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绵区
福绵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玉林市西南部,广西独流入海的第一大河——南流江穿流而过,因盛长木棉而得名“福绵”,辖6个镇、117个行政村(社区),行政区域面积829平方公里,人口44.5万,被誉为“世界裤子之都”,获命名为“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世界长寿乡”,是广西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开发区。
2022年,福绵区GDP完成131.86亿元,增长5.9%,增速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6.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建安投资、民间投资等5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三。获评为自治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纺织服装)。
历史沿革
刘彻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次年在岭南设置南海郡、苍梧郡、桂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珠崖郡、儋耳9郡,福绵区属合浦郡。
1949年12月,属林县。
1950年3月,属鬰林县。
1962年,属福绵区。
1966年4月,撤销区编制,全县共设南江、名山、茂林、新桥、沙田、樟木、成均、福绵、仁东、平武县、大平山、石南、葵阳、城隍、山心、沙塘、高峰、蒲塘、北市、小平山等20个公社和城关镇。
1997年4月22日,属玉州区。
2013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玉林市福绵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福绵区中心位于北纬22°35′2″东经110°02′42″,玉林市中心城区西南部。东北连玉州区,西北接兴业县,南邻博白县,东南与陆川县接壤。总面积面积829平方千米。
地质
境内地层除缺失奥陶系和三迭系外,寒武纪以来的地层均有出露。其中以泥盆——石炭系和白垩系出露最广;第三系、第四系主要分布沙田等盆地中。
构造
玉林市自早古生代以来,属钦州市残余地槽,东吴运动使地层发生强烈褶皱隆起,燕山和喜山运动,断裂构造发育,并形成了若干北东向断陷盆地,使其现今的构造格局复杂多样。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且十分发育,不论境内主要的断裂带,还是大型的褶皱轴迹,都以北东向展布为主。北东向断裂和褶皱组成了市内基本构造骨架。中部以大容山——六万山复背斜为主体。西北侧为灵山——藤县深断裂带(腰古深断裂带),东南侧为博白县——梧州市深断带,两深断裂带间为灵山——容县大断裂(寨圩大断裂)。市内西北部和东南部分别为中生代——新生代红岩盆地。北西向构造亦较发育,南北向和东西向断裂亦可见。相配套的次级北东、北东东向和北西、北西西向断裂相互交切,构成了市内菱形格状的构造特征。
地形
福绵区地处桂东南丘陵盆地,西南有六万大山,主峰1118米。作东北—西南走向,长约70千米,宽30-40千米。
气候
福绵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呈显著的季节性变化。气温较高,热量充足。一岁之间,暑热过半;冬寒无雪,偶有低温霜冻,六万大山可有冰冻。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夏湿冬干,春雨连绵,夏季台风暴雨较多,易造成局部洪涝,春秋常有干阜;雨水山区多,平地少,东南部多,西北部少。按气候学标准划分,各季持续时间夏季最长,春秋季次之,冬季最短。春季平均始于2月6日,结束于4月22日,持续76天;夏季平均始于4月23日,结束于10月20日,持续181天;秋季平均始于10月21日,结束于次年1月8日,持续80天;冬季平均始于1月9日,结束于2月5日,持续28天。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兽类:黄、狸猫、笼狗、豹猫、狗狸、野猪、毫猪、鼠类、鳞甲目、蝙蝠等。鸟纲:候鸟主要有燕子、杜鹘、催耕、(野鸭)。其他野禽有猫头鹰、鹧鸪、锦鸡、褐翅鸦鹃、鸡、乌鸦、吊丝鸟、画眉、白露、青翠、麻雀、八哥、伯劳、山胡鸟、黄雀、夜狐雀、金丝雀、山麻雀、鸬鹚、黄胸鹀、白胸苦恶鸟、米鸡、鹦、[票鸟]、花了、伽(娄鸟)、鹌、斑鸠属、过山狼、蓑羽鹤、黄牛鹤、喜鹊、白腹鹞等。
鱼类:品种有50多种,数量较多的品种有青鲢、[鱼用]、、鲤、鲮、鲫、、鳝(有黄、白之分)、(鱼咸)鱼、塘短胡鲶(、蓝刀鱼鱼、马口鱼、黄颡鱼、月鳢、鳢科(乌鳢)、泥鳅、沙膏鱼、[鱼]鱼、骨钳鱼、河咀鱼、桂花鱼、带鱼科、菩萨鱼、墨吉对虾角鱼、沙黄尾鲴、石蛙鱼、白漂鱼、大眼鱼、鳟鱼、短盖巨脂鲤等。
