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
长宁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宜宾市辖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腹心地带,东临江安县,南界兴文县,西接高县、珙县,北连翠屏区、南溪区,境域总面积941.7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长宁县下辖13个镇,常住人口33.1万人。县政府驻长宁县竹都大道二段116号。
长宁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东西走向的低中山地、低中间盆地、低山槽谷,中、北部为丘陵区。境内大小溪河皆属长江水系,其中长宁河属原宜宾地区15条中等河流之一,也是县境内最大的河流。长宁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长宁县战国时为巴国地。秦属巴郡。从汉至隋分别隶于江阳区、道、南广三县。唐置羁长宁州、州,宋置长宁军。元改军为州,明降州为县,沿用长宁县名至今。1949年12月28日,长宁县解放。1996年10月属宜宾市管辖。
长宁县地处成渝经济圈和川滇黔结合部。已明确打造“竹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地”“竹生态特色旅游目的地”两大发展战略定位,逐步形成以竹产业为主导、绿色食品和绿色资源产业为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长宁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长裙竹之乡”。拥有长宁长裙竹荪、长宁苦笋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有笋用林、笋材两用林、纤维材用林等现代竹产业示范基地。2022年,长宁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207.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为18.9:39.1:42.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767元,增长0.5%。
长宁县是蜀南竹海所在地,有地方特色的有竹文化、酒文化、川南民俗文化等,其“车车灯”和“苏济川”虫虫歌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七个洞汉代崖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长宁县还有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七洞沟旅游景区、蜀南花海、西部竹石林景区、佛来山旅游景区5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3年7月,长宁被列为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68名)。长宁县东临长江黄金水道。已形成由公路、铁路、水路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名称
长宁县名由“长久安宁”之意而得。长宁之名有两说:一说取地势边远宁静之义。民国《长宁县志》载:“长宁于蜀南最远,蜀每有事而长宁独晏然自保,以故物力充实,城廓完固。民人皆安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豈非地势使然哉。”二说取希冀民族和谐之义。晋时,因长宁地处僚、汉交界处,民族交往频繁,矛盾亦比其他州为甚,故州名长宁,以期民族和谐相处,长久安宁。
历史沿革
先秦
长宁县境战国时为巴国地。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灭巴、蜀后,置巴、蜀二郡,今县境大体属巴郡。
秦汉至南北朝
秦属巴郡。西汉刘彻建元六年(前135年)分巴蜀地置犍为郡。时县境东北部大体为犍为郡江阳县地;南部大体为犍为郡南广县地;西北部大体为犍为郡僰道县地。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分犍为郡置江阳郡,时县境东北部大体隶于江阳郡江阳县,余仍旧。
三国时期隶沿西汉。晋朝惠帝元康五年(295年),置新乐县,县境东北部原属江阳县部分。怀帝永嘉五年(311年)李雄攻占僰道,今长宁县境属之。
东晋晋成帝咸和八年(333年),县境南部大体属宁州南广郡南广县,东北部隶于益州江阳郡江阳县。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县境西北部隶于犍为郡僰道县。司马曜时(373-396年),于江阳县地置绵水县,包括时县境东北部原属江阳县部分。
刘宋时绵水复属东江阳郡。县境属绵水县部分属之,余同东晋。萧梁初,犍为郡僰道县为僚人所据。武帝大同十年(544年)置戎州,县西部属戎州。天正二年(553年),西魏废帝二年取益州,县境归其统治。北周沿西魏。
隋唐至宋元
杨坚开皇三年(583年),僚人占县境南部。大业三年(607年),改南溪区为犍为郡,改泸州市为泸川郡。县境西北部属犍为郡僰道县,东北部属泸川郡绵水县,南部为僚人占据。
唐初,今县境中部置羁縻长宁州。久视元年(700年)置羁縻淯州(今双河镇),701年后置羁縻长宁州(今长宁镇),同隶剑南道东川泸州都督府。前蜀武成三年(910年)置淯井镇(今双河镇)。时县境东北部仍属绵水县。
宋乾德初(约965年),置淯井监于今双河镇,属梓州路泸州江安县,五年,废绵水县入江安县。政和四年(1114年),建长宁军并置武宁县,军、县治所同置于武宁寨。宣和二年(1120年),长宁军治迁于淯井监(今双河镇),隶潼川府路。嘉定四年(1211年),升安夷寨为安宁县,属长宁军,隶于潼川府路。
元嘉定四年(1211年),升安夷寨为安宁县,属长宁军,隶于潼川府路。泰定二年(1325年)升军为州,隶于叙州府。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红巾军攻占长宁州,次年,明玉珍称帝于重庆,国号厦,建大厦政权,长宁州属之。
明清
明洪武五年(1372年)撤长宁州分置长宁、安宁二县。明洪武七年废安宁县入长宁县境,从此沿用长宁作县名,隶叙州府。清仍隶于叙州府。嘉庆七年(1802年)以川南永宁道辖叙州府。
咸丰十年(1860年),张江在梅家场起义,进入云南省,次年三月从云南返回,经过周家沟和梅硐,与清军在相公岭大战。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张懋江联合何金龙围攻长宁县城,四月占据安宁桥,五月太平军石达开由张懋江引导从兴文入长宁,扎营百余里,围攻县城并伺机渡长江。六月,清军从江安县红桥、长宁县安宁桥、庆符县沙河驿等地三面围阻,太平军弃城向叙永县转移。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隶于叙州府,二年复道隶于下川南道,三年改为永宁道。民国18年废道、县直隶四川省。民国24年(1935年)隶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区。长宁县民国时期和解放后略有局部调整,总体上划出面积大于划入面积。
中国工农红军一渡赤水后,蒋介石调集数十万兵力集结川滇黔边境,妄图包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最后聚而歼之。在此情形下,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2月9日召开会议,作出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和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的决定。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正式成立后,在特委带领下向川南纵深穿插,配合中央红军回师黔北。3月14日,纵队到达长宁的梅硐,次日进驻距长宁县双河镇仅7里的罗家岩一带,威胁纳溪、江安、宜宾。游击纵队的行动吸引敌军兵力,直接配合中央红军三渡、四渡赤水的行动。游击纵队的行动,让蒋介石误以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还在川南后下令“围剿”。
1935年冬,在敌人重兵“会剿”下,游击纵队遭受重大损失,由1000余人减少到200余人。第一大队在长宁县遭敌军疯狂围攻,余泽鸿不幸牺牲,次日部队到连天山时,只剩下17人。经过一个多月艰苦斗争,敌军撤兵。特委下山时,徐茂良带了30余人前来归队,部队很快又发展到400余人,坚持游击战争。在1927年至1937年的十年间,四川第四路红军游击队和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在长宁县的土地上进行了艰苦斗争,游击区域遍布全县各乡镇,涌现出了余泽鸿、袁敦厚、王泽嘉等革命先驱。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28日,长宁县解放。1950年初属川南区宜宾专署管辖,1952年9月起属四川省宜宾专区(1954年10月属宜宾专员公署)管辖,1967年4月属宜宾地区管辖,1996年10月属宜宾市管辖。2019年8月,将长宁县下长镇划归江安县管辖。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长宁县地处中国西南部、四川南部、宜宾市腹心地带,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04°44'~105°3.5',北纬29°15'~28°48',东临江安县,南界兴文县,西接高县、珙县,北连翠屏区、南溪区。辖区东西最大距离约3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约60千米,总面积941.71平方千米。
气候
长宁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春季回暖早、夏季气温高、秋季多绵雨、冬季霜雪少。多年平均气温18.2℃,1月平均气温8.1℃,极端最低气温-1℃(1992年1月3日);7月平均气温27.2℃,极端最高气温44℃(2011年8月15日)。最低月均气温6.3℃(1984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0.3℃(1972年8月)。无霜期年平均35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050.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65.2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1519.7毫米(1979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24.7毫米(201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月最多。长宁常年风速率小而不规则,年平均风速每秒0.8米,静风次数占实测总次数68.6%,有风次数仅31.4%。风向频率以北~西北为主。东风、西南风位最少。
