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加沙地带

加沙地带

加沙地带(英文:Gaza Strip,阿拉伯语:قطاع غزة)是指位于西奈半岛东北部,地中海东岸,面积365平方公里的狭长区域。该区域是1988年成立的巴勒斯坦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飞地,它与被以色列领土隔开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共同组成了巴勒斯坦国控制区。

加沙地带的形状是南北狭长,东西窄小,其南北全长是41公里,东西最窄处是6公里,最宽处是12公里,区域总面积为365平方公里。该地带的北部和东部与以色列接壤,边界总长51公里;西南部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西奈半岛接壤,边界总长11公里。由于处在干旱地区,加沙地带1/3的土地是沙丘,水资源十分贫乏。地区气候则是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微冷湿润。

苏伊士运河开通前,加沙地带一直是欧亚大陆同非洲之间的主要商道和民族迁徙通道。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通过后,“加沙地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理概念。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开始,该地区的管辖权也经历了多次变动。1949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停火后,加沙地带的大部分土地处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控制之下,但是当时的埃及并没有宣布兼并加沙,而是对该地区实行军事统治。第二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加沙后,很快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撤出,该地区仍然由埃及占领。直到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军队再次攻占加沙地带。战后,以军没有撤出,而是组建了军事管制下的地方议事机构,开始对加沙地带进行控制。1971年起,以色列开始在加沙修建犹太人定居点,这为巴以冲突埋下了祸根。

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接受联合国大会第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王国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1994年5月,根据巴以双方达成的协议,巴方在加沙地带和杰里科等地实行有限自治。1995年以后,根据巴以双方陆续签署的协议,巴方控制区逐渐扩大,逐步包括了加沙地带全境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土地。2005年,以色列宣布从加沙地带撤军,结束了对加沙持续38年的占领状态。但是撤军后,以色列继续保持对加沙地带领空、领海,以及七个陆路过境点中的六个的直接控制,并建立禁行缓冲区。同时加沙地带仍然依赖以色列的水、电、电信和其他公用事业的支持。2006年,崛起的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巴勒斯坦选举中获胜,随后与巴勒斯坦地区另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爆发激烈冲突。2007年,哈马斯击败法塔赫,完全取得了加沙地带的控制权。

2007年起,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行了全面封锁,七个陆路过境点中,四个被关闭,剩下三个只进行间歇性的开放,并加强了限制。陆地边界完全封锁,并设有100米缓冲区;海上捕鱼区域被限制在3至6海里之间,偶尔扩至9海里。联合国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林克形容加沙地带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监狱”。

截至2018年,加沙地带的产业结构为:农业占13%,工业占10%,建筑业占6%,服务业占71%。以色列的严密封锁使得该地区经济发展艰难,加沙地带内80%的人口依赖国际组织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和赠款。截至2022年底,加沙地带的总人口为2375259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区域内的居民99%是逊尼派穆斯林基督徒占1%。经济方面,加沙地带以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并有少量农业和工业。截至2023年12月,加沙地带失业率达到79.3%。

历史沿革

古代

加沙地带可追溯的人类历史已有4000年,该地区曾被不同的王朝、帝国和人民统治。它最初是迦南人的定居点,后被非利士人征服,之后又落入了古埃及人的手中,被控制了大约350年。公元前730年左右,加沙地区成为亚述帝国的一部分。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占领,由于大多数居民在亚历山大军队的进攻中被杀,这一地区逐渐落入贝都因人手中。公元305年后,加沙地区被叙利亚的塞琉西帝国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托勒密王朝反复争夺,直到公元前96年被哈斯蒙尼家族占领。

公元前63年,加沙地区被罗马帝国征服。在罗马统治时期,该地区的人口包括了希腊人罗马人犹太人埃及人波斯人纳巴泰人。公元396年至420年期间,加沙地区在当时的总主教圣波菲里乌斯(Saint Porphyrius)的领导下,完成了对基督教的皈依。但公元637年后,由于加沙地区被穆斯林将军阿慕尔·伊本·阿斯征服,大多数加沙人又逐渐皈依了伊斯兰教。公元1100年,欧洲的十字军虽然从法蒂玛王朝手中夺取了加沙地区的控制权,但很快又被穆斯林世界崛起的阿尤布王朝的创始人萨拉丁·本驱逐。而阿尤布王朝对加沙地区的统治则是持续了一个世纪,直到最终被蒙古人占领。到13世纪末,加沙地区又落入了马穆鲁克王朝的手中,并成为从西奈半岛延伸到凯撒利亚的一个省份的首府。16世纪,奥斯曼帝国帝国崛起后,该地区又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并一直被统治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

英国托管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拉伯国家爆发了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大起义,在英法等国的支持下,起义军将奥斯曼土耳其人驱逐出了中东。1916年,战争还未结束时,英法两国就已经背着阿拉伯盟友,签订了《赛克斯-皮科协定》,该协定不按照中东民族与教派分布,直接瓜分了奥斯曼帝国在中东的土地,其中法国被委任统治大叙利亚(今叙利亚、黎巴嫩土耳其哈塔伊)地区,英国被委任统治伊拉克外约旦科威特和大巴勒斯坦地区。战争结束后,1920年4月,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又在意大利圣雷莫的德瓦昌城堡举行了圣雷莫会议,再次讨论了对原奥斯曼帝国在中东地区的土地的管理分配问题,并根据当时新成立的国际联盟所起草的盟约草案的第22条原则,正式确认了将巴勒斯坦地区的管理委托给了英国。1923年至1948年,加沙地区便作为巴勒斯坦地区的一部分,进入了英国托管时期。

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通过后,“加沙地带”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概念逐步形成。1947年的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181号决议,规划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阿拉伯人的国家和一个犹太人的国家。其中阿拉伯人国家的领土区域包括加利利中部和西部的部分地区、包括阿卡镇、撒玛利亚和朱迪亚的山地、雅法的一块飞地,以及从伊斯杜德(现在的阿什杜德)北部向南延伸的广大海岸地区,加沙地带和沿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边界的一部分沙漠也被包含在该地区内。而犹太人国家的领土范围则是包括肥沃的东加利利地区、从海法延伸到雷霍沃特的沿海平原以及内盖夫沙漠的大部分地区,还有包括乌姆拉什拉什(现为埃拉特港口)的南部前哨基地等。这一分治协议得到了犹太人的同意,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而广大阿拉伯国家则反对和拒绝该决议,他们于以色列建国次日即5月15日向其宣战,这便是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9年2月,埃及与以色列签订了《以色列-埃及停战协定》,该协议规定了双方的临时停战边界,其中特别确定了地中海沿岸一块由埃及军队占领的狭长地带的边界范围。而这一地带的核心是加沙城,“加沙地带”的地理概念便由此开始形成。1949年3月,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人的胜利而结束,而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中规划的阿拉伯人国家的领土区域,则是在战争结束后被以色列、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约旦瓜分。

