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鲁河
贾鲁河(英文名:Jialu River),古称汴水、通济渠、通济渠等。地处河南省中东部地区,发源于郑州新密市山区圣水峪一带,为淮河水系最大支流沙河的左岸支流,涉及郑州市、开封市、许昌市、周口市4个地级市,流经二七区、中原区、高新区等七个行政区,最终于周口市区汇入沙颍河。全长256千米,流域面积5896平方千米,是河南省境内除黄河以外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贾鲁河流域横跨中国第二级和第三级地貌台阶,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由山地、丘陵向平原过渡。地貌类型多样,区域性差别明显,地貌特征大致分为东北平原洼区、东南砂丘垄岗区、洪积倾斜平原区、西部低山丘陵区、群山与邙岭区、黄河滩地区。流域内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分明,春季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夜寒昼热,冬季干冷少雨雪。贾鲁河流域在植物区系划分上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型,跨两个植被区,植物资源丰富,约有184科,900属,1900多种。动物区系划分上属于华北区的黄淮平原亚区,动物类型约有19目62种,包括鸟类、鱼类、底栖动物类等。
贾鲁河实有水资源15.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为8.6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6.89亿立方米。流域内兴建水库有尖岗水库、常庄水库、金海水库等,其中尖岗水库是全国27座重点防洪水库之一,在2000年被列为郑州市备用水源地;常庄水库是重点防洪水库以及郑州市一级水源保护地。贾鲁河流域拥有贾鲁河生态滨河公园、西流湖生态公园等景点。
命名
贾鲁河渊源于战国时之鸿沟,古称通济渠、通济渠、通济渠等,约在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开通。秦朝末年,项羽与汉王刘邦争霸天下,后楚与汉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以东者为楚”。据考证,这道鸿沟就是贾鲁河。汉以后称浪荡渠;后称沙水,亦作蔡水;唐、五代十国、宋称蔡河,上游叫惠民渠;后为汴水分支脉,又叫小黄河或京水河。
元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五月,黄河决口改道,元政府开始大规模治理黄河。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二月,元政府在菏泽郓城立行都水监,任命贾鲁为都水使者。贾鲁在治理黄河时,将两岸众多河流进行疏浚,黄河复归故道,通济渠南入淮水,河患从此消除,漕运得以复兴。百姓感念贾鲁功德,遂名之贾鲁河。
位置境域
贾鲁河位于河南省中东部地区,涉及郑州市、开封市、许昌市、周口市4个地级市,介于东经113°6'8″~114°38'43″,北纬33°38'9″~34°55'55″之间,北靠黄河,西接南洛河,东临涡河流域。贾鲁河发源于郑州市新密市山区圣水峪一带,贯穿郑州市区自西北部进入中牟县,流经尉氏、扶沟、西华县,在川汇区汇入沙颍河,最后注入淮河,属于淮河的二级支流。贾鲁河全长256千米,流域面积5896平方千米,其主要支流有:金水河、索须河、东风渠、熊儿河、双洎河等,包含有三个湖泊:西流湖、龙湖、龙子湖(待建);包括水库有尖岗水库、常庄水库、楚楼水库、河王水库等,流经二七区、中原区、高新区等七个行政区。
历史变迁
贾鲁河前身即楚汉战争时的“鸿沟”。鸿沟是黄河流域最早的人工运河,为战国时期的魏国所凿,于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1年)开通。该水系以荥泽、圃田泽为天然水源,蜿蜒东流,一直延伸到颍河,最后汇入淮河。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至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连通了济、、颍、汝、泗诸水,成为当时中原大地上的主干水道,以此为主形成了水路交通网和大面积的灌溉区。
两汉时期,中原大地的水运规模与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由于黄河发生剧烈变化,造成黄河、济水、汴渠水系乱流的局面,漕运航道淤塞严重。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著名水利专家王景奉诏主持对黄河与汴渠进行治理,修复荥阳以下千余里黄河大堤,整治汴渠河道,新建济水引黄闸门。经过大规模治理,郑州市至开封市之间的航运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形成800余年的黄河安流局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与汴渠得到了进一步的整治维护。特别是北魏迁都洛阳市后,从今郑州至开封以南,加强了漕运的管理,为更大规模开发航运打下了基础。
隋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先后完成了广通渠、通济渠和永济渠等大型人工运河,形成了隋唐大运河水路交通网。到唐朝李隆基年间,针对河道泥沙淤塞、漕运行舟不通的症结,朝廷征发郑州、开封等地3万多人,疏浚郑州附近的板渚口旧河道,使郑州市、开封市、洛阳之间的漕运能力大为提高,创造了唐代漕运量的最高记录。
北宋时期,朝廷为解决首都粮食和生活用水问题,先后开凿疏浚了汴河、惠民河、金水河和广济渠,并称“漕运四渠”,形成了新的水运交通网。北宋末年,战祸频繁,汴河堤岸多处决堤,水流干涸,“漕运四渠”先后被废。
