式购买俄罗斯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这一禁令2023年2月5日生效,同时启动对俄海上出口原油禁运。此外,欧盟、七国集团和澳大利亚2022年12月对俄海运出口原油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
2022年8月31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宣布,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欧盟外长非正式会议上,各成员国就中止“欧盟-俄罗斯签证便利化协议”达成一致,不再简化签证发放程序。2022年前,欧盟已收紧了对俄罗斯官员和商界人士的签证限制,而此次“欧盟-俄罗斯签证便利化协议”的中止,则意味着俄罗斯人在申请欧盟国家的签证时会变得更加困难,他们将等待更长时间,并支付更高的签证费用。
同美国的关系
实际上,欧美之间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合作早在冷战时期就已成型。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标志着美国霸权的衰落,欧洲开始寻求与美国的平等伙伴关系,在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也与美国摩擦频生。但是,欧美之间依然保持高度的政策协调,欧洲仍愿接受美国的领导地位。90年代初,欧美关系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苏联的解体使欧洲国家的安全环境得到改善,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加剧了欧美之间的经济竞争。战后形成的以美国为领导的欧美伙伴关系必须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但是相互合作仍是欧美关系的主流。在欧美摩擦最为集中的贸易领域,开始双方要价甚高,进而发出制裁威胁,但在具体谈判中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最后以达成妥协而收场。不管欧洲国家多么希望增强欧洲的防务特性,但它们都普遍承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保护欧洲安全的使命,甚至连最为激进的法国也决定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在北约东扩、空袭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等重大问题上,欧美的主张也是大同小异。这些情况表明,欧美跨大西洋联盟虽然在冷战结束冲击波下出现一定的猜疑、疏远,但是其根基并没有削弱或瓦解。在相互依存的条件下,欧美利益高度交融,在增加了利益冲突频度的同时,也规定了利益冲突的限度。北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八国首脑会议等一系列国际制度为欧美之间冲突的解决与合作的实现提供了法律与制度框架。由于“共同的经济和政治的遗产、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及面临的共同挑战”,欧美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继续保持以合作为主导。2024年,10月,欧盟担心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重新上台,在特朗普此前的总统任期里,他曾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挑起对欧盟的大规模贸易冲突。为了预防特朗普赢下大选后的贸易保护主义风险,欧盟宣布成立一支快速反应工作组。该组织对外声称是为了提前应对美国大选的结果,但其成员们更愿意将其称为“特朗普特别工作组”。“特朗普特别工作组”是为了应对欧盟的一系列担心,包括特朗普可能提出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偏袒俄罗斯的方式结束2022俄乌冲突、提高欧盟各国右派政党的声望,以及最可怕的——掀起新一轮贸易冲突。
同白俄罗斯的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16日,欧盟理事会发布公报称,欧盟决定对白俄罗斯的26名个人和2个实体实施限制措施,其中包括来自白俄罗斯司法部门的多名成员。当地时间2025年3月27日,欧盟理事会发布公告称,欧盟决定将白俄罗斯25名个人和7个实体加入实施限制措施的名单,其中包括白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副主席及其秘书,以及来自白俄罗斯司法部门的多名成员。至此,欧盟对白俄罗斯的限制措施已适用于310名个人和46个实体。被制裁的个人与实体的资产会被冻结,同时还会受到旅行禁令的约束,被制裁人员被禁止进入或过境欧盟成员国。
同中亚关系
当地时间2025年4月4日,欧盟、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领导人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了首次欧盟-中亚峰会。同日,欧盟网站发布首次欧盟-中亚峰会联合公告。公告称,双方决定将欧盟与中亚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发展现状
