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孛[bó]儿只斤·妥懽[huān]帖睦尔,即元顺帝(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蒙古族,生于察合台汗国金山(今阿尔泰山)。孛儿只斤·和世㻋长子,孛儿只斤·懿璘质班长兄。元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和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36年)。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少年时,因皇室争权,被流放到高丽大青岛(今朝鲜大青岛)和广西静江(今广西桂林市),在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元宁宗驾崩后,被文宗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下令迎回,至顺四年六月八日(1333年7月19日)即位于元上都遗址(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之后八年隐忍于朝,假借臣手,先灭伯牙吾台·燕铁木儿派系,再扳倒权相伯颜,收拢权利而亲政。
至正元年(1341年),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亲政后,勤于政事,开启一系列改革,恢复科举、崇儒重道、颁行法典、加强廉政、解决饥荒,锐意中兴,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史称“至正新政”。这些改革举措,未能解决积弊已久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此后,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逐渐消沉,政事倦怠,痴迷声色,听任臣上位,再加上与皇太子爱猷识里答腊内斗,以及元廷依靠的地主武装内斗不受控,错失平叛南方起义军时机。至正二十 八年(1368年)闰七月,明军进攻大都,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出逃北上,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
至正三十年四月二十八(1370年5月23日),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应昌(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驾崩,享年五十岁,庙号惠宗,蒙古汗号“乌哈哈图汗”,朱元璋尊其为“顺帝”。
生平经历
早年流放
延祐七年四月十七(1320年5月25日),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生于西北察合台汗国,其母迈来迪·罕禄鲁氏,是郡王阿尔斯兰的后裔,在生下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后即去世,后被追封为贞裕徽圣皇后。
天历元年(1328年),赢得两都之战的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叔叔,孛儿只斤·和世㻋弟弟),依照当年武宗、仁宗“兄终弟及,叔侄相继”的约定,派人请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父亲和世(元明宗)回大都继位。和世㻋对皇位有执念,从漠北回到旧都哈拉和林(今蒙古国前杭爱省西北角),就迫不及待的登基,并在路上开始行使皇帝的权利,太师伯牙吾台·燕铁木儿和元文宗都感到了威胁。次年(1329年)八月六日,元明宗和元文宗兄弟二人在元中都遗址(今河北省张北县)相见,元明宗暴毙。孛儿只斤·图帖睦尔二次即位,欲传位于己子,又被叔传侄的约定困扰,待明宗皇后乃马真八不沙受谗言迫害所亡后,于至顺元年(1330年)四月,将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流放到高丽大青岛监禁起来,不与外界接触。
至顺二年(1331年),有消息称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与高丽要奉孛儿只斤·和世㻋长子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为元皇廷正统,欲反元文宗,元文宗意识到,只要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元明宗长子身份在,造反的事就难防。因此昭告天下,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不是元明宗之子。至顺三年(1332年),孛儿只斤·图帖睦尔派人把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转移到广西静江(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在静江一年,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居于大圆寺(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靖江王府)中,寺中秋节江长老教导他《论语》《孝经》,让他有了汉文化基础。
艰难登基
