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里海

里海

里海(英文名:Caspian 单一欧洲法案)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面积约36.8万平方千米,为咸水湖,位于亚欧大陆腹部、亚洲欧洲之间,介于北纬36°34′-47°07′,东经46°43′-54°51′之间,南北长度约为1200千米,平均宽度为300千米,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湖岸线长约7000千米,湖水总容积约为76000立方千米。

里海是中古海帕拉特提斯海(Paratethys Sea)的一部分。里海南部位于古老的大洋玄武岩地壳结构上,这种岩石在南部被极厚的巨大沉积层所覆盖。随着大陆地貌转变,特提斯洋与两大洋脱节。大部分水分蒸发,导致黑海与里海的形成。地貌主要是大陆架、大陆坡和深水洼地床,里海的水面海拔-28米,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库拉河捷列克河等130多条河流注入,湖水平均深度约180米。里海包含约50个小岛,岛屿陆地部分主要位于里海北部,陆地总面积约为2000平方千米。里海的大部分岛屿都位于阿塞拜疆巴库湾海岸附近。里海的南面和西南面被厄尔布尔士山脉高加索山脉所环抱,其他几面是低平的平原和低地。里海南北狭长,形状略似“S”型。

最北端属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属于寒冷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中部与大部分南部区域属于温热带,西南部受亚热带影响,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和伊朗共享的海域南部要温暖得多。东海岸则为沙漠气候,形成了显著的气候差异。里海地区生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鲟科产卵地。约有850种动物和500多种植物生活在里海,其中400种是特有物种。里海石油、食盐、基硝等资源丰富,航运发达,以石油运输为主。

在古代时期,里海曾在波斯帝国的统治下,在萨珊王朝(英语:Sasanid Empire)时期,该地区也在伊朗境内。伊斯兰历5世纪(公历11世纪)阿拉伯人袭击伊朗和萨尔朱奇德统治,伊斯兰历10世纪(公历15世纪)初沙阿伊斯梅尔一世统治伊朗之前土的一段时间内,里海西部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对里海的科学探索奖始于18世纪彼得一世大帝的倡议。俄罗斯动物学尼古拉-米-克尼波维奇率领的考察队首次对里海进行了多学科调查。20世纪30年代初,里海河流上修建了许多水库,伏尔加河周围环绕着一连串巨大的人工湖或水库。

苏联时期,里海的争端主要发生在苏联与伊朗两国之间,随着苏联解体,环里海国家除俄罗斯外还增加了3个,分别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其资源需要重新分配。2018年在阿克套举行的第五届里海国家首脑会议上,环里海国家签署了《里海法律地位公约》,该公约认定里海不是海也不是湖泊,而是被陆地包围的水体。里海问题除了环里海五国的内部矛盾,还有美国欧盟等大国因素的干扰,使之更加复杂。

命名

里海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地理学家将里海称之为“海迹湖”,人们把它称为“里海”,但它并不是真正的海而是内陆湖。里海的名称源于曾居住在西边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地区的古代卡斯皮人(Caspi)。波斯人和希腊人则称里海为‘‘希尔卡尼亚洋’’(Hyrcanian Ocean)。

早期伊斯兰教地理学家对里海地区了解较少,他们赋予里海地区非常多的名称,比如“Baḥr al-Khazar”“Hazar Denizi”,这些名称主要是周边国家和民族的称法,在穆斯林作者中还可以找到以下名称: Abaskūn(Ābaskūn)、Astarābād、Jorjān(Gorgān)、Ṭabarestān、Māzandarān(Daryā-ye Māzandarān)、Sārī、Deylam、Jīlān(Gīlān)、Moḡān、Bāb、Bāb al-Abwāb、Šīrvān。自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建立以来,突厥人主要居住在高加索以北海域的北部和西部,安纳·哈扎尔人称里海为Baḥr al-Ḵazar,即哈扎尔人之海,这是古典时期阿拉伯作家最常使用的名称,现代土耳其语Hazer Denizi和普通波斯语Daryā-ye Ḵazar仍保留了这一名称。此外,还有一些不太具体的名称,如 Baḥr al-Jabal,Jabal 目前用于伊朗高原的名称。

位置境域

里海是位于亚欧大陆腹部、亚洲欧洲之间,介于北纬36°34′-47°07′,东经46°43′-54°51′之间,东面湖岸属土库曼斯坦(Turkmenistan),北面属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Kazakhstan),西面属于俄罗斯(Russia)和阿塞拜疆(Azerbaijan)南岸在伊朗(Iran)境内。南北长度约为1200千米,平均宽度为300千米,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湖,平均深度为180米,湖岸线长约7000千米,湖水总容积约为76000立方千米,约占地球内陆地表水的三分之一。

形成过程

里海是古代特提斯洋的残余,是古海帕拉特提斯海的一部分,海底是海洋玄武岩所构成。特提斯洋即特提斯海,存在于6000多万年前,与大西洋相连,后来随着大陆地形的变化,特提斯洋与这两个大洋分隔开,大部分海水蒸发,形成了和里海。由于地壳构造隆升和海平面下降,在约550万年前就被锁在内陆。由于地球内力所引起的地壳垂直移位,以及海水平衡的破坏,这些古海由于地壳移位,欧亚大陆南部高山一一、高加案山脉等形成,使地中海黑海、里海分隔开来。溶化的大量的水进入里海,使里海水位变高。

