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衡水市的下辖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南端。东隔清凉江与景县、故城县相望,西临冀州区,南靠邢台市南宫市,北接桃城区、武邑县。截至2024年1月,枣强县常住人口为36.5万人。境域总面积905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6月,枣强县下辖9个镇2个乡,县政府驻枣强县新华东3号。
枣强县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较大。西汉刘启二年,分广川县地置枣强县,属清河郡。隋唐年间先后属长乐郡、冀州和信都郡。明朝属真定府冀州。1949年8月,枣强县属河北省衡水专区,1952年11月,衡水专区撤销,改属石家庄市专区。1958年11月,枣强县与衡水市、武邑县、冀州区合并为衡水县。1996年,枣强县由隶属衡水地区改为隶属地级衡水市,为其辖县之一。
枣强县形成了裘皮服装服饰、复合材料、输送装备制造三个特色产业集群。裘皮服装服饰、复合材料产业被列为河北省107个重点支持的特色产业集群,衡水市“9+5”特色产业集群。裘皮产业和复合材料是枣强县的传统支柱产业。其境内有全国最大的裘皮服装出口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复合材料原辅材料园区。2023年,枣强县生产总值为140.5亿元。其中,复合材料产业集群营收120多亿元,税金近3.5亿元,增速达10%以上。完成进出口24.13亿元,毛皮出口超300万美元企业数实现大幅增长。
枣强县建设综合排名连续四年位居河北省前5名,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森林城市。境内有1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此外,枣强县还有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董仲舒石像、董仲舒祠堂遗址。枣强县特色产品有马莲小枣、东方番薯、枣强红富士苹果等。
名称由来
《畿辅通志》记载,枣强古时盛产大枣,早在战国时期此地就以蒸煮枣油闻名于世,并且因此得名枣强城。到西汉时,这里更是“枣木强盛”,所以命名为枣强。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夏朝,属于冀州大陆地。商代,枣强县为棘津地。西周,枣强县位于冀州东部、兖州区西界。
春秋时期,春秋时先属齐,后属晋。为晋国棘津地。战国时期,枣强县为赵国东阳地。
秦至南北朝
秦朝时期,枣强县为信郡地,属钜鹿郡。西汉刘启二年(公元前155年),分广川县地而设置枣强县(县治在今王均乡东、西故县村处),属清河郡。汉宣帝甘露四年(公元前50年),枣强县属信都郡。东汉,省枣强县为广川县,属清河国。曹魏,复省广川县置枣强县,属安平国。晋时省枣强县入广川县,属渤海郡。北魏时,并置枣强、广川二县,属长乐郡。494年,割枣强、广川二县地置索泸县,三县都属长乐郡。556年,广川、索泸二县同归枣强县,治所移至今广川村处。北周袭北齐制。
隋唐至宋元
隋朝,复置广川县,改名长河,移属平原郡,而枣强县(县治在今王常乡旧县村)先后属长乐郡、冀州区和信都郡。唐朝,时而改郡为州,时而改州为郡,信都郡、冀州两名称多次变动,还一度改称魏州,枣强县皆属之。五代十国时期,枣强县一直属冀州。五代十国后,周废长河,专置枣强县。北宋初,建置如后周,1068年省枣强县为镇,1077年复置枣强县,属冀州,隶武安军节度。金朝,枣强县属河北东路河间府冀州,仍隶武安军节度。1132年,枣强县治由旧县村迁至刘马村,即今县城址。元代,枣强县属真定路冀州,改隶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
明清时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枣强县隶属于真定府冀州区,隶北平市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燕南道。1369年,枣强县属如初,改隶山东省等处承宣布政使司,1396年,属如初,仍归隶燕南道。1403年,始定为直隶真定府冀州枣强县。清代,改冀州为直隶州,枣强县属之。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仍袭清制,枣强县属直隶省(省会在天津市)冀直隶州。次年,直隶省废府、州,一律改称县,各县隶于省。1914年,枣强县属大名道,后废道改省。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废道,改为省、县两级制,各县直隶于省,枣强县亦然。193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枣强县的第一个支部一一卷子支部成立,这是作为共产党在枣强县的组织领导枣强县革命斗争的开始。1935年,中国共产党枣强县大营镇工人支部成立。
1937年,河北省划为十七个督察区,枣强县属第十四督察区。次年8月,建立由共产党领导的枣强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三专署。1940年夏,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需要,以县城为界,枣强县分为枣南、枣北两个县。枣南县先后属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三专署、第五专署、第六专署及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枣北县先后属冀南行政主任第三专署、第五专署及冀鲁豫行署第五专署。1945年10月,枣南、赵陈县(原枣北县)两县合并复置枣强县,属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人民政府冀南行署第五专署。1948年9月,枣强县属华北行政区冀南区五专区。次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枣强县属河北省衡水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枣强县属河北省衡水专区。1952年11月,枣强县改属石家庄市专区。1958年11月,枣强县与衡水市、武邑县、冀州区合并为衡水县。1961年5月,衡水县又分为衡水县,冀县。原枣强县、冀县并为冀县,枣强县属石家庄专区。1962年1月,恢复枣强县建置,仍属石家庄专区。同年6月,复置衡水专区,枣强属之。1967年12月9日,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枣强属之。1996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同年5月31日的批复,下达《关于撤销衡水地区设立地级衡水市的通知》。随之,枣强县由隶属衡水地区改为隶属地级衡水市,为其辖县之一。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枣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南端,县境位于东经115°35′-58′,北纬37°08′-35′之间。枣强县东隔清凉江与景县、故城县相望,西临冀州区,南靠邢台市辖南宫市,北接滨湖新区、武邑县。东西宽28千米,南北长45千米。截至2024年1月,枣强县总面积905平方公里。
气候
枣强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春季干燥少风多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7℃, 七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6.8℃,一月气温最低,平均为-4.3℃,多年极端最高气温42.7℃,多年极低最低气温-23℃,年平均降雨量469毫米,年蒸发量1321.9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全年无霜期212天。枣强县年平均日照市总时数2555.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8%。多年平均风速2.16米/秒,年主导风向为SSW风,频率为10.3%,次主导风向为S风,频率为9.35%,全年以NW风向频率最低,为1.63%,全年静风频率为24.76%。
地质地貌
枣强县属第四纪冲积平原,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区断拗的一部分,是从中生代以来一直沉陷的盆地。但随着沉陷,随即为河、湖、海相沉积所填充,是这个广大平原的根本成因。在这个大拗陷盆地的基底中,还存在主要由深大断裂分隔开的构造单元,其沉陷速度和幅度是不均一的,所以沉积厚度也不一致。枣强县处于这个拗陷盆地的沧县隆起区,沉积厚度约为450米,主要包括河流冲积与湖沼沉积两种岩相。
枣强县属于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全境除索泸河两岸有少许沙丘外,地势平坦,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23-29米。在总体平坦之中,尚有不少洼地:重点大洼12个,小片洼地500多个。
水文水利
水文
枣强县地表水属海河水系黑龙港流域,境内有两条河流,由南向北,纵贯全县,东为清凉江,西为索泸河,均为季节性排沥河道,除雨水较多年份外,长期干涸。枣强县地表水平均径流深1.5毫米,2000年末至2002年初,枣强县通过清凉江引黄输水,总入境水量22175.7万立方米,总出境水量21757.6万立方米。枣强县地下水由于古代黄河频繁改道,曾多次夺漳、卫河北流入海,在境内泛滥冲淤,因而形成密集的古河道带。已探明的地下古河道有主干河道和8条小河道。
清凉江现属黑龙港流域南大排河水系,起自河北省威县牛家寨,上游接老沙河、东风渠,西南、东北方向流经威县、大清河、南宫市、故城县、枣强、武邑县、景县、阜城县、泊头市等县(市),在泊头市乔官屯注入南大排河。全长355公里,流域面积1176.7平方公里。枣强县于1966年和1974年分两次将西支流向南接长至大营镇后马庄村,与营南干渠贯通,现今西支流全长41.3公里、流域面积为355.2平方公里。
