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枝江市

枝江市

枝江市,古称丹阳,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县级市,由宜昌市代管。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东南部,面积1310平方千米。枝江市辖1个街道、8个镇。市政府驻马家店街道胜利路28号。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42.84万人,主要民族为汉族

枝江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西缘,宜昌市唯一的平原县市,境内江河纵横,水库、湖泊,堰塘星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无霜期长,四季长短不一。早在6000年前,枝江地域上就已形成了原始的社会部落。秦朝时,因长江至此分枝而得名枝江。1996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消枝江县设立枝江市。

枝江素有“三峡水乡、鱼米之乡”之称,拥有枝江玛瑙米、枝江脐橙、百里洲砂梨等特色农产品。,枝江是湖北省重点开发一类县市、工业重要聚集地。拥有湖北枝江经济开发区、姚家港化工园、仙女新经济产业园、宜昌食品工业园、宜昌船舶工业园、白洋装备工业园“一区五园”。成功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全国工业百强等“全国百强”行列。2022年,枝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4.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4.7:49.2:36.1。

枝江市是全国少有的“公铁水空港”齐备的县域,具有通江县达海、连接四方的优越交通区位。并且历史悠久,是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遗址的核心分布区,拥有关庙山遗址,青山墓葬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枝江民间吹打乐、枝江楠管、碟子舞、扇子戏等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枝江不仅有“关关鸠在河之洲”的万里长江第一洲百里洲镇,还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金湖中国湿地公园,先后举办了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湖北长江超级半程马拉松赛、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名称

周称丹阳秦朝时,因长江至此分枝而得名枝江。清顾祖禹编写《读史方舆纪要》载:蜀江自此分为诸洲,自江陵而九十九洲起,自此间如乔木之有条枝焉,故曰枝江。1996年7月3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6]51号)撤销枝江县,设立枝江市。

历史沿革

先秦至隋唐时期

据在问安区关庙山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境内出土的其它文物证明,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枝江地域上已有原始的农业,牧业生产活动,并形成了原始的社会聚落。

周朝时称丹阳,归属西楚春秋前期为楚都,后称罗国,隶属于楚国。

战国时仍名丹阳。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白起攻占楚郢都,置南郡,今枝江属南郡地。

秦(公元前221~206年)因长江至此分枝而得名枝江,归属南郡。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设枝江县,属于南郡十八县之一。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改南郡为临江郡,五年又重新改称南郡。刘启二年(公元前155年)再次改南郡为临江郡,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复为南郡。王莽新政时,改南郡为南顺,莽败后仍名南郡,此阶段枝江归属未发生变化。

三国时(220--265年)孙吴拆枝江为两县,在枝江境内北部置旌阳县。旌阳区、枝江两县均属吴南郡九县。

晋(265~420年)仍属南郡

南北朝(420--589年)刘义隆元嘉十八年(441年)将旌阳县并入枝江,枝江属南郡七县。齐、梁,西梁,属南郡;陈,省枝江,置罗郡,枝江属罗郡。

隋(581--618年)复置枝江,属南郡。

唐(618--907年)李亨上元元年(760年)析江陵置长宁县。二年(761年)将枝江并入长宁县李豫大历六年(771年)省长宁复置枝江,属山南东道江陵府江陵郡

五代十国至明清时期

五代十国(907~960年)高季兴父子踞江陵,称南平国,枝江属之。

宋(960~1279年)属荆湖北路江陵府江陵郡,赵顼熙宁六年(1073年),省枝江并入松滋县赵煦元元年(1086年)复置枝江县。

元(1277~1367年)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行中书省中兴路

明(公元1368~公元1644年)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朱元璋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五月,省枝江并入松滋市。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5月复置枝江县。

清(公元1644--公元1911年)属湖北省荆州府。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枝江知县徐吴龄反正易帜,被鄂都督黎元洪委为县知事。同时,改县署为县知事公署。同年11月19日,“荆宜施司令部”司令唐牺支宜昌市“光复军”管带欧阳超奉率新建陆军由宜昌乘船至江口登陆,强渡沮漳河,配合友军进攻荆州市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公元1912~公元1949年)元年(公元1912年)枝江直属湖北省。2年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枝江属荆南道。10年(公元21年)分荆南道为荆宜,施鹤两道,枝江属荆宜道。

民国15年10月(公元1926年),国民革命军分三路进入枝江地区。北伐军第十军一部占领枝江县城、洋溪一带,迫使北洋军阀刘旅长所部缴械投降;北伐军第九军第一师占领江口、董市一带;第八军军长唐生智率部占领沮漳河沿岸的凤台,草埠等地。至此,结束了北洋军阀在枝江长达14年的统治。

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枝江属湖北省

民国16年春(公元1927年),共产党员柴受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和省农民协会的派遣,来枝江开展农民运动,发展共产党的组织。5月1日,柴燔在枝城圣庙秘密发展教师吴先孔,商人肖宝苍,码头工人薛开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立枝江县第一个共产党员小组,柴燔任党小组长。

民国38年2月3日(公元1949年),李先兵率领一个连的解放军解放新场地区,并于6日成立新场区人民政府,同时成立维新、杨新、官荻三个乡政府。5月20日,中共宜昌地委决定成立中共枝江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李先兵任县委书记,陶君彦任县长。9月中旬,中共枝江县委,县人民政府机关自江口迁往枝城。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7月17日枝江解放后,属湖北省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年,湖北省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改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地区专员公署,枝江归其管辖。1955年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枝江并入宜都县。1962年10月20日,国务院第117次会议决定恢复枝江县,归湖北省宜昌地区专员公署管辖。1978年8月,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枝江属之。