埃及占领时期

泛巴勒斯坦保护国时期

1948年9月22日,第一次中东战争即将结束,阿拉伯联盟便在由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军队占领的加沙地带组建了一个名为“泛巴勒斯坦政府(All-Palestine Government)”的行政管理机构,意图由其来行使对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管理。而埃及政府则是以“泛巴勒斯坦政府”为名义核心,宣布建立了一个名为“泛巴勒斯坦保护国”的附庸国,将其置于当时的埃及王国的保护之下。但是该政府只得到七个阿拉伯联盟成员国中的六个(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的认可,当时的外约旦约旦河西岸地区有吞并意愿,因此拒绝承认泛巴勒斯坦政府,同时这一政府也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而在具体的管辖区域方面,“泛巴勒斯坦政府”和“泛巴勒斯坦保护国”实际也只拥有加沙地带这一块土地。

1948年12月,“泛巴勒斯坦政府”被迁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首都开罗,自此该机构再也没有被允许回到加沙地带,而加沙地带的统治实际是由埃及王国委任的军事行政长官和机构完成。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由穆罕默德·纳吉布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运动推翻了埃及法鲁克一世国王,自此埃及由王国转为了共和国。而新的埃及政府上台后,对“泛巴勒斯坦政府”继续采取了控制和削弱措施,并最终在1953年,从名义上解散了“泛巴勒斯坦政府”,只保留了该政府中的总理希尔米的虚职,用于代表巴勒斯坦人出席阿拉伯联盟的会议,加沙地带则是继续由埃及进行实质统治。

1956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军队迅速被以色列军队击败,加沙地带落入以色列手中。最初以色列人想要吞并加沙地带,当时的以色列开国总理戴维·本-古里安在回复美国时任总统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要求以色列撤军的信件中,仅表示将撤出“埃及领土”,暗示了不会撤出加沙地带。但最终在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以色列不得不于1957年撤出了加沙地带。埃及则在恢复对加沙占领的当年,开始组建地方议会,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鼓励当地居民建立工会和妇联等社会团体。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时期

1958年2月1日,经过两国全民投票,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叙利亚决定正式合并,组成新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并宣布由埃及总统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来担任新的联合共和国总统,自此埃及和叙利亚进入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时期。而在建国的第二年6月,总统纳赛尔便签署法令,以未能推进巴勒斯坦解放事业为理由,正式将“泛巴勒斯坦政府”和“泛巴勒斯坦保护国”的全部机构和职务终止,加沙地带正式并入“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由埃及人继续管辖。1962年,阿联政府在加沙地带成立了由民众选举产生的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同年,埃及军事长官开始将地方立法机构的控制权交给当地人士。而在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后,埃及允许其在加沙地带建立了基地,并提供了部分轻武器,巴解游击队自此开始从加沙出发袭击以色列目标。

以色列占领时期

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国防军再次占领了加沙地带。而和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被迫撤出不一样,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不再撤出加沙地带,而是直接将其纳入以色列管辖范围,并在加沙地带建立起了军事管理体制。1967年6月起,以色列根据《日内瓦第四公约》对约旦河西岸地区、加沙地带、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等新占领土地实行军事统治,该公约规定了占领地区军事管理的原则基础。从1971年起,以色列开始在加沙地带修建犹太人定居点,首个定居点是加沙地带西南部的古什·卡蒂夫定居点。

1978年,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以色列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埃及彻底放弃了对加沙地带的领土诉求,并彻底切断了同加沙地带的联系。但同时协议也要求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要在埃及、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代表的参与下组建和选举过渡自治机构,并且在当地的自治当局能够履行能力后,以色列军事管理机构及其民政管理机构需要立即撤出。

1987年,为抗议以色列的军事占领,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地区爆发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此次起义主要为抗议、罢工、公民不服从和部分暴力,武装性质不明显,但是此次起义时间长达六年,直至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定。而起义期间,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接受联合国大会第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王国为首都的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理时期

逐步接管时期

1993年,以色列亚西尔·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通过秘密会谈,签署了《奥斯陆协议》,巴解组织正式承认以色列,而以色列也承认巴解组织作为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和双边谈判伙伴。该协议还推动成立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其任务是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部分地区进行有限的巴勒斯坦自治。1994年5月开始,以色列开始将加沙地带的政府权力分阶段向巴勒斯坦权利机构移交,该地区的大部分区域(除了定居点和军事区)都逐渐由巴勒斯坦人接手。以色列军队逐步撤离了加沙城和其他主要城镇地区,由新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管理和维持治安,亚西尔·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也选择将加沙城作为其第一个省级总部。而在逐步撤军的同时,以色列也从1994年开始建设边境隔离墙。

2000年9月,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巴拉克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戴维营举行的中东和平峰会谈判失败,加上以色列反对派领袖阿里尔·沙龙率领利库德集团参观了伊斯兰教第三圣地阿克萨清真寺,使得整个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再次陷入愤怒,随即爆发了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此次起义有了更多的武装对抗的特征,哈马斯和杰哈德开始使用火箭弹对以色列目标进行打击。作为应对武装袭击的措施之一,以色列开始重建之前被摧毁的加沙地带的边境隔离墙。

以色列全面撤出加沙

2005年2月,时任以色列总理沙龙提出并推动的《脱离接触计划实施法案》得到以色列政府批准,自此以色列开始实施从加沙地带的单方面撤军行动,除了以色列军队和定居者全面撤离之外,以色列方面还拆除了加沙地带周边的21个犹太人定居点。到2005年9月12日时,以色列内阁正式宣布,结束了以色列对加沙地带长达38年的军事占领。自此,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开始全面接管加沙地带的日常管理。但是撤军后,以色列继续保持对加沙地带领空、领海,以及七个陆路过境点中的六个的直接控制,并建立禁行缓冲区。同时加沙地带仍然依赖以色列的水、电、电信和其他公用事业的支持。

