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冰(1908年2月-1932年),乳名许阿音,学名许玉磬。她是中国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汕尾市苏维埃政权创立者之一,被毛泽东称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的彭湃的夫人,也是榕城许氏家族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女中国工农红军、女革命者。
许冰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在被生父卖给榕城禁城脚“迎紫轩”的主人许英豪后,改姓许,取名许阿音。1915年,许冰被送进原揭阳市第一女子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许冰考进揭阳女子师范讲习所,后来又到汕头碣石女子学校读书。在学习的各个阶段的各个阶段,许冰经常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5年6月19日,她加入共青团。1926年春,她在彭湃等人指引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揭阳县妇女解放委员会主席,同年冬,许冰与彭湃在汕头市结婚。1927年2月,许冰出席在汕头召开的潮、梅、汕尾市的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后被派与参加各种地下工作和起义活动。1928年11月,许冰随彭湃离开大南山抵达上海市,在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开展地下交通联络工作,后因叛徒出卖,彭湃被捕杀害。之后,许冰在党组织安排下到莫斯科学习。1930年夏,许冰将一对亲生儿女寄养在战友家中,回到了大南山,担任东江妇女解放运动委员会主席。1931年春,许冰当选为中共东江特委委员,负责东江特委妇运工作。1932年2月初,许冰被捕,经历酷刑后于广东汕头被敌人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
许冰烈士为中国的妇女运动写下了壮烈的篇章,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58年,揭阳市人民政府为纪念许冰等革命烈士,在榕江公园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使这位巾帼英雄流芳万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二月,许冰出生于东山区新河村一位黄姓农户家,由于家境十分贫寒,生父不得不将她卖给榕城禁城脚“迎紫轩”的主人许英豪,因此随之姓许,取名许阿音。
许英豪是榕城一名绅士,家资颇为殷实,思想也较进步,不但没有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还特别重视养女的培养和教育。1915年,8岁的许阿音被送进原揭阳市第一女子小学读书,取学名玉磬。就学的第一步,也是她后来得以走上革命道路的关键一步。小学毕业后,许冰顺利考进揭阳女子师范讲习所,后来又到汕头碣石女子学校读书。在学的各个阶段,许冰不断得到革命进步思想的洗礼,经常参加进步人士组织的爱国学生运动,小小年纪便向往革命,追求革命。
入党与彭湃结为伴侣
1925年6月19日,省港大罢工爆发。为广泛开展罢工伟大意义的宣传工作,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汕头党组织成立一支宣传队,年仅18岁、早已胸怀革命理想的许冰被任命为队长。由于许冰敢于斗争,追求真理,不久便加入共青团。1926年春,她在彭湃等人指引下,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揭阳市妇女解放委员会主席,号召妇女,打碎封建枷锁,走上社会和男人一起为求自身解放而奋斗。同年秋天,她奉命调到中共汕头地委工作,时彭湃也在地委领导行列,交往更深。至是年冬,便与彭湃在汕头市结婚成为革命伴侣,志同道合。
活跃于地下工作和农民起义
1927年2月,许冰出席在汕头召开的潮、梅、汕尾市的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4月,党派她往香港特别行政区,化名刘碧清,暗地串联工人,为争取自由而斗争。5月,又到武汉参加中国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8月,国共破裂,南昌市爆发了起义。在潮汕地区的彭湃,得到消息,便在海陆丰发动农民起义,建立海陆丰工农兵苏维埃政权。许冰从香港回到陆丰市,便和彭湃等领导在一起,领导农民军和当地反动政权斗争,农军进攻惠来县县城,过普宁市,要与在揭阳市的“八一”起义军汇合。农民大军到处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分地,深受农民欢迎。但由于根基未稳,国民党军四处围剿,汾水战役失败,汕头市援兵追逼农军。因此,农民武装队伍只好退入大南山。这里山深林密,敌军不敢深入,正是打游击的好地方。许常化装到普宁土坑、什石洋一带乡村,发动青壮年参加革命。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全国各地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5月1日,彭湃领导陆丰市、陆丰两县工农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宣布成立汕尾市县临时人民政府。