索泸河全称为索泸河一老盐河,南起河北省威县侯贯,流经南宫、冀州区、枣强,至衡水市过石德铁路桥,全长190.8公里,流域面积4936.5平方公里。在枣强县段内。由张米乡范家堤村开始,流经崔庄、娄子、张秀屯、康马、宅城、枣强、滕村、马屯、肖张9个乡镇,在肖张乡西赵庄入衡水市境,段长43.4公里,流域面积431.4平方公里。
水利
枣强县域内水系为“两河十渠”,呈七纵五横分布,全长297.05公里,原有支斗毛渠54.88公里、坑塘90座,原有河渠、坑塘设计蓄水能力3564.51万立方米,能辐射耕地39万亩。2021年实施了9条县级河渠清淤连通工程,全长164.34公里,投资8692.78万元。至此“两河十渠”全部互联互通,新增蓄水能力1350万立方米,新增地表水灌溉面积18万亩,新增地下水压采302.5万立方米。2023年,整治主干河道2.29公里、支斗毛渠230公里,清淤疏浚坑塘15座,新建扬水点100个左右,新增压采能力267万立方米,全力推动地下水位总体回升。
土壤
枣强县自然土壤的形成是生物、气候、母质、地形、年龄5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受人为活动和特定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进一步演变为农业土壤,就成土母质而言,属废黄河、漳河、滏阳河冲击平原,各河经常迁移改道,长期冲涮和淤积,致使土壤水平分布相嵌交织。除索泸河两侧有少量沙土分布之外,其他多为轻壤和中壤质土。土层深厚,层次排列分明。
枣强县土壤以潮土为主,有两个土类,4个亚类,8个土属,48个土种,从表层看,分砂质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在1119147.73亩耕地中,有砂质土16714.38亩,砂壤土158430.23亩,轻壤土848712.51亩,中壤土95290.61亩。土壤矿物质养分较为丰富,但有机质、速效氮、磷养分缺乏,易受旱涝、盐碱化威胁。沙质土、沙壤土呈条状,主要分布在索泸河、清凉江两岸以及张米乡、张秀屯镇、娄子乡一带。轻壤土分布极普遍,为枣强县表层土壤的主要类型。中壤土主要分布在县城东北枣清公路沿线。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枣强县耕地面积6071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331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92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222公顷。截至2024年6月,枣强县园地面积1573.62公顷,林地面积10483.43公顷,草地面积532.14公顷。
矿物资源
地热资源
枣强县城构造位置处于华北盆地临清凹陷明化镇凸起构造单元的北部,为低温层状砂岩孔隙型地热田。该县的地热源主要来自上地幔和深部花岗石层中放射性元素,热源热流沿着断裂及导热率相对高的基岩向上运移。
饮用天然矿泉水
第四系矿泉水类型主要为锶型及锶、碘混合型。锶型矿泉水主要分布在衡水市的西北部安平县、饶阳县、深州市、桃城区、冀州区、武强县东南部、武邑县西北部、枣强县西北部,面积约4800平方千米。锶、碘混合型矿泉水分布冀州区的周村镇至枣强县恩察一带,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
水资源
地表水
枣强县河流水系是以清凉江、索泸河为基础,辅以相应的疏导、沟通、引排、调度措施,建起全县“七纵五横”,水系布局。“七纵五横”水系中,清凉江为主要引排河道,卫千渠是主要引水渠道,索泸河为主要排水河道,中干渠连接西支流、卫千渠和索泸河,为引水河道,其余河渠均为排沥河道,兼有引水灌溉功能。河渠之间利用支渠及引排水建筑物沟通成网,引清凉江及卫千渠水供全县使用。枣强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39.3万立方米。截至2024年6月,枣强县地表水可利用水资源为4326.7万立方米。
地下水
枣强县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属卫河古河道带孔隙水有咸水系统子区和废黄河冲洪积扇孔隙淡水系统子区两个地下水系统子区。该县地下水从上到下分为浅层水、微咸水、深层水三种。浅层淡水含水区主要分布于张米、嘉会乡、唐林镇及王常乡一带,并零星分布于枣强镇的杜烟及张秀屯镇的程玉屯,面积318.6平方千米。底界深度24-45米,含水层厚度为3.7-13.1米,砂层岩性以粉砂、细为主,单位涌水量0.85-8.77m3/h•m。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型、重碳酸氯化物型、重碳酸氯化物硫酸盐型为主,矿化度小于1g/L。浅层咸水含水区分布于本区的中、西部及北部地区,底板埋深24-45米,面积564.4平方千米,其中大部分为微咸水(矿化度1-2g/L)区,微咸水面积413平方千米,含水层厚度2.6-8.0米,岩性以细砂粉砂为主,局部无砂层,单位涌水量1.39-7.21m3/h•m。水化学类型以氯化物硫酸重碳酸型和硫酸氯化物重碳酸为主。深层地下水分布于全区,矿化度小于1g/L。含水层厚度30.6-98.5米,砂层岩性以中砂、细砂为主,单位涌水量在10-30m3/h•m之间,富水性中部区域大一些,东西部较小。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型、重碳酸氯化物硫酸盐型为主。
枣强县区域地下水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该县平原区地下水矿化度M≤2g/L的面积为657.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5746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可开采量为4022.2万立方米。截至2024年6月,枣强县地下水可利用水资源为4022.2万立方米。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枣强县林地面积8969公顷,其中乔木林地2777公顷,灌木林地4公顷,其他林地6188公顷。
生物多样性
动物
该区域主要野生动物有野兔、青蛙、蛇、耗子、麻雀、灰喜鹊、大杜鹃、猫头鹰、刺猬亚科、鼹鼠、黄鼠、鼬属、狐属、狸猫、獾等。枣强县养殖以为生猪主,其次是奶牛、羊、蛋鸡等。其境内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红角鸮、白鹭、苍鹭等。
植物
枣强县处于暖温带,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自然植被多为旱生或半湿型草本植物,常见的有:马唐、旋花属、油七七芽、竹节菜、车前、画眉、棉娘蒿等。人工栽培乔木树种主要有杨、柳、榆、槐、椿、泡桐、苹果、梨、杏、枣等乡土树种;灌木主要有紫穗槐、杞柳等。
自然灾害
枣强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早涝、风灾、苞灾、虫灾、震灾等。2018年4月6日至7日,衡水市枣强县受强风侵袭发生风雹自然灾害,部分乡镇大棚受损,蔬菜和瓜果不同程度减产和绝收。经统计,此次灾害共计造成1520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63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5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6月,枣强县下辖9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地为枣强县新华东街3号。具体如下:
枣强县行政区划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4年1月,枣强县常住人口为36.5万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枣强县常住人口为365640人。其中男性占比50.21%,女性占比49.79%,男女性别比为100.86,0—14岁占比20.98%,15—59岁占比57.09%,60岁以上占比21.93%,其中65岁及以上占比16.33%。
民族
枣强县居民绝大多数是汉族。1949年仅有回族10名。其后由于婚姻等原因,少数民族人口逐渐增多。明显增多始于60年代中期,大量增多在80年代,有原居四川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自治区的女性与枣强县人结婚,其中一部分为少数民族,迁居枣强县后分布于各乡镇。枣强县主要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土家族、傣族、黎族。
语言
枣强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河北方言,以县境中部各乡镇为代表,和普通话差别不大,其主要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1.声母方面,普通话中舌尖后因声母字在本县话中有多数读为齿音声母。2.韵母方面,该县话虽也是四个调,但各调类的调值和普通话都不相同,有部分字调类和普通话不同。与全县大部语音有较明显差别的是南部和西南部毗邻南宫市和冀州区的乡、村。
宗教信仰
佛教与道教传入枣强县年代已失查。基督教与天主教于19世纪下半叶传入枣强县。截至2024年8月,枣强县共有5处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
佛教
佛教传入枣强县确切年代无考,唐朝已盛,流常乡南流常村有五佛寺,臣赞乡李寺村有崇教寺,张米乡焦村有观音寺,均初建于唐代。其后各代特别是元、明曾盛修寺院,或新建,或扩建,或重修。明嘉靖年间有29处,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有30处。及至民国,平民中信佛者虽然不少,成年妇女十之八九焚香跪拜,但僧尼已属寥寥。1928年后,县政府“改办新政”,屡有拆庙拉神之举,庙产或归公项,或充学款,寺院住持乏人,势渐衰退。1931年,全县仅余较大寺院4处。
