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野鸭

野鸭

野鸭广义上泛指鸭科、鸭亚科的多种鸟类,包括绿头鸭(对鸭)、针尾鸭(中鸭)、绿翅鸭(八鸭)、脸鸭(元鸭、王鸭)、罗纹鸭(三鸭)等,狭义的野鸭仅指绿头鸭。

野鸭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南方则以湖北省南部的洪湖地区最多,这里河湖纵横,水面宽广,给野鸭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野鸭也成了洪湖人民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此外,在江西、福建省也有大量野鸭分布。

野鸭外貌与野生绿头鸭相似。成年公野鸭羽色艳丽,头颈羽有翠绿色金属光泽,颈基部有一狭细白色颈圈。母野鸭全身棕黄色羽,杂有黑色斑点,呈麻栗色。

野鸭杂食性野鸭食性广而杂。飞翔能力强,翅膀强健,善于长途飞行。喜结群活动和群栖,夏季以小群的形式栖息于水生植物繁盛的淡水河流、湖泊和沼泽。秋季脱换飞羽,迁徙过程中常集结成数百以至千余只一的大群。

野鸭性成熟期野鸭性成熟时间在150~160日龄。年产蛋量100~150枚,高产者可达200枚以上。繁殖季节野鸭产蛋集中在3~6月份。野鸭的主要价值有食用价值、羽毛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很高,值得大力发展人工饲养。

驯养历史

野鸭的驯养历史很早。在距今2500~3000年,中国很多地方已将野鸭驯化为家养。古籍《尔雅》中记有凫和鹜。凫,指的是野鸭;鹜,说的是家鸭春秋战国古籍《吴地志》记有“吴王筑城养鸭,周围数十里”,说明中国当时已驯化野鸭为家养。野鸭在欧洲驯化的时间稍晚于中国,据查尔斯·达尔文考证,古埃及、旧约时代犹太人和荷马时代希腊人都不知野鸭,但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常猎取野鸭供食和取乐。

早年驯养的野鸭,已成为生长快、产蛋多、耗料少、含脂肪高的现代鸭种。与野鸭的性能相比已面目全非,特别是肉质变化更大,已失去含脂肪低、瘦肉率高、野味香浓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未开始家养野鸭之前,基本上是从大自然直接捕杀猎取野生鸭子作为传统野味,因此每年捕杀量很大。为了保护自然生态平衡,满足人们对优质野鸭食品的需要,人们便对野生绿头鸭进行人工驯养、选育,使绿头鸭生产力有很大提高,而且肉质鲜嫩,肉味香脆可口。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驯养培育出自己国家的家养野鸭,如德国野鸭、美国野鸭。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对野鸭驯养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至1980年曾先后从西德、美国引进数批家养野鸭,进行繁殖、饲养、推广,现已投入批量生产,并常年向市场提供野鸭产品。

分类

野鸭广义上泛指鸭科鸭亚科的多种鸟类,其中有产业价值的品种有:绿头鸭(对鸭)、针尾鸭(中鸭)、绿翅鸭(八鸭)、脸鸭(元鸭、王鸭)、罗纹鸭(三鸭)、赤麻鸭印度斑嘴鸭东部亚种、赤颈、白眉鸭琵嘴鸭赤嘴潜鸭白眼潜鸭青头潜鸭、风头潜鸭等。狭义的野鸭仅指绿头鸭,绿头鸭的头和颈暗绿色,带金属光泽,绿头鸭即以此而得名,绿头鸭是家鸭的远祖,在中国,鸭类中除番鸭外,都起源于绿头鸭,该鸭也是现在人工饲养的主要野鸭对象。

形态特征

野鸭外貌与野生绿头鸭相似。成年公野鸭羽色艳丽,头颈羽有翠绿色金属光泽,颈基部有一狭细白色颈圈,与深棕色胸部分开,两翅在副翼上有较光亮而带翠色的镜羽,体羽为灰色,尾羽为黑色,尾羽外周缀有白色边,喙和脚灰色,趾和爪黄色。母野鸭全身棕黄色羽,杂有黑色斑点,呈麻栗色,头部与腹部羽色较淡,尾羽缀有白色,喙为灰黄色,趾爪为橘黄色,也有灰黑色。