哈马斯全面接管时期

2006年1月,以色列全面撤军的第二年,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组织了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民众进行了第二届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结果以“变化与变革”口号参选的哈马斯赢得了选举。他们拿下了总选票42.9%的多数票和132个席位中的74个席位(56%)。但是在赢得选举后,哈马斯拒绝承认以色列,也拒绝放弃暴力袭击策略,这引发了以色列、美国、俄罗斯联合国欧盟,以及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制裁。而2006年3月至6月,由于哈马斯与控制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法塔赫在政府权力分配上产生了尖锐分歧和矛盾,双方关系开始紧张。12月开始,双方开始爆发武装冲突。

2007年6月10日,哈马斯与法塔赫的冲突达到顶峰,双方在加沙地带爆发了“加沙之战”,交战一直持续到15日,法塔赫动用了国家安全部队和“总统卫队”与哈马斯交战。法塔赫领导人、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和哈马斯时任总理的伊斯梅尔·哈尼亚的住所均遭到枪击和炮弹袭击。6月15日,哈马斯全面控制了加沙地带,驱逐和罢免了所有的法塔赫官员,加沙地带自此进入了哈马斯全面控制时期。

2008年,以色列发动加沙战争,从陆海空三方攻击哈马斯,使其伤亡六千余人。战后,以色列继续对加沙地带实施全方位的封锁,并在随后的几年内联合埃及陆续关闭了加沙地带的所有七处口岸,不允许人员或物资进出,仅对重病患者和有限的人道主义救援放行。如此一来,加沙地带不仅难以获得重建所需的物资,无法从战争中恢复,而且食物短缺、水源缺乏、电力紧张、土地污染与医疗条件恶化等各类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在贫困境况下艰难求生的加沙年轻人对现状极为不满,选择加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这又导致封锁的加剧。

2017年10月12日,哈马斯与法塔赫在埃及的协调下于开罗签订和解协议,法塔赫于12月1日前接管由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但该协议的落实情况却并不乐观,包括举行大选在内的进程迟迟得不到推进,以致于哈马斯仍然以加沙地带为基地,在2018年与2019年再度与以色列发生冲突。2021年1月,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签署总统令,确定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总统选举和巴解组织最高权力机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选举分别于5月22日、7月31日和8月31日举行。然而,4月30日凌晨,阿巴斯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推迟原定于5月22日开始的全面大选。实际控制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强烈反对推迟举行选举,认为阿巴斯及其领导的法塔赫的行为是在“上演一场政变”。

新一轮巴以冲突时期

2023年7月8日凌晨,以军对加沙地带发起代号为“护刃行动”的大规模军事攻势。10月7日,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火箭弹袭击。同日,以色列国防军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对哈马斯发起“铁剑”行动。11月14日,以色列国防军控制了哈马斯位于加沙城的宪兵总部。当地时间11月24日上午7时,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2024年3月25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表决通过一份要求立即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实现停火的决议草案,这是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首次在安理会决议中明确要求停火。5月9日,双方在开罗举行的加沙地带停火谈判破裂,以色列继续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发动进攻。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特别会议并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在加沙地带实现“立即、无条件和永久”停火。

当地时间2025年1月15日,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在多哈宣布,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就加沙地带停火和被扣押人员交换达成协议,停火协议会分阶段实施。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加沙停火协议后,以色列军队继续在加沙地带发动袭击,造成至少4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多名儿童。1月18日,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加沙地带停火协议于当地时间1月19日上午8时30分生效。1月19日,加沙地带停火协议因未收到加沙地带扣押人员获释名单暂缓生效后,以色列继续袭击加沙地带多地。当地时间2月17日,落实“两国方案”国际联盟第四次高级别会议在开罗举行。3月2日,以色列政府暂停允许任何救援物资进入加沙地带。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8日,以色列国防军恢复对加沙地带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方面称,以色列单方面结束停火,以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政府推翻停火协议。4月7日,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表示,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爆发大规模冲突以来,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210名记者死亡。4月16日,以色列国防部长伊斯拉埃尔·卡茨表示,以军会无限期留在加沙地带、黎巴嫩叙利亚所谓的安全区。其还表示,会继续阻止任何人道援助进入加沙,这是对哈马斯施压的重要手段。截至4月21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缓冲区”已建立了15个新的军事基地。截至4月22日,以军已控制加沙地带约40%的区域。当地时间4月24日,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地带多个地区发动袭击,造成至少55人死亡。当地时间4月25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表声明称,由于进入加沙地带的口岸持续关闭,七周多以来没有任何人道主义或商业物资进入该地带,加沙的粮食储备已经耗尽。当地时间4月26日,以军轰炸了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和沙提难民营,已造成至少49人死亡、108人受伤。截至2025年4月26日,自2023年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共造成51495人死亡,另有117524人受伤。4月27日,卡塔尔方面表示,此前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加沙地带停火谈判“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依然存在分歧。

地理情况

加沙地带位于西奈半岛东北部,地中海东岸,北纬31°27′,东经34°24′的区域。它的形状是南北狭长,东西窄小,其南北全长是41公里,东西最窄处是6公里,最宽处是12公里。地带的东面和北面与以色列有51公里长的边界线,西南面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西奈半岛有接11公里的边界线,西面是地中海,总面积是365平方公里。

地形

加沙地带的地形主要由与海岸线平行的三个小山脊和平原组成,这些山脊由更新世全新世年龄的风沉积砂岩组成,当地称为“库卡”,夹有红色细粒古土壤,称为“哈姆拉”。这三个小山脊被河谷隔开,河谷里充满了冲积物。加沙地带总体地势平坦,部分区域稍有起伏,海岸附近有沙丘。该地带的海拔最高点是阿布奥达点(Joz Abu 'Auda),该点海拔105m。地区主要河流是加沙干河,围绕加沙干河建立有加沙干河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加沙地带唯一的沿海湿地。

气候

加沙地带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旱,雨水稀少,每年降雨量约390毫升,常年均气温在18-33度之间。最热月份为7月到8月,气温最高可达38℃左右;冬季微冷湿润多雨,平均气温为4到11℃,最冷月份为1月。雨季为12月至第二年3月,年降雨量高于埃及地区,其南部为225毫米,北部为400毫米。

