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又称篯铿、彭铿,姓籛,彭氏,名铿(一名翦),出生于六月六日,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哲人、长寿人物,上古帝王颛顼的四世孙,是彭姓、钱姓、韦姓等族人共同的祖先。
彭祖自尧帝时期起,经历了夏朝和商朝和周代。尧执政时期,彭祖因擅长烹饪野鸡汤,受帝尧的赏识,后受封于大彭镇(今江苏省徐州一带),他在徐州市垦荒农耕,兴修水利,教民烹饪,被尧帝加封为贤大夫。舜执政时,彭祖为二十二臣之一,担任史官,掌管史籍,整理修订了自黄帝以来400余年间的历史典籍。夏朝时期,彭祖领导的大彭氏国是夏王朝的一个比较强大的属国。在商朝时,他担任守藏史,此时彭城已成为晋、楚、吴、郑各路诸侯争夺的要塞,彭祖在此长期经营,并成为商代诸侯霸主,至商代中期,彭祖所建之彭国灭亡。在周代时,彭祖担任柱下史,晚年彭祖辞官又到处漂泊,后入蜀,居彭山区象耳山,死后葬于彭祖山(也称仙女山,今彭山江口街道彭祖山)。《神仙传》等史籍记载彭祖享寿八百八十岁,但当时以“小花甲”记龄,六十天即为一岁,以今人计算年纪的方法计算,折合一百三十岁。由于他太长寿,他一生共死了四十九个妻子,五十四个儿子。
彭祖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先驱之一,其学说先于老子千余年。在养生领域,彭祖被公认为养生的鼻祖,中国古代养生学奠基人。同时被认为是气功和武术的先驱之一。他的锻炼方法经过整理和归纳,形成了《彭祖经》。彭祖还留下了许多经典菜品和制作经验,创制的“爨阵八法”对中国烹饪的厨房布局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彭祖作为彭国的酋长,其军事力量对部落和王朝的稳定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产生的彭祖文化是淮海文化的源头之一、汉文化的祖根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传说生平
尧舜时期
《元和姓纂》等书记载,彭祖篯铿于六月六日出生,根据《大戴礼记·帝系》记载,彭祖,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四世孙,黄帝的六世孙,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老童(即卷章),老童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彭祖。彭祖的父亲是吴回的长子陆终,母亲是鬼方首领之妹女嬇。
彭祖是遗腹而生,未出生父亲就死了,他三岁时母亲又死了。因父母死得早,他少时颠沛流离,受尽艰辛。在流浪生涯中,他耳濡目染了各地风土文化和乡情,他所到之处,与当地百姓和名人隐士探史论道,考古论今,了解体察和记载了各地民情风俗,积累了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历史资料。他体恤百姓的苦难和病残,为了帮助百姓消贫困除病魔,他对医学和养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民间验方的基础上,尝百草,炼药丹,收集和整理民间的长生术,主张精气合一,阴阳互补。
尧帝领导下的北方诸国曾多次受到边远蛮荒部族的侵袭和杀戮,彭祖在流浪云游中也多次遇到危险,险乎丧命,但他都化险为夷。后来他流落到了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落脚,在这里劳动、生活,因他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积累、总结和助人,得到百姓们的信任崇拜,也得到尧帝的器重和委任。彭祖擅调徐州辣汤以侍尧帝,为尧所赞赏,被封于徐州市(今江苏省徐州铜山),建立彭国。他在彭城垦荒农耕,兴修水利,教民烹饪,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为当地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善事,被尧帝加封为贤大夫,深受彭城百姓的敬重,因而被尊为彭城老祖。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房国,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可见,“彭祖”等十人,尧时就已被举用,而未有职务。加上十二位部落领袖,“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白族自治州,平;伯夷主礼,上下咸让;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最大,……”舜执政时,任用了二十二位大臣,彭祖为二十二臣之一,舜帝命彭祖为史官,掌管史籍,把当时的重要事件都记录并保存下来,留给后人查阅备用。舜帝在禹、契、彭祖等贤臣的辅佐下,天下大治,百姓太平安乐,成为东方的礼仪之邦。彭祖整理修订了自黄帝以来400余年间的历史典籍,但因年代久远,多未保留遗传下来。
