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
巩义市,中国河南省辖县级市,由郑州市代管,位于郑州、洛阳市两市之间,介于北纬34°31′~34°52′,东经112°49′~113°17′之间。巩义市下辖15个镇、5个街道,市政府驻巩义市中原西路,总面积1043平方千米。2022年,巩义市常住人口80.31万人。
巩义市处在嵩山北麓,地势自南向北呈阶梯状急剧降低, 由中山、低山、丘陵,降至河谷平原。巩义市河流属黄河、淮河两大流域,境内黄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6.64%,气候是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巩义市名取自巩县旧名之巩与驻地孝义镇之义合称。巩义市建置较早。尧、舜时代属河南省。明、清时期,属河南布政使司河南府。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为河南省直辖县,受洛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督导。1991年6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巩县,建立巩义市。2014年1月,全面归省直管。
巩义市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位于郑州市、洛阳市、焦作“金三角”之间,郑西高速铁路、陇海铁路、连霍高速等横穿东西,巩登高速和S235纵贯南北,交通网络完善。巩义市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一条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巩义市经济以工业为主,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孚、明泰、万达、鑫泰为代表的高精铝,以天祥、五耐、泛锐辉为代表的新材料,以恒星科技、人民电缆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3大支柱产业。2022年,巩义市生产总值962.6亿元,位居郑州市6县市第1位,三次产业结构为:1.5:60.4:38.2。
巩义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地区之一,是河洛文化的摇篮、杜甫的故乡,拥有河洛大鼓、巩县窑烧制技艺、剪纸技艺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古文化遗存70多处,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巩义市山水景观丰富,自然风光秀美,“南山、北水”共同构成丰富多样的山水风光。截止2022年12月31日,巩义市拥有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11家。
名称
作为封国、政区地名,巩义市历有巩邑、阙巩、巩伯、东周、巩、巩义之称。巩,郎蔚之《隋州郡图经》云:“巩,在洛水之间。巩,固也。言四面有山,可以巩固也。”而孝义之“义”,源于民间故事。1991年改设巩义市,取巩县旧名之巩与驻地名孝义镇之合称为巩义市。巩义市由此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至南北朝时期
巩义市建置较早。尧、舜时代属豫州。夏朝,禹封夏伯于此,称夏伯国。姒太康时,在此建都斟 。商代改称“阙巩”。西周、春秋、战国时称“巩伯国”。
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始置巩县。
晋时,巩境包括偃师区东部一部分。
北齐(公元550—577年)废巩县,直归成皋郡。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复巩县,属河南郡。
唐初属洛州,唐开元初(公元713年)属河南省府。
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划巩县西部、偃师东部、登封北部设永安县以护宋陵,巩县东部仍为巩县。初属河南府。
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升格为永安军(直属中央)。
南宋赵昀时,改永安县为庆寿县,端平(公元1234年)后,一度称奉先县。
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改永安县为芝田县。
元属河南府路,后废芝田县,恢复原先巩县建置。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1年),一度升巩县为军州万户府。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巩县属河南布政使司河南府。
嘉靖三十一年(1552),知县陶承祖修巩县。景泰元年(1450)县丞赵升修筑,成化十四年(1478),知县柯忠重修;正德七年(1512)流贼攻,分巡翟镐督修之。嘉靖二十二年(1543),水复渰颓,知县周泗增修。万历十三年(1585),分巡丁惟宁檄加砖石,知县李再思、汪本英先后修周围角楼三座,窝铺、墩楼三十座,门五:东曰迎恩,西曰瞻洛,南曰玉川,又曰望嵩(南门二),北曰纳洛。万历四十年(1612),知县程宇鹿择城垣高处另开一门,又筑土堤五百丈以卫城脚(树巩简公甸坊一座,与新门对峙),城上建砖石高楼一,沿城加修,倍异前制。崇祯十年(1637),知县宋文瑞复增高五尺,十六年(1643),流寇攻陷倾。
清代顺治六年(1649)知县徐梁修补,康熙二十年(1681)知县蒋征复加砖石增修。
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属豫西道河南府。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属河南道。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为河南省直辖县,受洛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督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巩县初属郑州专区公署。
1955年属开封专区公署。1958年底归郑州市。
1961年复属开封专区公署。1983年重回郑州市。
1991年6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巩县,建立巩义市。2014年1月,全面归省直管。
地理
位置境域
巩义市,位于河南省郑州、洛阳市两市之间。地理坐标:北纬34°31′~34°52′,东经112°49′~113°17′。市境东以峡峪、褚岭、草店、刀泉与荥阳市为邻;南在五指岭、分水岭、嵩山与登封市市为界;西沿干沟河、南洛河和西黑石关、北游殿、徐柏坡与偃师区市接壤;北隔黄河与孟州市、温县相望;东南隅在天井坑、教练坑与新密市相接;西北隅在杨沟与孟津县毗连,总面积1043平方千米。
气候
巩义市处于淮河,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2021年年平均气温16.1℃,四季气温均较常年偏高。冬季受蒙古冷高压和极地大陆高压控制,天气晴冷,干燥,气温低,降水较少;春季暖气团势力逐渐转强,升温快,多风,气候多变;夏季受蒙古热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气团影响,炎热,多雨;秋季冷气团逐渐侵入,降温急,降水减少。巩义市2021年年降水量为1408.6毫米;除春季降水偏少外,冬、夏、秋季降水均偏多。又由于境内地貌特点,东南部及南部山区气温低,雨雪多;向北随山势降低,气温增高,降水减少;至中部丘陵和平原区雨水中等,西北邙岭及西南鲁庄地区,温度稍高,雨水偏少。2021年年日照时数2063.9小时,冬季日照偏多,春、夏、秋三季较常年偏少。
地质