资源

加沙地带约1/3的地区有灌溉水,但南部的瓦迪加扎河在夏天几乎碘化钠,仅冬天有少量的水。大部分水资源常常被上游的以色列用光,加沙和约旦河西岸80%以上的水资源被以色列占有,水资源相对丰富的约旦河西岸有三个天然的地下蓄水池,以色列占用了两个,导致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和巴勒斯坦政府所在的约旦河西岸地区所拥有的水资源只相当于以色列的1/5。加沙地带10%左右的水资源依赖以色列供应。地表水资源的匮乏导致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只能依赖地下水。由于长期过度抽取地下水,加沙地带的蓄水层常常发生海水倒灌、水质恶化等问题,超过97%的水已不适合饮用,导致加沙地带的饮用水不得不依靠海水净化和生活污水再循环利用。

人口

截至2023年10月,约210万人居住于加沙地带,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507人。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世界概况》,加沙地带的中位年龄为18岁,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为75.66岁。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至少有180万人流离失所,约占加沙人口的八成。

健康医疗

由于年轻人数量众多,加沙是全球死亡率最低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每年为0.315%。婴儿死亡率在22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05位,每1000名新生儿中有16.55人死亡。根据人类贫困指数,加沙地带在135个国家中排名第24位。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位于阿布迪斯的圣城大学于2002年底为CARE International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巴勒斯坦人口的饮食缺乏程度非常高。研究发现,17.5%的6-59个月儿童患有慢性营养不良。53%的育龄妇女和44%的儿童被发现患有贫血。截至2016年,约70%的加沙家庭在获取充足粮食方面存在不安全感,需要联合国机构援助的人数已从2000年的72000人增加到2014年的800000人。

哈马斯接管加沙地带后,加沙地带的卫生状况面临新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巴勒斯坦内部政治分裂的后果表示担忧;社会经济衰退、军事行动、以及身体、心理和经济上的孤立对加沙人民健康的影响。在2012年对被占领土的一项研究中,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加沙大约50%的幼儿和两岁以下婴儿以及39.1%接受产前服务的孕妇患有缺铁性贫血。该组织还观察到五岁以下儿童的慢性营养不良“没有改善,而且可能正在恶化”。

希望在以色列医院接受医疗服务的加沙人必须申请医疗签证许可证。2007年,以色列国发放了7176份许可证,驳回了1627份申请。

2012年,土耳其沙特阿拉伯资助的两家医院进行建设。

2023年10月,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爆发新一轮冲突。11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迈克尔·瑞安警告称,加沙地带的流离失所者高度集中在人口密集地区,大雨淹没了临时搭建的营地,使得流行病危机波及的人数与住院伤员人数相当,“绝对有可能出现大规模流行病”。同时,较低气温导致儿童出现肺炎,妇女分娩需求也加剧了加沙地带的危机。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2日晚,巴勒斯坦卫生部长马伊·凯拉表示,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协调下,世界银行项目拨款的一批药品已开始运抵加沙地带。

2024年5月,巴勒斯坦第76个“灾难日”前夕,巴勒斯坦中央统计局发布报告,报告显示,加沙地带的居民缺乏住房、食物和水等基本生活物资。此外,加沙地带还遭遇严重用水危机。新一轮巴以冲突之前,加沙地带的人均用水量估计约为每人每天84.6升。2023年10月7日以后,这个数字下降到只有每天3到15升。

2024年8月16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现一名未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10月龄婴儿确诊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这是加沙地带近25年来首例该病病例。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加沙地带另有3名儿童出现急性面部麻痹症状,这3名儿童的粪便样本已送往约旦检验。8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代表皮佩尔科恩表示,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已同意在加沙地带暂时停火,以便为加沙地带64万多名10岁以下儿童接种脊灰疫苗。

当地时间2024年9月1日,在加沙地带为当地64万名10岁以下儿童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行动展开。整个疫苗接种行动分三个阶段,从9月1日起分别在加沙地带中部、南部和北部进行,每一阶段将持续3至4天。当地时间9月12日,加沙地带全境的首轮脊髓灰质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完成,有大约559000名加沙地带儿童接种了第一剂脊灰疫苗。当地时间10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对加沙地带南部儿童进行的第二轮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开始,当天有超过14万名儿童接种了疫苗;此前,在加沙地带中部开展的第二轮疫苗接种已经结束,共有超过181000名加沙地带中部儿童完成了本轮接种。

2024年12月,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发言人路易丝·沃特里奇表示,加沙已成为世界上截肢儿童人数占总人口比最高的地方,由于医院缺少医疗物资,许多人被迫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接受手术。当地时间12月30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本轮巴以冲突“摧毁”了加沙地带北部的医疗系统,当地医院已“完全无法运转”。声明同时呼吁冲突各方根据国际人道主义法尊重和保护医疗设施。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3日,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发布消息称,随着以军继续对加沙地带发动袭击,超过240万巴勒斯坦人面临人道主义灾难,遭受饥饿折磨,营养不良率上升。3月4日,约旦武装部队与世界卫生组织和约旦卫生部合作,从加沙地带撤出29名患病儿童及其家属。这是第一批会在约旦接受治疗的加沙患病儿童,他们会在约旦多个医院接受治疗。4月9日上午,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布消息称,加沙地带内部有超过6万名儿童因营养不良面临严重的健康风险。加沙卫生部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过境点的关闭导致食物和药品无法进入加沙地带,很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病例的数量继续上升,而脊髓灰质炎疫苗等疫苗的短缺也使得儿童的健康面临更多的威胁。4月14日,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称,加沙地带的人道危机已达到冲突爆发18个月以来的最严重程度。当地时间4月15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表示,由于以色列持续封锁,六周以来没有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停火期间进入的物资现已耗尽,加沙再次面临发生饥荒的可能性。当地时间4月18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称,该机构在加沙地带管理着115个避难所,其中居住着超过9万名流离失所者。

公共教育

2010年,加沙青年文盲率低于1%。根据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数据,加沙有640所学校:383所公立学校、221所近东救济工程处学校和36所私立学校,总共为441452名学生提供服务。

2010年,加沙中部的一所私立学校Al Zahara推出了一项基于数学计算的心理发展特殊项目。据学校校长Majed al-Bari介绍,该项目于1993年在马来西亚创建。

2012年,加沙地带有5所大学,还有8所新学校正在建设中。到2018年,已有九所大学开放。

1998年在加沙成立的应用科学与技术社区学院(CCAST)于2003年迁入新校区,并于2006年在加沙南部成立了加沙理工学院(GPI)。2007年,该学院获得应用科学大学学院(UCAS)授予学士学位的认证许可。2010年,学院共有学生6000人,分属8个院系,提供40多个专业。