道教
道教传入本县时间无考,明嘉靖年间有道观数处。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有10余处。建于元末的通明宫为最大,址在张秀屯乡庙前李家庄村北,其次是玉真观,址在康马乡新村东北。至1931年,尚存道观6处。
基督教(新教)
基督教于19世纪下半叶传入枣强县,属“伦敦会”教派。《近代河北史要》中载称,1885年英籍传教士瑞恩义和医生梅发林到肖张传教,以“放赈”“治病”的名义诱民入教,并在该村创修教堂。清末义和团运动以前,教民日多,其后渐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信教群众越来越少,不少教徒声明退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徒进一步减少,1963年统计,全县仅有45人,1971年10月调查、尚有39人(其中5人在外地),分布在肖张、流常、枣强、滕村、宅城等5个公社的9个生产大队。到1988年8月,全县仅在县城南关还有1名教徒。
天主教
天主教与新教同期传入枣强县。1910年,天主教在流常建立总堂口,1915年全县天主教堂口发展到18处,教徒1057人。1938年,在流常的一处迁入县城。1944年以前,该县天主教属献县教区管辖,后改由天主教景县教区管理。1979年,隶属冀县教区,1988年改隶景县教区。
经济
概述
枣强县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裘皮服装服饰、复合材料、输送装备制造三个特色产业集群。裘皮服装服饰是枣强县的传统支柱产业。2023年,枣强县生产总值完成140.5亿元,同比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2亿元,同比增长7%,位列全市第2;其中,税收收入较上年度增收1.3亿元,同比增长29.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0106元、18871元,同比增长5.8%、7.4%。
第一产业
枣强县地处的华北平原,是中国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枣强县为此强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高效农业,集中连片组织实施旱作雨养项目。将小麦、玉米等耗水较多作物,改种为杂粮杂豆、甘薯、花生、油菜籽等抗旱耐旱作物,实现了农业节水增效与绿色发展的有机结合。截至2023年,枣强县打造粮食核心区53.8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119万亩,粮食总产9.8亿斤,发展节水示范区13.56万亩,“2+N”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全县果蔬种植面积达到5.9万亩。认定省级以上专业合作社14家,新增省级家庭农场8家。
第二产业
2023年,枣强县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开发高端复合材料制成品,重点发展多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石墨烯电取暖产品,积极开发面向航空航天、风电叶片、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性能产品,不断调优存量、做大增量、提升质量,推动县域特色产业从低碳逐步向高端迈进。截止2023年末,枣强县累计引进央企三级子公司2家、四级及以下子公司2家,全年争列省市重点项目34个,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105%。全县复合材料产业集群营收120多亿元,税金近3.5亿元,增速达10%以上。
第三产业
作为全国最大的裘皮服装出口基地,枣强县共有皮毛加工企业1.8万家,规模以上企业35家,产品涵盖10大系列近4000个品种,年加工各类裘皮服装400多万件,畅销世界48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以来,枣强县完成进出口24.13亿元,毛皮对韩出口、非皮企业出口及出口超300万美元企业数均实现大幅增长。大营镇2000余家裘皮服饰电子商务企业,在各平台上累计直播时长超16万小时,每日成交10万余单,销售额超9亿。其中,与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合作的商家有50余家,线上成交额达2.3亿元。
经济功能区
枣强经济开发区
枣强经济开发区的前身始建于1995年,当时为“河北省玻璃钢民营科技园区”,1998年被列为省级民营科技园区,是河北省保留的67个工业园区之一。200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园区规划面积扩大到9平方公里,2016年经省政府批准将“大营经济开发区”并入枣强经济开发区,经开区总面积达到17.5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园9平方公里,大营园8.53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13.53平方公里,形成了复合材料、裘皮服装服饰、燃气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现该经济开发区是全国最大的复合材料原辅材料集散地之一,园区内从产品研发、原辅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到配套产品加工、产品检测、销售、运输成龙配套,成为推进产业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的良好载体。
北京中关村—枣强产业协同创新基地
2017年,枣强县规划建设了“北京中关村——枣强产业协同创新基地”,2018年被市政府提升更名为“衡水创新港”,定位为全市南北创新轴带“两核五园”之一。衡水创新港以“京津研发、枣强转化”为主要发展模式,按照“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区、开放协调发展先行区、绿色生态新型工业区、产教融合功能承载区、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的“五区”发展定位,重点培育新材料、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科学教育文旅“五大产业板块”。自设立以来,衡水创新港已累计入驻企业33家,成功孵化转化项目17家,并先后获得“省级众创空间”“双创示范基地”“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河北省知识产权工作站”等多项荣誉,园区内企业专利数达到93项,5家企业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15家企业获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4家企业获3A企业认证,2家企业参编行业标准。建成国内重点学科院校“衡水创新港高技能人才基地”“技术创新中心”“衡水学院就业(实习)基地”,投用了全国最大的3D打印实验室、冀产研•岳泓智能焊接联合创新中心、液态金属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衡水创新港生产的防疫型生物降解移动环保厕所、石墨烯发热服饰在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应用,园区科技创新“新”潮澎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重点企业
恒润集团
恒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集团总部位于河北省枣强县—河北省民营复合材料科技园区内,毗邻京九铁路、大庆-广州高速公路。集团由恒润科技、恒丰装备、恒昌物流、恒润建安、鑫泰环保、润通水务、吉祥现代农业、河北省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多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河北省多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实验室、河北省复合材料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等组成,在国内复合材料管道行业综合实力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从事玻璃钢管(FRP)、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钢筋加强钢筒混凝土管(RCCP)、玻璃钢复合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FPCCP)、高性能纤维增强多基复合管(HFMCP)、高性能预应力碳纤维筒混凝土管、高性能预应力树脂砂浆管等复合管材及配套技术设备的生产、研究与开发。集团现有员工1500余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10余人。
河北三阳盛业玻璃钢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三阳盛业玻璃钢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该公司位于河北省枣强县中小企业园区内,是一家专业从事空气污染治理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工程及环保设备的企业。该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制造、施工、安装、智能运维于一体的多元化新型企业。也是枣强县企业服务中心首批护航重点企业之一。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枣强县普通中学15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7317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305人;小学64所,在校小学生30920人。2023年,枣强县职教中心完成扩建,第十一小学建成投用,新建、改造幼儿园3所,中小学校电子门禁系统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全省首批中小学家庭教育示范区、省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配备试点县。
