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全称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亦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简称玉皇大帝、玉皇、玉帝。玉皇大帝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为天界至尊之神,具体而言他统辖天神、地、人鬼,总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除此以外,道教还赋予他消灾灭罪、赐福的职能。玉帝面如润玉,眉分八彩,大耳垂肩。头戴冕旒冠,身披衮龙袍,腰间系着玉带,胸前垂有五缕须,脑后有神环。

中国传统神话一直将昊天上帝视为最高主宰。至晋代葛洪时期,元始天尊出现,随后南朝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中将元始天王位列玉清三元宫中的第一中位,应号元始天尊,此后元始天尊这一道教最高主神的地位便确立了。唐宋时期,随着道教崇拜热潮的掀起,原本位列元始天尊之下的玉皇道君逐渐由道教体系中成长的主神变为万神之主,成为了民间信仰中的第一神。宋徽宗时期进行改革,将昊天上帝与玉皇大帝进行了合并,二者统一为一体。至元代,玉皇大帝成为了朝廷与民间均认可的最高神,崇拜玉帝之风在民间尤为盛行,但在道教内部,玉帝的地位仍位于三清之下。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修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权最大。

玉皇大帝的出现对以往中国神话体系造成了冲击,并促进了一个新的神话体系的建立。玉帝信仰还促进了各民族宗教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对中国民俗信仰进行了一次整合,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沉淀与凝聚。玉帝形象在文学、绘画、雕塑以及戏剧作品中均有出现,而玉帝崇拜在中国民间影响较大,如在正月初九“玉皇诞”这天,民间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与玉皇大帝相关的民间习俗、祭祀庙宇。除中国外,玉皇大帝信仰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名号

名号由来

道教文献的《玉帝圣号同异考》记载:“玉帝圣号,崇自牿劫前,中古复尊上,重称赞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见闻,所皈重,随其彰著,敬上诸神之号,以定称谓。”玉帝这一圣号,早在浩劫之前便已存在,世主根据所见所闻以及归属和各自的特征,定下诸神的称谓,如太微玉帝、梵天玉帝、焰华少微玉帝、紫微玉帝等,但此处的玉帝与道教中的玉皇大帝有所区别。与道教有关的玉皇、玉帝的称号最早可见于南朝陶弘景所著《真灵位业图》中,该书中已有玉皇道君、高上玉帝的称呼。至唐代,对玉皇大帝的信仰已经很普遍,民间信仰中的天公、天帝与道教的玉皇合二为一,合称为“玉皇大帝”。至宋代,玉皇的地位提高,在1015年,上玉皇圣号“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又于1116年,上玉皇尊号“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大上帝”,至此,在称谓上将道教的玉皇与中国传统神话中的最高主宰昊天上帝合为一体。

名号释义

“以玉为天,以玉为天神世界的标志物”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信仰,这种有关玉的崇拜始于神话观念,古人信服食玉得以长生,在《山海经》中便记载了皇帝食玉膏的情节,这也为道教徒食玉粉、饮玉露的想象奠定了基础。除此以外,古人常以玉器祭祀天地和山川神灵。甚至在道教的“三清”宇宙观中,也将玉清列为三元之首,“玉”在中国传统信仰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道教以“玉”来称呼天界的最高主神“玉皇大帝”,足以见得玉帝在道教信仰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神祇源流

唐代以前

在中国传统神话中,昊天上帝一直被视为最高主宰。道教起源于东汉时期,在此后的历朝历代均有所发展,但道教的主神一直处于游移状态,变化颇多。直到东晋葛洪时期,元始天尊出现了。葛洪在《枕中书》中提出“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即早在远古混沌时期,元始天王便已经存在了。而后南朝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中将元始天王列在玉清三元宫上的第一中位,应号元始天尊,道教的最高神也由此确立。而道教的玉皇、玉帝最早可见于南朝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中,陶弘景将玉皇道君列为玉清三元宫的右位第十一,将高上玉皇列为右位第十九,此时二者均为元始天尊的下属之神。

唐代

至唐代,道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玉帝信仰也广为流行,玉帝信仰的发展得益于帝王的尊封、文人的渲染以及道教的推演。