政治

行政及司法

自2007年接管加沙以来,哈马斯对加沙地带行使行政权力,它通过自己的特设行政、立法和司法机构管理该地区。哈马斯在加沙适用的法律以奥斯曼法律、英国托管地1936年法律、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法、伊斯兰教和沿用的部分以色列军事统治时期的法令为基础。截至2023年,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维持着一个由民事和军事法院以及检察机关组成的司法系统。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加沙地带被划分为了5个行政省,从北往南依次是北加沙、加沙省、代尔拜莱赫汗尤尼斯拉法。该地带内比较大的城镇主要有8个,其中最大的城市是地区首府加沙城,它的人口超过80万人。而北加沙省境内主要有拜特哈农、拜特拉希亚和贾巴利亚三个较大的城市,代尔拜莱赫省只有一个代尔拜莱赫市较大,汗尤尼斯省拥有巴尼·苏海拉市和汗尤尼斯市两个较大的城市,拉法省主要城市只有一个拉法市。

治安管理

2007年后,加沙地带的治安管理主要是由哈马斯通过其军事部门卡桑旅、内务安全部门和警察部队负责,外界估计卡桑旅至少有3万人。而加沙地区除了哈马斯外,还有一支武装派别——杰哈德,其军事部门圣城旅估计有8000名武装人员。加沙地带的第三大派别是人民抵抗委员会,其军事部门被称为纳赛尔·萨拉赫·丁旅。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的派别组织拥有武装。

经济

加沙地带有自己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其中农业主要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其主要农产品有橄榄、柑橘、蔬菜、牛肉和乳制品。而该地带的工业则通常是小型家族企业,主要生产纺织品、肥皂、橄榄木雕刻品和珍珠母纪念品。在进出口方面,加沙地带主要是出口柑橘和切花,主要进口则是食品、消费品和建筑材料,该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以色列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截至2018年,加沙地带的产业结构为:农业产值占加沙地带总产值的13%,工业占10%,建筑业占6%,服务业占71%。

加沙地带的经济受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以色列几乎全面封锁,由于该地区人口密度高、土地准入有限,又有严格的内外安全控制,再加上以色列军事行动的持续影响,以及对跨境劳动力和贸易准入的限制等因素,最终导致加沙地带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2008年到2009年的以色列军事行动毁灭了加沙生产资本总存量的60%,2014年的袭击又摧毁了剩余部分的85%。损毁的生产性资产包括道路、发电站、工业和商业设施、农业用地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和相关资产。

此外,加沙长期以来的电力危机不断加深。2018年初,平均每天只为住户供电两小时,电力短缺继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不仅严重削弱生产活动,而且阻碍提供基本服务。据萨拉·罗伊称,以色列国防军的一名高级官员在2015年告诉近东救济工程处的一名官员,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政策是:“没有发展,没有繁荣,没有人道主义危机。”

加沙地带2009年的人均收入(PPP)统计为3100美元,位居世界第164位。而到2018年时,加沙地带的人均实际收入比世纪之交下降了30%。截至2022年底,该地带的80%的人口依赖国际组织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和赠款,青年失业率为71%,总体贫困率为64% ,其中有33%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

2023年10月25日,日内瓦发布巴勒斯坦年度经济报告。该报告称,从2006年至2022年,加沙地带经历了16年的“逆向发展”,经济状况极其严峻,预计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援助才能修复其经济。这份报告称,以色列自2007年以来对加沙地带实施的封锁加剧了当地的经济挑战,随着紧张局势加剧,加上和平进程长期停滞,加沙地带经济陷入困境。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从2006年至2022年期间,加沙的居民总数增加了61%,而人均经济产值却从2006年1994美元减少至2022年的1257美元,大幅下降了37%,失业率则从35%增加至45%。与此同时,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中。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人均经济产值从2006年的2923美元增加到了2022年的4458美元。这些情况充分表明,80%人口依赖国际援助的加沙经济已经“空洞化”。

2024年1月31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表示,冲突导致加沙2023年本地生产总值(GDP)下跌24%,全年人均GDP下跌26.1%。即使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并开始重建,按照2007至2022年的增长趋势,即每年平均增长率0.4%推算,加沙地带的GDP要到2092年才能够恢复到2022年的水平。

2024年5月,巴勒斯坦第76个“灾难日”前夕,巴勒斯坦中央统计局发布报告,报告显示,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军事行动持续,加沙地带数十万栋房屋遭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约300亿美元,巴勒斯坦民众生活遭遇严重威胁。

2025年1月25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联合国表示,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战争使加沙地带的发展倒退了60年,而筹集重建加沙所需的数百亿美元资金会是一项艰巨任务。

交通和电信

公路

萨拉丁公路(也称为Salah ad-Deen公路)是加沙地带的主要公路,它以12世纪阿尤布王朝将军萨拉丁(Salah al-Din)的名字命名,全长超过45公里,横跨从南部的拉法过境点到北部的埃雷兹十字路口,被称为是加沙地带的交通动脉。

铁路

从1920年到1948年,加沙地带有部分采用标准轨距的巴勒斯坦铁路,连接该地区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但是已被荒废。

海运

加沙地带拥有一个重要港口:加沙港,该港口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港口。巴以双方之前根据《奥斯陆协议》,计划扩建该港口,但自从哈马斯在2006年选举中当选为多数党以来,该港口一直处于被以军封锁状态。以色列海军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都实施封锁,这限制了加沙生活物资的进口。据人权组织观察称,以军的封锁特别限制了人员和商业的流动,其中出口受到的影响最大。

航空

亚西尔·阿拉法特国际机场于1998年11月24日《奥斯陆第二协议》和《怀伊河备忘录》签署后启用。2000年10月被以色列关闭。2001年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期间,其雷达站和控制塔被以色列国防军飞机摧毁,2002年1月以军使用推土机夷平了跑道。

电信

加沙地带拥有由PalTel(Jawwal)和Cellcom等以色列服务商提供的广泛移动电话服务,互联网服务则是由四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它们争夺ADSL和拨号客户。2004年,大多数加沙家庭拥有收音机和电视(70%以上),大约20%拥有个人电脑。居住在加沙的人们可以收看自由贸易协定限制内的卫星节目、巴勒斯坦广播公司、以色列广播局和以色列第二广播局的广播电视。