爬行动物有龟(山瑞鳖)、三线闭壳龟、鳖、蛇(有蟒蛇、蟒蛇、赤练蛇、灰鼠蛇、眼镜蛇属、金银蛇、草花蛇、中国水蛇、水浪蛇、白唇竹叶青蛇、七寸枕、过风蛇等)、蛤、晰蜴、铅山壁虎等。
软体动物门有螺(田螺、石螺)、背角无齿蚌(分三角、长条形)、蚬、蜗牛(分人工养殖、野生)等。
昆虫纲:有益的昆虫主要有蚕(分家养、野生种)、蜂(种类较多,有益的有寄生蜂、家养蜜蜂属)、紫胶虫、七星瓢虫等。一般昆虫有蝉(分青、黄、黑各色)、蝼蛄、蟋蟀科、斑[?]、灶马蟋、纺织娘、蚁(有红、白、黑之分,白蚁为害最大)、萤火虫、蝴虫、地龟虫、天牛、金虫、牛粪虫、竹象、蜘蛛、露虫、竹虾、禾虾等。
植物资源
树木类:有马尾松、黄樟、香樟、泡松、栎、大叶栎、华、格木、野山楂、棕榈科、无患子、人面子、狗骨、树参、朴树、木荷、大白玉兰、红心藜、白藜、楠木、稠木、青木、铁屎木、鸭脚树、熊胆木、鹤木、黄桑木、乌桕木、苦楝木、木棉、野漆树酸、盐麸木、灯檠木、重阳木、柳、柏、橄榄、黑橄榄、柿子木、黄杨、黄葛树、榕树、枫木、枫杨、楹树、黄檀木、牛肋巴、沙构椎、桐木、黄杞、麻轧木、牛尾木、构树、台湾肉桂、黄梁等。
竹类:野生的主要有泥竹、泥簕竹、鸡竹、山竹笋、排竹笋、茶竿竹、赤竹、黄京竹、苦竹、扫把竹、笔杆竹、大眼竹等,人工栽培的有桂单竹、黄竹、撑篙竹、沙箩竹、吊丝球竹、马蹄竹、青皮竹、甜笋竹、吊丝竹、宁竹、孟宗竹等。
药材类:有何首乌、黄精、金钱蒲、五茄皮、石灵芝、天门冬、天南星、使君子、紫苏、荆芥、菊花、香苏、夏枯草、木贼、车前、蒲公英、益母草、蕺菜、苍耳、排前草、千斤拔、湘蕾金银花、葛根、栀子、野山楂、艾、鹅不吃草、半边莲、七叶一枝花、黎头草、了刁竹、淡竹叶、苦香树、钩藤、虫蜕、土伏苓、茅根、野百合、金樱子、香付、马齿苋、狗脊、一包针、毛叶两面针、野菊、地棯、决明、钩吻、裂果薯、五色花、玉桂、天花粉、川古、枇杷叶、黑三棱、术、红花、射干、苦子、灵仙、凤仙子、大黄、红杜仲、地丁草、石香、石艾、地榆、火麻仁:黄连、常山、竹茹、竹壳茶、九星明、沙姜粉、姜黄、茵陈蒿、三筒管、木通、薄荷、苦丁茶、吴朱萸、冬虫夏草、土茯苓、天门冬、独活、赤小豆、沙仁、罗汉果、地黄、密花豆、根生果、巴戟等。
麻类有舌兰麻。
水果类:有山蕉、白毛桃、牛甘子、桃金娘、金樱子(兼药用)、无花果、金刚子、盐夫子、酒饼子、合欢子等。
牧草类:有五节芒、鸭咀草、鸪草、画眉草、雀稗、牛筋草、马塘、黄茅、金茅、荩草、蜈蚣草、三棱草(兼药用)、蟋蟀草、秀草、铁线草、狗尾草、竹节草·植物、铁线蕨、马毛蕨、淡竹叶(兼药用)、野碗豆、小叶钝叶决明等。
土地资源
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
(一)耕地16252.51公顷(243787.65 亩)。其中,水田14720.13公顷(220801.95亩),占90.57%;水浇地38.77公顷(581.55亩),占0.24%;旱地1493.61公顷(22404.15亩),占9.19%。
(二)种植园用地12721.37公顷(190820.55亩)。其中,果园7106.57公顷(106598.55亩),占55.86%,茶园33.77公顷(506.55亩),占0.27%,其他园地5581.03公顷(83715.45亩),占43.87%。
(三)林地39593.85公顷(593907.75亩)。其中,乔木林地34029.88公顷(510448.20亩),占85.95%,竹林地642.25公顷(9633.75亩),占1.62%,灌木林地1354.43公顷(20316.45亩),占3.42%,其他林地3567.29公顷(53509.35亩),占9.01%。
(四)草地681.35公顷(10220.25亩)。其中,人工牧草地0.85公顷(12.75亩),占0.12%,其他草地680.5公顷(10207.50亩),占99.88%。
(五)湿地47.35公顷(710.25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福绵区的湿地类型为内陆滩涂。内陆滩涂47.35公顷(710.25亩),占福绵区湿地面积100%。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111.06公顷(106665.90亩)。其中,城市用地82.27公顷(1234.05亩),占1.16%;建制镇用地1184.98公顷(17774.70亩),占16.66%;村庄用地5632.73公顷(84490.95亩),占79.21%;采矿用地61.4公顷(921.00亩),占0.86%;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49.68公顷(2245.20亩),占2.1%。
