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江岸区

江岸区

江岸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下辖区,位于长江北岸、武汉市的东北部,东邻黄陂区,南隔长江与武昌洪山区相望,西沿江汉路、三眼桥路与江汉区接壤,北接东西湖区,是武汉中心城区之一,总面积81.21平方千米(含水域)。截至2022年,江岸区下辖16个街道,另辖百步亭花园社区。江岸区常住人口105.10万人。

江岸区地处长江中游冲积平原区东南部边缘地带,地势平坦开阔,属于河漫滩相堆积的、残积性河谷冲积平原和湖积平原。境内河流主要有长江、府河、黄孝河、后湖等。江岸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以前,今江岸是汉口镇下游的一片空旷地;1861年后,江岸区先后有英、俄、法、美、德、日等20国设立领事馆和领务;1949年武汉解放以后,在原中山、大智、汉景、和平四区部分辖区基础上成立江岸行政区;1979年革命委员会撤销,恢复江岸区人民政府。

江岸区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为五大主导产业。其中,第二产业以高新制造业、医疗制造业、重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主要以服务业、金融业、外贸业为主。2022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28.94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87.4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41.5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8.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1.2%。江岸区位于长江北岸,有“三桥一隧”沟通大江两岸,还有“水陆空”多功能、快速通畅的立体交通体系。

江岸区是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和武汉市政协委员会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江岸区是全国除上海市天津市之外,外国使领馆分布较密集的区域,还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发源地,拥有中共中央机关、八七会议、八路军办事处、新四军军部旧址,区内“红色文化”氛围浓厚。江岸区景点丰富,有江汉路步行街、八七会议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大智门火车站等,其中汉口江滩已建设成亚洲最大的滨江绿化生态长廊。江岸区有武汉玉雕技艺、武汉传统漆艺、武汉绿松石雕刻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称由来

“江岸”取地处长江北岸之意。本世纪初,芦汉(即京汉)铁路和长江航运在刘家庙长江北岸组织联运。铁路设有“江岸车站”,航运设有“江岸码头”,久之“江岸”“江岸地区〞即成为刘家庙东部、长江北岸一带的地名。辖区以“江岸”为区名,除上述历史因素以外,并用以纪念江岸地区铁路工人于1923年2月举行的大罢工。

历史沿革

明清及以前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以前,今江岸是汉口镇下游的一片空旷地。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起,英、德、俄、法、日等国相继在境内划分租界(居留区),并不断扩张。在租界区,中国丧失管辖权,列强实行独立的市政、税收、警务等综合管理,实行殖民主义统治。先后有十七个国家到江岸经商、设厂、传教、办学,建有众多的洋行、银行、工厂和码头,代表中国官僚资本利益的银行及钱庄也设在租界内外。江岸成为武汉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租界时期,电灯、电报等近代公用市政设施首先在江岸区开始出现,江岸区成为武汉城市近代化的起点。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京汉铁路入境,今江岸通称江岸地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夏口厅建立,境内租界外地区属夏口厅大智坊、循礼坊辖。宣统元年(1909年),改坊为区公所,境内主要为夏口厅第四区、第六区范围。1911年11月27日,江岸区爆发了辛亥革命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阳夏保卫战

中华民国时期

1917年3月15日,中原地区政府收回汉口德租界,在原德租界范围内设特别区临时管理局。同年8月4日,汉口特别区临时管理局改为正式的特别区管理局,直属湖北省管辖。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宣布实行全路大罢工,京汉铁路全线2万名工人相继罢工,江岸铁路工人举行“二七”大罢工。1925年3月1日收回,设汉口特区管理局管理,直属湖北省管辖。1926年10月,汉口特别市成立,原汉口特别区管理局(原德租界范围)、汉口特区管理局(原俄租界范围)分别改称汉口市第一特别区管理局、第二特别区管理局(下简称“特一区、特二区”),由原湖北省政府管辖划归汉口市政府管理。1927年4月,两局又分别改为武汉市政府第一、第二特别区管理局。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江岸区召开了“八七会议”。1929年1月,汉口特一区、特二区管理局撤销,原管辖区域统一由武汉市政府管理。7月,汉口第一、二特别区并入汉口特别市区范围。1930年,汉口市政府在境内设区、坊、闾、邻4级基层机构。1932年,废区、坊、闾、邻,以警察分署管辖区域,建立保甲区,各保甲区的区长由警察分局局长兼任。1938年8月,汉口日本租界为中国政府收回,改为汉口第四特别区。