元文宗扫清了障碍,立自己长子为太子,但长子仅一月便去世,再加上第三子的夭折。因此,至顺三年(1332年)元文宗死前留下遗诏,要立明宗之子为皇帝。元文宗死后,本该十三岁的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还朝,但太师伯牙吾台·燕铁木儿却认为他已是少年,相对不好控制,不如直接立元文宗四岁的第二子燕帖古思,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唯恐燕帖古思再遭报应,坚决要立明宗之子。因此,孛儿只斤·和世㻋次子,年仅六岁的孛儿只斤·懿璘质班[yì lín zhì bān]被立为元宁宗,但事与愿违,元宁宗登基仅53天就驾崩。燕铁木儿又想立燕帖古思,但卜答失里坚决要立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至顺三年(1332年)十一月,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从静江被接出,燕铁木儿率大队人马,天子仪仗、迎至良乡(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燕铁木儿向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说明了情况,想让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承认自己的拥立之功,但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没有立马答应。这被燕铁木儿理解为妥懽帖睦尔对他怀有敌意,再加上燕铁木儿一直不想让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继位,但是人已经接到了上都,于是借用占卜之言能拖就拖,导致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迟迟不能即位。燕铁木儿好色本性不改,半年后亏空身体而死。弘吉剌·卜答失里立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为帝,要求他按武宗、文宗约定,立燕帖古思为继承人。
至顺四年六月初八日(1333年7月19日),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元上都遗址(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即位,是为元惠宗,当年改年号为元统。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封伯牙吾台·燕铁木儿之女钦察答纳失里为皇后,卜答失里为太皇太后,燕帖古思为皇太子,高丽贡女奇氏为妃。
拨乱亲政
登基后的前几年,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被架空无实权,只能隐忍于朝。朝中却不平静,先是燕铁木儿派系欲废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被连根拔起,皇后答纳失里也被赶出宫后毒死。后又遭权相伯颜独揽大权,倒行逆施。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清楚此乃亡国之招,坚决不同意,也知道自己违逆伯颜后果严重,开始物色能除掉伯颜的人,伯颜的侄儿脱脱成了他的助力。
不出所料,伯颜对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敢于否决自己的主张很不满意,与太皇太后弘吉剌·卜答失里合谋,要废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换燕帖古思继位。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伯颜请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出猎,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用生病推脱了。伯颜带燕帖古思出猎柳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与脱脱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并派三十骑乘夜带回了燕帖古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下诏贬伯颜,脱脱据大都城门不开,宣告只办伯颜,不问从者。大都城下,伯颜众叛亲离,他只好南下,死在贬的路上。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隐忍八年,终于扳倒权臣,收回权利,得以亲政。至元六年(1340年)六月,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要报杀父之仇,下诏毁太庙文宗室,废黜弘吉剌·卜答失里,卜答失里被迁往东安州,不久死去。七月十六日,燕帖古思被流放到高丽,在押送的途中被处死,年仅十二岁。这一年,奇氏为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生下了长子爱猷识里答腊(北元昭宗),进位第二皇后。
至正新政
至元六年(1340年),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任用脱脱之父马札儿台[mǎ zhá ér tái]为丞相,但马札儿台以病请辞。同年十一月,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改用脱脱为右丞相,次年正月(1341年)改元至正,开始改革,史称“至正更化”。这段时间,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勤奋好学,厉行节俭,全力支持脱脱,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朝政为之一新。
至正更化