巩义市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带,嵩山大背斜的北翼,为单斜构造,走向为东西向,倾西北,自西向东逐渐减缓。区域构造以断层为主,多为高角度正断层,逆断层少。褶皱不发育。断层主要有嵩山断层,沙鱼沟断层、五指岭断层、东站镇断层、张庄断层、窑岭断层、王沟断层、陈苟湾断层、古堆窑断层、将军岭断层、青石土断层、凤卧岭断层、柏圪塔断层、徐庄一号大断层、徐庄二号大断层、古城寨断层。
地形地貌
中国地貌是自西向东,呈现三个巨大地貌台阶,巩义处于第二台阶向第三台阶过渡边缘。具体处在嵩山北麓,地势是自南向北呈阶梯状急剧降低,由中山、低山、丘陵,降至河谷平原。南端嵩山、五指岭两地为中山,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点玉柱峰,海拔1487米。中山向北,呈扇形展布一系列海拔400~1000米的低山,并依次降低。中低山区共有451.5平方千米,占巩义市总面积的43.49%。低山再向北展,呈现出广阔的海拔为200~400米的黄土丘陵。南洛河又把丘陵切割为山前和邙山两个丘陵区,面积为471.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5.26%。境内最低是洛河带状平原区,洛河自西部入巩,东北流入黄河,全长33千米,沿河河滩海拔在120米左右,最低点在河洛镇洛口滩,海拔103.8米,平原面积98.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9.5%。从最高峰到最低点落差1383.2米。
巩义市地貌类型有五种,分别为南部中低山区、东部侵蚀浅山丘陵区、洛河冲积河谷带状平原区(包括黄河滩)和西北邙岭黄土丘陵区。其中南部中低山区包括包括南山的桃园、涉村、夹津口、西村镇及鲁庄的南部山区和东山的米河、新中、竹林、小关及大峪沟镇、北山口镇的南部和涉村、桃园的北部。东部侵蚀浅山丘陵区是山地向平原过渡性地貌类型。站街镇的南部、小关、米河、大峪沟的北部及河洛镇皆属此区。中部山前黄土陵区包括孝义镇、芝田镇、回郭镇三个镇的南部和北山口、西村镇北部和鲁庄镇大部。南洛河冲积河谷带状平原区(包括黄河滩)包括回郭镇、孝义镇、芝田镇及康店、站街、南河渡、河洛镇的沿河两岸。西北邙岭黄土丘陵区,包括康店、原南河渡两镇的大部分。
土壤
巩义市土壤面积为9.33万公顷,有3个土类(潮土、褐土、棕壤土),7个亚类,21个土属,62个土种。潮土类面积有6906.67公顷,占总面积的7.4%,主要分布在回郭、孝义、站街、河洛、南河渡、康店6个镇的伊洛河岸的滩区,适宜种植小麦、玉蜀黍属、水稻、蔬菜、瓜果等。褐土类面积为85226.67公顷,占总面积的91.3%,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的广阔地域,适宜多种林果生长。棕壤土类面积为1200公顷,占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夹津口、涉村、核桃园、新中等镇的中山区,适宜多种林木草类生长。
水文水利
水文
巩义市主要属黄河、淮河两大流域。黄河流域面积100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6.64%,除过境河流黄河、伊南洛河外,当地有干沟河、沙沟河、曹河、天坡河、坞罗河、后寺河、西泗河、东泗河和汜水河等河流,大部分为季节河。淮河流域面积3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36%。巩义境内淮河水系有三条季节河溪。鲁庄镇太子沟溪水,西流入登封少林河再入颍河;夹津口镇公川、韵沟的山涧水,东南流入登封纸纺水库经石淙河入河,颍河发源夹津口的韵沟,长度2.5千米,流域面积32.5平方千米;涉村镇巩登交界处分水岭诸水流入登封。
水利
巩义市唯一一座中型水库为坞罗水库,小型水库有后寺河水库、凉水泉水库、洪河水库、赵城水库、桑家沟水库。
坞罗水库是巩义市唯一的一座中型水库,1958 年 4 月开工兴建,历两年时间,于 1960年 4 月基本建成,后屡经加固完善,已成为一处集调洪、灌溉、饮用、游览为一体的水资源地。水库大坝为梯形土坝,长 450 米,高 37.5 米,坝顶宽 17 米,形成了一条连接坞罗河东、西两岸的平坦大道。坞罗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108 平方千米,总库容 1800 万立方米,兴利库容 830万立方米。水库修有三条灌溉干渠——南干渠、北干渠、中心渠,输水洞高程 215 米,可自流灌溉 6000 余亩土地。水库下游还建有一整套的净水、配水系统,通过管道输往市区,是巩义市民的重要水缸之一。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
巩义市发现的矿产21种,有18种矿产曾经进行过开发利用,主要矿产有煤、铝土矿、耐火黏土、硫铁矿、石灰岩、石英岩、白云岩、铁矿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米河、新中、涉村、夹津口、西村、鲁庄等10个镇。巩义市探明储量的矿种主要为煤、铝土矿、硫铁矿、熔剂用灰岩、耐火黏土、水泥用灰岩、陶瓷土、水泥配料用黏土等。巩义市主要矿产资源空间位置十分接近,在垂向上具叠生关系。矿产分布具有区域性,煤矿、铝土矿、耐火黏土集中分布于大峪沟镇—米河和涉村—鲁庄一带。矿产资源的组合特征明显,便于综合探矿和综合开发。
煤炭:矿区8处,依据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截至2020年底巩义市煤炭保有资源储量151634.858万吨,主要分布于大峪沟至米河、鲁庄至涉村一带,分属荥巩、偃龙两个煤田。含煤面积110平方千米。
森林资源
巩义市按地貌分深山、浅山、丘陵、平原四个植被区。在深山区,在海拔500~800米之间的广大低山谷地,以老庙山风景区以及部分封山育林地区,植被率可达50%~60%,有高等植物579种,占巩义市80%,是巩义市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此地天然林以栓皮栎为主,人工林以核桃、杨、泡桐、榆、槐、柳、柿树为王,个别地方还有竹丛及大面积的木槿、黄栌、酸枣树、山皂荚和连翘灌丛。浅山区土层浅薄,岩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少,种类贫乏。丘陵区多为侧柏、柿树、枣、榆、臭椿、杨等乔木。平原区树木以杨、柳、泡桐占优势,榆、臭椿、槐、刺槐较多。截止2021年,巩义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2.01%,森林覆盖率达到35.2%。截止2022年巩义市共营造林786.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33.3公顷。
水资源
巩义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自然气候条件限制,境内水资源及其可利用量比较紧缺。根据《巩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数据显示,巩义市平均降水量584.3毫米,地表水资源总量11078万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资源量11457万立方米,当地水资源总量14078万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8720万立方米。按2013年人口计算的人均水资源量为172立方米/人,约为全国水平的1/12,属于水资源严重紧缺地区。巩义市当地水资源比较紧缺,但巩义市过境水(黄河、伊洛河水)丰富。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巩义市油料植物有文冠果、黑橄榄、漆树、油桐、山杏、梧桐、花椒、乌桕、油松、臭椿、栎、连翘、苍耳、紫苏、牛蒡、蓖麻、播娘蒿、南蛇藤、黄花蒿等。橡胶植物有杜仲、卫茅、罗布麻等。含没药树及染料植物有油松、欧黄栌、化香、国槐、茜根草等。药用植物有湘蕾金银花、防风、远志、山苦杏仁、酸枣仁、何首乌、苍耳、柴胡、桔梗、连翘、地榆、半夏、香附子、盐麸木、天门冬等,20世纪80年代后栽培成功的有猬状猴头菌、银耳、蘑菇、平菇、香菇、黑木耳、黄背木耳等。
