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阳区是中国德阳市的一个区,位于成都平原东北边缘,面积648平方千米,人口约828189人(2020年11月1日)。旌阳区是德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生态区。辖区内有孝泉古镇、德阳孔庙等人文景观,曾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2018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2019年2月2日,旌阳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同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2021年,旌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0.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旌阳区下辖11个镇、1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东邻中江县,西连绵竹市和什邡市,北接罗江区,南靠广汉市。旌阳区是德阳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市区建成区面积40平方千米。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气、东方汽轮机厂座落其间,还有旌阳、旌湖、八角三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郊经济特征鲜明。
历史沿革
旌阳区是由德阳县、德阳市市中区沿革而来。
秦时属蜀郡管辖范围。
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分巴、蜀二郡置广汉郡。设立绵竹县,治地在今黄许镇。
东汉时,分梓潼县置德阳县,治地在今江油小溪坝,是德阳得名之始。后移治今遂宁龙凤场,北周时废。
李渊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分县(今广汉市)、绵竹地复置德阳县,隶属益州。德阳之名最终扎根此地,未再变迁。
唐武德三年(620年)正式置县。
以后虽江山易代,县名因之。唐代至清代,德阳市皆为汉州下辖县。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罗江区并入德阳县。雍正七年(1729年),德阳县改属绵州直隶州,复置罗江县。
1949年后属绵阳专区管辖。
1959年撤销罗江县并入德阳县。
1983年设立德阳市。
1984年撤销德阳县,设立市中区。
1996年撤销市中区,分设旌阳区和罗江县。
1997年旌阳区辖3个街道、13个镇、7个乡:旌阳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黄许镇、孝泉镇、柏隆镇、八角井镇、德新镇、扬嘉镇、天元镇、孝感镇、景福镇、寿丰镇、新中镇、通江镇、双东镇、城区乡、旌阳乡、东河乡、袁家乡、孟家乡、东泰乡、和新乡。区政府驻旌阳街道。
2000年旌阳区辖4个街道、18个镇、2个乡:旌阳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旌东街道、黄许镇、孝泉镇、八角井镇、柏隆镇、孝感镇、天元镇、景福镇、扬嘉镇、德新镇、寿丰镇、双东镇、新中镇、通江镇、东河镇、袁家镇、孟家镇、东泰镇、和新镇、城区乡、旌阳乡。
2003年8月1日,旌阳区人民政府机关办公驻地由德阳市泰山北路218号迁至市区黄河东路99号。
2005年9月,农村综合改革,撤并东河、寿丰、通江、孟家、东泰、袁家、景福、城区8个乡镇。
2006年末全区行政区划为11个镇,1个乡,即和新镇、新中镇、双东镇、黄许镇、德新镇、柏隆镇、孝泉镇、扬嘉镇、天元镇、八角井镇、孝感镇、东湖乡(由原旌阳乡更名)和城南、城北、工农、旌阳、旌东5个街道办事处,共203个行政村,1643个村民小组,90个社区委员会,511个居民小组。
2008年八角井镇划归德阳市代管;旌东街道办亦属市直管。
2013年6月8日,旌阳区行政区划变为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1个乡:将东湖乡所辖的拱桥、大地2个村和凯江、玉泉、石桥、水库、镇江、大山门、新马路、黄河路8个社区居委会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城北街道办事处管辖。将天元镇所辖的白鹤、武庙、东河、三元4个村和段家坝、黄连桥、天虹路3个社区居委会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城南街道办事处管辖。撤销八角井镇,设立八角井街道办事处,辖原八角井镇所属行政区域。
2013年11月7日,经德阳市政府批复:增设黄河街道、天虹街道。
2017年9月20日,德阳经开区管委会代管旌阳区工农街道、和新镇小河村和福兴村。
2019年12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德阳市调整旌阳区等5个县(市、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5号):1、撤销东湖乡和黄河街道,设立东湖街道;2、撤销天元镇、扬嘉镇和天虹街道,设立天元街道;3、撤销孝感镇和城北街道,设立孝感街道。
2019年12月13日,《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旌阳区调整部分街道行政区划的批复》:1、撤销城南街道,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旌阳街道管辖;2、撤销工农街道,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八角井街道管辖。
2022年10月11日消息,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市场监管局帮助经营者张佳成功办理了经营者变更登记。这是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用新的《市场主体登记提交材料规范》以来,旌阳区首例个体工商户因继承而变更经营者的登记。
地理环境
地理境域
北接罗江区、绵阳市安州区,南靠广汉市。面积为648平方千米,边界周长162.60千米。
地形地貌
旌阳全区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上可明显分为平原、丘陵二大类型,西部为绵远河、石亭江扇形平原,地面比降3‰,东部为龙泉山脉北端山地,地势起伏。
西部平坝区主要分布在石亭江与绵远河之间,幅员面积达384.6千米,占全区的59.35%,属成都平原部分,海拔高程468—561米,该区域土地肥沃,河流纵横,自流灌溉条件好,人口稠密,交通方便,是旌阳区工、农业相对发达的地区。东部丘陵区,面积263.4千米,占全区幅员面积的40.65%。海拨高程在457—764米之间,相对高差一般为100—200米。新中镇境内的马鞍山,海拔764米,为全区最高点,与此相距不到10千米的通江金锣桥以下3千米处,海拔457米,为全区最低点,悬殊达307米。
旌阳属常绿阔叶林植被带。植被多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森林覆盖率为21.80%。
水文特征
旌阳境内有属沱江水系的绵远河、石亭江和属嘉陵江水系的凯江等河流。
凯江:属涪江水系,区境内河长13.05千米,集雨面积68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0.5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6.46亿米。