文化上,恢复科举,推行举荐制,加强人才的选拔,置宣文阁,恢复太庙四时祭 ,主导修撰《宋史》《辽史》《金史》。教育上,崇儒重道,提倡文化教育。法制上,颁行法典《至正条格》,加强法制建设。官治上,颁布举证守令法,加强廉政。农业上,颁布《农桑辑要》指导生产,开垦屯田和维修水利,解决饥荒。政治上,安抚被伯颜迫害的诸王。民生上,开马禁,减盐额,负(免除积欠的租税),减轻对人民的控制和剥削。同时编撰法典,至元二年(1336年),在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监察法规《风宪宏纲》基础上,将有关御史台的典章制度汇编为《宪台通纪》。至正五年(1345年)十一月,《至正条格》编撰完成,次年(1346年)四月,《至正条格》作为法规,颁布于天下。
锐意图治
正当“至正更化”新政如火如荼的进行时,至正四年(1344年),脱脱以多病辞相。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继续推行廉政,推动改革,但是积弊已久的官场腐败,不是一蹴而就可以改变的,再加上天灾不断、瘟疫流行,黄河频繁决口等,社会动荡不安。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命官府加以赈济,至正九年(1349年)再次启用脱脱为中书丞相 ,欲以挽回颓势。
怠政享乐
疏远贤相重用佞臣
至正十一年(1351年),为解决财政问题,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支持脱脱“变钞”,即元朝廷印发新钞,并规定价值是市场流通旧钞的两倍,元朝廷通过发新钞来搜刮市场上流通的旧钞,暂时缓解了财政缺口。但元朝廷发行新钞时未绑定白银做准备金,更没有价值的衡量标准,而是随意印刷发行,随着市场上新钞越来越多,很快造成了通货膨胀。与此同时,红巾军起义大爆发,起义军头戴红巾军,被称为红巾军。红巾军势头很盛,很快便遍布了全国。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把造成红巾军起义的原因算在脱脱头上,对脱脱信任度锐减。此时,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已无初当政时的锐意图治,逐渐消沉,开始重用佞臣哈麻。哈麻偷偷引进密宗(佛教宗派之一),教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用男女双修之法运气,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舅父老的沙等十人陪伴淫乐。
临阵换帅元军溃散
至正十二年(1352年)八月,脱脱亲率由蒙、汉、西域、吐蕃、高丽部队组成的百万元军平叛红巾军,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各地红巾军几乎都被压制。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盐贩张士诚自立为王,脱脱亲自领兵攻高邮市(今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正当张士诚力竭准备投降之时,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听信佞臣哈麻之言,逼脱脱交出兵权。临阵换将造成军心溃散,全军四散,甚至有部分投入红巾军。红巾军起义形势逆转,此后元朝廷只能依地主武装对抗红巾军。至正十五年(1355年)十二月,脱脱也在流放云南省的途中被哈麻矫旨害死。
沉迷荒淫祸乱丛生
此后,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意志更加消沉,愈加迷恋密宗双修之法,佛家舞蹈“金刚舞”更被改编成“十六天魔舞”。除此之外,他还爱好木艺、小发明、越发不理朝政,而将朝政交给皇太子爱猷识里答腊。至正十六年(1356年),哈麻谋划要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禅位给皇太子爱猷识里答腊,哈麻的妹婿秃鲁帖木儿将此事告发给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哈麻也因此被杖杀。贤相已死,君不理朝,必然祸乱丛生。至正十八年(1358年),上都被红巾军攻破,宫室被毁,两都巡幸制度被迫终止。同年,由于漕运断绝,大都饥荒,饿死数十万人,直到次年(1359年),张士诚降元运粮才解困。
皇阀内耗
至正二十年(1360年),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调孛儿只斤·窝阔台系漠北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相助平叛红巾军,却不料阿鲁辉帖木儿乘势起兵作乱,逼近上都,要求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还政窝阔台一系,此乱次年才被平定。南方各路起义军相互吞并,元朝廷所依靠的地主武装也相互争地盘,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同年(1360年),元皇室内部也生变乱,皇太子爱猷识里答腊已二十出头,与其母奇皇后见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荒淫不作为,开始谋划逼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禅位,他们害死左丞相太平,用宦官朴不花、丞相搠思监[shuò sī jiān],赶走直言进谏的陈祖仁、李国凤等大臣,逐渐控制了朝廷。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与皇太子对立的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舅父老的沙,逃到驻守在大同,时任河南平章政事的孛罗帖木儿大营,皇太子追逃不成,要求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出兵讨伐孛罗帖木儿。次年(1364年)四月和七月,孛罗帖木儿两次兵围大都,逼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交出太子同党朴不花、思监。