动物
巩义市自然动物主要分为兽类、鸟类、爬行纲、两栖类和鱼类。
兽类有黄鼬、猪獾、白面狸、狸猫、狐属、岩松鼠、金花松鼠、地鼠、刺猬亚科、野兔等。鸟类有雁、豆雁、绿翅鸭、脸鸭、石鸡、松鼠鸡、岩鸽、山斑鸠、鸿雁、苍鹭、大白鹭、普通翠鸟、秃鹫、画眉、印度寿带、黑枕黄鹂、金翅雀、红脚隼、桉雁、夜鹰目、啄木鸟科、黑卷尾、灰喜鹊、红嘴山鸦、秃鼻乌鸦、、山雀科、麻雀、云雀、喜鹊、乌鸦、苍鹰、鸦等。爬行类有乌龟、鳖、铅山壁虎、黑眉锦蛇、乌梢蛇等。两栖类有大鲵属、中华中华蟾蜍及蛙等。鱼类有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刀鲚、白鲢、鳗鲡、鲇形目、铜鱼及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鲈鱼、团头鲂等。
自然保护区
郑州市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巩义段)
郑州市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省级自然保护区,郑州市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巩义段),位于巩义市北部,西起康店镇曹柏坡村(巩义市界),东至河洛镇英峪村与荥阳市为界,南至邙岭镇,北至黄河中心。总面积6792公顷,其中:核心区2195公顷、缓冲区1090公顷、实验区350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动植物,保护区内共设置界桩90个、界碑5个、界牌10个。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区内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17种,其中鸟类169种,兽类21种,两栖类10种,爬行纲17种;鸟类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黑鹳等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蓑羽鹤、白琵鹭等31种,区内有维管植物80科284属598种,约占河南省植物总种数的14.6%。
自然灾害
巩义市主要灾害有:干旱、高温、雷暴、暴雨、大风、冰雹、低温冻害、连阴雨、寒潮。
2021年,巩义地区汛期强对流天气频发,强降水次数多、强度大,造成洪涝、风雹等灾害,尤其是“7·20”特大暴雨给巩义市造成严重灾害。年内出现5次寒潮天气,3次明显的沙尘天气,秋季至年末空气质量较去年明显提高。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4月16日,巩义市辖15个镇、5个街道,298个行政村、30个居委会。市政府驻河南省巩义市中原西路。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郑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巩义市男女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02,人口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8.12%,15-59岁占比61.75%,60岁以上占比20.13%,65岁以上占比14.38%。
截至2022年末,巩义市常住人口80.3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63%,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25‰,人口死亡率为6.99‰,自然增长率为1.26‰。
民族
巩义市是一个多民族城市,截至2005年,有少数民族21个,占巩义市人口的0.31%,巩义市境内的少数民族零星分布在巩义市,与汉族杂居在一起,在境内的21个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占全少数民族人口数的80%,此外还有少数民族土家族、蒙古族、壮族、朝鲜族等。
语言
巩义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洛嵩片,巩义方言的主要特点有很多,如古微母字今保留[v]声母;区分尖团音;古入声今派入阴平和阳平,古清音、次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阴平24,古全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阳平53等。
宗教信仰
巩义市主要信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五种宗教,截至2005年,教徒有6.7万人,被河南省确定为宗教重点县(市)之一,基督教徒有25460人,佛教21300人,道教18852人,伊斯兰教1360人,天主教79人。信教群体多元化,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向中青年、城镇人口等方面发展。截至2023年7月,道教有5个宗教活动场所(东大庙、九龙圣母庙、老庙道观、龙王庙、中王庙);佛教有6个宗教场所(明月寺、十方院、嵩岭寺、龙泉寺、石佛寺、慈云寺)。
慈云寺位于巩义市东南25里的青龙山中,总面积51平方千米。千年古刹慈云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七年,是佛教传入中原后,有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创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素有“释源”和佛教“祖庭”之誉。
经济
综述
巩义市地处中原腹地,区位条件良好,巩义市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了一条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巩义市经济以工业为主,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孚、明泰、万达、鑫泰为代表的高精铝,以天祥、五耐、泛锐熠辉为代表的新材料,以恒星科技、人民电缆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3大支柱产业。巩义市合并巩义市产业集聚区和豫联产业集聚区,成立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截至2022年,巩义市拥有规模工业企业504家,收入超百亿元企业3家,是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营商环境位列河南省103县市第10,进入第一方阵。
2022年,巩义市生产总值962.6亿元,位居郑州6县市第1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81.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7.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5:60.4:38.2。
2022年,巩义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9亿元,增长2.5%,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3%。其中,税收收入30.5亿元,增长2.6%,市本级收入20.9亿元,增长37.8%。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57.7%,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税占比58.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4.0亿元,增长34.5%。