夏朝时期
大彭氏国是夏王朝的一个比较强大的属国。据《逸周书》《竹书纪年》等古籍记载,夏启十一年,为诸子争权,夏启将小儿子武观放逐到夏都西河遗址(今河南安阳);十五年,武观叛乱,严重威胁着夏王朝的统治,于是夏启命令当时彭国的彭伯寿率领军队讨伐武观,结果使武观归顺了夏王朝。
据《路史·后纪》记载:“夏之中兴,别封其(彭祖)孙元哲于韦,是为豕韦,迭为夏伯。”参照《新唐书·宰相世系》所载的“少康之世,封其别孙元哲于豕韦,其地滑州城是也”,可知两说是相同的。韦本来亦非地名,却是部族的名称。《广韻》引《风俗通义》云;“彭子受封豕韦,苗裔以国为氏。”韦与豕韦同为一名。豕韦即猪皮,猪皮可蒙鼓,鼓部族以击鼓和制鼓闻名。那么,豕书氏就是继承了大鼓氏的传统制鼓工艺,因名豕韦氏,与同族的顾(即鼓)都是擅长制鼓的部族。
商周时期
彭祖,在商朝时为守藏史。《左传·成公十八年》记载:“夏六月,郑伯侵宋,及曹门外。遂会楚子伐宋,取朝郏。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取幽丘。同伐彭城。”“秋,七月,宋老佐、华喜围彭城。”“冬十一月,楚子重救彭城,伐宋。”此时为前573、前572年。而《史记·宋世家》也记载此事。由此可知,彭城此时已成为晋、楚、吴、郑各路诸侯争夺的要塞,其地理位置及形势十分重要。彭祖在此长期经营,并成为商代诸侯霸主。
彭祖所建之彭国,至商代中期时灭亡。《国语·郑语》:“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史记·楚世家》也记载:“彭祖氏,殷之时当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史记正义》弓《括地志》云:“彭城,古彭祖国也。《飞燕外传》云殷末灭彭祖国也。”司马迁说大彭被灭在“殷之末世”考《竹书纪年》所载,当在商朝中期武丁时期。《竹书纪年》:“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五十年,征豕韦,克之。”武丁是商代中兴之君,在位五十九年。他在位时,把鬼方、大彭、豕韦先后消灭。《尚书·无逸》中称赞说:“力行王道,不敢荒宁,嘉靖殷邦。”为商朝做出重要贡献的彭国,最终还是被商王所占据。
在周代时,彭祖担任柱下史。
逝世
晚年彭祖辞官又到处漂泊,倾心研究养生学,后入蜀,居彭山象耳山,死后葬于彭祖山(也称仙女山,今彭山江口街道彭祖山)。《神仙传》等史籍记载彭祖享寿八百八十岁,但当时以“小花甲”记龄,六十天即为一岁,以今人计算年纪的方法计算,折合一百三十岁。由于他太长寿,他一生共死了四十九个妻子,五十四个儿子。
个人作品
相传彭祖是世上最长寿、最懂养生之道的人。后人将其养生理论整理并加以阐述,编成《彭祖经》。书中介绍了彭祖的养生长寿方法,包括淡世俗、不贪求、无喜悲、顺时节、常吐纳、做善事等。此外,根据彭祖养生之道编辑而成的书籍还有《彭祖摄生养性论》,该书又称《摄生养性论》,撰者不详,是一部道教养生专篇,书中强调保养气、精、神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并记载了具体养生方法,涉及清静养神、摄精爱气、养生禁忌、节制饮食等方面。
形象源流
《列仙传》中记载:“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铿,颛顼之玄孙。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养行气。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祷请风雨,莫不辄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祠讫,地即有虎迹云。后升仙而去。遐哉硕仙,时惟彭祖。道与化新,绵绵历古。隐伦玄室,灵著风雨。二虎啸时,莫我猜侮。”