1938年10月底,武汉沦陷,被日军占领。11月,侵华日军在汉口扶植武汉治安维持委员会,址设汉口市政街(今南京路)特三区前汉口商业银行。1939年4月,在原武汉治安维持会办公处成立伪武汉特别市政府。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6日接管特三区市政管理局。1943年3月,日本将汉口日租界交伪汉口特别市政府,6月,法国维希政权将汉口法租界交伪汉口特别市政府。1945年抗战胜利后,8月,汉口法租界和日租界均废止。9月12日汉口市政府办事处设在汉口市政街商业银行。10月1日,正式成立汉口市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武汉解放以后,在原中山、大智、汉景、和平四区部分辖区基础上成立江岸行政区。1950年1月,设五、六个两区,均为市人民政府派出机关。1950年底至1951年3月,郊区长丰、惠济、岱山区公所合并为第八区。今江岸后湖、谌家矶街道属第八区。1952年6月21日,境内各区经多次合并调整,成立第四区,为市人民政府派出机关。7月,第四区改称江岸区。1953年,江岸区人民委员会成立。黄陂区部分区域划入。1969年,江岸区人民政府改称江岸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革命委员会撤销,恢复江岸区人民政府。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江岸区位于长江北岸、湖北武汉三镇汉口一方的东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4°16'-114°21',北纬30°34'-30°41'。东邻黄陂区武湖街道,西沿江汉路、三眼桥路与江汉区接壤,南濒长江与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天兴乡隔江相望,北接东西湖区;东西最大距离13.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4千米,区域总面积81.21平方公里(含水域)。

气候

江岸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富水丰,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动态变化不大。江岸区年平均气温16.3℃,1月平均气温最低,仅为3.1℃~3.9℃;7月最高,为28.2℃~29.1℃;4月为16℃-16.6℃,10月为17.4℃~18℃。降水多集中于5~10月,占全年73.6%,其中6~8月占全年降雨量40%,平均降雨量1140~1265毫米。雨量夏多冬少,春多于秋。夏季为462毫米-499毫米,冬季为97毫米-130毫米,春季为365毫米-442毫米,秋季为216毫米-229毫米。境内平均年蒸发量1437毫米-1973毫米,全年蒸发量呈单峰型曲线变化,1月最小,7-8月最大,与高温干旱天气趋势一致。日照时数全年总计为4400多小时。但由于云、雾和灰尘的遮蔽,实际日照时数仅为1923小时一2085小时,占可照时数的43%-47%,即日照百分率,其最高值在8月,达59%~67%;最低值在1月,仅35%-42%。冷风和大风是境内常见的大风天气,一年四季均有出现,这两种风的风向,以偏北风居多。

地质

江岸区境内地层新生代地层第四系全新统,大河漫滩一级阶地。第四纪松散物质覆盖厚度约百余米。上部为黄褐色黏土、亚黏土透镜体,厚度10米~25米,局部夹湖积、湖冲积黑色淤泥。中部为黄色砂层,粒径由上至下逐渐变粗,厚度15米~40米,间夹深灰色淤泥质与砂互层。下部由灰白色沙砾石层过渡到卵石层,厚度5米~20米,间夹砂或黏土、卵石。河漫滩沉积物厚度达30米~60米,地面沉积物一般为灰褐色粉砂质黏土,其下层为黑色淤泥和砂层。境内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震带,易受周围地区地震波及,多为有感地震,烈度5度~6度。

地形地貌

江岸区地处长江中游冲积平原区东南部边缘地带,为下扬子准地槽凹陷部分。地势平坦开阔,属于河漫滩相堆积的、残积性河谷冲积平原湖积平原,相对低洼,无明显山丘和高地,全境平均海拔23.4米。江岸区地势开阔,一般低于长江洪水位。西南最高点为沿江大道武汉关处,海拔26米,向北到赵家条降为23米。最低点在丹水池、黑泥湖以北,海拔仅为18米,为武汉市最低点,低于多年平均洪水位7.38米。东部最高点在岱家山顶,海拔39.1米。西南与东北两头地势较高,中部地区地势低洼。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湖泊:江岸区境内河流、湖泊现存主要有长江、府河、黄孝河、后湖等,地表水资源丰富。

江岸区位于长江河道左岸。长江过境水流经武汉关、六合沟,由谌家矶街道出境,长江岸线16.2千米。年平均流量为23500立方米/秒。最高水位为1954年8月18日的29.73米,最大流速每秒3米;最低水位为清同治四年正月初九(1865年2月4日)的10.08米,流速每秒1米。江底沙砾层一般厚25米,江水常温平均16℃一19℃,属弱碱性淡水。

长江在境内谌家矶与涢水相接。谌家矶与青山以及阳逻十里长山形成节点,控制江水横向摆动。此段河床基本稳定,岸基变动不大。

位于汉口腹地低洼处,是汉口城区主要排污河道。明崇祯八年(1635年)筑袁公堤时在此地取土,遂在六渡桥东北处掘挖成一大湖淌,并与后湖相通,形成一条全长12.4千米的渠道,旧称“老河”。后因黄陂区孝感市等商贩借此水路下汉经商,故名黄孝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张公堤筑成后,堵住黄孝河的出水口,河水转入后湖进府环河,汇水面积52.38平方千米。

境内黄孝河段西南起于建设大道台北路,东北止于后湖三期泵站,流程7071米。由于时日的变迁、河道的变更和城市的发展,黄孝河逐渐成为市区的排污河流,经三眼桥及后湖乡的金、银潭村入后湖排水站,排入府环河。