河北枣强中学
河北枣强中学始建于1952年,是河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省级重点中学。学校占地358亩,现有104个教学班,近8000名学生,520余名教职员工。校内办学设施齐全,办公系统先进,实现了教育、教学、管理的网络化、电子化、现代化。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体育推标先进单位”“全国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河北省文明单位”等几十项荣誉。
卫生健康
截至2020年底,枣强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05个;其中,医院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9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其他机构1个。互联网+公卫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建立,为重点人群提供七大项49小项公共卫生服务。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全县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1.22%,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孕产妇早孕建册率、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92.09%、85.56%、80.82%、89.56%。全县婴儿死亡率降至1.8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3.41‰,孕产妇死亡率为0。主要健康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
截至2022年,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333张,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68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97人。2023年,枣强县国家卫生县创建通过省级评审,县医院二期工程有序推进,中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投入使用,中医院正式成为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新院区。65岁以上基础病患者全部建档立卡,家庭医生签约实现全覆盖,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和托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枣强县人民医院
枣强县医院始建于1945年11月,位于富强南路西侧丁庄村北幸福街南侧,占地82亩,建筑面积为68350平方米,包括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和后勤保障楼。现成为全县唯一一所二级综合医院,是全县医疗、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和教学工作的中心。目前共有职工645名(在编制职工324名),其中医务人员占85%,副高以上职称26名,中级职称116名,下设医疗、医技、行政、后勤科室40余个,病床600余张,年业务收入过亿元,固定资产5400万元。先后被评为河北省首批“百佳医院”、省级“文明服务三星级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科技
截至2023年8月,枣强县共备案国家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94家,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被列入全省11家产业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同时,枣强县加大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裘皮服饰、复合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通过强强联合、整合重组等形式做大做强,鼓励产品向航天航空等领域积极拓展,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2023年,枣强县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培育“新型材料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区。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41亿元,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9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5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新获发明专利38件,万人拥有量达到2.66件。
文化事业
2018年,枣强县李玉霞图书馆在《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中被评为三级图书馆。截至2022年3月,枣强县拥有11个乡镇文化站,553个村建起了高标准的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在480个村实现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有农村文化广场300多个。
2023年,枣强县平原枪声—枣强抗日战争印记馆对外开放,空调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克洛娃皮草获批河北省第八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成衡水市首家乡镇文史馆。2024年,枣强县依托大原书院、肖张镇菜鸟书画院、新屯镇艺萱民俗博览园、大营镇裘皮文化博览馆等10个文化场馆,召开以“在服务中寻求特色与亮点”为主题的加快文化驿站发展推进会,群策群力寻求文化驿站建设路径,初步形成“2+8”(2个县级文化驿站、8个新建文化驿站)文化驿站版图,构建起文化驿站发展新格局。
李玉霞图书馆
2023年12月10至17日,李玉霞图书馆闭馆整体搬迁至枣强县城西北部中华大街566号市民中心六楼。同年12月18日,新馆枣强县图书馆开馆。枣强县图书馆总面积4378平方米,总藏图书资料4万册,阅览席位200余个,设有少儿图书室、图书外借处、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视障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报告厅等十几个功能室,每天开馆时间为7:00-19:00,满足全县居民读者高质量阅读需求。
体育
2017年5月,枣强县完成了投资9000多万元的全民健身中心规划设计,建成了文化体育休闲广场、四中体育场等健身场所16处。在农村,投资50余万元为全县86个扶贫村,购置农民健身器材86套445件。在学校,投资160余万元为全县各中小学重点是乡村学校购置了体育器材。2019年11月,枣强县举办首届冰雪运动会。32支轮滑代表队的245名轮滑运动员、24支陆地冰壶代表队的96名运动员,进行拼搏竞技。该县还制定了《枣强县冰雪运动进校园实施方案》,2020年全县93所学校7.7万名学生直接参与,带动12.82万名成人间接参与了冰雪运动,占全县总人口的51.6%。连续举办两届县冰雪联赛,各学校组织班、校、乡三级联赛650场次。次年9月20日,2020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枣强分赛场开赛,县医院“最美逆行者”代表队、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代表队、社会体育组织健步走爱好者代表队、衡水银行枣强支行员工代表队共计500人参加赛事活动。
2023年7月25日,由县政府主办,县教育局、县住建局承办,县卫健局、县中华全国总工会、县融媒体中心、县文广旅局、县医院协办的首届全民健身大赛“中国体育彩票杯”篮球联赛暨2023年枣强县第十八届业余篮球联赛在枣强县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开幕。联赛自7月25日至8月7日,来自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学校、社区、村委会和各工商业户的篮球爱好者,将组成11支代表队,开展40余场次的精彩比赛。次年6月8日,第四届“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全国县域足球赛事衡水市枣强县“体彩杯”五人制足球场拉开帷幕。本次比赛共有9支队伍,包括裁判员、运动员、工作人员在内达150余人,球员涵盖了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多个领域。