2022年,巩义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55元,比上年增长5.0%;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701元。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57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98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75元,增长2.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402元。
第一产业
巩义市目前有4大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即“西芝回鲁”优质粮生产基地、百里邙岭林果种植基地、黄河滩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和南部山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作为粮食作物,2022年,巩义市粮食播种面积共3.65万公顷,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68万公顷,玉米播种面积1.97万公顷,粮食产量15.7万吨,其中,夏粮产量7.6万吨,秋粮产量8.1万吨。另外,2022年,巩义市蔬菜产量2.22万吨,园林水果产量2.43万吨,油料产量0.37万吨,猪牛羊禽肉总产量1.93万吨。
第二产业
巩义市经济以工业为主,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孚、明泰、万达、鑫泰为代表的高精铝,以天祥、五耐、泛锐熠辉为代表的新材料,以恒星科技、人民电缆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3大支柱产业。巩义市合并巩义市产业集聚区和豫联产业集聚区,成立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2022年,巩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下降13.5%;重工业增加值增长9.5%,轻、重工业比例为1.5:98.5。2022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居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另外,巩义市建筑业发展良好,截至2022年,巩义市共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84家,2022年巩义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4.7亿元。
第三产业
巩义市第三产业主要以邮电业和旅游业为主,2022年巩义市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6.47亿元。巩义市现有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4家,三星级旅游饭店4家,旅行社9家、分社9家、营业网点3个,其中河南省三星级旅行社3家。2022年共接待国内游客987.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4.7亿元。
社会
教育
巩义市共有两所民办高校,分别是郑州商学院和郑州城建职业学院。郑州商学院是2004年创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现有在校生33740人,教职工1213人。郑州城建职业学院是一所民办非营利性高等职业院校,现有在校生4000余人,拥有专兼职教师360余名。巩义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3所,其中公办中等职业学校1所,即河南省工业学校(巩义校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所,即巩义市清艺美术专业学校,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共有教职工291人,其中专任教师272人。
2022年,巩义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4330人,在校生37391人,毕业生9275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958人,在校生3423人,毕业生1229人。普通高中招生6047人,在校生15459人,毕业生4806人。初中招生8933人,在校生27065人,毕业生8154人。小学招生9324人,在校生57107人,毕业生9015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20人,在校生19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0984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巩义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0处。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实际用户38920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88%。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个,即小相狮舞。
巩义市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于1997年10月动工兴建,2001年10月1日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66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300平方米,主展馆面积5700平方米,整体风格为园林式仿古建筑,是以文物收藏、社会教育、陈列展览、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展出文物涵盖陶器、瓷器、铜器、玉器、石器、石刻、金银器、钱币、文具、竹木雕、牙角骨器、织绣、玻璃、标本化石、档案文书、票据、皮革、铁器、漆器、书法绘画、玺印符牌、碑帖拓本、音像制品等27类。馆内共有10个展厅,主题陈列为《洛瑰宝——巩义历史文化展》,展示从旧石器时代洪沟遗址到近现代,巩义丰富的历史文化。专题展览有《北宋皇陵》《石刻艺术》《巩义白瓷》《唐宋三彩》《彩绘陶器》等。
科技
截至2022年末,巩义市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9个,高新技术企业212家;2022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79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2亿元,授权专利件2291件,其中发明专利96件。
截至2022年末巩义市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2022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1383台件。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183家。区域气象观测站34个。