地质
地层
长宁县境地层以官兴乡石马门—寄马山—硐底镇桂花坳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属黔北川南分区,北区属扬子区四川盆地分区。出露地层8系、30组群。南区有寒武系的清虚洞组、高台组、娄山关群,奥陶系的桐梓组、红花园组等;北区有侏罗系的自流井群、沙溪庙组等,白垩系的夹关组等。溪河沿岸有零星分布的第四系全新统。
从长宁县双河镇由南向北(地层由老到新),经荷叶、龙头、江河、昆仑、联山、三江、新桥、河东至高坝的长宁河上游两岸,可完整较清楚地分辨出从寒武系——白垩系各时代地层及寻找到各地层动、植物化石。
构造
长宁县境大致以须家河组形成的寄马山梁子北麓为界。北属四川省凹陷区之川东南褶皱带及川中隆起;南属滇黔褶皱区之间娄山褶皱带及雷波隆起。可分属川南褶皱构造带、筠连—赤水向斜构造带、永川帚状构造带三个构造单元。川南褶皱构造带包括须家河组形成的寄马山梁子以南地段,有三大背斜。其中,县境内的“长宁双河背斜”,东西走向,呈椭圆形,跨越五个县。背斜轴部出露岩层呈环状分布,展示出从三迭系到寒武系地层。筠连—赤水向斜构造带南部为川南褶皱构造带,北部为永川帚状构造带,中间有低背斜。背斜两侧为向斜地带。东北为白垩系夹关组,西部和中部主要为侏罗系蓬莱镇组、遂宁组和沙溪庙组。永川帚状构造带,背斜之间为向斜,在县境内包括佛来山、古河崖及马家崖地段,主要出露白垩系夹关组。
地形地貌
长宁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势南高北低,境内最高点位于富兴乡阆池顶,海拔1408.5米;最低点位于下长镇长江村,海拔245.9米。长宁县南部为东西走向的低中山地、低中间盆地、低山槽谷,中、北部为丘陵区。整个地貌,大体以厩马山一线梁子北麓为界,南部山势险峻,峰峦起伏,沟谷狭长深切,陡岩叠峰众多,形成岭脊的低中山区,其中孕育有溶蚀盆地和岩溶槽谷地形。中、北部沟谷切割微弱,形成波状起伏的丘陵区。长宁县境主要有海拔1352米的云盘山,1315.2米的大垭口,1313.8米的沙子坎,1257米的雷打坪,1334.2米的凉风垭,1304.2米的玉皇山,1032.2米的蛮垭,与县境海拔1254.5米的非烟寨,1263.8米的小草地等诸山。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长宁县境内大小溪河皆属长江水系,共246条,总长846.5千米。除花滩境内一些小溪汇南广河注长江外,其余大小支流绝大部分汇集长宁河在江安城北注入长江。
长宁河属原宜宾地区15条中等河流之一,也是全县最大的河流。全长110.1千米,流域面积1989.8平方千米,在县境内流程为66.6千米,年平均径流量为37.2立方米/秒。发源于兴文县境内的火山湾和槽房头,流经兴文、珙县、长宁、江安等地。长宁河一级支流主要有红桥河、硐底河、后江河。
地下水
长宁县南北地形、岩性、构造不同,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丰欠程度等均有较大差异,地下水量为8455万立方米。境域南部位于双河背斜的核部及其两翼,岩性以石灰岩、白云岩、砂岩、页岩为主,地下水主要为岩溶水。有的溶洞垂直深达数十米,其下沿层面、断裂带多发育暗河。中、北部地形开阔,褶皱平缓,地面切割微弱。岩性为泥岩、砂岩及砂质页岩互层,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一般深度在20~60米的风化带或换层地段,即有地下水分布,且具承压性质。尤以长宁镇至开佛乡一带侏罗系遂宁组地层含水较丰富,水质多为低矿化度淡水。
水利
截至2023年,长宁县共有小型水库34座,其中小1型水库10座,小2型水库24座。水库主要有破牛滩、望天坳、马达沱、红岩、芭蕉湾、太平水库。此外,长宁县还有水电站17座。
东山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农村人畜饮水、城市生活用水及城镇防洪综合利用的Ⅲ等中型水利工程,被列为向家坝水电站灌区的重点水利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325米,总库容1134万立方米。其将长宁县城碧玉溪河段防洪标提高到30年一遇,且可解决长宁镇、梅白镇、古河镇和翠屏区李端镇5.65万亩农业灌溉和灌区内15.54万人生产生活用水。
土壤
长宁县土壤分为5个土类、9个亚类、21个土属、76个土种。县境土壤受地层构造影响,须家河组南面低中山地分布着黄壤土类,北面丘陵地带分布着紫色土类,溪河沿岸形成冲积土。各系统岩层均有水稻土类,浅丘比深丘、崖区和低中山多,占总耕地面积的39.2%。县境土壤受新、古水文,母质、气候及人类活动影响,页岩构成的浅丘从坡顶到坡脚土壤质地渐变,砂、页岩互层构成的长岗、深丘、低山分布着不同土质,河岸冲积阶地土种分布次序为沙土、沙泥土、泥土、黄泥土和白鳝泥土。土壤母质83.1%(含森林土)系各类砂、页岩风化物,质地沙壤,耕性良好,宜种范围广。土壤以酸性和中性为主,占耕地面积的73.11%;次为微碱性土,再次为酸性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1年末,长宁县总面积94171.37公顷。其中湿地1.9公顷,耕地23772.34公顷,园地1852.66公顷,林地50814.34公顷,草地13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422.8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085.83公顷,水工建筑用地32.0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32.52公顷,其他土地5319.87公顷。
矿产资源
长宁县地处川南成矿带上,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境内共查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天然气、煤、石盐、芒硝、石膏、磷块岩、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等25种,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无烟煤主要分布在硐底、龙头一带,石灰岩主要分布于硐底镇、梅硐镇和龙头镇三地,白云岩和岩盐主要分布在双河镇,砖用泥页岩主要分布在县城北部地区以及长宁镇开佛一带。其中,盐储量100亿吨以上,有第二“盐都”之称;白云石储量200亿吨以上;天然气储量100亿立方米以上,长宁—威远县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进入国家战略开发层面。
森林资源
长宁县森林面积8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7%,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厘米5.8万个。有孟宗竹、斑竹、龟甲竹、水竹、斑苦竹、孝顺竹、牛儿竹、琴丝竹等485种竹类,竹林面积71.8万亩,占森林面积的86.46%。其中,楠竹23.91万亩,总蓄积量达4600万株,占竹林面积的33%。年可产楠竹450万根,竹片40万吨,鲜竹笋10万吨。因此长宁又称“中国竹子之乡”。
水资源
长宁县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大,但因受降雨和径流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不多。长宁县水资源量包括外来水量(也称“过境水”)和自产水量两部分。长宁县多年平均外来水量8.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665.8mm。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约为6.27亿立方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全年77%以上的径流量集中在5~10月,其中大部分以洪水形式出现。长宁县地下水资源量为7238万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动物
长宁县境内脊椎动物有6大类100余种,其中兽类有20余种、鸟纲有20余种;爬行纲主要有蛇、龟、鳖和蜥蜴;两栖动物主要有青蛙、琴蛙、竹蛙、木淮等;野生鸟类有白鹤、金雕、苍鹰、雀鹰、白腹锦鸡、画眉等20余种。长宁县域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1种,其中的毕节掌突蟾、栗头莺、褐胸噪鹛、帚尾豪猪、菲菊头蝠和黄腹等均属于非常稀少的物种,特别是帚尾豪猪多年未有野外调查记录,属四川境非常稀有的物种。
植物
长宁县野生植物分属101科288属,其中乔木270种,灌木216种,藤本38种。常见乔木树种有白栎、马尾松、湿地松、白兰、天竺桂、油樟、木姜子、山胡椒等;常见灌木树种有山莓、寒莓、川莓、高粱藨、宜昌悬钩子、栽秧藨等;常见藤本主要有地果、厚果崖豆藤、青江藤、短梗南蛇藤等。四川省特有树种有润楠、铜绿山矾等。其中,桫椤、篦子三尖杉、福建柏、降香、鹅掌楸、喜树、香果树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杏为国家一级中点保护野生植物。此外,长宁县共有古树209株,包括一级古树有5株,二级古树14株,树三级古树190株。其中,长宁镇顺江村四社的马邦榕树王树龄已经800多年,是安宁桥马邦文化的见证。
生态功能区
长宁县境内有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宁段)2个自然保护地。
