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竹
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Fenzi)Makino),禾本科(Poaceae)寒竹属(Chimonobambusa)植物,⼜名十方竹、四方竹。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日本,欧美一些国家有栽培;在中国产于江苏省、安徽等地区。其喜温凉湿润气候,多分布于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山坳小地带。
方竹高3-8m,近方形,新竿密被剌毛和绒毛,竿中部以下各节环具弯曲刺状气生根。鞘纸质或厚纸质,箨耳及箨舌均不甚发达;箨片极小。末级小枝具2-5叶,叶鞘革质,光滑无毛;叶舌低矮;叶片薄纸质,长椭圆状披针形。花枝呈总状或圆锥状排列,具稀疏排列的假小穗;小穗含2-5朵小花。花期4-7月。
方竹是优良的小型用材竹种,强度高且韧性好,秆可作手杖,常用于制作工艺品。笋可食用,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其株型十分美观,可用于城市园林绿化,观赏价值较高。
形态特征
茎
竿高3-8m,粗1-4cm,节间长8-22cm,近方形;新竿密被剌毛和绒毛,老秆具刺毛,脱落后,有瘤状毛迹,甚粗糙,竿中部以下各节环具弯曲刺状气生根;竿环位干分枝各节者甚为隆起,不分枝的各节则较平坦;箨环初时有一圈金褐色绒毛环及小刺毛,以后渐变为无毛。
叶
箨鞘纸质或厚纸质,早落,短于其节间,背面无毛或有时在中上部贴生极稀疏的小刺毛;箨耳及箨舌均不甚发达;箨片极小,锥形,基部与箨鞘相连接处无关节。末级小枝具2-5叶;叶鞘革质,光滑无毛,具纵肋,在背部上方近于具脊,外缘生纤毛;叶舌低矮,截形,边缘生细纤毛,背面生有小刺毛;叶片薄纸质,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收缩为一长约1.8mm的叶柄,叶片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初被柔毛,后变为无毛,有次脉4-7对,再次脉5-7条。
花
花枝呈总状或圆锥状排列,末级花枝纤细无毛,基部宿存数片苞片,具稀疏排列的假小穗2-4枚;假小穗细长,长2-3cm;小穗含2-5朵小花,有时最下1或2朵花不孕;小穗轴节间长4-6mm,平滑无毛;外纸质,绿色,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内稃与外稃近等长;花药长3.5-4mm;柱头2,羽毛状。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日本,欧美一些国家有栽培。
中国分布
中国主要产于江苏省、安徽、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
生长习性
方竹喜温凉湿润气候,忌阳光直射,适宜生长于雾多,雨水充足,平均气温10.5-15.5°C,年降雨量1200mm以上的环境中,多分布在海拔800以下的低山山坳小地形。方竹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在砂页岩、碳酸岩、紫色岩的酸性或中性土壤中都能够生长,其中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壤质土和山地黄棕壤长势最好。花期4-7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在自然环境中,方竹主要依靠出笋繁殖,笋期较长,白露至寒露期间为出笋盛期。早期和盛期笋,退笋率较低,幼竹当年抽枝长叶,新竹市既粗且高。而晚期笋退笋率高,幼竹翌年方可抽枝长叶,新竹又细又矮。
人工繁殖
方竹通常以移植母竹或埋鞭育苗的方法进行人工繁殖。移植母竹时一般选择1-2年生、分枝低、叶色浓绿、无病虫害的竹作为母竹,于2月中旬-3月底造林,先将林地挖成一定深度的穴,每穴施基肥,填土成馒头形,浅种后再覆盖一定厚度的土。
埋鞭应选2-3年生,黄铜色的壮鞭,以密集饱满,无病虫害的鞭芽为宜,于2月中旬-3月底进行埋鞭;整地做,按一定株行距挖沟埋下鞭段,抽芽后及时将覆草铺于行间。
栽培管理
选地与整地
方竹应选择海拔800m以下、背风、排水良好、土壤深厚、环境阴湿的的山谷地带进行栽培,需要避免阳光曝晒以及冬季西北风的迎风面。
常见的整地方法可分为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三类。全面整地即对造林地进行全面翻耕,彻底清除禾本科杂草和灌木;带状整地即沿等高线砍去造林地上杂草、藤丛和灌木后耙带;块状整地适用于坡度较高的造林地,全面清除林地中的灌木和藤丛,根据造林密度,确定栽植点,在栽植点周围开垦地块。
播种与栽植
选择1-2年生、生长健壮、竹节正常且无病虫害的竹子作为移栽母竹,沿母竹来鞭和去鞭的方向挖掘,切口需保持倾斜、整齐,对较远距离运输的母竹,需要用稻草或草袋进行捆扎。
方竹适宜于冬季初与早春移植,移植时将母竹放入穴内,保持根盘面与地表面平行,下部与土壤相接,多次回填表土、踩实,使根与土紧密相连,水全部渗入土中后再覆土松土,在竹秆基部堆成馒头形。
水肥管理
方竹新苗应注意林地的水分调节,保持林地土壤湿润但不积水,雨季清沟排水,旱季根据土壤情况适量浇水;及时施肥补充土壤养分,施肥时应以土杂肥为主,如厩肥,饼肥,再混施适量的复合肥以提高肥效。
病虫害防治
方竹较少发生病虫害,常见的有竹丛枝病、竹煤污病、竹螟、竹蚜虫等。主要分为三类防治措施:物理防治可用灯光诱杀、蜜源地灭虫;化学防治可用适量氧化乐果或甲胺磷竹腔注射;生物防治可人工释放松毛虫属、赤眼峰或用苏云金杆菌稀释液喷杀美国白灯蛾。
功用价值
观赏价值
方竹秆形特殊,分枝以下呈方形,笋色优雅,枝叶舒展飘逸,株型十分美观,可用于公园小片栽植,或点缀于假山之中,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具备优良的观赏性。
经济价值
方竹秆壁厚、纤维优良,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是优良的小型用材竹种,秆可作手杖,常用于制作工艺品。方竹笋可食用,且笋味鲜美,笋期晚,长,全年均有零星出笋,开发利用方竹笋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食用价值
方竹笋肉丰味美,质地脆嫩,营养丰富,为新培育的优质大熊猫主食竹新品种,也可作为人类优质笋用竹发展。
参考资料
方竹.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