医疗
截至2022年末,巩义市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659个,医院、卫生院30个(专科疾病防治医院3个),其中,巩义市总医院为三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5546张,其中,医院4424张。卫生技术人员(含村卫生室)576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204人,注册护士2545人。乡镇卫生院15个,床位898张,卫生技术人员646人。
体育
截至2022年,巩义市共有体育馆1个,即巩义市体育馆,另有体育场地设施2871个。2022年共组织群体性大型竞赛活动20次。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1.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0.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5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2322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3万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4.5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0万人。资助城乡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20656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759.2万元,救助14466人次。
2022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29万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13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4326.1万元,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8198人。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23个,其中养老机构21个,社会服务床位3017张,其中养老床位2907张。
环保事业
2022年巩义市共营造林786.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33.3公顷。截至2022年末,巩义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个,即巩义市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6792公顷。森林公园2个,森林覆盖率35.3%。
截至2021年,巩义市市区绿化覆盖率、市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0.24%、36.58%、14.96㎡/人,PM10、PM2.5分别下降32%、28.6%,空气质量好转。
交通
综述
巩义市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位于郑州、洛阳、焦作“金三角”之间,郑西高铁、陇海铁路、连霍高速、G310、S312沿黄快速通道和中原路西延快速通道横穿东西,巩登高速和S235纵贯南北,交通网络完善。2022年巩义市运输货物5269万吨,运输旅客172万人,共完成旅客周转量3572万人千米,完成货物周转量110.4亿吨千米。
公路
巩义市公路主要有连霍高速,G310,S312沿黄快速通道,中原路西延快速通道,巩登高速和S235等,这些公路组成了巩义市的公路交通网络。
截至2021年,巩义市S314完工通车,启动G310巩义境西段改建项目,完成普通干线公路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国省干线公路里程达217.568千米。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181.35千米。中原西路3条连接线、南山旅游通道、康芝路主线等重点交通项目的建成通车,郑巩洛高速纳入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配合郑州市完成焦平高速巩义段选线工作,完成对连霍高速巩义东收费站实施改造项目,完成高速公路建设55.334千米。
铁路
巩义市铁路主要有郑西高速铁路、陇海铁路,共有巩义市火车站和巩义市火车南站两个火车站。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巩义市开通城市公交线路15条,投入营运车辆169辆,城区道路公交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全部车辆实现新能源替代,建设公交场站4处,设置公交港湾式停靠站60处、公交优先道14千米、建成充电站5处、充电桩63个。巩义市共有3家城乡客运公司,108辆城乡客车,班车线路65条,城乡公交网络连通市区、镇、村,巩义市乡镇通车率达到100%,行政村通车率达到100%。
文化
综述
巩义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地区之一,是河洛文化的摇篮、杜甫的故乡,拥有河洛大鼓、巩县窑烧制技艺、剪纸技艺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古文化遗存70多处,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饮食
巩义人民习惯于面食,有细粮与粗粮之分。细粮包括麦面、大米,粗粮包括玉蜀黍属、豆类。多数人家有泡酸菜和腌咸菜(韭菜、蒜台、芥丝)的习惯,以备入冬及次年开春备用。
对于宴请、婚嫁、丧葬,巩义人有着独特的讲究。 宴请新亲和客人时,城镇居民及乡村农家,都很讲究,需备肉、杀鸡,制作酒席,一桌八人,每桌必备四盘八碗,方称士席。 婚嫁时,城乡居民多以四盘八碗一火锅为标准, 曾有一句顺口溜“四盘八碗一火锅,虚腾腾的热蒸馍”誉为丰盛宴席。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酒席更为丰盛。每桌八盘十一碗,全鸡,整鱼等。 丧葬时,历来以素菜为主,俗称“豆腐席”,用以犒劳祭吊之人。近年招待荤素招配。
特色美食——西义兴卤肉
西义兴卤肉是“河南省十大名吃”之一,肉香烂不腻,久负盛名。西义兴肉食色泽鲜亮、品质细嫩、肥的不腻、瘦的绵香、营养丰富、多食不厌。
特色美食——老君烧鸡
老君烧鸡被誉为“中原名吃”。其选料考究、做工精细、汤老味全、造型美观、色泽鲜艳、咸淡适口、离骨熟烂。汤中加有十多味中药材,有很好的滋补功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
巩义市拥有小相狮鼓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项,有河洛大鼓、洛神传说、河图洛书传说、巩县窑陶瓷等4项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康家酿酒技艺等多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包括河图洛书传说非遗传承人李书升、洛神传说非遗传承人赵振学,以及河洛剪纸非遗传承人曹慧贞等。
河洛大鼓
