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市
黄骅市,河北省辖县级市,由沧州市代管。因纪念1943年牺牲于此的冀鲁边区司令员、革命烈士黄骅而得名。黄骅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西连沧县,南接孟村回族自治县和海兴县,西北靠青县,北倚天津市市,陆域面积221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89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8个镇、2个乡。截至2020年,常住人口48.43万人。政府驻地位于黄骅市渤海西路777号。
黄骅市地处华北平原东端,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9℃,年平均降水量567.8毫米。东临渤海,有子牙新河、捷地减河等12条河道入海,地下水多为苦咸水,盐碱地分布广泛。矿产资源以石油、天然气、地热为主。黄骅历史悠久。大约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古为充州之地。春秋为齐、燕两国所属。自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柳县,二千多年间,历代在境内建置颇繁。汉置章武、高城,隋设鲁城,唐领干符,宋为清池、盐山分辖,后代因袭。至民国24年(1935年)置新海设治局,后为新海县、新青县。民国34年(194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牺牲于县内的黄骅烈士而易名。1989年11月,黄骅县改为黄骅市。1993年6月19日,黄骅市改为河北省辖县级市,由沧州市代管。2008年10月9日,与渤海新区实行“区政合一”管理体制。
黄骅市已形成五金制造、资源化工、塑料模具、采盐、汽车改装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模式。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房地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居民服务等行业发展迅速。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6.2亿元,同比增长6.8%。地方财政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2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3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52元。
黄骅市已开发利用的资源近20处,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等,其中国家级旅游景区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主要景点有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黄骅古贝壳堤、聚馆古贡枣园、河北海盐博物馆等。2022年,黄骅市入选“2021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名单”。2023年,黄骅市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并入选“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名称由来
黄骅市为河北唯一现存的以抗日英烈名字命名的县市,其市名中的“黄骅”来自于革命烈士黄骅。为纪念1943年牺牲在这里的冀鲁边区司令员、革命烈士黄骅,彼时名为新青县的黄骅市更名为黄骅县,后于1989年11月改县为市,变更为黄骅市。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黄骅市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器时,辖区境内已有人类活动踪迹。夏、商两代,黄骅地域属兖州区。西周时,属齐州。春秋战国时期,黄骅市地域为齐、燕两国交界地带,南部属齐,北部属燕。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在黄骅市地域设柳县(县治在今羊二庄镇乡大马庄东南5公里处),属济北郡,柳县为秦推行郡县制首批置县之一。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在黄骅市地域设章武县(县治今故县村北),后于高祖六年(前201年)设柳邱侯国(首都今羊二庄村),柳邱侯国于前元元年(前143年)被废除。后元七年(前157年),原章武县改为章武郡,并于元狩元年(前122年)恢复成章武县。刘启六年(前151年)设平曲侯国(国都今大贾象村),后于中元二年(前148年)被废除。元朔四年(前125年)设柳侯国(国都今海丰镇村),元朔五年(前124年)设合骑侯国(国都今堤城,亦说郛堤城为合骑侯国戎兵之所),后于元狩二年(前121年)被废除。初元五年(前44年)设宛乡侯国(首都今旧城村)。行唐县及各侯国均属幽州刺史部渤海郡。新朝元年(9年),柳侯国、宛乡侯国自灭。东汉时期(25~220年),柳县被废除,其属地分别并入章武县、高城县。行唐县改属冀州章武郡,郡县同治(治所今故县村北),今黄骅境域分属章武县、高城县。
三国时期(220~265年),黄骅境域属魏地,章武郡迁治东平舒(今河北大城),境内仍存章武县,今黄骅境域南北分属高城县、章武县。晋(266~316年),高城县属冀州渤海国,章武县属冀州章武国(首都东平舒),期间先后在咸宁市三年(277年)时改属渤海郡、太康十年(289年)改属清河郡(国都今邢台专区清河县)、太安元年(302年)还属渤海郡。十六国时期(317~420年)至北魏正光年间(520~524年),章武县均属章武郡。北齐时期(550~577年),章武县、西章武县并入高城县,属瀛州浮阳郡,县治于天保七年(556年)北迁至大留里(今旧城村)。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在西行唐县故城(今乾符村)置鲁城县,属河间郡;高城县于开皇十八年(598年)更名为盐山县,属渤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盐山县为东盐州。贞观元年(627年),复盐山县。唐干符元年(874年),以年号改鲁城县为乾符县,彼时盐山县、乾符县均属沧州市。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乾符、盐山两县同属沧州,后于北宋干德二年(964年)时,乾符县并入清池县(治所今沧县东关)。金朝时期(1115~1234年),袭宋制,清池县、盐山县属河北东路沧州。元朝时期(1206~1368年),清池县、盐山县属中书省河间路沧州。
明清时期
明洪武二年(1369年),清池县并入沧州,盐山县县为沧州辖县。洪武九年(1376年),盐山县治从大留里迁至香鱼馆(今盐山县城),此后559年间黄骅境域的南部为盐山属地,北部为沧州市属地。清代,沧州、盐山同属河间府。雍正七年(1729年),沧州市升为沧州直隶州,雍正九年(1731年),盐山县隶属天津府。
近现代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原沧州直隶州降级为沧县,与盐山同属直隶省渤海观察使,后于民国三年(1914年)改属津海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另有1936年9月、1937年6月等说法),析沧县东北部和盐山县北部滨海区域2400平方千米置新海设治局,驻韩村(今黄骅城区),属河北省第七督察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日军侵占齐家务,成立伪政权。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中共中央北方局把新海县划归中共山东省省委领导;同年夏,中共冀鲁边区工作委员会开辟新海抗日根据地,建立新海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军侵占新海,在韩村建立伪政权。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5月,日伪设立伪渤海道,新海设治局属之。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月,冀鲁边区析新海、盐山县、沧县3县边缘区成立青城县。同年冀鲁边区于齐家务建津南县。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1月,新海县与青城合并为新青县,并于次年1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春,日伪将新海设治局改为新海县,县治今黄骅城区,属伪渤海道。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新青县解放,为纪念黄骅烈士更名黄骅县,属山东省渤海行政公署一专署。同年,津南县撤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复设津南县,属山东省渤海区三专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黄骅县、津南县划归河北省冀中行署第八区。
1949年初,津南县部分并入黄骅县。8月,黄骅县属河北省沧县专区。1958年6月,属河北省天津专区(驻沧州市);12月,划归河北省天津市。1961年6月1日,黄骅隶属河北省沧州地区。1989年11月,黄骅县改为黄骅市。1993年6月19日,黄骅市改为省,由沧州市代管。2008年10月9日,与渤海新区实行“区政合一”管理体制。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黄骅市位于华北平原东部,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西连沧县,南接孟村回族自治县和海兴县,西北靠青县,北倚天津市,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8°08'54”~38°42'46",东经117°4'37”~117°51'17"之间。境域东西宽67.2千米,南北宽55.2千米,陆域面积221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89平方千米,海岸线116千米。
气候