1992年3月,枝江属宜昌市。1995年3月21日,国务院(国函[1995]5号)批复设立宜昌市猇亭区,以枝江县猇亭镇为其行政区域,区政府驻桐岭。1996年7月3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6]51号)撤销枝江县,设立枝江市。

地理

位置境域

枝江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西缘,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东南部,北靠当阳市,西南接宜都市,西北靠亭区、夷陵区,东南邻荆州市;枝江市东西最大距离58.5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5.04千米,总面积1310平方千米,介于东经111°25′-112°03′,北纬30°16′-30°40′之间。

气候

枝江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宜,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无霜期长。年均降水量1041.8毫米,西南部偏多,在1200毫米,东北部偏少,在1000--1100毫米左右。境内其分布特点是西南部长东北部短,降水充沛,不同季节的降水变化较大。在四季中,春季冷暖多变,大风增多,雨水增加,雨量多年平均为294.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8.5%;夏季温度较高,初夏雨量集中,盛夏晴热干旱。每年6-7月为降雨高峰期,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7%;秋季初秋气温下降较快,中秋节爽晴多,晚秋霜出现;冬季寒冷少雨,间有冻害。是雨量最少的季节,只占全年降水量的6.9%。年平均气温为16.5℃,最高气温出现在每年7月,历史最高气温为38.5℃,最低温度出现在每年1月,历史最低温度14.8℃;霜期平均为273天,日照市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29.3小时。

地质

枝江市位于江汉盆地西北部,在区域构造上处于扬子板块中部的宜昌市稳定带和当阳市滑褶带上,其东北部为大洪山前陆冲断带,西北部为黄陵隆起及湘鄂西褶皱带。枝江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为一套厚约200米的第四系河湖松散堆积物所覆盖。除西北部有少量白垩系上统、第三系上第三统和下第三统地层出露外,其余均为属第四系地层。第四系在该市主要表现为:全新统:上部为粉砂及砂质粘土,下部河床相砾石,主要为江河、河漫滩地;上更新统:为砂砾粘土、杂色粘土、砾石层;中更新统,为粘土、含砂质粘土、细砂层、泥质粉砂层。以上两统除百里洲、七星台镇外,其它各区、镇均有分布;下更新统,为半成岩状粉砂质和淤泥质粉砂、砾石岩,砂质胶结,市境内西南、西北岗地均属此统。

地形地貌

枝江市地处黄陵山地与江汉平原接壤的丘陵地带,山势由陡峭趋于平缓,地势呈带状沿长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丘陵,间有山冲地,东南属平原,湖泊港渠密布。分为平原、岗地、低丘三种地貌类型。丘陵、岗地分布在境内西北部,占总面积的58.8%,平原主要分布在境域东南部,占总面积41.2%。境内山岭属大巴山脉荆山支脉,自西北向东南缓缓下降,均属无名山岗。西北部安福寺镇邹家冲村为最高点海拔207米,东南部七星台镇杨林湖村为最低点海拔35米,高差达172米。

水文水利

水文

枝江市境内江河纵横,水库、湖泊,堰塘星布,水域面积占该市总面积的17.9%,其中长江沮漳河、南河、玛瑙河流经面积占该市水面的41.4%。境内有大小湖泊23个,总面积79平方千米,其中面积千亩以上的有太平湖、陶家湖、东湖和刘家湖。境内沿江河及平原湖区,属富水性强的地区,地下水位高,埋藏浅,便于开采,地下水量丰富。钻孔单位涌流量每小时10~30立方米。

境内溪流,除鲜家港向东注入沮漳河外,其余均向南注入长江。长江过宜昌市后西由亭古坟溪入境,东至马羊洲出境入江陵县。境内流长114.5千米,平均坡降0.005%,多年平均径流量4662亿立方米。从梅子溪至姚家港段长40.5千米,呈“U”形,使顾家店镇成为内陆半岛,纵深直径为14.25千米。境内长江段面平均宽度1000米以上,梅子溪对打船场最窄处700米,江口对曹家河最宽处2000米。长江在百里洲首岐分为南北二江,主流在南称外江,支流在北称涪江亦称沱江,江、沱二江于洲尾汇合。

水利

2022年,枝江市境内拥有长江堤防167.7千米、沮漳河堤40.2千米、玛瑙河堤35.6千米;中型水库4座,分别为石子岭水库、鲁家港水库、胡家畈水库、火山口水库;赵村水库14座,小(二)型水库38座。总库容2.67亿立方米。堰塘 23331口,容水0.48亿立方米。库、湖、堰共计容水3.49亿立方米,占一般年径流量的41.1%。

土壤

枝江境内有黄棕壤土、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石灰土,共5大类、11个亚类、31个土属、143个土种。其中黄棕壤土是市内唯一的地带性土壤,该土属土层深厚,质地较粘。面积496927亩,占全市(农林)土地面积的34.32%,为林业、特产及旱杂粮生产的主要土壤。水稻土是全市粮食生产的主要土壤,面积48916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3.79%,全市除百里洲镇外,其它各地均有分布,大多在低丘平畈地带,灌溉条件较好,肥力较高,适合水稻种植,适宜发展一年两熟或三熟。潮土是由近代河流冲积物或湖泊沉积物发育而成的土壤,面积451387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1.18%,多分布在东南部百里洲、七星台及沿江河两岸海拔50米以内的平原湖区,其土层深厚,易耕性好,养分易分解利用,宜种范围广,复种指数较高,是棉、麦、油等多种作物生产的主要土壤。其它土壤在境内分布较少。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4年末,枝江市土地总面积137441.57公顷,农用地面积为101171.5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61%。其中耕地面积为51203.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26%;园地面积为26023.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重庆轨道交通5A线93%;林地面积为6534.0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5%;其他农用地面积为17410.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67%。