社会保障
2022年,枣强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07元,同比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1元,同比增长7.5%。2023年,枣强县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0106元、18871元,同比增长5.8%、7.4%。枣强县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140户,河西社区老年食堂投入运营。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建成高标准“零工超市”5个,城镇新增就业3619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人居环境
2022年11月,枣强县城区园林绿地面积达到598.1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2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2.38%,形成了城园交融、布局合理、绿树成荫的城市园林景观格局。截至2024年6月,枣强县园地面积1573.62公顷,林地面积10483.43公顷,草地面积532.14公顷。枣强县先后荣获创建省级园林城、省人居环境进步奖、“十佳洁净城市”等荣誉称号。
2023年,枣强县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1,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96微克/立方米)下降59.4%;空气优良天数234天,较2016年(129天)增加了105天。扎实开展水生态修复,全域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河湖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十年间累计压采地下水1.207亿立方米,2023年12月地下水水位较2018基准年同期上升了11.33米。严格污染地块准入,强化重点企业监管,垃圾填埋场完成生态封场,土壤污染实现源头防控。
交通
综述
枣强县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区、雄安新区辐射带动区和功能服务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京九铁路、邯黄铁路、大庆-广州高速公路三大干线穿境而过;106国道、肃临线、邢德线、郑昔线纵横交错;雌黄、青岛—银川高速公路南北相邻;各大交通干线环绕四周;特别是正在规划建设的京九高铁,将在枣强设置站口,使枣强步入高铁、城际、高速互联互通新时代。
公路
枣强县县内有衡德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邢衡高速公路等三条高速公路。枣吉路大修工程、肃临路枣强至肖张路段中修工程、肃临路大营南(营段路)大修工程使得枣强县公路网化布局日趋合理,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4条国省道为主骨架,高速公路穿插其中,县乡公路纵横交错,乡村公路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枣强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00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公里,省道89公里,地方道路889公里。大庆-广州高速公路京衡段正式通车,使该市真正成为“东出西联、南北通衢“的重要节点,枣强到北京的行程缩短至2个小时左右,使枣强开始融入京津两小时经济生活圈。
枣强县北临黄骅—石家庄高速公路,西接106国道。境内有邢德线、肃临线、郑昔线、武馆线两纵两横省级公路。大广高速公路纵贯枣强 31公里,并留有两个进出口。2022年,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820公里。截至2023年10月,枣景线、武馆线-吉科、嘉会外环路、肃临线-张仓口、吉科-北臣赞5条农村公路,总长度19.6公里,总投资3841万元建设完成。2024年,枣强县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枣强-南吉利和郑昔线-腾村等项目均已完成招标工作。
铁路
枣强境内有京九铁路(枣强站、大营站),邯黄铁路(枣强西、流常站),石德铁路,京九高铁(十二五规划),众多铁路交汇使枣强县成为贯通东西南北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每天都有经过枣强站开往北京、上海市、天津市、海口市、哈尔滨市、杭州市、汉口、深圳市、武汉市等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列车。京九铁路大营站客车停车达六对,是同级站停车最多的。
枣强县地处“两环二线”腹地,北依京津,东临渤海,京九铁路及邯黄铁路穿境而过。其境内有2座火车站,枣强火车站和大营火车站。2024年5月,枣强境推进雄商高铁施工,正线全长55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通车后,对助力雄安新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结构,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交通
2023年6月,枣强县城乡公交线路涉及31辆新能源公交车覆盖枣强县553个村客车通车率达到100%。截至2023年7月,枣强县共有城区公交线路5条,城乡公交线路13条,覆盖城区和11个乡镇。同时,新增20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10条城乡公交线路运营,一次性替换原来老旧客运车辆,实现了城区、城乡公交车100%新能源化。新建城区、城乡公交配套充电桩25套,有效保障了城区、城乡纯电公交车正常运行,推进了绿色交通建设发展。
2024年,枣强县推进“客货邮同站”发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枣强县以资源共享、客货兼顾、运邮结合、融合发展为原则,依托河北省“县级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创建,利用遍布城乡的农村客运网络资源和客运班车的富余装载空间,积极推进农村客运、货运、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融合发展。
人文
概述
枣强是千年古县,文化底蕴厚重,历代贤人辈出。枣强县拥有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民间文学裘祖比干的传说与枣强县传统制鼓艺妓,1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董仲舒石像、董仲舒祠堂遗址。代表性美食有鞋底烧饼、赵记熏肉等。
饮食
枣强县主食以白面为主。代表性饮食有赵记熏肉孝义火烧、三元饼卷老豆腐、嘉会熏鸡、驴肉饼卷等。
赵记熏肉
赵家熏肉是与鞋底儿火烧齐名的枣强县特产,此肉因系松属熏帛,及多种药材煮制,故夏季仙客来菌蝇不爬,伏天能贮存三、四天不变质。功效: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作用。赵记熏肠是用上好的精瘦肉、五花肉和红薯粉芡,配以多种药材,精心熏制而成。
三元饼卷老豆腐
三元快餐的饼卷老豆腐是“冀”字号特色小吃,至今已传承百年,清白明亮的豆腐,配上翠绿的韭花和红色的辣椒油,嫩而不松,口感滑腻,饼卷使用传统饼烙子,三翻六转明火烙制,外焦里嫩。
流常老豆腐是起源于河北枣强流常镇的的传统小吃,流常老豆腐嫩爽鲜滑,产品类似于豆花。豆腐的制作上豆腐脑是属于速成的,老豆腐却很有讲究,制作出来的豆腐属于上品;它在点卤之后,在微火上炖一会儿,而成为老豆腐,盛在碗内,浇芝麻酱、酱油、韭菜花等调料食用。流常老豆腐一般以盐卤点制,其特点是硬度较大、韧性较强、含水量较低,口感很“粗”,味微甜略苦。流常老豆腐是高蛋白,低脂肪绿色食品。其原材料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防止血管硬化。因大豆中的软磷酸甘油酯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软磷酸甘油酯还具有防止肝脏内寄存过多脂肪的作用,从而有效防治因肥胖引起的脂肪性肝病。
艺术
曲艺
枣强县流行的曲种有木板书、评书、西河大鼓、京东大鼓和河南坠子等。
木板书
木板书别名“节子快”,这是源于枣强县的曲种。在18世纪七八十年代;北李庄贫民李振起(外号靴子李),自幼沿街讨饭,手拿两个瓦片,挨门叫唱,腔调自然成辙,许多人或出于玩笑,或出于同情,相随而念唱。多年后,有刘老连把曲调整理加工,形成了有规律的七字句,后又把瓦片扔掉,改用木制“节子板”。故称“节子快”。词句通俗易懂,曲调运用自然,乡土味浓郁,易学易传,遂在全县传开。到20世纪初,纸坊村张金海拜刘老连学艺。其后,相继有王扬兴、恩察、马屯、徐庄等村艺人熟悉了这个曲种的说唱技巧,后流传到沧州市及鲁西北地区。
评书
评书传到枣强县是本世纪初,木板书艺人刘老连,除喜欢编说木板书外,还爱给穷哥们讲故事,说得绘声绘色,起、承、转、合、仰、抑、顿、挫,很有味道。此后又有数人学练。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继评书传入之后不久,由南宫市传入枣强县,传人名张凤武,西河大鼓属于“南口”流派,其徒弟们另辟蹊径,苦心探索,“南口”变为“北口”。土称“小西河”。建国以后,传遍全县。
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1942年,南宫县女艺人魏忠新,艺名“七岁红”,来枣强县说唱,由南而北,许多村镇搭棚设场,场场满座。在此之前,枣强县人只知道坠琴,有的只听过乔清秀的唱片。并没有说唱坠子的。“七岁红”来枣强后,吸引一部分鼓书艺人和局外人学唱起来。
