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英文名称:“CHINA RAILWAY Express”;缩写:“CR Express”)是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铁路国际联运班列,具有时效稳定、运量大等优点。中欧班列有钢铁驼队之称,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产物,具有一定战略性和国际性特征。

2011年3月19日,首列重庆市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渝新欧”班列)探索开行。2016年6月8日,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正式发布启用,“渝新欧”更名为中欧班列(重庆)。2021年,沈阳市中欧班列先后开通阿拉山口市霍尔果斯口岸通道,形成了东(满洲里市绥芬河)、中(二连浩特)、西(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三通道五口岸”全覆盖发展格局。2024年11月15日10时20分,随着X8083次中欧班列驶出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驶向德国杜伊斯堡,中欧班列跑出全新纪录,达到第10万列。

据统计,截至2023年7月,中欧班列已联通中国境内112座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216个城市,以及沿途1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座城市,仅浙江省“义新欧”中欧班列线路已增至22条,辐射5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160多个城市;截至2023年9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7.8万列,运送货物超过740万标箱;2023年前三季度,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3万列、发送货物142万标准箱。2024年1月至2月,黑龙江省开行中欧班列数量、货物发送量同比分别增长161.5%、151.6%,其中出境班列数量同比增长266.7%,出口增势明显

当前,中欧班列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是深化亚欧大陆开展务实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中欧班列,中国的家电、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纺织服装等运往中欧、中亚乌兹别克斯坦葡萄干、意大利咖啡等优质食品,俄罗斯纸浆原料、中亚的矿物肥料也进入中国百姓的生活,运往中国的制造业工厂。

历史沿革

背景

中欧班列开行背景主要包含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具体涉及中欧班列与地方发展、贸易促进、产业转移,“一带一路”倡议、国家战略等的关系。

经济方面,中欧班列开通和运行主要是为推动贸易和投资增长,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开通中欧班列,有利于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贸易便利化程度的提升不仅可为对外贸易增长提供支撑,还有利于吸引外资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地区集聚,从而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政治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中欧班列成为中国与亚欧国家合作的重要抓手,中欧班列定位由地方项目上升为国家项目,国际社会对中欧班列的认知相应发生变化,一方面对中欧班列的关注程度空前提升,另一方面也开始重视从国家战略和政策角度来考察中欧班列。

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2011—2013年)

2011年至2013年期间,中国中欧班列开往国外的国家载着货物比较多,但回国时几乎没有货物装载,回程班列非常少,处于起步阶段。

2011年

2011年3月19日,首趟中欧班列——重庆市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国际列车探索开行,开创了中欧班列的历史。

9月,重庆召开“渝新欧”五国六方联席会议,会议签署了《共同促进“渝新欧”国际铁路常态开行》合作备忘录,提出建立”渝新欧”平台公司,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转换效率等。

2011年全年,共开行17列中欧班列。

2012年

2012年3月,“渝新欧”铁路低温运行实验取得重大突破,重庆制造的电子产品在零下40摄氏度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运往欧洲。

4月12日,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8月1日,“渝新欧”海关便捷通关研讨会成功召开,中国、俄罗斯德国等八国海关达成简化通关流程、实行监管互助等共识。

10月24日,中欧班列“汉新欧”(武汉市至捷克帕尔杜比)正式开通。

11月16日,“渝新欧”宏基华硕组合班列成功抵达德国杜伊斯堡,“渝新欧”国际联运五定班列开行创下“三个第一”:第一次成功使用国际货协统一运单,第一次成功实现多品种货源组合输运,第一次成功操作“渝新欧”班列沿途卸货。

11月22日,“苏满欧”集装箱班列正式开通,全程11800公里,运行时间18天,比海运缩短15天。

2012年中欧班列开行列数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25辆。

2013年

2013年3月18日,德国杜伊斯堡发车的国际列车顺利抵达重庆市,实现了中欧回程国际列车“零”的突破。4月26日,首列成都市至波兰罗兹的国际列车探索开行。

7月18日,首列郑州市至德国汉堡的国际列车探索开行。同月,“渝新欧”正式启动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显著提升了通关效率。

9月2日,“2013深渝·渝新欧国际物流大通道推介会”在深圳召开,为联运“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开辟华南与中亚欧洲国际贸易新通道奠定了基础。9月18日,中俄两国三方“渝新欧”暨“渝新俄”会议备忘录签署仪式在渝召开。9月29日,“苏蒙欧”首趟“五定班列”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苏州西站发车开往欧洲波兰华沙,全程11200公里左右,运输时间约15天,相比传统海运节约近2/3的时间。

10月起,“渝新欧”班列实现每周一班,高峰时一周三班的常态化运行。

11月,首列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国际港站启程,开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11月28日,首趟西安市鹿特丹的中欧班列开行,班列从西安新筑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市出境,全长9850公里,运行时间18天。

11月22日,首列“广东省一新疆一俄罗斯”(又称“粤新欧”)国际货物快运班列从东莞石龙出发,由阿拉山口出境,直达中亚和欧洲,全程2万公里,宣告从珠三角直达中亚和欧洲的快速物流通道正式启动。

12月5日,“郑连欧”首次中欧班列开行。

2013年,中欧班列全年共开行80列。

快速发展阶段(2014—2018年)

2014年至2018年期间,中欧班列发展迅猛,其开行数量从308列升至6363列,并且回城车辆显著增加,从28列增加到了2667列。由于政策的影响,中国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数量也逐年上涨,开行了56个,该56个城市的中欧班列可以到达欧洲的49个城市,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

2014年

2014年4月23日,“汉新欧”(武汉一罗兹)铁路国际货运常态化运营班列首发。

6月,中欧班列 (合肥市汉堡包)首发。

7月1日,“苏满欧”被明确为全国中欧班列中的东线,纳入全国铁路运行图。

7月2日,“汉新欧”国际铁路班列中哈合作项目签约仪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同月,国铁集团按日行1000公里标准,编制了时速120公里中欧班列新运行图,开启中欧班列提速新征程。

8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定出台《中欧班列组织管理暂行办法》,确定了按“六统一、两保障”(统一品牌标志、统一运输组织、统一全程价格、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经营团队、统一协调平台,强化机制和装备保障)精心打造中欧班列统一品牌的思路,提出了根据不同区域货源走向分西中东三个方向构建中欧铁路大通道,打造中欧班列“快捷准时、安全稳定、绿色环保”的国际物流品牌。

8月,新疆库尔勒一土耳其梅尔辛国际货运班列测试运行。

8月14日,首届中欧班列国内协调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颁布了《中欧班列组织管理暂行办法》,签署了《关于建立中欧班列国内运输协调会备忘录》,具体内容涉及各地中欧班列未来统一品牌标志、统一运输组织、统一全程价格、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经营团队、统一协调平台,强化机制和装备保障等。

9月1日,中欧班列(郑州市)回程发车仪式在德国汉堡比尔外德车站举行,标志着班列回程常态化。同月,中欧班列(郑州)率先实现每周去程三班,欧洲回两班。

9月3日,“渝新欧”俄罗斯班列正式开通,开创了中国内陆集装箱班列发往俄罗斯的先河。

10月18日,营口港直达莫斯科的国际班列首发,这是中国第一个经满洲里口岸过境直达莫斯科的国际集装箱班列。

10月25日,“蓉欧快铁”推介会在成都举行,成都市分别与昆明市、贵阳两市签署了合作利用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框架协议,成都市物流办与中国物流有限公司签署了《蓉深班列合作框架协议》。

10月30日,首条直达欧洲的中欧班列(长沙市杜伊斯堡)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湘欧快线”正式首发开行。

10月底,中欧班列 (长沙一汉堡市)首发,是湖南省首条直达欧洲的国际铁路货运专列。

11月18日,首列义乌至马德里的班列正式开通,该班列是线路里程最长的中欧班列。

11月22日,“湘欧快线”另一条辅线“长沙一莫斯科”班列首次发车,全程8047公里(或10090公里),运行时间13天(或15天)。

12月16日,由国铁集团集装箱总公司主办的中欧班列第二次国内运输协调会在郑州召开,会议就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行、量价捆绑、中转集结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2015年

2015年,中欧班列运输路线相对完善,中欧班列在重庆、郑州市、武汉和义乌等城市开始实现定期运营。

1月,中国铁路95306国际联运需求自动化办理功能上线,改变了中欧班列传统电报申请和电报商定模式,将办理时间从7~10天压缩到最快0.5天。

1月29日,新疆一格鲁吉亚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启程,班列从奎屯市始发,经阿拉山口市出境,最终抵达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全程5470公里,用时25天。

1月30日,首趟“义新欧”回程班列(马德里一义乌)从马德里出发,于2月22日抵达中国义乌,行程1.3万余公里。

2月28日,首列哈尔滨市俄罗斯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正式开通运行,全程6578公里,主要运送石油钻探设备等重型物资。

3月28日,中国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建立中欧通道铁路运输、口岸通关协调机制,打造“中欧班列品牌”。