元朝时期,黄河决口频繁,两岸百姓苦不堪言。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贾鲁受命出任总治河防使,征发河南省、山东省17万民工与士兵,采取疏浚和堵塞并举的方法,修筑堤坝,平息了多年的水患。在这次治理黄河过程中,贾鲁从今郑州新密开凿了一条新的引水河道,经郑州、中牟县向南到开封,而后通过古运河入淮河,这就是今天贾鲁河的流向,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治水专家,人们将这条运河称为“贾鲁河”。对于这条河是否是贾鲁所为,学术界尚存两种观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李长傅《朱仙镇历史地理》中认为:现在的贾鲁河并非元代贾鲁所修河,贾鲁河本名孙家渡河,是明代刘大夏所疏浚。另一种观点,贾鲁河就是元代贾鲁修的那条河,如《河南航运史》等。
明朝时期,黄河再次决口并淤塞贾鲁河,刘大夏奉命对黄河、贾鲁河故道进行治理疏浚,自中牟开长35千米新河,导水南行,由此,贾鲁河漕运迎来了北宋以后第二个繁荣高峰,其繁盛局面一直持续到清代中叶。
清朝时期,黄河先后发生6次决口,洪水屡经贾鲁河,河道严重淤塞,此后水流逐渐缩小,终于无法通航。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兰考坝头乡决口改道,结束了南流局面。
民国时期,1938年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寇西犯,扒开花园口镇黄河大堤,导致黄河改道,滔滔黄沟水顺贾鲁河南下,贾鲁河航道彻底荒废。
1958年,周口市扶沟县大办水利兼顾灌溉、航运两利,以纵贯该县的贾鲁河和新开的许(昌)扶(沟)运河为干线,构成四通八达的航运网,通航里程是原来的十倍。1961年,贾鲁河沿岸农田出现盐碱,当地群众认为是黄河造成的,遂关闭岗李引黄闸,从此贾鲁河停航。
2022年3月,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和河南省交通设计院对贾鲁河进行现场踏勘,与有关部门、沿线省辖市政府进行座谈交流,对贾鲁河通航可行性进行进一步研究论证。2023年3月,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赴交通运输部进行工作汇报,请求对贾鲁河郑州以下通航等重大项目建设给予支持,加快打通航运大通道。
地理特征
气候
贾鲁河流域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分明,冬夏长而春秋短。春季多风沙天气,偶有寒潮侵袭;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夜寒昼热,雨量减少;冬季干冷少雨雪,多西北风和北风。年平均降水量725.8毫米,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占年降水量的65.4%,年平均蒸发量为1800~200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4°C~14.3°C之间,积温3400~4500℃,年平均相对湿度67%。冬季受西北气流控制,温度较低,一般在-10°C~10°C;夏季气温较高,一般为31°C~38°C,最热在7月份,月平均气温26.3°C~27.5°C,年平均无霜期215天,年日照时数约2400小时。
地质
贾鲁河中游土质结构比较复杂,粉土质沙层和低液限黏土层交替分布,部分河段土质基础较差,大多为轻粉质壤土、细砂、沙壤土及透镜体,结构松散,一般透水性较强,且埋深较浅,局部甚至已揭露。贾鲁河中牟段为新生代第四纪松散层所覆盖,多为黄河冲积物和洪积物。受沉积初期基面不平及地质构造差异的影响,总厚度变化大,其规律是北厚南薄,黄河大堤至中牟县城的厚度为350~250米,中牟县城以南厚度剧减,至八岗、三官庙一带,厚度仅有30~40米。受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的影响,城北隐伏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断层破碎带,地层厚度变化呈西升东降趋势。地层自地表向下依次为:0~2米为杂填土层,以粉质粘土为主;2~3米为黄色粘土层;3~8.8米以粉砂、中砂、细砂(含黑色腐殖质)为主,局部含黄色粘土,为潜水含水层;8.8~10米为黄色粘土(含砾石),属弱透水层;10~18米依次为细砂、粉砂、粘土层(含砾石),细、粉砂间夹有薄砾石层。
地形地貌
贾鲁河流域横跨中国第二级和第三级地貌台阶,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由山地、丘陵向平原过渡。地貌类型多样,区域性差别明显,地貌特征大致分为东北平原洼区、东南砂丘垄岗区、洪积倾斜平原区、西部低山丘陵区、群山与邙岭区、黄河滩地区。
山地以嵩山山脉中段和东段为主体构成,包括嵩山山脉以北的部分地区,属中山市类型。嵩山山脉北部和嵩山山脉南侧,属低山类型。平均海拔一般在400~1000米之间,最高点为少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4米。丘陵分布于京广铁路以西,黄河以南,嵩山山脉以北,主要分为基岩丘陵和黄土丘陵两种类型。海拔高度在200~300米之间。平原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平原位于黄河大冲积扇基轴南翼,主要分布在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海拔高度在75~100米之间。西部平原位于伊洛河下游两岸和枯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巩义市、荥阳市境内,海拔高度在200~300米之间。
土壤
贾鲁河流域分布有褐土、潮土、风松软土、水稻土4个土类,9个亚类,18个土属,51个土种,土壤以褐土、潮土为主。京广铁路以东的平原区,以潮土类为主,风砂土、水稻土均有。其土属有砂土、两合土、灌淤土、盐化潮土等,大部分地区以砂土为主,夹有两合土、风砂土,淤土分布在贾鲁河沿岸低洼地区。京广铁路以西的洪积平原区和丘陵山岗区,则以褐土类及其亚类为主,平原河谷地带夹有潮土类土。按土属分,有立黄土、砂立土、潮黄土、红淤土等。其中以立黄土为主,分布在黄土丘陵地带,保肥性能好,占耕地面积广。