处死二人后,孛罗帖木儿入主大都,被封丞相。皇太子爱猷识里答腊逃到太原市王保保(察罕帖木儿养子扩廓帖木儿)大营,父子两朝廷并立。孛罗帖木儿杀佞臣秃鲁帖木儿等,自己却秽乱后宫,酗酒杀人,欺压皇室,与王保保交锋中几次失利,引起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不满。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七月二十九日,孛罗帖木儿入宫时被刺杀,其军队做鸟兽散。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砍下孛罗帖木儿头颅,送到太原求和。九月,王保保护送皇太子还大都,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封王保保为丞相,宫廷内斗告一段落。十月,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又封王保保为河南王,南下平起义军,当地军阀李思齐、张良弼等不服,引起混战。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怀疑王保保有异心,命皇太子总领天下兵马,讨伐王保保,从此烽火数年,元朝廷已完全顾不上南方起义军了。
国破身亡
元朝皇阀内耗的这几年,朱元璋扫平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誓师北伐,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一路向北,势如破竹,一直忙于内战的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父子,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与王保保讲和,一致对抗明军。但明军已势不可挡,同年闰七月,直逼大都城下。二十八日夜,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父子带领后妃,大臣百余人,开健德门一路向北狂奔。大都八月初二被攻破,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北元开始。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十五日,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一行到达元上都遗址(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意图反攻明军,重新恢复元朝对中原的统治,依脱脱子哈剌[là]章所请,招王保保来援。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十月初,王保保先胜后败,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意志消沉,身体每况愈下。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元军屡败,六月十三日,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从上都逃到应昌(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腾旗达尔罕苏木),因怕漠北诸王效仿阿鲁辉帖木儿反叛,不敢去旧都哈拉和林。
至正三十年(1370年),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身体愈加不好,皇太子爱猷识里答腊总领军、国诸事。四月二十八日(1370年5月23日),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应昌驾崩,享年五十岁,庙号惠宗。朱元璋以其“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给予了“顺帝”的尊号。
家族成员
父亲
孛儿只斤·和世㻋,即元明宗,生于大德四年十一月十一日(1300年12月22日),卒于天历二年八月初六(1329年8月30日),葬于起谷(存疑,一说为今蒙古国肯特省曾克尔满达勒一带,一说为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附近)。
母亲
迈来迪,罕禄鲁氏,郡王阿尔斯兰后裔,生下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后即去世,后被追封为贞裕徽圣皇后。
弟弟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即元宁宗,生于泰定三年三月二十九日(1326年5月1日),至顺三年十月初四(1332年10月23日)登基为帝,在位仅53天,于至顺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332年12月14日)驾崩,葬于起辇谷。
皇后
钦察答纳失里,钦察氏,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第一任皇后,燕铁木儿之女。元统元年(1333年)被立为皇后,至元元年(1335年)因哥哥唐其势等谋反失败而受牵连,被丞相伯颜赶出皇宫,用毒酒毒死。
弘吉剌·伯颜忽都,弘吉剌氏,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第二任皇后。至元三年(1337年)三月被册立为皇后,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八月去世。