在温暖和干燥的气候时期,内陆海几乎干涸,沉积有石盐类的蒸发性沉积物,这些沉积物被随风而来的沙尘堆积物覆盖,当凉爽潮湿的气候让盆地重新积水时,这些沉积物被封闭,形成个蒸发性沉积物大型内流盆地湖泊(英语:Endorheic lake (sink))。可与有蒸发性沉积物海床的地中海相比拟。由于里海北部有伏尔加河注入,它北部的水几乎是淡水,越往南行,盐分越重。到伊朗海岸,海水内的盐分最多,伊朗这边河流注入里海的流量很小。里海目前的平均盐度是地球海洋的三分之一。而里海东边的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在1980年至1992年间由于人为与里海完全分隔,更曾于1983年完全干涸,但此后通道恢复,里海海水重新流入,这里的盐分通常比一般海洋盐度高10倍。

地理特征

气候

里海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中部与南部大部分区域属于温热带,西南部受亚热带气候影响,东海岸则为沙漠气候,温度较北里海高,形成了显著的气候差异。里海年平均降水量200-1,700毫米不等,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东部降水量最少,西南部降水量最多。湖面蒸发量大,每年达到1015毫米。

夏季气温分布相当均匀,7-8月的平均气温在24℃-26℃之间,日照充足的东海岸最高气温44℃,但冬季月平均气温介于北部的-10℃和南部的10℃之间。在里海中部海面上的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最低月平均温度为5℃,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5℃-26℃。在里海南部,最低月平均气温为8℃-10℃,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5℃-27℃,在里海北部冬天可能降低到零下20℃-30℃,夏天则和里海南部的温度相同。里海海中和周围陆地温度最低的月份是1月,最高的月份是7月。只有里海南部的深水中最低气温是在2月,最高温在8月。通常到一月份里海北部就会完全结冰,在异常寒冷的年份里,沿着西海岸新区漂浮的冰最南可到达阿布谢龙半岛。

里海对于周图海岸的气候调节作用较小,且只局限于里海中部和南部。里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和天气基本上受大气活动的三个中心-亚速尔、西伯利亚地区和极地(或北极)的高气压的影响。大气环流在冬季由亚洲反气旋的冷空气主导,而在夏季则受亚速尔群岛高压和南亚低压中心的影响。在西面的气旋扰动和高加索山脉的阻挡等因素下,北风和西北风(占近三分之一)以及东南风(占三分之一以上)在环流模式中占主导地位。

地质

地质构造

里海北部的海底极为古老,可追溯到前寒武纪时期,或至少距今约5.41亿年。里海北部和中部的海底具有大陆型地壳结构。里海北部是俄罗斯地台古构造块中一个巨大的洼地,是约3亿年前瓦里斯坎造山运动(又称赫西尼亚造山运动)的外围构造隆起的遗迹。里海中部凹陷可能是古生代晚期(约2.52亿年前)发生的,是古结构边缘下陷造成的,中部西面的海底大陆架高加索山脉地质旋回(地壳下斜)下陷边缘的一部分。阿布谢龙半岛地区的地貌,以及里海南部洼地西侧的褶皱结构,可追溯到约2600万年前至1000万年前,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过程以及褶皱运动,并且里海中部和南部之间的边界仍在经历褶皱运动。

地层特征

整个里海南部都位于一个非常古老的大洋玄武岩地壳结构上,但这种岩石被极厚且巨大的沉积层所覆盖。里海海底覆盖着新的沉积物,北部浅海的沉积物颗粒较细,但也有贝壳沉积和粒沉积,说明里海海水和其他沿海地区一样石灰含量较高。中里海海底沉积物多贝壳沉积,湖底洼地多泥和沙质泥,东西两岸近海则多贝壳、砾石沙和黏泥。南里海深水区为泥和含有薄层硫化铁的黏泥,东西两岸边缘区为沙、灰质泥、贝壳和砾石。

矿产资源

里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约旦河西岸地区巴库和东岸的曼格斯拉克半岛地区以及里海的湖底,是重要的石油产区。里海湖底的石油生产、已扩展到离岸数十千米的水域,储量较大的为里海东北部及其邻近海岸,里海每天生产约150万桶原油和天然气,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9%,海底石油是利用钻井平台和人工岛开采的,里海的石油勘探始于1873年。到1941年,阿塞拜疆的石油年产量约为2300万吨。里海的石油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80%,其中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66%。此外从卡拉-博加兹-戈尔(Kara-Bogaz-Gol)提取的硫酸钠等矿物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地形地貌

里海的南面和西南面被厄尔布尔士山脉高加索山脉所环抱。其他几面是低平的平原和低地。里海南北狭长,形状略似“S”型,里海海底的地形有三种主要形式:大陆架、大陆坡和深水洼地床。大陆架从海岸线延伸至约100米深处。大陆坡从100米深处开始,在中里海延伸至500-600米深处,在南里海延伸至700-750米深处。中里海最大深度为790米;在南里海洼地最大深度为1025米。北里海的海岸地势低洼,坡度平缓,通常崎岖不平。在中里海,西岸多山,东岸地势较高。南里海海岸多山且崎岖不平。

