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潜(1882年-1968年),字颂云,湖南醴陵人,曾为同盟会会员,国民党高级将领,曾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湖南省省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副委员长等职。
1903年,程潜考入湖南武备学堂,次年留学日本,并于1905年加入同盟会;先后参与武昌起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等,后被公推为湖南省长,因遭谭延闿极力阻挠,程潜率部退往新市。1920年12月,程潜出任广州军政府陆军次长,后参与平定陈炯明叛乱、滇桂军阀叛乱,并被选为广州国民政府委员。1926年,程潜接受国民政府改编,出任第六军军长,在北伐战争中,先后率部攻占南昌、南京等城市。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第六军被解除武装;宁汉合流后,程潜担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并参与了桂系讨伐唐生智的战争。程潜率部平定湖南后,任湖南省主席。之后,程潜与桂系关系破裂,被李宗仁拘禁,其所部第六军被蒋介石趁机消灭。抗战爆发后,程潜赴前线指挥作战,先后出任平汉线方面指挥、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又兼任河南省政府主席。1938年,程潜组织了兰封会战,并批准了炸黄河大堤的建议。1939年,程潜晋升为一级上将。
抗战胜利后,程调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汉行营主任,1948年,程潜参加了国民政府副总统竞选,结果失败。之后,程潜主政长沙。1949年,程潜在长沙起义,脱离国民党。新中国成立以后,程潜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主席、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湖南省省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常务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副主席等重要职务。“文革”期间,程潜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重点保护,未受冲击。1968年4月5日,程潜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原主席屈武认为,程潜从参加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投身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他的一生是“爱国的、革命的一生”。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认为,程潜“是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著名爱国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82年3月,程潜生于湖南省醴陵市。程家世代以耕读为业,程潜的父亲程若凤和母亲钟氏共育有子女五人,其中,程潜最小。程潜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母经常告诫程潜兄弟,要以耕读继承祖业。程家经济稍微宽裕之后,便送程潜入塾读书。1898年夏,程潜考中了秀才。之后,又考取了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正课生。此后,程潜认识了讲陆王之学而又留心时事的学者曹毅亭,受其影响,开始萌生投笔从戎之志。1903年春,程潜以名列第一的成绩考入湖南省武备学堂,开始了他漫长的军旅生涯。
次年,程潜考取了赴日留学名额,进入日本东京专为中国留学生设立的东京振武学校学习日文。不久,程潜结识了黄兴、宋教仁、李根源、李烈钧等从事反清救国革命活动的留日学生,受其影响,走上了反清救国的革命道路。次年,程潜加入同盟会,并拜见了孙中山,从此成为留日学生中三民主义的积极宣传者。1907年,程潜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学习,与李烈钧、唐继尧同学。