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成立于1996年,北起三里半,南至营盘山山脊,东到桃坪乡联盟,西至铜锣乡爱国,总面积28719公顷,核心区面积3335公顷。长宁竹海自然保护区拥有典型的竹类生态系统,分布有丛生竹、散生竹和混生竹等。在海拔1300米的原始丛林中发现了古老竹种,如刺方竹、筇竹和宁南方竹等。此外,保护区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分布着1345种维管植物、369种脊椎动物、260多种陆生无脊椎动物和240多种水生生物,其中包括云豹、金雕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32种,桫椤、红豆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0多种。2003年,长宁竹海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竹类保护区。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宁段)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白鲟、达氏鲟、胭脂鱼3种珍稀鱼类和66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及其生境。长宁县境内长宁河古河大桥起下游长宁县境内河段为保护区范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基地、宜宾长江鲟人工繁育基地均在长宁县揭牌成立。宜宾作为保护区核心区域,宜宾长江鲟人工繁育基地保种的17尾长江鲟原种,是世上仅存的长江鲟野生亲本个体。此前,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在此成功野化。
自然灾害
长宁县境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低温阴雨、大风、冰雹、雷暴等。其中,暴雨主要发生在6月中下旬。冰雹局地性强,影响面积窄,全县范围均有出现。大风一般出现在4月中旬至9月下旬,5月最多,6、7、8月次之。此外,山体滑坡是长宁常见的地质灾害,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9处,隐患点零星分布在县域内井江、双河等6个镇,灾害类型包括:滑坡3处,崩塌6处 。长宁县构造上位于相对稳定的华南块体(扬子准地台)内。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中位于双河镇。地震造成长宁县、珙县等8个区县受灾,受灾人口243888人,因灾死亡13人,受伤220人,紧急转移安置52931,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88.89亿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末,长宁县下辖13个镇,共140个行政村、28个社区。县政府驻长宁县竹都大道二段116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长宁县户籍总人口42.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85万人、乡村人口26.86万人。2022年出生人口3104人,出生率为7.15‰;死亡人口4058人,死亡率4.99‰;人口自然增长率2.16‰。有常住人口33.1万人,城镇化率达50.55%;城镇居住人口16.8万人,其中县城规划区居住10.6万人;农村居住人口16.3万人。长宁县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4513人,占19.68%;15-59岁人口为190689人,占58.15%;60岁及以上人口为72702 人,占22.1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6270人,占17.16%。
民族
长宁县以汉族为主,有汉族、苗族、彝族等9个民族。其中苗族主要分布在双河镇一带,约800余人。
语言
长宁县汉语方言属西南官话西蜀片岷赤小片,本小片的特点是古入声今读入声。长宁方言属宜宾方音的一个分支,除有宜宾方音的共同特点外,还有自身一些独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带后鼻韵,把普通话后鼻韵“ang”一律读为“an”;把普通话的韵腹“an”读为“in”;将双音词快说为单音词;改变“去”字的读音。常用词汇主要有:活闪意为闪电;狗得很意为很吝啬。
宗教信仰
长宁县宗教主要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等。2021年,长宁县合法宗教团体有长宁县天主教爱国会、长宁县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合法开放宗教活动场所铜鼓镇苦竹寺、长宁镇龙藏寺、西明禅寺、竹海镇财神庙、竹海镇龙吟寺、古河镇飞泉寺、双河镇天主教堂、长宁镇基督教福音堂。
佛教
佛教于东汉年间传入长宁,境内寺庙,自唐以来皆有修建,其中以明、清两代为多,明清时期有僧会司管理全县佛教事宜。民国初成立佛教维持会组织。继后中国佛教会四川省长宁县支会成立。上世纪50年代初土地改革,寺庙僧侣分有土地而自食其力。1996年8月,成立“苦竹寺苦竹寺民主管理小组”后,宗教活动逐步正常。现境域内佛教的宗教活动主要有观音会、腊八节、浴佛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
基督新教
基督教浸礼会,安息日会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年,经花滩乡传入长宁县城(今双河)。后又传入安宁桥。民国9至27年(1920~1938)间,安宁桥的基督教徒酝酿修建福音堂。新中国成立后,宗教活动停止。1985年,根据宗教政策,成立长宁县基督教三自(自传、自治、自养)爱国运动委员会小组。逐渐开始宗教活动。现境域内基督教宗教活动主要有圣诞节、复活节、受难节、圣灵降临节。
天主教
长宁天主教堂在清朝光绪年间传入,曾在城厢和安宁桥设立教堂和西药房。民国时期,长宁天主教堂除管理长宁天主教事务外,还兼管过江安红桥镇、南溪李端乡教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宗教活动停止。1981年,根据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传、自治、自养的“三自方针”,恢复教会活动。现境域内天主教宗教活动主要有耶稣复活瞻礼、圣神降临瞻礼、圣母升天瞻礼、耶稣圣诞瞻礼。
经济
综述
长宁县地处成渝经济圈和川滇黔结合部。其已明确打造“竹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地”“竹生态特色旅游目的地”两大发展战略定位,逐步形成以竹产业为主导、绿色食品和绿色资源产业为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长宁有君子酒业、天成印务、长宁红狮水泥、宜宾竹海竹资源科技、宜宾市宜人坊酒业、神龙医药等8家企业上榜2022年宜宾市百强民营企业榜单。
2022年,长宁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207.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为18.9:39.1:42.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767元,增长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12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22538元、居宜宾市第二位;增速6.4%、居宜宾市第四位。
第一产业
长宁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已形成竹、粮和生猪、特色水产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长宁县建成高标准农田7100亩,农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高粱、马铃薯、油菜籽、花生、蔬菜及食用菌等。其中,高粱平均亩产在500斤左右,大豆亩产150斤,亩产值可实现将近3000元。长宁成立了粮油暨酿酒专用粮、生猪、肉牛和水产业专班,建成工厂化育秧中心、烘干仓储中心、“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辐射带动铜鼓镇黄村、梅硐镇东河村两个肉牛养殖专业村和井江肉牛养殖专业镇。此外,长宁拥有长宁长裙竹荪、长宁苦笋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作为中国竹子之乡,竹子种类丰富,竹林面积达71.8万亩,其中笋用和笋材两用竹种最多、面积最大,建有笋用林、笋材两用林、纤维材用林等现代竹产业示范基地,推广示范林下竹荪、森林蔬菜等立体种养循环产业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产值。
2022年,长宁县第一产业增加值39.32亿元、居宜宾市第四位,增长4.7%、居宜宾市第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75亿元,比上年增长4.9%。农业产值28.41亿元。粮食种植面积3.37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20.80万吨。其中,夏粮产量0.44万吨;秋粮产量20.37万吨。全年谷物产量17.83万吨。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2.28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9.03万吨;茶叶产量0.22万吨;园林水果产量8.67万吨。林业产值8.81亿元。牧业产值25.01亿元。全年肉猪出栏50.28万头;牛出栏7084头;羊出栏12195只;家禽出栏679.87万只。生猪存栏33.96万头。渔业产值3.85亿元。全年水产品产量20079吨。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20079吨。全县共有耕地面积23785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0480公顷。
第二产业
长宁县处在工业绿色转型阶段。形成以竹木精深加工、绿色食品饮料和新材料、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特色工业体系。其中,长宁竹型材加工、竹木定制家具等竹木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长宁县鼓励酒类企业入驻酒类食品产业园,重点打造以国美酒业、金竹酒业、安宁烧酒、君子酒厂等为主体的白酒企业抱团发展龙头,已实现产能35000吨。此外,长宁拥有国美、金豆、普什醋酸、博纳维尔、富源发电、莱克斯流体等重点工业企业。