唐代统治者视自己为老子李耳的后人,在唐代的诗作中常有“玉皇”二字出现。如李白的《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中就有“人洞过天地,登真朝玉皇”的诗句。除文人诗作外,在小说等文学作品中也屡屡提及玉皇及其来历。据创作于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志怪小说《仙传拾遗》记载:“木公,亦云东王父,亦云东王公,亦号玉皇君,居于云房之间,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东王公号为“玉皇君”,在神话传说中,他作为王母娘娘的配偶之神出现,而在民间流变的过程中,东王公与皇帝逐渐合二为一,成为了天地的统治者玉皇大帝,与此同时,西王母也转化为了王母娘娘。同时道教徒在大约成书于唐宋之际的典籍《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中记载了玉皇大帝的出身和来历:光严妙乐国的国王和王后一直没有子嗣,某一天夜里王后梦见太上道君将一个婴儿抱给她,醒来发现果然怀孕了,怀胎一年后产下一子。这位王子一心求道,于是舍弃王位在晋明香严山中学道修行,渡化众生,辅国救民,经历了三千多年修成金仙,又经过一千五百五十五劫,每一劫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最终成为了掌管天、地、人的最高主宰,被称作玉皇大帝。

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之下,在唐代,玉皇、玉帝已不再是《真灵位业图》中对于两个不同神祇的称呼,而变为了人们对于最高天神的两个不同称谓。同时,道教中的玉帝和民间信仰中的天帝已合二为一,合称为“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已成为了民间信仰体系中的最高天神之一。

宋代

至宋代,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对道教神话做了整理,将道教主神之间的关系打通,其中一个重要的革新便是通过元始天尊历代的不同尊号,把玉帝跟元始天尊联系起来,于是,新神出现与旧神革除之间的矛盾便被消融了,为玉帝巩固道教主神的地位提供了理论支持。宋代统治者对于玉皇大帝信仰也尤为重视,赵恒于大中祥符五年十月的某日,梦见玉帝派神人传命于自己,授其天书,同时命神人护佑赵姓一族。因真宗此举,道教在朝廷有了空前的热潮。1015年,宋真宗驾诣玉清昭应宫奉表奏告,上玉皇圣号“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又于1116年,上玉皇尊号“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大上帝”。1116年,宋徽宗将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进行了合并,上玉帝尊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大上帝”。得益于赵恒与宋徽宗两位皇帝的推崇,玉皇大帝在民间信仰中最高天神的地位才最终确立起来,此时玉皇大帝信仰已上升为国家信仰。

元明

元明两代统治者兴佛抑道,但这无法改变玉皇大帝地位崇高的事实。朱见深曾要求道士削发为僧,明成化年间撤掉了皇家的玉帝祠,但在世俗神话中,玉皇大帝仍被视为最高天神。自《孙悟空之真假美猴王》问世以来,玉皇大帝主宰的地位便被确定了下来。此后,玉皇大帝成为了朝廷与民间均认可的最高神,玉帝信仰在民间的影响极大,但在道教内部,玉皇大帝始终位列“三清”之下。

宗教角色

道教地位

玉皇大帝在道教体系中属于“四御”,位列四御之首,四御是道教中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其余三位天帝分别是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和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这四位天帝负责管理各种具体事务。而三清则代表了道教中的三尊最高神,他们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神格职能

灭罪消灾

在创作于南宋或元代的道教典籍《玉皇赦罪锡福宝忏》中记载“伏愿玉皇功德,大能救度于众生;凡俗罪,深敢归投于洪造。罪福之缘,可得明了;障碍之因,悉皆断除。”即玉皇大帝能够渡化众生,即使是罪孽深重的人,只要诚心供奉玉皇,真诚忏悔,也能得到玉皇的理解和宽恕。玉皇还可以消除灾祸,使人们延寿获福。

统御诸天、综领万圣

在成书于南宋的道教典籍《上清灵宝大法·三界所治门》中记载玉皇大帝“掌万天升降之权,司群品生成之机,乃三界万神三洞仙真之上帝君也,掌四种民梵天而尊于三界之上是为天主。”即道教认为玉皇大帝统辖天神、地袛、人鬼,总管三界,道教关于三界有三种说法:一说按时间划分,分为分为无极界、太极界、现世界;一说按空间划分,分为分为天界、地界、水界;一说按道境划分,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玉帝还总管东南西北等十个方位,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和六道(天道、神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道犹路)。同时为了更好的管理事务,玉皇大帝还派紫微北极大帝掌管天地经纬,命勾陈上宫大帝执掌天地人三才,主人间兵革,遣后土皇地祇掌管阴阳生育、大地山河。因此天地万物、阴阳造化尽在玉皇大帝的掌控之中。

