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故城县

故城县

故城县位于衡水市东南部,北邻景县,西连枣强县,南接清河,县界东北部与山东省德州市毗邻,东部与武城县隔大运河相望。故城县地古属兖州,后几历沧桑变易频仍,领隶沿革归附纷繁,至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正式得名故城县。今故城县域总面积941平方千米,耕地63024.73公顷,辖11镇2乡、538个行政村、13个社区,总人口51.34万人。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今故城县地,夏、商、周三代时,依《尚书·禹贡》所述“九州”推,当属兖州。春秋战国时,先后属晋、齐、燕、赵。

秦汉至南北朝

秦时属巨鹿县地。西汉时,南、北部(南半部为1964年底由山东省武城县划归故城县部分,北半部为原故城县全境,此处及以下简称南、北部)分属清河郡信都郡东汉时属清河郡。三国时为魏国属地。

晋朝时,南、北部分属清河郡、渤海郡。东晋十六国时,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四国辖。南北朝时先后为北魏北齐属地。

隋唐至明清

隋时,南北部均先后属清河郡东阳县、漳南县。

唐时,南北部分属河北道清河郡武城县、漳南县。

五代十国时,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国辖。

宋时,南部先后属河北东路恩州武城县大名府路恩州武城县;北部先后属河北东路恩州漳南县、历亭县。

金时,南北部分属大名府路恩州武城县、历亭县。

蒙古至元元年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北部置故城县,属直隶中书省河间路景州。蒙古至元2年(1265年)废故城县为故城镇。元至元二十三年复置故城县。元初,南部属东平路,至元七年(1270年)始,属直隶中书省高唐州武城县。

明时,南、北部分属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区武城县、北直隶河间府景州故城县。

清时,南、北部分属山东布政使司临清州武城县、直隶省河间府景州故城县。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南、北部分属山东省济西道武城县、直隶省渤海道故城县。

民国十七年(1928年),南、北部分属山东省国民政府武城县、河北省国民政府故城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南、北部分属山东省第四督察区武城县、河北省第八督察区故城县。

1938年8月,南、北部分属晋察冀边区冀南区武城县、故城县。

1941年,南、北部分属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冀南区第十五专员公署武城县、第十四专员公署故城县。

1945年6月,县域全部解放。是年,县治所徙驻郑家口。

1946年,南、北部分属冀南区行政公署第二专区武城县、故城县。

1949年8月,南、北部分属河北省衡水专区武城县、故城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南、北部分属山东省德州专区武城县、河北省沧州专区故城县。

1956年,南、北部分属山东省聊城专区武城县、河北省沧州专区故城县。

1958年10月,撤销故城县,南、北部分属山东省聊城专区夏津县、河北省天津市吴桥县

1961年5月,复置故城县,南、北部分属山东省德州专区武城县、河北省沧州专区故城县。

1962年6月27日,南、北部分属山东省德州专区武城县、河北省衡水专区故城县。

1964年底遵照国务院行政区划调整规定,以运河为界,将武城县运河西部地域划归故城县,同时将原属故城县运河南部地域划归武城县。至此故城县行政区域固定。

1970年衡水市专区改为衡水地区,故城县为河北省衡水地区属县。

1996年7月19日衡水地区改为衡水市,故城县为河北省衡水市属县。

行政区划

故城县辖11镇2乡:郑口镇夏庄镇青罕镇故城镇武官寨镇饶阳店镇军屯镇建国镇西半屯镇房庄镇三朗镇辛庄乡里老乡,538个行政村、2个自然村,县城区设13个社区居委会。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故城县位于河北省衡水市东南部,县境南北长61千米,东西宽33千米,位于东经115°44′40″至116°16′50″,北纬37°3′15″至37°32′40″之间。县域东与山东省武城县以运河为界,西与枣强县清凉江为界,南部、西南部与清河县南宫市接壤,东北部、北部与景县、山东省德州市毗邻。

县政府所在地郑口镇,坐落于京杭大运河西畔。以县城为基准,北距首都北京292千米,距天津市212千米,西北距省会石家庄市148千米,距雄安新区180千米,距衡水市政府所在地60千米,东北距山东省德州市30千米。

