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
揭阳市,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广东省东部沿海,北与梅州市接壤,南濒南海,西与汕尾市相连,东北与潮州市毗邻,东与汕头市交界。地处北纬22°53'20"~23°46'33",东经115°36'24"~116°37'45",北回归线经揭西县河婆街道、揭东区地都镇横穿市境。揭阳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貌主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全市陆地面积524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300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末,揭阳市户籍总人口711.88万人。揭阳市人口以汉族为主;有壮、苗、侗、瑶、土家、哈萨克族、黎、布依族、回、土、彝、傣、蒙古等38个少数民族。截至2021年末,揭阳市下辖榕城区、揭东区、揭西县、惠来县,代管普宁市。市人民政府驻榕城区临江北路555号大院。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揭阳县隶南海郡。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置惠来县,隶属潮州府。1991年12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揭阳县建制,设立揭阳市。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揭阳市地区生产总值2529.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9%。揭阳市内有横贯省中部和东部的梅汕客专连接广东省内外,深汕、普惠和梅揭等高速公路,206国道、335省道、县道等干线,境内有榕江三级航道和揭阳港深水码头。
揭阳市城民间以石雕、木雕、玉雕、剪纸、嵌瓷、潮剧、潮乐、英歌舞和舞狮著名,素有“戏剧之乡”和“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之称。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郡揭阳隶南海郡,揭阳县因揭阳岭而得名。
建置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在岭南设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揭阳县隶南海郡。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国,揭阳令史定归汉,被封为安道侯,仍任揭阳县令,揭阳县隶属南海郡。
新朝(8年—13年)代汉后,改揭阳为南海亭,隶属交州(今广州市)。
晋朝咸和六年(331年),从南海郡分设东官郡,析揭阳县为海阳县、海宁县、潮阳县和绥安县,隶属东官郡。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割海阳县之永宁、崇义二乡和延德乡之龙溪、蛇江、鳄浦、蓬州四都复置揭阳县。
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并入海阳县;绍兴八年(1138年),析海阳县复置揭阳县,隶属潮州市;绍兴十年(1140年),建县治于玉窖村(今榕城区)。
明嘉靖三年(1524年),析潮阳县惠来、酉头、大坭三都,隆井都一半,与海丰县的龙溪都,设置惠来县,隶属潮州府;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析潮阳县西境洋乌、戒水、黄坑三都,设置普宁市,隶属潮州府。
1958年12月21日,撤销惠来县建制,分属潮阳区、普宁2县。
1961年3月4日,恢复惠来县建制。
1965年7月,揭阳县析出河婆街道、良田、坪上、龙潭、灰寨镇、凤江镇、东园、五经富、京溪园镇、钱坑镇、金和镇、塔头公社和棉湖镇,陆丰县划出上砂公社和五云公社,设置揭西县。
1991年12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揭阳县建制,设立揭阳市(地级),辖榕城区、揭东县、普宁县、揭西县、惠来县。辖1区4县,共10个乡、71个镇、3个街道。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2年8月25日,省政府批准在榕城区渔湖镇设立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总面积19平方公里,属省级经济开发试验区,并成立管理委员会,为揭阳市政府派出机构。
1993年4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普宁县建制,设立普宁市(县级),由省直辖,揭阳市代管。
1994年5月9日,市区行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设立揭阳市东山区,赋予揭阳市东山区管理委员会县级区职能。
1995年8月10日,设立揭阳市普宁华侨管理区和揭阳市大南山华侨管理区。
2007年7月,经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
2012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原揭东区的地都镇、炮台镇、登岗镇划归榕城区区管辖;撤销揭东县,设立揭阳市揭东区,将揭阳市榕城区的磐东街道划归揭东区管辖,以原揭东县(不含地都镇、炮台镇、登岗镇)和榕城区磐东街道的行政区划为揭东区的行政区划。
2013年2月,揭阳市委、市政府决定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在榕城区行政区划内设立揭阳空港经济区,在揭东区行政区划内设立揭阳市蓝城区。
2016年12月,揭阳市委、市政府作出撤销蓝城区决定,其职责整合划入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原蓝城区管委会代管的磐东街道、月城镇、霖镇、桂岭镇、白塔镇、龙尾镇调整由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代管。
2019年,设立中国共产党揭阳市粤东新城工作委员会、揭阳市粤东新城管理委员会。
区划详情
2021年,揭阳市下辖榕城区、揭东区、揭西县、惠来县,代管普宁市,设有21个街道,62个镇,2个乡。市人民政府驻榕城区临江北路555号大院。
地理
