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语:Latvijas Republika,英语:The Republic of Latvia),简称拉脱维亚,是位于欧洲东北部的议会民主制国家,“波罗的海三国”之一(其他两个国家为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国土面积6457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为62113平方千米,国界线总长1866千米,海岸线长498千米。截至2022年,拉脱维亚人口为187.6万,全国共有150多个民族,其中拉脱维亚族占总人口的62%,首都里加,官方语言为拉脱维亚语,通用俄语

拉脱维亚国土大半为平原,东部和西部有低丘起伏,平均海拔87米,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寒冷多雪,夏季凉爽多雨,年平均降水量732毫米,境内河网稠密,湖沼广布。拉脱维亚全国森林面积达343.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3%,森林覆盖率位居欧洲第四。拉脱维亚历史悠久,公元前3000年左右,拉脱维亚人的祖先就已经定居在波罗的海的东岸。10世纪时,拉脱维亚人建立封建公国,12世纪未至1562年,被日耳曼十字军侵占,后归属德国利沃尼亚政权。1583年至1710年,拉脱维亚先后被瑞典波兰立陶宛联邦公国瓜分。1710年至1795年,拉脱维亚被俄罗斯所占领。1795年后,拉脱维亚国土东、西部分别被俄罗斯和德国割据。1918年11月18日,拉脱维亚宣布独立。1940年8月5日并入苏联,成为其加盟共和国。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共和国宣告恢复独立。独立后拉脱维亚于1991年加入联合国,于2004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盟。2024年至2029年,拉脱维亚在欧洲议会中将占有9个席位(现为8个)。同时,拉脱维亚还是世界贸易组织国际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成员国。2016年11月,中国和拉脱维亚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谅解备忘录。

拉脱维亚工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工业在波罗的海三国居首位,农业居第二位。采矿、加工制造及水电气供应是该国支柱产业,主要工业门类包括电子产品、机器制造、食品、轻工、纺织、建材、化工、木材加工等;农业以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为主;以交通物流、旅游为代表的服务业在拉脱维亚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极大比重。2021年,拉脱维亚全国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29亿欧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27亿欧元,工业总产值47.47亿欧元,服务业总产值226.87亿欧元,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4.6:16.5:63.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7459欧元,被国际银行列为高收入经济体。拉脱维亚于2014年加入欧元区,以欧元作为新的法定货币。拉脱维亚交通发达,拥有三个国际性不冻海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机场里加国际机场及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在波罗的海以及中东欧地区交通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

历史上拉脱维亚曾被日耳曼人统治长达几个世纪,因此其文化深受日耳曼文化影响。截至2023年10月,拉脱维亚已有里加历史中心、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库尔迪加老城三项世界遗产,波罗的海的歌舞庆典活动、苏伊提文化空间、木筏漂流等三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督教路德宗和东正教是拉脱维亚人主要信仰的宗教。拉脱维亚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点包括里加古城、尤尔马拉海滨、希古达和采西斯风景区、露天民俗博物馆、隆达列宫等。2021年,拉脱维亚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63,位居全球第39位,属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

名称

拉脱维亚国名在其本国语言中意为“甲”“金属制的服装”。“Latvia”一词源自属于原始印欧人的远古波罗的海部落——拉特加莱人(Latgalians)。拉特加莱人是纯正的利沃尼亚人,同时形成了现代拉脱维亚人的种族核心。

后来传教士“拉脱维亚的亨利”(Henry of Latvia)将“Latgalians”拉丁化,创造了“Lettigallia”和“Lethia”等国名变体。其他语言中也有一些国名变体,如罗曼语中称其为“Letonia”,部分日耳曼语中称其为“Lettland”。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拉脱维亚的冰河时期在14000年至12000年前结束。在12000年至11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第一批人类开始在今拉脱维亚境域内定居。他们沿着古波罗的海冰湖(现已消失)的海岸扎营狩猎、放牧驯鹿

在中石器时代(公元前9000至公元前5400年)期间,拉脱维亚人建立了狩猎采集者的永久定居点。他们在河流和湖泊附近建立营地,狩猎钓鱼。在今拉脱维亚最大湖卢班斯湖附近,人们发现了25个中石器时代人类的定居点,这些属于昆达文化的人类,当时已经开始使用燧石、鹿角、骨头和木头制作武器和工具。

公元前 3000 年左右,现代拉脱维亚人的祖先在波罗的海东岸定居,并建立了通往罗马和拜占庭的贸易路线,用当地的琥珀换取贵重金属。

部落时期

公元10世纪左右,在今拉脱维亚境域内开始出现一些酋长制部落,地方部落文化逐渐在今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北部开始得以发展。当时主要的部族包括库隆人、拉特加利亚人、塞洛尼亚人、塞米利安人和西利沃尼亚人,他们各自在当地酋长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在日耳曼人于12世纪入侵之前,拉脱维亚居住着大约13.5万波罗的人和约2万利沃尼亚人

虽然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已有数百年之久,但直到12世纪,拉脱维亚人才更为全面地融入中世纪欧洲社会政治体系。12 世纪末,教皇派遣的第一批传教士沿道加瓦河航行并传教。然而,拉脱维亚并没有像教会希望的那样轻易皈依基督教

德意志的统治

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德意志的海外扩张到达了波罗的海东岸。因为占领拉脱维亚海岸的是利夫人,所以德国侵略者称这个国家为利夫兰(Livland),这个名字在拉丁语中被译为利沃尼亚(Livonia)。12世纪中叶,来自吕贝克和不来梅的德国商人访问了西德维纳河口;随后,德国传教士也来到了这里。来自荷尔斯泰因的修道士迈哈德(Meinhard)于1180年登陆该地,并于1186年被任命为于克斯库尔(Ikskile)的主教。第三任主教,布克霍夫登的阿尔伯特,在教皇英诺森三世的允许下,于1202年成立了剑兄弟会。在1237年与条顿骑士团合并之前,他们已经征服了拉脱维亚的所有部落王国。

征服之后,日耳曼人组成了所谓的利沃尼亚邦联,并持续了三个多世纪。这个封建主义组织并不幸福,它的三个组成部分:条顿骑士团、里加大主教区和里加自由市一直相互争斗。此外,由于陆地边界的脆弱性,邦联经常卷入对外战争。不过,1282年里加加入汉萨同盟后,拉脱维亚人从中受益,因为同盟的贸易带来了繁荣。但总的来说,拉脱维亚人在德意志统治下的处境与其他臣民国家无异。除了少数改变效忠对象的贵族外,当地的贵族都被消灭了;农村人口被迫向德国征服者缴纳什一税和赋税,并提供徭役或规约劳动。

波兰-立陶宛、瑞典以及俄罗斯的入侵

1561年,拉脱维亚领土被分割,道加瓦河以南的库尔兰成为立陶宛君主管辖下的自治公国,以北的利沃尼亚并入立陶宛。里加也于1581年并入波兰-立陶宛联邦,但在1621年被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夺取;维德泽梅——即西德维纳河以北大部分的立沃尼亚地区,根据阿尔特马克休战协议被割让给瑞典,但东南部的拉特加尔仍由立陶宛统治。

17 世纪和 18 世纪初,波兰-立陶宛联邦、瑞典和俄罗斯波罗的海东部争夺霸权。波兰-瑞典战争后,利沃尼亚北部(包括维杰梅)归瑞典统治。里加成为瑞典利沃尼亚的首府,也是整个瑞典帝国最大的城市。瑞典与波兰之间的战争时断时续,直到 1629 年的阿尔特马克休战。

在瑞典人的统治下,拉脱维亚西部采用路德教作为其主要宗教。库洛尼亚人、塞米加利亚人、塞洛尼亚人、利夫人和北部拉特加利亚人部落同化形成了拉脱维亚人,使用一种拉脱维亚语言。然而,在所有这些世纪中,一个真正的拉脱维亚国家尚未建立。与此同时,在波兰/耶稣会教士的影响下,拉脱维亚南部的拉特加利亚人在很大程度上与拉脱维亚其他地区隔绝,信奉天主教。本地方言仍然保持着独特性,尽管它吸收了许多波兰语俄语的借词。

虽然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伊凡四世曾试图到达拉脱维亚,但莫斯科的统治者们从未成功过。俄罗斯沙皇亚历克西斯在对瑞典和波兰的战争(1653年至1667年)中再次尝试征服拉脱维亚,但没有成功。最后,彼得一世大帝成功地"打破"了波罗的海的"窗户",在北方大战中,他于1710年从瑞典人手中夺取了里加;战争结束后,他又根据《尼斯塔德和约》(1721年)从瑞典手中夺回了维德泽姆。拉特加尔在波兰第一次分治(1772年)中被俄国人吞并,在第三次分治(1795年)中被库尔兰吞并。因此,到18世纪末,整个拉脱维亚都臣服于俄罗斯

俄罗斯的统治开始于拿破仑战争后不久,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分别于1817年和1819年给予库尔兰农民和维泽梅农民人身自由。这并不意味着农民有权购买其祖先耕种了几个世纪的土地。因此,拉脱维亚的土地一直动荡不安,直到整个俄罗斯帝国的农奴解放(1861年)才使农民有权从国家和地主(大部分仍是德国人)手中购买土地所有权。

19世纪,拉脱维亚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允许农民重新购买土地后,一个独立的农民阶层建立起来,但仍有许多无地农民,相当多的拉脱维亚人前往城市寻求教育和工作机会。城市无产阶级在此时也不断壮大,拉脱维亚资产阶级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青年拉脱维亚人(拉脱维亚语:Jaunlatvieši)运动为本世纪中叶的民族主义奠定了基础,该运动的许多领导人向斯拉夫狂热分子寻求支持,以反对当时由德国人主导的社会秩序。1863年波兰人领导一月起义后,俄罗斯化开始在拉特加尔兴起,到19世纪80年代,俄罗斯化蔓延到了现在拉脱维亚的其他地区。1905年的俄国革命爆发了民众的不满情绪,波罗的海各省的革命带有民族主义色彩。

第一次独立

1917年3月俄国革命后,拉脱维亚全国政治会议在里加召开,要求在7月实现完全的政治自治。然而,9月3日,德国联邦国防军占领了里加。1917年11月圣彼得堡发生布尔什维克政变后,代表农民、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团体的拉脱维亚人民委员会于1918年11月18日宣布独立。农民联盟领导人卡利斯·乌尔马尼斯(Karlis Ulmanis)组建了政府。苏维埃政府在瓦尔米耶拉成立了拉脱维亚共产党政府,由彼得斯·斯图卡领导。1919年1月3日,包括拉脱维亚部队在内的红军占领了里加,乌尔马尼斯政府迁往利耶帕亚,在那里得到了英国海军中队的保护。但利耶帕亚仍被德军占领,盟军希望德军保卫东普鲁士和库尔兰(库尔泽姆),抵御红军的进攻。他们的指挥官吕迪格尔·冯·德·戈尔茨(Rüdiger von der Goltz)将军打算建立一个由德国人控制的拉脱维亚,并将其作为德国在对苏战争中的作战基地。这一意图引起了与盟军支持的独立拉脱维亚政府的冲突。1919年5月22日,冯·德·戈尔茨占领了里加。德军向北推进,在采西斯附近被爱沙尼亚军队(其中包括2000名拉脱维亚人)阻击。英国人迫使德军放弃里加,乌尔马尼斯政府于7月返回里加。与此同时,红军发现自己受到爱沙尼亚人从北面的攻击,于是撤出了拉脱维亚。

1919年7月,英国人要求德军撤退到东普鲁士。但冯-德-戈尔茨现在组建了一支西俄罗斯军队,并有计划地得到了德国志愿军的增援。这支部队由冒险家帕维尔·贝蒙特·阿瓦洛夫上校率领,将与盟军支持的科尔察克、杰尼金和尤德尼奇等其他白俄军队合作,与红军作战。但在10月8日,贝蒙-阿瓦洛夫袭击了拉脱维亚军队,并占领了里加河以南的郊区。然而,到11月10日,拉脱维亚人在与爱沙尼亚军队合作的英法海军中队炮兵的协助下,击败了冯·德·戈尔茨和贝蒙德特·阿瓦洛夫的部队,最后还遭到立陶宛人的攻击。到1919年12月,所有德军都放弃了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只有拉特加莱仍在红军手中,但该省的红军很快被清除。