2022年,长宁县第二产业增加值81.13亿元,下降3.4%,拉低经济增速1.4个百分点。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50.92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0.7%;股份制企业下降15.9%,其它经济类型企业下降16.5%。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7.1%,制造业下降1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8.5%。分行业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20个行业大类中增加值均未实现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3.53亿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0%,比上年末上升1.3个百分点。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0.29亿元,增长5.5%,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4.6%。
第三产业
长宁县的现代商贸服务业、物流业、电子商务、文旅融合等服务业产业较为突出。围绕“蜀南竹海”和“天府旅游名县”两个品牌,产业集聚发展。已形成“财富广场”“温州商城”“淯江印象”等服务业集聚区。其中,现代商贸服务业方面,宏泰·财富广场夜市街区入驻麦当劳、名创优品等品牌商家100余家;高铁新区商贸流通集聚区被列入宜宾市重点服务业集聚区。电子商务方面,长宁推进电商产业园、农村电商网点、物流配送等配套体系建设,在建立乡镇服务中心基础上,向条件成熟的行政村和社区延伸,构筑县、乡、村三级电商网络,引进了阿里巴巴集团、易田等电商企业。
2022年,长宁县第三产业增加值87.31亿元,增长3.7%,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10亿元。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4.86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24亿元。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9.53亿元;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0.79亿元;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30亿元;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49亿元。共接待游客140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8%;实现旅游总收入150.39亿元。招商引资履约项目20个,省外引进产业新增实际投资45.25亿元。成邮电业务收入32550万元。
经济功能区
长宁经济开发区
四川长宁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8年,前身为长宁县工业园区,主要建设特色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等。2019年1月,省政府批准设立“四川长宁经济开发区”,核准面积2.01平方公里,将按照“一心两园”(宋家坝核心区、南部竹食品产业园和北部综合产业园)总体布局,打造国家级竹产业引领三产融合开发区、全国竹木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等,已入驻企业55家。开发区是宜宾市“两化”互动示范区、重点推进产业园区。
长宁县现代竹产业园区
长宁县现代竹产业园区位于双河镇、龙头镇、铜锣镇,总面积34467亩,拥有新型经营主体251个,其中企业62家,专业合作社83家,家庭农场106家。园区内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以上示范社或示范场6个。园区以竹笋类加工食品为主导产品,形成集竹生产、加工、物流、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拥有中国唯一的竹食品专业园区——双河竹食品加工园,其已建成厂房面积约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1家。同时,园区也注重竹基地建设,已形成苦竹笋用林、楠竹笋材两用林、纸浆材用竹林等3个省级示范基地。2022年园区总产值达29.69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末,长宁县有独立法人学校118所,其中公办小学16所、初中8所、九年一贯制11所、特教学校1所、完全中学2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民办完中1所,幼儿园78所(公办20所、民办58所)。全县有在校学生共61927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9386人(小学25480人、初中13906人、特教192人),高中阶段在校生11230人(普高6299人、职高4931人),在园幼儿11119人(公办4262人、民办6857人)。全县中小学(含职业技术学校)和幼儿园教职工编制3403名,其中:中小学教职工编制2896名,职业技术学校教职工编制283名,幼儿园教职工编制224名。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7.1%,高中升学率95.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1.65%。
2022年,长宁县义务教育总体位居宜宾市中上水平,义务教育九年巩固率达96.83%。普通高中获全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职业高中获全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二等奖。铜鼓中学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县职校成功获批为四川省首届“三名工程”培养学校,培风中学成功创建为宜宾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末,长宁县有医疗卫生机构451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2520床,卫生技术人员235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82人。县级疾病防控机构1个,卫生防疫人员24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49人。2020年末时,长宁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个,乡镇卫生院18个(含13个建制镇卫生院),诊所98个,村卫生室310个,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6.81张。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0、1.76‰、3.02‰。所有乡镇卫生院规范建设了中医馆和发热诊室,镇、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职称占比和DR、彩超等大型医疗设备占比均居宜宾市领先水平。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通过国家考核验收,县中医医院卒中中心、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考核验收。
科技
截至2022年末,长宁县累计有效专利539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0项,全年专利授权134项。2022年组织申报省级科技项目4项,市级科技项目7项,其中获省级科技项目立项3项,市级科技项目立项2项。对上争取资金110万元。"十三五"期间,长宁县协助企业成功创建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科普基地1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2家;建成省级众创空间1个、市级众创空间7个;指导企业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并协助企业向上争取省市科技项目30余项。
文化
截至2022年末,长宁县有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3个博物馆,3个电影院。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5%。其中,蜀南竹海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竹”专题博物馆,位于万岭片区,馆区占地10亩,集竹文物收藏保护、展览、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于一体,博物馆有六大展示厅、一个“竹园”和一个竹工艺作坊。其中的竹海竹簧工艺早在1914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就荣获金奖,如今已有五大类近二百个品种。此外,长宁县形成了竹文化为IP,“竹文化+红色文化”、酒文化、盐文化等互融发展体系。除了打造以竹雕、竹簧、竹编为代表的竹工艺品外,还有竹戏剧、竹影视、竹民俗等文艺作品。
体育
截至2022年末,长宁县体育场地已建成812044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47平方米,有4个体育场馆。其中,长宁县体育中心建于2003年,总占地16亩,是长宁县唯一集文化、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大型体育场馆。体育中心含200米的田径场和体育馆各一个,体育馆可容纳观众1700余人。长宁县还举办过“百城千乡万村·社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江山美途•2023国家森林城市马拉松系列赛——宜宾蜀南竹海站;2017全国热气球锦标赛等重大赛事。此外,在四川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奥会田径赛场,长宁县特殊教育学校运动健儿许泽芳,一人揽获2金2银1铜。
环保