2023年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3.5%,欧盟增长3.6%。此外,2021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1%,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正增长。这些数据虽好于市场预期,但也凸显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许多成员国接近零增长等现实难题。2023年欧盟经济复苏和发展依然面临多重考验。到2023年4月,欧洲经济必须解决能源供应紧张、通胀居高不下、货币政策收紧等一系列挑战。
相关事件
欧债危机
欧元区成立之初,为维护其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通过稳定与增长公约,严格规定其成员国公共债务水平和财政赤字得超过其同期GDP的60%和3%但实际上,金融危机后,部分欧盟成员国为刺激经济发展、保障就业,拉拢选民,不断大举借债,加大对公共事业投资,为债务危机埋下隐患。2008年,冰岛金融业由于过度扩张陷入困境,资不抵债。而中东欧国家自2008年开始,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并保持转轨体制需要,进一步扩大外债规模。穆迪于2009年初下调了乌克兰主权债务信用评级。中东欧的债务问题由此引发,在西欧国家、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救助下,危机才暂时得以缓解。但接下来,欧债危机又在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西班牙五国爆发。希腊新政府公开承认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大幅超标,引发各大评级机构下调其主权信用评级,并逐步引发西班牙等国家的债务问题,也由此引发了欧猪五国的政权更迭。至2011年,穆迪发布报告称,欧洲的债务危机正在威胁全部欧洲主权国家的信贷情况,意味着AAA评级的德国、法国、奥地利和荷兰也有危险。
英国脱欧
2013年1月23日,英国前任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William Donald Cameron),首次提及脱欧公投。2016年6月22日,英国《每日邮报》就盘点了英国“脱欧”的理由:例如主权问题(脱欧可以帮助英国有机会重新自己制定法律,恢复主权国地位)、对抗恐怖主义(欧盟的自由出入境政策令欧洲成为恐怖分子温床)、欧盟经济表现差(从2008年至2015年,英国的经济增长达6.8%,但欧盟仅1.9%;英国失业率为5%,欧盟则为10.2%。)、强征增值税(欧盟规定女王陛下政府向每件货物征收至少5%的增值税,加重贫困家庭的负担)等。
2016年6月23日,英国全民公投决定要“脱欧”。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后选择退出,将成为第一个退出欧盟的独立国家,这对已经在希腊债务危机和难民潮中饱受冲击的欧盟来说是又一次严重打击。2017年3月16日,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批准“脱欧”法案,授权特雷莎·梅(Theresa Mary May)正式启动脱欧程序。3月29日,“脱欧”程序正式启动。根据英国与欧盟的协议,英国应在2019年3月29日正式“脱欧”。2018年6月26日,英女王批准英国脱欧法案,允许英国退出欧洲联盟。7月12日,英国已经发布脱欧白皮书。11月25日,欧洲联盟除英国外的27国领导人一致通过了英国“脱欧”协议草案。12月10日,欧洲法院裁定,英国可单方面撤销“脱欧”决定。2020年1月30日,欧洲联盟正式批准了英国脱欧。12月,经过多轮激烈谈判,欧洲联盟与英国终于就包括贸易在内的一系列合作关系达成协议,为英国按照原计划在2020年结束“脱欧”过渡期扫清障碍。
俄乌冲突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和乌克兰爆发冲突。欧盟通过采取限制性措施对冲突做出了迅速,果断的反应。以宏观的财政援助、预算支持、紧急援助、危机应对和人道主义援助乌克兰。欧盟和其成员国及其金融机构以欧洲团队的方式向乌克兰提供了404亿欧元,以支持乌克兰的整体经济、社会和金融复原力。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2022年2月27日晚发表声明说:“欧盟27日决定对俄罗斯扩大制裁领域,一是禁止任何属于俄罗斯的、在俄注册的、被俄罗斯机构或个人租用或实际控制的飞机在欧盟空域内起降或穿越;二是采取管制措施,禁止俄罗斯国家媒体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和卫星通讯社的新闻信息产品在欧盟落地和传播;三是对白俄罗斯政府实施新的制裁,包括禁止其向欧盟出口烟草、木材、水泥、钢铁等产品,并制裁协助俄罗斯作战的白俄罗斯人。”欧盟于2022年2月27日晚召开非正式外长会,决定向乌克兰提供4.5亿欧元用于购买武器,5000万欧元用于购置燃料和防御装备等非致命用品。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说:“这是欧盟历史上首次对受到外来攻击的国家提供武器援助。”