以色列的封锁

陆地过境点封锁

2007年前,加沙与以色列之间有五个过境点供行人和货物通行,包括:主要用于货物运输的卡拉姆·阿布·萨利姆(凯雷姆沙洛姆口岸)过境点;行人专用的拜特哈嫩(埃雷兹)过境点;用于燃料输送的阿什·舒贾伊亚(纳哈勒奥兹)过境点,另外还有阿尔·茫塔尔(卡尔尼)和苏费过境点。其中阿什·舒贾伊亚在2010年被关闭,阿尔·茫塔尔2007年被关闭,苏费过境点2008年被关闭。

截至2020年,加沙地带只有三个过境点供行人和货物进出:位于南部,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接壤的的拉法过境点,以及北部的埃雷兹过境点和东南部的凯雷姆沙洛姆口岸过境点。埃雷兹过境点主要限于人道主义情形或持有特别许可证者,此外还有贸易商和商人。该过境点是通往约旦河西岸地区和东耶路撒冷的唯一门户。

据以色列人权组织Gisha称,以色列国防部的文件显示,2007年至2010年间,以色列采用数学公式确定可允许进入加沙的最低货物数量。这些公式基于对库存的基本货物和产品、每种货物人均日消费量和加沙居民人数的估算。当某些产品达到警告低限时,则以色列当局增加这些产品的流入,除非存在有意减少的政策。

在货物运输种类方面,以色列制定了不许巴勒斯坦人进口的“两用”民用物品清单,原因是这些物品可能具有潜在的军事用途。这份清单包含56项需要“特批”才能带入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物品,包括民用机械、零配件、化肥、医疗设备、器具、电信设备、金属、化学品、钢管、铣床、光学设备和导航设备。另外还有61个针对加沙地带的特别项目,包括建筑材料;生产部门的原材料,例如木材和杀虫剂;医疗设备;以及季节性洪水期间使用的水泵。

陆地边界和海上封锁

以色列除了控制加沙地带的商业和行人陆路过境点外,还控制其海域和空域。 据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称,以色列在边界附近划定了深入加沙的100至500米的危险区,设立了深入加沙的100至300米的限制进入区或“缓冲区”,农民只能步行进入,在与以色列的边界沿线设有100米禁区。在海上,《奥斯陆协定》中商定的开放捕鱼区域延伸到距海岸20海里,但实际上很少超过12海里。自2006年以来,以色列允许捕鱼的区域在3至6海里之间,偶尔扩至9海里,12或15海里。从事渔业工作者经常遭受暴力,被以色列海军视为越界者会遭逮捕,他们的船只会被没收,有时会遭到枪击。

“世界最大的监狱”

2021年,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林克在就巴以冲突升级召开的在线特别会议上形容,加沙地带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监狱”。并称这一块飞地不过是“一块面积很小的土地,却面临非法的海陆空封锁,这里有超过200万人被占领,并与外界隔绝”。

限时开放

2023年11月4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阿维切·阿德拉伊表示,以军会在5日提供4个小时(当地时间10时至14时,北京时间16时至20时)的窗口,供加沙平民按照指定路线向南撤离。当地时间11月24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12月15日,以色列批准通过凯雷姆沙洛姆口岸过境点“临时”向加沙地带运送援助物资。

加快封锁

2024年3月30日,法国回声报》网站称,据卫星照片显示,以色列加紧了在加沙地带的战后建设工程。工兵部队的推土机和其他机器已经投入使用。这些行动包括沿边界建立一片宽约1公里的“缓冲区”,完全禁止巴勒斯坦人进入,行动所涉范围总计约占加沙地带16%的面积。为了完成战后将实施的部署,以色列正准备挖掘一条将加沙地带从中间一分为二的走廊,由此可以控制来自加沙北部数十万巴勒斯坦人的通行。所有这些项目在国际上招致诸多批判。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沃尔克·图尔克批评对未来缓冲区内住宅的破坏和对该地区居民的驱逐,并警告称,迁移平民可构成战争罪

拉法过境点关闭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4日,欧盟委员会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代表团在埃及访问了埃及与加沙地带之间的拉法过境点。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驻埃及代表萨巴特表示,这些等待进入加沙的援助物资堆积在埃及一侧,由于拉法过境点被以军关闭,这些物资中只有相当有限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凯雷姆沙洛姆口岸过境点进入加沙。

相关事件

以军被曝对加沙平民无差别攻击

2024年12月,以色列《国土报》报道称,多名以色列国防军士兵承认,以军在加沙地带对巴勒斯坦平民进行了无差别攻击,造成大量平民死伤。以军在加沙地带“内察里姆走廊”附近任意射杀平民,不仅随意对未经确认身份的目标开火,不同部队甚至还在此展开了“杀人比赛”。以军252师一名军官表示,所谓“内察里姆走廊”并没有准确的官方定义,但却在加沙人尽皆知。在这个延伸至地中海,长约7公里的狭长地带,以军构建了基地和火力点,随意射杀任何靠近这片区域的人,他们也不会清理死者的尸体,而是任由其堆放在当地被野狗啃食。另外两名在252师服役的军官表示,按照正常程序,部队杀死哈马斯或其他武装人员后,需要拍照给情报部门确认死者身份。其中一名军官表示,但在实际执行时,“军方会把我们在那里射杀的人都算作恐怖分子”。此前,以军宣布击毙的200多名“武装分子”中,只有10人被真正确认为哈马斯成员。据报道,不少官兵认为,当地以军的暴行应归责于252师师长耶胡达·瓦赫准将,他曾公开声称,自己的作战原则是把加沙所有人都视为恐怖分子,而且还随意调整“军事禁区”的位置,然后命令部下杀死靠近此处的“入侵者”。12月20日,半岛电视台报道称,以军对以色列《国土报》的相关报道表示否认,称以军在加沙地带所有行动都是按照计划与命令进行的。12月21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斯特凡纳·迪雅里克对此回应称,对于加沙发生的一切,包括对巴勒斯坦平民的杀害以及哈马斯和其他组织持续扣押人质都需要被追究责任。同时,斯特凡纳·迪雅里克还呼吁立即停火。

伊斯兰合作组织通过阿拉伯加沙重建计划

2025年3月7日,伊斯兰合作组织外长理事会巴勒斯坦问题特别会议在沙特吉达召开,会议重点讨论如何应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持续驱逐,并通过了阿拉伯国家的加沙重建计划。加沙重建计划由埃及草拟,内容是重建加沙地带,且不让240万加沙人离开本土。该计划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接管加沙建议的回应。此前特朗普建议将加沙的巴勒斯坦人迁往埃及和约旦,要让加沙地带变成“中东的里维埃拉”。3月8日,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的外长表示,他们支持阿拉伯国家提出的加沙重建计划。该计划将耗资530亿美元,而且将避免当地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