据旧志记载,明成化年间,汉江改道以后,原从襄河至黄陂间的襄河故道,日渐淤塞,形成一处长形湖泊,这就是“后湖”,也称“潇湘湖”。后湖夏秋水涨,水退之后则遍地黄花,故又有“黄花地”之称,是当时著名风景旅游胜地。后湖一带有许多因汛期江河水倒灌形成的湖淌,较大的有塔子湖、猫湖、黑泥湖、游湖、鲫鱼湖等多处。这些湖泊、淌子、湖与河流相通,枯水季节内湖淌子积水流入江河,汛期长江、汉水水位升高,多形成涝渍。

府河全长80公里,位于汉口市区北缘,由北流向东南。府河水系由东西湖大湖及黄孝河流域组成。谌家矶街道、后湖及长丰三个公社及黄孝河流域的市区总汇水面积555.6平方公里。府河水系基本上汇入了汉口地区大部分城市污水,其中易家墩工业区的废水及黄孝河流域的城市污水,对水系水质污染严重。

水利

江岸区境内堤防有沿江干堤、张公堤、谌家矶围堤、幸福垸民堤和单位专用堤等5堤。1865年,英租界当局在长江段修筑堤防,1905年张之洞督鄂时修建张公堤,1952年谌家矶居民修围堤,1955年丹水池长江边8单位联合修防水墙,1957年后湖乡幸福垸村民筑民堤。

土壤

江岸区位于长江、汉水形成的冲积平原(即高河漫滩),主要为河流冲积灰潮土分布,是由江河多次泛滥的沉积物所组成的肥沃土壤。东南部城区以砂土为主,西北部以油砂土为主。

其中砂土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一带。土体构型为砂土与壤土互层。油砂土在砂土的内侧,分布在离长江稍远的高河漫滩处,是近郊区地区的主要土种。油砂土表层厚约20厘米左右,黄褐色,砂壤—轻壤,粒状结构,松散,有中度至强度的生石灰反应。PH值7.5~8.2,在地下50厘米处可见到铁锰胶膜。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5年,江岸区耕地总面积0.50千公顷,其中水田0.02千公顷,旱地0.35千公顷。

水资源

江岸区境内地表水资源充足,主要的河流有长江、府河、朱家河、黄孝河,湖泊有后湖、换子湖、塔子湖等。

地下水:江岸区境内地下水为孔隙承压水。主要分布在沿长江一级阶地中部及中后缘,呈带状展布。含水层宽达5千米~7千米,埋藏在地表下的6.50米~40.31米之间,承压水位一般距地表0.21米~12.60米,水态较稳定。近江水量大,井距400米~800米,井深40米~50米,一般井出水达1千吨/日至5千吨/日;远江地下水略小,井距800米~1000米,井深30米~40米,一般单井出水达500吨/日~1000吨/日。地下水按含水层的含水特征和钻孔单井涌水量、孔隙承压水等比较在武汉地区为中等区。具有水量丰富、埋藏浅、易开采等优点,但水质较差。

生物资源

江岸区植物药材种类不多,主要有蕺菜茎、紫荆天葵、野菊花、黄花蒿苍耳莲蓬芦根女贞、元胡、薄荷、菊花、白扁豆、车前、蒲公英、黄檗等。后湖地区经过50年的植树造林和树木保护,植被物种有所增加,主要有水杉三球悬铃木苔草、莲、蕨类水生物、湿地植被物。特种经济水生动物有白鱀豚、江豚、鱼等,多见于江河、湖泊、港汊、池塘等水域和郊区稻田。常见的天然淡水鱼类有乌鱼、鲅鱼、戴氏鲌、蒙古红鲌等。养殖品种主要有青鱼、鲤鱼、草鱼、鲢鱼等,还引进了国外、省外优秀的鱼种主要有尼罗罗非鱼散鳞镜鲤、荷兰红鲤和血鳝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江岸区野生草本植物有蓼类、天葵野菊雀麦狗牙根、、白茅台湾野青茅黄背草橘草、栗褐苔草、知风草狼尾草等。江岸区三级保护古树名木有枫杨、银杏、荷花木兰二球悬铃木等。

动物

境内毛皮兽类野生动物较少。哺乳纲有华南黄鼬(又名黄鼠狼)、耗子小家鼠褐家鼠、蝙蝠、刺猬等。爬行纲有乌龟、中华鳖(又名脚龟、鳖科)、蹼趾壁虎、蜥蜴、盲蛇、乌梢蛇、乌游蛇科虎斑颈槽蛇等。两栖动物中华蟾蜍(又名蛤蟆)、沼水蛙、田蛙、井蛙、青蛙等。鸟纲灰雁野鸭青头潜鸭赤麻鸭、鸡鸭、新疆歌鸲松鼠鸡、麻雀、雁雀、白头翁等。江岸区内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等。

自然灾害

江岸区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涝、干旱等水旱灾害事件,暴雨、大风、浓雾、雷电、冰雹、高温等气象灾害事件,泥石流、地面塌陷、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事件,地震灾害事件,森林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事件。

江岸区降雨主要集中在5月~10月。近几年来,超标准大暴雨、特大暴雨较为频繁。城区地势低洼,每年强降雨集中期正遇江河高水位运行,雨水主要依靠泵站抽排出江,城市防洪防涝呈现雨汛同期、强度集中、洪涝遭遇等特点。