2023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一项长期援乌计划,要求修改欧盟2021-2027年中期预算,以便增拨500亿欧元用于在2024年到2027年期间为乌克兰填补预算缺口。12月,欧盟峰会就这项援乌计划进行表决,但由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反对,各方未能达成一致。2024年1月31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正式向各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发出特别峰会邀请函,邀请函中表示,此次特别峰会聚焦支持乌克兰、移民问题、应对自然灾害和国防等紧迫议题。2月1日,特别峰会在布鲁塞尔举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表示,欧盟27个成员国同意为乌克兰提供500亿欧元的额外援助。
2024年1月29日,欧盟各国代表初步同意欧盟委员会的一项提案,该提案建议将被冻结的俄罗斯2000亿欧元主权资产进行再投资,所得收益用于“乌克兰的重建”。1月31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记者会上表示,莫斯科将把欧盟没收俄资产之举视作贸易战行为,相关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2月,欧盟以与2022俄乌冲突有联系为由指控中国和印度的公司,并首次对中印两国企业实施制裁,声称此举旨在“削弱俄罗斯攻击乌克兰的实力”。
2024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两周年之际,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与比利时首相德克罗在乌克兰基辅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以表示对乌克兰的支持。加拿大和意大利与乌克兰签署了为期十年的安全保障协议,旨在加强乌克兰的安全,直至乌克兰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特鲁多办公室表示,加拿大将在2024年向乌克兰提供超过30亿加拿大元的财政和国防援助。3月6日,乌克兰最高级别能源官员声称,现有过境协议2024年底失效后,对任何让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继续过境该国输往欧洲的商业协议均不予考虑。4月1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要求欧盟在2024年6月开启乌克兰入盟谈判。他说:“6月是开始乌克兰加入欧盟谈判的真正正确的时间。欧洲需要发出这一信号,这样弗拉基米尔·普京就不会认为欧洲软弱。”5月11日,欧盟27国已就对乌克兰的安全承诺草案达成共识,意在长期为基辅提供军事及财政支持。6月,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欧盟将对乌克兰鸡蛋恢复征收关税。此前,欧盟已经宣布将对超过关税豁免上限的乌克兰燕麦恢复征收关税。当地时间6月27日,欧盟与乌克兰正式签署双边安全协议。根据协议,欧盟会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协助乌克兰进行军事训练、改组国防部门等,并向乌克兰提供重建援助。当地时间10月14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丰特列斯表示,欧盟打算将培训乌克兰军队的任务延长至2026年,但此事尚未获得欧盟成员国匈牙利的同意。报道称,该任务开始于2022年,即将于2024年11月到期。
巴以冲突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爆发冲突。10月15日,欧洲理事会官网发布声明,称欧盟已就巴以冲突达成“共同立场”。该声明不仅谴责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及其在以色列发动的袭击,还强调以色列有权进行自卫时加上了“符合人道主义法、国际法”的前提,称要“确保在任何时候保护所有平民”。欧盟还承诺,会继续支持加沙最需要帮助的平民,重申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的重要性。10月28日,欧盟委员会负责欧洲睦邻扩大事务的专员瓦赫里伊宣布:“立刻暂停欧盟对巴勒斯坦的6.9亿欧元援助。”
2024年2月19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欧盟有26个成员国呼吁加沙地带立即实行人道主义停火,同时无条件释放被扣押人员,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加入欧盟的谈判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2023年12月14日宣布,欧洲理事会已决定启动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加入欧盟的谈判。欧盟领导人在会议上就乌克兰加入欧盟的问题陷入僵局约3小时后,奥拉夫·朔尔茨向欧尔班提了一个建议,即如果欧尔班真的不愿意同意启动与基辅的谈判,就应该考虑暂时离开会场。朔尔茨称,该建议能让留下来的26名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以所需的赞成票数批准启动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谈判,而欧尔班也可以说他没有投赞成票。