建设用地面积为23384.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01%。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4311.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4%;其中,城镇用地面积为4311.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4%,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2930.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41%,采矿用地面积为165.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2%;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5775.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0%;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201.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5%。

其他土地面积为12885.8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38%。其中水域面积为12839.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34%;自然保留地面积为46.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3%。

生物资源

动物资源

枝江市家畜家禽主要有牛、猪、鸡鸭等,其中“夷陵牛”是枝江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另外,银环蛇和金头蜈蚣也是名贵中药材,近年也有人工养殖。

植物资源

枝江市境内的林木共有49科,158种,主要分用材林和经济林两种。其中用材林树种有马尾松、杉、侧柏、松柏、川柏、千头柏旱柳、旱柳、垂柳等,引进树种有雪松、湿地松火炬松水杉池杉、大官杨、意杨等,近年已成为平原湖区的主要用材树种;经济树种主要有核桃、板栗、毛栗、栓皮栎桑树杜梨山胡椒、山楂、桃等。

枝江市历来是中药材的重要产地,境内野生植物中,药材约270种,常被采用的近百种,主要有麦冬天门冬、桔梗、半夏、金银花、丹参北柴胡、胆草、玉参、花粉、射干、百部、山楂、茵陈蒿、蒲公英、徐长卿苦香树等。

森林资源

2020年末,枝江市林地保有量44.97万亩,其中森林面积32.8万亩(含乔木林、国特灌、竹林),森林蓄积量30.8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17.99%。

矿产资源

枝江市境内尚未发现金属矿床,仅长江流域冲积层中及河漫滩阶地和超河漫滩一级阶地有比较丰富的分散的沙金资源。西南、西北部岗地有少量锰,铁质薄层。善溪窑、熊家窑等地有丰富的陶土,可制各种陶器;长江沿岸,各个沙洲及玛瑙河等地的粗、细砂和小卵石,是优质建筑材料;枝江市境内除少数地方外,粘土丰富。另外,境内玛瑙河和雅石溪盛产玛瑙石和雅石。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枝江市境内有植物资源92科410属1256种,其中森林植被47科153种,主要有马尾松香樟木、桂花树、栎属、栾树、枫杨、杉木王水杉等。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9种,珍稀物种有枝江枫杨、枝江丹桂、疏花水柏枝等。“枝江枫杨”,是枝江市新发现的速生树种资源,生长快,材质好,属国际植物界的珍贵树种,国际植物学会将其命名为“枝江枫杨”,公认其为“世界独苗”。1982年将其列入《中国植物分类学》。

动物

枝江市境内陆生野生动物共有4纲7目23种,常见的兽类有狼、狐属、野猪等,常见鸟类有红原鸡秧鸡野鸭等,常见鱼类有、尖头鰔、翘嘴白等。到2022年底,枝江市共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6种,其中,已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包括黑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包括黑鸢、小鸦鹃红脚隼燕隼水雉等。

自然灾害

枝江市域内自然灾害频繁,洪涝,干旱、大风、病虫灾害均属常见。近年来枝江市发生的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有:2008年6月3日,湖北省枝江市“鄂枝江渡0018”轮,航行至枝江马家店三码头(长江中游航道里程约536.5千米)附近水域时,因遭遇突发冰雹大风而倾覆沉没。船上12人全部落水,其中6人获救,5人死亡、1人失踪。2016年枝江市遭受50年一遇的强降雨天气袭击。本次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254.1毫米(安福寺),超200毫米的有5站,超100毫米的有19站,降水强度居于历史第2位。由于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造成全市大面积受灾。2019年枝江遭遇自1965年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最严重的伏秋气象干旱,8月1日至10月份,枝江市平均气温27.8℃,居历史第一位;降水量为49.7毫米,同比偏少74.9%,为历史同期倒数第三;蒸发总量305.9毫米,居历史第一位。枝江市农作物受旱面积共计31.14万亩,其中重旱6.34万亩。

行政区划

枝江市下辖马家店街道1个街道和8个镇。市政府驻马家店街道胜利路2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枝江市常住人口42.84万人,城镇化率60.31%,枝江市户籍总户数184050户,总人口466245人,其中城镇人口229986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9.33%。全市户籍人口中,男性233331人,占50.04%,女性232914人,占49.96%。其中,0-17岁51345人,占总人口比重11.01%,18-34岁78224人,占总人口比重16.78%,35-59岁203878人,占总人口比重43.73%,60周岁及以上132798人,占总人口比重28.48%。全年出生人口1645人,其中男862人,女783人,死亡人口319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3‰。

民族

截止2020年,枝江市有土家族苗族侗族回族等25个少数民族,有3591户,7163人。主要分布在安福寺镇、董市镇2个镇(街道)和安福寺镇胡家嘴村、马家店街办江口社区、董市镇镇新周场村等13个村(社区)。

语言

枝江市方言主要为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湖广片鄂中小片。该方言主要分布在武汉、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等地。

枝江方言较之于现代汉语普通话,其语音多异,词汇略殊,语法大同。其主要特点有:声母[n]和[l]不分,读成[n]; [ t]、[ ts']、[s]和[t∫]、[t∫']、[∫]不分,读成[t∫]、[t∫']、[∫]; 舌根音[k]、[k']、[x]和舌面音[ tc]、[ tc']、[c']有着对应关系;前鼻韵母[in]、[ən ]没有相对的后鼻韵,在发音的口形上没有撮口乎。