2022年,长宁县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明显,PM2.5平均浓度为34.7微克/立方米;全年累计空气优良天数324天,空气优良天数率达89%。地表水考核断面共2个(分别为长宁河楠木沟大桥、梅硐河黄桷坪),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水质状况良好,达到管控要求。县城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县无黑臭水体,水环境质量持续良好。全县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9.3%;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县城垃圾集中处理率继续保持10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年末有1个环境监测站,监测人员21人。
长宁县持续实施“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已实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清零”。开展清洁降尘、全域秸秆禁烧等“十大专项行动”,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5%以上。沿岸8个生活污水处理厂和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全面完成。重点工业源废水保持100%达标排放。完成铜鼓镇、竹海镇、老翁镇3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整治。建成10个空气自动监测微站,建成工业园区水气土预警监测系统,对8家重点排污单位开展监督性监测。
社会保障
2022年,长宁县享受城乡低保人员19293人,其中城镇3168人、农村16125人。享受五保户人数2773人,五保户补助支出3256.31万元。有社会福利院13个,收养人员551人。年末长宁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96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4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55万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45394万元,发放养老保险基金78370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45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6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率95.0%,失业保险金征缴率达96.4%,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9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3%。
交通
综述
长宁县东临长江黄金水道。已形成由公路、铁路、水路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建成宜泸渝、宜叙、宜宾绕城3条高速7个互通站口,成贵高速铁路在县城建站,融入成都贵阳1.5小时交通圈。县城长宁镇距宜宾机场50公里。长宁港作业区域包括香炉滩码头和二码头。
公路
截至2022年末,长宁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109公里,全部为等级公路,有客运站1个。其中高速公路里程62.6公里。2021年末时,长宁县境有72公里国道,40公里省道,363公里县道,490公里乡道。其中,宜泸渝高速公路、宜叙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宜宾绕城高速为宜宾沿线的长宁等7个县(区),形成互联互通的通道。长宁县辖区的G246国道、S443省道路况良好、全线畅通。S309横贯县境南部山区,是通往云南、贵州及福建、广东等沿海省市的重要通道。此外,长宁县在建公路有宜威高速(长宁段)在长宁县境内有两个标段,全长21.42公里。G547世界竹景观大道,全长12.4公里,为一级沥青砼公路,途经长宁镇、竹海镇,其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
铁路
长宁县境域内有成贵高速铁路、渝昆铁路、宜叙铁路。其中,成贵高铁的全线贯通,标志着长宁县正式迈入到了高铁时代。
成贵高铁线路上的长宁站位于长宁镇大坪村,属成贵铁路中间站站房之一,占地228.8亩,站房建筑面积7798平方米,站场规模均为2台4线,设地下进出站通道一座。车站候车室面积3185平米,旅客最大聚集人数1152人,候车室座位576个。
航运
长宁港位于长宁县下长镇长江南岸,上距合江门通航里程62公里,下距宜昌通航里程978公里,作业区域包括香炉滩码头和二码头。其中,香炉滩码头位于下长镇民权和永利村,使用单位为长宁县香炉滩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岸线900米,有两个泊位,一个海事码头,陆域310398平方米,水域64546平方米。二码头位于下长镇长江村,使用单位为长宁县交通运输局。岸线400米,陆域面积76779平方米,水域面积47581平方米。
公共交通
长宁县实现了13个乡镇全部通公交车和建制村通客车全覆盖,路面全部黑化,所有镇都融入县城半小时交通圈。截至2021年,长宁县开通安宁医院、左岸春天、祥和山水、竹海客运站、竹韵广场等站的城乡公交线路12条,长258公里,投入28-36座公交车39辆,全面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此外,铁路车站至景区旅游专线开通使用,半小时内可直达蜀南竹海等各大景区。2022年末,长宁县有载客汽车191辆,出租车158辆。
文化
概述
长宁县是蜀南竹海所在地,有地方特色的有竹文化、酒文化、川南民俗文化等,其中车车灯、“苏济川”虫虫歌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七个洞汉代崖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长宁以全竹宴、竹海河鲜、双河凉糕等一原生态美食享誉国内外。
饮食
长宁县人以大米为主食,面粉为次。肉食品种多样,讲究色、鲜、味。饭前饭后,伴有糕点、糖食、水果。人民喜饮茶,其中青茶、沱茶、花茶、苦丁茶较为普遍。此外,长宁以竹为特色的饮食文化较具特色,以全竹宴、九大碗、竹海山珍、竹海土鸡、竹海河鲜、双河凉糕等一系列原生态美食享誉国内外。
双河葡萄井凉糕
葡萄井泉水制作凉糕的历史无证可考,但传闻在明代成为宫廷御膳。光绪年间扬名。其采用籼米在葡萄井泉水中浸泡并磨成细浆,加入石灰水搅拌熬制,最后倒入碗内冷却成型。葡萄井泉水温度常年保持在17℃左右,浸泡凉糕后口感绵扎细嫩,解饥止渴,沁人心脾。2018年,双河凉糕制作技艺被列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粑
黄粑是贵州省、四川的一种传统特色小吃,长宁人利用当地产的米、糯米、红糖,蜀南竹海的竹籜(笋壳叶),做成极具长宁地方特色,解饥解乏的美食——黄粑。黄粑口感浓郁,清香。长宁笋壳黄粑制作技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竹宴
长宁全竹宴是川南地区的名特菜肴,以悠久的制作技艺和独特的口味而闻名。全竹宴不仅美味,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除具备川菜“百菜百味、烹调技法多样”的传统之外,更具有“味厚香浓、辣鲜刺激”的特点。它采用炒、蒸、炖、烧、烫等烹调方法,形成了以竹笋和竹荪为主的系列菜肴,味道鲜香嫩脆,共计有100多个菜品。每个竹子部位都可以用来制作一道美味的菜肴。2022年,长宁县全竹宴传统烹技艺被列为四川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习俗
节俗
长宁县春节气氛浓郁。除传统习俗外,民间还会举办各类活动,如游园活动、灯谜竞猜等,正月十五闹元宵烧龙灯、烧川山甲晚会达到春节庆祝活动的最高潮。此外,还有耍狮子、耍龙灯、牛牛灯等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
“扎艾狗”
端午节时,长宁县除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传统习俗外,人们会将艾草做成小狗的模样,被称作“扎艾狗”。此项习俗已经有100多年历史。艾草具有去湿驱寒的功效。艾草扎成狗的样子,挂在门前,既可辟邪消灾,又寓意艾狗能保护家人平安。
“舞竹龙”
“舞竹龙”,是长宁当地庆祝各类节日的一项重要活动。“舞竹龙”由20余名队员同时舞动,竹龙全长30多米,14节龙身全部用长宁慈竹编成,通体绿色。竹龙于2018年4月诞生,独具长宁地域特色,是长宁的“镇县之宝”。先后亮相于中国中央电视台乡村大舞台、四川省第九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
艺术
民间文学
“苏济川”虫虫歌是苏济川在四川省长宁县老翁镇生活时,搜集、整理和编创的一种儿歌。在川南一带民间口口相传近百年,以童谣体裁写就,使用的是川南方言。这些儿歌的艺术特征是以55种飞禽走兽虫鱼为主题,以儿歌的形式再现了川南宜宾一带的乡土人情以及底层民众的生活习性。它们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各种动物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充满了趣味性和教育意义。2007年,“苏济川”虫虫歌被列为首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艺
长宁“车车灯”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唱腔融汇山歌、神歌、花灯等,唱词通俗。其源于明代,常在春节期间表演。车车灯唱词简单,又源于生活,群众既可以看,也可以跟着唱。表演时间通常从初二开始,,最多延长到正月二十“谷王会”,或者再延长二月二“文昌会”。表演目的是庆祝元宵节和给村民拜年送祝福,祝愿大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014年,四川车灯(车车灯)被列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镇
