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
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基督在十字架受刑死后复活的节日。时间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基督徒认为,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
复活节和圣诞节一样,是外来的节日。《圣经新约全书》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身体复活,复活节因此得名。
西方认为,过节不仅是纪念耶稣的复活,而是与耶稣一同经过死亡的过程而后进入复活的光荣。
历史沿革
节日起源
复活节和圣诞节一样,是外来的节日。《圣经新约全书》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身体复活,复活节因此得名。
复活节是基督宗教最重大的节日,重要性超过圣诞节,宗教起源与节期在以色列。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后三天复活,因而设立此节。历史学家根据《圣经》和先进以色列人逾越节的日期,推算出在春分日(3月21日)之后月满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就是《圣经》中讲到耶稣复活的日子,325年尼西亚会议正式规定复活节日期,1582年西欧改用公历,东方教会沿用儒略历导致日期差异。由于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所以每年的复活节的具体日期也是不确定的。但节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
历史变迁
过去,在多数西方国家里,复活节一般要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游行者身穿长袍,手持十字架,赤足前进。他们打扮成基督教历史人物,唱着颂歌欢庆耶稣复活。如今节日游行已失去往日浓厚的宗教色彩。节日游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具有浓烈的民间特色和地方特色。在美国,游行队伍中即有身穿牛仔服踩高跷的小丑,也有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Mickey)。在英国,游行多以介绍当地的历史(history)和风土人情为主,游行者化装成为苏格兰风笛乐队以及皇宫卫士,吸引了众多的游客(tourist)。复活节的到来还使人们纷纷换上新衣。过去基督教教徒会在节前去教堂行洗礼,然后穿上自己的新袍,庆祝基督的新生。穿戴一新的习俗保留至今,因为人们认为节日里不穿新衣是要倒运的。复活节期间,人们还喜欢彻底打扫自己的住处,表示新生活从此开始。
活动与习俗
节日象征
复活节彩蛋
蛋象征春天新生命的开始,更象征耶稣复活走出石墓,所以到了十二世纪时,又开始有鸡蛋的祝圣。其实四旬节守斋是禁止吃蛋的,到了十二世纪,才开始有鸡蛋的祝圣。传统上,基督教徒习惯把蛋涂成红色(红色既象征天鹅泣血的传说,也代表生命女神厄俄斯特迎来新生命的喜悦),请神父祝圣,然后将蛋送给朋友作为礼物。人们还会在复活节早晨举办滚彩蛋比赛,用长柄勺推动彩蛋滚动直至抵达终点,这一传统活动自1878年起每年在美国白宫南草坪举行。祝圣蛋的经文是祈求上帝使之成为健康的食品,并为庆祝耶稣的复活、怀着感激之情去食用,这便是复活蛋的起源。
小兔子
复活节的另一象征是小兔子,原因是它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人们视它为新生命的创造者.节日中,成年人会形象生动地告诉孩子们复活节彩蛋会孵化成小兔子.许多家庭还会在花园草坪里放些彩蛋,让孩子们玩找彩蛋的游戏.复活节小兔和彩蛋也成为节日期间抢手的商品.商场出售各式各样的小兔和彩蛋状商品,还在小小的食品店和糖果店摆满了用巧克力制成的小兔和彩蛋,这些“食品小兔”神态可爱,彩蛋形状不一,吃起来味道香甜,送给朋友也很适宜。
节日饮食