暴雨灾害指强降雨,即:1小时降雨超过100毫米或者24小时降雨超过300毫米,且降雨持续。江岸区主要集中在竹叶山片、岱山片、后湖片、黄孝河上游片等区域。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江岸区下辖16个街道,另辖百步亭花园社区。江岸区人民政府驻塔子湖街道兴业路145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江岸区全区常住人口105.11万人,比上年增加0.01万人。户籍人口82.22万人,增加0.9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56万人,出生率为6.84‰;死亡人口0.60万人,死亡率为7.29‰。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江岸区常住人口中男性占比49.76%,女性占比为50.24%,男女性别比为99.03%。江岸区常住人口中0-14岁占比12.90%,15-59占比64.57%,60岁以上占比22.53%,其中65岁以上占比15.21%。在常住人口中大学(大专及以上)程度人数为34858人,高中(含中专)程度为24651人,初中程度为23282人,小学程度为10903人。

民族

截至“十二五”时期(2015年),江岸区是武汉市民族工作大区,主要有汉族为主,有少数民族23个,主要以回族土家族、维吾尔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为主。2015年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1461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2000多人,少数民族经营户100余家。

语言

江岸地区方言属汉语北方话中的西南方言,为“汉腔”。但由于境内黄陂、孝感籍居民较多,因此,许多人语音中多含黄陂、孝感等地方言成分(特别是黄浦路以下一带)。境内流行一些俗语和土语:如原租界地方被称为“洋街”,其他地区则为“士街”;京汉铁路南边称为“铁路里”,北边被称为“铁路外”。“洋街”和“铁路里”寓意有钱人住的地方,“土街”和“铁路外”寓意穷人住的地方。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居住条件改善和地区交流扩大,城区差别缩小,此种称谓逐渐淡化消失。

宗教信仰

截至2017年,江岸区现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宗教场所。区内有市天主教主教团教务委员会、市天主教爱国委员会、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市基督教协会、市ymca、市基督教女青年会等6个全市性宗教团体组织。全区信教群众24000余人,其中天主教信徒8000余人、基督教信徒8000余人、伊斯兰教信徒6000余人、佛教信徒2000余人。

基督教

基督教同天主教凭借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军舰火炮及不平等条约所赋特权,传入江岸区,并迅速传播。江岸区著名的基督教主要是黄石路基督教荣光堂等。黄石路基督教荣光堂被省民宗委评为“湖北省百佳寺观教堂”和省级、国家级先进单位。

天主教

天主教是凭借鸦片战争的军舰大炮及不平等条约所赋特权,大肆传入江岸区,并迅速传播。江岸区境内是汉口较早设有天主教堂的地区。上海路天主教堂被省民宗委评为“湖北省百佳寺观教堂”和省级、国家级先进单位。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传入后,清代在汉专设有司衙门如僧纲、僧会、道纪司、道会司等,给以护持。江岸清真寺被省民宗委评为“湖北省百佳寺观教堂”。

经济

综述

江岸区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为五大主导产业。2022年,江岸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28.94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87.4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41.5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8.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1.2%。江岸区第二产业以高新制造业、医疗制造业、重工业为主。江岸区第三产业主要以服务业、金融业、外贸业为主。江岸区有汉口数字智谷、黄浦科技园等都市工业园区,和湖北商贸物流集团长江设计集团等商贸集团。

第二产业

江岸区主要的第二产业有高新制造业、医疗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022年,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5.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0%,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3.9%,医药制造业增长12.7%。全年规模以上高新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96亿元,比上年下降7.4%。其中,高新制造企业不断成长,“十三五”末总数达到290家,202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190.2亿元,占GDP比重15.2%。到2020年底净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培育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40家以上。全区在3D打印、激光、无人机、生物制药、轨道交通装备、智能设备、新材料等智能制造领域,涌现一批“专精特新”行业硬核企业。传统产业利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实现转型升级,一批能耗高而产能低的工业企业退出园区。工业设计成为服务型制造领域特色,双创空间(园区)及服务平台发展壮大。

2022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9.68亿元,比上年增长24.0%。2022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5.74亿元,比上年增长0.2%。2022全年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第三产业

江岸区主要的第三产业有服务业、金融业、外贸业、招商引资等。其中,江岸区金融业引入国华人寿、渣打银行武汉分行、华安证券湖北分公司、国泰君安证券湖北分公司泰康保险集团代理公司等近30家金融服务业法人机构及区域总部。江岸区服务业增加值从2016 年777亿元增加到2020年1034亿元,年均增长 8.0%。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从 2016 年79.1%增加到2020年82.9%,提升了 3.8个百分点。

2022年,江岸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81亿元,比上年增长2.4%。限额以上批发业完成销售额1153.83亿元,增长24.1%;限额以上零售业完成销售额150.63亿元,下降2.3%;限额以上住宿业完成营业额3.85亿元,下降7.6%;限额以上餐饮业完成营业额48.12亿元,下降2.5%。2022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30.90亿元,比上年增长37.2%。实际利用外资43964万美元,下降7.1%。外贸出口创汇额136654.94万美元,增长11.4%。