位置境域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处北纬22°53'20"~ 23°46'33",东经115°36'24" ~ 116°37'45"。北回归线经揭西县河婆街道、揭东县地都镇贯穿全境,北与梅州市丰顺、五华县两县接壤,南濒南海,西及西南与汕尾市陆河县、陆丰市相连,东北与潮州市潮安县毗邻,东及东南分别与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交界,境内只有惠来县濒临南海。全市陆地面积524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300平方公里, 全市大陆海岸线长136.91公里(其中惠来海岸线长111.53公里,榕江出海口海岸线长25.38公里),无居民海岛155个。
地质
揭阳市仅出露中生代三叠纪晚期(距今约2亿年)以来的地层,境内地层从老到新有: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区内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南准地台。地台构造层所见仅有晚三叠系含煤及石英砂岩建造。早古生代以前推测为地槽。中生代以来,构造及岩浆活动强烈,构造线北东向、北西向构造强烈,构造形迹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不发育。北东、北西向构造共同组成断块构造格局。
地形地貌
揭阳市地处莲花山山脉的东南侧,莲花山支脉大北山和大南山自北东往南西斜贯全市,地势北高南低。揭西县、揭东区北部为北东向大北山支脉,普宁市南部和惠来县北部为北东向大南山支脉,大南山、大北山之间为榕江流域冲积平原和谷地,大南山南侧为海滨平原和龙江流域小型冲积平原、谷地,惠来县沿海为低平海滨平原,地形自北往南呈现“M”字形特征,山地丘陵和谷地平原相继出现。
揭阳市地貌主要类型有山地、丘陵、谷地、平原4类,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占全市面积86%,平原和谷地占14%。全市千米以上山峰4座,均位于大北山支脉,其中揭西县北部李望嶂海拔1222米,为全市最高峰,大南山支脉海拔相对较低,最高峰为普宁市南部望天顶,海拔972米。
气候
揭阳市地处低纬度,境域94%处在北回归线以南,又濒临南海,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全市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雪少霜,季风性显著,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冬干冷,夏湿热。多年平均气温21.5℃,年际变化在20.7℃~22.9℃之间,变幅2.2℃。一年间气温变化呈单峰形,1月平均气温13.6℃,7月平均气温28.3℃,无霜期年平均35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58.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2101.5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10月,6月最多。
水文
揭阳市境内河流由榕江、练江、龙江三大水系和沿海水系组成,多年平均径流深1174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9.02亿立方米。其中以榕江县流域面积最大,是市内的主要河流。三大水系中练江和龙江发源于市境内,榕江是过境河流,发源于汕尾市陆丰市凤凰山。河流流向大体都是从西北向东南注入南海。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揭阳市已查明的矿藏资源有36种,经地质评价的29种。包括金属矿产金、银、铜、铁等。探明矿产资源的矿产地232处,储量规模以小型为主,规模中型以上的有16处。花岗石全市出露范围广,分布面积占全市总面积38%,分布于大北山、大南山区等,可利用资源量超1亿立方米。钛铁矿主要分布于惠来县沿海地区,资源量达100万吨。矿泉水主要分布于大北山、大南山花岗岩地区,已探明可开采量2300立方米/年。
水资源
揭阳市属多水带。全市境内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支流共20条。降雨是揭阳市地表径流的唯一来源,属雨水补给型,因此,地表径流量的变化与降雨量基本一致。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6.9亿立方米,全市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总长为11094千米,水力理论蕴藏量44.87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16.22万千瓦,约占理论蕴藏量36.2%。2019年揭阳市年降水量1956.12毫米,年水资源总量67.47亿立方米。
海洋资源
揭阳市辖区濒临南海,海岸线、岛岸线长136.9千米,海域面积约9300平方千米。底栖生物种类组成以南亚热带种为主,也有热带及暖温带的种类,共有136科442种。平均生物量38.85克/平方米,平均栖息密度为73.53个/平方米。鱼类有143种,94属,54科。头足纲有中国枪乌贼、长枪乌贼等。虾类有斑节对虾属、新对虾等。蟹类有锯缘青蟹、远海梭子蟹等。贝类有近江牡蛎、翡翠贻贝、九孔鲍螺、西施舌等。
动物资源
揭阳市境内两栖纲2目14种、爬行纲3目27种、鸟类13目101种、哺乳动物6目30种。被列入国家I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蟒蛇、蝾螈等;国家Ⅱ级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鳞甲目、虎纹蛙、大灵猫、小灵猫、豺、豹猫、赤腹鹰、苍鹰等;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有野猪、蛇、龟等;有较高观赏价值观的有省鸟白鹇、黑脸琵鹭、白琵鹭、大白鹭、小白鹭等候鸟、海鸟。
植被资源
揭阳市植被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境内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各地主要山区和惠来县、空港经济区的沿海地区。全市境内颜类植树门植物19科51种,裸子植物亚门7科21种,被子植物门155科1012种。森林植被主要是南亚热带常绿混交林,海拔800米以上的植被多为耐干旱的金丝草、鹧鸪草、岗松及小灌木,中下部以次生阔叶林和人工林,以及铁芒萁、番石榴等为主,主要栽培树种有马尾松、大头茶、黧蒴锥、木荷、杉、红锥、樟、枫香树、湿地松、桉、竹、茶、荔枝、橄榄等,沿海人工林主要是木麻黄、台湾相思、湿地松等。
属于国家Ⅰ级保护的有桫椤,属于Ⅱ级保护的有罗汉松、福建柏、半荷风、华南五针松(原变种)(广东松)、白桂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Ⅰ、Ⅱ)的植物4种,其中兰科植物3种、紫草科乔木1种,在全省第二次野生植物调查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兰科调查中,发现揭阳市分布有国家保护野生植物“活化石”之称、金毛狗、巴戟、野生罗汉松等;在揭西大北山发现很多被园艺界中被誉为“香港小姐”的野生紫纹兜兰。