复活节中美国人的食品也很有特点,多以羊肉和火腿为主,据传说,有一次雅威为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之心,命令他把独生子以撒杀掉作祭品,亚伯拉罕万分痛苦,最后,他还是决定按上帝的旨意去做.就在他举刀砍向儿子的一瞬,上帝派天使阻止了他.亚伯拉罕便将一只公羊为祭献给了上帝.以后,用羊作祭品祭祀上帝就成了该节的习俗.吃火腿的习惯,据说是英国移民带入的。当初,英国人用吃火腿表示对犹太人禁忌肉食品内含血的蔑视;今天,已发展成复活节的传统食物。不过,人们在复活节期间依然经常吃复活节罐头。
节日礼物
典型的复活节礼物跟春天和再生有关系:鸡蛋、小鸡、小兔子、鲜花,百合花是复活节期间的主流象征用花。复活节前夕,孩子们为朋友和家人给鸡蛋着色打扮一番。这些蛋有的煮得很老,有的只是空空的蛋壳。复活节那天早上,孩子们会发现床前的复活节篮子里装满了巧克力彩蛋、复活节小兔子、有绒毛的小鸡及娃娃玩具等。据说复活节兔子会将彩蛋藏在室内或是草地里让孩子们去寻找。一年一度的美国白宫滚彩蛋活动经常被电视台实况转播。
各国习俗
在德国,复活节还有一个保留节目——寻找复活节兔子带来的彩蛋。在德国萨尔费尔德,很多人把彩蛋挂在树上庆祝节日。希腊、俄罗斯等国通过传统的红色复活节彩蛋庆祝东正教复活节。许多东欧与东南欧国家比如希腊或者是俄罗斯都庆祝东正教复活节(Orthodoxe Ostern),其传统之一是红色的复活节彩蛋。据说红色彩蛋有着神奇的力量:它可以带来幸运和健康。圣周”(La Semana Santa)是西班牙的复活节习俗。在西班牙的许多城市,从棕榈树主日(Palmsonntag)到复活星期天(Ostersonntag)每一天都会举办游行活动。意大利的一些地区也有着复活节游行的传统。不过更为著名的则是罗马的复活节弥撒,其中包括罗马古斗兽场前举行的拜苦路游行。在法国,复活星期天(Ostersonntag)将响起世界上最甜蜜的钟声。因为从绿色星期四(Gründonnerstag)到复活节星期六(Karsamstag),各个教堂的钟声会停止三日不鸣响,而当钟声在复活星期天响起时,人们要互相拥抱、接吻。在芬兰等北欧国家,复活节的传统习俗是点燃复活节篝火。在德国的一些城市和村庄也保留了这一传统,另外庆祝活动还会有美食和音乐。罗马尼亚人庆祝复活节是在晚上,教堂弥撒过后,人们手捧蜡烛走回家。波兰人会在这一天相互泼水,此传统是为了纪念波兰第一任统治者梅什科一世(Mieszko I)在公元966年受洗,在波兰确认天主教的地位。
节日庆祝
复活节这一天,人们在教堂前点烛以示圣化,并将圣烛迎进千家万户。这一天,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是把圣火送到各家。他们在教堂前用圣火点燃树枝,然后奔跑着送到各家各户,其间充满着欢快的节日气氛。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州地区,每年的复活节居民们都要举行火炬赛跑,以庆祝耶稣的再生。而北莱茵上威斯特法伦州的吕克台复活节滚火轮更是远近闻名。六个巨型大木轮被火点燃滚下山谷,就像六个火球从天而降,漆黑的山谷被大火轮照得通明,它与五彩缤纷的焰火交相辉映,再次显示了火给人类带来了新生。
作为德国唯一的少数民族索布族人则是用百骑大合唱的形式来庆祝耶稣的复活。一个个身穿黑色上衣、头戴黑色礼帽的索布族人,骑在用彩带、鲜花和白色贝壳装饰的骏马上,浩浩荡荡地行进在林间小路上。他们边走边用粗犷雄厚的嗓音高唱赞歌,场面十分壮观。
节日意义
过节不仅是纪念耶稣的复活,而是与耶稣一同经过死亡的过程而后进入复活的光荣。复活节弥撒的经文中把十一世纪初Conrad 王宫廷司铎魏玻神父(Wipo)於所作歌曲纳入,在复活八日庆期中歌咏或朗诵。中世纪所发展的宗教戏剧是由此首圣诗得到初步的启发。魏玻的诗句很自然地提示给复活剧这极生动的一景:—圣母玛利亚,请告诉我们,你在路上看见了什麼?—我看见永生基督的坟墓,和他复活后无比的光荣,—还看见天使作证,又有汗巾和殓布。—基督「我的期望—已经复活,他要先你们而去加里肋亚。—我们知道,基督确实从死者中复活了。
在中世纪,所有的基督徒在复活节日出之时庆祝,因为依据古老的传说,太阳在复活节清晨欢喜跳跃三次,以光荣耶稣的复活,穿云而出的光芒有如天使般欢舞。欧洲的民众在复活节清晨聚集在旷野或山顶观看日出的光辉,在破晓之时鸣炮与钟声,乐队与圣咏团以阿肋路亚及赞美歌声来庆祝像徵耶稣升起的上升太阳。至今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仍保有这种清晨致敬习惯。