经济园区

汉口数字智谷:该片区重点通过推动良友红坊、2035产业园、十大家产业园和岱家山科创城连片联动发展,集中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产业。紧密结合城市更新,探索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创新生态聚集、数字场景体验、智慧城市感知的核心科创地标。

黄浦科技园:聚焦发展创意设计、生命健康产业;二七产业园:智能制造业成为主导发展方向,“智”造类企业将在这里加速集聚;永红产业园:主要以谋篇布局数字商贸产业,让数字化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江岸区共有幼儿园147所,在园幼儿28772人,专任教师2489人;小学41所,在校学生67724人,专任教师3788人;中学31所,在校学生37942人,专任教师3654人;职业中专5所,在校学生8286人,专任教师618人;辅读学校1所,在校学生147人,专任教师16人。高校有一所为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江岸区教育基本建设资金总投入2456.51万元,新建(在建)中小学2个,扩建中小学1个,新、扩建竣工面积42281.56平方米,新、扩建投入金额2406.51万元;中小学危房改造930平方米,投入金额50万元。

1939年,武汉市第二中学成立,武汉市第二中学先后产生了全国优秀班主任田佩琼、全国优秀英语教师孙群英、全国优秀体育教师何鸿彬等优秀教师。1953年为中南行政区首批重点中学,行政区撤销后为湖北省重点中学。1999年为湖北省首批示范校,2007年为中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1年,被武汉市教育局评为“武汉市普通高中领航学校”,并授牌。

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位于汉口球场路64号,其前身是1903年由德国人创办的德华学堂。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研兴校示范基地”、“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国家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全国创新名校”、、“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全国创新名校联盟成员单位”、“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全国首批优秀财经素养教育基地”、“全国七所中学共青团改革直接联系示范学校之一”、“湖北省示范学校”等荣誉。2011年,经空军政治部批准,华中地区唯一的飞行员早期培训基地落户六中,对外称空军武汉飞行少年军校。

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简称汉铁高中,原称汉口铁中)创建于1947年,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湖北省示范高中。学校坐落于全国文明示范社区百步亭花园社区世博园区,毗邻新建的后湖大道。该校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地学校,该校有全市第一的铁中示范连;全国第七,湖北省冠军的铁中女子篮球队;团体总分江岸区前两名的铁中男、女田径队。

医疗事业

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8个,床位数1264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998人,其中,执业医师283人,执业助理医师35人,执业护士507人,药剂人员59人,检验人员41人,其他卫计人员73人。全年门诊人数43.49万人,急诊人数4.30万人,入院人数1.90人,出院人数1.87万人。江岸区有11家三级甲等医院,分别是武汉市第八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95829部队医院、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江岸院区)、武汉艾格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二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山大道院区)

文化事业

2022年,全区共有文化(站)室142个,图书馆1所,网吧62家,电子游戏(艺)室3家,歌舞厅、卡拉OK厅17家。2021年,全区开展“滨江之春”“武汉市之夏”“写 江 岸 · 读 江 岸”“金 岸 书房”、金秋读书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作品展(摄影、美术、书法、非遗)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40余场。围绕吉庆街“老字号”主题,开展短视频宣传,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推出红色经典专线,接待省内外红色研学游近1000批次,游客100万余人次。加强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街道分馆全覆盖。为各图书馆分馆新增图书5100册,开展各类群众文体活动100余场。

武汉市群众艺术馆:武汉市群众艺术馆位于江岸区合作路15号,成立于1956年,是武汉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全民所有制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馆舍建筑面积10091平方米,拥有室内小剧场、露天小剧场、展览展示厅、排练厅、教室、画室等各类文化活动厅室16个,艺术门类设置齐全,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群众文化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

武汉市江岸区图书馆(武汉市江岸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位于南京路63号,面积4567平方米,馆藏图书35万余册,其中线装古籍3700余册,线装二十四史820册居全市各城区之首,年均外借23万余册次,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科技事业

2022年,江岸区全区高新技术企业5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23家,技术合同成交额27.02亿元,年度专利授权量3708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2家、省级4家、市级2家,众创空间国家级3家、省级14家、市级3家,科技创新平台国家级2家、省级20家、市级36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省级4家、市级2家,中试平台(基地)备案省级2家、市级2家。

体育事业

2022年开展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13次,参与人数1万余人次,横渡长江人数91人次,社区体育健身路径430套,社区体育健身路径完好率98%,业余体校1所。游泳池36家,健身场馆126家。2022年江岸区举办江岸区第五届“大江金岸”职工羽毛球赛、江岸区第二届“大江金岸”杯游泳比赛等赛事。2023年,江岸区代表武汉市作为全省12个体教融合示范区之一参赛,获得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个第一的成绩。

人居环境

2022年,江岸区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值分别为35微克/立方米和54微克/立方米。全年植树1.038万株,新增绿地面积10.63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15平方米/人,绿地率42.16%,绿化覆盖率46.64%。

社会保障

2022全年,江岸区城镇累计新就业2673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692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2909人,就业再就业培训7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全年民政事业支出44848.8万元,城市最低保障金7488.3万元;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314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770人,享受困难救济户(临救)717户。