1909年,程潜毕业回国,分到四川省训练新建陆军,担任陆军第三十三混成协参谋,并受同盟会东京本部委派,担任同盟会长江上游联络员。程潜与第三十三混成协协统朱庆澜相处融洽,当时,四川总督赵尔巽打算编练一镇新军,朱庆澜推荐程潜担任购买枪炮、器材服装的任务,程潜趁机在武汉拜访了蒋翊武、黎元洪、张彪等人。
革命反袁
1910年冬,四川陆军第十七镇成立,朱庆澜任统制,程任正参谋官。次年10月,程潜奉命到北京充任永平秋操观操官,行至彰德府时,程潜得知武昌爆发起义,便改赴武昌前线。程潜到达武昌时,袁世凯已率兵攻陷汉口。当时,黄兴正筹划收复汉口,他委派程潜协助曾继梧指挥炮兵团,并担任龟山炮兵阵地指挥,参与汉阳战事。不久,起义军进攻汉口失败,程潜听从黄兴的安排,返回湖南省。
程潜回长沙市不久,南北双方即停战议和,之后,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913年3月,程潜出任湖南军事厅长,五天后,宋教仁在上海被袁世凯派人暗杀。程潜得知后,加紧筹划武装讨袁,然而,袁世凯派人焚烧了湖南军械局,将革命党人储备的军火烧毁。7月,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江西湖口率先起兵讨袁,接着宁、粤、沪、皖、闽等省区亦相继宣布讨袁。程潜在得到粤赣两省接济的军火后,也宣布讨袁。这时,赣军战局失利,南昌失陷,李烈钧、林虎率残部退守赣西。程潜派兵接应李烈钧、林虎入湘。讨袁军失败后,谭延闿宣布取消湖南省独立,程潜被褫夺军权,10月,程潜逃亡日本,进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
1914年,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程潜因不赞成宣誓效忠的入党方式而未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程潜与李烈钧、李根源、钮永建、陈炯明等二十余人,组织欧事研究会,探讨世界大战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程潜任干事。1915年11月,程潜奉孙中山之命,同李根源一同回国促进反袁运动。程潜得知前滇督蔡锷在云南省同滇督唐继尧共组护国军讨袁后,急转道香港特别行政区、越南,赴云南,准备参加蔡锷等组织的反袁起义。但程潜抵达昆明市时,蔡锷已出任四川督军,后经唐继尧、李烈钧协助,程潜被委任为护国军湖南招抚使,并拨给一营部队回湘召集旧部,策动湘南反袁起义。1916年2月,程潜率部离开昆明经贵州省入湖南,准备讨伐袁世凯,并驱逐依附袁世凯的湖南督军汤芗铭。
程潜出兵湖南后,率先攻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建立护国政权,然后召集旧部,编就三旅部队。当时,湘南反袁驱汤的呼声越来越高,程潜遂同参谋长林修梅商议,在靖县召开护国军湖南省人民讨袁大会。会上,程潜被四十八县的代表推举为护国军湘军总司令。之后,程潜宣誓就职,宣布湖南独立,誓师讨袁。5月,程潜率部从靖县开拔,向长沙方向进军。在进军过程中,程潜得知袁世凯去世。之后,在桂军支持下,程潜率军攻占长沙市,湖南督军汤芗铭逃亡。讨袁驱汤之役,令程潜声名远扬,被授予中将衔。但护国成果不久便落在谭延闿手里。8月,段祺瑞政府任命谭延闿为湖南省长兼署督军之职,程潜毅然辞职,所部交谭延闿改编。10月31日,黄兴在上海病逝8天后,蔡锷在日本去世。随后,程潜离湘赴沪,吊唁黄兴、蔡锷之丧。
响应护法
1917年7月,段祺瑞废弃《临时约法》,解散国会,孙中山在广州市成立护法军政府护法。孙中山密派程潜到湖南省,策动旧部护法。程潜暗令其旧部林修梅、李仲麟、周伟等,各率所部分驻在衡山县、邵阳市一带,响应护法运动;段祺瑞则以陆军次长博良佐督湘,欲进攻广东省。但博良佐刚到职,零陵区镇守使刘建藩和湘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林修梅就突然宣布衡阳市、永州独立,并公推程潜为湖南护法军总司令。傅良佐急电北洋政府,请求援兵。段祺瑞派王汝贤、范国璋为援湘正副司令,率两个师入湘。程潜闻讯,一面电请广州护法军政府和两广当局支援,一面迎敌。两军在衡山、宝庆之间遭遇,护法军作战失利,向后退却。程潜见情势危急,单人匹马从零陵奔赴前线。程潜行至萱洲河畔时,遇到一个整团部队正狼狈向南溃退。他当即喝令部队停止后退,并利用萱洲河地利,下令部队就地构筑工事。之后,程潜率兵与占领衡山后乘势南进的王汝贤、范国璋部在萱洲河附近激战八昼夜,成功阻止了段祺瑞的援湘军。陆荣廷闻报后,命广西壮族自治区督军谭浩明为护法军粤桂联军总司令,出师湖南。在桂军配合下,程潜在湘潭市、株洲市一线,重创王汝贤、范国璋部,并俘敌两万余人,傅良佐连夜逃离长沙市,护法军终于取得了胜利。