4月3日,首趟武汉至汉堡包的中欧班列开行,全程约1.1万公里,历时15天左右。

6月12日,首趟“营口港一华沙”中欧国际直达班列从辽宁营口港始发。

6月13日,“哈欧”班列(哈尔滨市一汉堡)开通运行。

6月25日,首列由辽宁营口港直达白俄罗斯的岑特罗利特的货运班列开行,全程8834公里,运输时间为10天。

7月,铁路合作组织公布修订的《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其中取消了关于禁止铁路运送邮包专运物品的条款,为中欧班列常态化运邮消除了规章限制。

7月1日,云南省首开中欧国际货运班列一“滇新欧”班列连接昆明市鹿特丹。同日,黔深欧海铁联运班列·中欧班列(贵阳一杜伊斯堡)首发列车正式开行,全线总长约11200公里,开行约16天。

7月25日,首趟合肥市西班牙的中欧班列从合肥北站物流基地始发,全程约12724公里。

7月29日,库尔勒一杜伊斯堡首发,意味着新疆南疆地区有了直接开出国门的货运班列。

8月,“长满欧”班列正式开通,起点为长春市,从满洲里口岸出境,途经俄罗斯,到达德国的施瓦茨海德,全程约9800公里,联通6个国家,18个铁路站点,单程运营时间约为14 天。

8月6日,“营口港一斯洛伐克·多布拉”中欧国际直达班列正式开通运行,全程运距11000公里,运输时间15天。

8月16日,厦门市开通中欧班列“厦蓉欧”和中亚班列,这是全国自贸试验区首条开出的中欧、中亚班列。同日,“苏满俄”首列国际货运班列成功开行,全程运行12天。

8月21日,首趟兰州市汉堡市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开行。从兰州新区出发,由阿拉山口市出境,途经俄罗斯等4国,运行13天到站德国汉堡,全程8900公里。

10月15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00列。

10月20日,首趟从临沂市至德国汉堡国际直达铁路货运班列开行。

10月23日,“营口港一俄罗斯·卡卢加”中欧直达班列正式开通运营。

10月24日,首趟武汉至莫斯科国际集装箱班列从吴家山铁路中心站开出,最终到达目的地莫斯科市昆采沃火车站,全程9779公里,用时约12天。

10月29日,首趟伊开往俄罗斯库帕夫纳的西行班列开行等。

10月30日,首列中欧班列(沈阳市汉堡包)“沈满欧”开行,全程达11000公里,运行时间12~14天。

11月24日,中欧(南昌市鹿特丹)国际铁路货运班列首发,全程12000余公里,运行时间约17天。

11月29日,中国连云港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中欧班列正式开行,运输里程约9000公里,全程运输时间为14天。

12月13日,首趟“连云港一哈萨克斯坦一欧洲”班列开行,全程11000公里,历时12天。

12月25日,首班中欧班列(“粤满俄”)从东莞石龙出发,经由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到达俄罗斯莫斯科,全程11000余公里,运行15 天。

2016年

2016年1月,由大连市直达俄罗斯卡卢加州的“三星电子”班列正式开通,这是全球首条以企业名字命名的班列,标志着中韩俄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式开启。

1月28日,首列从义乌开往德黑兰的货运班列正式出发。

2月27日,首列由哈尔滨市始发直达俄罗斯叶卡捷琳堡的哈俄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开通。

3月,“蓉欧班列”到荷兰蒂尔堡站点开通,国际市场腹地进一步向欧洲枢纽城市延伸。

3月14日,义乌市与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两地签署“义新欧”战略合作协议,这是义乌与国外地方政府就“义新欧”项目签署的首个合作协议。

3月25日,“通满欧”国际集装箱首发班列79007次列车从通辽木里图镇工业园区驶出,于北京时间4月8日抵达终点站俄罗斯圣彼得堡。全程9000公里,运行15天,较海运节省近30天的运输时间。同日,首列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口岸始发的班列“满俄欧”装载着43个集装箱从满洲里铁路出发,运行约8天后抵达目的地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

4月,中欧班列通过海铁联运延伸至中国台湾地区,并推进与东盟国家物流对接,将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连接起来。

4月6日,首趟从武汉直达里昂的国际货运班列线路“汉新欧”国际集装箱班列开行,全程11300公里,运行15天。

4月9日,营口港TREST精品班列(营口港至莫斯科霍夫里诺)首发。班列在后贝加尔口岸整列换装、全程不拆解,全程运输时间10天,是中俄铁路运输史上运行速度最快的班列。

4月15日,全国中欧国际货运班列联盟会议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一带一路”中欧国际货运班列联盟由此成立。

4月21日,中欧班列 (厦门市一莫斯科)直达货运班列从厦门出发,驶往莫斯科。这是首条厦门直开的中欧班列。

5月,全球物流巨头DHL(DHL)全球货运与成都市签署了《中欧物流通道建设合作备忘录》。

5月7日,新疆三葛庄(联宇公司专用线)至莫斯科国际货运班列开行,运行8天左右。

5月17日,首趟中欧班列(赤峰一莫斯科)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赤峰保税物流中心始发,运行总里程近9000公里,单程运行时间需12天。

5月18日,由大连港铁路中心站开往白俄罗斯明斯克站的国际班列正式开通。

5月28日,中国新疆至德国乌鲁木齐市杜伊斯堡)西行国际货运往返班列首发。

6月8日,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正式发布启用。重庆市成都市郑州市、武汉、长沙市苏州市、东莞、义乌等全国16个城市开往欧洲的39条线路全部统一更名为中欧班列(China Railway Express)。

6月29日,中欧班列(南京一莫斯科)从南京出发,这是南京国际班列中首次以莫斯科为目的地的班列。

7月20日,大连市一莫斯科班列自大连港铁路中心站出发,这是继三星班列、明斯克班列之后,大连港正式开通的“辽满欧”商品车过境班列。

8月13日,首趟义乌一俄罗斯班列开行,约8天后抵达车里雅宾斯克,全程7200公里。

8月18日,西安市至华沙的中欧班列正式开行。班列从西安国际港务区出发,由新疆阿拉山口市出境,最终抵达波兰华沙,途经5个国家,全程9048公里,运行12 天。

9月2日,首趟中欧班列 (西安一汉堡市)在西安港发车班列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新筑车站出发,经由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最终抵达德国汉堡,全程13天。

8月28日,广州市至欧洲的“中欧班列”正式开通运行,这是广州在丝绸之路上构建的一条全新国际物流陆路大通道,由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物物流有限公司白云分公司、广州大顺发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联合经营

9月,“蓉欧快铁”正式开通成都市伊斯坦布尔市的南线国际测试班列,这是中国开通的第一条南线中欧班列。

9月8日,青藏高原首列中欧班列正式开通。班列从西宁市出发,经甘肃省,从阿拉山口市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波兰德国,最终抵达比利时第二大城市安特卫普,全程9838公里,历时12天。

9月12日,“一带一路”中国(兰州市)国际跨境电商物流大会在兰州召开,兰州市与西安市、广州市、杭州市、成都市等13个城市的代表签订了《中欧班列货运集散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月30日,首列沈阳市叶卡捷琳堡班列及新西伯利亚回程班列开通。

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是中欧班列建设发展的首个顶层设计。《规划》不仅明确了中欧班列的定义,还明确了中欧铁路运输通道、枢纽节点和运输线路的三大空间布局。

11月2日,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与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简称汉欧国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汉欧国际与阿拉山口市及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相关企业合作机制由此建立。

11月21日,中欧班列天津市白俄罗斯明斯克开行,是天津首趟发往白俄罗斯的中欧班列。

11月23日,陆港公司与芬兰科沃拉改革发展集团在郑州市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中欧班列郑州至北欧线路,在线路开发、货源组织、物流及贸易等方面展开合作。

11月30日,天津一莫斯科双向对开国际班列的首趟西行集装箱班列从天津港启程,这是首条天津至欧洲双向的国际班列。

12月,中欧班列(厦门市)被列入“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成为中欧“安智贸”计划的首条铁路运输试点线路。

12月6日,西安市至莫斯科的中欧班列正式开行,全程7423公里,运行时间为11 天左右。

12月8日,亚欧跨国新通道“汉满欧”俄罗斯国际班列首发,全程约12000公里。

12月20日,中欧班列(成都市)首次开行了温江区花木出口荷兰蒂尔堡的专用班列,运行13 天,开启了中国花卉苗木通过铁路运输出口欧洲的先河。

2017年

2017年1月5日,“哈欧”班列正式纳人中欧班列运行图,成为中欧班列的著名品牌。

1月18日,长沙市(湖南)一明斯克白俄罗斯)8426次中欧班列从长沙货运中心霞凝物流车间货场始发。

2月15日,中欧班列 (太原市一列索西比尔斯克)首发,全程运行6000公里。

2月27日,新疆(奎屯市)一俄罗斯莫斯科)中欧班列实现首发。

3月1日,首趟中欧班列(成都市一白俄罗斯)定制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首发,最终抵达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这标志着中欧班列成都至欧洲北线通道的正式开通,至此,成都走向欧洲的北、中、南三线格局初步形成。同月,中欧班列(成都一莫斯科)开始双向开行,实现“成都造”与“俄罗斯造”的交换。