自然灾害
揭阳市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主要有台风、洪涝、低温霜冻等。风灾集中出现于每年5~9月份,特点为沿海多,内陆少,主要天气系统是热带气旋(台风),每年平均登陆的有2~3个,多集中于7~9月,热带气旋引发的大风具有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特点,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2001年第4号台风“尤特”7月6日在陆丰市到惠东县交界处登陆,揭阳市受严重影响,风力达7~10级,阵风14级,6级以上大风持续33小时,造成农作物、通讯和水利设施严重受损。“尤特”带来的强降水和大风过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83亿元,受灾人口264.5万人,死亡1人。洪涝灾害主要出现在4~9月的汛期内。9315号强台风1993年9月14日在惠来县登陆,受其影响,9月13~14日揭阳市出现大暴雨,揭阳市区降水量246毫米,揭西县106毫米,普宁市101毫米,惠来县160毫米,揭东区新西河水库326毫米。全市受灾乡镇92个,村庄1490个,人口408.93万人,死亡9人,伤428人;民房倒塌17820间,受灾农作物172.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2.6亿元。旱灾、低温霜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也偶有发生。
人口
人口数量
2020年11月,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揭阳市户籍人口712.56万人;常住人口561.68万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852630人,占51.14%;女性人口为2725184人,占48.8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21上升为104.68。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424146人,占25.53%;15-59岁人口为3255037人,占58.36%;60岁及以上人口为898631人,占16.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30554人,占11.30%。
2022年末,揭阳市户籍总人口712.71 万人;常住人口563.41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73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2.58 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93%,比上年末提高 0.41 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5.87 万人,出生率10.43‰;死亡人口 3.53 万人,死亡率7.35‰;自然增长人口 2.34 万人,自然增长率3.08‰。
民族
揭阳市人口以汉族为主;有壮、苗、侗、瑶、土家、哈萨克、黎、布依、回、土、彝、畲傣、蒙古等38个少数民族。超过千人的有壮、苗2个民族。
经济
综述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揭阳市地区生产总值2529.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79亿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980.57亿元,同比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305.34亿元,同比增长1.2%。
第一产业
揭阳市粮食作物以水稻、番薯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水果主要品种有柑橘、荔枝龙眼、香蕉、菠萝、梅果、橄榄等,渔业以海水捕捞、淡水养殖为主。
2024年,揭阳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6.48亿元,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230.85亿元,增长3.0%;林业产值44.53亿元,增长14.3%;牧业产值48.02亿元,下降8.5%;渔业产值33.23亿元,增长2.7%。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蔬菜总产量246.65万吨,增长4.5%;园林水果总产量83.92万吨,增长4.3%;水产品产量15.68万吨,增长2.5%。
第二产业
揭阳市境内工业生产历史悠久。宋代已有简单的农耕手工业,明、清时期手工业初步向商品化发展,有制糖、糖果、酱油、腌制、夏布生产等:民国时期有织布、抽纱、小农具制造、采矿、炼锡及机器生产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个体户工业都组织起来,成立工厂、生产合作社、联合经营等生产集体。在1978年以前,工业发展以国有、集体所有制为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及“三来一补”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024年,揭阳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制造业支撑有力。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8.9%,增长10.4%;电热水供应业占11.0%,增长5.4%;采矿业占0.1%,下降36.9%。在现代产业体系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8.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2%。重工业保持快增,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4.4%;轻工业增加值下降24.8%。
第三产业