1920年4月选举产生的拉脱维亚制宪会议于5月1日在里加召开;8月11日,拉脱维亚与苏联在里加签署和平条约,苏联政府放弃了对拉脱维亚的一切要求。1922年2月15日,拉脱维亚宪法规定成立共和国,设总统一人,议会为一院制,由100名议员组成,任期三年。

彼时的拉脱维亚议会中党派林立,导致无法组建稳定的政府;1934年,自1918年以来第四次担任首相的乌尔马尼斯提议进行宪法改革。这遭到了社会民主党人、共产党人和少数民族的愤怒反对。德意志少数民族被纳粹化,乌尔马尼斯不得不镇压波罗的海兄弟会拉脱维亚分会,该组织的纲领是将波罗的海国家并入第三帝国;但一个名为Perkonkrust的拉脱维亚法西斯组织进行了激进的宣传。1934年5月15日,乌尔马尼斯颁布法令,宣布进入戒严状态。议会和所有政党被解散。1936年4月11日,阿尔贝茨·克维西斯总统第二任期届满,乌尔马尼斯继任总统。国家的经济状况显著改善。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拉脱维亚的命运已在8月23日所谓的《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议定书中决定。1939 年 10 月 5 日,拉脱维亚被迫接受与苏联签订的 “互助”条约,条约中规定,苏联有权在拉脱维亚领土上驻扎 25000 到 30000 名士兵。随后拉脱维亚选举产生的人民议会立即要求加入苏联,苏联批准了这一要求。当时的拉脱维亚由奥古斯特-基伦斯泰因斯(Augusts Kirhenšteins)领导的傀儡政府统治。

1940年6月17日,拉脱维亚遭到红军入侵。6月20日,拉脱维亚宣布成立新政府;7月21日,新政府投票赞成拉脱维亚并入苏联;8月5日,苏联接受了并入。在苏联占领的第一年,约有35000名拉脱维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被驱逐到俄罗斯。1941年7月至1944年10月德国入侵苏联期间,拉脱维亚是包括爱沙尼亚、立陶宛和白俄罗斯在内的东方大陆的一个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超过 20 万拉脱维亚人民丧生,其中包括约 7.5 万名在纳粹占领期间被杀害的拉脱维亚犹太人。拉脱维亚士兵参加了冲突双方的战斗,主要是德国方面,武装党卫军拉脱维亚军团有 14 万人,苏联红军于 1944 年组建了拉脱维亚步枪第 308 师。在二战末期,分属于纳粹德国和苏联红军的拉脱维亚部队会在战场上对峙。

苏联时期

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联重新占领拉脱维亚,并在拉脱维亚进一步开展国家集体化和苏维埃化。1949 年 3 月 25 日,43000 名拉脱维亚农民和拉脱维亚民族主义者被驱逐到西伯利亚地区,自1945年至1952年期间,有13.6万至19万拉脱维亚人被监禁或驱逐至苏联古拉格集中营。

战后,拉脱维亚农村地区被迫实行集体化。拉脱维亚启动了一项推行双语制的广泛计划,限制在官方场合使用拉脱维亚语,而将俄语作为主要语言。所有少数族裔学校(犹太学校、波兰学校、白俄罗斯学校、爱沙尼亚学校、立陶宛学校)都被关闭,学校里只剩下两种教学语言:拉脱维亚语和俄语。 来自俄罗斯和其他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劳工、行政人员、军事人员及其家属开始涌入拉脱维亚。到1959年,约有40万俄罗斯定居者来到拉脱维亚,拉脱维亚族人口降至62%。

由于拉脱维亚拥有发达的工业基础设施和受到高等教育的各类专家,莫斯科决定将苏联最先进的制造业基地设在拉脱维亚。拉脱维亚制造火车、轮船、小型客车、轻便摩托车、电话、收音机和高保真音响系统、电力和LCK6180G、纺织品、家具、服装、箱包、鞋、乐器、家用电器、手表、工具和设备、航空和农业设备以及其他许多商品。拉脱维亚拥有自己的电影业和唱片厂。为维持和扩大工业生产,技术工人从苏联各地迁徙而来,拉脱维亚共和国的拉脱维亚族人口比例因此下降。

恢复独立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苏联的开放和改革运动,拉脱维亚民族复兴得以发展。1988年,拉脱维亚人民阵线(Latvian Popular Front)崛起,成为执政党的反对派。它在1990年的选举中取得了胜利。1990年5月4日,拉脱维亚立法机构通过了恢复独立宣言。宣言规定了一个过渡时期。1991年1月,里加发生暴力事件,苏联试图恢复早先的局势。同年8月莫斯科政变失败后,拉脱维亚立法机构宣布完全独立。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宣布拉脱维亚共和国恢复独立。同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拉脱维亚独立。

独立后

1991年独立后,拉脱维亚于当年加入联合国,1992年,拉脱维亚获得了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格,并于1994年参加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此外还与欧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1999年底,欧盟各国政府首脑在赫尔辛基邀请拉脱维亚开始加入欧盟的谈判。在2003年9月的全民公决中,约67%的人投票支持加入欧盟,投票率为72.5%。2004年,拉脱维亚最重要的外交政策目标——加入欧盟和北约得以实现。4月2日,拉脱维亚成为北约成员国,5月1日,拉脱维亚与其他两个波罗的海国家一起成为欧盟成员国。拉脱维亚于2003年4月16日签署申根协议,并于2007年12月21日开始实施。

独立后,拉脱维亚政府将苏联时期没收的私有财产实行非国有化,归还或补偿给所有者,并将大多数国有产业私有化,重新采用战前货币。尽管拉脱维亚经历了向自由经济的艰难转型,并重新面向西欧,但它仍是欧盟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2013年11月,里加一家购物中心的屋顶塌,造成54名购物者和救援人员死亡,是拉脱维亚独立后最严重的灾难。2014年1月1日,拉脱维亚加入欧元区,成为使用欧元作为货币的欧盟国家集团的一员。

2023年5月,议会选举埃德加斯·林克维茨(Edgars Rinkevics)为拉脱维亚新总统,他也是欧盟成员国首位公开的同性恋国家元首。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拉脱维亚地处欧洲东北部,波罗的海东岸,位于北纬55°40′至58°05′,东经20°58′至28°14′之间,北与爱沙尼亚,南与立陶宛,东与俄罗斯,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国土面积6457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为62113平方千米,国界线总长1866千米,海岸线长498千米。拉脱维亚属于东2区,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日到10月最后一个周日实行夏令时。

气候

拉脱维亚属温带气候,该国沿海地区,尤其是库尔兰半岛的西部沿海地区,多为海洋性气候,夏季凉爽,冬季温和;而东部地区则多为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冬季严寒。由于拉脱维亚的地形特别平坦,全境海拔基本不超过 350 米,因此拉脱维亚的气候没有平均海拔的差异。

拉脱维亚四季分明,长短几乎相等。冬季从12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到3月中旬。冬季平均气温为-6℃,积雪稳定、阳光明媚、日照时间短、寒风凛冽,极端气温约为零下30℃,大雪是常见的恶劣天气。拉脱维亚夏季从六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八月,温暖晴朗,夜晚凉爽。夏季平均气温约为19℃,最高气温可达35℃。拉脱维亚春季和秋季气候温和。

拉脱维亚年平均降水量为667毫米,降雨量最多的月份是7月和8月,平均月降雨量为78毫米,降雨量最少的是2月和3月,平均月降雨量33毫米。拉脱维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空气中水分含量最低的月份是5月,为71%,最高的月份是11月和12月,为88%。拉脱维亚太阳每年平均照射1790小时,5月到8月是日照最多的月份,平均每天日照8-10个小时,而11月、12月和1月平均每天日照时间只有2-3小时。拉脱维亚全年盛行南风、西南风和西风。最高风速(10分钟平均风速值)在11月、12月及1月(月平均风速为3.9至4.0米/秒)。最低风速在7月和8月(月平均风速为2.8米/秒)。

地质

拉脱维亚由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组成,国家东北部有16.5亿年历史的拉帕基维花岗岩以及18.2亿年历史的花岗闪长岩,大部分基底可能形成于斯维科芬尼造山运动之前,介于太古代和新生代之间。

拉脱维亚东部瓦尔米耶拉-洛克诺隆起地下由早太古代的闪长岩片麻岩、花岗闪长岩和伟晶岩,但在里加大区块最常见的是变质火山岩、花岗片麻岩和含磁铁矿石英岩。加森-林巴兹特大地块有陡倾的闪长岩、表闪长岩、长片麻岩、辉绿岩花岗岩和富磁铁矿石英岩(位于南部),这些岩体来自新生代。低品位变质火山岩和 18 亿年前的花岗闪长岩覆盖了阿达齐集合体中的里加巨块。里加岩体(或库尔泽梅岩体)是 16.5 亿年前的大型侵入体,由辉长岩、正长岩和拉帕基维花岗岩组成,拉脱维亚西部海岸被未变质的帕维洛斯塔地层火山岩所覆盖。

新生代岩石与新新生代岩石之间由侵蚀层隔开。在拉脱维亚西部,玄武岩、辉长岩-闪长岩尖晶石、凝灰岩、砂砾岩(祖鲁岩床沉积物)、褐铁矿和玄武闪长岩尤为常见。瓦尔代组拥有大量新近新生代的粉砂岩、砂岩和粘土。

地形地貌

拉脱维亚地形以平原、低地和低矮丘陵相间,四分之三地区在海拔120米以下,最高点海拔311米。该国东部海拔较高,最突出的特征是位于中部的维泽梅高原,最高海拔达311米,西部的库尔泽梅高原被文塔河分为西部和东部。东南部的中维德泽梅高地和拉特加莱高地之间是东拉脱维亚低地,部分地区被冰碛山脊穿过,阻碍了排水。拉脱维亚境内有许多泥炭沼泽。

盖幸肯山(拉脱维亚语:Gaiziņkalns)是拉脱维亚的最高峰,海拔高度311.94米。这座山峰位于拉脱维亚中部的马多纳市镇。

水文水利

水文

拉脱维亚全国共有12000多条河流,其中有17条长度超过100千米,同时全国还有3000个小湖泊,其中大部分为富营养化湖泊。拉脱维亚全国最大的6条河流中超过60%以上的年径流量来自邻国白俄罗斯和立陶宛。

河流

发源于俄罗斯西部瓦尔代丘陵的小德维纳湖,向南流入白俄罗斯后折向西,称西德维纳河,拉脱维亚境内称道加瓦河,最后注入波罗的海里加湾,全长1020千米(拉脱维亚境内河段长357千米),流域面积8.8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梅扎河、卡斯普利亚河、乌拉河等。流域内地势低平,湖泊沼泽广布。年平均流量700立方米/秒。冬季结冰期为4个月,有春汛。在干流上建有3座水电站,个别河段可通航。上游有别列津纳运河与第聂伯河水系相连。河口有里加港。

湖泊

卢班斯湖(拉脱维亚语:Lubāns ezers)是拉脱维亚面积最大的湖泊,湖水经艾维埃克斯泰河流出,长15.7千米,面积82.1平方千米,集水区面积204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90米,最大水深3.5米,是14种鱼类的栖息地

海洋

拉脱维亚全国海岸线长498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为28542平方千米,大陆架面积28362平方千米,近海捕鱼区面积为18900平方千米。

水利

拉脱维亚主要的水利工程集中在道加瓦河流域,其中里加水电站是道加瓦河上第二大发电站,建于1966年至1975年。它的装机容量为 402 兆瓦,由 6 台水力发电机组发电。水库面积为 42.3 平方千米,容积约为 3.39 亿立方米。

土壤

拉脱维亚的土壤母质多种多样,因此土壤的类型也多种多样。拉脱维亚总共有12种土壤类型,其中以硅质土最多,约占国土面积的 45%。拉脱维亚的大部分可用土地被森林覆盖,由于土壤普遍为石松土,土地贫瘠,无法种植农作物或其他农业植被。该国其他主要的土壤类型还包括棕壤、炭质土、砾石土和冲积土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3年,拉脱维亚全国共有240万公顷农业用地,2012年共使用184公顷,其中耕地117.81公顷,园地0.63公顷,牧草地65.64公顷。

水资源

根据自然和地理条件的不同,拉脱维亚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融雪、地下水或地表径流。道加瓦河文塔河、利鲁佩河和穆萨河约 50%-55% 的水量来自融雪,而高贾河和阿马塔河则为 35%-40%。利卢佩河的一些支流(梅梅勒河和斯维特河)和道加瓦河的艾维埃克斯特支流约有 10%-20%的水量来自地下水,而道加瓦河和高贾河则有 35%-40%的水量来自地下水。在库尔泽梅半岛和中部高地,地表径流占河流流量的 40%,而在泽姆加尔平原则占 20%-30%。