黄骅市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因为靠近渤海而略具海洋气候特征,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寒冷。黄骅市全年平均气温12.9℃,最热月份为7月,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6.6℃,最冷月份出在1月,最冷月份平均气温-3.8℃,极端最高气温为41.8℃(2002年7月14日),极端最低气温为-21.6℃(2016年1月23日);平均降水量为567.8毫米,最多年份为937.0毫米(1995年),最少年份为303.6毫米(1989年),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年均日照市总时数为2461.9小时,日照时数以5-8月份最多,冬天日照最少;全年大部分时间盛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3.1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63%,各月相对湿度4月份最低,为53%,8月份最高,为78%。
地质
地层
黄骅市经过中生代燕山运动、新生代喜马拉雅山脉运动,在老地层之上发育一套近万米厚的新生代沉积层,最上一地层为第四纪海相沉积为主,夹有3次河湖相沉积的松散层。自下而上分为四个段: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第四纪后是一条重力异常地壳深断裂带,上面曾有一系列较大的地震活动。其中下更新统地层埋藏在420米以下为棕红色、黄棕色夹绿色厚层粘土,砂质粘土与灰绿色、锈黄色粉细砂层组成的湖相沉积,或以湖相沉积为主的湖相沉积层;中更新统地层埋藏在距地面220~420米间,这一段砂层集中,粒度较粗;上更新统地层埋藏在地下40~220米间,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段为黄色、灰色、灰绿色及少量浅棕黄色的砂质粘土、粘质砂土及粉细砂组成的沉积,上段为原黄色、黄原色粘质砂土、砂质粘土,下部有粉细砂层,以冲积层和湖积层为主,夹有两层海相层;全新统地层埋藏于地下30~40米间,为浅灰色、灰黄色砂质粘土及薄层粉砂,属河流相沉积,夹有黑色淤泥。
地质构造
黄骅市地处华北地台,新华夏系北东向断裂结构的黄骅凹陷区。凹陷西侧与沧县隆起相邻;东侧北段临渤海,东侧南段以赵家堡盐山断裂与呈宁隆起和惠民凹陷分开。在凹陷内部,平行于坳陷轴向的张性断裂发育,又由几个次级凹陷组成,在黄骅境内基岩埋藏深2000米左右。
地形地貌
黄骅市全境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坡比约1/15000,是大陆和海岸的交接处。西部最高地势海拔15.7米,东部最高地势海拔3米。境内历史上经历3次大的海陆演变,地貌区分为内陆平原地貌和海岸地貌。
黄骅市内陆地貌的形成源于黄河古道的冲积,历经600年,造成河湖相沉积不均及海相沉积不均,出现微型起伏不均的相对高地和相对洼地。洼地近海,海拔1.5米,面积约700平方千米,市境南部、西南部为相对高地,海拔7米左右,面积约944平方千米。
黄骅海岸地貌属淤积型泥质海岸,为海侵又转化为海退后逐渐形成,特征是海岸平坦宽阔,上有贝壳堤和沼泽堤海滩,组成物质以淤泥、粉沙和贝类动物的壳体为主。滩涂面积约266.7平方千米(占沧州市沿海滩涂面积的90%和河北省沿海滩涂面积的23%),其中潮间带约140平方千米、潮上带126.7平方千米。
水文水利
水文
黄骅市境内共有河道22条,分别属海河流域子牙河系、黑龙港河系、卫运河系,市境内总长504.47千米。其中省级河道3条,分别为子牙新河、南排河、北排河;市级河道2条,分别为捷地减河、大浪淀排水渠;县级河道17条,分别为津南区排干、桃园排干、王家沟子等。省、市、县三级河道中行洪河道4条,分别为子牙新河、南排河镇、北排河、捷地减河;其余均为排沥河道。黄骅市多年平均径流深88毫米,年平均径流量1.28亿米,多年平均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44毫米,每年5月以前,9月以后,流域内降水量减少,处于枯水季节,7、8月份流量最大,径流主要产生在汛期的6~9月。
黄骅市地下水为多层结构的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储存在第四系松散沙层的孔隙中,沉积厚度一般在350-580米之间,且分布不均,含量高,矿化度高,淡水资源严重贫乏。从浅层到深层都在咸水段,老狼坨子出现全咸区。浅层地下水埋深为0.35~6米,大部分矿化度均大于1克/升,主要分布在地面淡水长期淋滤过的地区、海滨沙丘分布区、古河道分布区及长期积水坑塘附近地区。深层地下水埋深为20~600米之间,均为承压水,其中淡水资源埋深多在250米以下。
深层淡水埋深自西向东逐渐延深,水质越来越差,以氯化钠型水为主,地下水流向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地区。因浅层地下水矿化度高,开采深层淡水是黄骅市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造成水位逐渐下降,导致滕庄子乡、羊二庄镇乡等地出现漏斗区。
水利
黄骅市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防洪、排涝、抗旱、供水、防潮的水利工程体系。全市共有县管以上河道21条,河道总长534.7千米,堤防总长1071.4千米,长41.512千米防潮海堤1条,中型水闸4座,小(1)型水闸6座,排灌泵站6座,1个流量以上的穿堤建筑物26座,水利桥梁113座。水库主要有黄灶水库,李官庄水库,盐碱大洼16处,坑塘1150个。
土壤
黄骅市境内土壤共分3个土类,7个亚类,含15个土属、79个土种,土壤质地自西南向东北,由砂壤,轻壤逐步过渡到中壤,类型主要为潮土、沼泽土、滨海盐土,其中潮土分布最广,占95%以上。
具体来看,由于古河道的影响,轻壤质分布于黄骅市羊二庄镇、旧城镇一带;黏质土主要分布在捷地减河两侧。从土壤亚类来看,滨海盐化潮土在境内分布最广,遍及全市,总面积817933亩,其中耕种面积445160亩;滨海潮土以北部和南部古河道一带分布较多,总面积1094178亩,其中耕种面积614573亩;滨海沼泽化潮土分布在齐家务镇、吕桥镇等地势较低洼的地方,总面积7145亩,其中耕种面积4106亩;滨海草甸盐土分布在离海较近的边缘地带,总面积82034亩,其中耕种面积18739亩;滨海盐土(俗称光板地)分布在东部南排河镇和羊二庄镇地势较高的地方,总面积88185亩;滨海盐化草甸沼泽土分布在离海较近的洼淀处,总面积21090亩,其中耕种面积1226亩;滨海潮土化沼泽土分布在吕桥镇东部较洼地带,总面积71275亩,其中耕种面积13090亩。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黄骅市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913.2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为8572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仅为407.5万立方米,历年平均降水量544.9毫米。市境水资源严重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95.9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十分之一,不足严重缺水标准线的二分之一。城区每年调大浪淀水库水约770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黄骅市农用地9.06万公顷(耕地6.1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2.75%;建设用地3.2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91%;未利用地4.87万公顷(盐碱地2.33万公顷、其他草地29.47公顷,沿海滩涂1.51万公顷,河流湖泊水面等6187.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34%。
矿产资源
黄骅市矿产资源种类较少,至2016年发现的矿产有两类,能源类矿产有石油(含天然气)、地热,非金属类矿产有贝壳沙、砖瓦用土等,共计4种矿产资源。地热资源储量丰富,水温70℃左右,水质较好,富含理疗价值较高的氟、硅酸、偏硼酸等元素。1963年,黄骅市辖区羊三木回族乡“黄3井”首次获得工业油流后(河北省第一口出油井)陆续在吕桥镇、滕庄子乡、官庄乡、羊三木回族乡等地发现油区,黄骅市成为大港油田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区域,年均开采原油56万吨。境内黏土矿分布广、含量大,遍布全市。海砂是境内特殊的矿产资源,含有多种饲料所需的必要元素。
海洋资源
黄骅市海岸线总长65.8千米,辖25个渔业村,管辖海域面积为5.97万公顷,潮间带滩涂面积1.50万公顷。海域海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可观。渔业方面,境域内有鱼、虾、蟹、贝、藻五大类上百种海产品,产量占河北省总产量的近一半。其中鱼类资源有100余种,有捕捞价值的30余种;虾类资源有90余种,以对虾和养殖品种沙虾(当地称斑节虾)产量最多;贝类、藻类和其他资源20余种。尤以三疣梭子蟹(当地称海螃蟹)、黄骅大对虾(当地人称大海虾)、快鱼、平鱼、舌鳎最为名贵,称为“一平、二、三鳎目”。中盐集团方面,境域内原盐品质优良,是中国著名的长芦盐生产区。
生物多样性
动物
黄骅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哺乳类动物主要有黄鼬、獾、刺猬亚科、草兔、狐属等;鸟类有喜鹊、啄木鸟科、猫头鹰、老鹰、黑枕黄鹂、白头鹎、黄雀、鹭鸶、苦恶鸟、普通海鸥等;爬行纲有灰蛇、白蛇、蜥蜴、铅山壁虎等;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鱼类资源非常丰富,淡水鱼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等;海水鱼上百种,产量较多的有蓝点马鲅、鱼(地方名鲙鱼)、梭鱼、花鲈、红裸翼鲷(地方名舌鳎科)、牙鲆(地方名鲆鲽、比目鱼)、青鳞(地方名大西洋青鳞鱼)等。
植物
黄骅市境内的乔木、灌木主要以耐盐碱、耐瘠薄的落叶树种为主,常见的乔木有30多种,有杨属、榆木、旱柳、垂柳、合欢、无花果等;常见的灌木树种有多枝柽柳、枸杞、紫穗槐、白刺、沙棘等,其中柳是当地普遍的灌木。境内的草本植被主要有滨海盐生植被、沼生和水生植被、栽培植被等,主要植物种类以菊科、禾本科、黎科植物为代表。草本植物占显著地位,其中芦苇约占植被总量的80%。常见的草本植物有芦苇、羊胡子草属、苍耳、茅根、茎芥菜、曲曲菜、刺穗、马蔺(原变种)、婴奥、曼陀罗、蒲公英、马齿苋等。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14年末,黄骅市辖区内有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为河北古贝壳堤省级自然保护区、河北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