故城县属环渤海大经济圈,深度融入京津冀2小时经济圈,处冀东南与鲁西北经济圈之融合带,县域内路网纵横交织,通达便捷。东临北京-台北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西靠京九铁路,北依石德铁路,中有德上高速纵贯南北。省级公路邢(台)德(州)线贯穿全境;郑(口)枣(强)线直通衡水。

地质地貌

故城县地处二级构造单元—华北断坳中,无极—衡水大断裂呈北西南东向经故城县北部,消失于德州南,断裂形态于故城县内不明显。故城县属华北地层区,于太古代—早元古代变化岩系褶皱基底上,不整合地覆盖着轻微变质之地台型海相中元节古界,后沉积稳定型之海相寒武系与奥陶系,自晚奥陶世起至中石炭世前沉积缺失。中石炭纪与二叠世纪始,出现海陆交互相到陆沉积,至此,除第四纪外未再受海侵

故城县地处河北省冲积平原东南部,西南偏高,东北部略低,呈浅平槽状,自西南向东北徐缓倾斜,海拔18—30米。县内地貌以平原为主,其余为沙丘、洼地、坑塘。沙丘多集中于房庄镇辛庄乡青罕镇,海拔22—30米,与地面相对高差3—10米。洼地为浅平封闭,大小不等,形似浅碟,呈捻珠状分布。

气候特征

故城县位于中国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带,为北半球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侯。全境处于西风带大气环流圈下,除局部对流天气外,天气主要自西向东演变。境内卫河清凉江江江河等主要河流对气候有所影响。受太阳辐射强度和季风影响,冷暖干湿四季分明。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县内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番薯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向日葵等。

瓜果蔬菜主要有:白菜、菠菜、芹菜、茄子、西红柿、豆角、青萝卜、辣椒、茴香、葱、蒜、韭菜、笋、冬瓜、笋瓜、西瓜、南瓜、西葫芦香瓜、黄瓜、阳芋等。

经济林种类主要有:苹果树、梨树、枣树、果杏树、葡萄树、桃树、杂果树、核桃树、樱桃树、柿子树、山渣树等。

生态林种类主要有:国槐、银杏、柳树、园林树、金叶榆油松三球悬铃木侧柏、榆树、白蜡树海棠花、火炬、慢生杨、东樊各庄香椿刺槐紫叶李速生杨枫糖、栾树、泡桐等。

灌木林种类主要有:石楠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小叶女贞、月季、木槿、紫荆紫穗槐等。

县境内野生动物主要为哺乳、鸟、鱼、爬行、两栖、环节、软体和节肢动物门7个类别。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其中罗布麻、蒲公英、车前等可入药。野生动物主要有麻雀、乌鸦、灰喜鹊大杜鹃、燕子、鸠鸽科松鼠鸡、鹰、猫头鹰、莺、啄木鸟科、鹞、黑枕黄鹂环颈雉;鲫鱼、草鱼、鲤鱼、泥鳅;蛇、四脚蛇铅山壁虎蚰蜒;蛙、蟾蜍;蚯蚓、水蛭;虾、蝎子凤蝶总科、蝉、蟋蟀科、蝼蛄、螳螂天牛直翅亚目差翅亚目瓢虫螽斯科、瓢虫、寄生蜂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罗布麻、蒲公英、止血马唐旋花、车前子、茅根沙蓬蒺藜苍耳马齿苋野麦子播娘蒿、荠菜、刺儿菜碱蓬茎芥菜、小芦苇、稗子草、香附子等。

水资源

故城县东南临卫河南运河,西靠清凉江,为引黄济津、衡水湖引水的总干渠,每年均有过境水量,主要来源为卫运河上游岳城水库黄河。全县每年的引蓄地上水总量在5000万立方米左右,境内贮水能力较强,骨干渠道、支干农渠、坑塘总蓄水能力在5000万立方米以上。