生物多样性
植物
贾鲁河在植物区系划分上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型,跨两个植被区,植物资源丰富,约有184科,900属,1900多种。乔木、灌木、草木皆有,分布于山区、丘陵、平原及河谷地带。常见植物有油松、白皮树、栾树、白刺花、侧柏等。园林植物共212种,隶属68科131属,其中乔木层植物有86种,隶属30科52属,占植物总数的40.57%;灌木层植物有71种,隶属29科50属,占植物总数的33.49%。草本植物有55种,隶属22科39属,占植物总数的25.94%。园林植物包括观花植物、观果植物、观叶植物和观形植物,其中观花植物有128种,隶属42科81属,占植物总种数的60.38%,主要分布在蔷薇科、木樨科、菊科、豆科等;观果植物有41种,隶属19科30属,占植物总种数的19.34%,主要分布在蔷薇科、小檗科、忍冬科、卫矛科等;观叶植物有80种,隶属34科51属,占植物总种数的37.74%,主要分布在木犀科、槭树科、杨柳科等;观形植物有63种,隶属28科42属,占植物总种数的29.72%,主要分布在柏科、杨柳科、松目等。贾鲁河流域有灌木乔木等植物达400余种,包括银杏、金叶复叶槭、五角枫等。浮游植物5门33种属,绿藻门占总种类数的51.5%,其次是蓝藻、隐藻门和硅藻占比均为15.1%。
动物
贾鲁河在动物区系划分上属于华北区的黄淮平原亚区,动物类型约有19目62种,包括鸟类、鱼类、底栖动物类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天鹅、灰鹤、长耳鸮、疣鼻天鹅等;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夜鹭、白鹭等。鸟类多达66种,其中水鸟有约24种,如大白鹭、小白鹭、夜鹭、池鹭、扇尾沙锥等。贾鲁河底栖动物种类较少,有大型底栖动物14个种别,分别隶属于3门8纲。其中环节动物寡毛类1属4种,为霍甫水丝蚓、克拉泊水丝蚓、瑞士水丝蚓和水蛭;水生昆虫2属3种,为摇蚊幼虫、蜻蛉豆娘幼虫和红娘华;软体动物4属4种,为田螺、扁旋螺、三角帆蚌和河蚬。贾鲁河流域鱼类约5目13科25属27种,以鲤形目鲤科鱼类鲫鱼、鲤鱼、鲢鱼占绝对优势,其次是鲈形目、鲇形目和合鳃目,鱼类多样性一般。浮游动物4门11种,轮虫为3种属,枝角目为1种属,桡足类为1种属,原生动物和轮虫占比分别为54.5%和27.3%。
流域水系及其特征
水系组成
干流河段
贾鲁河是淮河的二级支流,源于河南省密县五指岭山麓,东北流经郑州市市区、中牟县北部,折向东南流经尉氏县、扶沟县、西华县,至周口市汇入沙河。汛期最大流量169立方米/秒,枯水期可干涸。上游汇合京、须、索诸水,中游有双洎河汇入。郑州至西华间河段,河槽比较宽浅。西华以下,河槽渐窄,至吴营、李方集,河宽仅150米。自西华阎岗以下至入沙河口,两岸均有堤防,长69千米。历史上黄河泛滥改道,多沿贾鲁河下泄,导致河道淤塞。1949年后,经过综合治理,建拦河闸、坝30多处,沿河涵闸10多处,滞洪区8处,现已发挥防洪、排涝、灌溉等效益。
主要支流
金水河
金水河属淮河,是贾鲁河上游的一个分支,发源于郑州市西南部梅山北麓的老胡沟,河道流经黄龙岗、郭家咀水库、黄冈寺到金海水库(现名帝湖)入郑州市市区,横穿城区12.9千米至107国道出城,折向北于金水区八里庙汇入东风渠。金水河全长28.2千米,流域面积130.5平方千米,其中郑州市区段8平方千米。金水河是郑州市重要的防洪灌溉河道以及主要的排洪及排污河道,目前已改造为市区景观河道。
索须河
索须河属贾鲁河水系,由索河和须水两条河汇流而成。索河发源于荥阳石岭寨,北经荥阳城关,过陇海铁路入郑州市区。须河发源于荥阳贾峪北、山古山东麓,经须水、沟赵至古荥乡岔河村与索河汇流,东流至祥云寺入贾鲁河。索须河全长94.5千米,流域面积557.9平方千米,郑州市市区段河长18千米,河道坡降上陡下缓,上游已建有中型水库3座,控制流域面积247平方千米,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一段、通济渠遗址所在地。
熊耳河
熊耳河发源于郑州市南郊与新郑县交界处的铁三官庙村,上流支沟较多,无主要河系。河道流经郑州市区东南部,经航海路至北京—香港公路出城,在郑州市东郊祭城乡陈岗村汇入东风渠,至姚桥乡前牛岗村注入贾鲁河。熊耳河全长23.5千米,流域面积75.7平方千米,其中郑州市区段长10.37千米,流域面积33平方千米。该河主要负责郑州市区东南部地区的泄洪、排涝任务及接纳沿河两岸的生活和工业废水。
东风渠
东风渠原为1958年人工修建的一条引黄灌溉渠道,位于郑州市北,源起惠济区古荥镇岗李村,河道流经毛庄、老鸦陈村、庙李、柳林、祭城、贾岗间,往南与索须河、贾鲁河交汇,至郑州市区白庙折向东南,在管城回族区穆庄北汇入七里河。东风渠大致呈"L"形,全长约19.7千米,流域面积129.9平方千米,是黄河和郑东新区水域的连接线。该渠沿途接纳金水河和熊耳河及两侧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重要的排洪、排污渠道。2006年万人清渠大行动后,东风渠成为集防洪、生态、景观、文化、游览于一体的城市滨河生态景观带。
双洎河
双河(古称水)发源于河南郑州登封大冶镇,溱水与洧水在交流寨村汇流后称双洎河。河道自西向东流经新密市、新郑市、长葛市市后转向东南,从新郑市黄湾出境在许昌市境内汇入贾鲁河。双洎河全长171千米,流域面积1758平方千米,其中新密市境内河道干流长46.1千米,流域面积868平方千米。双洎河中游、长葛境内有佛耳岗水库,库容量5100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338平方千米,是一座平原河谷水库。
七里河
七里河为贾鲁河右岸支流,发源于新郑市小乔乡楚家脑村东,上游有十七里河、十八里河两条支流。十七里河、十八里河在陇海铁路桥管城回族区白庄村南汇合后称为七里河。七里河流经郑州市的二七区、管城区、金水区、郑东新区、经开区,在中牟县广惠街办事处后潘庄西北汇入贾鲁河,河道全长38.4千米,流域面积741平方千米,河底坡降上游陡,下游河道平缓,是郑州市重要的防洪排涝河道之一。
水文特征