宗教信仰

到2017年,枝江市拥有弥市镇三佛寺、清真寺、水府庙道观、万寿山道观等多处宗教场所,有问安袁码头天主教临时活动点、马家店街办拽车社区基督教临时聚会点2处。现有各类信教群众6000余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在枝江教职人员16名,天主教、基督教由宜昌市教会安排专人到该市负责日常教务。

佛教

佛教于天宝时传入枝江,1924年(民国13年)创建枝江县佛教协会,1946年(民国35年)改为中国佛教会枝江县分会,由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监事等14人组成,每年换届选举。截止2023年,拥有枝江市弥陀寺、枝江三佛寺等佛教场所。

江口弥陀寺是枝江市最早的佛教寺庙,建于唐朝。修建时有殿堂楼阁及僧舍99间,后经多次修茸,寺院雄伟壮观,常居僧百余人,是唐、宋以来鄂西著名佛教丛林之一。寺内供佛像数百尊,因战争毁坏,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 重修中殿;清同治四年(1865年) 又重修正殿、前殿和钟鼓楼。2010年,经5年的紧张施工,现山门、钟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斋堂、往生堂、延生堂、伽蓝殿、客堂、云水堂、地藏殿、昌明大师舍利塔等主体工程竣工,完成建筑面积约20000余平方米,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仅指土木建设部分)。

基督教

基督教主要分为天主教、耶稣教和东正教,枝江境内有基督教和天主教两种。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天主教传宜昌市后即传入枝江(今宜都枝城镇)、峰山岗、横店子等地。1910年,在峰山岗建起了枝江第一座天主教堂,历任神甫 8 人。基督教则是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由宜昌“英格兰”教会牧师丁某传入董市,并曾在该镇大横街建福音堂一所。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基督教在枝江市逐步发展,到2014年,全市有信教群众200余人,主要分布在白洋镇万福垴村桂溪湖村等地,在百里洲镇、安福寺镇及马家店街道等地也有少数信教群众居住。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中国旧称“回教”,“回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伊斯兰教随回族人口迁入而传入。当时清军鲍超部队中部分回族军士在枝江江口落籍,他们筹巨资在江口镇修建了一座占地3000平方米、宏伟壮观的清真寺。江口清真古寺,是枝江唯一的伊斯兰教区,也是鄂西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到2018年,为满足枝江回族群众及新疆、甘肃省青海省等地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迫切需求,江口清真古寺已进行了四次大的整修。

道教

道教是中原地区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它产生于东汉中叶。金,元时期,道教即分为全真和正一两大宗派。全真派为出家道士,全真派的丛林为宫观,在该市众多的寺庙中,属道教所修建的观,主要为唐、宋,元等朝代兴建,市区有三清观,百里洲有回龙观,永宁观、仁威观、神龙观,龙山坪有双泉观,孙家湖有青龙观,董市有回龙观(明代改为金龙寺)、古龙观,安福寺有九龙观、云台观等。枝江董市水府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距今已有643年历史,是长江流域保存最为完整的水府庙。

经济

综述

枝江市是全国产粮大县、全国“双低”油菜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湖北省水产大县、水果大县。农业以种植水稻、“双低”油菜、生猪、柑橘属、棉花等五大农产品为主,是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工业以食品饮料、化工、纺织、机械制造为四大支柱产业。连续12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三农”发展先进县市,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县市。

2022年,枝江市实现GDP为814.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第一产业增加值120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400.7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294.2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结构为14.7:49.2:36.1。人均GDP为190334元。市2022年,枝江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27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04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5295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640元。

第一产业

枝江素有“三峡水乡、鱼米之乡”之称,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全省畜牧强市。枝江市水稻、“双低”油菜、生猪、柑橘、棉花等五大农产品被纳入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拥有湖南省首个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枝滋有味”。枝江玛瑙米、枝江脐橙、百里洲砂梨等均是当地特色农产品;“夷陵牛”“夷陵牛雪花牛肉”两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定并核准注册,2022年,枝江粮食产量为31.84万吨;棉花产量0.24万吨。园林水果产量为85.09万吨,其中柑橘类水果产量为80.62万吨。生猪出栏量为99.2万头,猪肉产量为7.57万吨;牛出栏量为1.45万头,牛肉产量为0.22万吨。2022年,枝江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9.42亿元,同比增长了约5%

第二产业

枝江市以高端食品制造、化工新材料、医疗防护和高端纺织、先进装备制造四大支柱产业为主,与电子信息、新能源两大新兴产业构成“4+2”产业体系。培育出了主板上市公司奥美医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枝江酒业和三宁化工,以及华润雪花、今贝饮品、欢乐家食品、恒友化工、华鑫光电、迅达科技等一大批骨干企业。2022年,枝江市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94.5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2.0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3.5亿元;化学纤维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7.0亿元。全年枝江市第二产业增加值400.7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1263.6亿元(含白洋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速16.7%,高于宜昌市平均增速6.1个百分点。四大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67.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2.8%。

第三产业

基于该市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枝江市已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大众电子商务创业最活跃县市。十三五期间,有电商网店3500多家,建成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54个、京东村级推广站205个。电商产业园、姚家港物流园建成运营,A级物流企业达到8家。“枝滋有味”入选全省“面对面”服务建设十大重点公共品牌,获评全省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重点品牌。枝江成为国家“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全国淘宝村百强县。2022年,枝江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21.8亿元,比2021年增长41.2%,其他交通运输及仓储业营业收入完成38.9亿元,比2021年增长43.1%;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完成59.49亿元,比2021年增长1.6%。2022年,枝江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94.2亿元,增长2.9%。其中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完成71.7亿元,比2021年增长39.4%。