美媒曝美以密谋“强迁加沙人”

2025年3月16日,多名知情人士向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表示,美国政府和以色列政府已就强制迁移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民众一事接触苏丹索马里两国政府。此外,美以还有意拉叙利亚现政权参与相关计划。报道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为结束巴以冲突、重建加沙地带,正酝酿多重选项,其中之一是将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民众迁往其他国家安置。美以两国官员据信已与苏丹、索马里方面沟通相关事宜,还考虑把叙利亚当作安置加沙人的目的地之一。按照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说法,特朗普政府尝试经由“第三方对话者”与叙利亚现政权接触,商谈迁移加沙人计划。尚不清楚叙方是否有回应。不过,索马里驻美国大使达希尔·哈桑否认美以两国政府就强迁加沙人事宜接触索方。他表示,“散播此类未经核实的信息”恐助推“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招兵买马,进而导致地区安全局势恶化。

以军向救护车和消防车开火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9日,以色列国防军承认23日在加沙地带南部误向救护车和消防车开火。以军声明称,以军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的泰尔·苏尔坦区向哈马斯车辆开火,打死数名哈马斯武装成员。在初次开火后,又有更多车辆可疑地向以军部队驶来,部队向可疑车辆开火予以还击,并消灭了多名哈马斯和杰哈德武装成员。声明称,经过初步调查,确定其中一些可疑车辆为救护车和消防车。4月1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达尼洛·图尔克强烈谴责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急救车队,并要求就此展开“独立、迅速和彻底的”调查。图尔克还发布一份声明,称该袭击造成加沙15名医务人员和人道主义工作人员丧生,死者遗体后来被人发现埋在被毁车辆附近。声明还称,按照国际人道主义法,医务人员以及人道主义和应急工作人员必须得到冲突各方保护。同时,以色列作为占领方,有责任保护平民并为他们提供包括医疗服务在内的基本生存保障。当地时间4月20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公布对该事件的调查结果,承认出现误判,并表示以军第14旅旅长因对该事件负有总体责任会受到训诫,以军戈兰尼营副营长作为本次事件的现场指挥官,会被撤职处理。

参考资料

CCTV.com.央视网.2023-10-09

巴勒斯坦国(the State of Palestine).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0-10

مليونان و375 ألف نسمة عدد سكان قطاع غزة مع نهاية 2022.新华网阿拉伯语.2023-10-09

为何这里会成为200多万人的“露天监狱”.凤凰网.2023-10-09

被占38年,加沙今晨回归巴勒斯坦.新浪网.2023-10-09

巴勒斯坦法塔赫和哈马斯领导人举行会晤.新华网.2024-03-01

以色列占领给巴勒斯坦人民造成的经济代价:关闭和限制下的加沙地带.联合国.2023-10-10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决议 对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和以色列发生的侵犯和践踏人权指控进行调查.联合国.2023-10-10

联合国称加沙地带已不宜居住:经济或到2092年才能恢复至冲突前水平.海外网-今日头条.2024-02-01

加沙的另一面.巴勒斯坦周刊.2023-10-09

叙利亚乱象的历史根源:法国对叙利亚“以夷制夷”的殖民统治.澎湃新闻.2023-10-09

..2023-10-09

巴勒斯坦问题的历史.联合国官网.2023-10-09

埃及-以色列停战协定.联合国.2023-10-09

加沙地带定居点统计.以色列国防军官网.2023-10-09

1948年9月28日泛巴勒斯坦政府代理外交秘书致联合国秘书长电报.联合国官网.2023-10-09

..2023-10-09

埃及和叙利亚组成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为何3年就迅速解体了?.澎湃新闻.2023-10-09

1967年战争和对东耶路撒冷及其他巴勒斯坦领土的军事占领.联合国.2023-10-09

1983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大会记录汇编.联合国.2023-10-09

实际实现巴勒斯坦人民 不可剥夺权利的方法.联合国.2023-10-09

巴勒斯坦问题的起源与演变 第五部分(1989-2000).联合国.2023-10-09

403 Forbidden.党建网.2023-10-09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3-10-09

以色列占领给巴勒斯坦人民造成的经济代价.联合国.2023-10-09

“以色列在战争中”,这次的巴以冲突真的不一样.新华网.2023-10-09

资料图片:沙龙参观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新浪新闻.2023-10-09

..2023-10-09

加沙简史.经济观察网.2023-10-09

观天下·巴以冲突丨巴以大规模冲突前发生了什么?.人民网.2023-10-09

加沙,何以成为巴以“火药桶”?.澎湃新闻-新浪新闻.2024-01-22

巴勒斯坦结束长期分裂 法塔赫与哈马斯签署和解协议.界面新闻-凤凰网.2024-01-22

以色列战机猛炸加沙 准备地面进攻.新华网-今日头条.2024-02-06

巴以局势升级:哈马斯呼吁“全面起义”,以色列开展“铁剑”行动.环球网-今日头条.2023-10-07

以巴升级现场:哈马斯进攻后袭击加沙.半岛电视台.2023-10-07

连线|在以华人:近距离听到火箭弹袭击,公司停工学校停课.澎湃新闻-今日头条.2023-10-08

以色列军方:已控制加沙哈马斯宪兵总部.中国青年网-新闻.2023-11-15

加沙地带停火协议正式生效.界面新闻.2023-12-19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加沙斋月停火 ,美国投弃权票!.今日头条.2024-03-25

以色列官员:停火谈判破裂 以军将继续在拉法发动进攻.今日头条.2024-05-10

联大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加沙立即停火.新华社国际-今日头条.2024-12-12

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加沙停火协议 本月19日生效 分三阶段执行.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01-16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后,以色列对加沙的袭击仍在继续.环球网-今日头条.2025-01-17

加沙地带停火协议今将生效.界面新闻.2025-01-19

以军发言人:因未收到加沙地带扣押人员获释名单 以军将继续作战.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01-19

加沙地带民防机构:以军袭击加沙多地 已致8死多伤.央视新闻.2025-01-19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4691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北青视频-今日头条.2025-01-20

落实“两国方案”国际联盟第四次高级别会议在开罗举行.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02-18

