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剑南道

剑南道

剑南道本巴蜀之故地,指的是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巴族、蜀族分别于四川盆地东、西建立的巴国、蜀国的辖地,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时,秦惠文王灭巴国、蜀国,置巴、蜀二郡。贞观元年(627年),唐朝因山川形便将分天下为十道,即10个监察区,剑南道便是其中之一。

剑南道因地处剑阁县以南而得名,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岷山、剑阁以南,大雪山雅砻江下游以东,涪江流域以西、云南澜沧江哀牢山以东以及贵州省部分地区。开元初,曾于剑南道置剑南节度使至德年间分为剑南东川、剑南西川,剑南东川领梓、遂、绵、普、陵、泸、 荣、剑、龙、昌、渝十二州,约相当于今四川盆地中部涪江 流域以西,沱江下游流域以及剑阁、青川县等县地;剑南西川领城都府及彭、蜀、汉、眉、嘉、邛、简、资、茂、 黎、雅以西诸州,约当今四川成都平原及其以北、以西和雅江以东的地区,各设一节度使,即作为单纯监察区的剑南道逐渐消亡。

基本介绍

秦灭巴、蜀后,在四川推行郡县制,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蜀郡。汉初增设了广汉郡刘彻元封5年 (前1历年),在全国设13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刺史部。三国末年,魏灭蜀之战后,分割益州,另置汉中市。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一直沿用梁、益二州建制。

李世民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等州为剑南道,治所位于益州。因位于剑门关以南,故名。开元年间置剑南节度使。安史之乱后,乾元元年(758年)分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和剑南东川节度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大部,云南省澜沧江、哀牢山以东及贵州省北端、甘肃省文县一带,非常著名。