11月,程潜抵达长沙,地方各界推举他为湖南省省长,谭浩明为督军。谭延闿在上海市闻讯后,向陆荣廷抗议,反对程潜任省长,并电告谭浩明。程潜与谭浩明早有间隙,因此,谭浩明趁机声明“督军、省长非中央明令,不便自居”,利用体统作口实打击程潜。鉴于北洋大敌当前,程潜为顾全大局,请谭浩明到长沙主事,本人则率部出驻湘阴新市,并改称护法军湘南总司令。
此时,段祺瑞部李奎元、卢金山、孙传芳仍然据守岳阳市。程潜认为岳州为湘北战略要地,便率兵直捣岳州。1918年1月,程潜与李奎元、王金镜两师主力遭遇,程潜知道北洋军指挥迟钝、行阵迂缓,果断命令部队速战速决。程潜与北洋军连战四昼夜后,终于克复岳州。岳州失守后,段祺瑞调集曹锟、张敬尧、张怀芝、吴光新、张作霖等军约五十万人马,分五路进攻湖南;而程潜所辖湘、粤、桂护法军总计不过三万二千人。最终,因护法军势单力薄,不敌北洋军。之后,北洋军相继攻占岳州、长沙,谭浩明率桂军退回广西。不久,北洋政府任命张敬尧为湖南督军兼省长。
这时,在上海市的谭延闿借口湘桂不和,出面调解,并依靠陆荣廷的支持,占据永州,排挤程潜。北洋政府便趁机派湘籍人士陆鸿逵携巨款赴郴州市拉拢程潜。陆鸿逵在栖凤渡镇被粤军马济部扣留枪杀。于是,谭延闿攻击程潜通敌,逼迫程潜离开湖南省。1919年6月,程潜愤然离开郴州,寓居粤北韶关滇军李根源处,次年和李根源一起赴上海。
平定两广
1920年,孙中山重组军政府,并任程潜为广州市军政府陆军次长,协助其组织北伐,统一两广。次年,孙中山在桂林市组织大本营,筹备北伐,程潜受命为大本营陆军总长。1922年3月,孙中山发觉陈炯明与北洋军阀勾结,阴谋叛乱。于是,孙中山免去陈炯明陆军总长、粤军总司令、广东省省长各职。6月16日,陈炯明发动叛乱。当天夜里,陈炯明部四千多人围攻南京总统府,炮击孙中山住处,程潜掩护孙中山脱险,并陪同孙中山乘英舰“摩轩”号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继转上海。之后,孙中山任命程潜为讨逆军总司令,同李烈钧等人指挥粤滇湘桂各军合力讨伐陈炯明,最终,陈炯明被驱出广州市,败退东江。
1923年2月,孙中山从上海返回广州,重建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任命程潜为大本营军政部长,负责筹划北伐大计。5月,孙中山任程潜为东江讨逆总指挥,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龟缩在惠州的陈炯明部,经过激战,程潜击溃了叛军主力。同年冬,程潜在广州创办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自兼校长之职,培养军事人才。
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程潜作为湖南代表出席了会议。9月,孙中山在韶关市誓师北伐,程潜随从出征。11月,程潜奉命经略湘鄂,任攻鄂军总司令,共产党员林伯渠任政治部主任,配合北伐军攻打江西省,进图湘南。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肝癌于北京病逝。胡汉民发出通电,宣布广州组织孙中山哀典筹备委员会,胡汉民、程潜等11 人为委员。6月,滇军军阀杨希闵与桂军军阀刘震寰发动叛变,占领省长公署等机关。程潜、谭延闿、许崇智、朱培德等联衔通电声讨杨、刘。程潜等率各路联军回师广州,经几昼夜的激战,终于击败杨、刘叛军,收复广州。
1925年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程潜被选为国民政府委员。9月,国民政府为统一两广,巩固后方,出师北伐,决定举行第二次东征,讨伐盘踞在东江的陈炯明、林虎等部。东征军兵分左中右三路纵队,蒋介石为总指挥,程潜任第三纵队长。程潜率部先后攻克河源市、老隆镇、兴宁市、梅县区等地。11月,东征军指挥部抵汕头市,陈炯明、林虎部主力被歼灭,东江地区完全平定。之后,程潜率兵清扫残敌,将陈炯明残部一举击破,陈炯明自此不能为患。
领军北伐
1926年1月,程潜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程潜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军,辖第十七、十八、十九三个师,并由程潜担任军长,林伯渠任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7月,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程潜率第六军为总预备队,随第四军后向北进发。