以暂停允许救援物资进入加沙 英首相办公室:援助不能受阻.环球网-百家号.2025-03-04

以军已控制加沙地带约四成区域.央广网.2025-04-22

哈马斯称以色列单方面结束停火.新京报-百家号.2025-03-18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50752人死亡.海外网-今日头条.2025-04-08

以色列防长:以军将无限期留在三个邻国.参考消息-今日头条.2025-04-17

巴以局势 以防长称将继续阻止人道援助进入加沙.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04-18

以军袭击加沙多地 至少55人死亡.光明网-今日头条.2025-04-25

联合国机构:目前加沙粮食储备已经耗尽.国际在线.2025-04-26

【#以军对加沙密集袭击已致49人死亡# 】#以军48小时内袭击加沙约120个目标# .北京日报-新浪微博.2025-04-27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51495人死亡.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04-27

卡塔尔首相:加沙停火谈判“取得进展”但分歧仍存.新华社-百家号.2025-04-29

巴勒斯坦.一带一路数据网.2023-10-09

瓦迪·埃斯·萨尔卡更新世全新世古土壤的起源、性质和地层学(加沙地带,巴勒斯坦).Temas de Correlación Geológica III.2023-10-09

MANAGEMENT PLAN- WADI GAZA.mahmiyat.2023-10-09

罗爱玲:加沙地带,是个怎样的地方.上海社会科学院.2024-03-01

加沙有多大?有多少人在那生活?.SBS中文.2023-12-19

联合国机构:加沙地带至少180万人流离失所,儿童处境尤为艰难.澎湃新闻.2023-12-19

The World Factbook.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2023-11-12

Country Comparison: Infant mortality rate.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2023-11-12

(PDF)ParityandcoronaryheartdiseaseriskfactorsamongPalestinianwomenintworefugeecampsontheWestBank.academia.edu.2023-11-12

Conflict in Israel and the occupied Palestinian territory.WHO官网.2023-11-12

Health conditions in the occupied Palestinian territory, including east Jerusalem,and in the occupied Syrian Golan.WHO官网.2023-11-12

Rouhani to appoint insiders for new Iran cabinet.jpost.com.2023-11-12

Israel's dilemma over sick Gazans.bbc.2023-11-12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9 Occupied Palestinian Territories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 going beyond income.hdr.undp.org.2023-11-12

世界卫生组织:加沙地带或出现大规模流行病 分娩需求将加剧危机.环球网-今日头条.2023-11-22

巴勒斯坦卫生部长:世行项目拨款药品已开始运抵加沙.今日头条.2024-01-13

家园被毁 物资匮乏 报告显示巴勒斯坦民众生活遭遇严重威胁.海外网—今日头条.2024-05-16

以色列与哈马斯同意暂时停火为儿童接种脊灰疫苗.今日头条.2024-08-30

总台直击丨加沙地带启动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 患儿母亲:太迟了.央视新闻-腾讯网.2024-09-02

世卫组织:19日超过14万儿童接种脊灰疫苗.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10-21

令人心痛 加沙大量儿童被迫无麻药接受截肢手术.央视新闻.2024-12-15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加沙北部医疗系统被战火完全摧毁.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12-31

以军阻止援助进入,超240万巴勒斯坦人面临人道主义灾难.北京日报客户端-百家号.2025-03-24

约旦接收首批29名加沙患病儿童.海外网-今日头条.2025-03-05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4-09

加沙人道危机达18个月以来最严重程度.央广网-百家号.2025-04-15

近东救济工程处官员:物资已耗尽 加沙或发生饥荒.海外网-百家号.2025-04-16

巴以局势·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 超9万名流离失所者居住在避难所.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04-19

OPT: The Gaza blockade - Children and education fact sheet.reliefweb.int.2023-11-12

This Math Class May Figure Out Israel.truthout.2023-11-12

Hamas-Run Schools in Gaza Set Out to Teach Hebrew.纽约时报.2023-11-12

What is UCAS?.UCAS官网.2023-11-12

..2023-10-09

以总理宣布进入“战争状态” 哈马斯宣称俘虏多名以色列人.新华网.2023-10-09

更多资讯请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网.2023-10-10

加沙地带多个武装派别举行首次联合军演.新华网.2023-10-10

The Israeli humanitarian lifeline to Gaza.以色列大使馆.2023-10-10

贸发组织报告: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是世界上失业率最高的地方.UnitedNations.2023-10-10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加沙地带经历16年逆向发展,经济“空洞化”.腾讯网.2023-12-19

联合国:以哈冲突使加沙发展倒退60年.新华网-今日头条.2025-01-26

人民观察:巴以“蜜月”能维持多久?.搜狐网.2023-10-10

巴勒斯坦铁路.sinfin.2023-10-10

World Report 2015: Israel/Palestine.World Report.2023-10-10

滞留在加沙,但希望再次飞行.nbcnews.2023-10-10

11 岁的说唱获得病毒式传播,但在加沙政治上遭遇挫折.纽约时报.2023-10-10

以色列国防军:将给加沙平民4个小时撤离,要按指定路线.今日头条.2023-11-05

两个多月后,加沙终于有了第二条物资通道.参考消息-今日头条.2023-12-17

被批“可构成战争罪”,以加快在加沙建“无人区”.参考消息-今日头条.2024-04-01

因过境点关闭 运往加沙的援助物资在埃及一侧堆积.新黄河-今日头条.2024-12-05

可怕!以军被爆在加沙地带展开了“杀人比赛”.中国网-今日头条.2024-12-20

以军被曝比赛谁打死的人多,内察里姆走廊成“尸体线”.北京日报客户端-今日头条.2024-12-21

中国记者提问:以军各部队在加沙进行“杀人比赛”联合国怎么看?.中国品牌-今日头条.2024-12-21

伊斯兰合作组织通过阿拉伯加沙重建计划.参考消息-今日头条.2025-03-09

国际联播快讯.国际在线-今日头条.2025-03-09

针对阿拉伯国家提出的加沙重建计划,特朗普反对,法德意英同意!.上观新闻-今日头条.2025-03-09

美媒曝美以密谋“强迁加沙人”,考虑迁非洲和叙利亚.上观新闻-今日头条.2025-03-17

以军承认在加沙南部误向救护车和消防车开火.环球时报-百家号.2025-03-30

联合国官员谴责加沙急救车队遭袭击.新华社-今日头条.2025-04-02

承认出现误判 以军公布加沙救护车队遭袭事件调查结果.央视新闻.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