宗教形象

道教典籍中并未有直接关于玉帝形象的描写,在小说《西游记》中描写玉帝出场时为“行则八景鸾舆,九光宝盖,声奏弦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因此玉皇大帝的形象一般模仿人间帝王的装扮,即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衣着类似秦汉帝王的打扮,手持玉芴,腰间系着玉带,长耳、面庞方圆,眉微微弯着,目光有神,平视前方,体态丰颐,表情肃穆、庄重,但与人间帝王不同的是,玉帝脑后有神环。壶公山凌云殿供奉的玉皇大帝神像便是头戴皇冠,衣褶深重,描绘双龙,线条清晰。脸部圆润,两眼凝视前方,长须,双手抱圭,平曲于胸前,给人以威严之感。

民俗信仰

接玉皇与玉皇诞

腊月二十五在民间被认为是玉帝下凡巡查的日子,各家各户都会摆香案“接玉皇”,以便来年吉利。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在这一天道观都会举行盛大的祝寿道场,民间也要祭祀供奉,人们载歌载舞欢庆玉帝的“诞辰日”,人们会在这一天去向“玉皇大帝”叩头行礼,贡献祭品,以祈求上天能够赐福消灾。在民间信仰中,民众们将玉皇大帝视为宇宙主宰最高主神,因此除了许多专管农事的天神以外,人们还将玉皇大帝视为掌管农业生产的主宰,故而在玉皇诞这一天供奉玉皇,祈祷风调雨顺,作物丰产

玉皇会

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供奉玉皇的习俗,如在羌族地区,七月十九会举行“玉皇会”,即城隍出巡,按照不同的级别需要以8人或者16人的大轿抬着城隍神像,并有许多诸如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等民俗活动相伴。而在理县的西山顶白宫寺每年也会举行玉皇会,彼时寺庙会供应斋饭,参加玉皇会的民众贡献果品或是“放生”,以求消灾灭难,多子长寿。

醮会与庙会

闽西客家族群中也流传着与玉皇大帝有关的民俗,如在罗坑头村每年举行的庙会和醮会就与玉皇有关。在十月十五日举办的“三官大帝醮”活动中,村民请来道士鼓事队、头家在祠堂会合,随后便派来队伍迎接三官大帝,队伍到达祠堂后,将菩萨放到供桌之上,俗称“落佛”,随后由道士进行“请师”,即请“天神天师、玉皇大帝、三官大帝等各路神仙”到醮堂之上,再烧香念经。“三官大帝醮”便是村民为了感谢神灵庇佑,获得一年好收成,同时也希望神灵能继续庇佑村民和村中六畜的平安。

玉皇赐福

《玉帝赐黄汝五子登科》便记载宋徽宗时期,江浙一带有一富人黄汝楫,用自己的钱财去救助被盗贼绑架的普通百姓,某日夜里,黄汝楫梦见有一黄金甲神从天而降前来传玉帝的旨意,即由于黄汝楫仁义救人,特赐其五子登科,后来,他的五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这反映出在宋代,民间百姓认为玉皇可以为它们带来福祉。

道场祖庭

弥罗宫的全称为昊天金阙弥罗天宫,是天宫的道场,在天的最高位,玉皇大帝居于弥罗宫通明大殿之中统御诸天。根据《弥罗宝》记载:“太上弥罗无上天,妙有玄真境。”弥罗宫在诸天之上,因此称为无上天,而弥罗宫便在这玉皇大帝所居住的仙境之中,同时《皇经集注》中有:“玉帝天宫,有玄象瑞光,非凡象幻假,永不坏,微难穷,云妙有玄真境。”这说明弥罗宫被祥瑞之光环绕,似幻非幻,玄妙无比。

除天宫的斋醮科仪外,玉皇大帝在人间也有道场,如五鱼山、内江玉皇观等。五鱼山玉皇圣地位于丰都县名山街道,被中国宗教旅游委员会评为“世界道文化观光游览圣地”,五鱼山圣地以玉皇大帝造像为主,并根据四象、五行、八卦布局了三十余个风格迥异的传统建筑,展现出了传统的仙道文化,营造出了道教的神圣与庄严。