乌克兰2022年2月递交加入欧盟的申请,摩尔多瓦同年3月也递交了入盟申请。2022年6月,两国成为欧盟候选国。2023年12月14日,欧洲理事会在布鲁塞尔举行,欧尔班当天“缺席”投票,使得关于“启动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加入欧盟谈判”的决定得以通过。欧尔班随后在社交媒体上表示,26国坚决作出这样“无意义、非理性和错误的”决定,匈牙利不想参与其中。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发文,对欧洲理事会决定启动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入盟谈判表示感谢。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当天在回答“乌克兰入盟”相关问题时称,乌克兰和摩尔多瓦都不符合加入欧盟的标准。
2024年6月14日,欧盟27个成员国的代表“原则同意”于6月25日开始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进行入盟谈判。当地时间6月25日15时,欧盟与乌克兰间有关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谈判在卢森堡正式开始。
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产生分歧
2024年7月,欧盟各国政府就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利弊出现意见分歧。欧盟委员会已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达37.6%的临时关税,并通过“咨询性”投票征求欧盟成员国意见。12个欧盟成员国投票支持加征关税,4个投反对票,11个投弃权票,大量弃权票反映许多欧盟成员国态度摇摆不定。当地时间10月4日,在针对是否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的最终投票中,欧盟成员国以10票赞成、5票反对、12票弃权,未能阻止欧盟委员会(欧委会)的征税提案。不过,欧委会称,会继续与中方谈判,探索“替代解决方案”。10月5日,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就欧盟投票通过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发表谈话。他表示,中国工商界一直高度关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在立案、初裁、终裁各个阶段均充分表达了意见,态度和立场是鲜明的。坚决反对欧方罔顾中欧电动汽车行业合作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坚决反对欧方无视相关事实与调查规则、拒绝纠正错误认定,坚决反对欧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当地时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结束了反补贴调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BEV)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相关决定预计于当地时间10月30日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反补贴税于10月31日起正式实施。10月30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公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表示,中方对裁决结果不认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中方会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实施反倾销
2024年10月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根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方依法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关于对自欧盟进口的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乳制品等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方依法开展调查,将充分保障各利害关系方权利,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客观公正裁决。同时,中方正在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产业和企业正当权益。同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将向“世界贸易组织(WTO)喊冤”。根据欧盟委员会网站消息,发言人奥洛夫·吉尔将中方正当贸易措施污蔑为“以不正当理由滥用贸易保护”,声称此举“明显违反WTO规则”,欧盟将在WTO提出挑战,并“极其严肃”地对待任何针对欧盟经济部门“不公平使用贸易防御工具”的行为。
荷兰欲退出欧盟移民和难民庇护规则
当地时间2024年9月18日,荷兰庇护和移民大臣法贝尔致函欧盟委员会,正式提出荷兰未来“选择退出”欧盟的移民和难民庇护规则。当地时间10月10日,在卢森堡举行的欧盟内政部长会议上,德国、瑞典、比利时等多个成员国的参会者对荷兰提出的退出欧盟移民和难民庇护规则的申请提出了反对意见。欧盟内政事务专员伊尔瓦·约翰逊指出,在此事项上不存在选择退出的可能性。并强调,退出移民和难民庇护规则的唯一选择是修改欧盟相关条约,但欧盟没有计划这样做。与此同时,修改欧盟相关条约也需要27个成员国全部同意。法贝尔表示,荷兰将继续优先执行《欧洲移民与难民庇护公约》。