双河镇位于长宁县南部,因东溪、西溪两水环绕而得名。曾是汉夷杂居之地。为开发盐卤资源,公元700年,天宝在这里建制设羁縻长宁州。双河镇建于宋代,明代形成风车状城池,历经增修。成化十四年(1461),拓建形制,设四道城门,逐渐形成了以十字口为中心的风车状街区。1950年前,这里一直是长宁县县城所在地。双河城从宋代到清代共建了27座牌坊,主要表彰忠孝、节烈、科第等。东街有解元坊、进士及第坊,西街有经筵学士坊,南街有榜眼坊、世儒坊、兄弟联科坊等。古镇曾因宗教兴盛和湖广填川背景而繁荣,现存有九宫十八庙和众多亭台楼阁。双河镇为第五批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底,长宁县拥有可移动文物807件,不可移动文物58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七个洞汉代崖墓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双河文庙、仙寓洞、龙吟寺石刻造像、中共川南特委会议会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点4处。
七个洞汉代崖墓群
七个洞古墓位于古河镇保民村,距古河镇建成区2.5公里,建于东汉年间。七个洞口凿于峭壁上,从下往上排列四层,面积约80平方米,最低2.2米,最高9米。墓内有两座石棺,一座为一石棺。棺连着石壁。墓门和峭壁上有189幅风格迥异、栩栩如生的浮雕,如花尾榛鸡、舞女、杂技表演、灯笼、官员、花卉图案等29种类型和文字题记。类似的古墓还有二三十个。七个洞古墓保存完好,反映了东汉时期民风民俗、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是古巴蜀文化的缩影,具有旅游、考古、探险价值,对研究川南东汉时期历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2013年3月,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河文庙
双河文庙位于双河古镇西南角,始建于南宋淳祐年间,毁于元朝,后重建,历经526年,是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省级保护文物。学庙是古代办学与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庙”宇相结合的行政教育场所和祭孔场所,双河文庙主殿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由16根合抱大、8米至11米高的巨型楠木柱支撑,另有8根衬柱。殿顶覆盖黄、绿二色琉璃瓦,殿顶竖宝顶,大成殿内有两个鼓形柱脚石,上有云龙浮雕图案,石质特坚光滑,外观庄严肃穆。双河文庙是川南地区少有的有明确纪年的清代木结构建筑遗存,2012年列入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川南特委会议会址
中共川南特委会会址(余家祠)位于长宁县梅硐镇泽鸿村,是余泽鸿烈士的家族祠堂,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梅硐镇是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期间的重要战场,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在此战斗多次。1935年6月25日,徐策、余泽鸿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此召开川南特委会议。会址具有典型的川南民居特色,其房屋雕梁画栋,非常精美,建筑结构巧妙,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保价值。2019年1月,中共川南特委会议会址被列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4月,长宁县已成功申报各级非遗保护项目35项。其中,有苏济川虫虫歌、长宁县全竹宴传统烹饪技艺、双河酱粑酱油传统酿造技艺等省级非遗项目5项,市级非遗项目3项,县级非遗27项。
双河酱粑酱油传统酿造技艺
双河酱粑酱油传统酿造技艺是源于双河镇的传统技艺,经过与川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长期交流、渗透和融合,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酱油酿造技艺体系。这种技艺所产的酱油具有酱香浓郁、色泽棕红、体态澄清、味道鲜美、挂碗不粘碗、久储不变质的优良品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022年,双河酱粑酱油传统酿造技艺被列入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宁竹编技艺
长宁竹编技艺属于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竹编分立体竹编和平面竹编。长宁竹编技艺中的“竹丝画”是精髓,使用孝顺竹作为原料,经过抽丝、编制等环节,制作出字画。竹丝纤细易折断,全靠手工完成,不能借助机械。竹编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文化。现代竹编除了实用性外,还同时具备观赏、馈赠、收藏价值。2021年,长宁竹编技艺被列为宜宾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特产
长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长裙竹荪之乡”,世界竹类种质基因库,一年四季每天都产新鲜竹笋。其地方特产也以竹类产品为主,主要有长宁苦笋、竹海长裙竹荪、长宁竹荪、铜鼓枇杷等。
长宁苦笋
长宁苦笋种植和食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怀素”怀素曾作《苦笋帖》。长宁苦笋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味道,闻起来有淡淡的苦气,入口带有苦味,咀嚼后回味甘甜,因此被称为“甜苦笋”。长宁苦笋富含微量元素锌,营养价值高,还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等功效。2018年3月,对“长宁苦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竹海长裙竹荪
长宁县万岭箐(现称蜀南竹海)因盛产竹荪而名。有长裙、短裙、红托、棘托,杂色等野生竹荪,尤以长裙竹荪最优。竹海长裙竹荪富含21中氨基酸,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其中有八种是人体所须,享有“真菌皇后”之誉。蜀南竹海林中天然生长培育的长裙竹荪曾获“四川省科技成果认证”“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合格证书”,先后获得国际银奖1次,国家级金奖6次。2010年12月,对“竹海长裙竹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铜鼓枇杷
铜鼓镇素有“水果之乡”美誉,从1993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枇杷。铜鼓枇杷的主要特点有阳光照射充足,自然成熟;有晒斑,更甜蜜;薄肉厚汁多。成熟期将持续到五月下旬。枇杷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创有“果韵天泉”等无公害枇杷品牌。
风景名胜
综述
长宁县旅游资源丰富,有景区景点110余处。其中蜀南竹海是“世界罕见、国内惟一”以竹类资源为主的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世界“绿色环球21”认证景区;世纪竹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竹类品种最多的竹类系统生态园;长宁竹海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竹类资源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外,境内的中国竹海漂浮温泉、竹海三江世外桃源、古河七洞沟、龙头温泉、硐底翡翠峡、双河葡萄井等为“长宁县新八景”。截至2023年3月,长宁县有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七洞沟旅游景区、蜀南花海等5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龙蟠溪、余泽鸿故居、苦竹·天泉景区等5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重要景点
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
景区位于长宁境内,总面积10.2平方公里,是四川省旅游度假体系的重要部分。度假区内有丰富的竹生态资源和氡温泉资源,康养价值高。蜀南竹海是世界上最大面积的天然竹林景区,集竹景、山水、湖泊、瀑布、古庙于一体,是竹文化、竹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植被覆盖率达92.4%,空气清新,是天然的绿色大氧吧。蜀南竹海也是川南地区出名的影视基地,《卧虎藏龙》《大人物》《大酒商》《风云2》等多部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在此拍摄。已经成为集主题度假、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山水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2023年1月,宜宾蜀南竹海被列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七洞沟旅游景区
景区位于长宁县古河镇境内,景区面积20平方公里,因区内有七个洞崖墓群和七条溪沟,故而简称“七洞沟”。主要景点包括绵溪河大峡谷漂流、东汉七个洞崖墓群、桫椤群落和七条溪沟。同时还有洪谟沟、白马沟等七条溪沟和东汉古寺飞泉寺等景点。其中,飞泉寺位于七洞沟景区的东面山麓,因山上的清泉飞流而下而得名。始建于汉代,历经多次修,现规模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周围楠木环绕,环境清幽。洪谟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东岸,总长3公里多,因明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周洪谟小时候在此学习过而得名,景点有洪谟斋、洪谟墨、洪谟砚等。2015年,七洞沟旅游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佛来山旅游景区