地矿资源

故城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黑龙港流域,成土母质系古黄河、古漳河沉积物,地势平坦,沿古河道布有带状缓岗。境内矿产资源贫乏,由于历史上古河流的冲刷沉积,至今没有发现有金属矿藏。1989年、2001年、2004年胜利油田物控队三次勘探能源矿产石油埋藏状况,无重大发现。境内非金属矿产黏土储量丰富,距地表埋藏深度0.5-2米,储量厚度为1.5米-3米,为建筑用砖瓦生产的主要原料。

地热资源

故城县地域内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异常面积广,地下热水储量大,埋藏深度约为2000米左右。出水温度可达77—90℃左右,具有较强的一发利用价值。1998年,经过众多专家对县内地热资源再次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论证,查明故城县城区内地热资源,储量相当于77亿吨煤的热储量。

人口

2024年,故城县年末总人口数为513428人,城镇人口数为172673人;农村人口数为340755;男性人口数为262878人;女性人口数为250550人。

故城县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包括回族满族等,分布于全县13各乡镇。

政治

经济

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6.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48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60元。

交通运输

故城县公路总里程1373.119公里,公路路网密度1.7公里/平方公里。境内现有高速公路1条,为衡德高速公路故城支线,长17.908公里;国省干线公路5条,分别是保台路、东子路、邢德路、韩故路(郑龙路)、衡德高速公路机场连接线,总长99.511公里;农村公路657条,总长1255.7公里,其中,县级公路4条(东大路、机德路、裘都大道、龙腾路)77.05公里、乡级公路41条424.63公里、村级公路625条754.02公里。衡德高速故城支线贯穿南北。

拥有二级客运站1家。县境内设简易汽车站10所,营运班线13条,客运班车15辆,其中:县际班线1条、班车1辆,市际班线6条、班车7辆,省际班线6条、班车7辆;货运企业33家,营运货运车辆1591辆。

故城县距北京292公里,距天津市212公里,距石家庄市148公里,距济南市128公里,距雄安新区180公里,紧邻山东省德州市主城区;北枕石德铁路衡德高速公路,西邻京九铁路大庆-广州高速公路,东接北京-台北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中有德上高速纵贯南北,是冀鲁经济融合的重要节点。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4年,故城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18所,在校学生76962人;公办幼儿园79所,在园人数3306人;教职工4764人。

2024年,县教育局先后被省教育厅授予“全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课后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县职教中心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党建示范校,故城县汇川中学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部评为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同时,全县学校教科研工作、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学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等典型做法得到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网、冀云客户端等主流媒体刊载报道。

体育事业

故城县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进一步加大与省市体育局沟通对接力度,积极争取资金314.1万元,提升标准化体育公园1个、新建笼式灯光篮球场和五人制足球场各1个、智能健身步道1处,更新“和美乡村”场地设施8处、建设乡镇多功能运动场地1处、申请农村体育设施短板工程2处,不断更新完善全县体育设施,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成功举办“迎国际劳动节”职工乒乓球赛、“大运故城—女子半程马拉松”、“青竹杯村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我们的节日·重阳节”老年运动会等赛事活动,不断擦亮故城体育名片。

科学技术

全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87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项。

医疗卫生

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机构766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个,中医医院1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控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乡镇卫生院13个,乡镇医院8个,社会办医院9个,个体诊所50个,卫生室681个。全县开设床位2217张,卫生工作人员人员数384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907人,拥有执业医师1337人,执业助理医师270人,注册护士1729人。在岗乡村医生450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4年,故城县城镇新增就业385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4.9%。全年共完成培训2326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105.73%。全年新认定就业见习单位50家,募集开发见习岗位308个,安置见习人员250名;全年共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85人;全年共入驻孵化基地项目189家,带动就业678人。

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员3021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员1046人。失业保险现参保人数25084人,完成市扩面任务目标的100%。

发展规划

故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确定故城县“十四五”时期发展定位是:加快打造“两区两基地”(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发展先行示范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京南绿色康养文旅基地、京南空港物流产业基地),推进“经济强县、美丽故城”建设。

发展目标是:“十四五”时期,故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快速发展,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全市前列,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推动“经济强县、美丽故城”再上新台阶。

五大发展新引擎初步建成,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加快协同发展。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布局更加科学,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到“十四五”末,全县生产总值超160亿元,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是133612万元。