径流变化
贾鲁河受自然因素所限,天然径流缺乏,多年平均径流量4.51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速14.6立方米/秒,年最大径流量15.72亿立方米,年最小径流量1.512亿立方米。根据河南省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流量数据,贾鲁河丰水期为6~9月,平水期4~5、10月,枯水期1~3、11~12月。河道补给水基本为郑州、开封市及下辖区县排放的污水,占河流总水量的80%。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月最大径流量为0.9189亿立方米,占全年总径流量的19.1%;月最小径流量为0.2135亿立方米,占全年总径流量的4.4%。来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7~9月的来水量占年内总来水量的49.1%。
水源补给
贾鲁河水源补给主要来自降水,平均年总降水量47.7亿立方米,其中回升大气33.14亿立方米,产生地表径流量8.7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5.9亿立方米(含黄河侧渗1亿立方米),实有水资源15.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为8.6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6.89亿立方米。贾鲁河流域地下水位属浅层及中深层,浅层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渗入补给,中深层地下水主要来源于浅层水缓慢入渗补给。多年平均浅层水可开采量2.29亿立方米,实开采量2.72亿立方米,超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普遍下降。
水质
贾鲁河流域面积占淮河流域的1/49,而污染负荷却占1/9,是淮河流域面积最大、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水体功能区划总体为V类水体,根据2012~2014年断面水质监测数据,水质大多时间为劣Ⅴ类。贾鲁河流域郑州市段,主要包括索须河流域和上游水库、湖泊点位,水质为III类及以上;贾鲁河干流进入中原大桥至郑开大道后,水质皆为Ⅴ类或劣Ⅴ类,有超过50%的河段处于较差或差的质量等级。贾鲁河及其支流缺乏天然径流汇入,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接纳了沿程郑州、荥阳市、新密市、中牟县、新郑市、尉氏县、扶沟县、西华等县市的污水,河道非汛期干涸或排泄城市污水,雨季则雨水和污水并流而下,河道生态功能受损,是制约淮河流域水质整体改善的重大瓶颈。通过强化排污监管、完善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等手段,贾鲁河水质得到显著提升。2022年,郑州市22个国省市控断面全部达标,其中10个国省控断面中,8个达到Ⅲ类以上水质,占比80%;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7个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水质,南水北调总干渠水质保持在II类以上。
人类活动
水库建设
1950年以后,贾鲁河上游修建7座中型水库,28座小型水库,而后郑州境内的贾鲁河上游先后兴建了尖岗水库、常庄水库、金海水库等,成为市民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
尖岗水库
尖岗水库位于二七区候寨乡尖岗村西贾鲁河上游,是一座按照大型水库管理的重点中型水库,库区呈“Y”字行,为双干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3平方千米,总库容6070万立方米,坝顶高程158.52米,兴利水位154.75米,具有防洪、应急供水、生态水系、南水北调工程调蓄中枢等职能。尖岗水库始建于1959年,1970年10月大坝建成拦河蓄水,2008年进行了除险加固。水库所处位置十分险要,下游紧邻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京广、陇海铁路、310国道及郑州市自来水厂、热电厂等重要设施,是城市水库防汛的重点工程,同时也是全国27座重点防洪水库之一,在2000年被列为郑州市备用水源地。
常庄水库
常庄水库位于贾鲁河支流贾峪河下游,坝址位于郑州市西南中原区西流湖办事处常庄村,处于西三环和西四环中间位置。该水库始建于1959年,水库控制流域面积82平方千米,总库容170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66万立方米,死库容50万立方米,库区周长约8千米,最大水域面积3000亩。常庄水库是一座以防洪、城市应急供水、生态防护、水源保护为主的中型水利工程,1978年被国家防总核定为重点防洪水库。1999年10月被确定为郑州市一级水源保护地,2014年12月南水北调通水后,常庄水库又作为反季节调蓄水库进行蓄水。
生态水系建设
生态水系规划和建设自2006年启动以来,先后完成了郑州市市贾鲁河一期治理工程(南阳坝~中州大道)、须水河索须河河道一期治理工程(刘沟水库~师家河坝)、潮河河道治理工程(曹古寺水库~G4)、七里河治理工程(107辅道~东风渠口)、十七里河(苏庄水库~七里河汇合口)、十八里河(刘湾水库~七里河汇合口)治理工程、索须河二期治理工程(师家河坝~贾鲁河)。截至2013年,生态水系建设共治理河道总长度108千米。为了给河道补充水源,同时实施了郑州市花园口引黄供水补源灌溉工程。该工程范围北起黄河南岸,西到东风渠,南至贾鲁河,东至东四环,涉及惠济区、金水区和郑东新区,覆盖面积70平方千米。设计供水能力为5立方米/秒,每年可以向郑州北部四河东风渠、魏河、索须河以及贾鲁河(东风渠交叉口以下)提供4000万立方米/秒的生态水量。2013年,为保障郑东新区龙湖蓄水的需求,郑州市花园口引黄供水补源灌溉工程经升级改造后供水能力达到10立方米/秒,主要向郑东新区龙湖、龙子湖供水。
