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
太钮祜禄·甄嬛,是中国古代人对皇帝的祖母(包括嫡祖母、宗法祖母和生祖母)十分尊敬的称呼,也就是对尚还在世的先帝母亲(嫡母和生母)的尊称,原来是皇太后,再晋为太皇太后。
释义
太皇太后:简称太皇,或称 太母,是古代中国皇帝及东亚地区部分时代的君主法定祖母的正式封号。在部分朝代曾出现的太帝太后、皇太太后、帝太太后等,皆为太皇太后的变体。
历史
制度
由于继承皇位的可能是庶子,或者皇帝在继位时,其生母、亲祖母已去世,所以皇太后、太皇太后并不一定是皇帝的生母或亲祖母。
一般的情形是,嫡子继承皇位,只有皇帝的生母被尊为皇太后,继而被尊为太皇太后。如果庶子继位,嫡母、生母同在,则嫡母定被尊为皇太后,而生母也有可能被尊为皇太后,由此,后世可能出现太皇太后非皇帝亲生祖母的情况。在旁支入继的情况下,通常继任皇帝只能以被继承者为自己的尊亲,不能加尊生母。
总之,能够被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不但要看继承人和被尊者之间的血缘关系,更要视彼此的法定关系而定。
记载
《史记·申太传》:“太皇窦太后好老子言,不说儒术。”
《汉书·外戚传》:“汉兴,与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帝之)祖母称太皇太后。”
秦汉以后历代沿用,也省作“太皇”。
《宋史·贾似道传》:“太皇许我不死。”(太皇,指谢道清)
列表
秦朝
秦孝文王王后华阳夫人氏(秦庄襄王时为太后,秦始皇时为太皇太后)
秦孝文王偏夫人夏太后(秦庄襄王生母,庄襄王即位后,尊为夏太后,秦始皇时为太皇太后,她是秦始皇的亲祖母。)
西汉
高祖刘邦皇后吕雉(刘盈刘盈母亲,前少帝汉少帝、后少帝刘弘时为太皇太后,但未加太皇太后尊号)
景帝刘启的母亲窦漪房(文帝皇后,刘彻时为太皇太后)
刘弗陵昭帝纪的皇后上官氏(即上官凤儿,刘贺的宗法母亲、皇太后,汉宣帝的宗法祖母、但仍称皇太后,刘奭的宗法曾祖母、尊为太皇太后。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曾祖母级别的太皇太后。)
宣帝刘询的皇后邛成太后(即邛成太后,元帝养母,刘骜时为太皇太后)
元帝刘奭的皇后王政君(元帝皇后,刘欣、刘衎、孺子婴及新朝时为太皇太后。哀帝、平帝的法定祖母,孺子婴的法定曾祖母,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位法定曾祖母级别的太皇太后。)
东汉
三国
曹丕曹丕母亲武宣卞皇后(魏武帝曹操的正室,曹叡曹睿时为太皇太后)
东晋
司马昱宫人,司马曜生母李陵容,出身微贱。晋孝武帝时相继尊为淑妃、贵人、夫人、皇太妃,直到(崇训宫)皇太后。司马德宗时尊为太皇太后。
南朝
刘宋萧文寿:孝懿仁皇后。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宋武帝之父孝穆帝刘翘的继室。生长沙王刘道怜、临川王刘道规。刘裕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少帝刘义符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
南朝宋路惠男:昭太后。是孝文帝刘义隆的淑媛。其子刘骏刘骏即位后尊为崇宪宫太后。废帝刘子业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刘彧即位后复为崇宪太后。
南朝梁蔡皇后蔡氏:金华敬妃。是梁高宗昭明帝(萧统)萧统的嫡妻,安皇帝萧欢之母,萧栋萧栋祖母,天正元年八月二十一日,豫章王萧栋尊祖母蔡氏为敬太皇太后,母王氏为皇太后,封妃张姓为皇后(张皇后)。
南梁梁高宗昭明帝妃龚姓:元太皇太后。是梁高宗昭明帝(昭明太子)萧统之妃。西梁中宗汉宣帝萧詧生母,西梁世宗刘庄天保元年二月尊为太皇太后,同年五月,谥“元”。
南朝陈章要儿:武宣皇后。是陈开国皇帝陈霸先的继室。陈蒨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废帝陈伯宗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宇文赟陈顼即位后,复为皇太后。
北朝
高祖神武皇帝高欢正室娄昭君(显祖高洋高洋、“世宗高澄”高澄和孝昭皇帝高演的母亲,高洋之子废帝高殷时为太皇太后,高演即位后复尊为皇太后)
世祖齐武成帝皇帝高湛胡皇后(后主高纬之母,高湛禅位后被尊为太上皇后。高纬再内禅高恒高恒,时尊为太皇太后。在位期间淫乱宫闱,北齐灭亡后仍然恣行奸秽,隋朝开皇年间薨逝)