欧盟调查Temu
2024年10月11日,欧盟(EU)的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要求电商平台Temu根据数字相关法规提供信息。因担心违法商品在欧洲流通,欧盟委员会将调查Temu的应对情况。欧盟委员会依据必须清除线上非法内容的《数字服务法》(DSA),要求Temu在10月21日之前报告详细信息。除了Temu的违法商品应对措施外,还将确认是否采取了妥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措施。欧盟委员会警告称,如果Temu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做出回应,或被要求支付罚款。
启动太空计划抗衡马斯克“星链”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16日,欧盟启动了一项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太空计划,投资超百亿欧元,以抗衡美国科技富豪马斯克的“星链”(Starlink)计划。该计划名为Iris²(卫星弹性、互连和安全基础设施),是多轨道星座项目,投资合同价值达到106亿欧元,是继“伽利略”导航系统和世界上最大的地球观测网络“哥白尼”之后欧洲在太空领域的第三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旨在为欧洲政府和公民提供高速的网络连接和安全的通信服务。Iris²星座由290颗低轨(LEO)卫星以及中轨(MEO)卫星组成,是一项为期12年的计划,于2030年初开始运营。
美国征收关税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关税,并取消对部分贸易伙伴的钢铝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3月12日正式生效。4月9日,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首轮对美关税反制措施,会对一系列美国产品征收高达25%关税。欧盟反制措施分阶段实施,首轮于4月15日生效。4月1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同意将原定于4月15日针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暂停90天。
参考资料
欧洲联盟(欧盟)概况.央广网新闻.2023-06-10
欧盟有哪些国家.中华军事网.2023-09-25
新闻背景:英国“脱欧”大事记.新华网.2023-09-26
欧洲联盟(欧洲经济、政治共同体)(European Union,EU).北京国际经济贸易资料中心.2023-10-12
Country profiles.European Union.2023-10-13
欧盟的历史欧盟成员国有哪些.历史网.2023-10-12
Types of institutions and bodies.Types of institutions, bodies and agencies | European Union.2023-10-13
比利时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界面新闻.2024-03-06
波兰将接替匈牙利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上观新闻.2024-12-30
欧盟货币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0-13
欧盟概况.外交部网站.2023-06-10
欧盟作用是什么 西方国家给乌克兰提供哪些武器.中华军事网.2023-09-26
术语在线—权威的术语知识服务平台.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2023-06-10
欧盟诞生的过程和历史作用是什么.今日头条.2023-09-26
欧洲联盟_央广网.央广网新闻.2023-06-12
欧盟十年:对亚洲的启示.央视网.2023-09-25
欧盟计划接纳10个新的成员国 以东欧国家为主.中国新闻网.2023-09-26
波黑正式成为欧盟候选成员国.芜湖新闻网 数字报.2023-06-14
欧盟驻格鲁吉亚大使:格加入欧盟的进程已暂停.红星新闻-今日头条.2024-07-10
摩尔多瓦公投结果出炉,超半数选民支持加入欧盟.每日经济新闻-今日头条.2024-10-22
欧盟宣布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新快报.2025-03-06
欧盟特别峰会同意“重新武装欧洲”计划.腾讯网.2025-03-07
欧洲议会.中国人大网.2023-11-17
新闻背景:欧洲联盟主要机构.中国政府网.2023-11-17
What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does.About the European Commission.2023-11-17
Who we are.European Investment Bank.2023-11-17
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EIB).Search all EU institutions and bodies.2023-10-16
欧盟法院.GEMET.2023-11-17
About.EUROPENAN CENTRAL BANK|EUROSYSTEM.2023-11-17