经济功能区

枝江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以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载体,以姚家港化工园、仙女新经济产业园、宜昌(安福寺)食品工业园、白洋装备工业园、宜昌市船舶工业园为特色工业园区的“一区五园”发展平台。2019年获评全国绿色发展优秀开发区。

枝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9月。2022年5月,经省委编委批准,枝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一区五园”管理模式统筹管理宜昌姚家港化工园、仙女新经济产业园、白洋装备工业园、宜昌船舶工业园、安福寺食品工业园。园区规划面积90.09平方千米,已建成面积41.23平方千米。目前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智能制造、新生态绿色食品、新电商“五新”产业体系。

社会

教育

截止2020年,枝江市已经实现初中小学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的目标。全市学前教育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占比50.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7.3%,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5.1%,截止2022年,枝江市拥有各类学校90所,其中:小学25所,初中11所,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50所。

枝江英杰学校是由枝江籍实业家吴于宽于2001年8月投资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全日制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位于枝江市马店街道胜利路特2号,分为小学、初中两部,2022年该校共60个教学班,其中初中部28个班,小学部32个班,在校学生2400余人,专任教师167名。学校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医疗

2022年,枝江市共有卫生机构322个(含村卫生所),其中医院(含民营医院)11个、卫生院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枝江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266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38人,注册护士1465人,卫生防疫人员60人;卫生机构床位数2472张,其中医院床位数1968张,卫生院床位数504张。

枝江康宁精神病医院(枝江市精神卫生中心)于1997年建院,2022年,枝江康宁精神病医院占地面积1.8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余平方米。是枝江市目前唯一一家精神心理疾病专业诊疗机构(医保定点单位)、二级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枝江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枝江市精神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承担枝江市区域内的精神心理疾病诊疗、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服务、社会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精神残疾鉴定、精神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等职能。

文化事业

到2022年末,枝江市拥有公共图书馆2个,总藏书量15.58万册。剧场、影院2个。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50.43万人,完成国内旅游收入45.2亿元。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有线电视入户率36.8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市内217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光纤入户率、达到100%;建成并投入使用5个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

枝江市图书馆位于湖北省宜昌枝江市马家店街办沿江大道105号,馆内除古籍善本以及国家规定不宜外借的馆藏文献资源外,文献借阅、查询、阅读指导、参考咨询、用户培训、讲座、展览及网上信息导航等基本文化服务免费提供。并为特殊人群(留守儿童、农民工、老人、残障读者)提供上门服务及面向基层开展的流动图书车服务及其他延伸免费服务。

科技

截止2020年,枝江市全社会R&D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88%。参与国家标准制定5个。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市享受国贴、省贴等省管以上专家达到17 人,院士专家工作站达到6家。全省首个、全国县级城市第3个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落户枝江。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载体32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5家,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2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2216件,居宜昌市第2位。奥美医疗发明专利获得国家专利优秀奖,获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市)”,获评湖北省技能强省示范县。

2022年,枝江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95.71亿元,比2021年增长30.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34.26亿元,比2021年增长17.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7%。全年科技成果在本地企业转化扩散数20项。2022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4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0.7亿元。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34个,其中转化科技成果20项。2022年获得宜昌市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项。

体育

2022年,枝江市共有体育场馆4个,设立18个全民健身站点,实现全民健身站点居民小区全覆盖。参加省以上运动会人数105人,共获得41枚奖牌,其中21枚金牌、9枚银牌和11枚铜牌。成功承办2021年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资格赛、2021湖北长江超级半程马拉松赛枝江站、2021“百千万”湖北省拳击俱乐部联赛、2022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足球、桨板、帆船、拳击、排舞比赛、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20余场。鼓励退休职工、社会文体爱好者常态化组织开展广场舞、柔力球、太极拳等健身活动。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60%;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67岁,均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全市37所中小学校围绕足球、田径、拳击、羽毛球、乒乓球、花样跳绳等特色项目。

枝江市体育中心位于枝江市城区友谊大道与南岗路交汇处,占地面积319亩,总建筑面积36812.15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98亿元。是枝江市建市以来建设的最大的公益性建筑群。主要建设项目包括体育馆、文化馆、游泳馆和体育场。其中文体馆主要分为体育馆和文化馆两大功能块,总建筑面积为13493平方米,占地面积8196平方米。总坐席为3139位,其中固定座椅1676位,观众席活动座椅1323位,活动主席台贵宾座椅140位。建筑总高度23.5米。

社会保障

2022年枝江市参保人数总计43.6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31818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为81830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7891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03566人。在医疗保险方面,枝江市2022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总人数为372772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94.456人。此外,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53867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数为78316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46410人。

社会救济方面,2022年枝江市社会救济总人数为12011人,比2021年下降6.2%。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10279人,比2021年下降9.2%,其中城镇低保人数为1.397人。享受城镇低保资金1065万元。享受低保人数占救济总人数的比例为85.6%。此外,截至2022年末,枝江市共有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27个,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数221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3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2552张。

交通

综述

枝江市交通极为便利,万里长江贯东而去,境内长江左岸自然岸线全长约70千米,右岸自然岸线全长约34.2千米。上海-重庆高速公路318国道汉宜铁路并行东西,形成“三横五纵”的公路主骨架;焦柳铁路和汉宜高铁为运输主通道,地方紫云铁路、紫姚铁路和省化专用铁路为辅,形成“一纵一横三联”市域干线铁路网。宜昌三峡机场距市中心30千米,构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公路