2011年河洛大鼓被列入河南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巩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尚继业。河洛大鼓是产生并流行于河洛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它以一人多角戏的表演方式流行于民间。中原地区流行的曲艺形式主要有四种:河南坠子、大调曲、三弦书、河洛大鼓。而河洛大鼓也是最重要的曲种之一。
康家酿酒技艺
2021年4月,郑州市政府经专家评审,批准巩义市“康家酿酒技艺”等四项传统技艺为郑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康家酿酒技艺”也就是康百万酒业是继2019年获评“中华老字号”后,再度获取一项政府殊荣。康家兴盛四百余年,跨明、清、民国三朝代,传承12代,土地“双千顷”粮食丰足。康家兴旺发达后,据说康家山西省远方亲戚投靠康家,专门负责给康家烧酒,他来到康家,结合清香型缸内发酵与浓香型酵池发酵法,巧用土窑洞,冬暖夏凉湿润之功能,用饱满好粮,深井之水,窑洞内发酵及窑藏,使康家酿酒技艺不断传承发扬。直到清光绪二十七年秋,由康家佣工(第一代):康鲜(1887-1946)亲自酿酒接驾从西安市返回北京的慈禧和光绪帝等一行专用酒,而名扬四海。代代传承,康家子孙依据康家祖传酿酒秘方,并亲往山西汾酒、泸州市、贵州茅台酿酒基地学习,取其精华,结合康家原始传统工艺,在科学基础上,酿制出纯正“康百万酒”“康家酒”。
巩县窑烧制技艺
唐代重要瓷窑之一,在今河南省巩县,1957年发现其窑址。巩县窑于隋朝烧制青瓷,到唐代除烧制青瓷、白瓷、黑瓷外,还烧制三彩器,是目前发现的烧造唐三彩的最主要的窑址之一。
文化古迹
巩义市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1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古文化遗存70多处,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
数据来源
仰韶文化遗址
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位于伊洛河汇入黄河地理位置独具的“洛汭”地带,现存面积117万多平方米,是迄今经发掘确认最大的仰韶文化遗址。遗址有三重环壕,核心区是由半围墙和壕沟圈护的多排大型房址区组成似具准宫城性质的“宫殿”区,或属中国最早瓮城雏形。深厚夯土筑成大型广场。
北宋皇陵
北宋皇陵分布在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回郭镇和市区,占地约160平方千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宋九帝,除徽、钦二帝被金兵掳走外,其余7个皇帝及包括赵匡胤之父均葬在巩义北宋皇陵,通称“七帝八陵”。另外,这里还附葬有皇后陵22座、皇室宗亲墓144座、名将勋臣墓8座,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宋皇陵石刻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陵墓造像群,是中国艺术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堪称宋代石刻艺术的“露天博物馆”。
铁生沟冶铁遗址
铁生沟冶铁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巩义市夹津口镇铁生沟村南部台地上,为汉代河南郡铁官管理的第三号冶铁作坊遗址。铁生沟冶铁遗址1958年12月进行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清理出炼炉17座,另有脱炭炉、铸造、藏铁坑和配料池,出土各种铁制工具、武器及大批陶器、铜钱等。出土铁器有“河三”铭,还发现了煤的应用。
习俗
“火烧秦桧”传统古会
在巩义回郭镇北罗村,有一项传承数百年的文化纪念活动——“火烧秦桧”传统古会,被郑州市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火烧秦桧”活动的历史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这项活动过去由北罗村金平街三角堂附近的村民自筹资金举办,近年来得到回郭镇政府的大力支持,规模越来越大,形式不断创新,活动时间由原来的正月十六1天增加到6天,正月十四开会动员,十五开始活动,晚上燃放烟火助兴,十六达到热潮,十七、十八持续活动,十九结束。“火烧秦桧”传统古会在中原地区很有名气,每年正月十六,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范围波及登封等地最多时高达两万人以上。据悉,目前北罗村正准备将秦桧与王氏(秦桧妻)铸成一对铜像,跪倒在太平街三角堂岳飞像前,并在四壁上绘制中国古代、近代爱国英烈们的彩色画卷,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子孙后代。
艺术
舞蹈
巩义小相狮鼓
巩义是狮鼓的故乡,小相是狮鼓、牢杆的起源。有狮则兴,有鼓则盛,狮鼓常用,人兴企盛。小相狮鼓,历史悠久,从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1700年)到现在,曾长盛不衰地健康茁壮成长着,因艺赢京华,授徒边疆,国庆大典,迎奥回归而名中原地区,小相村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艺术村。2008年6月7日,狮舞(小相狮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5。
曲艺
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是产生并流行于河洛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它以一人多角戏的表演方式流行于民间。河洛大鼓初期叫“鼓碰弦”。1952年,张天培参加在武汉举行的中南区第一节戏曲会演,演唱《打黄狼》,《草船借箭》。会演期间与《说说唱唱》副主编王亚平同志共同将“鼓碰弦”定名为“河洛大鼓”。从此,河洛大鼓在河洛地区广泛流行起来,多流行于洛阳、偃师、巩义、孟津、登封等地,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2011年河洛大鼓被列入河南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巩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尚继业。
技艺
剪纸
曹慧贞剪纸201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郑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项目。
曹慧贞剪纸作品中融入了书法、篆刻、绘画的神韵,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具有民俗与美学的典型体现。在剪纸的语言方面运用灵活,对月牙纹、锯齿纹、太阳纹、盘长纹等表现亦不可多得。为守艺和传承发展河洛剪纸,创办“每周一课”栏目,受益人数已有300余人次。还不定期深入镇、村、街道、社区、校园义务授课,免费传授剪纸技法。为宣传、展示河洛剪纸文化,经常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性文化活动。剪纸艺术中蕴含的浓浓的人情味,给巩义人带来一种现实生活之外的宁静和心情。
文学
洛神传说