桥梁建设
贾鲁河流域桥梁众多,有历史悠久的桥如七里河“断桥”、惠济桥、熊儿河石桥等,也有设计新颖的桥如潮晟路跨潮河桥、龙湖内环跨北引水渠桥、人文路跨贾鲁河大桥等。
潮晟路跨潮河桥
潮晟路跨潮河桥位于郑州市市滨河国际新城蝶湖环线上。该桥采用独塔斜拉桥,桥梁全长225米,孔跨布置为90米、105米、30米,桥梁全宽为32米。大桥于2014年12月开工建设,2016年建成通车。因桥中间为一个大大的圆环,被称为"戒指桥"。该桥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古代玉璧采用斜拉塔采用弧线优美的圆环形式,造型似如意玉环一般圆润柔美,是国内首座跨径最大的圆环形独塔双索面斜拉桥。
龙湖内环跨北引水渠桥
龙湖内环跨北引水渠桥位于龙湖内环路,是郑东新区龙湖区的重点桥梁工程。大桥跨越北引水渠及河道亲水平台,东连龙翼一街,西接龙源十六街,全长210米,宽度53米,重量达6000吨,是国内首座“鼎”形斜拉桥。该桥桥形设计采用“鼎”的形态,优美大气,雄伟壮观。桥梁主塔高104米,由4根上口宽2.25米、下口宽3米、高3.5米的梯形截面的独立塔柱,通过横梁及塔柱间拉杆连接组成“鼎”形结构,寓意“鼎盛中原”,展现了郑州厚重的地域文化。桥上设有自行车专用车道和人行道,是观赏龙湖的绝佳地点,在兼顾交通的基础上承载旅游、景观等重要功能。
人文路跨贾鲁河大桥
人文路跨贾鲁河大桥位于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人文路与贾鲁河交汇处。大桥于2015年3月开工建设,2018年3月20日正式通车为单塔双索面无背索斜塔斜拉桥,总长890米,桥梁长526米,宽55米,钢箱梁总重量3273吨。主桥为整体式一幅桥,引桥横向分为三幅桥,其中中幅桥为机动车桥,两侧边幅桥为辅道桥。该桥主塔为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主塔上塔柱垂直高度为71.6米,与地面夹角60度;装饰塔为凤首篌造型,兼具景观功能和配重功能,共布置18根索及阻尼装置。斜塔形式及高度在国内外均为罕见,宽度上为同类型桥梁亚洲之最。
沿岸港口和城市发展
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市祥符区西南部,唐宋以来,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重地。明末因贾鲁河开通,使其成为开封唯一的水陆转运码头,朱仙镇码头承担着开封城市生产生活需求和物资转运,与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省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周口市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海港通航历史悠久,是一个航运发达,商贸繁荣的内陆码头。明清时期,周口“通五省,人杂八方,商贾云集,南北之声不绝于耳”,1956年以后,受当时“重水利轻航运”以及铁路兴起等的影响,河南省境内的颍河全线断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河南省沙颍河航运事业开始启动,1988年开工建设沈丘县船闸,随后陆续开工建设了刘湾港、郑埠口航运枢纽、沈丘以下航道疏浚工程、周口港等项目。
周口港位于周口市沙颍河南岸,分为中心港区和沈丘、淮阳区、西华县等8个港区,共设立码头40多个,具有代表性码头为周口中心港区、商水港、沈丘港区刘湾作业区、郑启港机码头、项城港区亿嘉码头、沈丘港区纸店码头等。其中周口中心港区已成为河南省规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内河大港,2017年4月6日,周口中心港一期工程开港运营;2019年6月6日,周口港~淮安港集装箱航线正式开通;7月19日,首批尼日利亚外贸集装箱在周口港启运,周口中心港实现了集装箱豫货首次出海。截至2022年,周口中心港已相继开通了至淮安港、太仓港、连云港港、上海港、盐城大丰港、安徽凤阳港等6条国内集装箱航线、1条至美国洛杉矶长滩港集装箱国际航线。规划东、中、西3个作业区,77个千吨级泊位,其中中部作业区的8个挖入式港池、47个千吨级泊位全部投用,设计功能以集装箱为主,兼顾件散货和大件货物,设计年吞吐能力35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80万标箱。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防洪标准不足,河道淤积严重
贾鲁河干流受黄河泛滥的影响,自然形成一条大坡河,且河道断面呈宽浅式,泄水期水面宽度达3千米,原有河槽泄流能力比较大,索须河口至双洎河口一段,泄水一般不出槽,两岸均无堤防,索须河口以上及双洎河口至周口市也没有堤防。河床淤高,长期以来未进行统一治理,干流河道断面逐年减少,堤外排水不畅,形成自然的滞涝区,致使干流两侧洪涝灾害严重,并影响到支流泄洪。贾鲁河道上的水利工程因年久失修,部分工程特别是沿河涵闸大部分已处于报废状态,失去了应有的排水、除涝功能。贾鲁河道人为设障,下游段的树木、芦苇、横滩渠、鱼塘等阻水工程和阻水植物使洪水下泄困难,排水不畅,降低了河道的行洪能力。
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贾鲁河主要承担着郑州市市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泄,排放量逐年增长,河道及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断面水质超过Ⅴ类水标准,无法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河流生态所需要的水质标准,也没有达到省政府制订的贾鲁河水出境排放水质目标。由于水体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水量不足,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水生植物、鱼类、底栖生物、微生物、湿地等大多消亡,既丧失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也破坏了河道滨水景观环境。贾鲁河河道两侧修建违章建筑、随意倾倒垃圾等现象蔓延,致使河道行洪断面缩窄,部分河段行洪断面甚至被缩窄为正常断面的三分之一,阻水严重。贾鲁河生态水系的恶化严重影响郑州城区的生态环境和对外形象,制约着郑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环境保护