世祖拓跋焘拓跋焘皇后赫连氏(赫连皇后,拓跋晃拓跋晃嫡母,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濬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浚皇后冯氏(即冯太后,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嫡母。拓跋弘内禅给儿子——高祖孝文皇帝拓跋宏,成为太上皇帝。后冯氏害死拓跋弘后,为太皇太后)
世宗元恪元恪充华胡氏(即历史上的宣武灵皇后,灵太后,肃宗孝明皇帝元诩生母,北魏殇帝时为太皇太后,在"河阴之变"中与殇帝同被尔朱荣沉入黄河)
宇文邕皇后阿史那皇后:胡皇后。宇文赟宇文时尊为皇太后。宇文阐时时尊为太皇太后。
北周武帝宇文皇后李娥姿,北周宣帝宇文赟生母,北周静帝宇文衍时尊为太皇太后。
唐朝
李纯懿安皇后:郭子仪孙女。母亲是李豫长女升平公主。子李恒即位后尊为皇太后。李湛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
唐宪宗孝明皇后郑氏:丹杨人,或言本尔朱氏。唐宪宗李纯的宫人,因生李忱的缘故,逝世后被尊为皇后。李漼登基,尊后为太皇太后。咸通六年郑氏逝世,移仗西内,上谥册,葬景陵旁园。
五代十国
后晋
后晋献祖(宪祖)孝元皇帝石绍雍妾刘姓:后晋高祖时为皇太后,后晋出帝时为太皇太后。
闽
闽太祖昭武孝皇帝妻黄惠姑:昭武孝皇后,龙启太后,名黄蕨(野史作“黄淑莲”),字惠姑,人称“臭头皇后”,闽惠宗生母。闽惠宗时尊封为太后,闽康宗时尊封为太皇太后。
北宋
赵祯的慈圣光献皇后(赵曙以宗室子弟入即大统,尊为皇太后,赵顼时为太皇太后)
南宋
赵构的吴氏(高宗禅位给赵昚,时为太上皇后,高宗崩尊为皇太后。后孝宗再禅位给赵惇,因孝宗尚在,仍为皇太后,再后来孝宗崩,光宗因病无法理朝,内禅赵扩,被尊为太皇太后。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尊位长达五十五年,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为中国历史上第三位曾祖母级别的太皇太后,也是最后一位。)
宋孝宗成肃皇后谢苏芳,光宗时尊为皇太后,宁宗时尊为太皇太后
赵昀的皇后谢道清(赵禥入即大统后,尊为皇太后,宋恭帝时尊为太皇太后。元灭宋后成为俘虏,降封为寿春郡夫人)
辽朝
辽德祖宣简皇帝耶律撒剌的皇后萧岩母斤,耶律阿保机耶律阿保机时期尊为皇太后,耶律德光时期尊为太皇太后。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淳钦皇后述律平(耶律倍耶律倍,辽太宗耶律德光,章肃帝耶律李胡母,耶律阮耶律阮,耶律璟耶律璟时为太皇太后),曾在辽太宗去世后的空位期内短暂称制。
耶律隆绪钦哀皇后萧皇后(耶律宗真耶律宗真母,耶律洪基耶律洪基时为太皇太后)
辽道宗耶律洪基皇后萧皇后(后被废为惠妃,耶律延禧时期为太皇太妃)
金朝
金太宗皇后唐括氏:钦仁皇后。熙宗时与钦宪皇后一起尊为太皇太后。
元朝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皇后弘吉剌氏:弘吉剌·卜答失里。父亲是驸马鲁王雕阿不剌,母是鲁国公主桑哥哥剌吉。孛儿只斤·懿璘质班时尊为皇太后。元顺帝时进尊为太皇太后。至元六年去尊号,安置东安州。
元顺宗皇后弘吉剌氏:名答己,昭献元圣皇后。元英宗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明朝
明仁宗皇后张氏:诚孝皇后。明宣宗时尊为皇太后。朱祁镇时进尊为太皇太后。
明英宗贵妃周氏:孝肃周太后。英宗时为贵妃,宪宗时以子即位尊为太后。朱祐樘时尊为太皇太后。
明宪宗贵妃邵氏:孝惠邵皇后。明宪宗宸妃,朱祐杬朱杬生母,明世宗祖母。追赠为太皇太后。
朱翊钧皇贵妃郑氏(郑贵妃),恭恪皇贵妃,朱常洵生母,明安宗祖母,追赠为孝宁太皇太后。
明神宗敬妃李氏(李敬妃),恭顺皇贵妃,明礼宗生母,朱由榔祖母,追赠为孝敬太皇太后。
清朝
顺治帝的母亲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皇太极庄妃,清世祖福临的生母,清世祖时为皇太后,康熙帝(康熙)时为太皇太后。
同治皇帝的母亲慈禧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西太后,文宗爱新觉罗·奕詝懿贵妃,爱新觉罗·载淳载淳的生母,同治、光绪朝皇太后,爱新觉罗·溥仪入即大统时尊为太皇太后,次日去世。慈禧太后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太皇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徽号、谥号最长的一个太皇太后。
参考资料
太皇太后.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