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枝江枫杨

枝江枫杨

枝江枫杨(拉丁学名:Pterocarya stenoptera var. zhijiangensis),属胡桃科糯米椴,是一个新的物种,属国际植物界的珍贵树种。其分布于湖北省枝江市

枝江枫杨属大乔木,树干修长挺拔,约20余米,胸径29厘米,树叶单生,小叶10-16枚(稀6-25枚),无小叶柄,对生或稀近对生,长椭圆形一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顶端常钝圆或稀急尖,基部歪斜,上方1侧楔形至阔楔形,下方1侧圆形,边缘有向内弯的细锯齿,上面被有细小的浅色疣状凸起,沿中脉及侧脉被有极短的星公主状毛,下面幼时被有散生的短柔毛,成长后脱落而仅留有极稀疏的腺体及侧脉腋内留有1丛星芒状毛。雌花几乎无梗,苞片及小苞片基部常有细小的星芒状毛,并密被腺体。果序长20-45厘米,果序轴常被有宿存的毛。果实长椭圆形,基部常有宿存的星芒状毛;果翅狭,条形或阔条形,具近于平行的脉。

1992年,国家林业部将枝江枫杨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树种,湖北省林业厅将其列为湖北省第一批珍贵树种。其有极高的生物科研与经济价值。

名称由来

1979年5月,枝江市林业技术人员在董市镇周湖村发现,被砍伐的一棵百年枫杨树桩上长出新枝,树干和材质均不同于普通枫杨。1982年,武汉植物研究所赵子恩教授率专家组赶到周湖村,带走相关样本,并连同调查报告一起上报到中国林科院。随后,中科院武汉植物所将新物种命名报告提交给联合国国际植物协会。由此,它被正式命名为“枝江枫杨”。

形态特征

枝江枫杨属大乔木,树干修长挺拔,约20余米,胸径29厘米,树叶单生,长8-16厘米(稀达25厘米),叶柄长2-5厘米,叶轴具翅至翅不甚发达,与叶柄一样被有疏或密的短毛;小叶10-16枚(稀6-25枚),无小叶柄,对生或稀近对生,长椭圆形一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约8-12厘米,宽2-3厘米,顶端常钝圆或稀急尖,基部歪斜,上方1侧楔形至阔楔形,下方1侧圆形,边缘有向内弯的细锯齿,上面被有细小的浅色疣状凸起,沿中脉及侧脉被有极短的星公主状毛,下面幼时被有散生的短柔毛,成长后脱落而仅留有极稀疏的腺体及侧脉腋内留有1丛星芒状毛。雄性葇荑花序长约6-10厘米,单独生于去年生枝条上叶痕腋内,花序轴常有稀疏的星芒状毛。雄花常具1(稀2或3)枚发育的花被片,雄蕊5-12枚。雌性葇荑花序顶生,长约10-15厘米,花序轴密被星芒状毛及单毛,下端不生花的部分长达3厘米,具2枚长达5毫米的不孕性苞片。雌花几乎无梗,苞片及小苞片基部常有细小的星芒状毛,并密被腺体。果序长20-45厘米,果序轴常被有宿存的毛。果实长椭圆形,长约6-7毫米,基部常有宿存的星公主状毛;果翅狭,条形或阔条形,长12-20毫米,宽3-6毫米,具近于平行的脉。

花期

枝江枫杨的花期为4-5月。

果期

枝江枫杨的果期为8-9月。

物种分布

枝江枫杨分布于湖北省枝江市

生长习性

枝江枫杨生长在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西缘地带。

繁殖方式

1.嫁接繁育方式:准备繁育苗床—采集普通枫杨小苗移栽—采集枝江枫杨牙条(药液处理)—嫁接。

2.种子直播方式:准备苗床—土壤消毒—采集枝江枫杨种子—药液处理—播种。

3.压条方式:准备压条土—装袋—母体树上挂—压条。

4.扦插方式:准备苗床—土壤消毒—采集一年生枝条—修剪—扦插。

栽培技术

扦插前苗床准备

扦插前苗床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农田,苗床在使用前打封闭防止禾本科杂草生长,用高锰酸钾溶液喷洒进行消毒处理,覆盖地膜后即可扦插,土壤的pH值保持在7-8。

插穗准备

插穗截枝江枫杨枝条,截取长度在18-25cm,并保证插穗的健壮、无病害和侧芽饱满度,剪穗时上切口离顶芽2cm,上端剪口平滑,不留毛刺,下端剪口剪成马蹄形,截取的扦插杆应置于阴凉处,剪口的插穗应分清茎部和顶部,分清倒正放好,并进行消毒处理,为保持其充足水分,还需放入无菌活水中浸泡,无菌活水中加入生根粉促进其快速生根。

扦插

将浸泡过的插穗按截种杆部位分批分床扦插,保持通风,扦插时插穗与苗床垂直;具体如下:

插前将基质整平,选择在阴天、早晨或者傍晚将处理好的插穗按株行距15cm×20cm垂直插入,使其外露部分不超过总长度的五分之二,要留一个芽露土壤在外面,之后浇透水并压实;扦插完后喷洒灭菌;6小时后采用人工雾状喷水,保证土壤湿度在70%-75%,温度在20-25℃,扦插后对萌芽的新芽要进行抹芽和打杈,并在扦插两周后进行叶面追肥。

移栽

在移栽前15-20天停水炼苗,以促进根须健康发育和提高苗木对外界高温干旱气候的适应能力,移栽起苗时要保持根系的完整,随起随栽随浇水,保持苗木在移栽过程中不失水分,完成枝江枫杨繁育。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2011年底在周湖村二组农民邓中寿房后发现了一棵“枝江枫杨”,枝江市雅畈林业站工程师姚启华、邵芹自费予以保护。2012年6月,湖北枝江市政协委员视察了位于董市镇被认定的第二棵“枝江枫杨”。该树约20余米,胸径29厘米,树龄约30余年,与第一棵相距近百米。

保护等级

1992年,国家林业部将枝江枫杨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树种,湖北省林业厅将其列为湖北省第一批珍贵树种。

主要价值

枫杨通常被称为柳树,在江汉平原随处可见。而长在枝江市周湖村张玉珍家门前的一棵枫杨,已发生明显变异,树干修长挺拔,树叶单生,属国际植物界的珍贵树种,有极高的生物科研与经济价值。

科研成果

2009年4月,对苗木繁育极富经验的枝江市园林专家黄卫民、胡光芹夫妇在自家苗圃里开始了繁育试验。他们先后进行采籽育苗、扦插繁育、砧木嫁接,都没有成功。2010年初夏,黄卫民夫妇采用带种扦插的办法进行再次实验,终于成活了六棵。2014年9月,宜昌卫民园林环境工程公司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来的发明专利证书。该公司申报的《一种枝江枫杨繁育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应用这种技术,成功繁育了17棵“枝江枫杨”。

参考资料

枝江枫杨.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1-25

枫杨.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1-25

“枝江枫杨”摆脱灭绝命运 被称“世界独苗”.湖北日报.2025-01-25

枫杨.植物智.2025-01-25

湖北发现世界上第二棵“枝江枫杨”.凤凰网.2025-01-25

自然地理.枝江市人民政府.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