景区位于长宁县开佛镇境内,是农业旅游示范点和佛教名山。面积34平方公里,中心景区14平方公里。此处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是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的旅游目的地。佛来山由80多个山峦组成,海拔694米,以丹霞、岩洞、幽谷、湖泊、山溪为主要特色景观,有烟云、林木、花草、水景、晨昏霞光为风光背景,山中有景,景中有山,历代文人墨客把这些美好突出的景色概括成“佛来八景”。佛来山是佛教名山,也是花果山,有大量梨树和各种水果树。自2002年起,佛来山已连续19年成功举办“梨花节”和“品果节”。游客可以在这里赏花品果,体验农耕文化,是四川省推荐的乡村旅游线路之一。2021年,佛来山旅游景区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Luogan Temple, a Ghost Town in South Sichuan.四川省人民政府网.2023-09-11
长宁县情.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09
> 查询 长宁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2023-09-11
行政区划.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09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网.2023-09-09
长宁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1
四川文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网.2023-09-11
长宁县政府信息公开指南.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1
成贵铁路宜宾境内五站 预计年底交付使用.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政府网.2023-09-11
长宁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09
四川地情 四川省情 市县地情.四川省情网.2023-09-12
四川地情 四川省情 市县地情.四川省情网.2023-09-13
长宁县志(第一轮).四川省情网.2023-09-13
四川长宁经济开发区简介.四川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网.2023-09-13
四川日报:长宁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答卷.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3
长宁县竹食品产业的基本情况.宜宾市人民政府网.2023-09-11
长宁县强化三产融合推进竹产业发展.宜宾市林业和竹业局网.2023-09-13
长宁荣获“中国最美文化旅游名县”称号.宜宾市人民政府网.2023-09-13
四川地情 四川省情 市县地情.四川省情网.2023-09-12
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发布.中国文化报网.2023-09-11
搜索长宁县.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网.2023-09-09
【红色文化】川南游击纵队的建立、发展和历史贡献‖王钦双.四川省情网.2023-09-13
百年巨变看宜宾(区县篇⑥)长宁县:学党史践初心 建设美丽新长宁.宜宾市人民政府网.2023-09-13
长宁县志(1986-2000).四川省情网.2023-10-07
长宁县年鉴2022.四川省情网.2023-09-12
长宁县加快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创建.四川农村信息网.2023-09-12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2
长宁县:拧紧防汛纪律“安全阀”.今日头条.2023-09-12
历时11年,东山水库工程圆满收官!.今日头条.2023-09-12
四川首座中型水库通过工程竣工移民安置终验.四川省水利厅网.2023-10-07
长宁县东山水库工程档案专项验收取得圆满成功.宜宾档案网.2023-09-12
长宁本土竹类大盘点!让你大开眼界~.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2
长宁县“十四五”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规划.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2
工作动态.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 .中国政府网.2023-09-12
长宁县全面完成古树名木资源外业普查工作.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网.2023-09-12
最美古树名木:马邦榕树王.今日头条.2023-09-12
关于宜宾市长宁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的公示-长宁县人民政府.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2
什么叫四川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宜宾市生态环境局网.2023-09-12
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加绽放美丽.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2
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竹类保护区诞生.广东省林业局网.2023-09-12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镇雄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3
长宁检察公益诉讼 助力生态环境保护.今日头条.2023-09-12
加大长江鲟等珍稀鱼类保护力度,两基地在宜宾长宁成立.今日头条.2023-09-12
注意防范!长宁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公布!具体位置在….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2
专家:宜宾长宁所处地震带近十年较活跃,频次处于增强态势.今日头条.2023-09-12
双河镇.四川省情网.2023-09-12
省委第七巡视组巡视长宁县工作动员会召开.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09
长宁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六次会议.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09
领导信箱.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09
长宁县政协召开2023年度重点工作集中对口协商会.宜宾市政协网.2023-09-09
长宁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1
益童救灾 祈福长宁|中华儿慈会派9958筠连分中心已赴一线救援行动.今日头条.2023-09-11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长宁“6·17”地震震中——双河镇.今日头条.2023-09-11
全市百强民营企业榜单公布!长宁8家上榜!.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3
喜大普奔!长宁县荣获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今日头条.2023-09-11
砥砺前行 铸就现代农业新篇章.长宁新闻网.2023-09-11
四川长宁:立足特色添活力 乡村振兴见实效.中国网.2023-09-13
四川长宁:万亩高粱喜开镰 村民笑颜迎丰收.今日头条.2023-09-13
长宁县:变“短板”为“潜力板” 加快构建新型工业体系.今日头条.2023-09-13
长宁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3
长宁县积极打造酒类食品产业集群.四川统一战线网.2023-09-13
长宁县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3
长宁县召开服务业发展大会.今日头条.2023-09-13
长宁县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3
长宁县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3
长宁县建造电商产业发展“温床”.宜宾新闻网.2023-09-13
工作动态.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3
四川长宁经济开发区.宜宾市人民政府网.2023-09-13
省级四星!长宁又双叒叕上榜啦!.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3
长宁县2022年教育概况.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3
点赞2021|长宁教育高质量民生答卷.今日头条.2023-09-11
长宁县初级中学一览表.宜宾市人民政府网.2023-09-13
长宁县“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3
医院简介.长宁县人民医院网.2023-09-13
工作动态.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3
概况.长宁县中医医院网.2023-09-13
医疗机构.宜宾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2023-09-13
长宁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获省级科技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宜宾市科学技术局网.2023-09-13
文化之旅 | 解读竹文化魅力,走进宜宾蜀南竹海博物馆.今日头条.2023-09-13