2024年,揭阳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1.59亿元。从城乡市场看,实现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68.23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13.36亿元。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1035.01亿元;餐费收入46.57亿元。至12月底,揭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430.11亿元,增长4.5%,其中,住户存款2725.1亿元,增长7.0%;本外币贷款余额1652.47亿元,增长6.5%。
文化
方言
揭阳境内居民通行潮汕方言和客家方言两种方言。潮汕方言,主要分布于境内平原地带和半山区中,人数比较多,约占全市人口总数的83.7%。客家方言,主要分布于揭西县山区的10个乡镇和普宁市、惠来县、揭东区等县(市)的半山区农村中,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4.4%。此外,还有一些原属客家村庄,因与潮汕人接壤居住,在日常交往中既讲客家话,又讲潮州话,形成“双语村”,为数较少,约占全市人口的1.8%。还有一些外来干部、外地工商业者在揭阳入籍,讲普通话,这些人为数更少。
文化风俗
揭阳民间文化风俗分潮语区和客家语区,两者既有共同的文化风俗习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又有独自的特点和地方特色。揭阳人的始祖多数由中原迁入,带来中原的风俗习惯。有的世代相沿保留至今,有的与迁入地原有的风俗融合,继承和发扬中原汉族民间习俗,演变成颇具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揭阳市境域各地居民由于居住地和气候不同,生产和生活条件差异,语言交流有别,风俗有同有异,各具特色。且旅居海外华侨众多,带入异国风情,与祖居地的习俗互相渗透、影响和融合,故有些乡村的风俗呈多元化,形式多样。
文化保护
揭阳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42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48个。
名优特产
普宁洪阳镇生产豆酱迄今已有150多年的生产历史。普宁豆酱是选用鲜庄黄豆、面粉、食盐等原料,经过发酵、晒制等生产流程精工制作而成,以源兴、财源、祥裕三大商号所产为佳。
棉湖瓜丁
棉湖瓜丁是揭西棉湖传统名吃。选用优质冬瓜和白砂糖为原料,精制而成,已有数百年生产历史。
普宁凉果
普宁凉果生产有悠久的历史。凉果是指将各种瓜果经腌制、糖(蜜)熬煮式浸渍、干燥后制成的产品,其制作原料丰富,青梅、芒果、杨桃、柑橘等均可制作成凉果,辅以甘草、糖、盐浸渍,别有一番风味。
吴淮山
“吴厝淮山”是揭东县农业特色品牌,主要产地为玉湖镇吴厝村,种植历史最早在解放初期。1999年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毗邻的湖岗、玉联、浮山、汾水等村也已连片种植。
社会
教育
截至2019年末,揭阳市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2817所,其中幼儿园1256所;小学1245所;初中231所;普通高中64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中职学校16所。高职院校2所,成人高校(广播电视大学)5所。
截至2021年末,揭阳市各级各类教育(不含非学历培训,不含技工学校)招生数33.68万人,比上年增长2.28%;在校生128.16万人,增长2.23%;毕业生33.17万人,增长2.34%。其中,特殊教育学校招生85人,在校生629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27.91万人。
截至2022年末,揭阳市各级各类教育(不含非学历培训,不含技工学校)招生数 33.17 万人,比上年下降1.5%;在校生129.82万人,增长 1.3%;毕业生 33.58 万人,增长1.2%。其中,特殊教育学校招生 86 人,在校生 691 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28.07万人。
重点院校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9年,位于揭阳市仙桥紫峰山下,是由揭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潮汕学院)创办于1999年8月,位于普宁市大学路1号。2006年12月率先通过“国家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揭阳广播电视大学
揭阳广播电视大学(后更名为揭阳开放大学)创办于1983年,是全市唯一一所由揭阳市人民政府领导、市教育局直接管理的成人高等学校,2014年荣获“广东省示范性基层电大”称号。
揭阳市综合中专
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98年5月,是一所市属全日制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星火计划农民培训学校、揭阳市文明单位、揭阳市文明校园和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实训中心被评为“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
医疗
截至2021年末,揭阳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96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73个,卫生院6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6个,妇幼保健机构6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村卫生室2639个。全市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72万人,比上年增长2.92%;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7万人,注册护士1.19万人;拥有医疗床位2.34万张,其中,医院1.70万张。全市66家乡镇卫生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181人,床位4723张;5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1人。