京东大鼓
京东集团大鼓是一种采用京东方音说唱表演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曲调悠扬、趣味浓厚、有故事情节,2006年,京东大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中国北方京东一带人民喜闻乐见、颇受喜爱的曲艺形式。
工艺
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重阳糕、捏面人,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即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2019年7月,李会青面塑入选衡水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赵陈烈士纪念馆
赵陈烈士纪念馆位于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西江官村,2019年建立,纪念馆由共赴国难、壮烈殉国两部分组成,主要介绍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赵义京、副司令员陈耀元投身革命,在西江官村与日寇英勇战斗,最后以身殉国的英雄事迹。赵陈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纪念碑由主体、广场和甬路、绿化三部分组成。纪念碑的碑体高8.3米,寓意8月30日,代表烈士牺牲的日期;广场前方的甬路总长19.43米,寓意1943年,代表烈士牺牲的年代;纪念碑和广场周围栽植的32棵塔松,象征32位烈士。“赵陈烈士纪念馆”已经成为枣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学习革命先烈事迹的阵地。
文物古迹
董仲舒石像
董仲舒石像座落在衡水市枣强县东部的旧县村村西。石像由青石雕成,高3米,重约7吨,整身端坐,头戴峨冠,身着阔袍,双手握笏,两袖宽大直垂膝下,面容端庄,两耳垂肩,仪态轩昂,气宇儒雅,是一尊雕刻颇精细的石像。石像背面刻有“万历三十六年十月旧县施财弟子管正尊韩安甫妻姚氏”字样,此像所立距今近400年。1982年7月此像被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仲舒祠堂遗址
“董仲舒祠堂遗址”位于枣强县王常乡后旧县村村西,始于明代。现董仲舒祠堂遗址上,保存有董仲舒保护室一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董仲舒石像置于内。保护室东西8米,南北6米,占地面积为48平方米。遗址东西长151米,南北150米,占地面积为22600平方米。2007年4月16日,枣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加强保护,深入研究董仲舒及其学说,特审报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0年4月,枣强县有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营镇裘皮传统制作技艺、民间文学裘祖比干的传说与枣强县传统制鼓艺妓。1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
河北省大营镇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史属冀南古镇,因明代燕王南征在此设大营而得名。该技艺根据不同的产品和款式,工序从二十多道到五十多道不等,制作中讲究手法、眼法、心法、刀法和针法。裁制皮毛时,有人字刀、弧形刀、月牙刀、鱼鳞刀等多种刀法和波浪、泡状、窗口、砌砖、花形、锯齿等多种工艺。缝制时要做到里子平展,缝线细密,绒毛温柔,色泽协调。利用编织、染色技法,借鉴国画艺术创制的皮毛壁毯,图案逼真。2013年,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入选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裘祖比干的传说
裘祖的传说以裘祖文财神在大营制裘造福庶民的经历为主干,以人物传说(如“比干制裘”“妲已害比干”“蕹菜”等)、地名传说(如“大营名字的由来”“天下裘都的来历”)、物产传说(如“营皮”)、风俗传说(如“大营皮匠供比干”)、祭祖文化(裘祖祭典仪式)等为枝叶,从不同角度歌颂了裘祖比干的忠义诚信、爱国爱民、公正包容和“为国甘献身”的忠义奉献精神,同时,也展现了人民群众征服大自然的智慧和毅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枣强鞋底烧饼制作技艺
鞋底烧饼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的特产,因状似鞋底而得名。自上世纪70年代赵家熏肉第二代传人赵增福与鞋底烧饼传人江存波合作在枣强老城区十字街出摊,每日售卖一空,深受百姓的喜爱。赵增福的后人继承祖业,在县城经营鞋底烧饼(卷肉)至今,由于有祖传的熏肉手艺,自然而然地就将鞋底烧饼与熏肉融为一体,珠联璧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成为枣强特色小吃。
枣强县付记传统制鼓
在河北省枣强县枣强镇王滕村,有一付姓制鼓人家,制鼓技艺传七世而不衰,被誉为“制鼓世家”。付记传统制鼓选料考究、工艺复杂、经久耐用,整个制鼓过程有选材、制壳、选皮、泡皮、刨皮、绷皮、钉钉、打磨、油漆等15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深厚的功力和极大的耐心,制作出来的牛皮鼓可使用六七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付记制鼓种类丰富,包括大鼓、盘鼓、书鼓、腰鼓等10余个品种2015年,枣强县付记传统制鼓技艺入选衡水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特产
马莲小枣
马莲小枣是枣强县的特产。枣强大枣品种有20多个,其中马莲小枣为珍品。肉厚、核小、皮薄是马莲小枣的优势,而含糖量高更是它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据相关技术部门检测,马莲小枣的鲜果含糖量38.8%,干果含糖量68.76%。同时,含有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不可多得的人体营养和药用佳品。1992年,在全省红枣鉴评会上被评为第一名;1997年,在河北省首届农业博览会上获优质果品称号;1998至2010年间,马莲小枣相继荣获河北省名优农业产品称号和全国首届大枣交易会金奖;2006年,在第十四届中国农产品交易会被评为果王。
东方甘薯
东方甘薯是河北省枣强县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农产品,栽培品种为脱毒北京553,该品种薯块整齐、均匀,薯形较长,表面光滑,块根皮色为黄色,维生素及胡萝卜素含量多,含糖量可达30%,鲜食熟制均可,内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胡萝卜素、硫胺素、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灰分、钙、磷、铁。
枣强红富士苹果
枣强县“王均”牌红富士苹果,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果重400克,果高桩,全红果率80%以上,红色鲜艳,果肉淡黄色,肉质清脆,风味浓甜,含糖14-15度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品质上乘。依据GB/T18406.2《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和DB1311衡水市地方标准生产,做到生产有规程,监管有标准,果品无公害。
枣强鞋底儿烧饼
枣强鞋底儿烧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民国初年,鞋底儿烧饼所用烤炉是特制的,分上下二层。把面团做成鞋底儿状后,先放在上层的铛上烙,待至七、八成熟则放在密闭的下层烤,使其外皮酥脆。根据火候和火性控制烘焙时间,一般是2-3分钟。烤好后取出,切开一个口,把已煮好且经过白糖熏制后放在卤汁中的肉取出剁碎,放进鞋底儿烧饼里。这样趁热吃,口感外酥里嫩,唇齿留香。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4年,枣强县境内共有1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还有“一河两湖”景观带、中国大营国际裘皮新城等文化旅游景点。
重要景点
枣强县新众业空调博物馆
枣强县新众业空调博物馆是一家以空调为主题的工业博物馆,于2012年6月16日正式开馆。包括一个游客中心、两个广场和五个主题馆,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米。博物馆藏品达万余件,包括古今中外具有历史价值的空调冷暖相关的物件产品、空调行业专家捐赠的文献资料等,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全面展现了国内外空调的发展历程和空调文明的演变历史。现已发展成为以空调文化为核心,集科普研学、智慧制造、实践教育、文化创意、特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精品工业旅游景区。
“一河两湖”景观带
“一河两湖”景观带占地2458亩,共包括五大板块、十八个景点,是枣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集休闲、娱乐、健身、观光于一体的大型公益民生项目。一期生态公园,位于新华街和中华街之间,占地931亩,全长1500米。依托索泸河自然水系打造了“一河两湖”景观带,基于原有湿地系统,保留场地中大部分杨树林区域作为自然演替区,在四周采用挖填方的平衡技术,将原有河道、坑塘进行梳理,创造出一条蜿蜒的水道和绿岛,打造了一条“蓝-绿项链”,形成自然与城市之间的一层过滤膜和体验界面。二期南湖公园,位于“一河两湖”景观带的最南端,占地525亩,以“回归自然”为设计理念,公园主要包括上善之城、柳岸闻莺、湿地花田三部分。三期北湖公园,总占地1002亩,是一处集滨河健身、水景观光、科普教育和林间休憩于一体的自然生态公园。北湖公园最大的亮点是夜景,皓月当空,灯光璀璨,美不胜收的北湖更让人流连忘返。
