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食虫类:Arthropoda)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包括虾、蟹、蚊、蝇、凤蝶总科蜘蛛目唇足纲以及已灭绝的三叶虫等。全世界约有120万现存种,占整个现有动物种数的80%。节肢动物生活环境广泛,可以在海水、淡水、土壤和空中找到它们的踪迹。有些种类还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外。节肢动物的身体两侧对称,异律分节,身体和足都有分节,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或者头部和胸部合并为头胸部,胸部和腹部合并为躯干部。每个体节上都有一对附肢。节肢动物的体外覆盖着甲壳质外骨骼,也称为表皮或角质层。附肢的关节可以活动,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蜕皮。节肢动物的循环系统是开管式的。水生种类的呼吸器官是鳃或书鳃,陆生种类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或书肺,有些种类兼有两者。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是链状神经系统,具有各种感觉器官。节肢动物的生殖方式多样,多为雌雄异体,一般是卵生的。节肢动物门可以分为五个亚门三叶虫亚门(Trilobitomorpha)、螯肢亚门(Chelicerata)、甲壳亚门(Crustacea)、六足亚门(Hexapoda)和多足亚门(Myriapoda)。其中,昆虫纲(Insecta)的种类就有100万种,约占动物界总种数的80%。节肢动物的特点是具有分节的肢体,以及主要成分为α-甲壳质的角质层。甲壳生物的角质层中还包括碳酸钙,这是生物矿化的产物。

简介

节肢动物(Arthropoda)是身体分节、附肢也分节的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常见的、蜘蛛目蝎子水蚤、虾、蟹、唇足纲蚱蜢凤蝶总科等都属于节肢动物。已知的节肢动物约有100多万种,占动物总数的80%以上。种内的个体数量也很大,例如一群白蚁可有几万到几十万头,迁飞的蝗群以百万头计数,海洋中的一些浮游甲壳亚门多到不可计数。另外,它们的分布也极广,海水、淡水、地面、土壤以及动、植物体内、外都是它们生存的场所。特别是昆虫还侵入空中生活,这在无脊椎动物中是仅有的一类。一些昆虫甚至组成社会生活,群体中的个体有严格的劳动分工,这也是节肢动物高度进化的标志之一。身体两侧对称。由1列体节构成,异律分节,可分为头、胸、腹3部,或头部与胸部愈合为头胸部,或胸部与腹部愈合为躯干部,每一体节上有一对分节的附肢。附肢有双枝型和单枝型两类。节肢动物的重要特征是体外覆盖着甲壳质的外骨骼,又称表皮或角质层。在相邻体节之间的关节膜上,角质层非常薄,易于屈折活动。附肢的关节也可活动。节肢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要定期蜕皮。前后两次蜕皮之间的阶段叫做龄期。循环系统为开管式。水生种类的呼吸器官为鳃或书鳃,陆生的为气管或书肺或两者兼有。原始的节肢动物靠体表交换气体。神经系统为集中型链状神经系统。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平衡和视觉等感觉器官。眼有单眼和复眼两种。复眼由个眼组成,能感知外界物体的运动和形状,能适应光线强弱和辨别颜色。多数雌雄异体。陆生种类常行体内受精,而水生种类有很多为体外受精。一般是卵生,也有卵胎生;此外,还有孤雌生殖、幼体生殖和多胚生殖等形式。生活环境极其广泛。

形态特征

节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由一列体节构成,异律分节,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或头部与胸部愈合为头胸部,或胸部与腹部愈合为躯干部。例如:昆虫纲(蝗虫)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甲壳亚门(虾)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二部分;蛛形纲(蜘蛛)动物身体分头胸部、腹部;多足亚门(蜈蚣)动物身体分头部、躯干部。身体的分部在生理机能上也出现了分工:头部:感觉和取食中心;胸部:运动和支持中心;腹部:营养和繁殖中心。

生长环境

海水、淡水、地面、土壤以及动、植物体内、外都是它们生存的场所。

一些昆虫甚至组成社会生活,群体中的个体有严格的劳动分工。

分布范围

世界各地。

生长繁殖

多数节肢动物雌雄异体,且往往雌雄异形。陆生种类常行体内受精,而水生种类有很多为体外受精。一般是卵生,也有卵胎生卵裂的方式是表裂,有直接发育,也有间接发育。间接发育的种类有一至数种不同的幼虫期,有时这些幼虫的生活习性与成虫不同。也有些节肢动物能进行孤雌生殖,即没有受精卵的卵就能发育为成虫。此外,还有幼体生殖和多胚生殖等形式。节肢动物是没有无性生殖的。

蔓足类寄生等足类等少数甲壳亚门外,多数节肢动物雌雄异体。个别附肢变化为交配器官。陆生种类常行体内受精,而水生种类有很多为体外受精。生殖方式多样,一般是卵生,也有卵胎生;除两性生殖外,还有孤雌生殖、幼体生殖和多胚生殖等形式。许多节肢动物生殖量大,卵黄较少,受精卵很快孵化成幼体。有的卵含卵黄多,有很好的卵壳保护或受母体保护、孵出时体型与成体相似。世代间隔在某些昆虫和小型甲壳动物不到3天,所以一对两性生殖的雌体或一个孤雌生殖的雌体在几周内可产数百万个后代,相反,某些大型冷水虾蟹类4岁或更多年才成熟,隔一年产卵1次。

分类系统

三叶虫亚门

三叶虫

螯肢亚门

肢口纲

蛛形纲

海蜘蛛

甲壳亚门

头虾纲

桨足纲

鳃足纲

软甲纲

颚足纲

六足亚门

内口纲

昆虫纲

多足亚门

倍足纲

唇足纲

少足纲

综合纲

主要价值

科学价值

节肢动物外骨骼可以形成化石。从距今约8~10亿年前的伊迪卡拉动物群中即已发现了节肢动物化石,从早寒武世开始三叶虫大量出现。许多节肢动物化石曾作为标准化石用于地层对比和指示沉积环境。

食用价值

三疣梭子蟹:肉多,脂膏肥满,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蟹肉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鲜食以蒸食为主,还可盐渍加工“红星梭子蟹”、蟹酱,蟹卵经漂洗晒干即成为“蟹籽”,均是海味品中之上品。

锯缘青蟹(青蟹、闸蟹):分布于东海和南海。产期多在9~11月。·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实的食用蟹;捕捞未怀卵和体质瘦的天然蟹,经过短时间的人工饲养,促使雌蟹怀卵成熟,叫做膏蟹,雄蟹增肉,叫做肉蟹。最大特点是离水后容易死亡。食用蟹肉有清热、散血、滋补、消肿的作用。将全蟹焙干,研末,黄米酒冲服,可治跌打损伤或腰扭伤。蟹壳含大量甲壳质,也是提取可溶性甲壳质的原料。不过蟹壳比虾壳含钙较多,提取时需要好好地脱Ca,消耗盐酸量较虾壳多。

中华绒螯蟹(地方名)河蟹、螃蟹、毛蟹、中华绒螫蟹:广泛分布于中国南北沿海各地湖泊,以江苏阳澄湖所产最著名。六十年代以后产量锐减,近年实行人工移苗放流,产量有所恢复。7~9月为生产旺季。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经济价值很高。此蟹只可食活蟹,因死蟹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后,会产生蟹毒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