拉脱维亚每年约有34立方千米地表水和4.7立方千米地下水资源。拉脱维亚一般不存在缺水问题,因为年降水量比蒸发量多250毫米,潮湿年份甚至多500-600毫米。

森林资源

拉脱维亚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达343.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3%,森林覆盖率位居欧洲第四。其中162万公顷的森林为国有林地。阔叶林占55.0%,主要树种为桦树、杞树、山杨;针叶林占45.0%,主要树种为松树云杉。2019年,拉脱维亚森林景观完整性指数为2.09,属低森林景观完整性国家。

矿产资源

拉脱维亚主要资源有碳酸钙石膏白云石石英砂、用于建筑和筑路的砂砾以及泥炭。拉脱维亚是东北欧泥炭主要输出国,泥炭可开采储量1.9亿吨,位居全球前十,其中,31%储量位于拉特盖尔地区,25%储量位于维泽梅地区。拉脱维亚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极少,完全依赖进口。

生物多样性

植物及菌类

拉脱维亚全国森林覆盖率约在40%左右,该国三分之二的树木是苏格兰松树,其中不乏一些树龄超过500年以上的古树。该国内陆地区的树木种类更多,包括山毛榉树云杉等。该国其他常见的树木包括橡树小叶白蜡树椴树杜松中国红豆杉。拉脱维亚境内几乎没有灌木丛,除了部分蓝莓和覆盆子灌木丛生长在树木之间。拉脱维亚森林中还生长着许多种类的蘑菇,如双色薄瓤牛肝菌鸡油菌。拉脱维亚四分之一的土地是牧场,夏季植被主要是苜蓿、荠菜、草、梯牧草大看麦娘。拉脱维亚全国10%的土地是沼泽地,大部分被青苔覆盖,但石南花和迷迭香也很常见。

动物

拉脱维亚常见的野生动物包括鹿、野猪、驼鹿猞猁、熊、狐属、海狸和狼。同时拉脱维亚有159种非海洋软体动物。在欧盟国家濒临灭绝但在拉脱维亚常见的物种包括:黑鹳(Ciconia nigra)、长脚秧鸡(Crex crex)、小斑雕(Aquila pomarina)、白背啄木鸟(Picoides leucotos)、灰鹤鹤属 grus)、河狸(Castor fiber)、欧亚水獭(Lutra lutra)、欧洲狼(Canis lupus)和欧洲猞猁(Felis 猞猁属)等。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2年,拉脱维亚全国共有4个国家公园,42个自然公园,4个自然保护区,1个生物圈保护区,2个植物园。该国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大量原始景观及大型野生动物,例如在帕普自然保护区,欧洲野牛、普氏野马驼鹿等大型物种被重新引进,同时该保护区拥有几乎完整的全新世大型动物群,包括鹿和狼等。拉脱维亚红皮书(拉脱维亚濒危物种名录)于1977年制定,其中包含 112 种植物和 119 种动物。拉脱维亚是包括《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欧洲野生动物与自然栖息地公约》《湿地公约》等在内的国际重要生态环境公约的缔约国。2022年,拉脱维亚在环境绩效指数指数中排名全球第15位。

戈雅国家公园位于拉脱维亚中部,距离瓦尔米耶拉仅数千米,始建于1973年9月14日,面积917平方千米,是149种鸟类和48类哺乳类动物的栖息地,公园内有500余处历史与文化古迹。

自然灾害

拉脱维亚自然灾害风险指数为2.14%,属灾害几率较低国家。拉脱维亚没有火山、地震或龙卷风等自然灾害。森林火灾时有发生,但规模不大。暴雨、强风、冬季寒潮,有时会造成一些损失,但通常仅限于财产和农作物。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自2021年7月起,拉脱维亚划分为43个一级行政单位:7个独立于任何市镇之外的国家级城市和36个市镇。

主要城市

里加是拉脱维亚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中最大的城市,也是波罗的海地区重要的工业、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里加铁路连通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塔林等地;航空线与全国各地相连;也是重要的商港。里加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制造业,生产电气化铁路车辆、电车、内燃机车、船舶和摩托车等,电器、仪表、化工、纺织和食品工业也有一定发展。里加有拉脱维亚大学、里加理工大学、斯特拉金什大学等多所大学。里加与苏州市、北京市已分别结为国际友好城市。

拉脱维亚第二大城市,位于首都里加东南方约230千米的道加瓦河两岸,被多个湖泊包围。与白俄罗斯和立陶宛接壤。面积72.37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全市人口8.5万。陶格夫匹尔斯是拉脱维亚国内铁路和公路枢纽,工业产业包括汽车、机车修理、电机、纺织、建材、木材加工、食品等。陶格夫匹尔斯大学位于该市。

拉脱维亚第三大城市,位于国土西南岸,濒波罗的海,南临利耶帕亚湖,是该国重要的不冻港。面积60.37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人口约7万。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排船、农机、渔产品加工、建材、制糖、纺织等。也是海洋渔业中心。有彼得大帝行宫等名胜和海滨疗养胜地。市内设有海运学院、里加工业大学分校等高等院校。

政治

政体

拉脱维亚实行多党政治和议会民主制。

议会

拉脱维亚议会是该国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由100名议员组成,任期四年,议员由18岁以上的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参选党必须获得5%以上的选票才能进入议会。议会领导机构为议会主席团,由主席(即议长)、两名副主席、秘书长和副秘书长5人组成。议会下设15个委员会,每年举行春季和秋季两次会议。

司法

拉脱维亚司法系统法分为三级:国家法院、地区法院和市县法院。其中国家法院为国家最高法院,负责审理上诉的审判决定。国家法院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又是宪法监督机关。若拉脱维亚国内任何法律和法令被认定违宪,国家法院有权宣布其无效。地区法院为中级法院,市县法院为初级法院,按照上诉程序负责审理各种刑事民事案件。各级法院均采取公开审判制,禁止秘密审判。

行政

拉脱维亚政府是该国最高行政机构,总理为拉脱维亚政府首脑,其人选由拉脱维亚总统任命,由拉脱维亚总理负责组建政府,任命内阁成员名单。

宪法

1993年7月6日,拉脱维亚议会通过决议,恢复1922年该国独立初通过的宪法。1994年、1996年和1997年,拉脱维亚议会三次对宪法进行了修订。宪法规定拉脱维亚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最多任两届,总任期不超过八年。总统任命总理并授权其组成政府(须经议会简单多数通过)。

政党

拉脱维亚实行多党制,截至2023年,进入拉脱维亚议会的政党包括新团结党、绿色农民联盟、联合名单、民族联盟、为了稳定党、进步党、拉脱维亚第一。

元首

根据拉脱维亚宪法规定,拉脱维亚总统是拉脱维亚国家元首及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最多任两届,总任期不超过八年。拉脱维亚总统有权行使的权利包括:作为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国家受到外敌入侵或他国对拉脱维亚宣战时,做出抵抗侵略的决定;在对外事务中代表国家形象,负责任命外交代表,接受外国派遣的使节;签署并颁布本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和议会通过的法律;任命总理并授权其组成政府(需经议会简单多数通过);宣布实行大赦;提出解散议会(但需经年满21岁的全体公民表决,若50%以上支持总统提议,则议会解散; 否则总统必须辞职,由议会选出新总统)。截至2023年10月,现任拉脱维亚总统为埃德加斯·林克维奇斯(Edgars Rinkevics),林克维奇斯于2023年7月8日正式宣誓就职,任期4年。

政要

总统

埃德加斯·林克维奇斯(Edgars RINKEVICS) ,男,1973年9月出生于拉脱维亚尤尔马拉市。拉脱维亚大学政治学硕士,美国国防大学武装部队工业学院国家资源战略硕士。2011年10月至2023年任外长,2023年5月31日当选拉新一任总统,7月8日宣誓就职。

总理

现任拉脱维亚政府于2023年9月成立,现任总理埃维卡·西利尼亚(Evika Siliņa)。西利尼亚出生于1975年,毕业于拉脱维亚大学,于2022年年底出任福利部长,是第二位担任拉脱维亚总理一职的女性。

议长

现任拉脱维亚议会议长为代佳·米埃林娜(Daiga Mieriņa)。代佳·米埃林娜生于1969年,曾任拉国家税务局首席专家、察尔尼卡瓦市市长,2022年当选拉议会议员。

内阁成员

国际关系

综述

拉脱维亚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包括波罗的海地区的合作、欧洲一体化、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为欧洲和跨大西洋安全与防务结构做出贡献、参与国际民事和军事维和行动以及发展合作,特别是加强欧盟东部伙伴关系国家的稳定与民主。

拉脱维亚是联合国、欧洲联盟、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合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拉脱维亚还是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和北欧投资银行的成员。拉脱维亚是申根区的一部分,并于2014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

截至2023年10月,拉脱维亚已和除不丹外的所有191个联合国成员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同美国的关系

1922年7月28日,美国在法律上正式承认拉脱维亚共和国,两国正式建交。1940年6月,波罗的海三国被并入苏联领土范围,美国政府于当年7月23日发表了声明,谴责苏联对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政治和领土完整的破坏。1991年8月拉脱维亚恢复独立,时任美国总统布什于当年9月2日宣布美国承认拉脱维亚从苏联独立,美国与拉脱维亚全面恢复正常外交关系。1998 年1 月16日,美国和波罗的海三国签署了《伙伴关系宪章》。

美国驻拉脱维亚国防合作办公室(ODC)负责规划和执行美国欧洲司令部的公民参与计划(CE)。公民参与计划提供资金和专业知识,以在拉脱维亚执行一系列项目运作,包括孤儿院、老年活动中心、消防站、救护车调度中心和紧急医疗中心等公共设施的重建和翻新。

从2008年11月17日起,美国给予拉脱维亚公民赴美免签证待遇。2014年4月,在乌克兰危机发生后,为加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波罗的海地区的军事力量,美国向拉脱维亚和其他波罗的海国家派驻了部队。2018年4月,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集体会晤拉脱维亚总统及波罗的海另外两国的领导人,决定向三国提供价值1.7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并商定举行联合演习。此外,美国还向拉脱维亚提供安全援助,包括外国军队基金及军队培训基金。2019年,美国向拉脱维亚提供了1900万美元的安全援助。拉脱维亚同美国还签署了投资、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和避免双重征税方面的协定。

同俄罗斯的关系

1991年10月4日,拉脱维亚与俄罗斯建交。拉俄于1991年10月4日建交。两国历史积怨深重,关系时有龃龉。尽管拉俄关系进展不顺,但双边经贸务实合作仍取得一定进展。拉脱维亚在乌克兰问题上态度较为强硬,支持美欧对俄采取制裁措施。2007年,在拉脱维亚放弃对俄罗斯部分领土主权要求后,两国之间正式确立了边界。

2022年4月4日,拉脱维亚宣布降低与俄外交级别,俄罗斯外交部就拉脱维亚降低与俄外交级别一事表示,将很快采取报复性措施。 2022年4月5日,拉脱维亚外交部表示,将驱逐13名俄罗斯外交官并关闭2个俄罗斯驻拉脱维亚的领事馆。

2022年9月13日,俄罗斯旅行社协会称,九个欧盟国家已停止接受俄罗斯人签发旅游签证的文件,其中包括拉脱维亚。9月19日起,拉脱维亚停止向俄罗斯公民发放申根签证,并禁止持有申根签证的俄罗斯公民入境。

2023年1月23日,拉脱维亚外交部长林克维奇斯表示鉴于乌克兰局势,拉脱维亚将于2023年2月24日召回其驻俄大使,将拉脱维亚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级别降至临时代办级。

2024年2月,俄罗斯警方以破坏苏联时期纪念碑为由,把爱沙尼亚总理卡娅·卡拉斯、立陶宛文化部长和拉脱维亚上一届议会成员列入通缉名单。2月22日,拉脱维亚议会通过有关禁止进口俄白两国农产品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法》修正案。2月23日,该修正案由拉脱维亚总统颁布生效。3月5日,拉脱维亚政府批准了农业部制定的相关具体条例。根据拉脱维亚农业部制定并经内阁批准的《禁止向拉脱维亚进口农产品和饲料产品条例》,拉脱维亚8日起禁止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进口条例中所列蔬菜、水果、谷物等农产品和饲料产品,包括禁止从第三国进口俄白相关产品。5月5日俄罗斯外交部表示,波罗的海国家采取的“敌对路线”已经导致它们同俄罗斯的大部分关系断绝,还警告说莫斯科会采取不对称措施予以回应。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由于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公开敌对路线”,三国同俄罗斯的“所有国家间、部门间、地区和行业关系都已经断绝”。莫斯科会继续对波罗的海国家使用外交影响力措施。