裘祖文化公园
裘祖文化公园总面积3.17万平方米,其中公园2.03万平方米、园外两条商业街1.14万平方米,建设财神广场等6个特色广场,配有彰显裘祖文化的景观小品,种植以乔木层为景观骨架,乔、灌、草结合,构造多层次、多树种、多结构的自然生态系统,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优美景观,并对商业街进行仿古立面改造,对道路及雨污管网等进行翻修。改造提升完成后,将更全面地展现大营镇“裘都”特有的历史文化及非遗文化,建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4A文化休闲公园。
大原书院
大原书院占地54亩,建筑面积8530平方米,项目以古典园林书院的格局进行深化设计,集中体现了现代大原书院的古朴景致和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肇基新儒垂万代,开启民智耀千秋,董仲舒的思想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着力传承弘扬董仲舒文化,枣强县致力于将大原书院打造成枣强传播董子思想的集大成之地、传统文化教育及学术研究中心,同时大原书院也将成为枣强县一块崭新的文化旅游地标。
八景公园
枣强县八景生态公园位于枣强县主城区西北侧和西南侧,是一处开放式公园。八景公园以八景寻迹为主题,分别为杜烟村雨、郭村晚照、沙岸梨花、长河枫叶、渡口渔舟、平川猎马、曲园消暑、高阁临秋八个主题板块,用绿道串联主要景观节点,展示枣强民俗文化,为北部新城发展提供绿色基底。项目总占地1292592平方米,总长度4.4公里。主要包括水体工程、铺装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景观设施工程等。
枣强县索泸河水生态系统综合建设项目建设,广种适生树木、草地和花卉,营造生态体系,提高项目区的生态环境质量,8公里滨河健康运动环道,提供美景中穿行的宜人有氧健身空间。公园以生态治河为出发点,融入民众活动需求及枣强特色文化,打造一条完善城市绿地体系充满生机的生态绿廊,促进索泸河与枣强县形成明显的河城共生关系,整体打造自然宜居、功能完备的河道生态体系。
对外交流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以上表格最后更新时间2024年8月7日
参考资料
枣强概况.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9-30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4-07-27
地理概况.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7-27
全国空气调节与生命健康发展论坛支持单位“枣强县人民政府”介绍.空气调节与生命健康发展论坛.2024-07-30
202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 .国家统计局.2024-07-27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 .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9-30
河北省衡水枣强县邮政编码查询.天气预报15天.2024-07-30
你好,我叫枣强,这是我的新简历!.枣强融媒.2024-07-30
冀T车牌代码归属地,冀T是哪里的车牌?.汽车之家.2024-07-30
行政区域.枣强县人民政府网.2024-08-07
自然资源.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3-23
历史沿革.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7-27
枣强县.民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2024-08-11
枣强:向“变”而生 向“新”而行.河北省科学技术厅.2024-08-11
枣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8-08
枣强县政协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履职尽责.长城网.2024-08-12
匠心营造!衡水枣强多业态精彩亮相旅发大会.微信.2024-08-12
枣强县双创成果展示区.衡水市人民政府.2024-08-08
河北枣强加快项目建设 推动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中国新闻网.2024-08-11
枣强概况.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3-23
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9-22
河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9-22
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衡水市人民政府.2024-08-09
关于公布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衡水市人民政府.2024-08-09
河北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民族资源库.2024-08-09
河北省第一至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汇总表.河北省文物局.2023-10-30
美丽枣强欢迎您之董仲舒祠堂.枣强发布.2024-07-30
美丽河北,最美枣强|枣香缭绕的文化之乡.微信.2024-08-06
【河北县情概览】衡水市枣强县.澎拜.2024-08-06
枣强县.国家地名信息库.2024-08-06
《枣强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枣庄县人民政府.2024-08-07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自然资源_枣强一览.中国小康网县域.2024-07-27
河北枣强引蓄黄河水助农灌溉 减少抽取地下水4000万立方米.中国新闻网.2024-08-07
河北枣强“两河十渠”全部互联互通.凤凰网.2024-08-07
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8-08
自然资源.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7-2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国土调查成果共享应用服务平台.2024-08-07
枣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关于枣强县园地林地草地定级和基准地价制定成果的公告.衡水市人民政府.2024-08-07
地理资源.衡水市人民政府.2024-08-12
枣强警民接力,救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东方角鸮.澎拜.2024-08-07
枣强县:好生态引来“环保鸟”.今日头条.2024-08-12
枣强公安救助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苍鹭.河北法制网.2024-08-12
衡水市遭受风雹自然灾害.衡水市人民政府.2024-08-07
枣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衡水市人民政府.2024-08-07
枣强县人民政府暨县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衡水市人民政府.2024-08-10
枣强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4-08-08
县委书记刘新营主持召开十二届县委第九十一次常委会(扩大)会议.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8-08
刘新营等县四大班子领导开展春节一线慰问活动.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8-08
领导之窗 .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7-27
政协枣强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胜利闭幕.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8-08
枣强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8-08
知否知否!枣强方言里的乡音乡愁 邀您来补充~~!.枣强融媒.2024-07-30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2024-08-08
经济创新谋发展|衡水市枣强县:以创新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网.2024-08-08
【科普之窗】枣强:旱作节水农业 增收大有可为.直播衡水.2024-07-29
【聚焦“三个年”活动】枣强县着力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枣强融媒.2024-07-29
河北枣强:传统外贸+跨境电商 推动裘皮产业转型升级.央广网.2024-08-11