彭祖之名初见于战国时书,《国语·郑语》记载:“大彭、豕韦为商伯也。…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彭姓是祝融后代八姓之一,彭祖即是大彭,和豕韦、诸稽同为商的诸侯国,后被王师所灭。《竹书纪年》也载:(武丁名昭)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可见彭祖是一个氏族名,又是氏族成为国家时的一个国家名,也可以理解为这个氏族的始祖就叫彭祖,而其后他的名字成了氏族名。故三国时韦曜注《国语》云:“大彭,陆终第三子,曰篯,为彭姓,封于大彭,谓之彭城,彭祖是也。豕韦,彭姓之别封于豕韦者。
《庄子》《荀子》等书也多次提到彭祖,《庄子·逍遥游》云:“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齐物论》云:“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大宗师》云:“天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刻意》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荀子·修身》曰:“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命则配尧舜。”可见彭祖长寿的传说在战国流传已广,但仅是神话传说中的长寿老人而已,诸书并未说这个“久特闻”彭祖就是《国语》中封于大彭的彭祖。
《庄子·释文》记载:“彭祖,李(李颐)云:名铿,尧臣,封于彭城,历虞、夏至商,年七百岁,故以久特闻。”唐代成玄英又疏曰:“彭祖者,姓篯名铿,颛顼之玄孙也。善养性,能调进徐州辣汤于尧,尧封之彭祖,其道可祖,故谓之彭祖。历夏经殷至周,年八百岁矣。”彭祖名铿和调雉羹的说法在屈原的《天问》中也有记载,《天问》云:“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屈原说的彭铿和《国语》中的彭祖何关?和《庄子》中的彭祖也不一定是一个人。成玄英却把他们联系起来了,但他的想法又部分来自东汉王逸所著的《楚辞章句》,云:“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尧,尧美而飨食之。”“言彭祖进雉羹于尧,尧飨食之以寿考。彭祖至八百岁,犹自悔不寿,恨枕高而唾远也”。宋人洪兴祖《楚辞补注》曰:“彭祖姓篯名铿,颛顼之玄孙,善养性,能调鼎,进雉羹与尧,尧封于彭城。”
《史记》是后人谈彭祖世系时喜欢引用的材料,其实早在《世本》就对彭祖的世系有记载,《大戴礼记·帝系》出于《世本》,故略同。《史记·楚世家》本上述二书,也大同小异,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高阳生称,称生卷章,老童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祝融,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日参胡,三曰彭祖,四日会人,五日曹姓,六日季连,芈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时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
《大戴礼记》还明确指出陆终的妻子是鬼方氏之妹女嬇氏。但她“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肋,六人出焉”,《世本》稍有不同:“启其左肋,三人出焉,启其右肋,三人出焉。”而《史记》则是“坼剖而产焉”,指难产,按《史记》的记载,彭祖是颛顼的第五世,正是玄孙,葛洪《神仙传》也作“颛顼之玄孙”,惟《搜神记》作“颛顼之孙”。《史记》等的记载和《国语》也有些不同,《国语》云彭祖乃祝融的后代,而祝融为黎,“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名之曰祝融。”《史记》中高辛之火正为重黎,而彭祖是重黎之弟吴回之孙。
后世影响
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孔子对他推崇备至;庄子、荀子、吕不韦等先秦思想家都有关于彭祖的言论。孔子曾对彭祖表示极高的景仰,并在《论语·述而》中将自己与彭祖相提并论。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其中,“述”指的是传述古人的思想,而“作”则是创立新理论。孔子认为自己主要是传述前贤的思想,而不是创立新的理论,并以彭祖作为自己的一种比较。
宗教方面