北伐军前锋抵达湖北境内后,“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将驻苏、浙、皖各省的军队向江西调动,企图侧袭北伐军。北伐军决定乘敌军未完成集中之际主动出击,予以各个击破。9月,程潜奉命率第六军自威宁南下入赣,并任中路总指挥。他探知南昌市城内防务空虚,便命令第六军十九师暗袭南昌;同时,令第一军第一师攻占南昌西郊的牛行车站,向北警戒;第六军第十七师渡过赣江,向南昌南面警戒。19日,程潜率部攻克南昌。
南昌被攻克后,孙传芳急忙派兵反扑。程潜下令驻牛行车站的第一师第一团同第六军第十七师堵截敌军前进,但由于第一师师长王柏龄在进入南昌后,就离开部队潜入妓院宿娼,军中无主;第一团团长孙元良不听程潜指挥,擅自行动,导致牛行站弃守,南昌以西赣江东岸地区全部被敌军占领;而朱培德的第三军因朱培德偏私嫉功,按兵不进,程潜被迫撤退。部队撤至城郊时,被北洋军邓如琢部包围,程潜化装成收账商人泅水脱险。经过此役,第六军牺牲过半,第一师几乎全师覆没。
11月,北伐军分三路再攻南昌,程潜率第十七师、第十九师出击。他亲自督战,强攻占领了芦坑车站、乐化车站,之后,又令第十九师星夜追击,占领了军事要地涂家埠,切断了孙传芳军的首尾联系。北伐军夺取九江后,孙传芳军全线溃败。北伐军于8日进占南昌,江西战争胜利结束。之后,因第六军损失惨重,程潜率部移驻高安市、奉新县、萍乡市一带休整。
12月,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继续东征,进军安徽、江苏省,直指南京。1927年1月,程潜任江右军总指挥,率第六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第二师沿长江南岸东进,准备与东路军会攻南京。程潜率军迅速推进,并在安徽当涂击溃了直鲁联军及孙殿英部。这时,蒋介石命其停止前进,驻守安徽当涂、江苏溧水一线,等候东路军攻占镇江市,再夹击南京。但是,形势突变,直鲁联军全力反攻,江右军弹药不济,程潜当机立断,不待东路军配合,提前发起总攻,全线出击,并从陈调元、王普部借到50万发子弹,全歼直鲁联军。之后,他一鼓作气,连占采石矶、溧水、慈湖,并于3月23日攻占南京。北伐军部队入城后,英、美、日、法等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和领事馆,下令军舰炮击南京,造成中国军民伤亡,制造了“南京惨案”。程潜入城后,兼管南京卫戍事宜,同美、英领事馆交涉,阻止事态扩大,很快平息了骚乱。
当北伐军胜利进军之时,蒋介石同武汉国民政府分裂的迹象已日益明显。1927年3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在汉口召开,会上通过了坚持国共合作和将政治、军事、外交、财政等大权集中于党、限制蒋介石权力的决议。程潜当选国民政府委员和军事委员会七人主席团成员。同时,武汉国民政府任命程潜为第二方面军总指挥,统率第二、第六、第四十等军,命其沿京沪铁路进攻直鲁联军,继续北伐。蒋介石的权力虽然被削弱但保留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仍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不久,武汉市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密令程潜逮捕蒋介石,剥夺其实权。但程权衡利弊后,不愿行动。之后,蒋介石抵达上海市。
27日,程潜赴沪参加蒋介石召集的会议,觉察到蒋介石将发难,便借调和之名,赴汉口报告。蒋介石乘机收买了负责南京卫戍的贺耀祖,由沪抵宁。程潜离开南京后,第二军和第六军在蒋介石的逼迫下离开南京。程潜随后返回南京时,发觉蒋介石正在策划政变,便乘小火轮逃离南京。蒋介石闻讯派亲信徐培根乘兵舰追来,程潜化装躲进火轮,幸运逃脱。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第六军被解除武装,不久,程潜又在汉口重新组编第六军。
西征倒唐
7月15日,汪精卫叛变革命,武汉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分共”、“清共”。8月,武汉国民政府下令东征讨蒋,程潜受命任东征军江右军总指挥,率部出征,但因蒋介石北伐攻取徐州市受挫,加以同桂系的矛盾,尚未交战,蒋介石便宣布下野。之后,宁汉双方在庐山谈判,至此,宁汉合流。9月,程潜赴南京、上海市参加国民党汉宁沪三方谈话会,三方在南京组成“中央特别委员会”代行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监察委员会职权,程潜由武汉方面推为特别委员。