里海通常被分为三部分:里海北部(契阡岛至位于曼吉什拉克半岛西北部的丘比卡拉干角线以北地区),里海北部海岸地势较低,是河流冲积下来的大量冲积物,这些河流的三角洲面积很大。里海北部面积为99,404平方千米,是里海最浅的部分,海底是一片波痕状的沉积平原,只有南部有隆起的结构。

里海中部约旦河西岸地区为丘陵地带。里海中部为不规则的洼地,西部坡度较大,东部坡度较缓,最浅的部分水深达100-140米。高加索山脉与海岸之间隔着一片狭长的海洋平原。里海中部(日洛伊岛至库里岬角线以北地区)和里海南部。

里海南部的东岸地势较低,部分由海边悬崖侵蚀产生的沉积物形成,海岸线被切列肯半岛和图尔库门巴什半岛所分割。西南岸和南岸由莱恩卡兰(Länkäran)低地和吉兰-马赞达恩(Gīlān-米āzanderān)低地的沉积物形成,塔利什(Talish)山脉和厄尔布尔兹(Elburz)山脉的紧靠陆地。里海南部和中部的分界线是高加索山脉延续部分所形成的深度不到180米的海底浅滩。

水文

水位变化

里海径流量有较大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直接影响着盐度和水位的变化。里海19世纪初期的水位要比4000-6000年前的水位低22米。7-11世纪间出现较低水位。1930-1957年间,由于伏尔加河上建水库、工农业过量用水、气候干燥等因素,致使其水位又下降。1977年里海水位达到-29.1米。1977年以后,海平面突然开始上升,1995年的水位约为-26.7,比1977年至1995年增加了2.6米。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里海水位保持在-28.5米左右。水位季节变化大,春夏高而冬季低,年变幅可达33米。

里海属于海的最后时期就是在1-2万年以前。在16一20公尺的深度内,发现了水底斜坡,是被淹没的阶地,横断面显著地弯曲,这是低水位的时期。在1805年达到了最高水位。在里海海岸,特别在东岸有三个岸边阶地,分别高出现代海水位26米、16米和11米。多年来,里海的水位起伏不定,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间,水位波动了约3.7米,还曾多次引发洪水。在1930年以前,里海的面积约有424300平方千米,到1952年的时候已缩小了30000平方千米,海岸线的长度以前有7578千米,现在里海的海岸线长度不超过7000千米。

水能资源

里海的水面低于外洋海面28米,湖水平均深度约180米,湖底深度不同,北浅南深,湖底自北向南倾斜,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北里海水很浅仅4-8米,最深只有25米,水量占总水量的1%。中里海,水深达790米,水量约占里海的三分之一。南里海水量较大,约占全里海的三分之二。里海的潮汐的变化很小,只有几厘米,河流春季涨水引起的季节性上涨也不会太多。

水质

盐度

里海的平均盐度约为海洋的三分之一,海水含盐量为1.2%。里海的盐度并不均匀,北部地区的海水几乎是淡水,而南部地区的海水则较咸,伊朗海岸的盐度也高于里海北部。里海北部有大量淡水流入,100多条河流注入里海,这些河流大多含淡水,从北部流入里海,使里海北部盐度较低。

透明度

里海水域的特点是透明度高,透明度最高的是南里海的水域,里海中部水域的透明度稍低,而北里海,由于大量河流流入,透明度非常低,通常不到1米,只有在离三角洲很远的地方,透明度才会增加到7-8米。

补给

里海有伏尔加河河、乌拉尔河、库拉河捷列克河等130多条河流注入,1940-1970年,平均每年流入的淡水量286.4万立方千米,其中伏尔加、乌拉尔和捷列克河约占90%以上。里海每年入海径流量为300立方千米以上。其中伏尔加河入海径流量为256立方千米,占里海总径流量的85%。主要河流--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和捷列克河注入里海北部,它们的年总流量约占入海河水总量的88%。苏拉克河萨穆尔河库拉河和一些较小的河流流入里海中部和南部的西岸,约占入海总流量的7%。其余则来自伊朗南岸的河流,东岸除了土库曼斯坦南部的阿特拉克河(Atrak)之外,没有大的河流。

土壤

一般来说,里海南岸可根据陆上沉积物分为三种:沙质海滩砾石海滩、泥质海滩。里海南岸的近岸沉积物大部分是沙子,戈勒斯坦除外,那里的沉积物以粘土和淤泥为主。此外,在西马赞达兰的一些地段,甚至在4米深的地方也能看到砾质颗粒。一般从海2米深开始,就可以在里海南岸观察到淤泥和粘土。在中吉兰省和东马赞达兰省,粘土和淤泥存在的深度为6米,而在西马赞达兰省,10米以下深度中通常没有粘土和淤泥。里海西北部壤土和粘土沉积物中,36%的土壤从表层开始含盐,57%的土壤在3-50米及以下的土层中含盐,7%的土壤在上层不含盐。盐分在湿冷季节(10-4月)发生浸出和转移,但在干热季节(5-8月),盐分的空间转移在相似的气候和岩性条件下进行,并在干季结束时达到平均含量。