内江市玉皇观则与晋朝葛洪有关,据传道人葛洪去内江一洞穴中炼丹修行,某日梦中葛洪见到玉皇大帝降临在河对岸的一座山上,醒来之时果然看到那座山上霞光漫天,彩云环绕,其间玉皇大帝的身影似乎隐隐可见,葛洪朝拜完玉帝后为了纪念这次特殊的经历,便在此山之上修建了三座草屋,方便修道,数年后这座山上修建了一座道观,为了纪念葛洪朝拜玉皇的这段经历便将这座道观命名为“玉皇观”。元末明初,这座道观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无论是从道场规模还是朝拜人数来看,均为历代最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玉皇观被毁,直到1998年,在相关部门以及道教徒的努力下,玉皇观才得以重建。

相关典籍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简称《玉皇经》,撰人不详,有说法认为撰写于唐宋时期。全书分为五品:第一为《清微天宫神通品》,假托元始天尊在清微天宫大法会之上,演说光严妙乐国王子修道成仙始末。第二为《太上光明圆满大神咒品》,宣称玉帝授五方五老帝君大神咒五篇。三到五为《玉皇功德品》《天真护持品》《报应神验品》,歌颂玉皇经咒之功德。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校释本)

本书原题“天枢上相张良撰”,书中称玉皇为“昊天上帝”,该书为宋朝道士假托之作,对于《玉皇本行经》旧本加以加以校正并加入了校勘记和释义。书末附“诵经感应”一节,辑录了隋唐时七人因诵《玉皇经》而得到善报的故事。

《高上玉皇本行经集注》

简称《皇经集注》,为明朝全真道士周玄真撰,十卷。此书为《玉皇本行集经》的集注本,收录了宋金元明诸位学者的注解,其中也包含有假托神仙之注。第一卷辑录了诸家序文以及经义考证约三十篇,卷二至卷十为经文注释。

《真灵位业图》

全称为《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南梁陶弘景编写,唐代闾丘方远校定。此书是一个大型的神灵等级表,列有七百多位神灵的名称,神灵分为1-7七个等级,每个等级之中又分出了中位、左位、右位等部分。该书中陶弘景将玉皇道君列为玉清三元宫的右位第十一,将高上玉皇列为右位第十九。

《高上玉皇本行经髓》

该书撰人不详,成书时期大致为元代。该书摘录了《高上玉皇本行经》的要旨,但删去了原经中关于玉帝修道成仙的故事以及玉皇大神咒文,保留了玉帝化身演说以及世人诵经功德的部分,并于篇末附上“传经源流”。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文学作品中,玉帝的形象实际上与人间皇帝的形象有着相似性,具体体现在玉皇大帝身上具备着善恶双重性。玉帝一方面可以给民众赐福、带来福祉,另一方面又可以给民众带来灾难。因此民众一方面供奉祭祀玉帝,希望他能赐福人间;另一方面又怨恨玉帝,通过神话故事奚落他,甚至创造出神话英雄与之对抗。如在《孙悟空之真假美猴王》中玉皇大帝便对孙悟空进行轻视和打压,展现出一副假仁义的面孔。而在《玉帝赐黄汝楫五子登科》中,则反映出了玉帝赐福人间的形象。而在清代李百川的小说《绿野仙踪》中,主人公冷于冰最终修炼得道,被玉皇大帝封为清魔大使兼修文院玉楼副使,在描写冷于冰上天拜见玉帝时排场极大,各路神仙均来拜见,足见玉帝地位之高,而玉帝见冷于冰面有神光极为高兴,赏赐冷于冰许多仆从宝物,玉帝这样一位威严而又珍视人才的形象便表现出来。

雕塑形象

玉皇大帝造像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按照造像材质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石窟、彩塑、金铜像、木雕等不同的雕塑形式,玉皇像一般位于主殿殿正中的神上,所塑玉帝的形象一般为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双手持玉芴,身边还簇拥着金童玉女,其相貌多为长耳、面庞方圆,眉略微弯着,目光有神,平视前方。如在重庆的大足石窟中,与玉皇大帝有关的造像便有三处,分别位于大足南山三清古洞、大足石门山、大足舒成岩处。在石门山的第1号玉皇大帝龛中,玉皇大帝像端坐于宝座之上,头戴冕,双耳侧垂,脸型长圆,颌下有一缕长须,身着圆领宽袖大袍,双手执玉圭。