截至2022年末,揭阳市共有各类卫生计生机构3243 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 79 个,卫生院 66 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7个,妇幼保健机构 6 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6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村卫生室2638个。全市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78万人,比上年增长 2.2%;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9万人,注册护士 1.20 万人;拥有医疗床位2.54 万张,其中,医院1.89万张。全市66家乡镇卫生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254人,床位 4747 张; 5 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2 人。乙类传染病 17115 例(全市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死亡36 人,发病率 307.37/10 万,死亡率为0.65/10 万。
科研
2021年,揭阳市高新技术企业32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全年统计科技成果9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9项。全年经科技行政部门登记技术合同27项,技术合同成交额351.6万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
体育
2021年,揭阳市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获得奖牌8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4枚。
2022年末,揭阳市共有公共体育场馆17 个,其中:全民健身广场8 个、县(区)级体育馆 3 个、田径场3 个、游泳池3个。全市共有体育场地面积 1398.83 万平方米,现有社区体育公园70 个,社会足球场 68 个,健身步道887.36 公里,全民健身示范点 454 个,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100%。每千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达到 3.86 个。全市体育健儿参加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共获得奖牌 34 枚,其中金牌3 枚,银牌12枚,铜牌 19 枚。
文艺
截至2021年末,揭阳市有文化馆6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7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95%。年末有线广播电视用户53万户,比上年末下降3.6%;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3万户,下降4.4%。
截至2022年末,揭阳市共有文化馆 6 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 7 个。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为 100%;有线广播电视用户 55 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8%; —21—有线数字电视用户 45.6 万户,比上年末增长6.0%。
环境保护
2020年,揭阳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7.0%;市区饮用水源水质优良;县区饮用水源水质优;榕江揭阳河段市区段水质受到轻度污染;练江普宁市河段水体受到重度污染;龙江水质良好;地下水质量属于良好级为33.3%,较差级为66.7%;近岸海域水质总体较好,优良点位(一、二类)比例为100.0%;市区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农村环境较好。
2022年,揭阳市平均灰霾日数 16.3 天,比上年增加5.8 天;全年日照时数 2045 小时,比历年偏多4%(87 小时)。全年全市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氧化硫(SO2)年均值达到一级标准;二氧化氮(NO2)年均值达到一级标准;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达到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达到二级标准;一氧化碳(CO)年均值达到一级标准。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比例为96.2%,与上一年度持平。
交通
综述
揭阳市交通便捷,已形成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路4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深圳—汕头高速公路揭阳路段、汕头—梅州高速公路揭阳路段、揭普高速公路、普惠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国道206、324和省道224、234、235、236、237、 238、335、337、338线以及广梅汕铁路穿境而过。内河通航里程长369公里,环绕市区流经汕头市出海的榕江是广东省省著名深水河,可进出3000~5000吨级货轮,直航香港特别行政区、广州市、上海市、湛江市等地。海岸线长136.9公里,拥有神泉镇、靖海镇、资深等优良港口。广东省第三大干线机场揭阳潮汕国际机场于2011年底建成通航。以市治榕城区为中心,距省会广州公路里程(下同)426公里,东至汕头市47公里,东北至潮州市市38公里,北至梅州市108公里,西至汕尾市165公里,为粤东交通枢纽。
公路
揭阳市内有潮州至惠州、揭阳至惠来县、汕头市至揭西县(汕头-湛江高速公路)、兴宁市至汕尾及潮汕环线等高速公路。国道有G206、G324过境。
2022年,揭阳市公路通车里程7634.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89.46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77.54万辆,增长8.0%,其中私人汽车75.27万辆,增长8.5%。民用轿车保有量46.26万辆,增长8.7%,其中私人轿车45.78万辆,增长8.5%。
铁路