枝江市公路总里程长、桥梁众多,交通流量大。截止2020年,枝江市现有公路总里程4454千米(不含高速)。其中国道主要为G318、G348两条,总长57千米,省道107千米,县道328千米,乡道974千米,村道2986千米。高速公路以上海-重庆高速公路为主,连接枝江市和周边城市。在建的枝江百里洲长江大桥纳入“2025年前重点推动实施79座过江通道”之一,是当枝松高速的控制性工程,是当前世界跨径最大钢-UHPC组合梁斜拉桥。大桥采用A型桥塔,北塔高242.5米,南塔高257米。桥面全长1549米,主跨890米,双向六车道。大桥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通车。百里洲镇大桥建成通车后,当枝松高速公路将串连起当阳市、枝江、松滋三市。可实现当阳、枝江、松滋、宜都四地连通时间将缩短到30分钟之内。

铁路

枝江市境内有“一纵一横三联”铁路线穿境而过,铁路里程142.5千米。其中汉宜铁路在枝江横向穿过,境内总长46千米,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焦柳铁路则是枝江早期重要的客货运交通枢纽,枝江境内全长37千米,串联着华北、华中地区和华南三个地区,是国家Ⅰ级客货共线铁路,枝江站则是焦柳铁路上的重要区域节点。另有省化专用铁路、紫云姚铁路(紫姚铁路11.459千米)和其他专用铁路,与汉宜高速铁路、焦柳铁路共同构成枝江市发达的铁路网络。

航空

三峡国际机场距枝江市区仅25千米。截止2021年,正在规划建设湖北枝江通用机场(直升机场),项目选址于枝江市问安镇龚桥村,规划建设用地237.68亩,定位为A1类通用机场,飞行区等级为1B,共设置5个直升机位,并配套建设航站综合楼、消防车库、应急物资库、航管塔台、机场变电站等设施,项目总投资1.22亿元,建设期19个月。

航运

枝江市管辖水域为一江两河,通航里程185千米,其中长江干线95.5千米(含白洋镇28.5千米),沮漳河48.5千米,松滋河41千米。宜昌港枝江港区划分为4个作业区,分别为姚家港作业区、马家店作业区、七星台作业区、百里洲镇作业区,规划港口岸线11段、16926米,其中已利用港口规划岸线8790米,包括现经营性码头利用规划岸线4319.1米,在建水运项目6个、利用规划岸线1504米。

2021年,枝江市拥有水路运输企业15家,拥有货运船舶51艘、总吨60729、载重吨88020、功率24763千瓦;渡口25处、渡船35艘。港口企业12家、货运码头16个(其中危化码头3个、加油船2艘),泊位28个,港口年吞吐能力1440万吨,2021年完成港口吞吐量2095万吨。

公共交通

2022年,枝江市有农村客运车辆167台,经营农村客运班线54条,自2015年“村村通客车”工作以来,枝江市已有176个行政村全部通客车,覆盖率、保持率100%,通村客运公交化率达到69%。2017年7月1日,毗邻枝江北站的枝江汽车客运换乘站正式运营。使该市高铁、公交、出租等多种交通方式在此将实现“零换乘”。枝江汽车客运换乘站南北宽约200米、东西宽约80米,总面积约为16965平方米,合计25.7亩。总投资1289万元,主站楼分为上下两层,共设发车位16个,设计日发送旅客能力达 5000人次,初期日发班约 500班次。

文化

综述

枝江市历史文化悠久,早在距今七千年前,人类祖先就开始在枝江地区生产生活,并形成原始部落;三千年前,楚国在枝江建造了丹阳古城。到2021年,枝江市拥有关庙山遗址、青山墓群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截至2022年,枝江拥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6人、市级传承人30人、县级传承人141人。

文物古迹

关庙山遗址

关庙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枝江城东北11.5千米处的问安镇关庙山村,有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遗址,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文化堆积1米多厚,距今5000—6000年,其文化内涵具有大溪文化遗址的典型特点,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专家们命名为大溪文化的“关庙山类型”。

青山墓群

青山墓群分布于枝江市问安镇东北部,北距当阳市半月镇5千米。墓群分布在问安镇所辖的大竹园、革新、英雄、龚家坪、新建等5个自然村,总面积达15平方千米。该墓群分为四大墓区:第一墓区以袁码头汉王古墓为中心,7冢;第二墓区以大竹园谢家冢子为中心,3冢;第三墓区以大高庙冢子为中心,11冢为中心,3冢。每墓区均分布有不同数量的陪葬墓、陪葬坑。墓群封土均为白粘土夯筑。早年普出土过战国时期铜礼器、兵器、车马器。青山墓群经调查证实,系楚国贵族陵寝。墓葬特点是:数量多、类型丰富、延续时间长、保存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枝江市先后命名了五批枝江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并成功申报宜昌市市级、湖北省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截至2023年,枝江拥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6人、市级传承人30人、县级传承人141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枝江民间吹打乐是由打击乐器、丝弦乐器、唢呐等结合在一起演奏的民间器乐体裁。常用曲目有《山歌调》《六字流板》《正宫流板》《春来》《万年欢》等。依技艺流派,枝江民间吹打乐分为上河(又称荆河)和下河两派;按地域则分为南河和北河两路。枝江民间吹打乐讲究十样“家业”(乐器)的完整组合,同时吸纳枝江本地山歌、田歌、五句子、小调等民俗音乐元素,形成了“十番鼓”的技术种类和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2000年,枝江市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吹打乐之乡”。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枝江酒长江中游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始于清嘉庆22年(1817年)。枝江酒是传统固态发酵白酒,其酿制过程取江汉平原糯米、小麦、大米、高粱、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采用传统的“人工踩曲”培养而成的酒曲共同发酵而成。枝江酒酿造技艺包括原料处理、老窖发酵、续渣(糟)配料、混蒸混烧、量质摘酒、分级贮存、精心勾兑等多方面的技艺。整个操作工艺以“稳、准、细、净、低”为特点。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枝江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1年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饮食