2016年,郑州市启动贾鲁河生态修复工程,该工程全长96千米,通过河道湖泊疏挖、闸坝建设、沿岸截污治污、水源引入等,改善河道变窄、功能减退、生态恶化等问题。同年郑州市组织对市区建成区河流开展全面排查,对排查发现的瓦屋李明沟等4条城市黑臭水体,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技术路线,实施截污治污、河道治理、引水补源等系统治理。截至2019年,郑州市水体黑臭现象已全部消除。2021年11月,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该工程为河南省市重点工程、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九大支撑性工程之一,总投资74亿元,长度148千米,周口段将近85千米,涉及扶沟县、西华县、川汇区三个县区。截至2022年,河道开挖、疏浚及堤防填筑施工已全部完成,新建桥梁12座,拦蓄水坝15座,排水涵闸16座。同年贾鲁河流域先后发生3次暴雨洪水,主要集中在郑州市区、中牟县一带,该综合治理工程成功抵御了这3次洪水过程,实现了洪水安全过流、顺利下泄。2022年底,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第一批19个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郑州市名列其中。成为试点城市后,发展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作,提高利用率。贾鲁河流域新建和改造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双桥污水处理厂、陈三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等3座大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0万吨/天,市区建成区内生活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各县区建成区污水处理收集率均达到95%以上。
风景名胜
贾鲁河河岸有山,两侧有岭,林木成带,还有多个岛屿可供鸟类栖息、游客赏玩,包括明伦岛、明智岛等。沿岸生态公园众多,主要有贾鲁河生态滨河公园、西流湖生态公园等。
贾鲁河生态滨河公园
贾鲁河生态滨河公园又名贾鲁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境内,于2020年6月15日开放。贾鲁河生态滨河公园项目规划建设总长度6.8千米,占地总面积4528亩,项目一河两岸均设计了堤顶、堤内、堤外三条园区道路,园路总长度超过60千米。贾鲁河生态滨河公园内有750亩绿植、5万棵乔灌木、90万株地被植物,包括金叶榆、银杏、三球悬铃木、合欢、白腊等行道树,以及海堂、樱花、桂花、果岭草、大花萱草等地被花草,使公园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贾鲁河生态滨河公园亲水平台三面环水,可供游人驻足休息、垂钓、戏水游玩。平台下面是自然生态湿地,下游3千米处的安康大道节制闸蓄水后河道水面宽度将达到250~300米,水面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河道主河槽水深可达2.8米,浅滩区水深0.7米。
西流湖生态公园
西流湖生态公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北起化工路,南至中原西路,由南区和北区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为3.2平方千米。南区工程位于中原西路以北、郑上路以南、湖东路以西、凯旋路以东;北区工程位于化工路以南、郑上路以北、西三环以西、湖西路以东。该公园属于城市生态公园,共分为城市界面景观区、生态密林景观区、疏林草地景观区、滨水特色景观区和湿地生态景观区等,是河南省唯一一个在城市建成的城市生态公园。公园内栽植大规格全缘叶栾树、荷花木兰、银杏、雪松、白蜡树等树种共106种,乔、灌、花、地被相结合,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效果。西流湖公园为满足游客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开放共享绿地4处,即贾鲁芳华共享绿地、百花苑共享绿地、千金梅岭共享绿地1号和2号区域,游客可以在共享绿地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体验绿色空间的舒适美好。
明伦岛
明伦岛全长5.52千米,位于尖岗水库至南水北调之间,上游接郑州水源保护地尖岗水库,下游跨南水北调干渠接西流湖,西临常庄水库。明伦岛是围绕着主河道和支流沟形成的河流核心岛,水面以上最宽处约170米,与游步道之间通过景观桥连接,供行人上岛。岛上布置仿古建筑商铺、游客服务中心、会议中心、小型电影院和展览厅等设施。明伦岛占地面积约为45.5亩,总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共分为A、B、C三个区。其中,A区是商业街,建筑面积约为0.58万平方米;B区为贾鲁小镇民俗文化街,建筑面积约为0.46万平方米;C区为贾鲁河水利培训基地,建筑面积约为0.46万平方米。A区和B区皆是仿古建筑,风格为明清样式,建筑四周有檐廊,柱子均为木质结构。
相关文化
水文化