生物多样性

动物

里海地区约有850种动物,受到盐度变化的极大影响,包括鲟、、狗鱼、鲈和西鲱鱼;数种软体动物门;以及包括海绵在内的其他各种微生物。约15种北冰洋型(如里海海豹)和地中海型物种充实基本动物。许多淡水种,如鱼类和腹足类动物,大体生活在里海北部。

里海长期以来一直以其鲟著称,产量约占世界渔获量的4/5。在水位下降和随之而来的条件最有利的产卵场干涸的长时期内,鲟数量锐减。已经采取一些包括禁止在公海捕鲟及推行水产养殖在内的措施,以图改善这一状况。海豹也在北部海域得到发展。

里海的特有物种包括里海、里海、里海乌苏里白鲑等。里海海豹(Phoca caspica Gmelin)是里海动物区系中唯一的哺乳动物,在里海附近则还有有、亚洲虎和等哺乳动物。(Psephurus gladius)是里海最珍贵的动物,是的主要来源。

植物

里海约有500多种植物,地中海型生物中植物类的主要有大叶藻类,其中蓝菌门蓝藻)和硅藻的生物量最为丰富,此外还有几种红藻褐藻

其中荷花(同义词:Nelumbium caspicum Fisch) 在前河床的浅湖中,在淤泥、沙质和泥质底部的升温水中是稀有的。于海东北部的乌拉尔伏尔加河交汇处; 伏尔加河三角洲库尔图克地带。于2005年列入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红皮书。

该生态区支持干旱草原和沿海湿地花卉群落。土库曼斯坦东南海岸的植物相对稀疏,但以特化灌木和半灌木盐生植物(“喜盐植物”)的存在而闻名。例子包括艾蒿(蒿属)和泰蒂尔(Salsola gemmascens)。后者是一种灌木,高度可达 0.5 米(1.6 英尺)。

主要岛屿

里海包含约5050个岛屿,多为小岛。岛屿陆地主要位于里海北部,陆地总面积约为2000平方千米,大部分位于阿塞拜疆巴库湾沿岸,主要岛屿为奥尔古加阿达岛(Orguja Ada)、杜尔内瓦(Ostrov Durneva)、车臣岛(Chechen)、莫斯科伊岛(Morskoy Aral)、布尤克齐拉岛(Buyuk Zira)、皮拉利岛(Pirallhi)、布拉岛(Bulla)、库姆(Qum)、库拉雷岛(Kulaly)、吉尔岛(Gil)和奇基尔岛(Chikil)等。

奥尔古加阿达岛

里海最大的岛屿是奥尔古加阿达岛(Orguja Ada),它是一个狭长的荒岛,南北长42千米,最大宽度约1.5千米,岛上没有常住居民。

车臣岛

车臣岛俄罗斯的岛屿,位于里海西北部沿岸,由达吉斯坦共和国负责管辖,长19公里、宽9公里,岛上有许多鸟类,特别是海鸥。邻近海域通常在一月至三月结冰,无人居住。

周边国家

里海周边国家有五个,分别为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共和国、阿塞拜疆、伊朗。

土库曼斯坦共和国

土库曼斯坦中亚内陆国家,也是中亚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国。土库曼斯坦人口密度较低,该国大部分地区无水,不适合动植物生存。只有科佩特山脉(Kopet-Dag Range)和阿姆河(Amu Darya)、莫尔哈布河(Morghāb)和特金河(Tejen rivers)沿岸为绿洲。1925-1991年,土库曼斯坦斯坦一直是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是苏联的联合共和国。在1991年10月27日宣布独立,首都为阿什哈巴德市阿什哈巴德市)。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内陆国家,其西北部和北部与俄罗斯接壤,东部与中国毗邻,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咸海土库曼斯坦接壤;里海在哈萨克斯坦的西南部。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九大国家。东西长约2930千米,南北宽约 1545千米。首都是阿斯塔纳阿斯塔纳),位于该国中北部。哈萨克斯坦原为苏联的联合共和国,1991年12月16 日宣布独立。长期以来,哈萨克斯坦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环境和政治问题。

俄罗斯

俄罗斯是幅员辽阔的东欧和北亚国家。俄罗斯曾是苏联苏联)的重要联合共和国,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几乎是面积第二大国加拿大的两倍,横跨整个亚洲北部和欧洲东部的三分之一,跨越 11 个时区,拥有沙漠、半干旱草原到森林和北极苔原等多种环境和地貌。俄罗斯境内有欧洲尼罗河伏尔加河(Volga River)和最大的湖泊拉多加湖(Ladozhskoye Lake),还拥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Lake Baikal)。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东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俄罗斯,东濒里海,南接伊朗,西与亚美尼亚接壤,西北与格鲁吉亚毗邻。阿塞拜疆的首都是古城巴库(Bakı),其港口是里海最好的港口。阿塞拜疆偏远地区的人们保留着许多独特的民间传统,但其居民的生活也受到了现代化的很大影响,目前有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城市中,是传统与现代发展的结合体。阿塞拜疆在 20 世纪初曾是世界领先的石油生产国,此外优质马匹和鱼子酱仍是阿塞拜疆最具特色的传统出口商品。阿塞拜疆在1918-1920年期间曾是一个独立国家,但随后被并入苏联,1936年成为联合共和国,1991年8月30日宣布独立。