在南洛河两岸,流传着一个脍炙人口的洛神宓妃的故事。宓妃原是伏羲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那时,有洛氏居住在洛河流域。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这天,大伙儿劳动之余,宓妃拿起里拉琴,奏起优美动听的乐曲来。河伯受宓妃琴声的吸引,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掀起轩然大波,吞没宓妃。后羿听说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气愤,将宓妃解救出深宫,回到有洛氏中间,并与宓妃产生了爱情。那河伯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听说了后羿洛神之间的恋情,更是恼羞成怒。他化作一条白龙潜入洛河,吞噬了许多田地、村庄和牲畜,后羿怒火填,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仓皇而逃。为表彰他们,天帝还封后羿为宗布神,宓妃为洛神。洛河两岸的人于是在老城东关兴建了座宏伟的“洛神庙”。洛神宓妃的故事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地区象征
市徽图案的主体由一颗五星和巩义二字拼音的首写字母“GY”构成。市钥匙的钥匙柄、杆部用“巩义”大写字母“G”和“Y”组成。市花定为月季花。
风景名胜
综述
巩义市山水景观丰富,自然风光秀美,“南山、北水”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山水风光。其中,洛河在境内全长34.3千米,两岸青山妩媚、垂柳拂依;黄河、洛河交汇处被称为洛汭,清浊二水在此激荡交融,形成太极奇观。南部山区奇峰罗列、秀嶂迭出,万壑争流,涧溪萦回。截止2022年12月31日,拥有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11家。
重要景点
杜甫故里
杜甫故里既是一处人文式文化互动体验景区,又是一处古色古香、赏心悦目的园林式游览景区。古色古香的建筑格调、恢弘大气的建筑群体、优雅宁静的亭台水、形象逼真的人物雕塑、生动活波的场景展示、郁郁葱葱的植被景观,杜甫故里已成为一处集观光游览、朝拜纪念、修学教育、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文化观光游览景区,一张巩义旅游的崭新名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论身在何处,杜甫始终遥望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今天的杜甫故里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全新的精神面貌欢迎海内外朋友的光临。
康百万庄园
康百万庄园是一座纵跨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大型封建地主庄园。背依邙岭镇,面临南洛河,北凭黄河天险,南瞻嵩岳屏障,依山就势,环境优美,居高临下,地势险要,虽由人做,宛自天工,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理念。建筑风格既有别于晋商大院、帮会文化,又不同于徽商的别墅、戏楼格局,它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选址,临街建楼房,靠山筑窑洞,滨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既保留了黄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园林和军事堡垒建筑的特点,门类齐全、布局合理、设计精巧、独具特色,融南方之古朴幽雅与北方之粗犷厚重于一体,是中原民居中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体,被誉为中原艺术的奇葩。
巩义长寿山
长寿山以自然生态游、休闲度假游为特色。这里春天山花烂漫,夏天凉爽如秋,秋天满山红叶,冬天雾松冰挂。长寿山景区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旅游资源丰富,长生泉、桃树沟、杏树岭、天鹅山自然景观气象万千。南山景区以道教文化为主。北山景区以竹林30年由穷山村变富裕镇的奋斗故事,先后迎来江泽民、胡锦涛等3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知名人士并留下题词碑记,主要浏览内容贯穿以励志文化和奋斗精神,让游客时时刻刻感到奋斗的快乐和意义。
重要人物
对外交流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您好,我叫巩义,这是我的新名片,请笑纳!.巩义发布.2023-08-21
地理位置.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自然资源.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市情简介.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2022年巩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gongyishi.gov.cn).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巩义市新增5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8-18
巩义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8-21
联系我们.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建置沿革.巩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8-18
巩义旅游资源概况.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巩义地名源流考.中华巩氏文化研究总会网站.2023-08-18
【巩义人都应该知道的历史】巩县城的变迁.巩义发布.2023-08-18
河南郑州周围水库一览.老网社区.2023-08-18
巩义西村长罗川上嵌明珠——坞罗水库.搜狐网.2023-08-18
巩义: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巩义市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之绿色发展篇 .搜狐网.2023-08-18
巩义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县域.2023-08-18
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 .国家统计局.2023-08-18
巩义市“三夏”生产工作方案- (gongyishi.gov.cn).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巩义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召开.巩义市人民政府.2025-04-17
郭程明当选巩义市市长.今日头条-大河财立方.2025-04-24
张东辉.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巩义市政协七届九次常委会召开.巩义市政协.2023-08-21
郭程明被任命为巩义市代理市长.今日头条·大河报.2025-04-17
郑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 郑州市统计局 (zhengzhou.gov.cn).郑州市统计局.2023-08-18
郑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三号) - 郑州市统计局 (zhengzhou.gov.cn).郑州市统计局.2023-08-18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 (sara.gov.cn).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8-18