揭阳市铁路有梅汕客专、广梅汕铁路、厦深铁路,其中梅汕客专途经揭阳站、揭阳北站、揭阳机场站3个站;广梅汕线途经玉湖镇、新亨镇、揭阳、揭东区、玉窖,厦深铁路线,途经普宁站、葵潭站2个站。
机场
揭阳潮汕国际机场位于广东省揭阳市空港经济区登岗镇,是揭阳、汕头市、潮州市三市的地理中心,服务总面积3万多平方千米的粤东地区,辐射闽南地区部分地区,服务人口约3000万,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干线机场,也是广东省内三个国际机场之一。飞行区等级为4E级,能满足空中客车A330等大型客机起降。停机坪面积38.8万平方米,停机位40个。
2022年,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开通航线119条,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355.07万人次。
航运
揭阳市位于榕江流域中下游,境内河流众多,干流主要有榕江南河、北河、练江、龙江。水运航道由榕江、练江和龙江三大干流及大小支流组成,全市河流通航里程488公里,可通航3~120吨船舶。
港口
1992年,揭阳市在用较大的内河港口有5座,分别为榕城港、曲溪港、渔湖港、地都港、台港;沿海港口3座,分别为靖海港、神泉港、资深港。1992~2004年,全市港口总吞吐量2989.50万吨,2004年货物吞吐量441万吨。
榕城港
榕城港位于揭阳市榕城区西,港区水域面积157.38万平方米,陆地面积4500平方米。2004年货物吞吐量86万吨,预计2025年、2035年该港区吞吐量分别为3000万吨、5000万吨。
曲溪港
曲溪港位于揭东县曲溪镇榕江北河下游,港区水域面积45万平方米,是榕城至汕头市和榕城至潮州市的客货运中途点。2004年货物吞吐量129万吨。
渔湖港
渔湖港位于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榕江南河下游,港区水域面积338万平方米。2004年货物吞吐量111万吨。
地都港
地都港位于揭东区地都镇榕江下游,港区水域面积36万平方米。2004年货物吞吐量68万吨。
靖海港
靖海港位于惠来县东南方靖海镇东侧,东北距潮阳海门镇11里,西距神泉港12里。2004年货物吞吐量7万吨,预测2025年、2035年吞吐量分别为800万吨、2000万吨。
神泉港
神泉港位于惠来县神泉镇甲子角与石碑山之间,东距汕头港60里,西距香港特别行政区137里,龙江、雷岭河汇集于此出海,属河口湾型海港,港区水域面积2万平方米。2004年货物吞吐量3万吨。
资深港位于惠来县靖海镇西南方,距靖海港2.5里,紧靠资深村,港区水域面积4万平方米。2004年货物吞吐量0.8吨,预测2025年、2035年吞吐量分别为3450万吨、4450万吨。
风景名胜
揭阳学宫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区,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总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1925年,国民政府东征军第一、二次东征进入揭阳,周恩来同志在此办公。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入揭阳时,周恩来、贺龙、叶挺等指挥部领导人曾在此召开军事会议。是广东省省内唯一一处以“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命名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揭阳市榕城文化广场中心。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明正德、嘉靖、万历年间和清雍正、乾隆屡有重修与扩建,现庙宇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黄岐山风景区
黄岐山风景区位于揭阳市区北侧,面积12平方千米,主峰高292米。明朝古塔、月容古墓、侣云古寺等名胜古迹保存完好。
进贤门
进贤门位于揭阳市新兴路口。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是揭阳古邑的标志建筑,因通抵揭阳学宫,取增进贤士之意,故名“进贤门”。与揭阳原东南西北四城门合称五城门。明清时为击施更场所,被列为揭阳古八景之一,曰“谯楼晓角”。
双峰寺
双峰寺为潮汕地区现存三大古寺之一,现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揭阳市区马山巷,与城隍庙、揭阳学宫毗邻,构成儒、道、释三教完备的宗教文化区,与潮州开元寺、潮阳灵山寺并称潮汕三大名刹。
大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揭西县南山镇。公园占地5.2万亩,海拔700多米,于2009年被正式评定和授予国家级森林公园称号。
黄满寨瀑布群
黄满寨瀑布群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揭西县京溪园镇粗坑村,被誉为“岭南第一瀑”。
人物
综述
揭阳市内著名人物有普宁市清代水师提督方耀、革命烈士杨石魂;榕城区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郭之奇,著名书画家谢海燕,革命烈士许玉(女),全国劳动模范林炎城;揭东区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进士郑大进等。
当代著名人物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揭东县的生理学家蔡翘和地层古生物学家杨遵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石油化工学家、揭西县的侯祥麟;经济学家、揭西县的许涤新;地理学家、教育学家榕城区的林超;现代美术家有普宁的赖少其;新闻学者有普宁市的黄天鹏;新中国政治人物有普宁市的方方、罗天,揭西县的曾定石;香港特别行政区企业家有普宁的庄世平等。
郭之奇(1607~1662年)字仲常,号正夫,揭阳榕城东门莲花心人,明末官员、诗人。主要著作有《宛在堂文集》六卷,《宛在堂诗抄》六卷,《辑志副指》《新定道德经》《稽古篇》,编修《揭阳县志》。
林炎城
林炎城(1903~1978年)字绵池,梅云街道云光村人。曾任广东省第二届党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二、第三、第四届委员。
许玉磬(1908~1932年)女,原名阿音,字冰,曾化名刘碧清,东升街道新河村人。彭湃同志夫人,革命烈士。
林超(1909~1991年),渔湖镇江夏村人。北京大学教授,著有《蜀道考》,主编有英文版《中国地理》。
谢海燕(1910~2001年)原名谢海砚,笔名海燕行,榕城区人。曾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南京艺术学校教授、副院长,第三、第四届全国文代会代表,江苏省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代表作有《金鱼睡莲》《蕉花群免》《天鹅湖》《夜鹰图》,出版《谢海燕中国画选集》。