黄骅古贝壳堤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骅市东部沿海,总面积117公顷,核心区面积10公顷,位于张巨河村以南,后唐堡村以北,为重点保护区域,1998年9月被列为河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古贝壳堤和生长在古贝壳堤上面有防风固沙作用的多种植被,保护区主体由6道与现代海岸线平行的古贝壳堤组成,分布在南排河镇、羊二庄镇、黄骅镇和原中捷农场四个镇场内,东西总跨度约31千米,相邻两堤间最大间距约13千米。保护较好的古贝壳堤有两处,分别为后唐家堡到张巨河之间1千米左右的贝壳堤;沈家堡到李家堡之间堤长约600米的贝壳堤。
河北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市黄骅市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园区东北部,东邻渤海,以南大港水库为中心,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7°18'~117°38',北纬38°23'~38°34。面积13380.24公顷。保护对象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鸟类。2002年,建立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包括芦苇沼泽、盐地碱蓬沼泽、柽柳灌丛沼泽、盐田湿地、养殖池塘湿地、开阔水域等湿地类型。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黑鹳、丹顶鹤、白头鹤、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肩雕、大鸨、金雕8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小天鹅、白枕鹤、灰鹤、大等39种。
自然灾害
黄骅市辖区内的自然灾害有三种类型:气象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气象灾害主要为旱涝、冰雹、大风,其中冰雹是黄骅市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有突发性和常伴有狂风暴雨的特点。降雹期为4月上旬至10月下旬,以5月至6月最为集中,时间分布极不均匀,路径主要为齐家务镇、吕桥镇、羊三木回族乡经市区到羊二庄镇一带。2023年7月和8月,黄骅市均发布了冰雹橙色预警。海洋灾害主要为风暴潮、赤潮,1986年至2008年,发生风暴潮12次(危害较大的4次),大面积赤潮2次。生物灾害主要为蝗灾、农作物病虫害、林木病虫害。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末,黄骅市辖1个功能园区(黄骅经济技术开发区)、8个镇、2个乡(包含1个民族乡)、3个街道。市政府驻黄骅市渤海西路777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末,黄骅市常住人口484313人,年内出生4075人,死亡177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75‰。其中男性人口253714人,占52.39%,女性人口230599人,占47.6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0.02。从年龄结构上看,黄骅市0~14岁人口98509人,占20.34%;15~59岁人口293751人,占60.65%;60岁及以上人口92053人,占19.0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66074人,占13.64%。
民族
截至2024年3月,黄骅市有27个少数民族,近3.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5%,其中回族2.88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3.2%;满族近1400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5%;其他少数民族近700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3%。其他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壮族、朝鲜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彝族、侗族、傈僳族、瑶族、藏族、达斡尔族、白族、黎族、锡伯族、维吾尔族、哈尼族、傣族、仫佬族、畲族、土族、佤族、鄂温克族、怒族、德昂族。
宗教信仰
截至2024年3月,黄骅登记宗教活动场所36处(伊斯兰教29处,佛教3处,道教2处,基督教2处)。教职人员36人(伊斯兰教职人员29人,道教1人,佛教1人,基督教3人,天主教2人)。有宗教团体1个即黄骅市佛教协会。
经济
综述
改革开放之前,黄骅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1978年以来,黄骅县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得到改善,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35.3:52.4:12.3调整为2008年的11.2:41.0:47.8。30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35.5个百分点。全市已形成五金制造、资源化工、塑料模具、采盐、汽车改装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模式。第一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彻底改变以往传统粗放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农业生产水平、效益得到极大提高。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房地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居民服务等行业发展迅速。
2021年,黄骅市地区生产总值(GDP)756.2亿元,同比增长6.8%。地方财政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39元,同比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52元,同比增长9.4%。
第一产业
2008年,黄骅市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为方向,推进冬枣提质、棚菜扩面、畜牧做强、渔业转型,发展现代农业。2021年,黄骅市新希望集团、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期建成投产,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金汇水产、新好科技获评省级龙头企业;优质旱碱麦现代农业园区晋位市级精品园区,2100亩盐碱地水稻试验田实现丰收,天天食品、国润冬枣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黄骅梭子蟹”荣获省农业品牌创新创意设计一等奖;孔店村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617896万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完成124951万元,比上年增长17.9%;林业产值完成3560万元,下降33.3%;畜牧业完成产值167298万元,下降8.9%;渔业产值完成261137万元,增长6.8%;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60950万元,增长6.7%。
种植业
种植业以粮食种植为主。2008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0万亩,比1986年增加20万亩,仍占据种植业的主要地位。大力推广苜蓿和冬枣种植。高粱播种面积由1986年的11万亩逐年下降为2008年的1.5万亩;苜蓿种植面积由1999年的795亩发展到2008年的5.25万亩,其中2002年达到最高峰17.6万亩;冬小枣种植面积由1986年的1万亩发展到2008年的23万亩,其中冬枣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也由2000年的20万千克增加到2008年的3500万千克,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很大空间。
林业
林业以人工造林和零星四旁植树为主。黄骅市由于临海,盐碱地多,不宜林木的生长,林木成活率低,导致林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一直很低。1986年,全县林业产值比重较小,仅为0.3%。1997年以后,全市坚持以经济林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林果产量,冬枣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20多年来,林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一直没有突破1%。
渔业
渔业是黄骅市的传统产业,在全市农业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渔区支柱产业有海洋捕捞业、水产养殖业、水产加工业、貂狐养殖业、水产育苗业等。“七五”期末、“八五”期初,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年产量均在6万吨左右,渔业总产值年递增7.2%。1990年达19582万元,比1985年增长41.3%,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2003年,全市完成水产品总量7.4万吨(其中海洋捕捞实现产量3.4万吨),实现水产品总产值3.2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0%。由于渔业资源逐步匮乏,渔业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下降,到2008年下降为22.7%。
第二产业
2008年,黄骅市拥有工业行业3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个,年工业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有29个。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和热力的生产供应业;年工业产值在5000万元~10000万元的有6个,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中,黄骅的第二产业中工业占有绝对的比重;建筑业的比重一直在10%左右,只有1986年、1989年、1991年、2006年等7个年度建筑业的比重超过10%。
