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竹
孝顺竹(拉丁学名:Bambusa multiplex),别名分界竹、凤凰竹、观音竹、观音竹、泥黄竹、佛肚竹、蓬菜竹,是禾本科簕竹属植物。其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力、适应性较强,喜排水良好,湿润的土壤。孝顺竹原产越南。其在中国、日本、东南亚各国亦有栽培。
孝顺竹竿高4-7米,直径1.5-2.5厘米,尾梢近直或略弯,下部挺直,绿色;节间长30-50厘米,幼时薄被白蜡树粉;节处稍隆起,无毛,主枝稍较粗长。末级小枝具5-12叶;叶鞘无毛,纵肋稍隆起,背部具脊;叶耳肾形,边缘具波曲状细长繸毛;叶舌圆拱形,边缘微齿裂;叶片线形。假小穗单生或以数枝簇生于花枝各节,并在基部托有鞘状苞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子房卵球形,顶端增粗而被短硬毛,直接从子房顶端伸出,羽毛状。成熟颖果未见。孝顺竹在6-9月发笋。
孝顺竹是观赏竹类,常见于寺庙庭园间。其已被广泛用作栅栏、绿篱等,且孝顺竹可用于编织、造纸等。孝顺竹竹叶供药用,有解热、清凉和治疗流鼻血之效。
形态特征
枝
孝顺竹竿高4-7米,直径1.5-2.5厘米,尾梢近直或略弯,下部挺直,绿色;节间长30-50厘米,幼时薄被白蜡树粉,并于上半部被棕色至暗棕色小刺毛,后者在近节以下部分尤其较为密集,老时则光滑无毛,竿壁稍薄;节处稍隆起,无毛;分枝自竿基部第二或第三节即开始,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主枝稍较粗长。竿箨幼时薄被白蜡粉,早落;箨鞘呈梯形,背面无毛,先端稍向外缘一侧倾斜,呈不对称的拱形;箨耳极微小以至不明显,边缘有少许繸毛;箨舌高1-1.5毫米,边缘呈不规则的短齿裂;箨片直立,易脱落,狭三角形,背面散生暗棕色脱落性小刺毛,腹面粗糙,先端渐尖,基部宽度约与箨鞘先端近相等。
叶
孝顺竹末级小枝具5-12叶;叶鞘无毛,纵肋稍隆起,背部具脊;叶耳肾形,边缘具波曲状细长繸毛;叶舌圆拱形,高0.5毫米,边缘微齿裂;叶片线形,长5-16厘米,宽7-16毫米,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粉绿而密被短柔毛,先端渐尖具粗糙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
花
孝顺竹假小穗单生或以数枝簇生于花枝各节,并在基部托有鞘状苞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6厘米;先出叶长3.5毫米,具2脊,脊上被短纤毛;具芽苞片通常1或2片,卵形至狭卵形,长4-7.5毫米,无毛,具9-13脉,先端钝或急尖;小穗含小花(3)5-13朵,中间小花为两性;小穗轴节间形扁,长4-4.5毫米,无毛;颖不存在;外稃两侧稍不对称,长圆状披针形,长18毫米,无毛,具19-21脉,先端急尖;内稃线形,长14-16毫米,具2脊,脊上被短纤毛,脊间6脉,脊外有一边具4脉,另一边具3脉,先端两侧各伸出1被毛的细长尖头,顶端近截平而边缘被短纤毛;鳞被中两侧的2片呈半卵形,长2.5-3毫米,后方的1片细长披针形,长3-5毫米,边缘无毛;花丝长8-10毫米,花药紫色,长6毫米,先端具一簇白色画笔状毛;子房卵球形,长约1毫米,顶端增粗而被短硬毛,基部具一长约1毫米的子房柄,柱头3或其数目有变化,直接从子房顶端伸出,长5毫米,羽毛状。
果
孝顺竹成熟颖果未见。
笋期
孝顺竹在6-9月发笋。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孝顺竹原产越南。其在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亦有栽培。
中国分布
孝顺竹分布于中国的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湖南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等地。上海市、南京等地有露地栽培。
生长习性