当地时间2025年2月8日,拉脱维亚正式切断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电网的连接,并与欧洲五个主要电网中的欧洲大陆电网(UCTE)同步。拉脱维亚能源部称,“断网”过程进展顺利,电网系统保持稳定。

同波罗的海邻国的关系

恢复独立后,拉脱维亚于1991年9月6日于爱沙尼亚建交,同年10月5日于立陶宛建交。拉脱维亚与立陶宛、爱沙尼亚在政治、经济、 历史、地理、文化等众多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传统联系,三国之间除设有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部长级定期会晤机制外,还建立了波罗的海大 会、波海地区国家经济论坛、三国首都会议机制等。波罗的海三国在重大外交活动中采取统一行动;在经济领域,三国统一相关贸易政策,加强资源开发合作,建立统一能源体系;在军事领域,三国协调防务政策,加强地区安全,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时期,拉脱维亚在对其他国家保持边境关闭的情况下,首先对波罗的海国家开放边境。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拉脱维亚除了与爱沙尼亚和立陶宛积极开展波罗的海国家三边合作之外,还和北欧国家积极开展北欧-波罗的海合作。拉脱维亚是波罗的海会议(Baltic Assembly)、波罗的海议长理事会(Baltic Council of Ministers)以及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Council of the Baltic Sea States)的成员。

同中国的关系

拉脱维亚和中国于1991年 9 月 12 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92 年 1 月 4 日中国在拉脱维亚设立大使馆。同年 1 月底,拉脱维亚政府与台湾当局签署所谓“建立领事关系的联合声明”,并于 2 月上旬在里加开设“总领事馆”。中国政府决定从拉脱维亚撤出大使馆。

1994 年 7 月,拉脱维亚政府代表团访华,重申接受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承诺断绝同台湾的领事关系,中国和拉脱维亚双方宣布关系正常化。同年 8 月,中国大使馆恢复在里加的工作。中拉关系正常化以来,保持了正常和稳定发展的势头。两国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签署双边合作文件近 20 个。中国和拉脱维亚建立了两国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

拉脱维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2018 年,拉脱维亚以主宾国的身份参加了在中国宁波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2019 年4 月,拉脱维亚经济部长拉尔夫斯·耐米罗(Ralfs NEMIRO)率团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10 月,拉脱维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阿尔提斯 • 帕布里克斯(Artis PABRIKS)来华出席第九届香山论坛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11 月,拉脱维亚经济部长拉尔夫斯·耐米罗来华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同月,拉脱维亚国家警察总局长伊恩茨·库兹访华,并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拉脱维亚共和国国家警察总局关于加强合作打击跨电信网络等新型有组织犯罪谅解备忘录》。

同欧盟的关系

拉脱维亚积极发展同欧盟及各成员国的关系。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拉脱维亚经济陷入困境。2009 年 1 月,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会议从欧盟中期财政援助基金中向拉脱维亚提供了 31 亿欧元(分 3 年支付)紧急财政贷款,有力支持了拉脱维亚经济恢复。此外,由于拉脱维亚属欧盟欠发达成员国,欧盟基金在拉脱维亚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扶持、减贫、解决青年就业、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至2013 年,拉脱维亚使用欧盟地区发展基金、社会基金、凝聚基金共计 453 亿欧元。2014年至2020 年,欧盟将通过欧盟凝聚基金向拉脱维亚提供总额近69 亿欧元的资金支持。2020 年 3 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欧盟向拉脱维亚提供了 8 亿欧元的资金支持。拉脱维亚于 2015 年 1月至6 月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欧盟议会中共有 8 名来自拉脱维亚的议员。

国际组织

1991年独立后,拉脱维亚于当年加入联合国,之后致力于将加入欧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作为外交优先方向。2004年4月2日,拉脱维亚正式加入北约;同年5月1日,拉脱维亚正式加入欧盟。拉脱维亚是欧洲议会成员国,2024年至2029年,拉脱维亚在欧洲议会中将占有9个席位(现为8个)。同时,拉脱维亚还是世界贸易组织国际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成员国。2016年11月,中国和拉脱维亚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谅解备忘录。同时,拉脱维亚还是《日内瓦条约》《巴黎协定》《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等在内的超过60项国际条约的缔约国。

军事

概况

拉脱维亚国家武装部队(拉脱维亚语:Nacionālie bruņotie spēki)由陆军、海军、空军、国民警卫队、世界十大特种部队宪兵、国家武装部队参谋营、训练和理论指挥部以及后勤指挥部组成。拉脱维亚的国防概念基于瑞典-芬兰模式,即组建一支由动员基地和一小批职业专业人员组成的快速反应部队。从2007年1月1日起,拉脱维亚转为一支完全基于合同的职业军队。2022年拉脱维亚国防预算为7.5835亿欧元,占GDP总量的2.2%。

军事实力

拉脱维亚武装部队由陆、海、空三大军种组成,2023年,拉脱维亚在“全球军力指数”排名中,位列145个国家中的第95位。截至2023年,拉脱维亚全国现役正规军队人数约6500人,预备役人数约15000人,地方武装约8500人。主要军种方面,截至2023年,拉脱维亚陆军没有坦克,拥有各类载具约2930辆、自行火炮59门、各类火箭发射车6辆;拉脱维亚海军拥有巡逻舰11艘、猎扫雷舰6艘;拉脱维亚空军拥有飞机4架,均为直升机。

国际维和事务

自1996年期,拉脱维亚开始参与国际维和事务,拉脱维亚武装部队参与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盟波黑(1996-2009 年)、阿尔巴尼亚(1999 年)、科索沃(2000-2009 年)、马其顿(2003 年)、伊拉克(2005-2006 年)、阿富汗(2003 年起)、索马里(2011 年起)和马里(2013 年起)的军事行动,拉脱维亚还参加了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在伊拉克的行动(2003-2008 年),以及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格鲁吉亚、科索沃和马其顿的特派团。 根据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卫政策(CSDP),拉脱维亚武装部队于 2013 年参加了英国领导的战斗群,并于 2015 年参加了北欧战斗群。自 1996 年以来,拉脱维亚已有 3600 多名军事人员参加了国际行动,其中 7 名士兵丧生。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拉脱维亚人口为187.6万。2021年,拉脱维亚男性人口数量为86.8万人,占比为46.1%;女性人口数量为101.5万人,占比为53.9%,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85.5。2021年,拉脱维亚城镇人口为128.8万人,农村人口数量为59.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31.6%,城镇化率为68.4%。从年龄结构上来看,2021年拉脱维亚0至14岁人口比重为16.8%,15-64岁人口比重为62.2%;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39.6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1%,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世界老龄化标准为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数达到7%以上)。

族群

拉脱维亚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全国共有150多个民族。截至2023年,拉脱维亚总人口中拉脱维亚族占62.4%,俄罗斯族占23.7%,白俄罗斯族占3%,乌克兰族占3%,波兰族占2.1%,立陶宛族占1%。

拉脱维亚的民族多样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长期的外国统治历史、地处波罗的海贸易路线以及毗邻其他斯拉夫国家。俄罗斯帝国于 18 世纪征服拉脱维亚,统治该国长达 200 多年。在此期间,俄罗斯当局鼓励俄罗斯殖民者在拉脱维亚定居。1918 年俄罗斯帝国崩溃后,拉脱维亚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然而,该国于 1940 年被苏联占领,并在 1991 年之前一直处于苏联统治之下。苏联驱逐了一些群体,并在拉脱维亚重新安置了其他族群,尤其是俄罗斯人。1991年后,许多被驱逐者返回了拉脱维亚。

语言

拉脱维亚唯一的官方语言是拉脱维亚语(latviešu valoda),属于印欧语系-波罗的语族-东波罗的语支,拉脱维亚是欧盟官方语言之一,使用人数约200万,分中部、东部和西部三种方言,文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加上一些变音符号。

俄语在拉脱维亚并入苏联时期被广泛使用,其目前仍是使用最广泛的少数民族语言。英语在拉脱维亚的商业和旅游业中也被广泛接受。2012年2月8日,拉脱维亚曾就是否将俄语作为第二官方语言举行了宪法公投,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统计,74.8%的人投了反对票,24.9%的人投了赞成票。

自2019年起,拉脱维亚的私立学校和大学,以及拉脱维亚公立高中的普通教学逐步停止俄语教学,但与俄罗斯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相关的科目除外,如俄语语言和文学课。2023年仍在使用俄语的所有学校(包括学前班)需要在3年内过渡到在所有课程中使用拉脱维亚语

宗教信仰

拉脱维亚主要宗教信仰包括基督教路德宗 (信仰人数占总人口数的24.13%) 、东正教(信仰人数占总人口数的10.54%) 、基督教其他分支(信仰人数占总人口数的23.45%) 。拉脱维亚福音路德教会(:Latvijas Evaņģēliski uteriskā baznīca)是拉脱维亚的路德新教教会,是世界路德宗联合会、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欧洲基督教协进会和国际路德宗理事会的成员。拉脱维亚的路德教传统可以追溯到宗教改革时期。现任大主教詹尼斯·瓦纳格斯 (Jannis Vanags) 于1993年正式祝圣。

拉脱维亚是欧洲最后被基督教化的地区之一。12世纪至13世纪,丹麦瑞典的基督教国王以及北德意志的利沃尼亚和条顿骑士团为了争夺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在后来被称为北方十字军国家的战争中,拉脱维亚首次成为天主教会的一部分。在新教改革期间,来自北德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路德教的教义彻底改变了该国的宗教格局,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拉脱维亚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信奉新教;绝大多数人信奉路德教,只有极少数人信奉加尔文教,也有个别人信奉其他新教教义。

经济

综述

拉脱维亚系欧盟成员国,地理位置优越,自独立后政局稳定,经济快速增长。2021年,拉脱维亚全国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29亿欧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7459欧元,被世界银行列为高收入经济体。

自独立以来,拉脱维亚奉行自由经济政策,把吸引和鼓励外国投资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投资环境总体良好。拉脱维亚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3个国际性的海港,木材、机械、金属产品制造业和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服务业较为发达。拉脱维亚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极少,完全依赖进口。

拉脱维亚属于高收入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拉脱维亚营商环境指数为80.3分,在全球190个国家中排第19位。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拉脱维亚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42位。

据拉脱维亚央行统计,截至2021年底,拉脱维亚吸引外资存量209.64亿欧元,其中 80%来自欧盟国家。外国投资存量前五大来源国为:瑞士(60.32亿欧元)、爱沙尼亚(25.6 亿欧元)、俄罗斯(18.6亿欧元)、立陶宛(15.18亿欧元)、塞浦路斯(12.61亿欧元)。 外国投资进入的主要领域是: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领域(22%)、金融业务(15%)、 房地产业务(14%)、零售贸易(14%)和制造业(11%)等。

拉脱维亚独立后,自1993年至2014年1月1日,使用拉特(拉脱维亚语:lats)作为该国法定货币,2014年1月1日,拉脱维亚加入欧元区,以欧元作为新的法定货币,原法定货币拉特停止流通。

第一产业

拉脱维亚约三分之一的农业用地用于种植农作物,约十分之一的土地用于放牧牲畜。在农作物中,谷物(主要是黑麦)最为重要,其他主要谷物包括小麦、燕麦、亚麻和大麦。阳芋、洋葱、胡萝卜和甜菜也是拉脱维亚主要的出口作物。

苏联时期,拉脱维亚农业生产依靠集体农庄(主要从事粮食作物种植和混合耕作)和国营农场(通常专门从事某种作物的种植和加工)。独立后,由于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困难和农业设备的高成本,20世纪90年代初拉脱维亚农业产值只占该国生产总值的一小部分。21世纪初,拉脱维亚农业完成私有化。

拉脱维亚渔业在该国生产总值中占比较小,在波罗的海捕获的大部分鱼类主要投放本国消费市场,作为该国人民的主要蛋白质来源,种类以鳕鱼和鲱鱼为主。该国内陆水域常见的鱼类包括魣属、鱼、鲤鱼、鲈鱼、鳗鱼和灯笼鱼科等,另有经育苗场人工繁殖,然后投放至河流中的三文鱼鳟鱼