(七)交通运输用地1651.67公顷(24775.05亩)。其中,铁路用地58.98公顷(884.70亩),占3.57%;公路用地712.35公顷(10685.25亩),占43.13%;农村道路690.51公顷(10357.65亩),占41.81%;机场用地189.83公顷(2847.45公顷),占11.49%。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851.26公顷(57768.9亩)。其中,河流水面844.38公顷(12665.70亩),占21.92%;水库水面723.25公顷(10848.75亩),占18.78%;坑塘水面1925.55公顷(28883.25亩),占50%;沟渠332.35公顷(4985.25亩),占8.63%;水工建筑用地25.73公顷(385.95亩),占0.67%。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福绵区辖福绵镇、成均镇、樟木镇、新桥镇、沙田镇、石和镇6个镇。
人口民族
2013年末,福绵区总人口42.4万,人口自然增长率7.29‰。
2021年5月,玉林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福绵区常住人口318709人。
经济
综述
近年来,福绵区下大力气优化土地、劳动力、资本、交通、环境五大基础要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构建新兴支柱产业并举,纺织服装、节能环保、绿色建材三大产业快速发展,南福新区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实施,全力建设广西重点开发的生态活力新区。2020年,福绵区1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0项增速位列玉林市前三。其中,GDP同比增长7%,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7%,财政收入同比增长0.5%。2020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60家,建筑业企业达112家,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7.7%。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1.5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亿元。外贸出口总额581万美元。财政收入3.7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316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314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2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57元。
2013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8.6亿元,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亿元,增长23.1%;实现外贸出口581万美元。
2020年,福绵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47亿元。
2021年,福绵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9.89亿元,同比增长12.5%。
第一产业
福绵区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盛产黑皮冬瓜、八角、肉桂、荔枝、泸州桂圆等农副产品,还是优质谷、禽蛋、瘦肉型猪、鳖科及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素有玉林市市“粮仓”之称,还是玉林城区“米袋子”和“菜篮子”的重要来源。
2013年新增耕地流转面积1万亩,流转率49%。全年播种粮食40.56万亩,总产粮食16.14万吨;发展林下经济面积21万亩,产值达11亿元。全年出栏家禽2828万羽;出栏生猪27.5万头,增长2.5%。新发展农民合作社21家。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8亿元,增长3.5%。
第二产业
福绵区形成了成衣、羽绒、皮革、精米、芒编加工和建材、饲料、兽药、养殖等龙头企业,其中皮革、羽绒、芒编制品年出口创汇近2亿元,年加工销售中高档西裤4000万条,人称“世界裤都"。
2013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8.6亿元,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亿元,增长23.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新引进工业项目48个,投资总额19.14亿元。全年新开工重大项目35个,完成投资17.6亿元;续建项目46个,完成投资27.1亿元。