3月27日,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与大顺发国际洽谈中欧西线和中越中亚班列开行合作事宜。

4月11日,“中欧(石龙一沃尔西诺)双向班列”正式启动,该班列从石龙始发,途经北京、沈阳市,到达满洲里市后再驶往莫斯科,约15天后到达终点沃尔西诺,全程约12000公里。

4月20日,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波兰、俄罗斯七国铁路部门签署《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同月,国铁集团俄罗斯铁路签署了国际铁路联运货物运输电子数据交换新协议。

4月21日,首趟沈阳至华沙的中欧班列正式运行。

5月2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倡议,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成都市郑州市、武汉等7家平台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搭建了统一运输协调平台。

7月,中国铁路95306国际联运板块上线运行,中欧班列办理更加方便快捷。

7月18日,郑州至汉堡市的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成功开通,并实现了每周2班的常态化运营。

9月,国铁集团95306国联运单线上填制功能上线,改变了中欧班列纸质运单无电子信息的状况,为后续票据电子化和国际数据交换奠定了基础。

10月17-19日,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波兰、俄罗斯七国铁路代表在郑州参加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会议各方一致同意由中方担任联合工作组主席,此次会议标志着中国铁路倡导和推动的中欧班列国际铁路合作机制正式建立。

2018年

2018年4月10—11日,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在白俄罗斯明斯克举行,会议核准了专家工作组年度工作计划。

8月26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10000列。

9月17-18日,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第三次会议在德国波茨坦举行,各方核准了《中欧班列合并优化编组运输组织协作办法》《中欧班列发生运输组织障碍时相互通报信息和协作办法》,同意接纳奥地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铁路为观察员。9月29日,中欧班列(成都市)首次经由波兰谢米扬努夫卡口岸进行换装/转关后,抵达德国纽伦堡,开辟了运输新线路。

11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与出席博览会的各国政要共同观看了位于中国馆的中欧班列电子沙盘。11月30日,中欧班列提前两年实现了《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年开行5000列”的发展目标。

质量提升阶段(2019年至今)

2019年

2019年1月,中欧班列(成都市)、中欧班列(重庆市)经阿拉山口市通过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至欧洲的铁水联运试运。

2月,国铁集团与德国铁路成功组织德国纽马克至成都的中欧回程轨道梁运输,开创了中欧班列运输大型笨重货物的先河。

4月2—3日,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第四次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各方核准了《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议事规则》。4月22日,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提出“中欧班列初步探索形成了多国协作的国际班列运行机制”。另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记者会上提出要“建设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和贸易大通道,帮助更多国家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同月,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发布《中欧班列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建立了中欧班列质量指标月通报制度;中哈、中蒙铁路数据交换协议正式签署,国铁集团与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两国铁路实现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试运行。

9月11日,在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与国内中欧班列运营企业共同签署了《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公约》。9月25-26日,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第五次会议在波兰格但斯克举行,各方核准了《运输组织和营销专家工作组2020—2022年远景工作方向清单》《信息协作专家工作组2020—2022年远景工作方向清单》《中欧班列运输周预报办法》,各方一致推选中国铁路连任联合工作组主席。

2019年11月1日,铁路合作组织和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政府间组织将运输单据统一为“国际货约/国际货协运单”,自此中欧班列全程只需一张运单;首趟统一运单的班列在2019年11月1日从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前往德国曼海姆

2020年

2020年3月21日,中国首趟搭载出口欧洲防疫物资的中欧班列从义乌启程,开往马德里,驰援西班牙疫情防控。3月25日,俄罗斯取消对来自欧盟国家食品过境运输的禁令。

5月,经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波罗的海至德国罗斯托克港通达欧洲腹地的海铁联运线路开通。

7月1日,国铁集团95306“数字口岸”系统全面投入使用,改变了传统铁路国际联运通关方式,取消了人工申报和纸质会计凭证,口岸便利化程度和通关效率显著提升。7月,中国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支持成都市郑州市重庆市西安市乌鲁木齐市5个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促进中欧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

9月,中国铁路启动实施阿拉山口市霍尔果斯市、二连浩特、满洲里市等口岸扩能改造工程,提升通道整体通行能力。

10月,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第六次会议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会议审查并商定了《关于提高集装箱列车运行速度共同行动备忘录》,同意接收荷兰铁路基础设施公司Prorail以观察员身份加入联合工作组。

11月,中欧班列当年开行列数突破10000列,首次年度开行列数超万列。

2021年

2021年1月1日,成都市重庆市合开“成渝铁路”中欧班列,两地同时发出2021年第一趟列车,其中,重庆的班列开往德国杜伊斯堡,成都的班列开往波兰罗兹。这是中国首个两地合作开行的中欧班列品牌。

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一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出要“继续支持中欧班列发展,充分挖掘合作潜力”。

2021年3月28日,中欧班列(沈阳市)实现沈阳一阿拉山口市一欧洲及韩国辽宁省港口一沈

阳一德国国际中转两条新通道的同步首发。

6月20日,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五周年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新阶段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提出制定中欧班列“1+N+X”政策文件。

9月9日,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第七次会议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会议核准了《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编制与协作办法(试行)》《中欧班列运输商定办法》,各方再次推选国铁集团连任联合工作组主席。9月28日上午10点,首列上海市号中欧班列从闵行站出发,途径阿拉山口市、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目的地为汉堡市。上海始发的中欧班列逐步从每周一班增加到每年500列次,目的地也会扩展至亚洲和欧洲更多地区。

10月29日,从汉堡始发的中欧班列抵达上海,为首列中欧班列“进博专列”(中欧班列-进博号)。

11月18日,贵州省首趟中欧班列开行。重庆市成都市两地同时发出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铁路)第一趟列车,重庆的班列开往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成都的班列开往波兰罗兹。这是中国首个两地合作开行的中欧班列品牌。

2022年

2022年1月29日,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

2022年3月4日,“渝新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10000列,重庆市成为国内首个累计开行数量突破10000列的城市。

2022年4月,中欧班列(西安市)首次尝试南通道“两海”径路,途经哈萨克斯坦、跨里海阿塞拜疆格鲁吉亚、跨黑海罗马尼亚抵达欧洲。

8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铁集团、海关总署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欧班列发展报告(2021)》。

9月13日,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6万列。

10月26日,首列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西安至德国杜伊斯堡)从西安发车。

11月5日,首列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西安至德国杜伊斯堡)历时11天1小时35分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创造中欧班列运行时效纪录,标志着中国段、宽轨段、欧洲段中欧班列运行时刻表首次实现全程贯通,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11月30日,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线工程开工建设。

12月9日,国铁集团实施中欧班列扩编增吨措施,时速120公里中欧班列最大编组辆数和牵引质量分别提高至55辆、3000吨。

2023年

2023年1月12日,在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审议签署《维护中欧班列统一品牌形象承诺书》。

3月9日,义乌至马德里对开“中西建交纪念号”专列。3月16日,一列中欧班列从北京平谷地方铁路马坊站驶出,目的地是俄罗斯莫斯科州别雷拉斯特火车站。这是首列北京直达欧洲的中欧班列。

4月16日,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累计突破20000列。

5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出要“深化互联互通。中方将全面提升跨境运输过货量,支持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推进航空运输市场开放,发展地区物流网络。加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鼓励优势企业在中亚国家建设海外仓,构建数字服务平台”。

6月,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专家组会议在中国广州举行,各方商定了西安市德国杜伊斯堡、成都市—波兰罗兹双向全程时刻表及开行日期。6月30日,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市圣彼得堡线路开通。

7月7日,“澜湄蓉欧快线”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开出。这是全国首批搭乘中老昆万铁路入境,在海关采用过境方式申报及转关,再转乘中欧班列出境的货物,标志着依托“中老铁路+中欧班列”打造的纵跨亚欧大陆国际物流运输体系正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经贸往来将更加通畅。7月9日,满载着汽车零件、电子仪器、化妆品、啤酒等货物的X8008次中欧班列驶入西安国际港站,标志着中欧班列境内外全程时刻表班列首次实现了有来有往,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亚欧国家贸易互通注入新动能。

7月29日,随着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从义乌西站开出,2023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10000列,较2022年提前22天破万列,累计发送货物108.3万标箱,同比增长27%,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9月15日,中欧班列门户网站上线运行,向境内外客户提供中欧班列权威资讯和“一站式”综合业务服务。

截至2023年12月14日,中欧班列(西安市)2023年开行班列达5139列,累计开行21193列,同比增长15.6%。西安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年度开行量突破5000列、累计开行量超过20000列的城市,平均每100分钟就有一列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或到达。