2021年农业生产总值13.27亿欧元,占拉脱维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6%,全年生产小麦240.77万吨、11.51万吨马铃薯、21.58万吨大麦、42.79万吨油菜籽、18.29万吨燕麦、13.84万吨黑麦以及少量其他农产品。

第二产业

拉脱维亚工业支柱产业有采矿、加工制造及水电气供应等。2021年工业产值为47.47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6.5%。

独立后,拉脱维亚制造业以家具、食品、饮料和纺织品的生产为主,进入21世纪以来,化学制品和药品生产在拉脱维亚制造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拉脱维亚主要生产工业矿物,包括水泥、白云石砾石石膏、沙子和碎石和矿物燃料等。2019年,拉脱维亚全国共生产水泥100万吨,砾石、卵石等石材760万吨,沙子520万吨,白云石207万吨,泥炭220万吨。

第三产业

服务业是拉脱维亚的支柱产业。2021年拉服务业产值为226.87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9%。截至2022 年,在拉脱维亚注册公司数量最多的行业是服务业,有 71692 家公司,其次是零售业以及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分别有 15300 家和 10287 家公司。

旅游业是拉脱维亚服务业中的重要部门,2019年旅游业为该国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中的4.8%,旅游业相关部门的就业人数占该国总劳动力的7.1%。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拉脱维亚旅游业遭受较大影响,2021年,拉脱维亚全年国际游客人数为47.8万人,相较2019年减少了75.3%,该国境外游客主要来自邻国立陶宛、爱沙尼亚俄罗斯。国内游客是拉脱维亚旅游业的主要客源,2021年,该国国内游客人数达到240万人次。拉脱维亚旅游业计划于2024年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前的水平,但随着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爆发,以及受欧洲能源危机的影响,其恢复旅游业的进程可能会被迫推迟。

经济特区

截至2023年11月,拉脱维亚全国共有5个经济特区,分别为里加自由港、文茨皮尔斯自由港、利耶帕亚经济特区、雷泽克内经济特区、拉特盖尔经济特区。

位于西部利耶帕亚市内,占地30平方千米,占利耶帕亚市近65%的面积。特区包括港口、工业园区、机场。港口面积约11.8万平方千米,共有80个码头,岸线总长1万米,吞吐能力920万吨/年。可停靠船舶限度为:吃水深度10.8米,长240米,宽35米。港口开放式储存区44万平方米,仓库10万平方米,筒仓4.1万立方米,冷库2.5万立方米,液体货物库7.5万立方米。

位于东部雷泽克内市,占地11.5平方千米,靠近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立陶宛边境,位于莫斯科—里加和圣彼得堡—华沙国际铁路和公路的交汇点,是连接欧盟、俄罗斯以及周边国家的重要区域。

总面积727.5平方千米,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立陶宛边境接壤。中心城市有拉脱维亚第二大城市陶格夫匹尔斯。截至2022年,当地有21家企业。拉脱维亚政府正在推动拉特盖尔经济特区和毗邻的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自由经济区(FEZ Vitebsk)之间的商务往来。

重要企业

“阿尔达利斯”啤酒厂(Aldaris),拉脱维亚最大的啤酒酿造企业,有140余年历史。主要生产各种啤酒和无酒精饮料,年销售额近3800万美元。产品出口爱沙尼亚、立陶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

“莱依玛”巧克力厂(Laima),拉脱维亚最大的巧克力糖果生产企业,1924年建厂,年销售额3500多万美元。主要产品有:巧克力糖、巧克力糕点、奶糖、水果糖等。产品出口美国、德国、以色列、瑞典、瑞士、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国家和地区。

拉脱维亚黑药酒公司(Latvijas balzams),成立于1900年,现属于琥珀饮料控股集团,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酒精饮料生产商,旗下130 多种品牌产品出口至全球170多个市场,名牌产品为里加黑药酒(Riga Black Balsam),由多种传统草药加入纯伏特加制作而成。

富友联合食品公司(Food Union), 一家全球化的乳制品和冰淇淋制造商,总部设在里加,在拉脱维亚拥有里加牛奶厂、瓦尔米耶拉牛奶厂、里加乳业公司,还在爱沙尼亚、立陶宛、丹麦挪威罗马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建厂经营,产品出口至全球25个市场。该公司于2018年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建成日处理740余吨鲜奶、年生产能力近20万吨的乳制品加工基地,生产产品涵盖酸奶及新鲜奶酪

里加油漆涂料厂(Riga Varnish and Paint Factory)是波罗的海最大的矿物漆和涂料生产工厂,成立于1898年,现为一家私营企业。该工厂生产的矿物漆现已被应用于大兴区新机场10万平方米的核心区域,并将应用于哈尔滨市老城区改造及新城区建设。

社会

教育

拉脱维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允许私人办学校。大学实行公费和自费两种制度。全国90%以上的儿童就读国立学校。截至2020年,拉脱维亚全国共有667所学校,其中小学236所,中学291所,特殊教育机构44所,各类民办教育机构63所。截至2023年7月,拉脱维亚全国共有职业学校55所,高等教育机构和学院53所。该国主要高等院校有:拉脱维亚大学里加工业大学、拉脱维亚农业大学、波罗的海俄罗斯学院、拉脱维亚医学院、拉脱维亚海洋学院、拉脱维亚音乐学院、拉脱维亚艺术学院等。

拉脱维亚大学成立于1919年,是拉脱维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大学,也是波罗的海东海岸最大的大学。拉脱维亚大学设有13个学院,还设有20多个研究所,涉及众多不同的领域和学科,有学生15000名。拉脱维亚大学是IAU、EUA、乌得勒支网络、欧洲首都大学联盟(UNICA)和波罗的海区域大学网络(BSRUN)等大学联盟的成员。除了通过欧盟的伊拉斯谟(Erasmus)等项目与欧洲范围内的大学进行交流,拉脱维亚大学还与世界上29个国家的76所大学签署了双边合作协议。

里加工业大学(拉脱维亚语:Rīgas Tehniskā Universitāte),是波罗的海国家中最古老的理工类大学,位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是目前拉脱维亚国际排名最高的大学。建于1862年,主要学科有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和商务。共有8个系及5个科研院所。

医疗事业

截至2020年末,拉脱维亚全国共有60所医院、10045张病床、6941名执业医师,1305名医学领域专家、7957名高级护士。拉脱维亚医疗条件尚好,医院实行医药分开,药品供应正常,价格合理,药品销售监管严格。拉脱维亚人的预期寿命为男性70.4岁,女性79.5岁,总预期寿命为75.1岁。2019年,拉脱维亚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6%,人均医疗卫生支出1213欧元。

经过多次改革后,拉脱维亚2011年建立了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Nacionālais veselības dienests,NVD),该系统是一项全民计划,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税收。该系统类似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类型的医疗保健系统,采用购买者与提供者分离的模式。

文化事业

拉脱维亚全国有各类图书馆近 3000余座。其中群众性图书馆 1086 座,藏书量1700万册。拉脱维亚最大的图书馆是国立拉齐斯图书馆,该馆始建于 1919 年,现为拉脱维亚图书管理学校研究中心和文学艺术资料中心,藏书量 530 万册,图书馆还开设有图书交换业务,与世界上 100 多个国家保持着联系。此外,拉脱维亚科学院中心图书馆也是拉脱维亚较大型的图书馆,而且是欧洲较古老的图书馆之一。该馆始建于 1524 年,当时是作为里加市图书馆,1946 年并入刚刚成立的拉脱维亚科学院,该馆以藏有大量珍本著称。拉脱维亚共有国家级博物馆 75 座,博物馆经常举办各种展览和讲座,每年吸引着 400 余万人参观学习。里加历史与航海博物馆是拉脱维亚最古老的博物馆。拉脱维亚每年出版图书两千余种,达 1500 万册以上。图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技、医药等各个方面。

科技事业

拉脱维亚制定了由劳动消耗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转型的长期发展目标。2020年,拉脱维亚政府计划将国内生产总值的1.5%投入科技研发事业中,其中一半的投资来自私营经济。拉脱维亚计划在现有科学的基础上开发其科学潜力,特别是在有机化学、医学化学、遗传工程、物理学、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 拉脱维亚在国内外获得最多专利的领域是药物化学。拉脱维亚在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37位。

体育事业

拉脱维亚的国球是冰球。拉脱维亚国家冰球队曾于2002年至2014年连续四届参加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未获得奖牌。2023年,拉脱维亚冰球队首次获得世界冰球锦标赛铜牌。拉脱维亚在冰雪运动个人项目上表现较好,尤其是无舵雪橇、钢架雪车和雪车,自2006年冬季奥运会以来,拉脱维亚运动员在这些项目上共获得7枚奥运奖牌。截至2020年东京奥运会,拉脱维亚共参加了12届奥运会,获得4枚金牌,11枚银牌,6枚铜牌。2021年7月28日,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拉脱维亚击败俄罗斯奥运队,获得男子3x3篮球的首届奥运冠军。

主要项目

冰球通常被认为是拉脱维亚最受欢迎的运动。拉脱维亚拥有许多著名的冰球明星,拉脱维亚冰球高级联赛(Latvian Hockey Higher League)是该国级别最高的冰球赛事,自 1931 年开始举办至今。2006 年国际冰球联合会世界锦标赛在里加举行。2023年,拉脱维亚冰球队首次获得铜牌。

拉脱维亚第二大热门运动是篮球。拉脱维亚拥有悠久的篮球传统,1935 年拉脱维亚国家篮球队首次参加欧洲篮球赛,1939 年在决赛中以 1 分之差输给立陶宛,获得银牌。前拉脱维亚篮球俱乐部 Rīgas ASK 在解散前曾连续三次赢得欧洲联赛冠军。2023年9月,拉脱维亚国家男子篮球队在2023年世界杯篮球赛上获得第5名。

其他受欢迎的运动包括足球、地掷球、网球、排球、自行车、雪橇等。拉脱维亚国家男子足球队唯一参加过的国际足球联合会重要赛事是 2004 年欧洲杯。拉脱维亚独立后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选手是马里斯·斯特罗姆贝尔斯(Māris Štrombergs),他在 2008 年和 2012 年两度获得男子小轮车奥运冠军。

在拳击领域,梅里斯·布里迪斯(Mairis Briedis)是迄今为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赢得拳击世界冠军头衔的拉脱维亚人,他曾在 2017 年至 2018 年期间获得 WBC 次中量级冠军头衔,2019 年获得 WBO 次中量级冠军头衔,2020 年获得 IBF/The Ring次中量级冠军头衔。

2017 年,拉脱维亚网球选手耶莱纳·奥斯塔彭科夺得 2017 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是公开赛时代首位夺冠的非种子选手。

传媒事业

拉脱维亚全国主要发行三份拉脱维亚文日报:《Diena》《Latvijas Avīze》和《Neatkarīgā Rīta Avīze》,以及一份商业日报《Dienas Bizness》。截至2023年,《Vesti Segodnya》和《MK-Latvia》分别是拉脱维亚仅存的以俄语出版的印刷日报和周刊。进入21世纪以来,拉脱维亚互联网门户网站的访问量迅速增长,该国已经拥有包括波罗的海三国访问量最大的网站Delfi、拉脱维亚排名第二的新闻网站 Tvnet.lv等大型门户网站。

根据拉脱维亚市场、社会和媒体研究公司TNS的数据,在拉脱维亚,17%的人每天阅读拉脱维亚文报纸,48%的人每周阅读报纸两到三次,72%的人经常使用互联网,37%的互联网用户每天阅读新闻网站。

在波罗的海三国中,拉脱维亚早在 1954 年就率先拥有了自己的电视频道。该国第一家私营电视台于1991年开播,如今电视已成为拉脱维亚的主要媒体。2016 年,电视观众平均每天在屏幕前花费 4 小时 48 分钟。拉脱维亚有两个公共电视频道,即拉脱维亚电视一台(LTV1)和拉脱维亚电视七台(LTV 7)。

社会治安

拉脱维亚国家政局整体稳定,治安状况良好,犯罪率较低,且多为公共场所扒窃等非暴力案件。根据拉脱维亚的法律规定,符合条件的个人经批准可以持有枪支。

交通

综述

拉脱维亚地处俄罗斯与西欧、北欧的十字交叉口,拥有三个国际性不冻海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机场里加国际机场及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在波罗的海乃至中东欧地区运输中扮演了重要的货物转运角色。经其中转的货物可在48小时内覆盖波罗的海东岸、独立国家联合体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2640万人口的市场。拉脱维亚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包括公路、铁路、空运、航运