伊朗

伊朗是亚洲西南部一个多山、干旱、民族多样的国家。伊朗大部分地区由中部沙漠高原组成,高原四面环绕着崇山峻岭,大部分人口居住在荒漠边缘。首都为特拉恩(Tehrān),这座城市以其独特建筑和绿意盎然的花园而闻名。伊朗是历史悠久的古代波斯帝国的心脏,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帝国强国在该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后来又因其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成为殖民地和超级大国竞争的因素。从阿契美尼德时期开始,一直受到外来者和移民的影响,比如希腊化的塞琉西帝国、帕提亚人和萨珊王朝(英语:Sasanid Empire)。

周边主要城市

里海沿岸有多个城镇。这些城市居住着成千上万的居民,其中许多人依靠海洋生存。巴库巴库)是里海最大的城市,巴库面积2130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超过220万。在海边及其附近,还有三个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伊朗的拉什特(Rasht)、俄罗斯马哈奇卡拉(Makhachkala)和阿斯特拉罕(Astrakhan)。此外,临海还有几个人口在10到50万之间的城市。

拉什特

伊朗中北部吉兰省(Gīlān)首府,该市位于里海以南约24千米处的塞菲尔德河支流上。该市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俄罗斯的占领遭受重创,而后经济衰退。拉什特周围是稻田和半开垦的丛林,房屋大多是两层,有许多木制品,屋顶是红瓦的。现代化的建筑仅限于主要街道。拉什特是文化中心,也是大米、茶叶、花生和丝绸的加工中心;这里还生产肥皂、玻璃、剃须刀片和黄麻袋。1962年,塞菲尔德河上的一座大坝竣工,拉什特通过公路与众多里海港口相连。

马哈奇卡拉

马哈奇卡拉俄罗斯西南部达吉斯坦共和国的港口和首府。该市位于里海西岸,在狭长沿海平原的北端,是连接北高加索、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乌克兰南部与哈萨克斯坦西部地区的海港,是格罗兹尼石油管道的终点站。马哈奇卡拉原为彼得罗夫斯克港,1921年以达吉斯坦革命家马哈奇的名字重新命名。马哈奇卡拉的工业包括机械制造、化工和纺织品制造,该市有一个科学院分院、一所大学以及医疗、农业和教师培训机构等。

阿斯特拉罕

阿斯特拉罕是俄罗斯西南部阿斯特拉罕州的城市和行政中心。阿斯特拉罕市地处伏尔加河三角洲,距里海100千米,位于伏尔加河主航道最西端左岸的几个岛屿上。阿斯特拉罕的人口具有极大的民族多样性,还是一座桥梁和水道众多的城市,也是重要的河港,但由于里海北部水浅,海运船必须从阿斯特拉罕出发,经由约200千米的公路转运。阿斯特拉罕还是大型捕鱼船队的基地,是重要的鱼类罐头和鱼子酱的保存中心。该市的产业还包括服装和鞋类制造以及船舶维修。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大约7.5万年前,人类开始在里海沿岸定居,在古代时期,里海曾在的统治下,在萨珊王朝(英语:Sasanid Empire)时期,该地区也在伊朗境内。伊斯兰历5世纪阿拉伯人袭击伊朗和萨尔朱奇德统治,伊斯兰历10世纪初沙阿伊斯梅尔一世统治伊朗之前土的一段时间内,里海西部一直处于动荡之中。沙阿·塔马斯布统治以后,1813年和1828年签订合约后里海西部和北部由伊朗统治。1723年,沙阿·塔马斯布(Shah Tahmasb)驻圣大使签署了将一些西里海沿海城市割让给俄罗斯的合约。 尽管后来该合约被取消,但1813年以前俄罗斯依然继续统治这些地区。

科考活动

里海的科学探索奖始于18世纪彼得一世大帝的倡议,而后俄罗斯动物学尼古拉-米-克尼波维奇率领的考察队首次对里海进行了多学科调查。1720年俄罗斯科学院发表了第一份关于里海的报告。1731 年出版了费多尔·索伊莫诺夫 (Fedor I. Soimonov) 的海洋描述,其中包含第一批航海指令和海洋地图集。

1830年在巴库开始了重要的海面测量工作。1920年代开始定期进行水文气象观测。对海洋的调查现在由里海科学委员会协调。最重要的项目是那些研究海洋状况和水位的长期波动、海洋环境保护以及保护海洋生物生产力和独特自然特征的项目。19世纪下半叶基本完成了对的水文勘探。

20世纪20年代开始定期进行水文气象观测,里海科学理事会负责协调对该海域的调查,研究海洋水系和水位的长期波动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和独特的自然特征。到21世纪初,科学研究已经开始解决该地区的环境问题。