What-we-do.EUROPEAN COURT OF AUDITORS.2023-11-17
About the European External Action Service.An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European Union.2023-11-17
欧洲对外行动署(欧洲联盟外交部门).外贸日报.2023-11-17
英媒盘点英国“脱欧”20大理由.央视网.2023-11-17
Search all EU institutions and bodies.Institutions and bodies.2023-10-16
Symbols | European Union.European Union.2023-10-13
欧盟首脑会议结束 未能就中期预算方案达成一致.中国新闻网.2023-06-10
Treaty of Lisbon.About Parliament.2023-10-16
Document C2007/306/01.EUR-Lex - C2007/306/01 - EN.2023-10-16
Select your language.Institutions, law, budget.2023-10-16
Aims and values.Principles, countries, history.2023-10-16
欧元区财长就修改《稳定与增长公约》达成广泛共识.今日头条.2023-06-10
欧盟预算六个问题:欧盟的钱从哪里来到那里去.新浪财经.2023-06-10
中国同欧盟的关系-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6-12
外交部:欧盟对华的“三重定位”本身就自相矛盾.澎湃新闻-今日头条.2023-12-09
外媒:欧盟要求“立即暂停”在WTO对华诉讼.参考消息-今日头条.2024-01-27
中国驻欧盟使团:对欧洲议会报告有关涉华内容予以最强烈谴责.今日头条.2024-03-01
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最高加征38.1%关税,7月4日起生效.观察者网-今日头条.2024-06-12
地球局|世界不需要“小院高墙”,对华电动汽车加税将反噬欧洲.齐鲁壹点-今日头条.2024-06-30
中国对欧盟出手后,丹麦喊“疼”.海峡网-今日头条.2024-06-19
中欧商定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证券时报网-东方财富网.2024-06-23
欧盟将在本周与中国就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进行会谈.财新网.2024-06-28
中国驻欧盟使团:欧盟对外行动署公然为菲方侵犯中方主权站台背书,中方已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07-12
中方就欧盟涉南海仲裁案裁决声明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中国新闻网-今日头条.2024-07-12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08-22
商务部:欧委会拟拒绝中国业界提出的灵活解决方案建议,中方深感失望.红星新闻-今日头条.2024-09-13
王文涛会见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界面新闻-腾讯网.2024-09-18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现转机 中欧将继续推动价格承诺协议谈判.经济观察报-腾讯网.2024-09-21
欧盟内部就中国电车加税存分歧,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答澎湃:通过对话克服挑战.澎湃新闻-今日头条.2024-09-20
5国反对,12国弃权,“凸显成员国对挑起对华贸易战的不安”.鲁中晨报-百家号.2024-10-05
欧盟中国商会:对欧盟推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表示强烈不满.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10-04
“远离全球合作的又一步” 多方强烈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10-05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投票通过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答记者问.新京报-今日头条.2024-10-04
商务部:中方正在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财联社-腾讯网.2024-10-08
欧盟对华硬木胶合板发起反倾销调查.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2024-10-13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中欧磋商情况答记者问 .新京报-腾讯网.2024-10-13
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界面快讯-今日头条.2024-10-30
经贸官员密集会面,探讨更多合作可能,中欧就反补贴税进行第二阶段磋商.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11-05