公路

截至2022年,拉脱维亚铺面公路总长70846千米,其中国家公路20041千米,占公路总里程的28.39%。拉脱维亚最著名的公路是连接华沙和塔林的A1(欧洲E67号公路),以及连接文茨皮尔斯和特雷霍瓦的欧洲E22号公路。从拉脱维亚乘国际巴士可前往莫斯科圣彼得堡、华沙、明斯克、塔林、维尔纽斯等地。货运市场有德铁信可(DB Schenker) 、DHL(DHL)、得斯威国际货运(DSV Transport)德普拉快运(DPD) 等跨国公司。2021年,拉脱维亚公路货运量8160万吨,同比增长7.8%。拉脱维亚国家公路公司 (Latvijas Valsts ce) 成立于2004年,是拉脱维亚国有企业,管理拉境内国家公路,负责融资、道路管理、组织公开招标、监管建设项目等。2021年,拉脱维亚对公路投入约3.25亿欧元,其中养护费用1.59亿欧元。

铁路

截至2022年,拉脱维亚全国西伯利亚铁路总长1860千米,电气化铁路251千米,全国铁路中有1826千米为1520毫米铁锅,与大多数前苏联国家相同。拉脱维亚共有火车站140个,货运站75个,Skirotava和道加瓦皮尔斯是拉脱维亚两个主要的货物中转枢纽站。自里加乘国际列车可达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乌克兰基辅和敖德萨,并可经立陶宛和波兰到德国柏林等地。国内线路连通各主要城市。截至2023年,拉脱维亚尚未建成高速铁路。连接赫尔辛基塔林-里加-考纳斯-华沙的波罗的海铁路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2026年完工。

航空

截至2022年,拉脱维亚有里加、文茨皮尔斯、利耶帕亚3个国际机场。波罗的海航空(air Baltic)是拉脱维亚的国家航空公司,也是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在波罗的海三国均设有枢纽,但主要基地位于拉脱维亚里加。

里加机场是波罗的海三国最大的机场,是拉脱维亚国营机场。波罗的海航空、汉莎航空、挪威航空、波兰航空、土耳其航空芬兰航空公司等13家航空公司在夏季和冬季为拉脱维亚分别提供了100和70余条航线。在里加机场办理货运的航空公司有RAF-Avia、AG Handling、Profi Logistiks、UPS、DHL、TNT货运等。根据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数据,2021年,拉脱维亚里加国际机场共承运乘客235万人次,货运量2.78万吨。

航运

拉脱维亚内河航线全长350千米。共有10个港口。拉脱维亚的四大港口分别位于里加文茨皮尔斯、利耶帕亚和斯库尔特。大部分过境运输使用这些港口,其中一半货物是原油和石油产品。2021年,拉脱维亚港口货物量4170万吨,其中,里加港货运量2150万吨,文茨皮尔斯港货运量1110万吨,利耶帕亚港货运量700万吨。

里加自由港位于里加湾道加瓦河河口。总面积63.48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为19.62平方千米。码头总长度18.2千米,船舶最大吃水14.5米,开放存储总面积178万平方米,仓库总面积36万平方米,冷藏仓库总面积1.6万平方米,筒仓总容量26万立方米,液体散货总量44万立方米。里加港80%的货物来往于独立国家联合体国家。35家装卸公司和27家船运代理公司在港内经营。该港设计为集装箱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为5500万吨。

文茨皮尔斯自由港位于拉脱维亚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该港面积24.51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2.4平方千米。港口面积2451公顷,可用工业空间600公顷,最大吃水深度:液体货物、散装货15米,杂货、滚装货物、集装箱12.5米。液体货物最大船长270米,干散货区最大船长240米,普通、滚装货物、集装箱最大船长240米,液体货物储罐共150万立方米。全年不冻港,拥有至瑞典尼奈斯港和德国特拉夫明德的2条定期航线。

文化

综述

历史上拉脱维亚曾被日耳曼人统治长达几个世纪,因此其文化深受日耳曼文化影响。拉脱维亚文学、音乐、建筑是该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里加被评为“界上最伟大的新艺术城市之一”。截至2023年10月,拉脱维亚已有里加历史中心、斯特鲁维环形山地理探测弧线、库尔迪加老城三项世界遗产,波罗的海的歌舞庆典活动、苏伊提文化空间、木筏漂流等三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10月,拉脱维亚已有波罗的海的歌舞庆典活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共和国、立陶宛共和国共同申报)、苏伊提文化空间、木筏漂流(德国、拉脱维亚等六国共同申报)等三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波罗的海的歌舞庆典活动是波罗的海三国民间传统表演艺术的宝库。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每隔五年隆重举行一次歌舞节,立陶宛每隔四年一次。整个活动要持续数天,参与的歌舞演员多达四万人,大多是业余合唱团和舞蹈团体。节目丰富多样,从最为古老的民歌到当代的创作应有尽有,反映了波罗的海三国引人注目的音乐传统。在合唱团团长、乐队指挥和专业舞蹈老师的指导下,许多歌手和舞蹈演员常年在当地的娱乐中心或文化协会练习。这些大型活动也提供了欣赏波罗的海沿岸民间艺术的机会,其中包括群众所佩戴的手工艺品和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

苏伊提(Suiti)是拉脱维亚西部新教(路德宗)一个小的天主教社区。苏伊提文化空间具有许多显著特征,包括苏伊提妇女演唱的低音歌曲、婚礼传统、色彩缤纷的传统服装、苏伊提语、地方美食、宗教传统、一年一度的庆祝活动、数不胜数的民歌、舞蹈以及当地收录的歌曲集。在这里,大家庭结构的各种古老形式依旧很常见。在这些家庭中,特有的技艺代代相传,它们构成了苏伊提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以前的传统和宗教礼仪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苏伊提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混合体。

木筏漂流起源于中世纪,当时木筏被用来运输木材、货物和人。在过去,筏工们会在木筏上共同生活和工作数周,一个共享木筏制作和驾驭知识、技术和价值观的社区由此诞生。合作、社会凝聚力以及对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深深根植于这一实践。它包含定期开展的生动有趣的经验分享,这丰富了筏工遗产,促进了共同的价值观和跨越国境的文化交流。

艺术

文学

拉脱维亚人民从12至13世纪起,就经常遭受异族,特别是德国封建主、日耳曼十字军骑士团的入侵与统治。在拉脱维亚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主要是民歌)中,反映出人民对异族统治的僧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6世纪下半叶拉脱维亚才有了文字出版宗教书籍。从19世纪50年代起,随着“青年拉脱维亚”运动的开展,诞生了拉脱维亚最初的民族文学。

拉脱维亚民族文学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诗人阿卢南(1832年至1864年)和普姆普尔(1841年至1902年)。他们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人民的愿望。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拉脱维亚出现了现实主义文学。这时团结在“新思潮”团体周围的作家起了很大的作用。十月革命后,拉脱维亚文坛上涌现出许多新的作家,如诗人和小说家苏德拉布·埃朱斯(1860年至1941年)和阿拉伊斯-别尔采(1890年至1921年),诗人和剧作家帕埃格列(1890年至1926年)等,他们的作品都表现了获得自由的拉脱维亚人民的感情。

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几位拉脱维亚作家开始崭露头角。诺拉-伊克斯特娜早期的短篇小说集为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生命的庆典》奠定了基础,这部小说使她成为拉脱维亚新一代女作家中的一员。英格-阿贝尔(Inga Abele)也是这批女作家中的一员,她的短篇小说和戏剧《暗鹿》(Dark Deer)将她推上了拉脱维亚文学的高峰。

2000 年代中期,几位作家的创作突飞猛进,其中包括上文提到的英加-阿贝莱(Inga Ābele)的小说《涨潮》(High Tide),以及作家兼公关人员保尔·班科夫斯基(Pauls Bankovskis)的著作《欧洲重塑》(Euro remodeling),该书详细描述了狂野的西部资本主义时代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混乱。近十年来,拉脱维亚文学界涌现出一大批新秀,其中包括欧盟文学奖获得者英格-茹鲁德(Inga Žolude)和亚尼斯-约林斯耶夫斯(Jānis Joņevs),他们的小说在拉脱维亚畅销,在国外也广受欢迎。

音乐

拉脱维亚的音乐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拉脱维亚是一个德意志骑士团统治下的领土。在这个时期,拉脱维亚的音乐文化主要受到教会音乐的影响,特别是德国宗教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拉脱维亚的音乐文化开始发展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在19世纪,拉脱维亚的民族主义情绪逐渐高涨,这也反映在了音乐文化中。当时的拉脱维亚音乐家开始创作有关拉脱维亚民族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成为了拉脱维亚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拉脱维亚的音乐家们对欧洲南部音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拉脱维亚的音乐家们将拉脱维亚的音乐文化带到了欧洲南部,二是拉脱维亚的音乐家们从欧洲南部音乐中获得了启发。

拉脱维亚歌舞节是拉脱维亚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自 1873 年开始举办,通常每五年举办一次。演唱民俗音乐和经典合唱歌曲,重点是无伴奏合唱,但最近也将现代流行歌曲纳入了曲目。

加入苏联后,拉脱维亚的艺术家和作家被迫追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在苏联时期,音乐越来越流行,其中最受欢迎的是 20 世纪 80 年代的歌曲。当时的歌曲经常取笑苏联生活的特点,并关注拉脱维亚身份的保护。拉脱维亚独立后,戏剧、场景设计、合唱团音乐和古典音乐成为拉脱维亚文化最显著的分支。

2019年,拉脱维亚举办首届里加尤尔马拉音乐节(Riga Jurmala 音乐 Festival),音乐节在拉脱维亚国家歌剧院、大公会堂和 Dzintari 音乐厅举行。有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和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参加演出。

建筑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新艺术城市之一,大约有900座这种建筑风格的建筑装饰着新艺术区。市中心三分之一的建筑都是新艺术风格。里加的新艺术风格建筑大多建于 1904 年至 1914 年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这种风格最常见于多层公寓楼。新艺术风格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今天的奥地利芬兰德国,而 1869 年在里加建立的建筑学院则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优秀建筑师。

在里加建筑不拘一格的新艺术风格中,花卉和其他以自然为灵感的装饰元素最受欢迎。这种变化的一个例子是米哈伊尔·爱森斯坦 (Mikhail Eisenstein) 的作品。 在垂直的新艺术风格中,几何装饰被整合到立面的垂直构图中。几家百货公司以这种风格建造,有时被称为“百货公司风格”或德语“Warenhausstil”。 民族浪漫主义新艺术风格的灵感来自当地民间艺术、巨大的体积和天然建筑材料的使用。

里加新艺术运动的驱动力是人们希望表达更强的个性、对当地的感情以及一种比 19 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更理性的建筑风格。从风格上看,里加的新艺术建筑可进一步分为四个不同阶段: 折衷主义、垂直式、民族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

电影

拉脱维亚电影艺术始于20世纪初期,1930年,由亚历山大-鲁斯泰基斯(Aleksandrs Rusteiķis )执导的第一部拉脱维亚故事片《Lāčplēsis》。1939年由雅尼斯·拉佩涅克斯(Vilis Jānis Lapenieks )执导的电影《渔夫之子》普遍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拉脱维亚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20世纪40年代拉脱维亚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成立了纪录片制片厂,这一时期该国的电影制片人主要来自苏联,纪录片题材也以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为主。1953 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的文化政策进入了一个更加自由的时期。电影制片人开始享有更多的艺术控制权,与此同时,莫斯科的苏联国家电影委员会提供资金,国家审查机构格拉夫利特和中央政治局文化部控制电影的发行。拉脱维亚在这一时期制作的首批故事片仍需满足苏维埃政权的意识形态要求,其中的代表作包括由帕威尔·阿曼德斯(Pāvels Armands) 执导的《拉脱维亚步枪兵的故事》(1957年)和亚历山大·莱曼尼斯(Aleksandrs Leimanis) 执导的《"多巴哥 "改变航向》("Tobago" Changes Its Course)(1965 年)等。女演员D·里滕伯加于1957年主演V·布劳恩执导的影片《马尔华》,获第18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61年,里加电影制片厂成为当时波罗的海和北欧地区最大的电影制片厂。