2021年,黄骅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推动北汽黄骅基地改造升级、合作重组,信诺立兴等16个省重点技改项目扎实推进,新林坡模塑服务平台入选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鑫海集团、沧港铁路等6家企业入选省民营企业百强;全年四大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440亿元,同比增长17%,在省县域特色产业振兴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黄骅市坚持向海发展、向海图强,围绕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绿色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四大主导产业,涌现出新华联合冶金、鑫海化工等中国企业500强。其中,绿色石化产业具备21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建成了中海油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旭阳化工、利合知信等项目;装备制造产业建成中铁装备冷热轧卷板、达力普专用石油套管等项目;生物医药产业引进北京协和、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美国珐博进等国内外知名药企项目。
第三产业
黄骅市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及邮政业、批零贸易餐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为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黄骅市不断调整和改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第三产业外延逐步扩大,出现房地产业、金融业及软件业、信息咨询业等新兴行业,形成较为齐全的行业体系,并且得到很快发展。2000年以后,黄骅市出现租赁和商务服务、娱乐业、旅游和咨询等新行业,2008年新行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2.6%。
2020年,黄骅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90.18亿元,同比下降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98亿元,其中限上企业零售额25.70亿元,限下企业消费品零售额49.27亿元;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70.87亿元,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4.11亿元;从区域范围看,城镇零售额52.43亿元,乡村零售额22.54亿元;银行各项存款余额478.29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338.35亿元;银行各项贷款余额333.31亿元。
经济开发区
黄骅市开发区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特色载体名单,获批5000万元资金支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实施基础设施PPP项目。京津装备制造转移园道路工程投入使用,实现雨污分流。龙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园区道路建成通车。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实现扩容,完成高压电网迁改,为后续项目落地拓展空间。南排河工业园共享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资源。官庄工业园实现“五通一平”,白庄、齐家务园区进一步提质增效。
2021年,黄骅市启动开发区二次扩区,将全市所有园区纳入省级开发区,总面积扩展至58平方千米,吕桥工业园跻身省级化工园区,启动特勤消防站建设,实施一体化信息平台和封闭式管理,安全评定达到D级。
社会
教育
黄骅市中学有黄骅中学、黄骅市新世纪中学、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高级中学、黄骅市第二中学、黄骅三中、黄骅市第四中学等;小学有黄骅市实验小学、黄骅市渤海路完全小学、黄骅市学院路小学、黄骅市骅西小学、黄骅完全小学等;幼儿园有黄骅市第一幼儿园、黄骅市第二幼儿园、黄骅市骅西幼儿园、黄骅经济开发区双语幼儿园、黄骅市春蕾幼儿园、沧州渤海新区幼儿园等。
沧州交通学院位于城区学院路北,神华大街西。占地面积为66.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4万平方米。因依托北京交通大学,为建设在海滨城市的高等教育机构而得名。2008年5月创建。
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位于中捷产业园区(中捷友谊农场)。占地面积126.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89万平方米,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校园(南区)占地面积48.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8万平方米。因是河北农业大学分校,建于渤海之滨而得名,2008年批准建立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2009年创建奠基,2010年竣工,2011年9月首次招生。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位于城区神华大街东、滨河大道西段路北,占地53.33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因建设在渤海之滨,为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而得名。2013年创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渤海校区位于中捷产业园区渤海3号路东段。规划占地面积59.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因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分校,建于渤海之滨面得名。2010年4月18日创建奠基。2014年首次招生。
黄骅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位于城区文化路60号。占地13.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因是从事职业教育、兼顾成人教育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机构而得名。1987年6月筹建,1988年7月建成,设立黄骅县职业技术中学。1989年,改为黄骅市职业技术中学。1991年4月,更名为黄骅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简称职中)。1993年,改建扩建实验办公楼、伙房、餐厅及锅炉房。1997年,实验楼竣工。
卫生健康
2008年,黄骅市有医疗机构626个,其中二级医疗机构5个(市人民医院、博爱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医院);一级医疗机构22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0个、卫生分院12个;村卫生所595个,其中非营利性质的327个;防保机构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海港检疫站、妇幼保健院。黄骅市家庭医生签约率、健康管理干预率均处在全省领先水平。
黄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位于城区神华北大街48号。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因是全市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机构而得名。1956年,成立黄骅县卫生防疫站。1989年,更名为黄骅市卫生防疫站。2005年,更名为黄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黄骅市人民医院位于城区新华路262号。占地面积为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5万平方米。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因是全市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县级机构而得名。1945年10月,在羊二前街(原羊二庄区公所)建黄县大众医院。1946年,迁东十街。1949年10月,迁至关帝庙村内关帝庙,并更名为黄骅县人民医院。1961年,迁建沈庄。1989年,更名为黄骅市人民医院。2010年,门诊楼完成改扩建。2014年,建成12层综合病房大楼。黄骅市中医医院位于城区神华北大街63号。占地面积4.9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因是全市以中医特色诊疗为主的医疗卫生机构而得名。1989年8月24日,成立黄骅县中医院门诊部。1989年11月,更名为黄骅市中医院门诊部。1997年8月,建成黄骅市中医院。2006年,市政府将中医院托管给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至2013年6月,新建黄骅市中医医院,机构独设。
黄骅市华西医院位于城区新海西路144号。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为国家二级综合性医院。因是骅西街道辖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机构而得名。2000年10月建院。2006年,托管中院。2013年,随着中医院的独立,华西医院终止运营。
黄骅市妇幼保健院位于城区新华路276号。占地面积65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平方米。因是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机构而得名。1968年,设立黄骅县妇幼保健站。1989年11月,更名为市妇幼保健站。1997年12月,更名为市妇幼保健院。