枝江市在长江两岸,饮食仍是南方特点。一般以大米为主,辅以麦面、玉米(俗称玉米棒)、红薯、阳芋等杂粮。枝江菜肴的味道偏辣,而兼有酸、甜、苦、辛诸味,咸淡适中,制作上擅长熏、烫、蒸、炸、炒、凉、生。日常餐中以寺院菜为主,荤菜为辅。饮茶、饮酒是枝江人饮食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枝江特色小吃有:豆皮、豆饼顶顶糕、凉虾、磁瓦子、酒酿圆子、醪糟鸡蛋、炸汤圆、炸萝卜饺子、炸花卷、环饼、蜘蛛蛋、卤鸭脖卤鸭头卤鸡蛋、棒棒鸡、恩施炕土豆、炕红薯等。

顶顶糕

湖北的特色小吃之一。此糕采用粘米粉糯米粉、红糖为原料,放入专门的小木格内,上锅蒸10分钟左右,拿出用木顶顶出糕块即成。其特点是松软甜糯,深受老人和小孩的喜爱。

炕土豆(洋芋)

“炕”是宜昌市地区、恩施地区的方言,是煎炒焖炸之外的一种做菜方式,介于用少量食用油煎与炸之间的一中烹方式。炕土豆(洋芋)的做法是,先将洋芋刮皮洗净,放在锅里煮一煮,不等全熟捞起来,立即放在锅里炕,放进菜油或漆油,翻来复去将表皮炕得焦黄,再放进盐,蒜末、辣椒粉(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酸菜蕺菜等佐菜),拌匀即可。作为饭前压肚之食,是一种地道的风味食品。

特产

百里洲砂梨

枝江市优质砂梨基地地处长江冲积形成的砂性土壤地带,产出的果实个大、肉脆、汁多、味甜,被湖北省农业厅命为“湖北十大名果”,一直畅销全国十多个省市。百里洲镇有10万亩优质砂梨基地,现有受益面积5万亩,年产量8万吨以上。百里洲砂梨被中国特产名乡宣传推荐活动组织委员会推荐,命名为“中国砂梨之乡”,基地产品注册为“百里洲牌”商标。百里洲砂梨主要品种有“黄花”“湘南”等。

枝江棉花

据《枝江县志》记载:“枝江植棉始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枝江盛产棉花。清末,县内纺纱缫丝织布业已相当普遍。据清同治五年《枝江县志》载:居民于农毕时,纺织兼营。无产业家,更借此为活计。夜半机杼之声与纺车轧轧相闻,贾人多于董市镇、江口买花入川,呼为楚棉,布亦如之。”用“枝江棉花”加工出的“枝江棉纱”,成纱中纤维伸直平行结杂少、光泽好、条干匀、强度高,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棉纺织业的宠儿。

习俗

居住民俗   

枝江民居大致分平原和丘陵两类,建筑式样和风格各不相同。平原民居比较密集,但追求环境优雅和广阔,丘陵地区一般依丘而建,故讲究基础牢固,通风隔潮。解放以前,居住多为茅草房、夯土房、板壁房等平房,汉族住房多为传统的一堂两偏的平房,喜欢单家独户。土家族住房多为吊脚楼。房屋的座向一般是坐北朝南,选在宅地所在地方的高处或岗上。农村称“岗”为“龙岗”,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地方为“龙窝”,均认为这样的地基为风水宝地。对屋基的选择还要求门前向阳、平坦,屋前的水流走向自西向东而流,房后左右的积水分八字形,从左右排除,房屋最好有青山竹林,即使暂时没有,房子做好后也会栽树兴竹。

生产习俗

筛花生

筛花生是枝江市百里洲镇独有的一种生产习俗,由来已久。筛花生的筛子均为竹编,分大筛和小筛,大筛口径2米左右,呈天角形,形似竹箕,周边装上许多古铜币,两两根长竹篙固定,一头交叉,口沿朝上;小筛为0.5米左右的园形筛。洲民一般在中秋节前后开始收花生,男女老少,全体出动,劳作分工大致为:男人挖,女人筛,老幼摘,其中最热闹的是筛花生,每四人一组:一人使大筛,两人使小筛,一人使铁锹,使铁锹的负责将藏有花生沙土往大筛里撮,大筛主要是筛沙土。为了加油鼓劲,往往边筛边喊歌子,其调式是固定的,名曰“花生调”。歌词很随意,但调式不能随意,否则就同筛花生的动作难于协调。

打栽秧鼓    

枝江市水稻区流传着打栽秧鼓的习俗,这种习俗就是在栽秧的日子里,请一班民间艺人,在田边敲锣打鼓,喊秧歌,田间越热闹,就预示着是丰收的好兆头,越冷清,所栽的秧就难于成活,成活后也喜欢结“哑巴谷”(即空壳),农民为了期盼丰收,栽秧时整酒席,请艺人,热闹得像过节一样。

风景名胜

综述

枝江市是“千年古县” “三峡水乡”,枝江因江而生、因水而兴,富有长江、玛瑙河、沮漳河等“一江两河百湖”,境内平原、岗地错落有致,林盘、湿地散落城乡,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2023年1-5月,枝江市接待游客283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28.86亿元。

步步升布鞋文化村

步步升布鞋文化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湖北旅游名村”。景点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三峡国际机场、汉宜高速枝江站道口、汉宜高铁枝江站。园区占地20000多平方米,园内有集传统纺线、织布、布鞋制作为一体的传统工艺展示体验园、中国布鞋博物馆、中国生育奇石馆、妈妈菜馆、休闲娱乐中心。