彭祖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先驱之一。尽管道家学派的创立始于老子李耳,但彭祖在道家派的形成中起到了奠基作用。彭祖和老子均以长寿为目标,传统上,彭祖与老子常被并称。彭祖的学说先于老子千余年,这表明他在道家学派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上的评价和考古发现表明,彭祖主要以养生理论著称。西汉时期,由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彭祖所代表的道家学派曾受到打压,黄老学说也遭到严厉限制。再加上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因素,文化传承受到严重影响。然而,彭祖的部分学说仍然得以流传下来。例如,《引书》《十问》、六朝时期的《道藏》、南梁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宋代曾的《道枢》、元代李鹏飞的《三元延奇参餐书》以及明代冷谦的《修龄要指》等古书中保存了彭祖的养生理论和相关知识。
此外,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中保存有《十·六问》,这是彭祖回答王子乔父有关养生问题的内容。尽管彭祖的著作在历史上有大量损失,但现存的文献和古书中仍保留了其重要的文化遗产,显示了彭祖在古代道家学派中的重要影响。
养生方面
彭祖被公认为养生的鼻祖,中国古代养生学奠基人。彭祖精通各种养生术,并著有《彭祖养生经》,不幸的是“此经”已失传。据古籍以及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献等记载,彭祖养生术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即膳食、导引、调摄、房中。彭祖的养生思想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孔子对他推崇备至;庄子、荀子、吕不韦等先秦思想家都有关于彭祖的言论。《庄子》曾把他作为导引养形的代表人物;《楚辞集解》还说他善于食疗;《史记》等史书也有关于他的记载;道家更把彭祖奉为先驱和奠基人之一,许多道家典籍保存着彭祖养生遗论。可以说,彭祖养生文化是黄帝文化的子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彭祖被认为是气功和武术的先驱之一。他的锻炼方法经过整理和归纳,形成了《彭祖经》。
厨行方面
彭祖在烹饪方面的贡献对徐州地区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留下了许多经典菜品和制作经验,其中一些传人创作的精品至今仍然流传,显示出其长久的影响力。彭祖的菜品不仅美味,而且具有养生作用。例如,他用“徐州辣汤”治疗了尧帝的厌食症,“羊方藏鱼”开创了鱼羊结合的鲜美先例,而食疗菜品如“麋角鸡”和“云母羹”也具有一定的食疗效果。这些菜品表明彭祖对食材性质的研究和应用有深刻的理解。彭祖创制的“爨阵八法”对中国烹饪的厨房布局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所留下的饮食文化风格,已经融入到地方饮食文化中,并对饮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彭祖的主要贡献在于将饮食从熟食推向味食,由粗食推向精食,并将饮食与养生相结合,开创了药膳和食疗的新领域,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彭祖饮食文化,为后世的饮食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化方面
彭国创建时,彭祖带领民众在大彭国掘井取水,垒墙建城,教民养身,大彭国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徐州市古称彭城,彭城即源于大彭氏国之“彭”。尧舜时代,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土地肥沃,是古人类良好的栖居地,在这里产生的彭祖文化是淮海文化的源头之一、汉文化的祖根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军事方面
