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
九龙(全名:九龙半岛,英文名:Kowloon,别称:大鹏山),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侧,东南西三面被维多利亚港包围,隔海同香港岛对峙,面积7.7平方千米,是香港的三大区域之一。
大约在一万多年前,九龙半岛和香港岛还是一片相连陆地,后由于山体下沉、海水入侵,形成了维多利亚海峡,造就了九龙半岛与香港岛隔海相望的格局。公元前111年,当汉朝将沿海土地纳入版图时,九龙就是中国的一部分。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被清政府割让给英国。1898年,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及附近200多个岛屿被英国强行“租借”,租期为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满。1997年7月1日,九龙回归中国。九龙地势北高南低,笔架山、尖山、狮子山、飞鹅山等正好成为九龙的北界。在这一系列山脉的南面,形成了一片低平的河谷平原和海积平原。九龙所处纬度较低,具有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常年气温平均22.8℃,年平均降雨量2224.7毫米。
九龙是香港的一个工商业活动中心,其中油麻地、尖沙咀、旺角等地最为繁华,有许多大型商场、饭店和小的店铺、酒楼。其商业中心有尖沙嘴中心、帝国中心、好时中心、南洋中心等,酒店有半岛酒店、富豪酒店、海景假日酒店、香格里拉酒店等。
名称
九龙的得名有两种说法。其一,源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九龙半岛的北端有九条山脉与高峰,即慈云山、飞鹅山、狮子山、大老山、东山(又称中山)、鸡胸山、鹰巢山、琵琶山以及笔架山(古称烟墩山,设墩台以传递风讯),合称为“九龙群峰”。九条山脉虽然都不很大,但其走势各异,与九条龙相似,故有“九龙半岛”之称。
其二,九龙的命名源自一个典故。传说有一位天子外出巡游,当行至此处时,放眼望去,只见周边八山环绕,便想以“八龙”为此地命名。这时,随从赶忙提醒天子,天子乃人中之龙,此地合该有九条龙,天子听后觉得有理,遂将此地命名为“九龙”。
历史沿革
大约在一万多年前,九龙半岛和香港岛还是一片相连陆地,属于大陆山脉延伸部分,后由于山体下沉、海水入侵,形成了维多利亚海峡,造就了九龙半岛与香港岛隔海相望的格局。公元前111年,当汉朝将沿海土地纳入版图时,九龙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明朝时期,据嘉庆二十四年修的《新安县志》载,九龙隶属新安县,归官富巡检司管辖。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迫使清廷签订《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1843年设立了总督府。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200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为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满。1899年12月,英国又单方面将原未列人“租借”范围的九龙城寨纳人香港辖区。1937年,当时的香港政府开始将界限街以北及九龙群山以南的新界划作新九龙,使九龙的面积接近现貌。20世纪90年代,西九龙填海工程,不但使九龙的面积大为增加,更将九龙半岛与昂船洲连接在一起。
1997年7月1日,九龙回归中国。
位置境域
九龙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侧,东南西三面被维多利亚港包围,隔海同香港岛对峙,面积7.7平方千米。岛上多丘陵,以大雾山为最高。其地势北高南低,笔架山、尖山、狮子山、飞鹅山等正好成为九龙的北界。在这一系列山脉的南面,形成了一片低平的河谷平原和海积平原。
气候
九龙所处纬度较低,濒临海洋,具有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夏不酷热,冬无严寒。因受大规模的冬季西北季候风和夏季东南季候风影响,气候季节变换显著,四季分明。常年气温平均22.8℃,1月份平均气温15.2℃,7月份27.9℃。年平均降雨量2224.7毫米。四季气候特征是:冬季气候温暖,春季潮湿多雾,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凉爽。
行政区划
九龙共划分为油尖旺区、深水埗区、九龙城区、黄大仙区、观塘区这5个行政区。
油尖旺区
油尖旺区西面和南面临维多利亚港,东面包括红火车站一带及京士柏,北面为太子及大南,全区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根据政府统计处2018年统计资料,油尖旺区的居住人口约为330000人,区内人口极为稠密。油尖旺既是本港运输干道的中枢,也是著名的购物区。区内拥有不少购物商场、小贩认可区及传统的旧式市场。包括庙街夜市、女人街、油麻地果栏、油麻地玉器市场及旺角花墟等。
深水埗区
处于旺角区北面,囊括荔港、长沙湾、李郑屋、苏屋、石硖尾、又一村等区域,是全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该区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发展成为华人住宅区,区内小型工厂、工场林立,还有诸多廉价的露天购物街市以及流动摊档等。长沙湾曾是最早的大规模工厂区,荔湾的荔园及宋城曾是游乐观光胜地,之后由于填海及房地产开发,规模日渐缩小。又一村则是区内的高级住宅区,大型屋村美孚新村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香港首个大型私人屋村。