参考资料
揭阳,欣欣向“榕”.广东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4-12-28
揭阳市志1992-2004.广东省情网.2022-11-13
2021年揭阳市统计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2-10-25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2-11-10
2022年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揭阳市人民政府.2024-04-05
全市2024年经济运行简况.揭阳市人民政府.2025-02-05
揭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1-20
揭阳介绍.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1-10
2023 年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揭阳市人民政府.2025-02-28
2021年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0-27
广东年鉴2021.广东省情网.2022-11-20
2021年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1-20
揭阳年鉴2020.广东省情网.2022-10-25
行政区划.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0-27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揭阳市名称由来.2022-11-21
历史沿革和文化-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1-20
2021年榕城区行政区划详情.国家统计局.2022-10-25
2021年揭东区行政区划详情.国家统计局.2022-10-25
2021年普宁市行政区划详情.国家统计局.2022-10-25
2021年揭西县行政区划详情.国家统计局.2022-10-25
2021年惠来县行政区划详情.国家统计局.2022-10-25
2019年CITES附录中文版----国家濒科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2022-11-25
揭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揭阳文明网.2022-10-28
2022年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揭阳市人民政府.2023-12-15
揭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揭阳市文化馆.2022-10-27
普宁豆酱.普宁市人民政府.2022-11-23
广东省文化馆-非遗中心-普宁豆酱制作技艺.广东省文化馆.2023-01-05
民俗风情 - 揭西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揭西县人民政府.2023-01-05
揭西动态 - 揭西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揭西县人民政府.2023-01-05
里湖凉果.普宁市人民政府.2022-11-23
实地走访——探讨普宁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之路 - 普宁市政府门户网站.普宁市人民政府.2023-01-05
吴厝淮山.地理标志产品检索.2022-11-23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揭阳职业技术学院.2023-01-05
学院概况_潮汕职业技术学院.潮汕职业技术学院.2023-01-05
揭阳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科研-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1-28
揭阳广播电视大学—学校简介.揭阳开放大学.2022-11-28
揭阳市综合中专|揭阳中专.揭阳市综合中专.2023-01-05
揭阳市协议(定点)医疗机构信息表(3月20日更新)-通知公告.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0-28
梅汕客专完成铺轨 “世界客都”即将跨入高铁时代-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国资委.2022-10-28
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揭阳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0-28
交通-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0-28
揭阳港总体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第二次公示.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1-24
揭阳学宫.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1-23
黄岐山风景区-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1-23
进贤门与揭阳贤德文化-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1-23
双峰寺.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1-22
大北山国家森林公园 - 揭西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揭西县人民政府.2022-11-23
大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1-23
黄满寨瀑布群(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1-23
黄满寨瀑布 - 揭西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揭西县人民政府.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