绵远河:属沱江水系,发源于龙门山脉九顶山南麓。境内河长42.23千米(其中城市防办管理市区段12.02千米),集雨面积416千米,区境多年平均流量16.3米/秒,出境流量23.6米/秒。较大支流为齐家埝(寿丰河),是旌阳区丘陵地区的一条主要山溪排洪河道,溪流纵多,正流河长29.0千米,集雨面积132千米。
石亭江:属沱江水系,发源于龙门山脉九顶山南麓,境内单岸长23.697千米(其中石亭江14.846千米,射水河5.46千米,马尾河3.391千米),集雨面积164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1.9米/秒,出境流量24.8米/秒。
射水河:属石亭江支流,发源于绵竹三溪山,除源头为山地外,以下均为平原,主要承担平原水网洪涝排泄和人民渠部分分洪水量。区境内单岸长5.46千米(其中绵竹观鱼1.442千米),沿途有上、下茅包埝、欧家埝等取水埝头,集雨面积53.106千米,最大流量475米/秒。
马尾河:属石亭江支流,发源于绵竹九龙与天池交界的白云山,境内河长3.391千米,集雨面积16.955千米,沿途有何家埝、母猪埝、囤子埝等取水埝头,河道弯多、洪水流向曲折,冲淤较大,最大洪峰流量347米/秒。
另有都江堰人民渠四、五、七期工程从区内穿过。配套人民渠干支渠12条,斗渠181条,大河民堰16条,泉堰145条,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17座,以及各类小型水利工程设施6447处。
气候特征
旌阳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1℃,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6.7℃,无霜期271天。日照1251.5小时,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冷寒、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秋霜、寒潮等。多年平均降水量893.4毫米,最多年1335.7毫米(1961年),最少年531.8毫米(1986年)。7月份降雨最多,其次是8月份,降雨最少是12月份,平均4.5毫米。多年平均雨日137天,最多年177天,雨日相应集中在6—9月,也是暴雨频发时期。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旌阳区境内水资源有境内降水、地下水和外来水。
境内江水:多年来降雨地表径流总量为4.7亿立方米,在时间上,从3月至8月逐渐增加,从9月至翌年2月逐步递减,以8月为最高,达1.02亿立方米;
地下水:地下总储量为13.3亿方/年,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2.48亿立方/年,具有较高保证率的可供开采资源量为2.21亿立方米/年,平均每平方千米超过150立方米/日;
外来水:外来水有工程引用水和境外流入天然河道水两大部分。工程引用水是引用都江堰水,多年年均输水2.42亿立方米;河道流入水主要为绵远河、石亭江、凯江三大河流,每年过境客水达17.60亿立方米。全年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径流、地下水资源、境外来水)共计10.56亿立方米。
矿产
旌阳区地处成都断平原与龙泉山脉皱带两个不同构造地貌,区内矿产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有天然气、粘土、建筑用砂、砾石、砂岩石材,页岩、泥炭等。天然气资源中,新场气田探明储量位于全国第九;粘土矿平原区各乡镇皆有矿点,地质储量1亿吨以上;建筑用砂,砾石分布于绵远河、石亭江、凯江河床中,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页岩和砂岩石材东部丘陵乡镇皆有成矿分布;泥炭探明储量10.4万吨,原矿可作燃料和普通肥料。
行政区划
其中:1、旌东街道,八角井街道,和新镇小河村、福兴村交由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
2、旌阳区天元街道15.7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天元片区28.98平方公里由德阳天府旌城党工委(管委会)直管。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旌阳区出生人口6588人,死亡人口3606人,年末总户数284897户,户籍总人口697421人,常住人口74.80万人。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旌阳区常住人口为828189人。
民族
截至2016年,旌阳区有回、满、藏、土、壮等少数民族35个,共计4732人。
经济
综述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347.94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477.80亿元(预计,下同),年均增长8.30%;财政总收入从27.14亿元增加到33.77亿元,年均增长4.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8.07亿元增加到11.29亿元,年均增长6.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147元增加到30294元,年均增长9.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051元增加到15663元,年均增长11.59%。三次产业的比例从8.04:65.64:26.32调整为6.00:56.40:37.60。
实施重大项目274个,其中省市重点项目72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3亿元,年均增长18.50%。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石墨烯、铝空动力等新兴产业项目投产,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万达广场、上美广场、洋洋百货二期等大型商贸项目投入运营,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投资达67.84亿元。基本建设投资快速增长,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投资达368.50亿元。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实行市、区投资项目联动审批,完善“一窗式”并联审批全程代办和项目秘书制,项目审批提速70%以上。
本地名优特新产品销售市场进一步拓宽,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达到108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41.50亿元,年均增长14.10%。出台鼓励住房消费政策,自住和改善性需求积极入市,累计发放公积金贷款9.96亿元,补贴廉租住房建设资金4900万元,销售商品房210万平方米。金商客、德阳全搜索等14家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快速崛起,成立旌阳区电子商务协会,阿里巴巴集团德阳运营中心落户万达科创园,农村电商网点覆盖率达60%,打通社区、乡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2016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5亿元,较2011年增长450%。