相关景点
在烟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有一个面积仅为165平方公里的小岛--复活节岛,它以神秘的巨石人像和奇异的风情吸引着无数游人。复活节岛是智利的一个小岛,距智利本土3600多公里。据说,1722年荷兰探险家雅可布•洛吉文(Jabbo Roggeween)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险,突然发现一片陆地。他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赶紧登陆,结果上岸后才知道是个海岛。正巧这天是复活节(1722年4月5),于是就将这个无名小岛命名为复活节岛。1888年,智利政府派人接管该岛,说来也巧,这天又正好是复活节。
相关作品
《耶稣受难记》
《耶稣受难记》是由梅尔·吉布森执导,詹姆斯·卡维泽、莫妮卡·贝鲁奇主演的一部剧情电影。影片于2004年2月25日在美国上映,2004年3月1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描述的是耶稣殉难前最后12小时内发生的故事。最后的晚餐结束后,耶稣开始祈祷,他不断地忍受着撒旦的诱惑。背叛了耶稣的犹大将耶稣推向了十字架,被拘捕的耶稣囚禁在耶路撒冷王国城内。
《拿撒勒人耶稣》
《拿撒勒人耶稣》历年来深受全球电影评论家和教会领袖一致好评。该片综合圣经四福音书内容,全面展现耶稣的坐胎入世、孩提时代、传道生涯、神迹奇事、被钉十架、复活升天的完美生命。影片由荣获奥斯卡奖提名的弗兰科·泽菲雷利导演,罗伯特·鲍威尔(Robert Powell),劳伦斯·奥利威尔,安妮班·克劳福特等主演,鲜活地刻画了耶稣及其那个时代的法利赛人,罪人和市井小民们。
《耶稣传》
《耶稣传》是1979年由约翰·克里什和彼得·赛克斯执导,讲述了基督耶稣一生的故事。从诞生在伯利恒马槽里,到收彼得等十二门徒传播福音,再到遭受门徒犹大的出卖。翌日被钉在十字架上,三日后死而复活,门徒领受基督之教诲,到各地去宣扬基督福音。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马克·伯内特和罗马·唐尼夫妇共同制作的圣经系列迷你剧,由迪奥戈·莫加多,达乌德·沙阿,等人参加演出。这部美剧内容从创世记到启示录,特别深入地讲述了几个非常著名的圣经故事,其中也包括耶稣基督的一生。《圣经》故事剧曾获得三项艾美奖提名,并在美国“历史频道”上吸引超过1亿观众。
《上帝之子》
《上帝之子》是克里斯托弗·斯宾塞执导,《圣经故事》中耶稣的扮演者迪奥戈·莫加多继续扮演耶稣。影片讲述上帝之子耶稣的生平故事,从他的诞生,传道,受难,到最终的复活,生动地刻画出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复活》
《复活》由美国故事剧《圣经》和电影《上帝之子》的制片人罗姆·唐尼和马克·伯内特夫妇摄制,由米高梅和光之工作者影视公司联合制作。在电影《复活》中,耶稣的跟随者被追杀。没有领导者的他们,拼命寻求理解。但是当耶稣复活之后,他们意识到希望并没有在十字架上消失,而是在他们的里面。
《耶稣诞生记》
《耶稣诞生记》是由美国新线影业制作发行的101分钟剧情影片。该片由凯瑟琳·哈德威克执导,凯莎·卡斯特-休伊斯、奥斯卡·伊萨克、西娅姆·阿巴斯、肖恩·托布等主演,于2006年12月1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了马丽和约瑟不远千里,从拿撒勒跋涉到达圣城,最终生下耶稣的故事。
参考资料
复活节的由来 纪念耶稣的节日.微信公众平台.2024-03-26
复活节.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交流合作处.2024-03-26
2019年复活节是几月几日具体日期 复活节象征代表物品有什么.今日头条.2024-03-26
盘点欧洲复活节风俗 挂彩蛋燃篝火互泼水(组图).环球国际.2024-03-26
受难周与复活节的7部电影推荐.基督时报.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