交通

综述

江岸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水陆空运输十分便捷,黄金水道得天独厚,长江二桥横贯南北两岸,亚洲第一大内河武汉客运港、大智门火车站、武汉国际机场、阳逻深水港、京珠---上海-成都高速公路交汇点毗邻周边,沿江、中山、解放、建设及发展等五条主干道与沿江平行;江汉步行街、南京路、大智路、一元路、三阳路、黄浦大街与沿江垂直,武汉迎宾大道-----天梨路畅达便捷,新荣客运中心将建成为武汉长江北岸最大的交通枢纽。长江二桥、二七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长江隧道等“三桥一隧”沟通大江两岸,纵横发达的水陆空运输体系江岸独特交通网络。

公路

江岸区内与京珠、沪蓉高速公路等连通,长江二桥、二七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长江隧道等“三桥一隧”沟通大江两岸。截至2020年,江岸区公路总里程达到306公里,路网密度达到4.8公里/平方公里。建成三阳路公铁隧道,形成“三桥两隧”过江通道。通道平均间距由4.5公里减小为3.9公里,是过长江通道数量最多的区。建成了和谐大道(望湖路-金桥大道)、和谐大道(姑嫂树路望湖路)江岸段、建设大道延长线(兴业路-井南大道)、温馨路(后湖大道-三环线),完善了后湖片区的骨架路网;建成解放大道下延线(堤角-三环线)、岱家山大桥及两岸接线(岱山路-巨龙大道)江岸段,破解铁、水、堤防围城之困,强化西北向对外交通联系;建成沿江大道(二七路-长江二桥),支撑功能区发展,畅通江北快速路集散通道。

铁路

京广铁路:京广铁路京武段经过江岸区,2022年6月20日京广高铁京武段将率先实现常态化按时速350千米运营。

公共交通

2020年,江岸区轨道交通线网运行总里程达到51.0千米,线网密度达到0.8千米/平方千米,按10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0%。十三五期间线路有7条,总里程51.0千米,有站点数30个,线网密度0.8千米/平方千米。江岸区公交车有包括522路、706路、712路等在内的30条公交线路。江岸区有武汉港务集团客运站、武汉市新荣村客运站两个客运车站。

水路交通

江岸区水路运输便捷,紧邻长江,有亚洲第一大内河武汉客运港等港口和江岸区码头,还有长江二桥、二七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长江隧道等“三桥一隧”沟通大江两岸。

武汉客运港:位于正在兴建的武汉长江公路二桥下首,距武汉关5千米,是武汉港重要的水陆联运港区之一。岸线长3263米,有10个泊位。陆域纵深70米至120米,库场面积14.4万平方米,年通过能力406万吨。

粤汉码头:位于江岸区沿江大道汉口江滩处,可以看到武汉长江大桥—长江二桥之间核心景观区域。

人文

综述

江岸区历史悠久,江岸沿江一带曾是华中地区对外开放的高地,自1861年汉口开埠以来,先后有英、俄、法、美、德、日等20国设立领事馆和领务,是全国除上海市天津市之外,外国使领馆分布较密集的区域。有古德寺、八七会议旧址、京汉铁路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等著名景点和等非物质遗产。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江岸区共有63个保护单位。其中,有1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3个省级保护单位,17个市级保护单位。

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

位于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2185号,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23年2月3日,京汉铁路总工会领导人从郑州市来到汉口江岸,租用此房秘密办公。张特立(张国焘)、李震瀛、陈潭秋、林育南、项德隆(项英)、杨德甫、施洋林祥谦等曾在这里开会,起草宣言、电稿,编写宣传品,成为领导京汉铁路总同盟罢工斗争的指挥部。就是在这间房屋里,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人起草了《特别紧要启事》《罢工宣言》《警告本路司员》《敬告旅客》等文件、传单,向武汉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宣传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原因和目的。

大智门火车站

大智门火车站,又名芦汉火车站、京汉火车站,为法式风格建筑。它是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铁路——京汉铁路南端的终点站,是中国少数尚存的早期火车站候车厅之一。它见证了中国近代铁路的建设。1991年10月1日,新的汉口火车站建成后,这座火车站停止使用,2001年06月25日,大智门火车站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詹天佑故居

詹天佑(1861-1919),1905年设计出人字形轨道线路,受命主持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为了纪念这位伟人,于1912年建设詹天佑故居,詹天佑故居位于江岸区洞庭街51号,2001年6月25日,詹天佑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江岸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1项,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项。江岸区还设立了省级项目中药炮制基地、中医药博物馆、木雕非遗文创工作室,市级项目武汉玉雕大师工作室、“荣宝斋”书画装裱等非遗展示传承传习所、传习基地、工作室15个,非遗进校园亮点学校20余所。

老通城豆皮制作技艺

三鲜豆皮,需选用鲜蛋、鲜肉、鲜菇、鲜笋,辅以入味的糯米作为碳水,面浆须得质地轻薄而均匀。豆皮的制作是一件十分考验耐力与力气的活,师傅需要将有成人手臂长的大铁锅来回旋转和翻滚,待糯米变成稍深的酱黄色,撒上葱花,豆皮便可以出锅了。皮薄、面黄、外脆、内软、料全、油重、味香、馅鲜、爽口、不腻,便是老通城三鲜豆皮的独特风味。1993年,“老通城”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2009年,老通城豆皮制作技艺入选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单。