奇氏,蒙古名奇皇后,高丽人,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第三任皇后。奇氏生下皇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后,于至元六年(1340年)被立为第二皇后,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被册立为正宫皇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随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一起逃离大都,下落不明。
木纳失里,弘吉剌氏,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第三皇后,居隆福宫,至正七年(1347年)去世。
人物轶事
宋帝子嗣
孛儿只斤·和世㻋死后,孛儿只斤·图帖睦尔想传位于己子,又担忧“兄终弟及,叔侄相继”传统,以及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明宗长子身份在,造反的事就难防。因此昭告天下,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不是明宗之子,此后民间有传闻,他是在西藏自治区为僧的宋恭帝赵显之子。该轶事经权衡《庚申外史》记载后,故事更加丰满,再经明代袁彻有关明成祖朱棣览帝王像,认为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长得像极像宋朝皇帝的故事记载后,民间更加确定了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是宋帝之子的说法。由于正史《元史》详细记载了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出生,现代学者多认为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是宋帝子嗣这一说法仅系野史记载,荒诞不经。
鲁班天子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建筑工艺、机械工程领域,也有较深造诣。为近臣建造房屋时,他亲自画房屋的结构图,还亲自削木质结构的房屋模型,模型高尺余,屋顶结构的房梁子等皆有,以此交给工匠参照制作。在内苑造龙船时,他亲自绘制样本,船上设有前瓦帘棚、穿廊、两暖阁,后吾殿楼子,船身两侧各有一个撑船的篙,船头有连个两个爪子,船行进时,龙首、眼、口、爪、尾皆动。他又自制宫漏,其上的三圣殿图案可以根据时间而运动变化,尤为精巧,被称为前代所鲜有。因此,大都人都管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叫“鲁班天子”。
历史评述
元末明初权衡《庚申外史》:始曾留意政事,终无卓越之志,向使庚申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持其心,常如至正之初,则终保大位,何至于远遁,而为之虏哉。
清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弘历:顺帝惟知溺于宴安,不复以国事为念,焉得不亡?顺帝于绰斯(搠思监)止收其印绶,而于御史劾奏概置弗问,且不久旋复用为右相,听其联结宦官相为表里,警报功状壅不上闻,内外因而解体。国事至此,益不可为。甚矣!顺帝之昏暗也。博啰特穆尔(孛罗帖木儿)跋扈不臣,已非一日,皆由顺帝姑息养奸,遂致尾大不掉……乃顺帝闻其欲杀二奸,即执以遂其欲。且加授官阶,宴奸党,惟恐其不早退兵。其再举犯顺,凶谋益彰,乃复相对啜泣,曲加慰劳。孱弱如斯,与刘协、李晔相等耳!
清末民初史学家屠寄《蒙兀儿史记》:帝冲龄践,颇能尊师重道,自诛伯颜,躬裁大政,一时有中主之目。久之昵比群小,信奉淫僧,肆意荒嬉,万几怠废,宫庭亵,秽德章间。遂令悍妻干外政之柄,骄子生内禅之心,奸相肆国之谋,强藩成跋扈之势。九重孤立,威福下移,是非不明,赏罚不公,水旱频仍,盗贼滋起。人心既去,天命随之矣。
民国官修正史《新元史》柯劭忞[kē shào mín]:“惠宗自以新意制宫漏,奇妙为前所未有,又晓天文灾异。至元二十二年,自气起虚后,扫太微垣,台官奏山东省应大水。帝曰:‘不然,山东必陨一良将。’未几,察罕帖木儿果为田丰所杀。其精于推验如此。乃享国三十余年。帝淫湎于上,奸人植党于下,害忠良,其成功。迨盗贼四起,又专务姑息之政,以官爵,豢以土地,犹为虎傅翼,恣其抟[tuán]噬。孟子有言: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呜呼,其帝之渭!然北走应昌,获保余年;视宋之徽、钦,辽之天,犹为厚幸焉。”
历史学家张朋:“作为元朝在位时间最长,且被《元史》记载为亡国昏君的元顺帝,对于亡国的确难辞其咎。但他在元朝发展中就教育、文化和科技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却是不容抹煞的。”
个人作品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逃离大都,远走应昌后,朱元璋曾派人送信招降他,他作《答明主》一首,回绝了招降。诗曰:金陵使者渡江来,万里风烟一道开。王气有时还自息,圣恩无处不昭回。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 朱元璋看后,认为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对中原仍虎视眈眈,因此决定北伐,彻底打掉元朝残余兵力,派徐达西征兰州市王保保,李文忠直捣应昌。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蒙古帝国36位可汗高清美图及简介值得收藏》察哈尔文化网,新闻动态...2022-09-02
大明群英 (1987).豆瓣电影...2022-09-02
乞丐皇帝传奇 乞丐皇帝傳奇 (1998).豆瓣电影...2022-09-02
武当 (2003).豆瓣电影...2022-09-02
辛旽 신돈 (2005).豆瓣电影...2022-09-02
奇皇后 기황후 (2013).豆瓣电影...2022-09-02
真命天子 (2016).豆瓣电影...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