绘画形象

玉皇大帝在绘画作品中的形象与人间帝王的形象相似,多为头戴珠冠冕旒,双手持玉芴,身着衮龙袍,端坐在龙椅上,面部圆润,双耳侧垂,目视前方,脑后有神环。如作于明代,现藏于古浪县博物馆的《重彩水陆玉皇大帝图轴》便描绘了玉皇大帝及其部众的画面,画面分为上、中、下三层,上方一层为初禅天、三禅天天众,中层为玉皇大帝及其部众,下层为五谷神及天曹府君等。

戏剧形象

戏剧演绎中也不乏玉皇大帝的形象,玉帝形象在粤剧中尤为突出。在粤剧发展的过程中,有四部例戏被誉为“粤剧四件宝”,分别是:《玉皇登殿》《天姬送子》《香花山大贺寿》和《六国大封相》,其中《玉皇登殿》便是讲述的玉皇大帝登上大殿,命众星官稽查凡间诸事,各星官分别稽查完毕,回禀人间善恶之事。在粤剧中,玉帝的脸谱通常以黄色为主体,以红色勾勒花纹头戴冠冕,身着黄色的龙袍,有着黑色的长髯。

影响

中国影响

玉皇大帝的出现是对中国传统神话的一次冲击,促进了以玉皇大帝为核心的新神话体系的构建,此后以玉皇大帝为首的昊天三界之尊,“四御”“六御”“七御”等体系逐渐形成。而玉皇大帝信仰同样是对中国民俗信仰体系的一次整合,在玉皇大帝主神的地位被确立之前,中国的宗教体系庞杂,神灵设置庞大,自其主神地位确立之后,传统民间宗教中儒、道、释合流,经过整合后,民间信仰的神系变得简单而清晰,更好的满足了民众的需要。

玉皇大帝信仰对于中国各民族宗教的交流与融合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如在现代各民族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中,也将玉皇大帝作为主神,如在土家族瑶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民间传说中,玉皇大帝都作为最高主神出现过。

除此以外,玉皇大帝信仰还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与沉淀,尤其是在中国民间,人们在农历正月初九“玉皇诞”这一天举办祭祀活动,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举办“接玉皇”以及其他民俗活动,民间传说中则有大量关于玉皇大帝的传说,中国民间将玉皇大帝视为可以消灾灭罪、渡化众生、赐福民众的存在除各式民俗活动外,民间还修建了许多玉皇庙、玉皇殿、玉皇阁、玉皇观等对玉皇大帝进行供奉,道教徒常常举行玉皇科仪,诵读《玉皇经》。

国际影响

中国外,玉皇信仰在国际上也有着一定影响,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玉皇大帝信仰具有超越意识形态的特殊价值,世界上几乎所有华人的居住地,都有着对于玉皇大帝的供奉与崇拜。1902年新加坡的《叻报》上就刊登了一则与玉皇宫有关的报道,新加坡玉皇宫的主神为“昊天大至尊”,也就是道教中玉皇大帝的简称。除此以外,在新加坡的海滨浴场圣托萨岛也可见供奉有天公炉,天公炉是玉皇大帝的象征,家庭举行祭祀活动之前,首先要拜天公炉。除新加坡以外,马来西亚吉隆坡也可见有家庭的门廊上吊下天公炉。

后世纪念

莆田玉皇造像

自唐末,玉皇信仰便在莆田地区传播。宋代,莆田地区开始出现玉皇殿,如莆田新度玄(元)妙观中的玉皇殿等。至明代,莆田地区的城乡又兴建起一批玉皇殿,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二十余座。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莆田地区的玉皇信仰得到了恢复并迅猛发展,一系列玉皇大帝的造像、玉皇殿、玉皇庙涌现出来。如壶公山的凌云殿、祥云殿,青峰岩的青云殿,朝阳山的玉霄宫等。玉皇殿连同当地的其他景观一起,成为了莆田文化的象征之一。