宁汉合流后,汪精卫、顾孟余、唐生智因不满特委会的权力分配,返回武汉,组成中央政治委员会武汉分会,与南京对峙。李宗仁、白崇禧因唐生智部横阻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京沪之间,成为桂系把持中枢和与前后方联系的巨大障碍,遂与谭延闿、程潜共谋倒唐。10月,南京国民政府下令讨伐唐生智,由湘桂联军组成西征军,程潜任西征军第四路总指挥。西征军攻占汉口后,程潜任湘鄂临时政委会主席,主持湖北政务。
1928年1月,西征军进军湖南省,程潜、白崇禧部攻占岳阳市,直逼长沙市。但此时,蒋介石却和唐生智重新联合,蒋介石策动第四十四军军长叶开鑫倒戈。21日夜,叶开鑫部在岳阳起事,同唐军李品仙部一起袭击程潜的第六军。第六军猝不及防,损失甚重。程潜调兵与叶开鑫部激战两日后,将其歼灭,其余各路唐军,也在大军进逼下,节节败退。25日,西征军占领长沙。接着,程潜、白崇禧兵分两路乘势追击,2月,唐军将领何键、叶琪、李品仙、刘兴等相继向程潜、白崇禧通电表示输诚,听候改编。至此,西征军入湘作战即告结束,程潜领兵进入湖南。28日,在中国国民党召开的二届四中全会上,程潜被推定为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委。
湖南平定后,湘桂联合开始破裂。桂系想要占据广西大门湖南,然后北上扩张势力,程潜的力量妨碍了桂军的发展。蒋介石复起后,桂系转而联蒋倒程,但程潜疏于防范。3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武汉分会成立,李宗仁任主席,程潜任委员。由于程潜主湘后,将所有税收完全归省库,引起李宗仁不满。5月中旬,程潜赴汉口开会,李宗仁以“专横跋扈,把持湘政”的罪名为借口,将程潜拘禁,宣布免除程潜本兼各职。8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正式决议停止程潜职权。
程潜在汉口被拘禁,留在湖南的第六军群龙无首,内部矛盾迭起,部队迅速分化,蒋介石趁机密令江西省主席朱培德等趁机进攻第六军,第六军被彻底消灭。从此,程潜失去了参与军阀纷争的资本。第六军被消灭后,国民党解除了对程潜的监视,从此,程潜寓居上海,作诗填词,打发时光。
督师抗战
1931年12月,国民党中央因蒋介石辞去国民政府主席及行政院长的职务,召开四届一中全会,程潜当选国民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12月,程潜出任参谋总长,授二级陆军上将衔,并在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最高指导机关政治委员会委员。
1937年抗战爆发后,华北方面军第一军沿平汉线南下,并于9月24日攻陷保定市,直逼石家庄市,平汉线国民党守军纷纷后撤。紧要关头,程潜受命担任平汉线方面指挥。但由于兵力单薄,无法抵御日军机械化部队的攻击,石家庄被日军占领。之后,程潜将部队撤至安阳市、漳河南岸一线布防,并立下遗嘱,亲自上前线指挥作战。10月19日,日军分三路渡漳河进攻,程潜亲自指,经过激战,与日军形成胶着状态。几天后,日军乘汤恩伯部第十三军调往山西省增援之机攻击安阳。程潜令右翼宋哲元部迅速从大名北上,袭击邢台市,扰乱敌后,以解安阳之危,但安阳守军不敌日军,退守宝莲寺。日军又乘隙进迫大名,宋哲元部为保存实力,于11月11日弃守大名。程潜赶紧调整部署,在宝莲寺一带布防,与日军对峙三个月之久,平汉线形势渐趋稳定。
1938年1月,程潜正式出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统辖三十多个师,数十万大军,驻节郑州市,之后又兼任河南省省政府主席,统一军政。2月,第十四师团土肥原部,对宝莲寺发起猛攻。程潜指挥守军奋力激战。不料,右翼宋哲元为保存实力,不战而退。日军乘势攻占濮阳市、长垣市、封邱,与沿平汉线南进的主力相呼应,夹击宋哲元部。宋哲元又放弃新乡市西撤,导致程潜布置的防线被冲破。但见宋哲元部陷入困境后,程潜以大局为重,调骑兵北渡黄河,策应宋哲元,既解了宋哲元之危,又迫使日军不敢渡黄河南侵。
3月,程潜指挥第一战区部队作外围策应,在临沂市、峰县一带牵制日军,配合抗日战争第五战区李宗仁部取得了台儿庄大捷。5月初,徐州会战失利,第五战区部队向豫东和皖北撤退,日军土肥原第十四师团孤军深入,由鲁西猛向陇海铁路进逼,企图阻断第五战区部队西撤的后路。蒋介石电令程潜组织兰封(今兰考县城关镇周围地区)会战,集中精锐兵团歼灭侵入鲁西之敌,并亲赴郑州直接指挥。14日,土肥原部二万余人强渡黄河,攻陷河泽,进袭兰封。程潜令薛岳兵团、商震集团军在兰封附近,三面围攻敌军。23日夜,日军突然袭击并攻陷兰封,开封市情势危急。程潜立即奔赴开封指挥,于27日以优势兵力克复兰封,恢复了陇海铁路交通,保障了第五战区部队的安全撤退。土肥原部在程潜的围攻下,缩在三义砦、罗砦和南北之线,固守待援。正当战事进展比较顺利的时候,蒋介石为避免在豫东平原与日军决战,命令程潜即刻停止围攻,向平汉路以西山地转移,整顿待命。日军攻占开封后,兰封会战结束。