2019年,旌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2.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9279元,比上年增加5997元,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22亿元,比上年增长2.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5.54亿元,比上年增长8.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1.47亿元,比上年增长8.0%。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3、4.07和3.5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16:47.72:47.12 。
2021年,旌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0.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2.19亿元,比上年增长7.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79.36亿元,比上年增长9.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8.67亿元,比上年增长8.6%。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3、4.19和4.1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21:46.82:47.97。
第一产业
201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7.50亿元,年均增长4%,其中畜牧业产值31.50亿元,占54.80%。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2万吨左右。划定中心城区永久性基本农田,建成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8万亩、高标准农田19.78万亩,建成标准化养殖场(小区)40个、省部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7个,成功创建全省第一批“甲烷化县”。农副产品品牌化,旌北优质粮油、旌西特色果蔬、旌东经济林果发展壮大,温氏肉鸡、火花精米等“三名”商标达18件,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和新辣椒、东美富枣等无公害农(畜)产品达37个,绿色食品达14个,成功创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产业主体新型化,引导农户流转土地10.28万亩,农民专合组织达440个、家庭农场36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55个,带动农户面90%以上。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75%。
第二产业
201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87.02亿元。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84亿元,竣工2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280个,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成功培育德赛尔化工为全国轻工业百强企业,特变电工为省级“互联网+制造”示范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年产30吨石墨烯粉体制备生产线、1500吨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相继投产,铝空金属燃料UPS电源实现量产。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57户,产业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园区承载能力增强,工业集中发展区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成韶山路、沱江路等12条重点路网,建成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挂牌新材料科技创业园3个,成功创建全国装备电缆及电气配套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园区累计实现产值达1437亿元。
第三产业
2016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31亿元,年均增长10.40%。中高端商业蓄势而起,万达广场、圣地龙等商业综合体如期开业,碧桂园集团、希望城等精品住宅项目顺利完工,德阳现代金融创新中心成功挂牌,中高端居住、知名百货、康体健身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汇聚,黄河新城百亿商圈加快形成。专业市场集群发展,汪林朋、中国恒大建材城开业运营,恒大二期加快建设,五金机电、汽配、建材、家具市场群日益壮大。现代物流抱团发展,中欧班列德阳现代物流港已具雏形,铁路货场年底可投入运营,北大荒农产品物流园项目稳步推进,公铁联运、城市配送等物流功能进一步完善。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加入成德绵乐高铁旅游联盟,率先在全市成立旅游产业商会,举办孝泉“上九会”、新中“赏荷月”、双东“赏花月”等活动,呈现出四季有看点、月月有亮点的乡村旅游格局。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景区化”,孝感闲逸红光农业产业园被评为全省首批示范农业主题公园。新中龙居村、城北圣风村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实现旅游收入64.78亿元。
文化
观音会定于农历二月十八日,据佛经记载,这一天是观音菩萨诞辰。届时,人们从庙中抬出观音大士的塑像,打着各种彩旗幢幡,手捧香炉祭品。由锣鼓音乐引路,组成宗教仪仗队伍。在队伍中还用人装扮成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金童、玉女、白娘子、小青、许仙等传说中的人物故事,分列左右,组成各种艺术造型,被人抬着一起参加游行。城中大街小巷都游,两边观众都挤在檐下或楼上观看,虔诚的信徒还对着队伍烧香叩头、顶礼膜拜,以求菩萨护佑。时间持续一天。
交通
旌阳区交通便捷,宝成铁路、成绵高速公路、广黄公路、德绵、德什、德中公路贯穿全境。
社会
教育
2013年旌阳区被四川省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县。年末辖区内拥有幼儿园82所,在园幼儿18499人,其中,民办幼儿园42所,在园幼儿8986人;小学31所,在校学生33911人;普通中学27所,在校学生20495人;中等职业学校13所(不包括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8775人。
