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梗南蛇藤(学名:Celastrus rosthornianus Loes.),又名褐柄南蛇藤,是卫矛科南蛇藤属的木质藤木。生长于海拔500-1800米的山坡林缘和丛林下,有时高达3100米处。常与常绿阔叶林,白桐乌桕小花花椒白背叶婴奥垂序商陆假酸浆等植物共生。

形态特征

小枝具较稀皮孔,腋芽圆锥状或卵状,长约3毫米。叶纸质,果期常稍革质,叶片长方椭圆形、长方窄椭圆形,稀倒卵椭圆形,长3.5-9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是疏浅锯齿,或基部近全缘,侧脉4-6对;叶柄长5-8毫米,稀稍长。

花序顶生及腋生,顶生者为总状聚伞花序,长2-4厘米,腋生者短小,具1至数花,花序梗短;小花梗长2-6毫米,关节在中部或稍下;萼片长圆形,长约1毫米,边缘啮蚀状;花瓣近长方形,长3-3.5毫米,宽1毫米或稍多;花盘浅裂,裂片顶端近平截;雄蕊较花冠稍短,在雌花中退化雄蕊长1-1.5毫米;雌蕊长3-3.5毫米,子房球状,柱头3裂,每裂再2深裂,近丝状。

蒴果近球状,直径5.5-8毫米,小果梗长4-8毫米,近果处较粗;种子阔椭圆状,长3-4毫米,直径2-3毫米。花期4-5月,果期8-10月。

分布范围

短梗南蛇藤主要分布于中国甘肃、陕西省西部、河南省、安徽、浙江省江西省、湖北、湖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等地。

培育方法

种子萌发

短梗南蛇藤种子对温度较敏感,较适合萌发的温度为15-20℃。低温层积和变温层积均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层积20d效果最好。假种皮浆液联合层积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联合低温层积20d或联合变温层积10d效果最好,光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种子萌发。

育苗

为提高短梗南蛇藤插育苗效率,研究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3种不同浓度处理对短梗南蛇藤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梗南蛇藤插穗生根是以愈伤组织生根兼皮部生根的综合根型;800mg/L的ABT1、200mg/L和400mg/L的GGR7以及3种浓度的IBA处理插穗的生根率均达90%以上;3种浓度的NAA和IBA处理插穗的平均生根数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的其他试剂;400mg/L和800mg/L的GGR 7处理插穗的平均根长均高于其他处理;800mg/L的GGR 7处理插穗的平均最长根长最大。综合评价,200-400mg/L的IBA处理插穗后进行扦插效果较好。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