1991 年拉脱维亚恢复独立后,最成功的拉脱维亚电影制作人之一是雅尼斯·斯特雷茨(Jānis Streičs),他凭借电影《Cilvēka bērns》获得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儿童权利奖。21世纪以后,拉脱维亚修建了号称拉脱维亚“宝菜坞”的大型的影视域,将其作为影视拍摄的重要基地,拉脱维亚电影在类型、艺术和题材上也开始多样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沉沦》 (2005年,福瑞德·科勒曼执导)、《普京的见证》 (2018,维塔利·曼斯基执导)、《镜中》 (2020年,莱拉·帕考宁娜执导) 等。

习俗

传统节庆

夏至是拉脱维亚历史最悠久,也是拉脱维亚人最为喜爱的节日。很多人喜欢从6月21日(一年中最长的一天)开始庆祝,6月23日是利果节(Līgo),翌日是雅利斯日(Jāņi)。大多数拉脱维亚人会离开城市来到乡村,在篝火旁举行丰富多彩的传统庆祝仪式。为了庆祝夏日的到来,他们用橡树叶和野花编织成美丽的花环,装饰房屋,装扮自己。他们还会准备特别的食物,酿造大麦啤酒,唱着利果节传统民俗音乐,围绕着篝火舞蹈。 

公共假日

民族服饰

拉脱维亚民族服装很有特色,男子一般是白衬衫、长裤、长大褂,扎腰带、戴呢制礼帽,脚蹬长筒皮靴。女子则是白底绣花短袖衬衫、宽大方格或条纹裙子,外披色彩鲜艳的大披巾,腰系绣花围裙。已婚妇女戴亚麻布帽子,姑娘则戴上穿珠刺绣的花。女子的饰物有银手镯、胸针等。民族服装平日不常见,只在过节或文艺演出时才能见到。

饮食

拉脱维亚菜肴通常以农产品为主,大多数主餐菜肴都以肉类为主。由于拉脱维亚濒临波罗的海,因此鱼类也很常见。拉脱维亚菜肴受到邻国的影响。拉脱维亚菜谱中的常见配料均来自当地,如阳芋、小麦、大麦卷心菜、洋葱、鸡蛋和猪肉。拉脱维亚菜通常比较油腻,很少使用香料。

拉脱维亚人以黑麦面包为主食,用酸模叶、高汤和盐炖煮而成的酸模汤(skābeņu zupa)和灰豌豆配熏肉是拉脱维亚人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之一。

拉脱维亚黑麦面包(拉脱维亚语:Rupjmaize)通常由裸大麦制成,是拉脱维亚人的主食之一。该面包用黑麦粉在燃木炉中烤制而成,并添加了葛缕子与麦芽以赋予面包独特的风味和香气。拉脱维亚黑麦面包也时常用于制作多层黑麦面包甜点以及拉脱维亚干果面包羹(拉脱维亚语:Maizes zupa)。

胡萝卜阳芋派(拉脱维亚语:Sklandrausis)的味道介于甜和咸之间。是一道拉脱维亚西部地区的传统美食。当地百姓将胡萝卜和土豆泥抹在黑麦面团的里面,撒上香菜种子,最后烤制而成。有些人喜欢在顶层再加上一层甜酸奶油和肉桂

国家象征

国旗

拉脱维亚国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旗帜之一,1917年5月,拉脱维亚艺术家安西斯·西鲁里斯根据《利沃尼亚韵律诗编年史》中关于拉特加尔人部落战旗的传说,设计出了红-白-红旗帜作为拉脱维亚国旗,1918年11月,独立后的拉脱维亚共和国采用红-白-红旗帜作为国旗。拉脱维亚共和国国旗中,栗色象征着英雄烈士为独立而牺牲奉献的鲜血,讴歌了拉脱维亚人的爱国情怀;白色象征着和平与希望,抒发了拉脱维亚人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国徽

拉脱维亚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半部的太阳代表拉特格莱公国,左下方的红狮代表库兹拉姆公国,右下方的银色半狮半鹰怪兽代表韦德季姆公国。盾徽上端有三颗金色五角星,象征三个公国的再联合;两侧分别为扶着盾徽的红狮和怪兽,基部为象征和平、自由的绿色橡树枝。

国歌

拉脱维亚国歌为《上帝保佑拉脱维亚》(拉脱维亚语:Dievs, svētī Latviju!),由卡尔利斯·包马尼斯(拉脱维亚语:Baumaņu Kārlis)作词作曲。

国鸟

拉脱维亚国鸟是白鹡鸰。每年的4月至10月间,在拉脱维亚经常可以看见这种小巧的鸟类。白通常在建筑物,木桩,石头和屋檐处筑巢,而在冬季,白鹡鸰通常迁移到南欧和北非

国花

牛眼菊(Leucanthemum vulgare)是拉脱维亚的国花。这种在拉脱维亚随处可见的野花主要在每年6月至9月盛开,拉脱维亚人民习惯将其编织为庆祝仲夏的节日花圈(jāņi)。

国树

椴树菩提树橡树被视为拉脱维亚的国树。橡树和树是拉脱维亚景观的特色元素。这两种树仍被广泛用于医疗目的。椴树花和橡树皮都可入药。在拉脱维亚的传统民间信仰和民间传说中,菩提树被视为女性的象征,而橡树则是男性的象征。

国虫

拉脱维亚的国宝昆虫是双斑瓢虫(Adalia bipunctata)。双斑瓢虫是一种益虫,可以保护植物免受寄生昆虫的侵害。虽然它天生行动迟缓,但却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由于它的外表和行为,它在拉脱维亚广为人知并受到人们的喜爱。这种昆虫的拉脱维亚语名字“marite”是古代拉脱维亚女神玛拉的同义词,玛拉体现了大地的力量。双斑瓢虫被拉脱维亚昆虫学会指定为拉脱维亚国虫。

风景名胜

综述

拉脱维亚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包括里加古城、尤尔马拉、希古达和采西斯风景区、露天民俗博物馆、隆达列宫等。2021年,拉脱维亚全国接待游客共计130.6万人,其中外国游客数量为44.2万,本国游客为86.4万。2021年中国游客赴拉旅游1308人次。

重要景点

尤尔马拉

尤尔马拉(拉脱维亚语:Jurmala)意为“海滨”,距离里加20千米,绿地占城市面积的一半,明亮的白色沙滩长达33千米,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海滨度假胜地,誉为“波罗的海的宝石项链”,也是拉脱维亚乃至苏联的著名疗养胜地。

希古达

希古达(Sigulda)距离里加54千米。景区主要包括希古达城堡(始建于1207年)、图瑞达(Turaida,始建于1214年)、洞穴、庄园、高亚河山谷及缆车、滑雪等娱乐项目。Turaida在拉脱威亚语中意为“神的花园”,由古城堡、博物馆和教堂组成。

采西斯

采西斯(Cesis)距离里加89千米,以中世纪的采西斯古堡和圆石小路、红色瓦片屋顶的古建筑小镇著称。古堡见证了13世纪以来与俄罗斯波兰和瑞典军队交战的历史。古堡坐落在湖边,与周围教堂、山坡构成的公园春可赏花,秋可观叶。

隆达烈宫

隆达烈宫(Rundale Palace)距离里加80千米,建于18世纪,是冬宫的设计者—意大利裔俄国建筑师拉斯特雷利为库尔兰公爵设计的夏宫,因其建筑模仿凡尔赛宫,被誉为“小凡尔赛宫”。宫殿内拥有灿烂的天花板雕花、壁画、油画、花瓶等艺术作品,宫殿外拥有玫瑰花园。

世界遗产

里加历史中心

里加是汉萨同盟的一个主要中心,它同中欧和东欧的贸易在13世纪至15世纪一度非常繁荣。尽管大部分的早期建筑受到火灾和战争的破坏,但是中世纪中期的城市建筑仍然反映了这种繁荣。19世纪里加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中世纪城镇的市郊已经建成,风格从开始的古典木制建筑转入“新艺术”风格。里加被公认为欧洲最精美的“新艺术”建筑风格的中心。

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

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是一个三角测量链,北起挪威哈默菲斯特,南至黑海,弧线穿越包括拉脱维亚在内的十个国家,长2820千米。弧线是天文学家弗里德理西·格奥尔格·威廉·斯特鲁维于1816至1855年期间进行测量的测量点,代表着人类首次对子午线长短的精确测量。这一测量帮助人类掌握了地球的确切大小和形状,是地球科学和地形绘图学发展中的重要一步。这个弧线不仅是多国科学家通力合作的一个特例,也是多国君主为科学事业联袂协作的一个特例。原始弧线包含258个主要三角形和265个测量站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弧有34个原始测量站点,带有各种不同标记,如岩石钻孔、铁十字、堆石标或方尖石碑。

库尔迪加老城

库尔迪加(Kuldīga)位于拉脱维亚西部,是一个保存极完好的传统城镇典范。在16-18世纪,它从一个中世纪小村庄发展成为库尔兰和瑟米加利亚公国的重要行政中心。库尔迪加的城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当时的街道布局,房屋既有传统的原木建筑,又有受外来影响的其他风格,反映了波罗的海沿岸本地工匠与行走工匠之间的丰富交流。公国时期传入的建筑影响和工艺传统一直延续至19世纪。

参考资料

拉脱维亚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1-09

Latvia.大英百科全书.2023-11-09

欧洲-拉脱维亚共和国国家概况.中国签证资讯网.2023-11-10

Baumaņu Kārlis.liis.lv.2023-11-10

Holidays / Celebrations of Latvia.onlatvia.2023-11-10

..2023-11-09

拉脱维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2023-11-09

拉脫維亞國情簡介.“台湾当局”驻拉脱维亚代表团.2023-11-09

拉脫維亞生活資訊.“台湾当局”驻拉脱维亚代表团.2023-11-09

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拉脱维亚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2023-11-09

..2023-11-09

拉脱维亚新一届政府成立.新华网.2023-11-11

林克维奇斯被选举为拉脱维亚下一任总统.央视网.2023-11-09

Country codes.iso.org.2023-11-16

拉脱维亚.联通手机营业厅.2023-11-11

拉脱维亚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2023-11-09

..2023-11-09

..2023-11-09

基尼 (GINI) 系数.世界银行.2023-11-11

人类发展报告2021/202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23-11-08

Latvijas Bankas prognozes Inflācija mazinās.拉脱维亚银行.2023-11-11

拉脱维亚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人民网.2023-11-09

拉脱维亚国家概况.中国人大网.2023-11-09

..2023-11-11

NATIONAL ICONS OF LATVIA.consulateoflatvia.2023-11-10

Gaiziņkalna augstuma precizēšana.The Latvian Geospatial Information Agency.2023-11-10

道加瓦河.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10

Lake Lubāns and its surroundings.latvia.2023-11-10

The Lake Lubans, wetland of Lubans.celotajs.2023-11-10

陶格夫匹尔斯.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9

利耶帕亚.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9

..2023-11-10

RĪGAS CENTRĀLĀ STACIJA: VAIRĀK NEKĀ 150 GADI FOTOGRĀFIJĀS.DELFI.2023-11-11

拉脱维亚四大经济特区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拉脱维亚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2023-11-10

拉脱维亚节假日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拉脱维亚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2023-11-10

LĪGO.On Latvia.2023-11-10

波罗的海三国.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9

拉脱维亚.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9

..2023-11-09

拉脱维亚的汉语教学.中国社会科学文库.2023-11-09

会员国.UnitedNations.2023-11-09

东欧7国正式递交加入北约法律文本成为北约成员.新浪网.2023-11-09

拉脱维亚加入欧盟后人口减少近二成.新华网手机版.2023-11-09

EUROPEAN COUNCIL DECISION (EU) 2023/2061.欧盟官网.2023-11-09

成员国.世界银行.2023-11-09

拉脱维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11-09

双边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1-09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名单及概况.人民网.2023-11-09

拉脱维亚经济概况.沈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23-11-09

..2023-11-09

世界银行集团24财年按收入水平划分的国别分类.世界银行.2023-11-09

..2023-11-09

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中心.2023-11-09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1-09

Timber rafting.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11-09

拉脱维亚的昨天和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拉脱维亚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2023-11-09

Latvia in Brief.latinst.lv.2023-11-09

Baltic Online.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2023-11-09

Ancient History of Latvia (11 000 BC – 1200).National History Museum of Latvia.2023-11-10