桐柏山玉皇寺

玉皇大帝在桐柏山的民间信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桐柏山脉,有五处山峰的名字均叫“玉皇顶”,其中一座山顶的庙宇叫玉皇寺,供奉着玉皇大帝。在随州市地区,尤其是在随北地区,玉帝信仰流传较广。

玉皇灯座

在台湾地区常有用灯座象征玉皇大帝的习俗,各家各户将灯座供奉于祖先的牌位或是供神的神龛上,神龛多设于正厅之中,灯座高约五十厘米,用纸制成,其上画有许多神像。

相关传说

盘古山

据传在盘古开天地时,由于太过劳累便睡着了。玉皇大帝见盘古十分疲累,于是便派自己的三女儿与盘古结成兄妹。彼时常有妖魔鬼怪前来侵扰,他们便做了一个石狮子看守,石狮子让盘古每天朝他的嘴里放一个馍,到了七七四十九天,石狮子对盘古说,如果它的眼睛变红,盘古就带上妹妹往它的肚子里钻。第二天石狮子的眼睛果然变红了,于是兄妹二人便躲进石狮子的肚子里七七四十九天。二人出来后便用开天辟地的斧头做萱草,用葛藤做线,补好了天。二人在石头磨盘的见证下结为夫妇,捏泥造人。在这一传说中,玉皇大帝是比盘古更高一阶的神明,是宇宙万物的主宰。

张友仁

封神演义》中提到,武王伐纣,取得胜利之后,姜子牙开始封神,在其他位置都封赏完之后,留下一个玉皇大帝的位置,此时大家都主动劝姜子牙当玉皇大帝,结果姜子牙说有人来当。正在此时,人间一个叫做“张友仁”的善人死亡,灵魂飞升上天,听到姜子牙的话,便接了一句“友仁在此”,于是,张友仁便当上了玉皇大帝。

张百忍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地间一片祥和,但此后诸神开始争斗,人间也不得安宁,天地人三界大乱,于是太白金星下界寻找德才兼备之人前来治理三界,他化身为乞丐在三界中寻找,找到“张家湾”之时,发现张公艺将自己的寨子治理的很好,于是太白金星便将他请上天庭,做了玉皇大帝,此后三界众生纷纷推崇张百忍为“终身大帝”。

牛王被贬

汉族土家族苗族等族中共同流传着一个传说,讲述了牛用来进行耕地劳动等的始末,即在远古时期,地上是没有草的,于是玉皇大帝便派遣牛王下凡播种草,播撒草籽,原本是让牛王三步一撒,但牛王却听成了一步撒三把草籽,这导致地上的草太多了,玉帝一怒之下便惩罚牛王下凡吃草干活,从此牛便在人间用于帮助劳动,只吃青草而又任劳任怨。

相关作品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绘画作品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神仙玉皇大帝.图精灵.2023-08-29

玉皇大帝!中国最被低估的神仙,其实强得可怕!.腾讯网.2024-11-23

正月初九,恭祝玉皇大帝圣诞,供养玉帝可得三十种功德,获福无量!.微信公众平台.2025-02-05

玉皇大帝.道教协会.2025-03-20

中国神话人物之玉皇大帝_月光.黄埔网.2023-09-05

弥罗宝诰注解.道音文化.2023-09-03

五鱼山玉皇圣地景区.usatour.2023-09-03

四川省内江玉皇观.道音文化.2023-09-03

内江玉皇观.四川垚辰古建.2023-09-05

2023丰都五鱼山玉皇圣地旅游景区游玩攻略.去哪儿攻略.2023-09-05

丰都旅游景点.大山谷图库.2023-09-05

玉皇大帝降临石门山.中国文化研究院.2023-08-29

2023丰都五鱼山玉皇景区旅游胜地游玩攻略.去哪儿旅行.2023-09-04

晋城泽州玉皇庙,元代彩塑的巅峰之作.搜狐.2023-09-04

清代:铜鎏金玉皇大帝坐像.中华古玩网.2023-09-04

玉皇大帝神像.搜好货.2023-09-04

粤剧《玉皇登殿》《八仙贺寿》等将于11月8-10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隆重上演!.粤剧网.2023-09-04

【粤剧小百科】(332)天姬送子、玉皇登殿.粤剧网.2023-09-04

西游记.豆瓣.2023-08-29

玉帝传奇 (2003).豆瓣电影.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