12月20日,中欧班列“延西欧”专列从陕西延安火车北站首发。

2024年

2024年1月至2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928列,发送货物31.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0%。2024年3月14日,来自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消息,1列满载55个集装箱1300吨氨基酸的中欧班列从哈尔滨国际集装箱中心站启程,驶往荷兰蒂尔堡,标志着黑龙江省至荷兰的首条中欧班列线路成功开行。同年3月28日,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山西省太原市皇后园站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西局专用线驶出,这趟中欧班列编组55节车厢,运输的货物主要为山西本地生产的铸铁配件、高岭土以及周边地区生产的汽车配件、家用冰箱、洗衣机、自行车、储水桶、地垫、鞋底等日用百货,共搭载55个40英尺集装箱,货重611.74吨,品类达29种,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境,行驶近5000公里,约15天后将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4月1日,290台装备“青海省制造”锂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乘坐中欧班列从西宁市启程,前往乌兹别克斯坦什干市。截至5月26日,新疆“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已开行190列。2024年7月2日,霍尔果斯站党委书记朱君表示,工作人员在系统内就能够确定班列放关状态,及时组织解体编组,确保列车能不间断接发,较以前询问人工式放关状态中欧班列平均在站停留时间由8小时压缩到3小时。多部门联合实现“三步走”并“一步跨”,霍尔果斯市海关、铁路、边检等部门联合开展作业,大大减少了班列的入境时间。7月21日,中欧班列(中国西安市-伊朗德黑兰)公共班列从伊朗出发前往中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铁路公司首席执行官米亚德·萨利希以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驻伊朗使节将出席仪式。2024年11月15日10时20分,随着X8083次中欧班列驶出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驶向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中欧班列跑出全新纪录,达到第10万列。

运行现状

开行班列(常态化)

开行城市

自2011年重庆-杜伊斯堡首班列车成功开行以来,中欧班列开通城市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9月底,中欧班列中国境内开行城市已达112个。截至2024年5月25日,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

运行数量

自2011年中欧班列开通以来,运行数量逐年上涨。2014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增长率为285%。2018年,中欧班列共开行6363列,同比增长73%,累计开行超过12000列,提前两年实现了《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2020年开行5000列”目标。2022年全年运行班列达16562列。2024年1至4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184列。截至2024年5月25日,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9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个城市。截至5月26日,新疆“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已开行190列。2024年5月份,中欧班列共开行1724列,同比增长14%,创单月运量历史新高。11月15日,中欧班列达到第10万列。

货运量

自中欧班列运行以来,货运量逐年增加。重庆中欧班列在最初2011年开始运行时,当年总共运送了0.1404万个标准箱(TEU)。2012年,货运量稳定增长,增长至0.3674万TEU。2013年,中欧班列货运量发展为0.696万TEU。“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欧班列2014年至2016年间运行次数大幅增加。2020年中欧班列货运总量约为113.5万标准箱。在2022年前11个月,中欧班列货运量达到147.5万TEU,具有较快的增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1至4月,发送货物67.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11%。截至2024年5月25日,中欧班列累计发送货物超870万标箱,货值超3800亿美元。6月13日,国铁集团消息,2024年5月份,中欧班列发送货物18.6万标箱,同比增长13%。截至2024年8月20日,中欧班列“东通道”通行量突破3万列发送货物291万标箱。

货物品类

随着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不断增加,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也越来越丰富。以“渝新欧”班列为例,其开行初期主要运送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之后陆续增加了水果肉类、农副产品、生物医药、日用百货、机械零件等品类。据不完全统计,至2022年,中国中欧班列运输的产品大概有五十多种品类、五万多个品种。

路网概况

运输通道

中欧班列以第一亚欧大陆桥和新亚欧大陆桥为依托,分为西、中、东三条通道,通道条件都相对成熟,均有班列运行。

西通道

西通道承担西南、西北、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华东等地区的进出口货源运输任务,全长约1.1万公里,国内段途径连云港市、郑州、新丰镇、乌鲁木齐市等重要铁路枢纽城市,国外段以华沙杜伊斯堡为重要节点,辐射德国、波兰、法国、西班牙瑞士意大利米兰、捷克、斯洛伐克、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安纳托利亚、里海阿克套至巴库轮渡)、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等亚欧国家。

西通道是三大通道中沿线国家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通道。大约有70%的中欧班列在西通道上开行,车流较为密集,线路基础设施相比其他两条通道较好。另外,该通道沿线国家贸易较为繁荣,经济较为发达。据统计,2023年1-9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集装箱累计发送货物63.3万标准箱。

西通道开通了阿拉山口市霍尔果斯市(2016年开始通行中欧班列)两个通关口岸,具体运输路线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

北线(主通道)

西通道北线由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经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相连,途经白俄罗斯,通过布列斯特/马拉舍维奇进入波兰德国。该线路换装两次,一次是中国一哈萨克斯坦,在多斯特克车站由准轨换成宽轨;另一次是白俄罗斯一波兰,在马拉舍维奇车站由宽轨换装到准轨,主要包含了中亚独立国家联合体和西欧等区段,“郑欧”“渝新欧”“汉欧”“蓉欧”等都在该通道运行。

西通道北线是在苏联和欧洲铁路网基础上形成的运输通道,沿线基础设施较好,经济比较发达,路网密度大,通道成熟、可靠、快捷该通道在莫斯科铁路枢纽又引出三条分支线路:

分支线路一:通过莫斯科向北连接芬兰瑞典挪威等国家,中欧(芬兰一新疆库尔勒)纸浆板班列使用该通道;

分支线路二:通过莫斯科连接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新疆库尔勒一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 1,4-1,4-丁二醇液态罐式集装箱班列使用该通道;

分支线路三:通过乌克兰连接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塞尔维亚等中东欧国家,营满欧班列经斯洛伐克多布拉换装站使用该通道。

根据西通道北线的线路走向及所经国家,北线战略节点的选择主要包括沿线国家重要港口、铁路枢纽、货源集散地、口岸站等。西通道北线战略节点的设置为:

(1)中国:连云港港郑州市、西安、兰州市乌鲁木齐市阿拉山口市

(2)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阿斯塔纳

(3)俄罗斯莫斯科

(4)白俄罗斯明斯克布列斯特

(5)波兰华沙、罗兹、马拉舍维奇;

(6)德国纽伦堡、杜伊斯堡;

(7)荷兰:鹿特丹蒂尔堡

中线

西通道中线是中国至欧洲直线距离最近的运输通道,俗称欧高亚走廊(欧洲一高加索一亚洲 ),是亚欧间有前景、运时较短、运价经济、快捷便利、辐射面更广的运输通道。其运输径路有三种选择。

运输径路一(铁路联运):中国(阿拉山口市)一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一里海阿塞拜疆(巴库港)一格鲁吉亚波季港或巴统港)一黑海沿岸国家,中国新疆奎屯经格鲁吉亚至伊斯坦布尔市的普货班列通过该径路运输。

运输径路二(全程铁路):中国(阿拉山口)一哈萨克斯坦(谢米格拉维马尔)一俄罗斯(奥津基)一阿塞拜疆(巴库)一格鲁吉亚(第比利斯)一黑海沿岸国家,奎屯市至格鲁吉亚的普货班列使用此径路。

运输径路三(铁海公联运):中国(阿拉山口)一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一里海一阿塞拜疆 (巴库港)一格鲁吉亚(转汽运)一土耳其,新疆库尔勒经格鲁吉亚至土耳其梅尔辛港的纺织品班列使用此径路。

根据西通道中线的线路走向及所经国家,战略节点主要包括沿线国家重要港口、铁路枢纽、货源集散地、口岸站等。西通道中线战略节点的设置为:

(1)中国:连云港市郑州市西安市兰州市乌鲁木齐市阿拉山口市霍尔果斯市

(2)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阿腾科里、阿拉木图阿克套

(3)阿塞拜疆巴库

(4)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巴统、波季;

(5)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南线

西通道南线是中原地区中亚、西亚去往欧洲南部的通道,主要有两条运输径路。

运输径路一:中国(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库曼斯坦(谢拉赫斯)一伊朗(德黑兰)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通过轮渡越过马尔马拉海与希腊铁路连接,进入欧洲南部。该通道由于伊朗、土耳其段铁路线路老化年久失修,路况较差,尚未有中欧班列开行。

运输径路二:中国(阿拉山口市霍尔果斯市)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一里海东岸(乌津)一土库曼斯坦(别列克特)一伊朗 (戈尔甘),该路径于2014 年开通,义乌至伊朗班列使用此通道。

根据西通道南线的线路走向及所经国家,战略节点主要包括沿线国家重要港口、铁路枢纽、货源集散地、口岸站等。西通道南线战略节点的设置如下:

(1)中国:连云港市郑州市、西安、兰州市乌鲁木齐市、阿拉山口、霍尔果斯;

(2)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阿腾科里、阿拉木图、乌津、阿克套

(3)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吉扎克;

(4)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市、捷詹、萨拉赫斯;

(5)伊朗:戈尔甘、德黑兰

(6)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锡瓦斯

中通道

中通道,经京广和集二等线路由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铁路口岸出境,全长约1.2万公里,对外邻接蒙古国,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通过马拉舍维奇车站进入波兰、德国,通达欧洲其他各国,主要承担华中地区华北地区等地区的进出口货源运输任务。