Data: 3000 BC to 1500 BC.The Ethnohistory Project .2023-11-17

History of Latvia: A brief synopsis.拉脱维亚驻美国大使馆.2023-11-10

Latvia (Latvija).historyfiles.2023-11-17

"Latvian History, Lonely Planet".lonelyplanet.2023-11-17

Truce of Altmark, 12 September 1629.historyofwar.2023-11-17

Lutherans.onlatvia.2023-11-17

latviai.vle.2023-11-17

Latvian language.不列颠百科全书.2023-11-17

Latvian national awakening (1860-1918).onlatvia.2023-11-17

National History Museum of Latvia.National History Museum of Latvia.2023-11-17

> Another Baltic Postcolonialism: Young Latvians, Baltic....剑桥大学.2023-11-17

Jaunā strāva. Latvian National Encyclopedia (in Latvian).2023-11-17

1905. gada revolūcija Latvijā.Nacionālā enciklopēdija (in Latvian).2023-11-17

Latvia timeline.BBC.2023-11-17

Patriots or Nazi collaborators? Latvians march to commemorate SS veterans.theguardian.2023-11-17

资料:1994年通过的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新浪网.2023-11-17

Latvians celebrate Yes to EU.半岛电视台.2023-11-10

Latvia and NATO.拉脱维亚国防部.2023-11-10

EU 2004 enlargement: a miracle of freedom.European People's Party.2023-11-10

Schengen Area – The World’s Largest Visa Free Zone.SchengenArea.2023-11-10

Latvia Beat the Odds—But the Battle Is Far From Over.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11-17

Riga mourns Maxima roof collapse victims.baltictimes.2023-11-10

Latvia becomes 18th state to join the eurozone.bbc.2023-11-10

Latvian parliament elects foreign minister as new president.impartialreporter.2023-11-10

拉脱维亚 实用信息.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1-21

LATVIA IN BRIEF.rpiva.2023-11-17

Latvia.Global Water Partnership.2023-11-17

Latvia in crosscut.liepu.2023-11-17

Climate of Latvia.onlatvia.2023-11-17

THE CLIMATE AND WEATHER CONDITIONS.Latvian Tourism Development Agency.2023-11-17

Latvia (05/04).U.S. State Department.2023-11-10

Estonia, Latvia & Lithuania : country studies.美国国会图书馆.2023-11-17

Latvia.Sea Around Us.2023-11-17

Riga Hydropower Station, Reservoir, and Dam.salaspils.2023-11-17

Soils of Latvia.latviaforthewin.2023-11-10

拉脱维亚农业用地使用及外国人购买农业用地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拉脱维亚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2023-11-10

Climate and water resources.联合国粮农组织.2023-11-10

Latvia.Global Water Partnership.2023-11-10

Anthropogenic modification of forests means only 40% of remaining forests have high ecosystem integrity.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2023-11-17

..2023-11-10

LATVIA Plants and Animals.theworldofinfo.2023-11-10

Cheklists of species.latvijas.2023-11-10

Nature & Weather.studyinlatvia.2023-11-10

Nature and Environment.latvia.2023-11-10

..2023-11-10

LAKE PAPE - LATVIA.lhnet.2023-11-17

2022 EPI Results.Yal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2023-11-11

戈雅国家公园.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10

..2023-11-10

Natural disasters in Latvia.onlatvia.2023-11-10

New municipalities map comes into force July 1.Latvia's united news portal .2023-11-17

Population by sex and age group in regions, cities, municipalities, towns, rural territories, neighbourhoods and densely populated area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by Sex, Age group, Territorial unit and Time period.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2023-11-17

拉脱维亚宪法.拉脱维亚国家司法部.2023-11-09

拉脱维亚议会官方网站.拉脱维亚议会官方网站.2023-11-17

..2023-11-09

..2023-11-17

林克维奇斯被选举为拉脱维亚下一任总统.新华网.2023-11-17

拉脱维亚新一届政府成立 .新华网.2023-11-09

代佳·米埃林娜当选拉脱维亚议长.人民网.2023-11-17

内阁成员.拉脱维亚国家政府.2023-11-09

Policy.拉脱维亚外交部.2023-11-17

U.S. Relations With Latvia.美国国务院.2023-11-17

Latvia.欧盟官网.2023-11-17

Latvia (since 1 January 2014).欧盟官网.2023-11-17

Dates of Establishment and Renewal of Diplomatic Relations.拉脱维亚外交部.2023-11-09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Latvia and....UnitedNations.2023-11-09

Diplomatic relations established between Latvia and South Sudan.拉脱维亚外交部.2023-11-09

The Foreign Minister signs a Protocol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Latvia and the Marshall Islands.拉脱维亚外交部.2023-11-09

U.S.-Latvia Relations.U.S. Embassy in Latvia.2023-11-17

美给予34国公民免签证入境待遇新增韩国等7国.北方网.2023-11-17

..2023-11-09

拉脱维亚概况.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3-11-09

Берзиньш: Латвия должна стремиться к добрососедским отношениям с Россией.postimees.2023-11-09

俄外交部:将就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降低与俄外交级别一事采取报复性措施.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11-09

拉脱维亚外交部:将关闭2个俄驻拉领事馆.凤凰网.2023-11-09

四国总理发布联合声明,限制俄罗斯公民入境.新浪财经.2023-11-09

九个欧盟国家已停止对俄罗斯人发放签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3-11-09

俄罗斯降低与爱沙尼亚外交关系级别 拉脱维亚宣布将召回驻俄大使.新华网.2023-11-09

俄方:将以“不对称措施”回应波罗的海三国.参考消息-今日头条.2024-05-06

拉脱维亚对俄白农产品的进口禁令8日起执行.人民网.2024-03-09

波罗的海三国电网正式“脱俄入欧”:一场漫长的政治性“分手”.澎湃新闻-今日头条.2025-02-09

拉脱维亚国家概况.福建国际投资促进网.2023-11-17

Baltic Council of Ministers.爱沙尼亚外交部.2023-11-17

..2023-11-09

拉脱维亚条约.WIPO.2023-11-17

Aizsardzības ministrija.拉脱维亚国防部.2023-11-17

Latvia.globalfirepower.2023-11-17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拉脱维亚国防部.2023-11-17

Iepriekšējās operācijas.拉脱维亚国防部.2023-11-17

Latvia and NATO.拉脱维亚国防部.2023-11-17

ASV vadītā koalīcijas spēku operācija OIF (Operation Iraqi Freedom).拉脱维亚国防部.2023-11-17

Fallen soldiers.拉脱维亚国防部.2023-11-17

2021年拉脱维亚人口总数量、劳动人口数量及人口性别、年龄、城乡结构分析.华经情报网.2023-11-10

Population by ethnicity at the beginning of year 1935 - 2023.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2023-11-17

Languages,multilingualism,languagerules.欧盟官网.2023-11-10

..2023-11-10

"Thnicities of resident population in statistical regions, cities under state jurisdiction and counties by language mostly spoken at home; on 1 March 201.Central Statistical Bureau of Latvia.2023-11-17

2012. gada 18. februāra tautas nobalsošana par likumprojekta "Grozījumi Latvijas Republikas Satversmē" pieņemšanu Rezultāti.tn2012.2023-11-17

Government okays transition to Latvian as sole language at schools in 2019.Latvia's united news portal .2023-11-17

Are Russian schools in Latvia ready to teach in official language?.Latvia's united news portal.2023-11-17

Latvia.lutheranworld.2023-11-10

The ILC’s 2022 World Conference in brief.ilc-online.2023-11-10

The 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 of Latvia (ELCL).ilc-online.2023-11-1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情况风险分析——拉脱维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州市委员会.2023-11-10

..2023-11-10

2019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各国(地区)得分及排名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1-10

..2023-11-17

Latvian National Currency – the Lats.kulturaskanons.2023-11-11

Economy of Latvia.大英百科全书.2023-11-11

Crops and livestock products.联合国粮农组织.2023-11-11

2019 Minerals Yearbook-Latvia.美国内政部.2023-11-11

Industry Breakdown of Companies in Latvia.hithorizons.2023-11-11

Tourism in the economy and outlook for recovery..oecd ilibrary.2023-11-11

..2023-11-10

..2023-11-10

677 schools to open doors for 215 000 children in Latvia this year.Baltic News Network.2023-11-11

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简介.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2023-11-11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Networks.拉脱维亚大学.2023-11-11

University of Latvia has 76 partner institutions in 29 countries.拉脱维亚大学.2023-11-11

RTU RETAINS ITS LEADER POSITION IN LATVIA IN THE PRESTIGIOUS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里加工业大学.2023-11-11

拉脱维亚里加工业大学.中国日报网.2023-11-11

..2023-11-11

Latvia's Healthcare System is Funded by General Taxation and All Latvians and Foreign Residents Are Guaranteed Medical Care.findarticles.2023-11-17

Latvia:CountryHealthProfile2017.oecd-ilibrary.2023-11-17

science.拉脱维亚教育与科技部.2023-11-11

LATVIJAS ZINĀTŅU AKADĒMIJA.拉脱维亚国家科学院.2023-11-11

The most significant Inventions of Latvia.inventions.lza.lv.2023-11-11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23 rankings.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3-11-11

Sports in Latvia.onlatvia.2023-11-11

Total number of medals won in the Summer Olympics per country and by color 1896-2020.statista.2023-11-11

拉脱维亚击败ROC,获得首个奥运会男子3x3篮球金牌. 国际奥委会 .2023-11-11

The History of Latvian Hockey.thehockeywriters.2023-11-21

Final standings.https://www.fiba.basketball/basketballworldcup/2023/groups.2023-11-21

Latvia team profile.uefa.2023-11-21

Colombia'sMarianaPajon,Latvia'sMarisStrombergswinOlympicBMXGoldinLondon.espn.2023-11-21

Mairis Briedis.boxrec.2023-11-21

2017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新浪体育.2023-11-21

Latvia.medialandscapes.2023-11-11

Centre for Sustainable Business.sseriga.2023-11-11

Media Pluralism Monitor 2016Monitoring Risks for MediaPluralism in the EU and BeyondCountry report: Latvia.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2023-11-11

社会治安.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1-11

2016年拉脱维亚社会治安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拉脱维亚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2023-11-11

..2023-11-10

Reģistrēto automobiļu skaits ceturkšņa beigās.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2023-11-21

..2023-11-10

..2023-11-10

"Satiksmes ceļu garums gada beigās (kilometros)".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2023-11-17

Rail Baltica.Rail Baltica – Project of the Century.2023-11-17

Basic company information | airBaltic.airbaltic.2023-11-17

Latvia.worldbank.2023-11-21

..2023-11-10

拉脱维亚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10

拉脱维亚音乐文化对欧洲南部艺术发展的影响.通历史.2023-11-10

Architecture guide to Latvia's Riga, 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Art Nouveau cities.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2023-11-10

波罗的海的歌舞庆典活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1-10

Baltic song and dance celebration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11-17

苏伊提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1-10

Suiti cultural spac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11-17

47项内容被列入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11-10

Latvia: A Small Country with a Big Literature.wordswithoutborders.2023-11-17

Праздник песни и танца.dziesmusvetki2003.2023-11-17

Music.latviansongfest.2023-11-17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MUSICAL DIVERSITY.imc-cim.org.2023-11-17

About Festival.Riga Jurmala Music Festival.2023-11-17

Vilis Janis Lapenieks.IMDb.2023-11-17

Culture and Customs of the Baltic States.google books.2023-11-17

拉脱维亚电影.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10

Awards.IMDb.2023-11-17

拉脱维亚礼俗(礼仪漫谈).人民网.2023-11-10

LATVIAN FOODS AND BEVERAGES .celotajs.2023-11-17

Rye Bread.kulturaskanons.2023-11-17

Tutorial on making Rupjmaize in Latvian.tvnet.2023-11-10

Layered rye bread.celotajs.2023-11-10

SKLANDRAUSIS: LATVIAN VEGETABLE TART.food.2023-11-10

Sarkanbaltsarkanās – Latvijas karoga krāsas (II).lvportals.2023-11-10

Latvia Flag Design and Symbolic Meaning.flagsworld.2023-11-10

【丝路新闻摘要】2017年12月29日:进出口预计再破4万亿美元.中国一带一路网.2023-11-10

拉脱维亚旅游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拉脱维亚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2023-11-10

里加历史中心.世界遗产中心.2023-11-10

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世界遗产中心.2023-11-10

库尔迪加老城.世界遗产中心.202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