沧州市港口医院位于新村回族乡1号路南与4号路交叉口。占地面积1.8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986.32平方米。因是东临黄骅港,是辖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机构而得名。2006年,由政府和河北恒实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建立。2010年1月20日,由政府收购。
沧州渤海新区中捷医院位于中捷农场商贸街南端。占地面积1.9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115平方米,为国家二级乙等医院。因是中捷友谊农场内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服务机构而得名。1956年,始建中捷农场医院。1985年重建,1986年竣工投入使用,2008年再次扩建。2011年7月,更名为沧州渤海新区中捷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建。
科技
黄骅市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继颁布《关于设立市长特别奖等六项奖励的暂行规定》《关于投资兴办项目的暂行规定》等文件,推动全市科技事业发展。财政拨付科技三项费用由2002年的5万元增至2008年的52.5万元。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94年的41.7%升至2008年的52%。先后建立3家省级技术研究所、1家博士后工作站、12家企业研发机构。1998年9月23日,黄骅市首次通过全国“创建科技工作先进县市”验收。至2008年,连续5次通过复核(2年1次),其中获2005~2006年度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荣誉称号。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235项,计有专业技术人才8048人,共选拔7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1人。
文化事业
1986年至2008年,黄骅文化设施日渐完善,建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电视台等。乡镇设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文学艺术人才辈出,创作成果丰硕。全市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0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20余人,书画作品在国家级展览及比赛中入展获奖达百人次。
河北海盐博物馆位于城区渤海东路66-2号。该馆为致力于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海盐相关文物、资料为主的地方性专题博物馆,是由政府命名的首家海盐博物馆。2004年,规划、筹备建设改造。2009年10月,建成开放。该馆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共3层,为仿古式建筑,建有800平方米的露天大型互动展厅1个,院内为苏州市园林式风格。展厅面积2600余平方米,主题展览《天工开物—中国盐史》分序厅、中原地区盐踪、卤黄骅三个部分。其中序厅部分分阶段的着重讲述了中国四个主要盐种有关的传说、故事,并展示了中盐集团发展历史大事和盐技术情况;华夏盐踪展厅从盐业考古说起,逐渐展示了中国盐业生产从煮海为盐到晒制的发展历程;鹾卤黄骅展厅分为“盐官古县”“万灶煮海”“玉屑天成”“渤海盐歌”四个部分,展出精美文物136件,制盐工具20件。2011年12月,河北海盐博物馆被列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黄骅市博物馆位于城区渤海东路66-1号。因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并对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社会公共机构而得名。1950年,成立黄骅县文化馆文物保护小组。1983年,筹建新馆。1989年11月建成,并更名为黄骅市博物馆。该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为仿古式建筑。
黄骅市文化馆位于城区建设北大街12号。因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的机构而得名。1950年,成立黄骅县文化馆,在坑西贾家祠堂办公。1960年,迁建关帝庙。1967年,改称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7年复称黄骅县文化馆。1979年在新华路建新馆。1989年,改称黄骅市文化馆。1998年,迁至现址。
黄骅市图书馆位于城区建设北大街12号。因是借阅和查阅图书的场所而得名。1952年,为黄骅县图书室。1963年,更名为黄骅县图书馆。1979年,并入黄骅县文化馆改称黄骅县文化馆图书组。1989年,改称黄骅市文化馆图书组。1997年12月,由市文化馆析置黄骅市图书馆。
体育
2008年,全市有田径场8处、小运动场83处、篮球场168个、健身路径41条、乒乓球场地42个(200余个球台)、羽毛球场5个、游泳池1个,门球场1个、网球场1个,这些体育设施大多建在学校内部。
2008年,由市财政拨款,投资约16万元,在黄骅市城区配置健身器材100余件套(不包括小区广场和乡镇广场器材),包括坐推器、坐拉器、倒立架、三人扭腰器、双人秋千、转腰器、登高器等器材。其中文星湖公园配备23件,渤海路游园配备16件,神农居游园配备8件,康乐小区配备14件,中国工商银行游园配备8件,世纪广场配备8件。
黄骅市不断加大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全市所有具备器材安装条件的社区、行政村实现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建成区“8分钟”健身休闲圈建设工作基本形成;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2.53平方米/人,高于“十四五全国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标准”。
黄骅市罗森羽毛球俱乐部,2008年成立,该俱乐部内设羽毛球场8个、乒乓球球台5张,是全市第一家全天候灯光羽毛球运动场馆,被市文体局指定为黄骅市羽毛球培训中心。
康乐宫游泳馆,2000年7月开馆,坐落在财政干部培训中心院内,内设游泳馆、乒乓球室、台球室、保龄球室、沙狐球室。其中游泳馆可一次接纳150多人。
人居环境
黄骅市建成区绿道、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均成逐年上升趋势,且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相关指标。全市共有公园100个,公园绿地面积397.65公顷,公园绿地覆盖率达到了91.96%;城市绿道密度大幅度提升,绿道覆盖率达到了81.26%。
社会保障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了100%全覆盖,医康养结合床位数占比达到50.85%。截至2021年,黄骅市新建5个精品农村幸福院,祥瑞颐养院主体竣工,旧城镇小堤柳庄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民基本保险参保率稳定达到95%以上,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128人。
交通
综述
黄骅市地处环渤海、环京津(“双环”)经济圈核心地带,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已形成完整的公路、铁路及海洋运输网络。境内国道205线(山海关区至广州公路)和黄骅港—山丹公路(黄骅港至银川公路)纵横贯穿全境,黄骅—石家庄高速公路(石家庄市至黄骅港)和天津—汕尾高速公路(天津至汕尾)在境内交错相通,朔黄铁路(山西朔州至黄骅港)和黄万铁路(黄骅港至万家码头)于其间交互而过,“双国道”“双高速”“双铁”的在境内构成3个“黄金十字”。此外,黄骅港位于黄骅市区以东45千米处,该港口是连接亚欧大陆、冀中南及鲁北、豫北和晋陕蒙等中西部地区陆路运输距离最短的港口。
公路
截至2018年末,黄骅市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763.5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条计108千米,普通公路国道2条计111千米、省道9条计173千米、农村公路计1371千米。
铁路
黄骅市有3座火车站,分别是黄骅新站、渤海新区西站和黄骅站。黄骅市经过的火车线路包括朔黄铁路、邯黄铁路和沧港铁路。
航空
中捷通用机场即沧州市中捷通用机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中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通航产业园机场路1号,为一类通用机场,飞行区域等级为2B。中捷通用航空机场一期项目总投资8226万元,占地534亩,跑道尺寸为1200米×23米,2018年9月14日,中捷通用机场获得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通用机场级别为A1。2022年的中捷通用机场改扩建项目是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7.4亿元,总占地3229亩,新建一条飞行等级为4E,长3600米、宽45米(含道肩总宽60米)的跑道,主要建设I类仪表着陆系统、I类精密进近航空障碍灯系统及相应的配套通信导航设施和飞行区附属工程,并配套建设大型机库及航材储运中心等工程。2023年1月1日,中捷通用机场改扩建项目顺利通过校飞。
黄骅防蝗机场(Huanghua Zhihuang Airport)是位于中国沧州市黄骅市的一座专用的防蝗机场,是华北地区唯一的防蝗机场扩建项目,也是全国三个治蝗专用机场项目中的一个。机场于2002年开工建设,占地160亩,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00万元,跑道长700米,宽50米,2003年5月竣工投入使用。2009年,功(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对黄骅防蝗机场做部分改建,建立航空飞行俱乐部,开展飞行训练及通用航空飞行,共投入6架飞机,其中包括美国产塞斯纳4座飞机2架,美国产西锐4座飞机2架,运5B型飞机2架。航空俱乐部开放后,除进行农业、林业虫害防治外,还将经营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的一些甲类通用航空经营业务。包括进行三种机型的飞行训练;航空摄影、航空物探、空中勘察;航空观光和航空旅游等。黄骅防蝗机场是农业部投资项目,防蝗机场的建设大大提高了环渤海区域对蝗虫等突发病虫害的防治能力,提高了黄骅市及周边地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水平。该机场已成为环渤海地区蝗虫防治中心,飞防服务南可达山东,北可到天津。