辖区年历

益州蜀郡:治华阳县(今四川省成都市)辖成都县、蜀县、新都区新繁县犀浦县双流区、广都县、郫都区温江区、灵池县10县。

至德二载(757年)曰南京,为府,上元元年罢京。

彭州蒙阳郡:治九陇县(今四川省彭州市)辖九陇县、导江县、唐昌县、阳县4县

蜀州唐安郡:治晋原县(今四川省崇州市)辖晋原县、唐安县青城县(开元十八年去"水”为 "青" ) 、新津区4县。

汉州德阳郡:治县(今四川省广汉市)辖雒县、绵竹县、德阳县、什邡县、金堂县5县

嘉州犍为郡:治龙游(今四川省乐山市)辖龙游县、平羌县、峨眉县、夹江县玉津县绥山县、罗目县、犍为县8县

眉州通义郡:治通义县(今眉山市)辖通义县、丹棱县洪雅县彭山区和青神县5县。

邛州临邛郡:治临邛县(今四川省邛崃市临邛街道)领依政县、临邛县、蒲江县临溪县火井县安仁县大邑县7县。

简州阳安郡:治阳安县(今四川省简阳市简城镇)辖阳安县、平泉县、金水县3县

资州资阳郡:治盘石县(今资中县)辖盘石县、资阳县、内江县、丹山县、银山县、龙水县、清溪县、月山县8县。

巂州越巂郡:治越巂县(今西昌市)辖台登县、越巂县、邛部县、苏祁县、可泉县、昆明县、和集县、昌明县、会川县9县

雅州卢山郡:治严道县(今四川省雅安市)辖严道县、卢山县、名山区、百丈县、荣经县5县。

黎州洪源郡:治汉源县(今四川省汉源县北)辖汉源县、飞越县、通望县3县。

茂州通化郡:治汶山县(今茂县)辖汶山县,汶川县,通化县,石泉县4县。

翼州临翼郡:治卫山县(今四川省茂县西北)辖卫山县、翼水县2县。

维州维川郡:治薛城县(今理县东北)辖薛城县、小封县2县

戎州南溪郡:治僰道县(今宜宾市)辖道县、南溪县、义宾县、开边县、归顺县5县

姚州云南郡:治姚城县(今云南省姚安县)辖姚城县、泸南县、长明县3县。

松州交川郡:治嘉诚县(今四川省松潘县)辖嘉诚县,交川县、平康县3县。

当州江源郡:治通轨县(今四川省黑水县)辖通轨县、和利县、谷和3县。

悉州归诚郡:治左封县(今四川省黑水县东南)辖左封县、归诚县2县。

静州静川郡:治所在悉唐县(今四川省茂县西)辖悉唐县、静居县、清道县3县。

州蓬山郡:治柘县(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辖柘县、乔珠县2县。

恭州恭化郡:治和集县(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辖和集县、博恭县、烈山县3县。

奉州天保郡(云山郡):(今四川省理县北孟屯河中下游)辖定廉县、安居县、归顺县、云山县4县。广德后沦陷于吐蕃,收复后改名保州

真州昭德郡:治真符县(今四川省四川省茂县境内)辖真符县、鸡川县、昭德县、昭远县4县。

霸州静戎郡:治安信(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辖安信县、牙利县、保宁县、归化县4县。

乾州:大历三年开西山置。县二:招武县、宁远县。

梓州梓潼郡:治郪县(今四川省三台县潼川镇)辖县、射洪县、通泉县、玄武县、盐亭县、永泰县、飞乌县、铜山县8县。

遂州遂宁郡:治方义县(今四川省遂宁市)辖遂宁县、方义县、长江县、青石县、蓬溪县5县。

绵州巴西郡:治巴西县(今四川省绵阳市东)辖巴西县、昌明县、罗江区神泉县龙安县魏城县盐泉县西昌市、涪城县(大历十三年隶梓州)9县。

剑州普安郡:治普安县(今四川省剑阁县普安镇)辖普安县、黄安县武连县梓潼县、阴平县、临津县永归县剑门县8县。

合州巴中郡:治石镜县(今合川区)辖石镜县、新明县、汉初县、赤水县、巴川县、铜梁区县6县。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割石镜、铜梁二县置巴川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为十五道,山南道则分为东、西道,合州属山南西道

乾元二年(759年)合州改隶东川

龙州应灵郡:治江油县(今平武县南坝镇)辖江油县、清川县2县。

普州安岳郡:治安岳县(今四川省安岳县)辖安岳县、普康县、安居县、崇县、普慈县、乐至县6县。

渝州南平郡:治巴县(今重庆市城区)辖巴县、江津县、万寿县、南平县4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渝州属山南道。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又分为东西两道,渝州属山南西道。

乾元二年(759年)渝州属剑南道东川节度使。

晚唐,渝州属剑南东川昌渝泸合都指挥使。

陵州仁寿郡:治仁寿县(今四川省仁寿县)辖仁寿县、贵平县井研县、始建县、籍县5县。

荣州和义郡:治旭川县(今四川省荣县)辖旭川县、咨官县、和义县、威远县、公井县、应灵县6县。

武德六年徙治大牢,永徽二年徙治川

昌州昌元郡:治昌元县(昌元里 [重庆荣昌区昌元镇])辖大足区、静南县、昌元县、永川县4县四县。

乾元二年(759年)置昌州,大历六年州、县废,其地各还故属

泸州泸川郡:治泸川县(今四川省泸州市)辖泸川县、富义县、江安县合江县、绵水县5县。

文州阴平郡:治曲水县陇南市文县西)辖曲水县、长松县2县。

扶州同昌郡:治同昌县(今四川省九寨沟县)辖同昌县、帖夷县、尚安县、钳川县4县。

保宁都护府:天宝八载以剑南之索磨川(今四川梭磨河一带)置,治今四川省马尔康市县东梭磨。辖吐蕃、柯等部族。

注:贞观初分十道:松、文、扶、当、悉、柘、静等属陇右道。永徽之后,据梁州之境,割属剑南道也。文、扶两州,《元和郡县图志》(806—820年)中隶山南西道

参考资料

四川省情 地情.四川省情.2024-02-04

剑南道.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