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苏芳(1135-1207年),绍兴市人,出生于镇江市丹阳,赵昚皇后。
1146年,谢苏芳入宫,成为吴氏的贴身丫鬟。1156年,谢苏芳被赵构的宪圣太后许配给普安郡王赵,封咸阳郡夫人。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后,谢苏芳被册立为贵妃,代掌后宫。1164年,谢苏芳被册立为皇后。1189年,宋孝宗禅位于赵惇,谢苏芳上尊号为寿成皇后。宋孝宗死后,谢苏芳被尊为皇太后,庆元初年加号“惠慈”,嘉泰二年(1202年)加晋封“慈佑太皇太后”,1207年,谢苏芳去世,谥号“成肃”,与孝宗合葬于永阜陵。
人物生平
册立为后
1162年,宋高宗退位,传位于赵昚,赵昚即位就是宋孝宗,立即册立谢氏为贵妃,代掌后宫(皇后位置空缺),时年29岁,由于谢氏对宋高宗和吴氏极为孝敬,宋孝宗于1164年(隆兴二年)册立为皇后,时年31岁。
家庭矛盾
公元1189年,宋孝宗退位,传位给太子赵惇,赵惇即位就是宋光宗。谢皇后被尊称为太上皇后。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专横跋扈,谢太后因此看不下去,劝阻李凤娘要学学吴皇太后的母仪风范,却被李凤娘恶语中伤,两人由此争执甚至发生动手动脚,皇后李凤娘一把将谢太后推倒在地。太上皇赵昚听罢谢道清的哭诉后,大怒,气得大病一场。此后几年,宋光宗和太上皇之间由于李凤娘的挑拨离间关系越来越差。
公元1194年,一代有作为的宋孝宗在对不孝儿子宋光宗和不孝儿媳皇后李凤娘极度失望和伤心,忧郁而死,时年68岁,临死前,身边只有谢太后陪伴他,光宗和皇后仍然不来看望。
扶立宁宗
不久,谢太后悲愤联合朝中大臣把赵惇拉下皇帝位子,让其和李凤娘所生的皇子赵扩即位,就是宋宁宗,并得到当时还在世的八十多岁高龄太皇太后(赵构的皇后吴氏)的支持。宋光宗成为太上皇,李凤娘随之成为太上皇后。宋宁宗尊称谢道清为皇太后。
孤寂离世
1197年,太皇太后吴氏在其夫宋高宗去世十年之后也去世,享年84岁。1200年宁宗尊称谢太后为太皇太后,她晚年生活虽然有儿孙相伴,但是自从夫君去世后,没有人陪伴她说说话,她心中十分寂寞。
1207年,在度过失去夫君赵昚的第十三个年头中的五月辛卯终于解脱,也追随其亡夫而去,享年75岁。
历史功绩
谢皇后协助宋孝宗恢复岳飞名誉,严厉惩治已经死去的秦桧的家族,重用张浚和虞允文等主战派,力图整军备战,恢复中原,收复中原失地。宋孝宗在位二十多年间,南宋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政治清明,史称乾淳之治。这里面和谢皇后的贤德分不开,宋孝宗对谢皇后的默默支持十分感动,对她理加敬爱。
史书记载
成肃谢皇后,丹阳市人。幼孤,鞠于翟姓,因冒姓焉。及长,被选入宫。宪圣太后以赐普安郡王,封咸安郡夫人。王即位,进郭布罗·婉容。逾年,进贵妃。
成恭皇后崩,中宫虚位。淳熙三年,妃侍帝,过德寿宫,上皇谕以立后意。寻遣张去为传旨,立贵妃为皇后,复姓谢氏。亲属推恩者十人。赵惇受禅,上尊号寿成皇后。赵昚崩,尊为皇太后。庆元初,加号惠慈。嘉泰二年,加慈佑太皇太后。三年崩,谥成肃,攒锜于永阜陵。
后性俭慈,减膳羊,每食必先以进御。服汗濯衣,有数年不易者。弟渊,以后贵,授武翼郎。后尝戒之曰:“主上化行恭俭,吾亦躬服汗濯,尔宜崇谦抑,远骄侈。”后历阁门宣赞舍人、带御器械。光宗朝,迁果州团练使。赵扩立,转莱州市防御使,知阁门事,仍干办皇城司。三迁至保信军节度使,寻加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成肃皇后崩,遗赐渊钱十万缗、金二千两、田十顷,缗日十千。后累升三少,封和国公。嘉定四年,赠太保。
后人评价
清代光绪年《丹阳县志》盛赞谢皇后诗云:“中兴帝后岂寻常,映出蛟龙侣凤凰。女伴同行真不识,今来桥畔水犹香。”
参考资料
她由侍女逆袭成皇后,出力为岳飞平反被称颂(《江南百家姓》72).扬子晚报网.202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