贾鲁河水文化是流域范围内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中原地区水文化的重要组成,对中华水文化研究有重要价值。贾鲁河水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与贾鲁河有关的水工技术、水灾遗迹、典籍记载、发明创造、传说典故等,还有贾鲁河沿岸现存的碑刻县志、庙宇、古代堤坝、码头、古代城址等,古代治河成功往往会举办修庙、刻碑等纪念活动,这些文化遗产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此外,贾鲁河水文化还具有科学价值。贾鲁河一直深受黄河泛滥影响,那些洪水泛滥留下的痕迹表明了黄河在特定时期的洪峰流量和泛滥规模,为黄河沿岸洪水事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资料,有助于总结黄河成洪规律,以降低洪灾对百姓的伤害。治水在任何时期都是一项关系国家利益、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事业。贾鲁河自古就是黄河南下入淮的泛滥通道,历朝历代都采取各种治水措施,以保证贾鲁河沿线航运通畅。千百年来,当地百姓在与黄河和贾鲁河的斗争中诞生许多故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贾鲁河治水文化。
文学作品
《贾鲁河畔英雄歌:焦裕禄在尉氏纪实》是由史福庆、杨长兴、张万清等编著的当代纪实文学作品,主要内容包括:永远的怀念、素描虽简丛,轮廓看也清、黎明曙光已初霜,新的起点步更艰等,焦裕禄在尉氏工作6年,先后担任过尉氏县宣传干事,大营区区长,团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处书记等,参与和领导了淮海战役的支援前线工作和剿匪反霸斗争、土地改革运动,并根据“以林促农、以农养林”的工作思路,采用植树防沙、压柳固沙等科学方法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段建平在《七绝·贾鲁河十景抒怀》中描述了古城文化公园、明伦岛、海绵示范公园等十处贾鲁河流域的景点。陈文央所作的《七绝•贾鲁河抒怀》,通过丹江补源、贾鲁嬗变、沧海桑田、梅峰眺望几部分内容,讲述了贾鲁河河道变迁,沿岸山清水秀等景色。
历史人物
贾鲁(公元1297年~公元1353年),字友恒,河东高平(今晋城市高平县)人,历任工部郎中、都漕运使、集贤殿大学士、中书左丞等职。贾鲁于元仁宗元祐、朱祁镇至治年间两次以明经科中乡贡,泰定初年(公元1324年)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历官行省掾、潞城县尹、丞相东曹掾、太医院都事等职。元顺帝至正初年参与撰修《辽史》《金史》《宋史》,后升任中书省检校官,又调任都水监、右司郎中、都漕运使,直至中书左丞(副宰相)。贾鲁为人谨慎,处事精细,富有才干和谋略,在治理黄河上作出卓越贡献。
历史上黄河的水患,尤其是多次改道,给华族和沿河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夏天黄河大规模决口改道,连续降雨使黄河水猛涨,白茅堤和金堤全线溃决。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黄河又在济阴决口,灾情进一步扩大。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五月,黄河再次于白茅堤决口。朝廷任命贾鲁以工部尚书衔兼总治河防使(属正二品)总领治河指挥职权。贾鲁随调动黄河南汴梁、黄河北大名二府民工15万人,以及庐州等处驻军两万人共17万人投入治河工程。至正十一年四月开工,七月即把旧河道疏通完毕,八月将黄河水引入故道,九月黄河水道恢复行船。然疏浚黄河故道大量征用民工,加之艰苦的劳役及向民众的摊派大量物资招致了民众的怨愤,从而导致徐寿辉、张士诚、韩山童等先后起事。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贾鲁因治河有功升任中书左丞,后随丞相脱脱征讨徐州市的芝麻李,于第二年五月进攻州时死于军中。
相关荣誉
2020年,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由郑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的《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荣获二等奖。
2021年,贾鲁河入选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2022年贾鲁河(郑州段)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相关事件
2024年7月7日至8日,郑州市出现大暴雨,导致贾鲁河上游出现接近保证水位的洪水。7月9日,周口市贾鲁河沿线出现超警戒水位的洪水,其中扶沟北关闸预计洪峰流量为每秒468立方米,水位57.8米,超警戒水位0.8米。7月以来,周口市经历了四轮强降水天气,1日至8日全市平均降水量达到210.7毫米,较常年同期的57.8毫米多264%。郸城县、川汇区、淮阳区和商水县的累计降水量创下建站以来同期最大值。为应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周口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了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参考资料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贾鲁河的历史变迁.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9-03
贾鲁河的历史文化背景.周口水文水资源测报分中心.2023-09-03
水系 河流.河南省水利厅.2023-09-18
河南境内有一条河为什么叫贾鲁河?.开封市文广旅局.2023-09-06