中欧班列中通道需换装2次,一次为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之间,在多斯特克车站由准轨换成宽轨;另一次为白俄罗斯和波兰之间,在马拉舍维奇车站由宽轨换装到准轨。“湘新欧”和部分“郑欧”班列主要在该通道运行。该通道基础设施设备相对较差,且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该通道车流最少。

根据中通道的线路走向及所经国家,其战略节点的选择主要包括沿线国家重要港口、铁路枢纽、货源集散地、口岸站等。战略节点的设置如下:

(1)中国:二连、天津市

(2)蒙古:扎门乌德达木丁·苏赫巴托尔

(3)俄罗斯莫斯科、纳乌什基;

(4)白俄罗斯明斯克布列斯特

(5)波兰华沙、罗兹、马拉舍维奇;

(6)德国:杜伊斯堡。

东通道

东通道,经哈大等铁路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铁路口岸、黑龙江省绥芬河铁路口岸出境,全长约1.3万公里,邻接俄罗斯,穿过西伯利亚地区,于俄罗斯的后贝加尔车站和波兰的马拉舍维奇车站进行两次换轨,通往欧洲其他各国。主要承担华东、华南、东北地区的进出口货源运输任务。“沈满欧”“长满欧”“哈欧”和“苏满欧”等班列在该通道运行。由于该通道的纬度较高,室外平均气温较低,气候相对较差,因此对运输的货品有一定限制。

中欧班列东通道通达俄罗斯波兰德国比利时等13个国家,连通中国境内60余个城市,通行线路已达24条,运输货物涵盖电器产品、日用百货、工业机械、金属、农副产品、木材等12大品类。据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中欧班列东通道回程班列占全国回程班列总量近一半,其中满洲里市铁路口岸回程班列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据重庆市媒体报道,中欧班列(齐鲁号)的双向运营模式已经运行成熟,可程班列基本上每月稳定在30-50列,回程货物和去程量几乎达到1:1。

根据东通道线路走向及所经国家,战略节点的选择主要包括沿线国家重要港口、铁路枢纽、货源集散地、口岸站等。东通道战略节点的设置如下:

(1)中国:大连市营口市、满洲里;

(2)俄罗斯莫斯科、后贝加尔;

(3)白俄罗斯明斯克布列斯特

(4)波兰华沙、罗兹、马拉舍维奇;

(5)德国:杜伊斯堡。

运行模式

直达开行模式

直达开行模式是由国内某一始发地城市经过固定路线、时间开往欧洲各国目的地,且中途不存在二次集货环节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国内始发地统一组织相同目的地的出口货源,形成“点对点”集装箱直达班列,依托专用铁路运输通道,经由国境口岸站等“点对点”到达货源去向的欧洲某城市,实现直达运输。回程班列也是同样的运输组织方式。

集结开行模式

2016年,集结开行模式在中国乌鲁木齐市站首次示范开行。集结开行模式是将在集结中心区域范围内的货物运往集结中心,按照货物目的地不同进行货物集结,然后通过直达的班列进行统一运往欧洲地区。对于回程来说,欧洲运往国内各省市的进口货物首先运往集结中心,再根据进口货物的不同去向进行货物集结,搭乘不同去向的内贸班列发往各省市目的地。

运输组织

中欧班列运输组织分为起始运输、途中运输、末端运输三部分。

起始运输

起始运输是中欧班列的集货运输环节,指集装箱货物经一种甚至多种运输方式,从国内起始点运到中欧班列始发站点。起始运输过程属于内陆型集装箱中心站的激活过程。

(1)从国内起始点(货源点)开始,集装箱货物只采取一种运输方式运抵中欧班列始发站点。

(2)从国内起始点(货源点)开始,集装箱货物采取两种及以上的交通工具运往始发站点。

(3)从国内起始点(货源点)开始,集装箱货物首先运往集装箱中转站,然后由集装箱中转站运往中欧班列始发站。

途中运输

货物从中欧班列始发站节点到达货物终到站节点为途中运输;中欧班列途中运输属于国际铁路联运。

末端运输

末端运输是中欧班列的配送环节,货物从终到站选择一种或多种组合运输方式,通过分拨运输到达最终目的地站点。中欧班列在起始运输阶段的货物组织方式具体有五种。

(1)产地直发的组织方式。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重点服务于落户重庆的世界六大笔电产品生产企业,依据笔电产品对运输时间、运输质量、安全可靠的需求,组织直达班列至德国杜伊斯堡。

(2)货源集聚方式。中欧班列(郑州市—汉堡)重点培育华中地区物流集结分拨中心——郑州国际内陆港,吸引腹地货源,组织开行班列至德国汉堡。

(3)海铁衔接方式。“营满欧”铁海联运班列重点开发东南沿海及日韩等周边地区的货物,利用国际海运费用偏低和俄铁西伯利亚大铁路运价优势开行营口港至莫斯科、斯洛伐克、白俄罗斯波兰等地的直达班列。

(4)新疆区域合作与集结方式。新疆班列最大的优势在于新疆距中亚和欧洲距离最近,具有时间和价格的竞争优势,对不能整列直发的有关城市或地区,可以通过区域合作的方式,在新疆集结,组列发往中亚或欧洲。

(5)过境中转方式。中欧班列(连云港—中亚)简称“连新亚”班列,利用其国家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运输通道起点的优势及过境运输赋予的运价政策,组织转运日韩及东南亚各国、过境中国、去往中亚的货物。

运行图

覆盖国家

截至2023年9月底,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包括德国俄罗斯、波兰、捷克西班牙荷兰白俄罗斯法国拉脱维亚比利时英国匈牙利芬兰奥地利意大利卢森堡斯洛伐克土耳其塞尔维亚乌克兰格鲁吉亚、挪威、罗马尼亚等。

枢纽节点

按照铁路采用“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班列组织方式,在内陆主要货源地、主要铁路枢纽、沿海重要港口、沿边陆路口岸等地设立了一批中欧班列枢纽节点。

内陆主要货源节点

具备稳定货源,每周开行2列以上点对点直达班列,具有回程班列组织能力,承担中欧班列货源集结直达功能。具体包括:重庆市成都市郑州市、武汉、苏州市、义乌、长沙市合肥市沈阳市、东莞、西安市兰州市

主要铁路枢纽节点

在国家综合交通网络中具有重要地位,具备较强的集结编组能力,承担中欧班列集零成整、中转集散的功能。具体包括:北京(丰台西)、天津(南仓)、沈阳(苏家屯区)、哈尔滨(哈尔滨南)、济南(济西)、南京(南京东)、杭州(乔司)、郑州(郑州北)、合肥(合肥东)、武汉(武汉北)、长沙(株洲北)、重庆(兴隆场)、成都(成都北)、西安(新丰镇)、兰州(兰州北)、乌鲁木齐市(乌西)、乌兰察布市(集宁)。

沿海重要港口节点

港口指位于海、河等水域沿岸的交通设施,供泊船进出停泊装卸货物或者旅客集散的地方。港口是水陆集结、工农业生产和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在过境运输中具有重要地位,具备完善的铁水联运条件,每周开行3列以上点对点直达班列,承担中欧班列国际海铁联运功能。具体包括:大连市营口市天津市青岛市连云港市宁波市厦门市广州市深圳市钦州市。由渝新欧和蓉欧班列运营公司推出的中欧班列水铁联运产品主要是通过果园港钦州港实现。

港口主要办理:1)船舶停靠,以及船舶日常维护和整备;2)货物装卸;3)集装箱吊装;4)集装箱加固、清洗和修理等日常维护;;5)联运票务交接;6)整垛仓储;7)流通加工;8)关务、商检等口岸综合服务;9)信息交互。

口岸站/国境站

口岸站/国境站是指在两国交界办理国际铁路联运、宽轨和准轨换装、货物装卸以及关务和商检等综合功能的车站。中欧班列西通道通过阿拉山口市霍尔果斯市出境;中通道通过二连浩特市出境;东通道通过满洲里市出境。

口岸站/国境站主要办理的作业包括:1)国际铁路联运换装作业;2)国际铁路联运票务交接作业;3)际铁路联运;4国际、国内客运功能;5)客、货列车换轮作业;6)车辆到、解、集、编发作业;7)货物和存作业;8)车辆和箱体监测。

沿边陆路口岸节点是中欧班列通道上的重要铁路国境口岸,承担出入境检验检疫、通关便利化、货物换装等功能。国内已经形成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四大出境口岸。

阿拉山口口岸

阿拉山口口岸承担西通道上中欧班列的过境任务。自2011年全国首趟中欧班列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境以来,通行数量已实现12年逐年递增。

阿拉山口市海关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阿拉山口口岸通行中欧班列达5015列,同比增长8.63%,进出口集装箱51.85万标箱,运送货物总重超500万吨;另外,阿拉山口口岸经铁路运输出口电动载人汽车、汽车零配件、通用机械设备分别增长162.5倍、17.4%、18.2%;进口食品、肥料、矿产品分别增长3.9%、78.5%、15.9%。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境的中欧班列线路累计已达113条,覆盖全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可到达德国波兰匈牙利等21个国家,搭载的货物涉及汽车及配件、服装百货、电子产品等多达200余种,运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累计通行中欧班列数量超3.3万列。

霍尔果斯口岸

霍尔果斯口岸站隶属乌鲁木齐市集团公司管辖,坐落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62团,属于一等站。正线起止里程为精霍铁路K313+072.5-k315+500(准轨),CK0+000-CK6+392.31(宽轨),长8.45千米。口岸站于2012年12月22日正式通车运营,主要承担西通道上中欧班列的过境任务。车站自西向东按边检场、宽轨场、换装作业区、准轨场纵列式布置;客运站和客、货换轮设施,设在换装场北侧横越式布置。

车站准轨场到发线共有16条,编组线8条;宽轨场到发线共有11条,编组线6条。车站包括准轨国内货场和联运换装场,货场总面积200408平方米,主要办理国内整车、集装箱货物发到,联运整车、集装箱、大型机械设备换装及发到业务,以及零散货物、批量零散货物发到业务。车站共有仓库5座、雨棚2座,拥有装卸机械设备73台,货物线共有6条。.