第三产业
2013年共接待游客16万人次,增长33.11%;旅游总收入1亿元,增长138%。
2013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亿元。外贸出口总额581万美元。
社会
基础设施
2013年,完成通行政村硬化道路27.6公里,硬化率90.5%;完成村屯硬化道路169条共117.7公里。
2013年,全区森林覆盖率51.67%。南流江福绵段、车陂江、丽江市、沙田河等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提升。
文化事业
2014年福绵区共建成社会敬老院1个,文化站1个,广播电视站1个,影剧院1个,镇级文化站6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心39个,农家书屋116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村级篮球场4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基层服务点6个,村级基层服务点116个。
医疗卫生
福绵区先后投入928万元对辖区116个行政村的村级卫生室进行了规范化改建,区、镇、村三级基本建立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融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
2013年,该区已有35.25万多人参合,参合率98.09%。
社会保障
201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2.63%,新农合参合率98%以上;全区有475名城镇居民和3万名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6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1987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新建五保村13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6个,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100套,360户。
教育事业
2013年,福绵区有九年义务教育学校118所,其中初中12所,小学106所(其中中心校6所,村总校100所),另有村级以下教学点42个。义务教育在校生42102人,其中初中在校生13612人,小学生28490人。义务教育在校生共编设1323个教学班,其中小学1080个教学班,初中243个教学班。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专任教师2234人,其中初中962人,小学1272人。
旅游
福绵区内有梦幻水乡旅游度假区、五岗岭森林公园、六万大山森林公园、福绵区长和生态公园、野生稻保护区。
梦幻水乡风景区
“梦幻水乡”坐落于福绵区成均镇六万大山南麓,距离玉林市中心城区约20公里,玉林梦幻水乡旅游风景区占地面积约100亩。从2010年5月对外开放以来,平均日接待游客1000多人。
六万大山森林公园
2015年9月28日上午,广西六万大山自治区级森林公园正式揭牌。
广西六万大山森林公园于2011年1月25日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批准成立。该公园地处广西东南部玉林市福绵区,位于广西国有六万林场河嵩分场林区内,距玉林市37公里。规划总面积6620亩,公园分为文化休闲度假区、森林康体娱乐区、登高览胜祈福区三个功能区,现已建成李宗仁屯兵展览馆、云顶观光、星空营地、八角生态公园,娃娃鱼养殖基地等多个旅游景点。
获得荣誉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参考资料
福绵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玉林福绵区人民政府.2024-09-26
福绵区基本概况. 玉林市福绵区人民政府.2024-02-03
福绵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广西玉林福绵区人民政府.2022-04-18
本地概况 - 本地信息 - 广西玉林福绵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www.ylfm.gov.cn.广西玉林福绵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2-02-23
2021年1-12月福绵区主要经济指标初步反馈数据.广西玉林福绵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