航运
沧州黄骅港是中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出海口,也是省市重点打造的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和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1997年,神华煤炭港区开工建设,于2001年建成投运;2009年3月,黄骅港综合港区起步工程开工建设,2010年黄骅综合大港起步工程通航投用。截至目前,形成可利用岸线43公里(规划岸线71.5公里)和煤炭、散货、综合和河口四个港区,建成20万吨级和5万吨级两条航道及万吨级以上泊位37个。
公共交通
黄骅市城乡公交一体化覆盖率达到了100%。2021年,黄骅市建成区共有公交线路7条,线路总长度102.75km,共设置公交车站点278个;公交车拥有量为95标台,全部为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绿色车辆占比达到了100%;万人公交车拥有量为7.82标台/万人。
人文
综述
黄骅市历史悠久,辖区内有多处历史遗迹,如卯兮城遗址、郛堤城遗址、海丰镇遗址等,其中海丰镇遗址于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聚馆古贡枣园是全国唯一的植物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涵盖民间舞蹈、民俗、传统技艺、曲艺等多个类别,以黄骅麒麟舞、黄骅渔鼓为代表的非遗项目代表了文化传承,截至2020年6月,黄骅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个。此外,黄骅市文化氛围浓厚,产生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构成“大洼文学”为主体的地域文化。
饮食
黄骅市人民在20世纪80年代时饮食比较单一,主食以玉米面饼子、大饼、馒头、面条等为主,副食以腌咸菜、酱菜居多,菜以白菜、青萝卜等为主,肉、蛋、奶吃得较少,彼时“大葱蘸虾酱”“鲜鱼尜汤”为当地特色饮食。进入21世纪后,黄骅市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城镇居民日常饮食发生变化,全国各菜系在黄骅均有特色店,洋快餐走进居民生活,居民主食不局限在吊炉烧饼、豆浆、油条等。此外,牛奶、老豆腐、砂锅、各种汤类逐渐丰富,以海鲜为主的餐饮业越来越兴盛,在周边地区影响也越来越广。
黄骅吊炉烧饼
黄骅吊炉烧饼历史久远,清朝末年,吊炉烧饼的制作技艺传到黄骅,形成了一道独具特色的传统面食。2009年黄骅吊炉烧饼制作技艺被评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骅吊炉油酥烧饼所用面粉是当地的旱碱麦磨制而成,粉性松散不粘手、韧性强耐蒸煮,烤出的烧饼麦香十足,加之烧饼上的芝麻混着糖衣经过炭火的烤制后,迸发出面与芝麻结合后别有的香甜。
海鲜尜尜汤
海鲜尜尜汤是黄骅当地传统汤类早餐美食。海鲜尜尜汤选用的面粉是黄骅当地的“黄骅旱碱麦”,传统手攥尜尜面具有绵软劲道的上佳口感。因黄骅天然的地理优势、独特的泥质滩涂等使得该地区的海鲜品质良好,将当地海鲜与手攥尜尜面搭配烹煮成的海鲜尜尜汤则色泽鲜艳、汤醇味厚、口感鲜美。
文物古迹
黄骅市文化底蕴深厚,截至2022年5月,辖区内共有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沧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丰镇遗址
海丰镇遗址位于黄骅市东15千米,羊二庄镇海丰镇村村南至杨庄村之间。遗址整体面积超过228万平方米,南北约1200米,东西约1900米,于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丰镇遗址在史书上多有记载,汉代为柳侯国,南北朝时期为漂榆邑,又称角飞城,唐代为通商镇,金元时期为海丰镇。2000年至2014年间,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先后进行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金朝产物,包含磁州窑、定窑、井陉窑、耀州窑、钧窑、龙泉窑、景德镇等窑口的瓷器产品。此外,遗址中发现了较多的煮盐炉灶和作坊。海丰镇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金元时期通商口岸的经济、商业贸易、文化、海运、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聚馆古贡枣园
聚馆古贡枣园位于黄骅市齐家务镇聚馆村,面积66.6万平方米,曾为明清两代帝王提供贡枣,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古老的古冬枣园。枣园内600多年历史的冬枣树198株,每株树均冠以名称,100年以上的古冬枣树1067株。明代朱祐樘钦定聚馆冬枣为“贡品”,年年进贡直至清末。贡枣园内现存两间看护枣园的土房房基为青砖基础,墙体为麦秸垛泥墙,芦苇苫顶,门窗为木制结构。2002年6月,聚馆古贡枣园被国家确定为“原产地域保护区”。2006年5月,聚馆古贡枣园被国务院确立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郛堤城遗址
郛堤城遗址位于沧州市黄骅市市区北部,占地面积为40万平方米。为战国晚期、西汉早期间的历史遗存,是“海上丝绸之路”全国仅有的五处聚落类遗存点之一。2019年10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郛堤城外有战汉时期的瓮棺葬群,是国内发现的数量最多的瓮棺葬群之一。瓮棺葬墓地和郛堤城同为战汉时期遗存。根据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也发现了同时期同类型的瓮棺葬,说明瓮棺葬习俗对整个东北亚地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是早期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的旁证。入选“2016年度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旧城古城址
旧城古城址坐落于旧城镇旧城村,距黄骅市区20公里;其所在的旧城镇南与孟村回族自治县、东南与海兴县接壤,205国道从旧城村穿过。旧城遗址文化积淀厚重,遗迹丰富。地表其上散布有较多的古代陶或瓷的残片、砖头、瓦块,甚至有的地方瓦砾成堆。采集遗物更是多种多样,战国的刀币、汉代的画像砖和陶罐、隋唐的瓷器,还有不知何年代的骨器等。旧城遗址周围曾多有古墓分布,只是现今多被夷为平地。在旧城村东一百米有成“凹”字形的高地,南面的高地上有两座在当地颇有名的古墓,因突出于平地,传为狐仙台地,也有认为是当地大族李家为家族墓地所堆砌的风水山。
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涵盖民间舞蹈、民俗、传统技艺、曲艺等多个类别。截至2020年6月,黄骅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个、沧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个、黄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个。
麒麟舞
黄骅麒麟舞的形成时间不晚于清代乾隆,是由一位皇宫艺术家将他的麒麟舞绝技带回家乡齐家务镇,教乡亲们娱乐玩耍而流传下来的,是祥瑞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象征。黄骅麒麟舞在表演时通常以锣鼓加唢呐伴奏,集歌、舞、乐于一体。一般在农闲时节及节日或吉日的晚间演出,演出场地周围需栽上木桩,上悬灯笼照明。麒麟造型集龙头、鹿身、马蹄、牛尾、狼额于一身,身披五彩鳞甲。表演时,一红一绿分别代表一雌一雄,成对出场。每只麒麟由两位青壮小伙足踏高跷,一前一后装扮。二人身托几十公斤的麒麟道具,前者通过一系列动作暗示尾部演员的表演,协作完成闪、转、腾、挪等系列动作,表演技巧高、难度大,动作剧烈。
黄骅麒麟舞中的道具麒麟,一只大约要用400个大鳞片、350个小鳞片装饰,把鳞片缝制在麒麟的白布外套上,头部还要用到油彩、锡布等,这样做出的麒麟色彩鲜艳、形象逼真且结实耐用。2008年6月,黄骅麒麟舞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黄骅渔鼓
黄骅渔鼓是一种传统曲艺,属于板腔体曲艺形式,发祥于渤海湾畔冯家堡,传唱于当地沿海渔村,起源于清乾隆晚期,距今约二百年的历史,是全国26个曲种之一。其说唱形式是以群体坐唱为主,也有单人唱、双人唱的。音乐节奏节拍变化灵活,4/4、3/4的拍节交替出现,其板式包含慢板、平板、数板、三拔气、韵白、便白、上场引子、上场诗等。黄骅渔鼓演唱书目丰富而少有与其他曲种相重,中篇书主要有《南游》《北游》《东游》(八仙的故事)等;小段有《韩湘子下山》《小蟠桃会》《大蟠桃会》等。其中《南游》《北游》《东游》《西游》,均为其他曲种所未见。2006年6月,黄骅渔鼓正式被列入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习俗
婚嫁习俗
黄骅境内一直延续着传统婚嫁程序,婚嫁程序一般经提媒相亲、相家庭、择日、拍婚纱照、举行婚礼、回门等,各环节流行很多新习俗,而且婚嫁费用逐年升高。其中相家庭又称“定亲”,该环节礼金通常为1~2万元,女方回压礼钱4000~8000元。另外,男方需买“三金”首饰(戒指、项链、耳环)、衣物等送给女方。结婚时一般有迎亲、典礼、开喜宴等程序,在接亲时,闹喜者(一般为新郎的朋友或其他亲朋好友)抢走新娘的鞋子索要喜钱,主家给闹喜的人喜钱才会把新娘鞋子要回,少则几百元,多则1000元左右;新娘接到下车时,婆婆要接过新娘手中的鲜花,并赠送新娘红包,数额为101元或1001元,意为媳妇是“百里挑一”或“千里挑一”。
黄骅回族基本严守单向族内婚姻,回族女子禁止与汉族男子结婚,回族男子若娶汉族女子为妻,必须让女方答应“人教”,愿意接受并遵守回族生活习惯,婚姻才能确立。本族内部一般在不同姓氏之间通婚,同姓不同宗的可以通婚。因回族在婚配择偶范围上狭窄,旧时黄骅回族流行表亲联姻,俗称亲上做亲,随着时代进步,近亲结合者明显减少,回汉通婚者渐多,但仍以男回女汉为多。黄骅回族婚俗,一般要经过定亲、下礼、写“依扎布”(阿拉伯语,意为确定)、结婚几个程序。
丧葬习俗
黄骅境内沿袭传统的丧葬程序和仪式,在旧时讲究木棺土葬。人刚死去俗称“倒头”,倒头后尸体要放在门板上停放在堂屋中央。孝子男左女右两边陪吊。办丧事要请“戏子”、道爷班等闹丧,“纸莎草”丰富,除保留传统的车、马、箱、轿等,又增加电视机、电冰箱、轿车等大宗商品仿形物。丧葬花费逐年增多,从不足万元至几万元,甚至更多。1976年,推行殡葬改革,尸体进行火化,骨灰装入骨灰盒,随后仍入木棺埋入坟地。