自2016年开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通行班列线路已达80条,辐射德国、波兰、比利时、俄罗斯等18个国家的45个城市,搭载的货物品类200余种,已构建起东联西出、贯通欧亚的国际运输通道。

二连浩特口岸

二连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对接蒙古扎门乌德口岸,负责中通道的班列过境,是中蒙边境最大的铁路口岸,属于一类口岸,车站中心里程为集二线K330km+807m,距国境线4.8公里,隶属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管辖。车站技术等级为一等站,技术作业为区段站,业务性质为客货运站和国境换装站。

车站宽轨场与准轨场为纵列式分布,各系统车场为横列式分布。车站办理的货物运输种类为国际联运货物的发、到和换装及国内整车和集装箱业务。进口货物品类主要以铁矿石、木材、铜矿粉和石油等大宗货物为主。出口品类货物以化工、建材、石油焦、粮食等为主,经二连铁路口岸发送到蒙古和俄罗斯等欧亚国家。

二连浩特口岸自2013年开行首列中欧班列以来,途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的中欧班列已连接德国波兰俄罗斯白俄罗斯蒙古国等10多个国家的60多个地区,国内覆盖全国中欧班列大部分首发城市并集聚了天津市安徽省湖南省等10余个省市的货源。

据二连海关统计,截至2023年7月,二连浩特口岸中欧班列开行线路已达69条,累计开行数量突破12000列。进出口商品包括板材、纸浆、氯化钾、原木、服装鞋帽、机电产品、葵花籽、汽车整车及配件等1000余种。

满洲里口岸

满洲里市对接俄罗斯后贝加尔口岸,承担东通道的过境任务。据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16日,满洲里铁路口岸通行3891列,运送货物42万标箱。

满洲里站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相接,毗邻俄罗斯铁路后贝加尔站。主要办理国际旅客和国际联运货物运输,技术等级为一等站。车站主要担负国家重点物资木材、煤炭、集装箱、矿粉、化肥等品类的货物运输工作。车站配有宽、准轨列车到发场和八个大型换装场,共有线路306条,道岔493组,宽、准轨11台调车机,拥有320吨汽车起重机,可换装大型机械设备。

运营与服务

中欧班列主要由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德铁信可(DBSchenker)和俄罗斯铁路公司 (RZD)、DHL航空货运公司(DHL)及哈铁快运(KTZ Express)共同提供国际物流服务。

运营组织模式

属性

从班列运营平台的属性来看,中欧班列主要有三种运营组织模式。

1)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参与成立班列运营企业,如“渝新欧”“郑欧”“蓉欧”“汉欧”等;

2)由铁路系统内部中铁集运下属的全资公司中铁多联作为运营平台企业与地方平台共同主导运营组织,比如西安市的“长安号”,由中铁集装箱西安分公司西安陆港集团、陆港大陆桥公司组成联合体;

3)由民营企业自发开通和主导,如“营满欧”“义新欧”。

资产及业务规模

从运营平台的资产及业务规模来看,运营平台可大致分为“轻资产运营”和“重资产运营”。

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的平台,一般不拥有自己的场站设施和载运装备,或者较少在此类固定资产上投资,主要通过各种协议形式组织利用社会资源提供服务,所从事的业务范围也相对集中,比如运营“合欧”线路的安徽新亚欧AAE(以下简称“安徽新亚欧”),注册资本500万元,主要经营国际货代业务。

采用重资产运营模式的平台,一般拥有自己的场站设施和多种载运工具,员工规模也比较大,业务领域相对宽泛,且部分环节可以自主提供服务,比如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达2亿元,员工600多人,业务涵盖国际货代、道路运输、仓储、包装、集装箱租赁、跨境商贸、项目投资管理与咨询、物业服务等多个领域。

地方平台与中铁多联之间的代理合作方式

从地方平台公司(也包括其他央企成立的平台公司,如中国外运)与中铁多联之间的代理合作方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全程自主”运营模式,即地方平台公司在境内同地方铁路局或其他铁路代理合作,在境外分别同沿线铁路分段合作;

2)“境内委托+境外自主”运营模式,即地方平台公司将境内班列运输委托给中铁多联,境外仍分别同沿线铁路分段合作,这一模式常见于地方大型重资产平台公司运营的班列线路;

3)“境内自主+境外委托”运营模式,即地方平台公司在境内同地方铁路局或其他铁路代理合作,在境外委托给德铁或俄铁旗下的代理公司,由这些代理公司负责境外段运输,这种模式常见于地方平台针对某类大型货主企业提供的定制化专列服务,这类服务具有周期不稳定、线路不固定的特点,一般需要委托所属铁路局负责编制境内运输计划;

④“全程委托”运营模式,即地方平台公司将境内及境外的代理业务全部委托给中铁多联,由其负责铁路“线上”的运输组织,而地方平台公司则专注于“线下”的货源组织。这种模式目前主要是一些货量比较小的平台企业在应用。

运输保险服务

中欧班列运输涉及多种方式及多国承运人变更,传统铁路承运责任制无法覆盖全程运输风险,国内多家保险公司及国铁集团有限公司均设计开发了中欧班列国际货运险产品,更好保障中欧班列运输安全。

协调机制

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

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是由国铁集团有限公司倡议,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渝新欧(重庆市)物流有限公司、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武汉市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苏州市国际班列货运有限公司、义乌市市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西安国际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由中欧班列相关方广泛参与的企业层面议事协调机构。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下设秘书处,受秘书长领导,承担委员会日常工作。秘书处设在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

2017年4月,在国铁集团的倡议下,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波兰俄罗斯铁路签署了七国铁路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2017年5月,该协议被纳入了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为落实协议,2017年10月,中国铁路会同协议各方成立了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下设运输组织和营销、信息协作两个专家工作组。

2018年9月,接收立陶宛、拉脱维亚奥地利铁路为观察员,中欧班列国际合作机制朋友圈进一步扩大。2019年4月,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波兰、俄罗斯等七国铁路签署了《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议事规则》,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为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20年10月,接收荷兰Prorail基础设施公司成为观察员。

中欧班列国际合作机制现已形成“7+4”模式,分别在中国郑州、白俄罗斯明斯克、德国波茨坦、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波兰格但斯克成功举行了五次联合工作组会议,在中国苏州、成都市西安市连云港市顺利举行了四次专家工作组会议。在联合工作组框架下,各方通过了《中欧班列合并优化编组运输组织协作办法》《中欧班列发生运输组织障碍时相互通报信息和协作办法》《中欧班列运输周预报办法》等多个合作文件,为中欧班列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中欧班列联合工作组第六次会议于2020年10月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至2023年,已经举行四次专家工作组视频会议。

规章制度

《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公约》

2019年9月,经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各成员讨论制定《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公约》。该公约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统筹协调和分工协作相结合;坚持市场化运作导向;坚持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坚持集约化组织方向;坚持降低物流成本目标;坚持打造“数字化”中欧班列;坚持维护中欧班列统一品牌。

《维护中欧班列统一品牌形象承诺书》

为共同巩固稳定提升中欧班列良好发展态势,维护好中欧班列统一品牌形象,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公开承诺并倡议:1)凝聚品牌发展共识;2)规范中欧班列命名;3)遵守商标使用规定;4)持续强化品牌建设;5)拓展品牌发展内涵;6)坚持守法诚信廉洁经营。

《货物运输组件装载实操规则》

《货物运输组件装载实操规则》简称“CTU规则”(英文全称为:“Code of Practice for packing of Cargo Transport Units”),由imo国际海事组织)、ILO(国际劳工组织)、UNECE(联合国经济委员会)联合发布,主要介绍包括货运集装箱在内的货物运输单元(CTU)的正确包装、运输和开箱,适用于海运和陆运的装卸安全。