修建水坝

20世纪30年代初,出于水力发电的目的,在里海河流上修建了许多水库。目前,伏尔加河周围环绕着一连串巨大的人工湖或水库。水体容量超过180千米。此外,还修建了人工河道,将伏尔加河和里海与其他河流通过河道与其他海洋连接起来。伏尔加河将里海与世界各大洋连接起来。里海缺少约12%的河水输入量。在水库灌溉期间,水量损失更大。水坝建设对鲟科三文鱼的影响最为严重。自然产卵场的丧失导致里海鲑鱼数量几乎完全丧失;根据1996年数据,每年因水电站活动而损失的鲟鱼数量超过10000吨。

航运业

里海地区航运业较发达,通过伏尔加河等运河,实现了白海波罗的海、里海、黑海亚速海五海通航。运输货物主要以石油为主,其次为粮食、木材、棉花、食盐、建筑材料等。阿塞拜疆巴库俄罗斯的阿斯特拉罕、马哈奇卡拉,哈萨克斯坦的安德烈·舍甫琴科土库曼斯坦土库曼巴希,伊朗的恩泽利和托尔卡曼港等都是重要港口。

里海-地中海管道里海在该地区的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石油、木材、谷物、棉花、大米和硫酸盐是基本的运输货物,而俄罗斯的阿斯特拉罕和马哈奇卡拉、阿塞拜疆的巴库、伊朗的安扎利港、土库曼斯坦的土库曼巴什和哈萨克族斯坦的阿克套是最重要的港口,这些港口之间有定期客运班线,巴库和土库曼巴什之间则有铁路运输。20世纪90年代末,几个里海国家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建设新管道的协议,以便将该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输送到市场。其中从巴库通往地中海沿岸土耳其杰伊汉的石油管道已于2005年开通。

里海争端

背景

里海位于亚欧大陆腹部,亚洲欧洲之间。东北地区为哈萨克斯坦,东南为土库曼斯坦,西南为阿塞拜疆西北俄罗斯,南岸为伊朗。在1991年以前论传统习惯还是地理位置,里海被认为是苏联和伊朗的内湖。前时期,里海的争端主要发生在苏联与伊朗两国之间,随着,环里海国家除俄罗斯外还增加了3个,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和,其资源需要重新分配。

能源争夺

里海地区的军事政治形势不断变化,沿岸国家之间及地区外力量之间,围绕里海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外运路线展开激烈争夺。为了与油气开采联系在一起的巨大经济利益,也由于政治的、历史的、地缘的种种原因,沿岸国家间开始了对里海划分的争议,问题焦点则是里海是“海”还是“湖”。

 若里海被认定为“海”,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划分成扇形领土区域,将有利于里海拥有丰富油气资源的国家引进外资进行开发,而油气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在里海的财富将缩水。若里海被认定为“内陆湖泊”,按照国际法规定,里海资源是沿岸各国的共同财产,任何国家开采里海任何资源必须征得各国同意或经共同协商后方能进行。

周围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主管能源部长于2007年12月20日在莫斯科举行铺设里海沿岸天然气管道政府间协议签字仪式,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哈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出席了签字仪式。普京表示,对于俄、哈、土三国和欧洲的能源系统来说,铺设里海沿岸天然气管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

影响

2018年在举行的第五届里海国家首脑会议上,环里海国家签署了《里海法律地位公约》,该公约认定里海既不是海也不是湖泊,而是被陆地包围的水体。《里海法律地位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里海治理包含交通合作协议、经贸合作、防止海上事故、打击恐怖主义、打击黑社会、和边境安全合作而达成共识。公约授予每个临海国对24公里(15英里)领海的管辖权,以及额外16公里(10英里)的水面专属捕鱼权,其余为国际水域。另一方面,仍未对海床下定义,由各国间双边协议决定。因此,里海在法律上既不完全算是海,也不完全算是湖。虽然该公约的解决了里海资源的运输问题、环境问题、军事问题等,但仍然无法对里海准确划界,并且伊朗并未批准该公约,导致其仍未生效。此外里海问题除了环里海五国的内部矛盾,还有等大国因素的干扰,使之更加复杂。

里海地区是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同时也是俄罗斯同土耳其、伊朗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苏联解体后,该地区对俄罗斯维系大国地位、保障南部安全至关重要;伊朗也积极寻求“北上”,与新独立的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发展关系,获得“缓冲地带”;土耳其则借助与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文化联系,力求体现其重要性,为加入欧盟和摆脱经济危机创造条件;美国对里海地区的关注,有控制国际能源的考虑,也有挤压俄罗斯、伊朗等对手的目的;英国、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出于地缘战略和资源需求,纷纷向该地区施加影响;一些海湾国家也不甘落后。

里海地区大国竞争的态势形成,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围绕争夺最后的油气资源斗争仍然是地缘战略的主题。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里海的环境主要受到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的威胁。这不仅对动植物构成生态威胁,对靠海为生的人们也构成威胁,对人类、社会和经济部门以及环境服务产生了负面影响。

水污染

污染是里海环境的重大威胁,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农业排放物。里海中最典型的有毒物质是石油烃、重金属、苯酚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氯农药,石油污染是最主要、危险的污染。里海的石油污染来自近海生产、石油意外泄漏、自然渗漏和主要河流。水生生物与石油烃的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的各种生理、生化和形态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引起慢性病理效应,导致鱼类死亡。