黄骅回族丧葬历来实行土葬,且以速葬、薄葬为贵重,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回族人去世,不说死,而说“黑白无常”,死人称为“亡人”,有威信的老阿訇无常了,谓之“归真”,就是回归真主。土葬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动水(即为亡人沐浴),使其净洁安葬;葬礼(称“站者那则”),葬礼由阿訇主持,参加葬礼的亲属及乡邻换水净身,头戴白帽,由亡人的子女兄弟姐妹,轮流用双手捧一洁净托盘,盘内放一本袖珍《伊斯兰教圣经》为亡人诵经祈祷;下埋扎(即葬埋);纪念亡人。黄骅回族纪念初葬亡人主要有“七日”“四十晌”“百日”“头周年”4个重要日子。
民族服饰
黄骅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辖区内包含少数民族乡羊三木回族乡。以回族传统服饰为例,回族传统服饰主要有礼拜帽、坎肩、戴斯达尔、麦赛海袜、准白、盖头等,服饰特点以头饰最为显著。
回族男子普遍戴白色或黑色无沿小圆帽,也称“礼拜帽”,以前是做礼拜时戴的,现在日常也戴。礼拜帽有白、灰、蓝等颜色,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除了戴白帽外,也有用白、黄色毛巾或布料缠头的,清真寺里的阿訇(hōng)、满拉和常去寺里的人们则缠头的比较多。麦赛海袜也称麦赛袜子,是北方回族老人冬天穿的一种皮制袜子,用薄而软的牛皮制成。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回族男子喜欢在雪白的衬衫上套一件对襟青坎肩,黑白对比鲜明。回族男子还喜欢随身佩带一把小刀,俗称腰刀。
回族女性一般头戴盖头(也叫搭盖头),旨在盖住头发,耳朵和脖颈。回族认为这是妇女的羞体,应该加以遮盖。戴盖头的习俗,是受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在佩戴盖头前,回族女性有的将头发盘在头顶,有的将头发盘在脑后,戴上帽子。盖头通常有绿、青、白三种颜色,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已婚妇女戴黑色的,有了孙子的或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在样式上,老年人的盖头较长,要披到背心处,少女和媳妇的盖头比较短,前面遮住前颈即可。回族女性的传统衣服一般都是大襟为主,装饰内容却很丰富。少女和媳妇很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等,服饰都是右边扣扣子,纽子均为自制。颜色方面,回族女性老年人多着黑、蓝、灰等几种颜色;中、青年喜欢穿鲜亮的,如绿、蓝、红等颜色。
艺术
文学
黄骅市境内代表以刘小放、何香久、田松林、张华北等人为代表,形成“大洼文学”创作群体,即以草洼地域为背景,以当地人文为题材创作小说、散文、诗歌、剧本以及民间文学等。其中,姬淑的诗歌《爱情的水晶》《我想去一次草原》获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中篇小说《风中芦苇》入选《2002年度最佳中篇小说》,并获河北省作协2002年度十佳作品奖。2004年,姬淑喆的《风中芦苇》和祁胜勇的《祁胜勇诗选》获第十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2008年,张华北的散文《秋声秋色里的大苇洼》获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
传统戏曲
黄骅市民间流传的戏曲曲种有哈哈腔、昆曲、河北梆子、评剧、京剧等。以河北梆子和京剧为主,有专业演出团体,亦有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团体。曲艺以黄骅渔鼓为代表,并流行西河大鼓、沧州木板、京东大鼓、天津时调、河南坠子等曲种,曾被民间艺人用来谋生,走村串乡说唱。
特产
黄骅冬枣
黄骅市是“东聚馆村”,冬枣种植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黄骅冬枣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原产地域保护”的果品,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黄骅冬枣具有皮薄、肉厚、核小,肉质细嫩而酥脆,酸甜适口的特点,是北方落叶果树中的高档鲜食品种。此外,黄骅冬枣总糖含量32.2%,总酸0.367%,并富含多种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含有天门冬氨酸、Thr、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被誉为“全国260余个鲜食枣品之冠”“枣中极品”和“百果之王”。
黄骅梭子蟹
黄骅梭子蟹是是中国最大的一种蟹类,也是黄骅市主要的海产品之一。其善于游泳,也会挖掘泥沙,常潜伏海底或河口附近,性格凶猛好斗,繁殖力强,生长快,3~5月和9~10月为生产旺季,渤海湾辽东半岛4~5月产量较多,怀卵蟹最大个体达750克。黄骅梭子蟹头胸甲呈梭形,与其他海域的三疣梭子蟹品种相比较,甲宽和甲厚较大;背部为淡青色,后缘和后侧呈紫色;部发达,长节呈棱柱状,內缘具钝齿蟳;前3对步足蓝色,指节紫色;肝胰腺色泽为橙红色。蟹肉色洁白,肉多,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
风景名胜
综述
黄骅市境内自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截至2022年5月,辖区内拥有2个国家级旅游景区。此外,黄骅市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17年末,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东聚馆和小堤柳村),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4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聚馆古贡枣园),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孔店万亩冬枣采摘园)。
重要景点
黄骅市烈士陵园红色旅游景区
黄骅市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原名黄骅县烈士祠,后于2000年迁建于黄骅市文化路,并正式更名为黄骅市烈士陵园。黄骅市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0656平方米,纪念展厅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两周王陵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黄骅烈士雕塑亭、赵博生烈士雕塑亭、烈士纪念碑廊、烈士纪念大厅、黄骅烈士纪念展馆等,记载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牺牲的烈士902位。2017年12月,黄骅市烈士陵园被列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沧州名人高尔夫球场
沧州名人高尔夫俱乐部是依据世界经典球场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球场风格规划修建的LINKS球场。位于中捷产业园区西部,占地5000亩,由高尔夫球场设计师罗杰·帕柯德主持设计,为27洞、标准杆72杆的LINKS风格国际标准球场。有网球场、保龄球馆、游泳馆、健身房、咖啡厅、SPA水疗馆、室内外温泉泡池、大型会议中心、卡拉OK、酒吧、中西餐厅、五星级温泉度假酒店、盛泰·名人高尔夫庄园、企业商务会馆、大型水上主题乐园和体育休闲中心等配套设施。
中捷尼特拉酒庄
中捷尼特拉酒庄位于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中捷友谊农场)境内,占地面积800亩,是唯一一家与斯洛伐克合作葡萄酒的公司,也是沧州地区唯一一家葡萄酒庄园。酒庄酿酒葡萄种植面积400余亩,葡萄苗木全部从意大利进口,红葡萄主栽品种有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西拉子(Shiraz)等;特色品种有桑娇维塞(Sangiovese)、纳比奥罗(Nebbiolo)等;白葡萄主栽品种有霞多丽(Chardonnay)、雷司令(Riesling)、贵人香(ItalianRiesling)等;特色品种有赛美蓉(Semillon)、长相思(SauvignonBlanc)等。
世博欢乐园
2010年,中捷产业园区成功引进兴建了捷克斯洛伐克两国世博馆,并在此基础上谋划了世博欢乐园大型文化旅游项目,世博欢乐园项目包括捷克馆、斯洛伐克馆、世博长廊、中捷友谊博物馆、布拉格老城广场等内容。充分发挥文化体验、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三大主导功能,目标定位为辐射环渤海的世博体验窗口和面向全世界的文化交流平台。主要包括“三馆一廊”(世博会捷克展馆、斯洛伐克展馆、中捷友谊博物馆及世博长廊)、布拉格广场、中华风情园(动漫城、4D影院及大舞台)、欢乐岛(婚庆体验园、儿童乐园及攀岩竞技基地)、星级度假酒店及特色商业街区6大板块。目前已建成捷克馆,占地2000平米;斯洛伐克馆,占地1000平米;世博长廊,占地19000平米;布拉格老城广场,占地26000平米。
2012年,世博欢乐园项目跻身沧州市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沧州市文化产业协会也将世博欢乐园列入会员单位;2013年,世博欢乐园项目被沧州市旅游局定为年度重点项目之首,成为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
著名人物
对外交流
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Huanghua City, home of winter jujube.新华网.2024-08-02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概况.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09
黄骅市建置沿革.黄骅市人民政府.2024-06-14
黄骅市.国家统计局.2024-07-08
统计用区划代码(黄骅市).国家统计局.2023-12-09
民族宗教.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09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简介.黄骅信息港.2024-08-01
南大港湿地.沧州渤海新区管委会.2024-07-08