科技
2013年旌阳区全年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45项,立项70项,获得财政资金支持1481万元。大力推广种养殖适用技术培训,全区科技特派员举办培训班256期,受训农民达20500余人次,提供技术咨询1200余人次。全年申请专利400件。
文化体育
2016年旌阳区建成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51个、农家书屋103个,打造市区“10分钟健身圈”、农民健身工程103个,德阳中学足球队夺得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西南赛区冠军。
医疗卫生
2016年,旌阳区投入1.12亿元用于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社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率85%。区内就诊率超过90%。
社会保障
2016年,旌阳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83万人,再就业0.6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多城镇职工参保8.76万人,城乡居民参保14.94万人。城镇职工参保5.59万人,城镇居民参保15.32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
城乡医疗救助16.30万人次,累计支出8700余万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91.80%和122.20%。计划生育奖扶累计支出9291万元。创建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5个,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5个、农村幸福院37个。为1.40万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
建设公租房4102套、分配2887套,棚户区改造4912套,农村危房改造492户,29个小二楼改造项目已分房入住14个。建成贫困地区通组道路364.63公里,累计脱贫解困11373人。
基础设施
2016年,旌阳区投资2亿元提档升级县、乡、村道路。完善电力、通讯、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络等公共配套设施。整治农田水利渠系452.20公里,改善灌面5.50万亩,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85平方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9.31万人。新建、改造农村道路570.16公里,新开通、延伸城乡公交线路6条。
环境保护
2016年,旌阳区累计投资9.60亿元,完成生态创建项目92个,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森林覆盖率达21.60%。调整完善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规,累计完成土地整理项目14个,整理规模13.74万亩,新增耕地1.24万亩。整治挥发性有机物和扬尘污染,秸秆综合利用率100%。PM2.5、PM10浓度逐年下降;实施沱江流域“德阳成都控制单元”水污染综合整治,完成黄许、柏隆污水处理厂等综合整治项目35个,大气、水环境明显改善。关停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企业9家,实施燃煤锅炉淘汰改造等污染减排工程项目24个,全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20%。有效控制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
旅游
德阳文庙
德阳孔庙,始建于南宋开僖二年(公元1206年),位于城东,明洪武年间迁建成城南今址。曾多次重修增补。现今的德阳孔庙,是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建成的。它坐北朝南,庙内建筑群占地两万多平方米,连同庙前孔子公园,共占地29000平方米,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孝泉古镇
孝泉古镇坐落在九寨沟县旅游环线德茂公路沿线,距省会成都市79千米,距德阳市21千米,全镇幅员面积52.5平万千米,总人口4.2万人,辖20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场镇建成区面积3平方千米,场镇常住人口1.8万余人,是四川省首批百镇试点镇和51家重点镇之一,是德阳市重要的回族聚居地和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2020年2月,被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评为“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0年3月31日,入选2019年度四川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
2020年6月9日,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5月7日,被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3年3月,入选《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榜单,排名第91位。
2023年11月18日,旌阳区入选2023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排名第96位。
2024年9月20日,旌阳区入选“2024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排名第98位。
参考资料
德阳市旌阳区二0二三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政府.2024-08-22
旌阳人口.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政府.2024-08-22
德阳市旌阳区成功发出首张个体工商户继承变更执照.今日头条.2022-10-11
旌阳简介.旌阳区人民政府.2017-08-31
地形地貌.旌阳区人民政府.2017-08-31
地理环境.旌阳区人民政府.2020-01-19
旌阳人口.旌阳区人民政府.2017-08-31
德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今日头条.2021-06-07
旌阳区二0二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红黑统计公报库.2022-09-04
新都再进位!蝉联全国创新百强区.今日头条.2023-04-01
双喜临门!凭借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枣庄滕州、薛城入选!.今日头条.2025-03-12
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区,榜单来了!.百家号.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