生物多样性减少

2000年以,数千只里海海豹因污染而死亡,从而削弱了它们的免疫系统。环境科学家警告说,偷猎和石油勘探有可能使鱼和贝加尔海豹物种灭绝。在1962年之前,捕捞鱼是合法的,商业捕捞造成大量幼鱼被捕获,对鱼的数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1970年代末,过度捕捞达到30%。捕鱼加上其他因素(河流调节、污染),导致一些鱼类等物种完全消失。多个物种被列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其他里海国家的红皮书。

环境保护

在1990年代初期,沿海国家,由于经济困难,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有限,解决生态问题成本高、技术能力不足和官僚主义困难,各国自然资源、环境部和外交部有了共同努力解决生态问题的意识。

为了加强合作,里海环境计划(CEP)于1998年开始,目的是保护里海海洋环境,地理覆盖范围是海洋和内陆100千米的表面积,污染监测、沿海地区综合管理和水位波动中心都属环境保护署建立的管理中心。里海环境计划帮助沿岸国政府制定区域和国家行动计划。在2003年,阿塞拜疆、伊朗、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土库曼斯坦组成的里海沿岸国签署了《保护里海海洋环境框架公约》(德黑兰公约)。里海沿岸所有国家政府批准之后,《德黑兰公约》于2006年8月12日生效。《德黑兰公约》的两个主要关注领域是:防止、减少和控制污染;保护、保全和恢复海洋环境。《德黑兰公约》沿岸国之间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区域性生态协议。

风景名胜

贡巴德·卡武斯高塔(Gonbad-e Kavus Tower)

贡巴德·卡武斯高塔位于伊朗戈勒斯坦省的贡巴德-卡武斯(Gonbad Kavous)市,是世界上最高的砖塔,始建于公元11世纪,是齐雅尔统治者卡布斯-本-沃什米吉尔(Qaboos bin Vosh米igir)的墓地,201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这座塔是一座圆柱形墓塔,高达61米,大约30千米外都能看到,只使用了极少的装饰元素,但结构匀称、和谐、坚固,别具美感。

马哈奇卡拉大清真寺(Grand mosque of makhachkala)

马哈奇卡拉大清真寺是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首府马哈奇卡拉一家清真寺,据说是仿照伊斯坦布尔市的艾哈迈德苏丹清真寺建造的,可容纳多达17,000名朝拜者,是俄罗斯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建造资金来自土耳其,于1998年竣工并举行了祝圣仪式。

德尔本特城堡、古城和要塞建筑群(Citadel,Ancient City and Fortress Buildings of Derbent)

德尔本特位于俄罗斯达吉斯坦州(Dagestan),里海西海岸。德尔本特在5世纪修建了巨大防御工程,城墙从里海一直延伸到山上的城堡,长约3.6千米,共修建了73座防御塔,其中46座位于北墙。原有的14座城门中,有9座幸存下来。城堡三面环绕着陡峭的山坡,有厚达2.5米至3.2米的巨大石墙,长700多米,高10-15米。德尔本特要塞建筑群内有许多建筑遗址和考古遗迹,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其原貌,反映着这座城市在15个世纪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直到19世纪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被列为德尔本特城堡、古城和要塞建筑的遗址。

相关文化

影视作品

《孤岛 Ostrov - Lost Island》

纪录片《孤岛》主要介绍了位于里海的奥斯特罗夫岛(Ostrov),该岛屿是冷战时期的一个重要空军基地。曾渔业繁荣,以鱼子酱闻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受到苏联解体的影响,过去的辉煌分崩离析,留在岛上的少数居民——伊凡(Ivan)和他的家人,每天都在挣扎着维持生计,别无选择,只能偷猎海洋。伊凡和岛上的居民们在这种无尽地等待中仍怀揣着希望,他们既想要逃离逃出克隆岛,又对当今国家能拯救在孤岛上摇旗呐喊的他们有着不可动摇的信念。在乌托邦和反乌托邦之间摇摆,在怀旧和残酷现实之间挣扎。

《里海枢纽 Caspian Hub》

丹尼斯-沙巴诺夫(Denis Shabanov)的纪录片《里海枢纽》主要取景于一艘渡轮,在这艘渡轮上,描述了主人公他们的故事和梦想,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对幸福的追求,影片将叙事电影和纪录片元素相结合,以强大的自然力量为背景,展现人类个体故事的内在基调,这种原始的力量与人类生命的短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传说典故

金鱼传说

一位渔夫在海里捕到了一条金鱼,金鱼乞求渔夫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渔夫的愿望。渔夫许了好几个愿望,但每次回到家,他的妻子都对他的愿望不满意,让他再回到海里去求更多的愿望。最后,鱼满足了妻子想要一座宫殿的愿望,但她仍然不满足,还想成为世界的王后。鱼实现了她的愿望,但她也因此失去了一切,包括丈夫和家园。这个传说经常被用来教导人们要知足常乐。