科技创新 产业焕新 城市更新 枣强县在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亮点频出.百家号.2024-08-08
恒润集团有限公司简介.恒润集团官网.2024-08-08
县委书记谢志强调研县经济开发区重点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8-08
上门护航服务助力重点企业发展安全——枣强县企业服务中心“五进”活动之重点企业护航.微信.2024-08-08
河北三阳盛业玻璃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河北三阳盛业玻璃钢集团有限公司官网.2024-08-08
枣强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7-27
河北枣强中学简介.河北枣强中学官网.2024-08-08
枣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强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8-08
枣强县人民医院简介.枣强县人民医院.2024-08-08
枣强县:以创新驱动助推产业提质增效.河北省科学技术厅.2024-08-08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的通知_部门政务.中国政府网 .2024-07-29
枣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乐享丰富精神食粮.财经新闻周刊.2024-08-08
枣强:打造更多公共文化空间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长城网.2024-08-08
枣强:打造更多公共文化空间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百家号.2024-08-08
李玉霞图书馆搬迁公告.微信.2024-08-08
枣强县图书馆将于今天开馆.微信.2024-08-08
文化娱乐新去处!枣强县图书馆和文化馆新馆开馆.微信.2024-08-08
河北枣强县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法治报道.2024-08-08
绽放冰雪激情 衡水市枣强县举办首届冰雪运动会.河北省体育局.2024-08-08
衡水市枣强县:全力推进体教融合 着力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河北体育局.2024-08-08
2020衡水湖马拉松赛枣强分赛场火热开赛.微信.2024-08-08
枣强县首届全民健身大赛“体彩杯”篮球联赛暨2023年枣强县第十八届业余篮球联赛开幕.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8-08
2024 年第四届“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全国县域足球赛事枣强县“体彩杯”五人制足球比赛成功举办.中国网.2024-08-08
河北枣强:初冬时节 美景如画.中国新闻网.2024-08-08
河北省枣强县: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中国经济网.2024-08-08
衡水市枣强县在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亮点频出.今日头条.2024-08-09
【学习贯彻十九大】美丽枣强 投资沃土!!!.枣强发布.2024-08-10
道路交通图 .枣强县人民政府 .2024-07-30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4-07-29
枣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全部完工.长城网.2024-08-08
枣强县2024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郑昔线-腾村)招标公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2024-08-08
我县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议.枣强县人民政府.2024-08-13
河北枣强:雄商高铁建设忙.人民网.2024-08-08
枣强公交线路图,覆盖553个村!.枣强发布.2024-07-29
枣强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惠及30余万群众.枣强长安网.2024-08-10
衡水枣强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河北省交通运输厅.2024-08-10
枣强县:“客货邮”打通乡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微信.2024-08-10
“珞珈国学•耕读传家”全国大学生公益高端研修营(河北站)在枣强开营.衡水日报.2024-08-13
沉浸体验非遗·文化润物无声(之五)——枣强县鞋底烧饼制作技艺.微信.2024-08-09
枣强美食 - 赵记熏肉.衡水广播电视台.2024-08-09
【欢度国庆】 国庆假期吃点啥?用味蕾打卡枣强!.今日头条.2024-08-13
【醉美槐香 特色美食】——驴肉饼卷.微信.2024-08-13
舌尖上的衡水.澎湃新闻.2024-07-30
枣强赵家熏肉火烧,百年老店,欢迎光临!.枣强赵家熏肉.2024-07-30
【衡水美食】枣强流常老豆腐&大饼卷肉.微信.2024-08-13
【微视频】枣强京东大鼓传承人——杜旭章.微信.2024-08-10
新春走基层丨枣强面塑非遗传承人李会青巧手捏“龙”迎新春.微信.2024-08-10
两位司令员同赴国难 牺牲地曾改名“赵陈县”.河青新闻网.2024-08-10
俄罗斯客商河北枣强沉浸式体验裘皮制作技艺.中国新闻网.2024-08-09
沉浸体验非遗·文化润物无声——枣强县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微信.2024-08-09
河北正美丽 | 他是被剖心的比干,也是制裘鼻祖比干.微信.2024-08-09
沉浸体验非遗·文化润物无声(之二)——枣强县付记牛皮鼓制作技艺.微信.2024-08-09
枣强手工制鼓艺人15道工序制作牛皮鼓.微信.2024-08-09
业兴民富须趁“枣”——探访枣强县马莲小枣发展.微信.2024-08-09
【推荐】这些枣强特产美食,你都吃过吗?.微信.2024-08-09
衡水市新增5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长城网.2024-08-09
河北枣强:“千年裘都”兴文旅 “生态枣强”向绿生.国际在线.2024-08-09
这是一封衡水发给世界的邀请函,请查收!.微信.2024-08-09
枣强这家空调博物馆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藏品达万余件.微信.2024-08-09
【旅发回顾】第五届衡水市旅发大会精彩回顾之裘祖文化园.微信.2024-08-09
美丽河北|衡水枣强县大原书院:大道行矣 原在天也.微信.2024-08-09
枣强:初冬美景入画来 八景公园醉心田.微信.2024-08-09
【网信动态】枣强县委网信办来我办交流学习.澎拜.2024-08-09
科技创新 产业焕新 城市更新 枣强县在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亮点频出.澎拜.2024-08-09
学术交流 共促发展 ---河北省枣强县妇幼保健院来我院学习交流.高唐县妇幼保健院.2024-08-09
中国近代出生于河北的名人简介.澎拜.2024-08-10
林秀贞30载赡养孤寡九州动容 26家中央媒体采访.新浪.2024-08-10
200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林秀贞.共产党员网.2024-08-10
《营盘镇警事》范所长原型——公安英烈范党育用生命演绎平凡的.澎拜.2024-08-10
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拟命名名单公示_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The Paper.2024-07-30
关于河北省县级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名单的公示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2024-07-30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_国务院部门文件.中国政府网 .2024-07-30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命名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07-30
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第一批).商务部.2024-07-30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国家文物局.2024-07-30
河北省体育局关于2019-2020雪季冰雪运动示范县(市、区)评审结果的公示.河北省体育局.2024-07-30
怀安荣获河北省2019年度体育工作优秀县.澎湃新闻.2024-07-3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命名2019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园林城市(县城、城镇)的通知_国务院部门文件_.中国政府网 .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