商务部就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终裁措施答记者问.人民日报-新浪微博.2024-11-05
太拙劣!欧盟通过错误涉港决议,外交部驻港公署批驳.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12-01
欧盟经济界欢迎欧日签署自贸协定.人民网.2023-06-15
欧盟领导人:同土耳其的互利关系符合欧盟利益.今日头条.2023-06-15
欧盟决定对伊朗实施制裁.上观新闻-今日头条.2024-10-14
欧盟批准11亿欧元对丹麦援助计划.今日头条.2023-06-15
欧盟统计局:美国取代俄罗斯成为欧盟最大原油供应国.中国青年网-新闻.2023-09-26
欧盟宣布中止与俄罗斯的签证便利化协议.中国青年网-新闻.2023-09-26
特朗普还没上台,欧盟做好了“最坏打算”.时代周报-今日头条.2024-10-28
欧盟宣布对白俄罗斯26名个人和2个实体进行制裁.华声在线-今日头条.2024-12-17
欧盟宣布对白俄罗斯25名个人和7个实体实施制裁.奔流新闻-百家号.2025-03-28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4-05
欧洲经济增长面临考验(经济透视).人民网.2023-06-14
欧盟正式批准英国脱欧.新浪网.2023-06-21
详讯:英国议会要求首相寻求再度推迟“脱欧”.新华网.2023-06-21
英国女王批准“脱欧”法案,授权首相正式启动脱欧程序.新浪财经.2023-06-21
定了!英女王批准英国脱欧法案,允许英国退出欧盟.澎湃新闻.2023-06-21
外媒:英国将于7月12日公布“脱欧”政策白皮书.环球网.2023-06-21
欧盟27国领导人通过英国“脱欧”协议草案.新浪财经.2023-06-21
欧洲法院裁定:英国可单方面撤销“脱欧”决定.澎湃新闻.2023-06-21
12月24日,欧盟与英国终于“破局”,宣布达成“脱欧”贸易协议.腾讯网.2023-06-21
欧盟宣布对俄罗斯关闭领空.人民网.2023-09-25
欧盟2月1日举行特别峰会 援乌计划成焦点.红星新闻-今日头条.2024-02-01
欧盟谈妥了:额外援乌500亿.长安街知事-腾讯网.2024-02-02
扎哈罗娃:这是贸易战,俄方反应将极其严厉.今日头条.2024-02-02
欧盟以与俄乌冲突有联系为由指控中国和印度的公司,并首次实施制裁.新浪新闻综合-新浪网.2024-02-22
西方四位领导人在基辅重申对乌支持,两国与乌签署安保协议.今日头条.2024-02-25
乌克兰将不再续约过境协议,不会允许俄罗斯天然气继续输往欧洲.腾讯网.2024-03-06
泽连斯基要求6月开启入盟谈判 称否则欧洲将被视为“软弱”.今日头条.2024-04-13
俄媒:首批F-16战机7月抵乌,俄方发声.海峡网-今日头条.2024-05-09
欧盟27国就对乌克兰安全承诺草案达成共识.新京报-今日头条.2024-05-12
俄媒:欧盟将对乌克兰鸡蛋恢复征收关税.央视网.2024-06-24
欧盟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红星新闻-今日头条.2024-06-28
欧盟计划延长培训乌军任务期限至2026年.央视新闻-腾讯网.2024-10-15
欧盟就巴以冲突发表“共同立场”,谴责哈马斯并向以色列喊话.观察者网.2023-11-17
巴以冲突在欧美社会划出一道巨大裂痕.中国青年报.2023-11-17
26个欧盟成员国呼吁加沙地带立即停火.今日头条.2024-02-21
外媒曝欧尔班“缺席”投票细节:朔尔茨建议他到外面喝杯咖啡.今日头条.2023-12-16
欧盟“原则同意”开始乌克兰入盟谈判.参考消息-腾讯网.2024-06-15
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谈判正式启动.红星新闻-今日头条.2024-06-25
英媒: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盟产生分歧现11个弃权票.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07-17
中国贸促会:坚决反对欧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新京报-今日头条.2024-10-05
商务部回应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不认同、不接受,已提出诉讼.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10-30
商务部:中方正在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财联社-腾讯网.2024-10-08
中方出手后,欧盟竟先委屈上了:我们要上告WTO.海峡网-今日头条.2024-10-09
荷兰退出欧盟移民和难民庇护规则的申请被驳回.界面快讯-今日头条.2024-10-11
欧盟担心违法产品流通,要求Temu提供信息.日经中文网-新浪微博.2024-10-31
欧洲启动十年最大规模太空计划,投资超百亿抗衡马斯克“星链”.第一财经-今日头条.2024-12-18
欧盟下月对价值260亿欧元美产品征反制性关税.央视新闻-百家号.2025-03-12
欧盟通过首轮对美关税反制措施 将对一系列美国产品征收高达25%关税.财联社-百家号.2025-04-10
欧盟同意将原定于4月15日针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暂停90天.财联社-腾讯网.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