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尖叶梣

尖叶梣

小叶白蜡树黑枕黄鹂普通亚种:Fraxinus chinensis),又称中国梣、尖叶梣、尖叶白蜡树,属于木犀科梣属的植物。因树上放养白蜡虫,故取名白蜡树。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极少数向南延伸至热带。中国约有20余种,分布最广的是白蜡树。白蜡树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都能生长,但它最适宜在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中生长。

形态特征

白蜡树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12米。树冠卵圆形,树皮黄褐色。小枝光滑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9枚,通常7枚,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不对称,缘有齿及波状齿,表面无毛,背面沿脉有短柔毛。复总状花序侧生或顶生于当年生枝上,大而疏松;椭圆花序顶生及侧生,下垂,夏季开花。花萼钟状;无花瓣。翅果倒披针形,长3--4厘米。花期3--5月;果10月成熟。翅果扁平,披针形。

分布范围

白蜡树分布于越南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南北各省等地,生长于海拔800米至1,600米的地区,喜湿润,生长快,多生于山地杂木林中。在中国,北自东北中南部,经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南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至福建省,西至甘肃省均有分布。

生长环境

小叶白蜡树喜欢在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都能生长,但它最适宜在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中生长。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颇耐寒,喜湿耐涝,也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碱性、中性、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长;抗烟尘,对二氧化硫氯气较强抗性。萌芽、萌蘖力均强,耐修剪;生长较快,寿命较长,可达200年以上。

用途

白蜡树木材坚韧,可以制家具、农具、车辆、胶合板等用;树皮称“秦皮”,中医学上用为清热药;树可放养白蜡虫,以取白蜡;小叶白蜡树又可以作为固沙树种。此外,白蜡树还具有观赏价值,形体端正,树干通直,枝叶繁茂而鲜绿,秋叶橙黄,是优良的行道树和遮荫树;可用于湖岸绿化和工矿区绿化。

繁殖方法

白蜡树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扦插育苗两种。

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一般选择2月下旬或3月上旬,开沟条播,平均用种3~4 kg/667m2,开沟深度为4cm,之后覆盖2~3cm厚土。

扦插育苗

插育苗一般在3月下旬进行,扦插育苗之前要进行整地,施好基肥,这样能使苗木迅速生长,而且能有效预防病虫害。选择扦插育苗时,一般要选择无病害、比较健壮的幼龄母树上的一年生萌芽枝条。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白蜡是一种药材性植物,具有止血,生肌,定痛,治金疮出血,尿血、下血,疮疡久溃不敛,下等作用。它是一种名贵天然药物原料,市场需求稳定。

观赏价值

该树种形体端正,树干通直,枝叶繁茂而鲜绿,秋叶橙黄,是优良的行道树和遮荫树;可用于湖岸绿化和工矿区绿化。

对节白蜡是当今世界仅存的木犀白蜡名贵树种,是世界景点、盆景、根雕家族的极品,被誉为“活化石”或“盆景之王”。湖北梣生长缓慢,寿命长,可达到 2000 年左右。树形优美,盘根错节,苍老挺秀,观赏价值极高。叶型细小秀丽,叶色苍翠,树节稠密且垂直对称,耐摘叶,耐修剪,树质细腻、结实,色泽乳白、光亮,是根雕的最佳材料之一。树枝茂密,绿荫盖地,庄重典雅,净化空气,是公园、风景区、城区街道、行政机关、企业、院校和住宅小区最理想的绿化、美化、净化树种。适应性强。各种土壤、肥料、气候均适应生长;低温零下 21 ℃,高温 43 ℃均无不良反映。生命力强,萌发力旺,可分根、扦插、播种繁殖。管理简单。抗烟尘、无污染,耐旱涝,无病虫害;无论是提根露爪,还是大水大肥,都适应生长。对节白蜡古桩春花早,夏秋枝繁叶茂,冬季曲杆枝、苍劲古朴,面对它仿佛置身大自然。对节白蜡不仅有广阔的市场,因数量有限而更有极大的种养、收藏价值。

生态价值

白蜡的生态价值很高,小叶白蜡树在园林绿化中,是重要的行道树品种。在山东省各地、北京、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江苏省、安徽、湖北等地,许多道路使用白蜡作为行道绿化树种。白蜡绿化效果好,移栽成活率高,而且造价低廉,是北方最常用的树种之一。材质优良,可作家具及细木工用材;枝可编筐。

病害防治

白蜡树对城市环境适应性强,具有耐盐碱、抗涝、抗有害气体和病虫害的特点。在城区栽植发生的病害主要是白蜡流胶病。主要病害有煤烟病和牛藓病。害虫有水曲柳巢蛾、白蜡梢距甲、灰盔蜡蚧、四点象天牛、花海小蠹亚科等。

相关亚种

-大叶白蜡子

-秦岭小叶白蜡树

-美国白蜡树

-宿柱梣

-湖北梣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尖叶梣.db.kib.ac.cn.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