彭银亭中药炮制工艺

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是兴起于明嘉靖时期、传承至今的汉口帮特色制药技艺,是一种以净制、切制、炒制、蒸制、复制等工艺,将中药材加工成可供临床调剂和制剂投料使用的中药饮片的技艺。彭银亭为该技艺的代表人物,至今已传至第五代,其核心要素是“是药不丢、非药不用;依候而制、减毒增效”。2021年5月,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重原产、细挑选、明鉴别、精切制、巧炮制。”张义生将彭银亭建立的炮制室发展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中药炮制中心,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

木雕(武汉木雕)

武汉木雕是从清代开始,经历代艺人的传承发展,而最终传承下来形成的传统技艺风格。武汉木雕沿袭楚汉木俑的风格,作品蕴含楚文化的独特韵味,制作技法讲究造型写实中略带夸张,线条追求古典线描韵味,刀法细腻,以流利奔放、简捷明快、粗犷传神而著称。2016年9月,武汉木雕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习俗

万家宴

农历腊月二十四,是南方地区传统的小年夜。从2000年开始,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每年要在过小年当天,举办“万家宴”活动,号召社区居民,端出传家菜、健康菜、家风菜等,邀请社区空巢老人、贫困家庭一起,“一家一道菜,万家聚一堂”欢乐过节。至今,百步亭社区“万家宴”活动也在一直举行。

饮食

江岸区的饮食特色主要为:鱼米之乡、蒸煨擅长、鲜香为本、融合四方。江岸区位于中国中部,全国各地的美食都在武汉得到了融合。江岸区特色美食有豆皮、蛋酒、牛肉粉等,还有特色小吃猪扒包蟹黄豆腐、泰式烤肉、日本蟹柳、铁板虾滑、私房烤排骨等。

热干面

热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郑州烩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小磨香油芝麻酱、虾米、五香牛肉干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热干面有窝子面信阳热干面之分,二者做法大致相同,口味却略有差异。

豆皮

豆皮是武汉市著名小吃。唐代曾有绿豆皮问世明清时期又出现豆丝。豆皮系在豆丝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武汉著名小吃。豆皮的“豆”必须是脱壳绿豆;豆皮的“皮”必须是精制米浆豆皮的馅,系用优质糯米、猪肉、香菇、榨菜等精制而成。豆皮原是湖北农村的食品,传到城市,用糯米、西亚火葱等原料作馅子。后来发展为什锦豆皮、三鲜豆皮、牛肉豆皮、蛋光豆皮、虾仁豆皮。

面窝

面窝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窝”。它的成分中没有面粉,大部分是米磨成的米浆,还要加一定比例的黄豆浆,加葱花、细盐。炸时用的铁勺子,直径约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用另一勺将那种合浆舀入面窝勺,在中间一刮,然后下锅,下凹处因面浆多,所以肥厚,炸成后像个圆圈圈,吃在嘴里,酥、脆、软三种感觉混合。

风景名胜

综述

江岸区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区。江岸区的生态资源点超过30处。汉口江滩公园亚洲最大的滨江绿化广场。解放公园堤角公园等公园与塔子湖、子湖等湖泊连点成片。江岸还是二七大罢工发源地,拥有中共中央机关、八七会议、八路军办事处、新四军军部旧址。区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处。

主要景点

武汉市规划展示馆

武汉规划展示馆位于市民之家东翼,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全馆总建筑面积22430平方米,其中布展面积约17000平方米。展馆一层为城市印象展区,包括序厅、城市印象大厅和城市长廊,通过艺术化表现,展示武汉区位优势、文化魅力和地方特色;二层包括城市历史、宜居武汉、智慧武汉和重点功能区等展区,讲述武汉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二层半为畅达交通和实力武汉两个主题展区,完整表述城市大交通和大产业的综合实力;三层以总体规划模型大厅为核心,是全馆的高潮,主要展示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以及建设“两型”社会、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四层为幸福城市体验区,展示城市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情况。

武汉市江岸区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

汉口历史风貌区位于武汉市汉口老城核心区域,由沿江大道、江汉路、京汉大道、黄浦大街围合区域构成,整体面积6.02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老汉口生活气息。在汉口历史风貌区,现存62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169处优秀历史建筑。安坻酒店是全国首家国际高级艺术生活方式酒店,由始建于1946年的永利银行改造而成,是汉口历史风貌区第一个正式营业的项目。

著名人物

获得荣誉

2018年9月,江岸区入选“2018年中国百强区“,排名第53位。

2020年1月,江岸区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第4位。

2020年9月10日,江岸区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55位。

2020年12月6日,江岸区入选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2020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

2023年3月,江岸区入选“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榜”,排名第74位。

2024年11月19日,江岸区入选“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排名第44位。

2024年11月19日,江岸区入选“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排名第5位。

参考资料

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10-19

江岸概况.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09-05

江岸区志(上).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5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11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05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05