彭祖在军事方面的影响体现在多个层面。他作为大彭氏国的酋长,管理部落的武装力量,负责维护部落的安全。在古代,部落社会常常发生争斗,彭国作为战略要地,地势险要,必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应对外部威胁和内部冲突。大彭氏国能够在尧、舜至商代长期存在,并维持稳定,归功于其强盛的军事力量。商代甲骨文中多次出现“大彭伯”,印证了彭氏国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彭祖的部落在夏、商朝时期不仅保护了本部落的利益,还出兵支持王朝,平定内乱,维护了统一和安定。这些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表明,彭祖的军事力量对部落和王朝的稳定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家族成员
人物关系
以上信息来源:
后代姓氏
彭祖之后,彭人又逐渐分化出许多姓氏。据不完全统计,彭祖后代姓氏有以下诸种。
篯:彭祖部分后代仍姓彭祖氏姓。《彭氏族谱(桂公祖系)》之《大彭始祖公史考记》云:“其(彭祖)子武、夷兄弟居闽之武夷山市(其山因而得名,在宗南县之南方三十里)。”姓一直流传,宋有罗结,元有吉等。此姓以徐州市为郡望。
彭:据《姓源韵谱》,彭祖以国名为姓氏,其后因之。《姓氏考略》引清人张澍说:今江苏铜山区西三十里有大彭山,相传大彭氏始封于此。此外,防、风均为彭姓。
钱:彭祖本称篯铿,后人有的将篯姓去竹字头为钱。如干实《搜神记》称:“(彭祖)姓钱名铿。”又据宋代郑樵《通志》:“颛顼曾孙陆终生彭祖,裔孙孚,周钱府上士,因官命氏焉。”所谓钱府上士,是专门管理朝廷钱币的官职。钱姓以彭城、邳州市、吴兴为郡望。
韦:源于彭姓豕韦氏。豕韦,古之诸侯。据《唐书·宰相世系表》:“颛顼孙大彭为夏诸侯,少康封其别孙元哲于豕韦,苗裔以国为氏。”
秃:源于篯姓。据《姓氏考略》:“《国语》:祝融之后,彭祖之别也。”
暨:源于彭姓。据《姓考》:“大彭之裔封于暨,因以为氏。
既:源于篯姓。据《路史》,彭祖后有既氏。
名:源于彭姓,据《姓考》,以祖辈名字为姓氏,为春秋时楚国大夫彭名之后。
彭祖:源于篯姓,以祖辈名号为姓氏。据《氏族谱》:“大彭支孙,以号为氏。”
豕韦:源于彭姓,以国名(部落)为姓氏。《国语·郑语》:“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
诸稽:源于彭姓。据《姓氏考略》:“彭祖后别封。”据《汉书·古今人表》:春秋时,越王句践大夫有诸稽郢,诸暨市到。
诸暨:源于彭姓,彭姓所分,即诸稽氏。
彭祖兄弟后代又分出苏、顾、温、董、邬、郇、路、偪阳曹、斟等姓。至于颛顼、祝融之后,姓氏则更多,不可胜数。
人物评价
篯铿与禹同朝共事,都是立有大功、享有很高威望的圣贤。(房县新闻网评)
彭祖,千古大贤。贤者,德才并美也。明君思贤若渴,士人见贤思齐,百姓景实眼穿。彭祖,千古柯旗化。哲者,明而才智人也。他是民族智慧的化身和代表。其才智丰富了人类文明,造福于子孙后代。(《彭祖》评)
人物争议
彭祖与彭婆
关于彭婆是否为彭祖的妻子或母亲存在争议。传说中,彭婆是彭祖的妻子的说法称,彭祖曾与妻子一同前往孟津看黄河,妻子在途中病逝,彭祖在该地为妻子安葬,因而该地被称为“彭婆”。在彭婆地区还有传说提到“彭祖活了八百八,熬死老婆五十个”,但这并未明确指出彭婆究竟是彭祖的哪一位妻子。另一种说法认为彭婆是彭祖的母亲,因为在彭婆当地发现了一块碑,碑上刻有“商大夫篯铿母之墓”,并有文字记录:“母以子重,子以母传……篯铿孔子称贤,信而好古,我心同然……伊河之东,阙塞之南,母德渊源,视此遗阡。”
彭祖姓氏
关于彭祖的姓氏问题,存在不同的说法。《世本》记载其名为“篯铿”,后人解释为姓篯名铿。《楚辞·天问》中的屈原称其为“彭铿”,《大戴礼·帝系》则称其为“彭祖”。《史记·楚世家》的集解中,虞翻提到彭祖名翦,称其为彭姓。有专家推测,彭祖生活在尧时代,可能属于姬姓,这一观点认为,黄帝的二十五子中,只有十四人得姓,其中十三人受封后有了自己的姓,因此彭祖应为姬姓。上古时期,姓和氏是有区别的,秦汉以后则逐渐融合。反映在彭祖身上,人们对其姬姓逐渐淡忘,更多以氏代姓。汉代刘向在《列仙传》中称彭祖为“殷大夫,姓篯,名铿”,晋代葛洪在《神仙传》中也称彭祖为“姓篯讳铿”。《搜神记》中则称其为“姓钱”。由于受封于彭,彭祖依照时俗,以国为氏,因此被称为彭姓。如《国语·郑语》所述,“彭姓彭祖”,说明其姓氏问题具有多重解释,无论称为彭姓还是姬姓,都可以被接受。
彭祖故里
关于彭祖的故里存在江苏、四川省等地的争议。四川彭姓研究者认为,彭祖生在四川彭山,死后也安葬在彭山。一是从《山海经》《史记·楚世家》《竹书纪年》等历史古籍,可知彭祖的祖辈们的活动范围。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景仆为妻,在若水生下颛顼。颛顼在四川留下一支后人:偁→卷章(老童)→吴回→陆终→篯铿。二是,《华阳国志》记载:“彭祖本生蜀”,“彭祖家其彭蒙。”明朝人曹学佺在《蜀中广记》中说:“(彭祖)自尧历夏,殷时封于天彭。周衰始浮游四方,晚复入蜀,抵武阳家焉。”彭山区,就是现在的眉山市彭山区。这里的“本生蜀”“复”,说明原来彭祖就居住在彭山,“家”说明彭祖的根在彭山,彭祖是彭山生长人氏。由此推断,彭祖生在彭山、家在彭山,晚年落叶归根于此,死后葬于彭祖山。三是,《太平记钞·彭祖》载:“彭祖卒于夏六月三日,葬于西山(今彭山彭祖山)下,号曰彭山。举柩日,社儿六十人皆冻死……”四是,《神仙传》中说,彭祖出走后70年,有人在西域看到他骑着骆驼在沙漠上行走。到姬钊36年,彭祖“入蜀定居,卒葬彭山”。五是,根据彭山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如山名、地名、水名、天然文化石、陶文化、崖墓文化、巫文化等,可找出与彭祖的渊缘关系。