九龙城区
此区面积广阔,涵盖九龙塘、马头围、九龙城、西头、何文田、土瓜湾、红等。九龙城区是战后新建的平民街区,区内设有香港国际机场(启德机场)、火车、地铁交汇站,是港九地区的交通枢纽。红磡、土瓜湾区域住宅与工厂交错分布,马头围则分布着众多医院及学校。
黄大仙区
包括横头磡、乐富、东头、黄大仙、慈云山、钻石山、新蒲岗、彩虹、彩云等。该区公共屋村入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83%,集中程度与人数之多,位列全港各区之首,是中下阶层人士的聚居之地。地铁贯穿中部,又有隧巴、巴士等交通工具,交通十分发达。新蒲岗、彩虹等地几乎能够通达九龙所有分区,是重要的交通要冲。区内黄大仙有一座道观,前来参拜的信徒众多,该区也由此得名。
观塘区
包括坪石、九龙湾、牛头角、定康、观塘、翠屏、顺利、秀茂坪、蓝田、油塘等。观塘旧称官塘。此区是香港首个新市镇,20世纪50年代开始动工拓展,于70年代迅猛发展。沿海一带为工业区,观塘道以南直至海边,从前是政府工业大厦,租给厂商使用,后大量兴建私人厂房大厦。牛头角及观塘是新兴的商住区,油塘是工业区与屋村区。
人口
截至2023年年中,九龙人口总数为2247500人。
经济
九龙是香港的一个工商业活动中心,其中油麻地、尖沙咀、旺角等地最为繁华,有许多大型商场、饭店和小的店铺、酒楼。其商业中心有尖沙嘴中心、帝国中心、好时中心、南洋中心等,酒店有半岛酒店、富豪酒店、海景假日酒店、香格里拉酒店等。
主要建筑
圆方
圆方位于九龙站上盖Union Square之内,环球贸易广场之下,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是一座大型购物商场,集购物、休闲、饮食、娱乐、文化于一身。圆方商场楼高4层,面积达9.29万平方米。在规划上,圆方分为五大区域,分别以金、木、水、火、土为主题,作不同的设计与布局。圆方的商户组合包括世界名牌商店、服饰店、美容店、食肆及娱乐设施,店铺组合方面,50%为时装、30%为食肆、10%为娱乐、10%为其他零售商店。
红磡火车站
九龙红磡火车站是广九铁路的终点站,该车站新建的出境大堂于1997年1月27日正式启用,可容纳1600名乘客候车,设有18个出入境柜台。
香港西九龙火车站
香港西九龙火车站位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西九文化区以北,是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运口岸站,为广深港高速铁路的终点站,也是香港境内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200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布《铁路发展策略2000》,规划提出兴建高铁香港段(今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线路止于九龙区,设大型客运站。2007年,根据香港运输及房屋局规划,香港西九龙站选址于西九龙文化区。香港西九龙站总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站前广场面积89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车站外型采用仿会展弧形设计,地面站房如同港湾剧院,地下设站、地上绿化,体现“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是一座换乘枢纽兼绿化休憩的现代化车站。
香港西九龙火车站站场规模为12台15线,其中,车站短途站场设7台6线,全部为短站台,采用西班牙式月台布局,每条到发线的两侧均为站台面,供8节车厢的列车停靠;车站长途站场设5台9线,全部为长站台,采用常规月台布局,每条到发线仅有一侧为站台面,供16节车厢的中国各地长途列车停靠。
宋城
宋城位于九龙荔枝角荔园游乐场旁边,1979年建成开放,参照《清明上河图》的画意设计,是宋代都城汴京生活风貌的缩影,城中经常有术、民间舞蹈及杂技表演,还有中国古代婚礼仪式的表演。
著名景点
维多利亚港
维多利亚港位于香港岛和九龙之间。该港不淤不冻,屏蔽条件良好,与美国的旧金山港、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港并誉为世界最优良的港湾。港口规模宏大,码头众多,设备先进,航泊条件优越,服务设施完善,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在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黄大仙庙
黄大仙庙位于九龙黄大仙上村,创立于公元1921年,是香港人的精神寄托之所。该庙庙宇占地18000多平方米,以牌坊建筑为特色。
相关歌曲
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爱国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写成《七子之歌》,将被帝国主义掠走的九龙、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及旅大比喻为7个与母亲离散的孤儿,写出了7块土地对祖国的眷念。九龙便是“七子”之一。
参考资料
维多利亚港.港口网.2023-10-13
坐上高铁去香港:新西九龙火车站将京港连接起来.荔枝网.2024-12-23
表110-06841:按区议会分区划分的年中人口.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府统计处.2024-12-23
纪念张国荣 香港18大缅怀地.央广网旅游.2024-01-18
溯源香港5000年文明史.澎湃新闻.2024-12-23
油尖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总署.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