国际铁路运输相关标准

国际铁路运输组织(OTIF)制定了《国际铁路直通联运公约》《国际联运铁路基础设施一般规定》《国际联运货物运输合同一般规定》,以及有关运输合同、责任和保险的规定。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国际货协》)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Agreement on Interational Railroadthrough Transport of Goods)简称《国际货协》,是于1951年11月由苏联捷克罗马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8个国家共同签订的一项铁路货运协定。1954年1月中国参加,其后,朝鲜越南、蒙古也陆续加入。现行的《国际货协》版本是 2019年1月1日版,修改补充更新至2020年7月1日。《国际货协》共4章60条、6个附件,第1号附件《货物运送规则》又有7个附件。该协定规定了国际铁路直通联运和国际铁路-轮渡直通联运中货物运输合同的统一法律标准。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办事细则》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办事细则》简称《国际货协办事细则》,规定了各个铁路承运人在办理国际铁路联运时应该遵守的有关规定及办理流程,但是不能约束发货人和收货人的责任义务。

《国际铁路货物运送公约》(《国际货约》)

1890 年,欧洲各国在伯尔尼举行的各国铁路代表会议上制定《国际货约》。1938 年修改时改称《国际铁路货物运送公约》,又称《伯尔尼货运公约》,同年 10月1日开始实行。《国际货约》是规范欧洲铁路联运、多式联运的公约,规定了承运人的责任、铁路运输的有关流程以及发货人、收货人、承运人应该遵守的有关事项。初期参加国共有 24个:德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西班牙、芬兰法国希腊意大利、列支敦士登、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英国瑞典瑞士土耳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前捷克斯洛伐克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统一过境运价规程》(《统一货价》)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统一过境运价规程》(简称《统一货价》)规范了参加协定的国家之间通过铁路运送时如何核收运费的有关规定,共6条。

《国际铁路货车使用规则》(《货车规则》)

《国际联运货车使用规则 (货车规则)》为《国际货协》参加路范围内适用的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基本规章之一,最新版本是 2012 年1月1日进行的修改补充版。本规则适用于货车、集装箱、托盘和运送用具以及配属于该协约某一参加铁路的自备货车或出租给第三者的铁路车辆

“总则”包括了车辆的准入条件,车辆的交接、返还、赔偿、维修保养,车辆使用费的清算等;自备车辆的一般条件、保养责任、交接等;运送用具、集装箱和托盘这三种运输工具的交接、使用条件等有关规定;附件规定了国际联运货车的技术要求、车辆标志、车辆限界、车辆修理单价、车辆破损记录、交接记录的填写车辆交接单、集装箱和托盘交接单等。

《年度进出口和过境货物运量及其保证措施会议议定书》(《运量会议议定书》)

《国际货协》参加路每年上半年召开一次进出口货物铁路运量及其保证措施会议,简称“运量会议”,会后签订议定书。会议在主要国家间轮流召开。其主要内容包括总结上年度的运量完成情况、下年度各个国家之间的运量计划及其为完成此运量计划应该采取的措施。此外还规定了计划外运输的商定流程。

《国际多式联运公约》(CIM)

中欧班列虽然包含铁路运输环节,但同时也牵涉到其他运输模式,如公路和海运。各国制定的规范和要求都有差异,而CIM正是为促进跨境货物运输而制定的国际法律框架,其中统一规定了国际铁路运输的一些标准。

《中欧班列组织管理暂行办法》

铁路部门按照统一品牌标志、统一运输组织、统一全程价格、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经营团队、统一协调平台”的“六统一”原则,强化机制和装备保障,拟定了该办法和中欧班列品牌标志设计方案,不断优化班列组织方案。

《通用集装箱在铁路车站检查的技术要求》(TB/T32072008)

该标准针对集装箱铭牌、箱体标识、配件是否齐全,箱体无变形、锈蚀、破损,箱地板无漏洞、破损,箱体内外部检查等运输安全方面进行了规定。

《铁科技函[2004]157号集装箱运输装载限界》

《铁科技函[2004]157号集装箱运输装载限界》旨在确保中欧班列使用的双层集装箱在国际运输中能够符合统一的规范,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相关术语

图定班列

图定班列是指能在列车运行图查到的货运班列,因其具备定点(发站与到站地点)、定线(列车运行线)、定车次(列车运行线的车次)、定时(列车发、到日期)、定价(公开运输费用)的特点,又被称作“五定班列”,具有“运行高速、手续简便、运期保证、安全优质、价格优惠”的优点,

铁路快速通关

“铁路快速通关”模式是海关总署为进一步畅通开放国际物流内蒙古省际大通道,促进中欧班列发展而推出的一项便利措施。在“铁路快速通关”模式下,海关通过对铁路舱单电子数据进行审核、放行、核销,实现对铁路列车所载进出口货物转关运输监管,无需运营企业另行申报并办理转关手续,简化了班列进出境监管手续,有效提高中欧班列境内段铁路进出口货物转关运输通行效率和通关便利化水平。

国际铁路联运

国际铁路联运是国家与国家之间铁路相连接后,依据彼此间签署的协议,并以连带责任开展的客货运输。国际铁路联运是国与国之间开展人文、科技、军事交流,促进国际旅游、经贸等服务的重要支撑。国际铁路联运的范围主要有三种:①相邻两国间,中国绝大多数国际铁路客货联运是在相邻国铁路间开展;②区域相互间,国际铁路联运其次是在东北亚、中俄蒙三国间以及中国西部地区和中亚之间开展;③跨洲际酒店集团间,主要指亚欧大陆桥运送和中欧班列。

公共铁路联合运输

2018年,中国和欧洲开始使用公共铁路联合运输的中欧班列运输,这是一种高效和低成本的运输方式,指的是公路和铁路相结合的运输方式,运输商从指定地点提取货物,并将其送到最终目的地,可以为客户提供“站到站”和“点到点”的运输服务,有效保障货物的安全性和运输准时性。此外,铁路和公路联合运输有效地降低了装卸成本,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货物运输效率。考虑到货物运输量,一列铁路货运列车通常可容纳10架货运飞机承载的货物量,具有很高的经济性。

国际货约/国际货协运单(CIM/SMGS Waybill,统一运单)

亚欧之间的铁路运输适用于两个协定《国际货协》和《国际货约》,在各自范围内分别使用“国际货协运单”和“国际货约运单”,导致联运的货物必须在交界的边境站重新办理发运手续,重新制作另一运输法律体系的单据,这样不仅耽误时间,还浪费人力物力。为解决上述问题,铁路合作组织和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政府间组织成立联合工作组,制定了“国际货协/国际货约运单”,简称“统一运单”。

技术与标准

技术

铁路集装箱定位终端

中铁集装箱公司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共同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主研发了铁路集装箱定位终端,并已安装在近4000只中欧班列专用集装箱上。中欧班列通达的国家和城市都可以通过该设备实现精确定位,同时还可以对异常震动、线路偏移等情况进行报警;可以让客户在电脑或手机上对全程运行情况进行实时追踪和监测,对突发事件进行紧急响应,让中欧班列运行的更加透明、高效、安全。

定位终端技术特点包括多模混合自适应定位、智能动静感知休眠唤醒、全球范围内自适应通信、高可靠工业级设计4个方面。

电子施封锁

电子施封锁除了具备传统施封锁的锁闭和交接功能外,还能实现实时定位和破锁报警两大功能,可以全程跟踪中欧班列行进状态,为班列货物安全护航。电子施封锁采用的各种传感报警能够有效防止犯罪分子对锁体的异常开启和破坏,采用的嵌入式逻辑控制程序可大幅降低能耗,满足铁路长距离长时间运输需求和各种苛刻环境条件下的实时监控需求,实现了铁路运输全程自动化跟踪管理,提高了安全防盗和服务水平。

新型独立蓄热保温集装箱

通过开展复杂气候条件下相变蓄能技术应用理论、高效相变蓄能模块设计与制备、集装箱高性能保温设计与制备等方面的科研攻关,邓安仲教授带领团队在世界范围内率先研制出新型独立蓄热保温集装箱,满足了集装箱在无动力输入条件下长时间、大温差运输时的内部温度控制要求。从2015年至2022年,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配备的1200余个蓄热保温集装箱,承运货物值超过300亿元。

集装箱液体集装袋

集装箱液体集装袋是一种容量约在16~24m之间,可运输、储存非危险液体货物的运输容器,具有成本低、装卸方便、免清洗等优点。使用集装箱液体集装袋时,需将其铺在集装箱内,灌入液体再紧固入口。目前中国的集装箱液体集装袋最大储运量为 24000L,一般用于20t集装箱内,已在食品、原油和化工制品等领域进行大量应用。就中欧班列运输而言,截至2021年,重庆市已对集装箱液体集装袋进行常态化发运,武汉市成都市西安市等多家中欧班列平台虽有发运的需求,但由于运输技术要求尚未统一,考虑到安全、手续等问题还没有实际开办此项货运业务,处于观望阶段。