针尾鸭:头深褐色,颈侧与下体连成鲜明白色,翼镜为暗铜绿色,中央尾羽延长。

绿翅鸭:体小,翼镜金属绿色,头部深栗,两侧有绿色带斑。

脸鸭:颈及尾下覆羽绒黑,脸两侧棕白,眼下和颈基各贯以黑纹,翼镜碱式碳酸铜

罗纹鸭:头顶栗色,头侧和头后的冠羽铜绿,喉纯白,前颈有一黑领,体羽发灰。

印度斑嘴鸭东部亚种:羽褐色,上嘴黑,端有黄斑,翼镜紫蓝。

赤膀鸭:上体多暗灰褐色,杂以波状白纹,胸褐色,有新月状白纹,腹灰白,翼镜黑白两色。

赤颈鸭:头顶棕白,头颈大都栗红,背灰白而带暗色纹状,翼镜暗灰褐。

白眉鸭:头顶与喉黑褐,具白眉纹,翼镜灰绿。

琵嘴鸭:嘴前端扩大成铲状,头颈黑紫色,胸白,翼镜绿,腹红褐。

绿头鸭:成年公鸭羽色艳丽,头颈羽有翠绿色金属光泽,颈基部有一狭细白色颈圈。母鸭全身棕黄色羽,杂有黑色斑点。

分布范围

野鸭分布广泛,亚、欧、北非、北美洲都有。野鸭为候鸟,在自然条件下,秋天南迁越冬,在中国,则常在长江流域各省或更南的地区越冬,春末经华北至我国东北,到达内蒙古自治区、新疆以及苏联等地。

栖息环境

野鸭喜结群活动和群栖,夏季以小群的形式栖息于水生植物繁盛的淡水河流、湖泊和沼泽。秋季脱换飞羽,迁徙过程中常集结成数百以至千余只一的大群。越冬时集结成百余只的鸭群栖息,食性广面杂,常以小鱼、小虾、甲壳亚门、昆虫,以及植物的种子、茎、茎叶、藻类和谷物等为食。野鸭翅膀强健,飞翔能力强。野鸭虽带有野性,但胆小,警惕性高,若有陌生人或畜、野兽接近即发生惊叫,成群逃避,如突然受惊,则拼命逃窜高飞。

生活习性

群居性。野鸭喜欢结群活动和群栖。夏季常以小群栖息于水生植物茂盛的淡水河流、湖泊和沼泽。秋季脱换羽毛及迁移时,常集结成数百以至千余只的大群,越冬时集结成百余只的鸭群栖息。

喜水性。野鸭喜欢生活在河流、湖泊、沼泽地、水生动植物较丰富的地区,善于在水中游泳和戏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并在水中觅食嬉戏和求偶交配。

杂食性,野鸭食性广而杂。常以小鱼、小虾、甲壳亚门、昆虫、植物的种子、茎叶、藻类和谷物等为食物。

飞翔能力强。像绿头野鸭翅膀强健,善于长途飞行。野鸭70日龄后,翅膀长大,飞羽长齐,不仅能从陆地起飞,还能从水面直接起飞,飞翔较远。人工驯养的野鸭,仍保持其飞翔特性,人工集约化养殖时,要注意防止野鸭的飞翔外逃,对于大日龄野鸭所使用的房舍、陆地场和水上运动场都要设置网篷。

敏感性。野鸭十分胆小,警惕性很高,有一点小动静就能立即警觉。

就巢性。野鸭在越冬结群期间就已开始配对繁殖,一年有两季产蛋,春季3~5月为主要产蛋期,秋季10~11月份再产一批蛋,每窝产蛋10枚左右。蛋有灰绿色或纯白略带肉色两种。蛋重48.5~50克,孵化期28天。

适应性强。野鸭不怕炎热和寒冷,在﹣25℃到40℃范围都能生存,适应性广,野鸭抗病力强,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更有利于集约化饲养。

生长繁殖

野鸭的繁殖特点

1.性成熟期野鸭性成熟时间在150~160日龄。年产蛋量100~150枚,高产者可达200枚以上。蛋重55~65克,蛋壳为蓝色。2.繁殖季节野鸭产蛋集中在3~6月份。3.公母配比种野鸭的种蛋受精率可达85%~92%。4.抱窝习性野鸭在野生状态下具有抱窝的习性,孵化靠母鸭自解。而在家养条件下,都采用人工孵化,孵化期为27~28天。

人工孵化

1.种蛋的选择。种蛋来源于健康、高产、公母配偶比例适当的野鸭群。种蛋要求新鲜,保存时间最好不超过5天,蛋壳要结构致密、厚薄适度、蛋壳清洁,蛋重50~57克。

2.孵化温度。野鸭的孵化温度应比相同胚龄的家鸭约低0.5℃,并要求使用变温孵化,以满足胚胎发育的需要。

3.通风。在不影响孵化温度和湿度的情况下,应注意通风换气。在孵化过程中蛋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能超过0.5%。