也有研究认为彭祖的故里在江苏。1991年版《彭山县志》中说:“《史记》《列仙传》等古籍载,彭祖姓篯名铿,陆终氏第三子,封于彭城,故号彭祖。彭城乃今之江苏铜山区。”相传,彭祖当年创建彭国,把义安山一带(今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大彭集村一带)作为根据地,并在福山上修筑了彭祖祠,寿山上建起了大彭阁,徐州市有“彭祖故里”之称。在宜君县偏桥街西北5公里的彭村,传说也是彭祖的故里。
“彭祖”是一人还是氏族
彭祖之名初见于战国时书,《国语·郑语》记载:“大彭、豕韦为商伯也。…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彭姓是祝融后代八姓之一,彭祖即是大彭,和豕韦、诸稽同为商的诸侯国,后被王师所灭。《竹书纪年》也载:(武丁名昭)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可见彭祖是一个氏族名,又是氏族成为国家时的一个国家名,也可以理解为这个氏族的始祖就叫彭祖,而其后他的名字成了氏族名。
而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彭祖是颛顼玄孙陆终之第三子,又说“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祝融本颛顼之后,《史记》与《国语》所叙彭祖世系也完全一致,其中韦昭以“其后世失道”殷灭之释“彭祖……殷灭之矣。”与司马迁称彭祖为彭祖氏,都说明彭祖既可指封于大彭或彭城的陆终第三子,也可指其后世子孙继承其封号者。《史记·五帝本纪》又说彭祖是尧、舜十臣之一,《世本》则说他“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依此,彭祖又似乎只能是人名。对彭祖究竟是人名还是国名,连司马迁也是两存其说。
轶事典故
寿高880岁
《列仙传》谓:“彭祖者,殷大夫也。”“历夏至殷末,寿八百余岁。”《神仙传》云:彭祖“尧时封于大彭,至殷未已,年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彭祖经历了尧舜、夏商诸朝,到商朝末帝辛时,已七百六十七岁,相传他活了八百多岁,有些夸张,不太可信。后来在西汉刘彻时期,鲁恭王破坏了孔子住宅,得到了大批竹简,其中记述彭祖活了七百六十七甲子。按上古的干支记日法,甲子是60日,所以彭祖活了46020日,约合126岁。这个数字基本可信。所以,后来的人们世代将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
彭祖比寿
彭祖活到八百八十岁,自认为寿高福大,天下没人比得上,一时高兴就站在大门口唱道:“彭祖活了八百八,站在门口夸大话。哪个有我岁数大,我把老婆送给她。”这些话传到了铁拐李那里,铁拐李跛着腿来到彭祖门口,对彭祖说:“快点,将你老婆给我!”彭祖看到铁拐李又矮又跛的样子,很生气地问:“凭什么?”铁拐李说:“我的岁数比你大呀!”彭祖问:“你多大?”铁拐李唱道:“仙家门上一棵松,九百年间一扑笼,问我今年有多大?九百九十九扑笼。”彭祖一听,吓得往屋里跑。彭祖的老婆鬼精儿是阎王爷的姑娘,当时正在屋里纺线,见彭祖跑进来唉声叹气就问怎么回事,彭祖说自己输了,不是赌博输了,而是把她输给别人了,接着把在门口夸大话以及碰见铁拐李的事说了一遍。鬼精儿眼珠一转说自己去见铁拐李,她来到大门口,看到铁拐李高不满四尺,跛腿、黑脸、驼背,就大喝一声说哪里来的野孩子在门口玩。铁拐李定了定神说小娘子别口气那么大,收拾收拾跟他走,因为她男人把她输给自己了。鬼精儿问凭什么跟他走,铁拐李说她男人没有自己岁数大,鬼精儿就问他知不知道自己多大,铁拐李说不知道,鬼精儿让他坐稳听着,别被吓到了,然后放开嗓子唱道:“天上棱罗是我栽,地下黄河是我开,你妈是我外甥女,生你还是我接的胎。”铁拐李一听,慌忙拄起拐棍转身就跑了。
彭祖之死