标准

线路标准

线路技术标准主要有轨距、单复线、牵引方式、允许速度。

西通道
中通道
东通道

列车标准

列车技术标准主要有:牵引定数、车数、箱数、计长、旅行速度。

西通道
中通道
东通道

规划与发展

2022年1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中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中欧班列被明确为国际物流通道中的关键一环,规划强调要适应“一带一路”建设新要求,打造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其中,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将要加速推进,中欧班列开行效率和通关便利化水平的提升都是规划的重点。此外,《规划》还着重强调了推动中欧班列“关铁通”项目在有合作意愿国家的实施。

特色与价值

经济价值

促进产业升级

中欧班列通过带动沿线城市优化产业布局,为当地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一方面,中欧班列推动沿线城市更好融入开放型世界经济,如重庆市成都市等地成为全球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另一方面,中欧班列催生新型服务业态,以班列带动运输、贸易、通关一体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完善,最大程度释放交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促进区域创新

中欧班列为提升区域创新水平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兼顾了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并对创新效率较高、人力资本密集和东部区域具有更显著的边际影响。

促进国际贸易

一方面,中欧班列通过“时空收敛”效应节约了贸易成本,同时借助“一带一路”的贸易环境利好,达成了与多个国家的外贸联通,并充分挖掘了国际贸易的市场潜能,为地区贸易增长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中欧班列运输终点多为欧洲发达国家,国内经济主体能够通过中欧班列实现与发达国家技术领先型行业的有效对接,使前者以极低的成本即可获取先进的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

文化价值

中欧班列是国际陆路运输的新型组织方式,是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联系最为紧密的路径。作为大运能、快速度的铁路大规模运输模式,中欧班列,大大缩短了中国与“兄弟”国家和地区的时空距离,更让中欧的文化、科技、生活交流变得触手可及、便捷畅通,是新时代的国际班列、民生班列。

环境保护

中欧班列平均碳排放量是航空运输的十五分之一、公路运输的七分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中欧班列开通能够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抑制沿线城市碳排放,促进沿线城市的低碳发展。

海运联运

在中欧班列开通以前,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活动,以海上运输为主。 在中欧班列开通之后,中欧贸易往来可以使用更加快速稳定的铁路运输,为贸易往来增添了新的运输方式。中欧班列作为亚欧物流运输模式之一,运行时效比传统国际联运快 1/3。中欧海运船期通常在45天至55天,而铁路运输和海运相比,可以缩短12天左右,具有更高的时效性。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部分港口出现压港情况,导致船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中欧班列作为铁路运输方式,几乎不受影响,可以定期准确运转,具有很强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价值意义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背景下深化中国与位处亚欧大陆桥的各个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是铁路部门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发展要求的重点建设项目。中欧班列已经经历了一个时代的发展,逐步开始形成完整、科学的运营体系,这对中欧班列在今后提高运输效益、开拓海内外市场、推进市场化进程、打造良好的运输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中欧班列是一种更加稳定、安全和环保的新型国际交通工具,已成为中国与全球进行开放与合作的重要工具,其开通不仅优化了亚欧陆路运输网络,创新了亚欧物流运输模式,同时也开创了国际运输合作新局面。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中欧班列呈现出运力强、辐射广、口岸能力大幅提升、枢纽城市发展迅速等特点。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发展,中欧班列通道网络逐步完善,沿线口岸能力大幅提升,枢纽功能持续增强,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参考资料

中欧班列.中国一带一路网.2023-11-01

“钢铁驼队”再现丝路繁华.京报网.2023-12-05

大事记.中欧班列.2023-11-01

10万列!中欧班列提升亚欧大陆互联互通水平.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11-18

我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开行破万列.财经头条.2023-12-05

沈阳中欧班列开通霍尔果斯口岸通道 实现“三通道五口岸”全覆盖.中国一带一路网.2023-10-19

403 Forbidden.人民网.2024-03-15

数据说.西安日报.2023-12-07

全程无缝衔接!粤港澳大湾区首列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香港中联办.2024-08-18

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第二次会议成功举行.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2023-12-21

中欧班列长安号首列全程“统一运单”班列正式开行.中国经济网.2023-12-21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12-20

班列简介.中欧班列网.2023-10-18

贵州首次开行整列中欧班列.中国日报中文网.2023-10-19

首列北京直达欧洲的中欧班列抵达莫斯科州.中国日报中文网.2023-10-19

时政微观察丨“硬联通”:天堑变通途.中工网.2023-10-19

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圣彼得堡线路开通.每日经济新闻.2023-11-08

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圣彼得堡线路开通.每日经济新闻.2023-11-08

全国首趟中欧班列境内外全程时刻表回程班列抵达西安.中国网.2023-11-10

中欧班列今年累计开行已达万列 发运量同比增长27%.中欧班列.2023-12-05

中欧班列门户网站9月15日上线运行.中国网.2023-11-08

中欧班列长安号2023年开行突破5000列.中国报道.2025-04-22

西安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年度开行量突破5000列城市.中国新闻网.2023-12-21

中欧班列“延西欧”专列首发 .人民网.2023-12-21

山西太原首次开行至莫斯科中欧班列.今日头条.2024-03-28

青海锂电池走出国门.抖音短视频.2024-04-02

“天山号”班列今年已开行190列.今日头条.2024-05-28

“三步走”并“一步跨” 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北青网-今日头条.2024-07-02

首列西安-德黑兰公共班列开通.参考消息-今日头条.2024-07-22

9万列!中欧班列“跑”出开行新纪录.中国证券报-今日头条.2024-05-25

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 累计开行超7.8万列.中国新闻网.2023-12-19

历年运量.中欧班列.2023-11-09

1至4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184列,发送货物67.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11%.九派新闻-今日头条.2024-05-13

5月份中欧班列创单月运量历史新高.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今日头条.2024-06-14

中欧班列“东通道”通行量突破3万列发送货物291万标箱.金融界-今日头条.2024-08-20

班列路线.中欧班列.2023-11-09

国际联运.中铁集装箱.2023-10-19

地方动态.中国一带一路网.2023-10-19

中欧班列(厦门-莫斯科) 首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23-10-19

内蒙古二连边检站服务“中欧班列”快速通关.新华网.2023-10-19

义乌开往伦敦中欧班列首发.中国一带一路网.2023-10-19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中国一带一路网.2023-11-01

朋友圈持续扩大!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4个国家.中宏网.2023-12-08

霍尔果斯口岸站简介.中国铁路95306.2024-01-02

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全力保障中欧班列顺利通行.中国新闻网.2023-11-10

二连站口岸简介.中国铁路95306.2024-01-02

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入境中欧班列今年突破1000列.中国新闻网.2023-11-08

满洲里口岸站简介.中国铁路95306.2024-01-02

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中欧班列.2023-11-08

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中欧班列.2023-11-08

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公约.中欧班列.2023-11-08

维护中欧班列 统一品牌形象承诺书.中欧班列.2023-11-08

Code of Practice of the Packing of Cargo Transport Units 《货物运输组件装载实操规则》(CTU规则).Gateway Container.2023-11-08

主页.国际铁路合作组织.2023-10-19

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商务部.2023-10-19

中欧班列助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023-10-19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3-10-19

铁科技函[2004]157号集装箱运输装载限界 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装载限界(暂行) Loading gauge for railway double deck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Provisional) -国家标准馆.国家数字标准馆.2023-10-19

ISO 6346-1995 集装箱 代码、识别和标记 Freight Containers - Coding, Identification and Marking (Third Edition) -国家标准馆.国家数字标准馆.2023-11-09

ISO 1161-2016 货运集装箱系列1.角和中间配件.规范 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s - Corner and intermediate fittings - Specifications (Fifth Edition) -国家标准馆.国家数字标准馆.2023-11-09

ISO 1496-1-2006 系列1容器 - 规范和试验 - 第1部分:普通货物用普通货物集装箱(第6版) -国家标准馆.国家数字标准馆.2023-10-19

ISO 1496-2-2018 1系货运集装箱. 规范和试验. 第2部分: 保温集装箱(第六版) 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s - Specification and testing - Part 2: Thermal containers (Sixth Edition) -国家标准馆.国家数字标准馆.2023-10-19

ISO 668-2013 货运集装箱系列1.分类、尺寸规格和额定值 -国家标准馆.国家数字标准馆.2023-10-19

ISO 3874-2017 货运集装箱系列1.搬运和固定 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s - Handling and securing (Sixth Edition) -国家标准馆.国家数字标准馆.2023-10-19

好消息!贵州中欧班列正式纳入国家图定班列.人民网.2023-12-06

广东首次开行整列“铁路快速通关”模式中欧班列.中新网.2023-12-06

中铁集装箱公司物联网集装箱.中欧班列.2023-11-09

电子施封锁.中欧班列.2023-11-09

研制保温集装箱 中欧班列“不怕冷”.新浪财经.2023-12-21

中欧班列(渝新欧)践行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央广网.2023-10-19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10-19

中欧班列,让国际贸易、文化交流触手可及.高铁网.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