开封失陷后,郑州危急,参谋长晏勋甫建议程潜炸毁黄河大堤,使洪水泛滥,以遏止日军西进。程潜批准该提议,并报蒋介石批准。6月4日,程潜电前敌总指挥薛岳,令商震执行黄河掘堤任务。不久,商震部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400余尺,洪水淹没了河南、安徽、江苏省等省的44个县,灾民达1250万人。黄河决堤后,程潜指挥部队予以反击,相继收复豫北、豫东、鲁西、以及大名县等地。
1938年,蒋介石在南岳召开军事会议,调整战区,程潜改任军事委员会天水行营主任,驻地西安市,统一指挥北战场。次年,程潜晋升为一级陆军上将。程潜在西安期间,同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主任林伯渠时常往来,并掩护共产党人、进步人士从事抗日救国活动。1940年,程潜调任重庆市国民政府军委会副参谋总长、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之后又代理参谋总长之职,直至抗战胜利。程潜调任重庆后,常与周恩来、林伯渠等中共领导人往来。1945年8月,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赴重庆同蒋介石举行国共两党和平谈判,程潜亲往桂园拜访毛泽东。
返湘主政
1946年5月,程潜改任军委会武汉市行营主任。9月,行营改称国民政府主席武汉行辕,程潜任主席。1948年春,中国国民党召开行宪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程潜在部属、师爷的劝说下,决定竞选副总统。他筹集了一万亿的法币竞选经费,并赶写出《程朱理学的研究》,以论证自己的政治主张。第一轮投票,六名副总统候选人中,以程潜、李宗仁、孙科得票最多。当时,蒋介石在幕后操纵为孙科拉选票,在第四轮投票中,程潜愤然放弃竞选,转而支持李宗仁。李宗仁当选副总统后,桂系白崇禧出任华中地区“剿总”长官,总部设在武汉,武汉市行辕随之撤销,程潜于7月回湖南省任长沙市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主席。
程潜在离开南京之前,向国防部请准在湘成立五个陆军师。他回到湖南后,仅用四个月的时间,就扩充编组了两个军共五个国防师,又将保安部队扩编为三个旅共九个团,掌握了近十万部队。同时,他将长沙绥署主任、湖南省主席、省党部主任委员、省保安司令、省军管区司令五大要职集于一身。此时,程潜同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的矛盾日渐加深。蒋介石企图利用程潜牵制桂系,在程潜身边安插了一批亲信对其进行监视;白崇禧则拥重兵驻武汉,常常对程潜施加压力,程潜陷于蒋桂矛盾的夹缝中。
率部起义
人民解放军取得济南、辽沈等战役的胜利后,程潜及其左右一部分人感到中国国民党败局已定,思想开始动摇。12月,白崇禧发起“和谈”攻势,逼蒋介石下野,并请程潜一致行动。但程潜因为对国民党政权失去信心,决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并派人与中共地下党联系。程潜考虑到和平起义必须有合适的人为自己执掌兵权配合行动,于是,他调自己的醴陵市同乡即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回湖南,并告诉陈明仁自已准备和共产党合作,走和平道路。陈明仁考虑再三后,同意和程潜暗中联系,共谋和平,但表面上仍以反共面貌出现。4月20日,代总统李宗仁拒绝在和谈协议上签字,和谈破裂,人民解放军于21日晚渡江,23日占领南京。程潜随即会见了中共湖南省地下工委的代表,表示争取和平的态度。