4.翻蛋。要求每3小时翻蛋一次,孵化至26天转入出雏器内停止翻蛋。

5.凉蛋。野鸭蛋脂肪含量高,孵化至14天由于脂肪代谢增强,蛋温急剧增高,对空气的需要量增加,必须向外排出多余的热量和保持足够的空气量。每日应凉蛋1~2次,孵化后期如不注意凉蛋,蛋温就会过高,不仅影响胚胎发育,而且可能"烧死"胚蛋。

6.照蛋。野鸭在孵化过程中应随时抽检胚蛋,掌握胚蛋发育情况,以便控制和调整孵化条件。第一次照蛋是在野鸭蛋孵化第7天进行,检出无精蛋和死胚蛋。第二次照蛋是在孵化第13天进行,此时尿囊已经合拢。第三次照蛋是在孵化第25天进行,此时发育良好的胚胎,有时可以见到胎动。

人工饲养

一、场地选择

野鸭养殖场是野鸭生活、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农村专业户可利用空闲房舍养殖野鸭。如果是新建野鸭养殖场,场址的选择既要考虑野鸭的生活习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还要考虑电源、饮水、道路和卫生防疫等条件。养殖场应建有鸭舍、鸭坪、鸭滩、水上运动场及管理人员房舍。最好建在长年有水的小河边或池塘、湖泊及水库附近。

二,鸭舍建设

鸭舍是野鸭生活、栖息、生长和繁殖的场所,饲养野鸭无论是利用旧房改建,还是新建鸭舍,都必须符合保温隔热性能好、便于采光、通风良好、有利于防疫消毒等要求。

三,野鸭的饲养管理

1,雏野鸭的饲养管理

雏野鸭是指出壳后1~40日龄的幼鸭。雏野鸭绒毛稀少,体质较弱,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温度变化较敏感,需要进行人工保温。

根据饲养数量和具体条件,确定保温方式。例如饲养数量少,可由雌鸭或"保姆鸡"代育(保温)。规模养殖则可根据具体情况,用保温器、红外线灯、煤炉等取暖保温,温度一是看雏鸭活动层的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二是观察鸭群的活动,以鸭群不打堆,也不远离热源为宜。

饲喂一般采用先饮水后开食的方法。雏野鸭出壳后,24小时内饮水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雏野鸭在孵化过程中,体内水分散发较多,刚出壳的雏野鸭必须适时补充水分。当雏野鸭有摄食要求时就可开食,喂米饭,以后逐渐增加配合饲料,完成换食过程。

野鸭有喜水的生活习性,应适时放水。刚出壳的雏野鸭不能放水,但待其羽毛干后,可给其身体喷细雾水,以便雏野鸭自己整理羽毛。

2.育成野鸭的饲养管理

育成野鸭也叫后备野鸭、青年野鸭,是指40~80日龄的鸭。野鸭的育成阶段主要长羽毛、肌肉和骨骼,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平均每只鸭每天增重量最大。至40日龄身上羽毛基本生长完成,仅头后还留有一点绒毛;在良好的营养和管理水平下,60日龄即可达体重增长的最高峰。因此,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这一阶段的绿头鸭觅食能力、消化能力以及对外界温度的适应能力都明显增强,一般可在鸭舍常温下生活,如遇气温突变可酌情采取保温措施。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野鸭肉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野味浓厚,被视为野味中之上品,发展野鸭生产具有较高的食用经济价值。

羽毛价值

野鸭的羽毛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野鸭的羽毛具有不沾水,质地轻柔、保暖性能好等特点,可作隔热保暖的填充材料,用鸭绒制作的"鸭绒服"是人们最喜爱的冬季保暖服装。另外,雄鸭有8种色彩鲜艳、形态别致的羽毛,可作为艺术品。

药用价值

清代医药家陈惠亭编著的《本草撮要》载:"野鸭味甘凉,功专补中益气、平胃消食、治水肿及热毒、风气恶疮、身上有诸小热疮年久不愈者,但多食之即愈,并杀脏腑一切虫。"

唐代著名医学家日华子所著的《日华子本草》认为:"野鸭有补虚助力、和胃气、消食、大补益患者"的功效。

保护

脸鸭罗纹鸭、绿头鸭、印度斑嘴鸭东部亚种赤膀鸭等野鸭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52项)。

野鸭(绿头鸭),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非法猎捕、杀害,禁止非法出售、收购。同时也是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相关案件

2020年2月27日,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投诉举报,反映上海燕谷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涉嫌在微商城和味来智选APP上,销售豪猪、野鸭。经查,当事人在国家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后,仍从事以食用为目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其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松江区市场监管局已对当事人进行立案调查,截止2020年3月7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

绿头鸭 Anas platyrhyncho.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5-02-20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5-02-20

黑斑蛙、豪猪、野鸭、花龟……上海公布一批野生动物保护案件.www.thepaper.cn.20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