孝顺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在中国南方暖地竹种中,孝顺竹耐寒力较强,适应性较强,在一般年份南京、上海地区小气候好的地段能安全越冬。喜排水良好,湿润的土壤。
栽培技术
孝顺竹一般采用母竹移栽法,种植最宜在3月间,选择生长健壮、大小适中、无病虫害、秆茎芽眼肥大、须根发达的1、2年生的母竹。挖掘时,要连蔸带土3-5秆为一丛挖起。母竹留枝2-3盘,其余截去,及时种植,否则应放在阴凉避风处浇水保湿,远距离运输应妥善包装,防止损伤根眼及振荡宿土。由于孝顺竹地下茎节间短缩,向外延伸慢,栽植密度应比散生竹要大,栽前穴底先填细土施腐熟的厩肥,与表土拌匀,将母竹放下,分层盖土压实,务使鞭根与土壤密接,浇定根水,覆土比母竹原着土略深2-3厘米。也可移蔸栽植,即削去竹秆,只栽竹蔸。
病虫害防治
竹茎扁蚜和大竹象是危害、影响孝顺竹生长和园林景观的两种主要害虫。
竹茎扁蚜
危害
竹茎扁蚜一年发生多代,主要在孝顺竹的嫩竹竿上危害。严重时,该虫密集布满竹竿并分泌蜜露,导致煤污病的发生,且会散发出一股浓烈臭味,招致苍蝇、胡蜂等取食蜜露,不但严重影响景观,还影响孝顺竹的生长。
竹茎扁蚜通常以孤雌蚜在竹竿基段越冬,成虫不善活动。翌年2~4月间枝叶萌发时开始活动,迁移至竹梢嫩芽上,5月中旬达到高峰。7月间新笋出来时,再迁移至新笋上为害,9月又达到一个为害高峰期。
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冬季或早春人工剪除有虫、卵枝条,减少越冬虫源;合理修剪枝条(包括蚜虫聚生枝),保持通风透光,减少虫口密度。
保护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科、蚜小蜂等,可有效防治该虫扩散危害。
该虫的扩散主要由活动能力较强的初龄若蚜来完成,药剂防治的适期是在其盛发期的3月和9月,此时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大竹象
危害
大竹象在上海一年发生1代,其美国白灯蛾在孝顺竹7月的新出笋内或嫩竹中取食竹竿内壁的竹丝,大量的粪便堆积在竹竿内,散发出浓浓的臭味,并会导致笋或竹竿折断。其成虫口器如大象的鼻子,故此得名。该虫发生为害后,可致当年新抽笋畸形或断头折梢,不能成竹。竹笋的株受害率重者达70%以上,轻者也有10%左右。
大竹象成虫6月中下旬出土,7月下旬~8月上旬出土最盛,7~9月是幼虫为害的高峰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严禁种植绦虫苗木。捕捉成虫,清除、销毁被啄伤的笋或嫩竹。保护利用天敌,如卷叶象茧蜂等。在成虫期用80%绿色威雷胶囊剂200~300倍液喷雾防治。
竹茎扁蚜和大竹象都危害孝顺竹,但大竹象美国白灯蛾在竹竿内壁蛀食、成虫具坚硬外壳且善飞,因此防治大竹象的难度更大。笔者曾在7月上旬、9月下旬用辛硫磷1∶800~1000倍液浇灌防治危害孝顺竹的两种害虫,既有效地防治了竹茎扁蚜,而且次年大竹象的出土率和为害程度也明显降低。
另外,孝顺竹的变型琴丝竹、变种凤尾竹也会受竹茎扁蚜、大竹象的危害,可采取相同措施防治。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孝顺竹竹秆青绿,叶密集下垂,姿态婆娑秀丽,在中国长江以南多栽培于庭园供观赏,或种植宅旁作缘篱用,也常在湖边、河岸栽植。孝顺竹叶片数目甚多,排成羽毛状,枝顶端弯曲,是观赏竹类,常见于寺庙庭园间。
经济价值
孝顺竹是一种重要的园林绿化竹种,已被广泛用作栅栏、绿篱等,且孝顺竹的竹秆细长强韧,可用于编织、造纸等。
药用价值
孝顺竹竹叶供药用,有解热、清凉和治疗流鼻血之效。
主要变种
参考资料
孝顺竹.植物智.2024-07-29
Bambusa multiplex.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1-29
孝顺竹-名称分类.植物智.2025-01-29
孝顺竹.物种2000官网.2025-01-29
孝顺竹.中国植物志.2025-01-29
孝顺竹-形态特征.植物智.2025-01-29
孝顺竹Bambusamultiplex-植物志.植物智.2025-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