尖岗水库管理处.郑州市水利局.2023-09-05
常庄水库管理处.郑州市水利局.2023-09-05
西华县贾鲁河生态滨河公园正式开放.爱西华.2023-09-05
郑州西流湖生态公园景色宜人 成为郑州的生态氧吧.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3-09-05
贾鲁河的前世今生.人民资讯.2023-09-03
楚汉鸿沟--贾鲁河.西华县人民政府.2023-09-05
“十三五”期间 我市启动贾鲁河航运开发工程.周口报业传媒.2023-09-05
【周口构筑“1+9”港口发展体系巡礼】扶沟港区:抢抓战略机遇期 谋划发展新篇章.周口日报.2023-09-05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571号建议的答复.河南省交通运输厅.2023-09-05
还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好风光 ——郑州贾鲁河华丽“蜕变”记.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09-01
贾鲁河岸白鹭纷飞“三有”保护动物白鹭见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光明网.2023-09-04
中牟森林公安救助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耳鸮.郑州晚报数字报.2023-09-04
贾鲁河疣鼻天鹅繁殖保护地在河南郑州正式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2023-09-01
贾鲁河.中国水名词典.2023-09-18
金水如练 晴波逶迤穿城过 翠色满堤 春风骀荡画景浓.郑州晚报数字报.2023-09-03
金水河:郑州胸前的美丽玉练(组图).新浪网.2023-09-01
索须河治理下月开工.新浪网.2023-09-01
三河一渠润色惠济展新颜.搜狐网.2023-09-01
熊耳河.郑州日报数字报.2023-09-03
郑州市:东风渠和金水河地名由来.河南省民政厅.2023-09-01
那河畔的绿柳 是郑州的春天.郑州市城市管理局.2023-09-03
关于对河南省新密市双洎河超化东至来集段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审批.郑州市水利局.2023-09-03
关于对关于东风渠白沙段河道整治和景观建设建议的答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建议提案处.2023-09-03
“三水”统筹 推进人水和谐共生.正观新闻.2023-09-05
大河万物生丨黄河水在郑州转变了三次身份 花园口灌区要打造现代水体网络.大河报.2023-09-05
生态水系概况.郑州市水利局.2023-09-05
城市科普 | 郑州的桥很多,有特色的不止这10座.郑州民事通.2023-09-06
郑州的这些桥,见证城市的变迁,通往你的心里.遇见郑州.2023-09-06
郑东新区再添一景:国内首座“鼎”形斜拉桥投用.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09-06
亚洲最宽无背索斜塔斜拉桥——郑州贾鲁河大桥正式通车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3-23.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23-09-05
桥见郑州③这座横跨贾鲁河的“乐器”,你见过吗?.郑说广播.2023-09-05
朱仙名镇.祥符区人民政府.2023-09-18
【微旅游】朱仙镇启封故园 圆您江南梦!.河南省旅游局.2023-09-18
公铁水立体交通 二十载出彩蝶变——周口撤地设市20年交通运输发展纪实.周口市交通运输局.2023-09-18
周口中心港:“黄金水道”起龙头.周口日报.2023-09-18
郑州市贾鲁河中牟段生态治理对策研究.中国知网.2023-09-05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治护建管”绘就碧水绿岸“水美”画卷.郑州日报.2023-09-06
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有序推进.郑州市水务局.2023-09-05
震撼!贾鲁河治理工程.周口日报.2023-09-05
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在建期间初步发挥防洪减灾效益.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09-05
运动、约会、喝茶、看风景尽在贾鲁河.大河报网.2023-09-05
西流湖公园最详细露营地图来了!马上收藏,周末出发!.郑州广播电视台.2023-09-05
5A级标准打造,郑州市区又添一好去处,预计明年5月1日前开放.河南商报.2023-09-05
在贾鲁河里打场球、看场电影、逛个街?贾鲁河里的岛屿成型了.人民资讯.2023-09-05
贾鲁河畔英雄歌 焦裕禄在尉氏纪实.读秀.2023-09-18
追光——沿着焦裕禄的足迹丨焦裕禄让咱尉氏晴了天.淄博日报.2023-09-08
七绝·贾鲁河十景抒怀.郑州市水利局.2023-09-08
贾鲁河抒怀之.郑州市水利局.2023-09-08
贾鲁.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2023-09-06
贾鲁河治理方案拿下国家级大奖.中工网.2023-09-06
郑州市贾鲁河成功跻身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09-06
河南周口贾鲁河沿线水位超警戒线,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澎湃新闻.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