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起义军挥师南下。彭湃率领海陆丰工农兵前往迎接南昌起义军入粤,并与之汇合。11月,陆丰县、海丰县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宣告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成立。从武汉返回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许玉磬赶回海丰,与彭湃一起,参与根据地的拓建工作。在此后1年的时间里,她和彭湃参与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东南片大南山苏区的建设和斗争工作,两人的足迹遍及大南山苏区的各个角落。
重返大南山参加革命
1928年11月,许冰随彭湃离开大南山抵达上海市,在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开展地下交通联络工作。次年8月24日中午,因叛徒出卖,彭湃不幸被捕,30日便被敌人杀害。出于安全考虑,同时也为帮助许冰早日走出痛失亲人的悲伤,党组织安排许冰到莫斯科学习。这本来是一个十分难得的进修机会,但许冰化悲痛为力量,表示要:“继承我彭湃同志的精神,遵从他的遗嘱,踏着他的血迹,坚决地到群众中去磨利我的刺刀。”她坚决请求党组织让她重返大南山继续参加革命斗争。
1930年夏,许冰将一对亲生儿女寄养在战友家中,轻装上阵,回到了大南山,担任东江妇女解放运动委员会主席。1931年春,许冰当选为中共东江特委委员,负责东江特委妇运工作,继续在大南山革命根据地开展战斗。尽管刚刚痛失爱夫,一对儿女又不在身边,但这时的许冰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在粤东革命活动区,到有许冰的身影。
被捕遇害
1932年2月初正是农历壬申年春节的前夕,农民们正在为迎接新年的到来而忙碌着。此时,由许冰带领的东江革命小分队分散住在普宁大坝杜香寮村的农户家中。一天晚上,敌人出动优势兵力对杜香寮村搞突袭,将该村团团围住。在危急关头,许冰沉着指挥队伍突围,但终因敌众我寡,许冰不幸陷入敌手。一开始敌人并不知道许冰的真实身份,但从她的举止气质中,判断出应该是一名重要的人物,于是连夜对她进行审讯诱降。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许冰毫不动心。见劝降不成,敌人便对她施以毒刑。在酷刑面前,许冰备受折磨,但她没有泄露党和部队的机密。敌人没有办法,最后将许冰押往汕头市,把她杀害。许冰牺牲时年仅24岁。
人物作品
文章
1928年,彭湃牺牲后,许冰发表了《纪念我亲爱的彭湃同志》一文,寄托痛失亲人的情思。她说:“我彭湃同志虽然死了,但他光荣的历史,伟大的战绩,英勇的精神不能磨灭。”“我要继承彭湃的精神,遵从他的遗嘱,踏着他的血迹坚决地到群众中去,磨利我的刺刀,杀死不共戴天的敌人。”
诗抄
人物关系
后世纪念
在普宁市、惠来县和汕头市潮南区一带,都有许冰和彭湃的活动遗址。据介绍在编的和已经成书的榕城区、普宁市、惠来县和潮阳区、潮南区的革命老区斗争史,都记载有两人在当地的革命事迹。
故居
“迎紫轩”,这里就是许冰居住过的地方。据郭伟忠《揭阳城坊志》中载:“迎紫轩”在禁城脚,轩主许英豪,与榕城黄国榕、林庭等为陈南枝首代传人,是福建南少林武术传揭后成长的一位武师。他把居地“轩”命名为“迎紫”,“迎”即迎接。“紫”即紫气,即祥瑞之气,典出自“紫气东来”,为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函谷关呈现的祥瑞紫云现象。“迎紫”即迎来祥瑞。
烈士纪念碑
1958年,揭阳市人民政府为纪念许冰等革命烈士,在榕江公园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使这位伟大的巾帼英雄流芳万世。
纪念文章
许冰的事迹,在《中华女英烈》第二集中有所呈现,该集由杨绍练、刘林松创作,作品名称为《大南山上的青松》;同时,1996年第06期的期刊《共产党员》刊载的《泪飞化作杜鹃红》也对她进行了纪念。
艺术形象
201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彭湃》,许冰手握双枪驰骋疆场的女英雄形象跃上荧屏,让其革命事迹广为流传。
人物评价
许冰烈士为中国的妇女运动写下了壮烈的篇章,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中国军网 评)
许冰用无悔的青春与圣洁的鲜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史诗;她是南粤女子的典范,是革命女杰的典范,也是南粤革命战士的典范。(抗日战争纪念网 评)
参考资料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之二十七】舍身革命宁死不屈,巾帼英雄千古流芳.揭阳日报.2025-02-19
彭湃夫人、女英烈许玉磬.彭湃夫人、女英烈许玉磬.2025-02-19
许冰.中国军网.2025-02-19
【致敬英烈】彭湃夫人许玉磬.网易新闻.2025-02-20
【先锋礼赞】许玉磬:东江妇女运动先驱.揭阳市人民政府.2025-02-20
南粤巾帼之花宁为玉碎志不移 ——彭湃的革命夫人许玉磬.抗日战争纪念网.2025-02-19
彭湃.中国政府网.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