【统计公报】-江岸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09-07

江岸区志(下).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10-22

江岸区 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共产党员网.2023-11-03

政府信息公开.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09-05

江岸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10-20

经济发展.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11-05

(岸政办〔2021〕26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岸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19个专项规划的通知.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09-12

(岸政办〔2017〕50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09-08

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武汉市文化局.2023-08-30

汉口江滩.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10-19

综合查询.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11-05

历史沿革.武汉市第二中学.2023-10-23

二七大罢工: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世界政治舞台.新华网.2023-10-24

铭记首义荣光 书写新的辉煌.国家文物局.2023-10-24

江岸概况.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10-24

武汉市江岸区防洪应急预案(修订版).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09-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自然资源.中国小康网.2023-11-05

江岸区志(上) 水文.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11

(岸政〔2019〕21号)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我区三级保护古树名木目录的通告.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11-05

天降怪鸟小眼神又凶又萌,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光明网.2023-11-05

湖北武汉三环内连续7年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黑鹳种群.央广网.2023-11-05

(岸政〔2019〕16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岸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09-05

江岸区超标降雨灾害应急预案.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09-05

首页.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2023-10-20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长江日报.2023-11-05

江岸区召开区委人大工作会议.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11-05

江岸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胜利闭幕.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11-05

江岸信息网 >> 江岸政协网 >> 工作动态.江岸区政协.2023-11-05

武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武汉市统计局.2023-10-22

江岸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09-05

江岸,朝向高质量发展奔跑.武汉市商务局 武汉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2023-09-14

音频文字解读:关于江岸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岸政办〔2021〕26号)的政策解读.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09-11

学院简介.湖北大学知行学院.2023-10-23

二中概况.武汉市第二中学.2023-10-23

六中简介.武汉市第六中学.2023-10-23

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10-23

江岸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名单(截止2021年1月1日).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10-23

武汉市群众艺术馆(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9-07

江岸区图书馆.武汉市江岸区图书馆.2023-09-07

江岸区2022年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统计表.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10-23

江岸区在2023年湖北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运动会获得“三个第一”.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10-23

武汉市江岸区金融的区位优势.凤凰网湖北.2023-09-07

江岸区城市道路建设“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11-05

京广高铁京武段6月提速 武汉至北京最快运行时间缩至4小时以内.湖北省人民政府.2023-09-05

(岸政〔2017〕28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岸区城市道路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09-12

通知公告.武汉公交集团.2023-10-23

江岸区大学毕业生租赁房配租公告.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10-23

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客运站不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明码标价-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客运站.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10-23

2015年江岸区城管委部门预算公开说明.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10-23

武汉江岸:“知音号”树起文旅新地标.光明网.2023-10-24

武汉港.国际海运港.2023-09-08

武汉两江游览汉口粤汉码头时间及路线.武汉本地宝.2023-09-08

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湖北党史网.2023-09-08

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2185号).武汉党史网.2023-09-08

铁道记忆 | 百年老站大智门:见证城市沧桑巨变~!.搜狐网.2023-09-08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9-08

洞庭街上的詹天佑故居.历史千年.2023-09-08

非遗名录.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11-05

(岸政办〔2019〕22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09-12

(岸政办〔2021〕23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09-12

(岸政办〔2014〕59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09-12

(岸政办〔2010〕51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09-12

(岸政办〔2012〕15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2023-09-12

湖北武汉:形成非遗保护事业的 “江岸模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08

武汉非遗.湖北省文旅厅.2023-11-05

老字号|金灿灿的老通城豆皮,油香四溢夏不腻.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5

非遗 | 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传承人张义生:让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中传云资讯系统.2023-11-05

非遗 | 湖北武汉:非遗传承保护再结硕果 武汉木雕传承人口述志面世.中传云资讯系统.2023-11-05

江岸:厚植文化沃土 引领文明风尚.长江日报.2023-09-11

央视聚焦武汉夜市全攻略,探访武汉美食江湖.武汉市商务局 武汉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2023-09-11

总要来江岸,品味一次“老汉口的味道”吧!.人民号.2023-11-05

浪花美食|江岸,武汉美食的半壁江山.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5

武汉热干面.湖北省人民政府.2023-08-27

大师级武汉热干面.下厨房.2023-09-08

汉味早点.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2023-11-08

中心动态.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2023-11-05

千万网友围观“江岸十大人气景点”全域旅游绘就美丽江岸新画卷.搜狐网.2023-09-07

A级景区.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11-03

展馆简介.武汉市规划编审中心.2023-11-03

江岸区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中国政府网.2023-11-03

武汉老街:历史风貌区的华丽“转身”.湖北网台.2023-11-03

聚焦|汉口历史风貌区百年蝶变焕新颜.武汉市商务局 武汉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2023-11-03

江岸区志(下) 人物-人物传略.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7

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2018年).中国信通院.2023-10-19

【百县榜】“三兔传媒”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小康杂志社.2023-09-06

顺德位列全国第六!2020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公布.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2023-10-19

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出炉:有你的家乡吗?.央视网.2023-09-06

2023赛迪百强区发布:中部城区新增4个,长沙雨花区进入前十强.澎湃新闻.2023-09-06

《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在京发布.央广网.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