枝江市博物馆  

枝江市博物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是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1989年1月建馆,地处枝江市南岗路50号,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馆舍建筑面积2164平方米,国家三级博物馆,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国家AA级旅游景区,宜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宜昌市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枝江市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枝江市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湖北省十佳文博单位,宜昌市免费开放先进单位。枝江市博物馆现拥有各类文物藏品万余件(套),开通有枝江市博物馆门户网站和网上数字博物馆,举办有《开拓——枝江古代陶器与青铜器的记忆》《枝江民俗风情》《馆藏精品文物展》三个基本陈列。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2019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七部委(局)授予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0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命名为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授予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授予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2022年,获得2022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78名。

2022年7月20日,入选2022全国百强县,排名第89位。

2023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认定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4年,枝江市入选“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第86位。

2024年,枝江市入选“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第15位。

参考资料

>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23-09-11

湖北宜昌枝江市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3-09-09

枝江概况.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11

经济建设.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9

枝江沙浪奇观.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11

鄂EX7881!师傅,谢谢您!.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10-27

湖北宜昌枝江市行政区划.中国小康网.2023-10-13

枝江火车站每日发出万吨农资产品.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25

湖北宜昌枝江市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3-09-22

“学习强国”里的这道题,告诉你枝江的由来!.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96年).中国政府网.2023-09-27

历史沿革.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27

枝江全年气温.天气网.2023-10-13

宜昌恒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五氯吡啶系列产品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宜昌市生态环境局.2023-10-13

【三分钟讲堂】防汛抗灾知识宣讲.三峡枝江网.2023-10-12

枝江市2020年度水库安全管理责任人名单.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25

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25

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25

“田园枝江”有“她们”的一席之地.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10-13

湖北枝江市依法保护本土名贵稀有树种.中国园林网.2023-10-27

“枝江枫杨”摆脱灭绝命运 被称“世界独苗”-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9-25

保护长江生态资源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宜昌市生态环境局.2023-10-27

湖北宜昌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 珍稀鸟类数量明显增加.百家号.2023-10-27

【三峡晚报】稀有猛禽红脚隼现身金湖湿地.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10-27

长江海事局 - 16、枝江6-3鄂枝江渡0018轮风灾沉没事故(2008年).长江海事局.2023-09-12

枝江市万众一心抗击大暴雨灾害.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25

伏秋连旱 30余万亩农作物受灾 枝江干群合力抗旱保丰收.宜昌市人民政府.2023-09-12

乡镇简介.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11

余峰.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9

方明柱.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9

市政府领导.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9

黄丹梅.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9

枝江市“四措并举”扎实做好散居少数民族服务与管理.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6

宜昌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枝江市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情况.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25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10-13

佛教圣地 枝江弥陀寺.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25

枝江市民宗局召开基督教场所建设协调会.宜昌市人民政府.2023-09-25

枝江市江口清真寺启动维修改造项目.宜昌市人民政府.2023-09-25

【市委统战部】枝江倾力打造长江流域道教文化中心助力乡村振兴.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25

【湖北地名•政区】枝江市.搜狐网.2023-09-25

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25

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25

【砥砺奋进的五年】枝江农业奏响现代化乐章.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10-13

湖北枝江“夷陵牛”成特色品牌.百家号.2023-10-27

枝江市.宜昌市人民政府.2023-10-13

枝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揭牌!.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24

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11

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11

枝江市人民政府-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2023-09-24

运动之城 活力枝江.三峡日报.2023-09-14

十一 | 去枝江市体育中心走一走、瞧一瞧!.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6

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11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长江干线过江通道 布局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9-26

宜昌这座长江大桥预计2026年通车!.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4

关于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9-25

“四好农村路”助推乡村振兴.百家号.2023-09-11

枝江汽车客运换乘站近日开通运营.三峡枝江网.2023-10-13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9-11

湖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录(1098处).湖北省文旅厅.2023-09-11

宜昌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宜昌市人民政府.2023-09-11

喜讯!枝江市新增7位宜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11

关庙山遗址.中国小康网.2023-09-11

青山墓群.中国小康网.2023-09-11

枝江民间吹打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省数字化文化馆.2023-09-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省数字文化馆.2023-09-12

枝江大曲.中国小康网.2023-10-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小康网.2023-10-14

枝江酒业勾兑门阴霾弥漫 地理标志产品或被注水.凤凰网湖北.2023-10-14

枝江酒,长江中游的中华老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0-14

楚菜枝江——枝江的饮食文化.云上枝江.2023-09-11

宜昌小吃:顶顶糕.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政府.2023-09-14

宜昌之“炕洋芋”.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政府.2023-09-14

百里洲砂梨.中国小康网.2023-09-11

枝江棉花.中国小康网.2023-09-11

枝江棉纱.中国小康网.2023-09-11

生活习俗.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11

生产习俗.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26

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26

步步升布鞋文化村.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11

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11

人物枝江.枝江市人民政府.2023-09-11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命名2017年国家园林城市的通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09-11

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 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3-09-11

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发布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的通知.全国农技推广网.2023-09-11

中央文明委关于表彰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及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的决定.中国政府网.2023-09-11

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的决定.卫健委网站.2023-09-11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中国政府网.2023-09-11

关于公布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11

一图读懂2022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全景.百家号.2023-09-11

2022全国百强县榜单公布!.今日头条.2025-04-29

自然资源部关于认定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的通知.中国自然资源部信息公开目录.2023-09-11

《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发布 中国百强县市、中国百强区名单揭晓.中国日报.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