历史文化

故城县人文底蕴深厚绵长。纵贯县境75千米的千年大运河,滋养了开放包容、重德尚义、勤劳质朴的故城儿女,孕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积淀了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涌现出了无数风流人物,古有在故城下帷讲学的汉代大儒董仲舒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唐代第一科状元孙伏伽、明代理学家王道等,近有著名抗日英雄节振国、抗日名将冯治安、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等;县内有庆林寺塔、郑口挑水坝、三镇运河码头遗址(故城镇 郑口镇 建国镇)、十二里庄天主教堂、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甘陵书院等多处历史人文古迹,郑口挑水坝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世界遗产后备库遗产,2023年,唐宋武城遗址在域内被考古发现。故城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涵养了包括龙凤贡面、漳卫南运河船工号子、运河传统架鼓、甘陵春酒酿造工艺、故城殷氏五行捏骨等在内的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县城驻地郑口镇依运河而建、因运河而兴,是历史上重要的运河码头,鼎盛时期帆樯蔽日、商贾云集,素有“小天津卫”之美誉。

文物古迹

庆林寺塔

庆林寺塔坐落于饶阳店村东头路南,为北宋建筑,塔身总高35.67米,建筑面积165.2平方米,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塔为八面棱锥体、七层阁楼式宋代砖塔,塔内为穿心式和壁内折上式结合结构,一至七层均有青砖叠涩,二层呈八角形、三层为十字形、四层系八角形藻井叠涩,四壁有大小各异佛龛。塔身外壁除四正面辟券门外,四斜面均砌筑盲窗,券门除第六层的四面均可出入外,其余各层均设假门。各层墙体上部转角处仿做圆柱,柱间施阑阁,柱上为普柏枋、铺作和撩檐榑及椽飞,椽飞之上以砖叠涩成顶,其上为平座斗拱。

此塔券门处装修已无存,墙壁上盲窗尚保存完好,装饰式样多达24种,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毬钱纹菱花梭子纹及方子菱叶纹,还有常见的龟背文、万字不到头、方格套花心等多种式样。盲窗雕刻精美细致,造型多样。塔体自塔基向上每层高度递减,收分递增,每层均作双重出檐,整体轮廓俊俏秀美。

甘陵书院

甘陵书院位于故城镇东关村,创建于明洪武年间,后两经迁址,屡有修葺扩建。宏盛时期的甘陵书院,坐北朝南,有三进三出院落,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二门、大堂、二堂。大门面阔两丈有余,左右配耳房两间,耳房内各矗立石碑两通。大门前是六步青石台阶,两侧各有一大石狮子,庄严威武。进门一条甬道,青砖铺地,贯通南北。自明初至清末,书院一直是方圆几百里学术文化交流研讨的盛地,明代马中锡周世选、李资及请代表刘梅、贾臻等名人能士均于此走出。清末以后,甘陵书院日渐残破,现址仅存一五间正堂,灰瓦青砖,古意盎然,为故城镇中心小学之一部分。

佛头井

原名刘家井,位于故城县故城镇中镇村中心。据《故城县志》记载:“琉璃井,泉甘冽,深不可测。”经常年淤积,现仅深20余米,井口直径60厘米,以目观井内,漆黑一片,据说若燃灯系井中观之,可见靠近水面井壁上有圆形凸起,状似仙人头,故名佛头井。有村民讲,此井附近的“水果店”的位置以前是林家的“大车店”,现在的佛头井,是当时的吃水井,因为当时店的后面供奉着千手观音,所以后人叫此井为佛头井。明代马中锡《甘陵辨》中认为,此井为甘陵通气处。经过科学考察发现,这口井开掘时间久远,水中矿物质经长年淤积凝结而成水垢附于井壁,表面凹凸不平,系灯观之似佛头攒动,形成奇妙之景观。

运河挑水坝

俗称龙尾埽,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三年(1843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春,由村民筹款于徐庄险工砌砖坝一处。

现郑口险工6处重力挑水坝位于郑口镇郑口大桥西侧,全长约910米,呈倒“U”型分布在河堤内侧,对其进行编号,自运河上游至下游分别为一至六号(靠近大桥者为六号)。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