传说中,彭祖和陈抟在天宫为玉皇大帝主事,彭祖管诸神生死簿,陈抟管功德簿。陈抟说要睡几百年,让彭祖有要紧事就叫醒他。彭祖觉得无聊,想下凡游玩,又怕玉帝发现,因为生死簿上有他名字。于是他把生死簿上自己名字那页撕下捻成细绳订在本子上,这样生死簿上找不到他名字后,他放心下凡。为了解凡间生活,他选择投胎转世,发现宜君境内彭村孕妇女娟,其丈夫已死且怀孕八个月有余,便投了胎。母亲怀他三年未生下,大夫剖产才降生人间。三岁时母亲病故,他开始流浪云游。最后还当上了尧舜史官和商朝大夫。
彭祖先后娶了60个妻子,生了80个儿子,这些妻子和儿子都逐渐衰老死亡,而他却健康不老。当娶第50个老婆时他辞官云游,第60个老婆从黄花闺女变成老太婆时他重返故土,此时他已767岁仍无衰老迹象。商朝君王派彩女询问长寿秘诀,他说登天用金丹,其次养精神、服药草可长生。他活到800多岁时,妻子问他不老不死的原因,他得意说出把写有自己名字的生死簿那页纸撕了做成绳子订在本子上。妻子死后回天宫向玉皇大帝诉说此事,玉帝命差神叫陈抟老祖,陈抟没睡醒,玉帝另派差神。因年代久远,派下来的神根本不认识彭祖,找了很长时间丝毫没有音讯。有一天,二位神来到宜君彭村寻找时,发现两个木匠正在解板,二位神趁木匠吃饭之机偷走大锯。他们来到打麦场上,两人就用锯使劲锯一个碌碡,一下子招来许多人看稀奇。这时,彭祖也听到这件奇闻,赶快出来观看,彭祖以他年龄高、经历广而讥笑两位锯碌碡的人说,自己活了800多,没有见过有人锯碌碡。他话音刚落,二位神把锯一扔,当场就锁住彭祖押送回天宫,送入阴曹地府交了差,彭祖自此就寿终正寝。
烹野鸡汤
彭祖是中国烹饪界公认的鼻祖。据说他善于烹调一种野鸡汤,并将这种汤奉献给帝尧(一说天帝),因此得到帝尧的赞赏而受封并赐之长寿。屈原的《楚辞·天问》曰:“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意思是说,彭祖向天帝进奉他所烹调的野鸡汤,天帝因何享用?天帝赐给彭祖这么长的寿命,这是为什么呢?时至今日,徐州市仍有传为彭祖创制的名菜“羊方藏鱼”。民国徐州北门的彭祖庙大殿的抱柱上有楹联写道:“烹饪高墙难易进,还需青鸟引路前。”徐州的厨师每年6月15日与年终两度举行灶君会,尊奉祖师彭祖。
后代发展
公元前1301年,商朝腐败混乱,彭祖领导的大彭国和其同宗同族的豕韦国宣布独立,不再向商称臣纳贡,商王武丁十分不满,亲率王师征讨,于武丁四十三年(公元前1207年)灭掉彭国,武丁五十年(公元前1200年)灭豕韦国。彭国被灭后,彭人四散奔逃。为了不忘宗祖,他们以韦为姓,以国(彭)为名,其中一支南迁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成了今壮族人的先祖,多姓韦;一支北迁成为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的共同祖先;一支西迁到今眉山市彭山区;还有一支辗转到今甘肃省庆阳市,后又迁徙到房县,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流域建立了当时不被朝廷承认的小方国,仍称彭国,就是牧野之战时《牧誓》中所说的“西土之人”,包括彭、庸、蜀、羌、卢等八国。这些地方离丰镐遗址不远,是武王伐纣的必经之地。公元前1046年,姬发伐纣,彭国参战,立下大功,武王论功行赏,封大彭国后裔于河南原阳县,复大彭国。西周时期,彭国没有什么建树,公元前614年,楚国因遭受大灾,国内动荡,随即对外侵略,彭国与庸、罗、卢、戎等弱小国家被楚所灭。
后世纪念
江苏彭祖楼
彭祖庙原位于徐州城墙西北角,在彭祖祠内。彭祖楼下有彭祖墓,是为了纪念彭祖而修建。《寰宇记》:“魏神龟二年(公元519年),徐州市刺史元延明将彭祖楼迁建在城垣东北隅汴泗交汇处。”《明统一志》:“旧有石刻‘彭祖楼’三字久毁。”苏轼有“水绕彭祖楼,山围戏马台。古来豪杰地,千载有余哀。”的诗句,可见彭祖楼的位置。彭祖楼规模宏伟,登楼可远眺周围的山峰。郦道元曾在《水经注·泗水》中记载的“彭城东北角起层楼于其上,号曰彭祖楼。”“耸望川原,极目清野,斯为佳处也”,也道出彭祖楼在汴泗交汇处。但是原有彭祖楼、彭祖墓等,在明代皆圮于黄水。“顺治间淮徐道项锡允移建南城,与井、宅相离,失古意矣。”(《徐州府志》新千年整理全本)清代重建彭祖祠,存门厅三间,青砖灰瓦,民居样式,门额嵌“彭祖祠”砖雕,1997年拆除。新彭祖庙在中国淮海文博园内,彭祖楼是彭城饮食文化娱乐村的标志性建筑,占地78亩,主楼五层,附楼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8609平方米,是淮海文博园中的主建筑。
江苏彭祖祠
彭祖祠位于江苏徐州市城西北隅,是徐州人为纪念古代彭国的创始人“彭祖”而建。彭祖祠为三开间民居门楼式样,门楼上有砖刻“彭祖祠”三个大字。与彭祖祠紧密相连的是彭祖井,虽是寻常一口水井,可相传它是彭祖亲身所挖。
江苏彭祖宅