市域内旅游景点概况.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10
黄骅市.邮编区号查询网.2024-08-01
关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相关单位地址、电话信息变更的公告.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09
华北局向河北沧州中捷通用机场颁发使用许可证.中国民用航空局.2024-02-23
自然资源.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10
由市档案馆(市史志研究中心).黄石档案(史志)网.2023-12-15
484313人!黄骅人口普查数据公布.黄骅海蓝网 .2023-12-09
黄骅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黄骅市人民政府.2024-07-08
全国爱卫会关于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镇复审结果的通报.卫健委网站.2024-07-08
河北三县(市)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燕赵人民代表网.2023-12-08
黄骅获批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试点.黄骅市人民政府.2024-07-08
黄骅市建置沿革.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15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概况.黄骅在线.2023-12-13
自然环境.黄骅在线.2023-12-13
黄骅市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2017年版).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14
黄骅市风能资源.黄骅在线.2023-12-14
自然资源.黄骅市人民政府.2024-07-07
自然资源.黄骅市人民政府.2021-07-21
自然地理.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15
河北省自然保护区名录(截止到2014年底).河北省生态环境厅.2023-12-15
河北黄骅古贝壳堤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2-15
风景旅游*黄骅古贝壳堤.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15
河北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7-07
「冰雹预警」8月31日渤海新区黄骅市气象台发布冰雹橙色预警「Ⅱ级/严重」.百家号.2023-12-15
河北省黄骅市发布冰雹橙色预警.百家号.2023-12-15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12-09
统计用区划代码(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国家统计局.2023-12-09
董鸣镝开斋节前夕走访慰问穆斯林群众.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09
渤海新区 黄骅市组织召开安全生产“百日攻坚”专题调度会议.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09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渤海新区黄骅市记录小康工程数据库.2023-12-10
黄骅市统计局关于二0二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数据库.2024-08-01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概况.黄骅市人民政府.2024-06-14
黄骅市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黄骅市官网.2024-07-21
2022年渤海新区黄骅市城市体检自体检.黄骅市人民政府.2024-06-14
河北海盐博物馆简介.黄骅市博物馆.2023-12-10
河北省A级景区名录.河北省旅游协会.2023-12-10
机场公开信息.通用机场信息平台.2024-02-23
最新消息来了!河北要新增1机场.河北新闻网手机版.2024-02-23
中捷通用机场改扩建项目顺利通过校飞,预计今年3月投用.河北广播电视台.2024-02-23
河北黄骅治蝗机场机场.民航资料.2024-06-14
黄骅市非遗保护名录.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11
燕赵都市报整版揭秘黄骅海丰镇遗址.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11
全球连线|河北黄骅:吊炉烧饼 炭火演绎的舌尖美味.新华社新闻.2023-12-13
小康中国 千城早餐|黄骅美食——海鲜尜尜汤.百家号.2023-12-13
河北省第一至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河北省文物局.2023-12-11
张宝刚:为黄骅市的文物安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河北新闻网.2023-12-11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2-11
一座土城,千年之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11
黄骅聚馆古贡枣园.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11
河北省第一至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汇总表.河北省文物局.2023-12-11
河北黄骅市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城遗址完成勘探.河北新闻网.2023-12-11
河北省第一至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河北省文物局.2023-12-11
旧城古城址.沧州新闻网.2024-07-08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2023-12-11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2-11
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出炉.河北新闻网.2023-12-11
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2-11
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2-11
河北省公布第三批17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2-11
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2-11
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2-11
河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2-11
河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公布.中国政府网.2023-12-11
麒麟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2-11
齐家务镇:非遗麒麟“舞”进校园.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11
国家级非遗河北黄骅麒麟舞,扎制和表演各有绝活.百家号.2023-12-11
黄骅渔鼓:一筒一板唱古韵.百家号.2023-12-11
黄骅冬枣.地理标志网.2023-12-10
黄骅梭子蟹.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2023-12-10
英雄之光|清明祭英烈,一起走进河北这13处国家级烈士纪念地!.百家号.2023-12-10
沧州名人高尔夫球场.中国国旅.2024-07-21
中捷尼特拉酒庄.沧州渤海新区管委会.2024-07-08
世博欢乐园.沧州渤海新区管委会.2024-07-08
黄骅:血染疆场英名永存.百家号.2023-12-08
黄骅名人-张之江.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10
黄骅名人-孙敬文.黄骅市人民政府.2023-12-10
缔结友好城市传佳话 阳新黄骅因烈士而牵手.荆楚网-楚天都市报.2023-12-08
农业部关于公布《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 示范县(第二批)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12-08
住建部公布2017年国家园林城市名单.遂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12-08
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教育部网站.2023-12-08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0-07-05
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中国文明网.2024-07-08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信息公开.2024-07-08
全国爱卫办关于2020年度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评价结果的通报.卫健委网站.2023-12-08
赛迪顾问发布《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中国经济网.2023-12-08
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安徽产业网.2024-07-08
稷下2024年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发布 昆山市稳居榜首.今日头条.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