恶魔熔炉的传说

海里住着一个恶魔,他会引诱水手进入大锅,将他们活活煮死。一天,一个名叫加富尔的小男孩去钓鱼,结果中了恶魔的圈套。加富尔很聪明,他割下自己的手指,用它打破了束缚自己的魔法阵,成功逃脱。然后,他利用恶魔自己的伎俩对付他,从大锅里逃了出来。这个传说经常被用来教导人们如何用智慧和聪明克服困难。

少女塔的传说

少女塔是一座神秘的塔,矗立在里海的一个小岛上。传说很久以前,一位名叫莱拉的美丽公主爱上了一位名叫法哈德的英俊青年。但他们的爱情并不长久,因为莱拉的父亲已将她许配给了另一位王子。法哈德决心要与莱拉在一起,他在分隔他们的山脉中开凿了一条隧道。当莱拉的父亲发现后,他把法哈德从少女塔上扔了下去,摔死了。莱拉伤心欲绝,终其一生都在等待法哈德归来。少女塔仍然存在,它记载着那个荡气回肠的凄美爱情故事。

会说话的鱼传说

一个渔夫捕到了一条会说话的鱼,他问鱼在哪里可以找到宝藏。鱼告诉渔夫去海里的某个地方,那里有一个装满宝藏的箱子。渔夫按照鱼的指示找到了宝藏。然而,当他回到家时,他无法保守宝藏的秘密,于是他告诉了所有人他找到宝藏的地方。渔夫因为贪婪而受到惩罚,失去了他的一切。这个传说经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贪婪的后果和保守秘密的重要性。

火鸟传说

火鸟是一种传说中的生物,出现在许多里海故事中。传说中,火鸟是一种美丽而神奇的鸟,能给捕获它的人带来好运。然而,捕捉火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只有心地纯洁、勇敢无畏的人才能捕捉到它。在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中,一个名叫阿里巴巴的年轻人为了赢得公主的芳心,开始捕捉火鸟。阿里巴巴面临着重重困难,其中包括一条凶猛的巨龙,但他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捕获了火鸟。他把火鸟送给了公主,公主爱上了他,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个传说经常被用来教导人们在逆境中要勇敢和坚持不懈。

参考资料

里海正在消亡.澎湃新闻.2025-01-10

Caspian Sea.britannica.2023-09-14

深山大泽——里海(Kacnuuckoe uope).中国科普博览.2023-12-11

里海非海.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今日头条.2024-01-01

Caspian Sea.worldatlas.2023-09-14

The Caspian Sea.Nicolai Aladin and Igor Plotnikov.28 June 2004.Lake Basin management Initiative.Thematic Paper.worldlakes.2023-09-14

Caspian Sea.unep.2023-09-14

Names of the Caspian Sea.iranchamber.2023-09-14

里海:养肥中亚地区的石油“聚宝盆”,到底是湖还是海.toutiao.2023-11-28

CASPIAN SEA i. GEOGRAPHY.iranicaonline.2023-10-02

Sea Facts .caspinfo.2023-11-27

Caspian Sea – Background.caspianenvironment.2023-11-27

Firoozfar, Alireza; Bro米head, Edward N.; Dykes, Alan P.; and Neshaei, 米ir Ah米ad Lashteh (2012) "Southern Caspian Sea Coasts, morphology,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ea Level Change.,"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s, Sedi米ents, Water and Energy: Vol. 17 , Article 12. .scholarworks.2023-09-14

Konyushkova, m., Alavipanah, S., Heidari, A., Kozlov, D., Yu, m, & Semenkov, I. (2021). Spatial and seasonal salt translocation in the young soils at the coastal plains of the Caspian Se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590,15–25..Sci.2023-09-14

CaspianSeaBiodiversityProject.caspdiv.2023-11-28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academic-accelerator.2023-11-28

车臣岛.advisor.travel.2023-11-28

Turkmenistan.britannica.2023-10-01

Kazakhstan.britannica.2023-10-01

Russia.britannica.2023-10-01

Azerbaijan.britannica.2023-10-02

Iran.britannica.2023-10-01

Rasht.britannica.2023-10-01

Makhachkala.britannica.2023-10-01

Astrakhan.britannica.2023-10-01

里海 湖海之争背后的利益之争.中国青年报.2023-12-12

历史性的《里海公约》解决地区争端的典范.toutiao.2023-11-28

俄哈土三国签署铺设里海沿岸天然气管道协议.中国日报网.2023-11-28

Are the Littoral States Close to Signing an Agreement on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Caspian Sea?.caspianbarrel.org..2023-11-28

CEO of SOCAR Environmental Enterprise dismissed.caspianbarrel.org.2023-11-28

Is the Caspian a sea or a lake?.the-economist-explains.2023-11-28

Taylor & Francis Online - Challenge.tandfonline.2023-09-14

Just a moment....tandfonline.2023-12-25

Caspian-sea.iransafar.2023-09-14

Grand mosque of makhachkala.atlasislamica.2023-09-14

Citadel, Ancient City and Fortress Buildings of Derbent.unesco.2023-09-14

金红棉影展 | “别无他法,无处可去”,不合群者们的生存独白.澎湃新闻.2023-10-01

Caspian Hub (2022).themoviedb.2023-10-01

5 Legends of the [Caspian Sea].wharfandwayble.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