巩义市青龙山慈云寺景区_人文景观_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henan.gov.cn).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08-18
2022年巩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巩义市人民政府 .2024-02-04
城市建设——巩义市人民政府.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巩义旅游简介.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交通运输和邮电——巩义市社会事业.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巩义市高等教育情况介绍.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巩义市职业教育情况简介.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巩义市博物馆.郑州市人民政府.2023-08-18
巩义市总医院简介.巩义市总医院.2023-08-18
五年来砥砺奋进 新时代勇建标杆.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咱巩义这五年|巩义市交通运输事业五年发展回眸.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21
巩义民间餐饮习俗.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来巩义尝美食看美景,值!.澎湃新闻.2023-08-18
硕果累累!郑州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个.印象网.2023-08-18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08-18
豫见河南瑰宝:河南省级非遗项目全名单,看看你的家乡都有啥.搜狐网.2023-08-18
河南省公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结果.中国经济网.2023-08-18
第五批河南省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巩义2人拟入选!.搜狐网.2023-08-18
守艺与传承——巩义非遗故事.凤凰网河南.2023-08-18
巩义新增四项郑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一项和慈禧有渊源.搜狐网.2023-08-18
巩县窑.故宫博物院.2023-08-18
巩义市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表.巩义市人民政府网.2023-08-21
青龙山慈云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巩义市人民政府网.2023-08-21
市领导调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巩义市人民政府网.2023-08-21
郑州日报:柏茂庄园.巩义市人民政府网.2023-08-2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2023-08-21
充分认识仰韶文化的丰富内涵.光明网.2023-08-18
系列报道十七 | 巩义:河洛明珠 杜甫故里.澎湃新闻.2023-08-18
传承遗址郑州之:铁生沟冶铁遗址.郑州广播电视报.2023-08-21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8-18
火烧秦桧传说.中国华夏文化遗产网.2023-08-18
巩义小相狮鼓.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8-18
探访巩义:寻踪洛汭 邂逅生生不息的河洛文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8-18
快看,一大波“市花”正向你涌来!.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杜甫故里.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康百万庄园.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竹林长寿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古今名人.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缔结友谊 携手发展丨睢县与巩义市缔结友好城市_项目信息_睢县人民政府 (suixian.gov.cn).睢县人民政府.2023-08-18
「带着任务去考察 ·考察归来看转化」访巩义市委书记袁聚平 (baidu.com).郑州日报·郑州观察.2023-08-21
驰援涿州的巩义救援队平安返巩-巩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gongyishi.gov.cn).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我市入围2017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巩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gongyishi.gov.cn).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结果发布-新华网 (news.cn).新华网.2023-08-18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区)名单.中国文明网.2025-02-27
2021年我市入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42位、河南省首位-巩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gongyishi.gov.cn).巩义市人民政府.2023-08-18
2022全国百强县榜单公布!.今日头条.2025-04-29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如皋第19!.今日头条.2025-03-17
双喜临门!凭借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枣庄滕州、薛城入选!.今日头条.2025-02-27
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公布.央广网.2024-09-21
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区,榜单来了!.百家号.2024-09-26
《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发布 中国百强县市、中国百强区名单揭晓.中国日报.2025-01-23
稷下2024年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发布 昆山市稳居榜首.今日头条.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