5月,白崇禧从武汉败退长沙。白崇禧到湖南后就改组省政府,削弱、孤立程潜,程潜深感郁闷惶恐,打算辞职离湘。这时,中共湖南省委派人与程联络,坚定了他起义的决心,之后,程潜签署了“起义备忘录”。7月,李宗仁派人到长沙敦促程潜前往广州市就任“考试院长”,程潜断然拒绝。白崇禧随即欲以武力强行裹胁程潜去广西壮族自治区,后经长沙绥署副主任唐星劝说,白崇禧同意程潜和长沙绥署移驻邵阳市。程潜到邵阳后,加紧筹备起义。月底,程潜秘密回到长沙,会见了解放军代表团代表李明灏,表示一定按中共方面的决策行事。8月,程潜联合陈明仁在长沙通电起义,脱离国民党。9月,程潜应毛泽东之邀,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程潜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以后,程潜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主席、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省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常务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副主席等重要职务。“文革”期间,程潜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重点保护,未受冲击。
1968年4月5日,程潜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
人物作品
程潜著有《养复园诗集》《程潜诗文》。程潜的诗歌多以诗叙史,雄浑豪迈,且寓情于事,深沉含蓄。他诗学阮籍,多用五言,古朴苍劲。
人物评价
原民革中央副主席屈武认为,“程潜同志一生不断前进,从参加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投身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他走过曲折迂回的道路,终于找到了光荣的归宿,为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认为,他的一生是“爱国的、革命的一生”。
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认为,程潜“是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著名爱国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
赵朴初评价程潜的诗歌,说:“谁知三军帅,诗亦一代雄!”
轶事典故
程潜对对联
程潜十五岁时,乘船到长沙应试,同船的学子张某见他年少,便出对联:“浏水同舟,偶合营台列宿”,让程潜对下联。程潜即时作对“青云得路,高折桂林一枝”。程潜的下联得到了同舟之人的齐声赞美。
程潜离婚
1938年7月,56岁的程潜娶18岁的郭翼青为妻,婚后,两人情投意合,相敬如宾。但两年后,程潜的三太太周劼华突然来到西安市,闯入两人的新家。当周劼华得知程潜娶了郭翼青后,与程潜大吵大闹。三太太冲着郭翼青说:“有你无我,有我无你”。郭翼青感觉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泪流满面。为了解决矛盾,程潜将为数不多的积蓄送给了三太太,并与她办了离婚手续。之后,他将周劼华安排在山洞寓所居住,并抚慰郭翼青说:“我会竭尽全力照顾你的,但愿甘苦共尝,白头偕老。”从此,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二人始终心心相印、相依为命。
程潜教子
作为父亲的程潜话不多,但对子女要求严格。据儿子程元回忆,小的时候,父亲曾叫副官给他买过一个小笔记本和一支派克笔,让他记录平时父亲所教导他或训诫他的内容。但当抗日战争爆发后,高中毕业的程元却背着父亲,进了黄埔军校,并积极参加抗日。父亲知道此事后,并没有责怪他先斩后奏,还嘱咐他:“你要好好干。”随后,父子俩一同为抗日贡献力量。武汉会战时,程潜任武汉行营主任,程元任作战参谋,上阵父子兵。与此同时,在父亲的影响下,程元的弟弟程博勇也参军成为一名飞行员,并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
家族成员
后世纪念
纪念大会
1982年6月29日,民革中央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大会,隆重纪念程潜、邵力子诞辰 100 周年。
长沙程潜公馆
长沙程潜公馆位于今长沙市芙蓉区,始建于20 世纪 40 年代,是一处具有民国时期长沙地区建筑特色的二层砖房,也是 1949 年程潜与中共代表商谈湖南和平解放相关事宜的主要地点之一。
影视形象
1989年出品的电视剧《湖南和平起义》中,由演员李定保饰演程潜。
2011年出品的电视剧《黎明前的暗战》中,由演员杜雨露饰演程潜。
参考资料
湖南和平起义 (1989).豆瓣电影.2023-09-12
黎明前的暗战 (2011).豆瓣电影.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