彭祖宅位于江苏徐州城西北隅,宅有井。清康熙所揖《古今图书集成》亦载在北门子城中。遗址即今统一北街路东,石刻“彭祖井”三字石碑原在井边,后将此石碑迁于博物馆碑园中,并在碑旁另凿一井以供观赏。因为彭祖井也是徐州市有名古迹,因而历代也有不少诗人吟咏,唐代皇甫姓冉咏道: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清虚不共春池竞,舆漱偏宜夏日长。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这首诗的大意是说:靠近彭祖寝室的旧井因年久已生莓苔,诗人因寻访古迹来到彭祖宅,得知井水清虚,夏天舆漱尤宜,饮之可以延寿,何必再到葛洪的家乡去求仙呢。
四川彭祖墓
四川彭祖墓位于彭山县城东北5公里江口镇东的彭祖山(仙女山)下。彭祖墓,由“高山仰止”牌坊、门坊、走廊、墓室、墓、墓缘、墓区围墙组成,结构布局雄伟壮观。墓顶有四层平台,在一、二层平台之间,有16级石阶分列而上,中间砌造巨型八卦图;三层平台为墓室,呈长方形,券顶大门,两尊石狮守卫。绕过墓室,两侧有台阶可达墓顶。墓碑上书刻“商贤大夫老彭之墓”。
山东彭祖墓
位于在废黄河重镇——临清市八岔路镇的沙土地上,北宋政和年间成书、欧阳忞编写的《舆地广记》谓:“彭祖自唐历夏殷,封于大彭,号彭川。周末浮游四方,入蜀有宅在象山下,一名彭龄,字幼朔,曾寓蜀、游楚、居涿,终于魏州彭祖店村,村即以此得名。”武阳郡,隋置,在今山东省莘县以西至河北省大名以东一带,《舆地广记》所载当是此境。彭祖店村的具体位置,清光绪年间编《馆陶县志》载:“彭祖店村在馆陶城东北三十里,村西有彭祖墓,高六七尺,占地二十余丈。”
河南彭祖墓
河南彭祖墓,在伊水之滨的彭店村东北角,近代由于村子的扩展,原坟墓就在今彭店村大路处《洛阳县志》云:“商彭祖墓,伊水南彭店寨,西北有一大冢,周一百六十四步,高一丈五尺,无碑,里人附会彭祖葬处。”
彭祖故里
眉山市彭山区是彭祖的出生地。县内的彭祖山曾是他和儿女修身养性的地方。因山形酷似相拥而抱的阴阳双鱼,暗合太极之像,又被称做“天地太极”。他的墓就在天然太极地的阴阳鱼鱼眼之上,据说此地气场极强,是气功爱好者的最理想的采气场,山上还有彭祖祠和彭祖炼丹洞。养生殿内陈列的彭祖长寿秘诀图示,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彭山自古就是长寿之乡,20世纪90年代时有据可查的百岁老人就有50多位。彭山县还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位于县城东面的江口古镇是有史记载的世界最早的产茶地和茶叶市场。彭祖山青山连绵,松竹如云。
相关作品
研究书目
以上信息来源:
影视作品
绘画形象
以上信息来源:
诗文形象
以上信息来源:
参考资料
李朝全:彭祖的遗产 | 《孺子牛》文学副刊3则.澎湃新闻.2024-09-09
纸上故土 | 寻根之旅(八)——“彭”姓.四川省图书馆.2024-08-29
屈原为何以彭咸为榜样?.光明网.2024-09-09
长寿彭祖像高悬大宗祠 徙粤先人名后辈共传之.新浪网.2024-09-09
铜川故事—彭祖活了八百岁.铜川市政协.2024-08-30
800岁彭祖有何“年轻的秘密”?全国十城聚首四川彭山,探寻彭祖文化出圈之道.百家号.2024-09-09
彭祖为何活到“八百八”.中国新闻网.2024-09-09
徐州两汉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璀璨的一页.百家号.2024-08-29
徐州中轴线 | 彭祖园:彭祖文化的聚集地.徐州文旅网.2024-09-09
李朝全:彭祖的遗产 | 《孺子牛》文学副刊3则.澎湃新闻.2024-09-09
彭祖养生有真经.人民网.2024-09-09
姓氏旦谈①| 彭姓始祖彭祖生在四川彭山,死后也安葬在彭山吗?.百家号.2024-09-09
彭坚 | 彭部落方国与房陵.房县新闻网.2024-08-29
彭婆(有名如此).洛阳网新闻中心.2024-08-29
部分名人故里之争.光明网.2024-09-09
江苏徐州投资8000余万元改造彭祖园 今日免费开放.中国新闻网.2024-09-09
40年8城入选,历数大运河江苏段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水运网.2024-09-09
彭祖活了八百岁.铜川市人民政府.2024-09-09
彭祖:葬于聊城临清的长寿之星 厨师祖师爷.聊城信息港.2024-09-09
五大名楼今安在|话说徐州.澎湃新闻.2024-09-09
展现长寿养生文化:电影《大彭始祖》启动,沈星浩执导.百家号.2024-08-29
徐州味道—彭城鱼丸.徐州文旅网.2024-09-09
《徐州文史资料》第四辑目录.徐州政协.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