长宁:乘势而上,跑出文旅融合发展加速度.四川省人民政府网.2023-09-13
长者专区.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3
长宁县体育中心.四川省体育局网.2023-09-13
我县2023年“百城千乡万村·社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开幕.长宁新闻网.2023-09-13
森林中奔跑!2023长宁“竹马”鸣枪开跑.百家号.2023-09-13
2017全国热气球锦标赛四川长宁开幕 各方“点赞”.今日头条.2023-09-13
2金2银1铜!长宁特校捷报频传!.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3
关于印发《宜宾市长宁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3
长宁县城乡交通一体化 路通 心更通.宜宾市人民政府网.2023-09-13
全国百强县发布!长宁上榜!.今日头条.2023-09-13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3-09-13
长宁县人民政府关于长宁县港口区域界线的公告.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3
统计年鉴2022.宜宾市统计局网.2023-09-13
对长宁县“移风易俗”的调查与对策.今日头条.2023-09-13
“宜”路畅通 宜宾跑出交通强市“加速度”.宜宾市人民政府网.2023-09-13
2021年“五一”劳动节出行路况信息提示.今日头条.2023-09-13
点赞2021 | 新增153.1公里!长宁群众出行更畅通.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3
长宁县入选中国旅游百强县市.今日头条.2023-09-13
成贵高铁全线贯通 宜宾长宁迈入高铁时代.宜宾市人民政府网.2023-09-11
快看,长宁站!.今日头条.2023-09-13
速度收藏!长宁最新最全公交线路、时刻表来了!.今日头条.2023-09-13
长宁3种美食将在“『川味』传奇美食第二季”播出.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2
宜宾长宁力推“全竹宴”走出四川走向世界.今日头条.2023-09-12
【美食】葡萄井凉糕‖刘龙泉.澎湃新闻.2023-09-12
秋晚在宜宾丨宜宾非遗大合集,来看看各个区县都有啥?.今日头条.2023-09-12
夏日美好“食”光,邂逅宜宾好味“稻”.宜宾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网.2023-09-12
竹海黄粑走进《多味斋》.今日头条.2023-09-12
宜宾长宁全竹宴:舌尖上的盛宴.四川在线.2023-09-12
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 端午节“扎艾狗”挂门前辟邪消灾 民间传说与张献忠有关.今日头条.2023-09-12
跳竹舞、舞竹龙、秀竹衣、品竹食……竹文化系列活动展现宜宾长宁端午新风俗 .四川文明网.2023-09-12
「方志四川非遗」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济川虫虫歌.今日头条.2023-09-12
春节民俗展演 感受非遗文化.长宁文明网.2023-09-12
四川长宁传承当地民俗文化名片“车车灯”-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9-12
首批天府旅游名镇!宜宾这个地方出名了!.澎湃新闻.2023-09-12
长宁荣获“中国最美文化旅游名县”称号.宜宾市人民政府网.2023-09-12
四川省文物局 关于《中共川南特委会议会址——余泽鸿故居 修缮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川文物保〔2021〕24号.四川省文物局网.2023-09-12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文物局.2023-09-12
四川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文物局网.2023-09-12
长宁七洞沟,东汉古墓七个洞.中共宜宾市委党史研究室 宜宾地方志办公室网.2023-09-12
长宁县双河古镇拾零.中共宜宾市委党史研究室 宜宾地方志办公室网.2023-09-22
始建于南宋,宜宾700年历史双河文庙在地震中受损.今日头条.2023-09-12
长宁县地方志办公室积极服务指导双河文庙布展工作.四川省情网.2023-09-12
宜宾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李书保到长宁县调研指导工作.四川省情网.2023-09-12
长宁县人民法院开展“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精神”暨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2
中共长宁县委党史研究室调研中共川南特委会议会址.四川省情网.2023-09-12
长宁再添两项省级非遗项目.今日头条.2023-09-12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忆四川.2023-09-12
长宁重量级非遗名片来袭,更有图文教学制作双河凉糕.川南网.2023-09-12
省级非遗“四川车灯”传承人刘国书:“灯”承载着年味|口述民俗·我的春节记忆.百家号.2023-09-12
长宁重量级非遗名片来袭,更有图文教学制作双河凉糕(3).川南网.2023-09-12
好多笋!首届中国竹食品烹饪大赛宜宾开战.今日头条.2023-09-12
寻访千年巴蜀酿 匠心传承“津泸宜”.百家号.2023-09-12
传承竹编技艺 推动产业发展——记长宁竹编工艺传承人万登贵.宜宾新闻网.2023-09-12
宜宾非遗,上榜!(三).今日头条.2023-09-12
给力!成都国际非遗节开幕,长宁赚足眼球!.今日头条.2023-09-12
长宁竹编工艺大师“重出江湖”.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2
四川长宁:点“竹”成金大比拼.光明网.2023-09-11
特色农产品.新农村商网.2023-09-11
铜鼓:枇杷成熟季 尝鲜正当时.长宁县人民政府网.2023-09-11
长宁苦笋.新农村商网.2023-09-11
区域农产品竹海长裙竹荪.新农村商网.2023-09-11
简介.蜀南竹海旅游度假区官网.2023-09-12
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公布 湖北一地上榜.今日头条.2023-09-12
七洞沟景区 .宜宾旅游文化网.2023-09-12
【方志四川•旅游】 长宁县七洞沟风景区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荣誉称号.今日头条.2023-09-12
佛来山景区.宜宾旅游文化网.2023-09-12
长宁县佛来山旅游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日头条.2023-09-12
周洪谟.中共宜宾市委党史研究室 宜宾地方志办公室网.2023-09-12
明代名宦鸿儒周洪谟与富顺之缘.自贡市地方志网.2023-09-12
【红色文化】奋战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余泽鸿‖程少华.澎湃新闻.2023-09-12
【方志四川•人物】蒋德均 ‖ 大地之子——记侯光炯院士(一):探索土壤奥秘的人.澎湃新闻.2023-09-12
张明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小康网.2023-09-12
曾英杰:作品《老两口》入选首届中国体育美术展览.中国小康网.2023-09-12
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名单.四川频道.2023-09-11
第四届四川省级文明城市候选城市名单公布,快来看看有你的家乡吗?.四川省人民政府网.2023-09-11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第五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名单的公示.四川省人民政府网.2023-09-11
【记录中国】第一、二、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候选县名单.中国网.2023-09-1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评估结果的通知 .疾病预防控制局网.2023-09-11
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及创建名单公示.巴中市人民政府网.2023-09-11
四川首批17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授牌.四川省人民政府网.2023-09-11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网.2023-09-11
四川表彰爱国拥军、拥政爱民模范,看看你的家乡和朋友上榜了没?(附完整名单) - 川观新闻.川观新闻.2023-09-11
长宁县连续五次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中国网.2023-09-11
153个县(区),40个市!2021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创建结果公示!.百家号.2023-09-11
四川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公示名单 20个县(市、区)入选.百家号.2023-09-11
四川2市4县(市、区)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和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 .新华网.2023-09-11
关于命名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网.2023-09-11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中国旅游百强县、百强区名单揭晓.中国日报中文网经济.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