位于故城县建国镇霍庄村,两周王陵始建于1958年,于1986年11月至次年4月重修,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省国防教育基地。陵园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建有烈士墓毛主席纪念堂、纪念碑、资助碑、接待室和英雄雕像,安葬着213位烈士。大门上额雕刻有“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9字(由刘志坚书)。大门内是高4.5米的花岗石石英雄群雕,重7吨,再现八路军指战员和地方武装紧密配合,英勇突围的壮烈场面。陵园设计庄严肃穆,纪念碑高12.72米,由54块花岗岩和白色大理石火炬组成,镌刻着徐向前、宋任穷、陈再道、王任重、刘志坚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

十二里庄教堂

十二里庄教堂位于故城县西半屯镇十二里村,始建于清康熙,是华北地区较早的教堂之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教堂为爱新觉罗·旻宁年间由德国方济各会所建,素有“运河西岸小罗府”之称。教堂南北长145米,东西宽74米,占地面积10730平方米。十二里庄教堂,主要建筑包括:圣方济各大教堂、上天之门小教堂、南楼(遗址)、中楼、北楼、神甫院、孤儿院、诊所。圣方济各大教堂位于十二里教堂南部偏西,是德国哥特式建筑,正面塔式钟楼已拆除,教堂拱顶改建为大跨度三角架顶,现正门上方仅修建一小钟楼。上天之门小教堂,位于北楼西部,现基本保持原状,后方设有祭台。南楼为原罪堂,现仅存房基。中楼为传教楼,北楼是生活楼,都为欧式建筑。神甫院位于圣方济各大教堂西侧,供神甫居住。孤儿院位于十二里教堂北部,诊所位于圣方济各大教堂的东南方向,均为清式建筑。

著名人物

故城县著名人物古代有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被后世誉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的崔浩、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孙伏伽、铮铮铁骨马中锡、瀛洲才子孙绪、舍亲忠孝赵苞、被嘉靖帝御封“圣人”的明理学家王道等。

近现代有化学教授师树简抗美援朝战争英雄刘波、抗日英雄节振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药业创始人)吴以岭等。

荣誉称号

2020年故城县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2020年故城县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0年故城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故城县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故城县入选“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1年故城县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建县”推评名单。

2021年故城县被授予“河北省森林城市”称号。

2021年河北省爱卫会决定命名故城县为河北省卫生县城。

2022年故城县获2021年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称号。

2022年故城县获2021年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称号。

2022年故城县被认定为国家级棉花制种大县。

2022年故城县入选河北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2022年故城县被命名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2022年故城县被认定为“省级村庄清洁行动全域示范县”。

2022年故城县获“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荣誉称号。

2022年故城县被认定为省级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示范区。

2023年故城县成功入列全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试点县。

2023年故城县获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3年故城县“厕污并治、黑灰兼治”模式入选生态环境部十大案例。

2023年故城县入选全国、全省信访法治化建设试点县。

2023年故城县获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省级示范县。

2023年故城县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获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级商业步行街区改造提升试点。

2023年故城县获评第二批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2023年故城县入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2023年故城县入列河北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2023年故城县入列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创新先行县。

2023年故城县荣获河北省森林城市。

2024年故城县入选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2024年故城县成功入选“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创新先行县”创建名单。

2024年故城县入选全省县城建设进步明显县。

2024年故城县入选河北省联合推进社保服务向基层延伸试点地区。

2024年故城县入选全省暂停乡镇专网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测试试点县。

2024年故城县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试点突出贡献单位。

2024年故城县入选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双十佳”典型选树对象。

2024年故城县被评为“河北省老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2024年故城县入选河北省农村供水县域统管试点县名单。

参考资料

故城县概况.故城县人民政府.2021-07-22

谷城县石华福音堂(基督教).向阳中国.2024-07-22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7-12

故城县历史沿革.故城县人民政府.2024-07-30

行政区划.故城县人民政府.2024-07-11

故城县历史沿革.河北新闻网.2024-07-22

故城县开展2024年“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活动.澎湃新闻.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