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
宋美龄(1898年3月4日-2003年10月24日),海南文昌人,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美国威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中国近现代政治、外交人物,蒋介石之妻。
宋美龄自幼赴美留学,于1917年学成回国,先后在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和上海儿童劳工工作委员会任职。1927年,她与蒋介石结婚,从此以“第一夫人”的身份活跃在政治与外交舞台上,先后出任航空委员会主任、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评议委员、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等职,陆续在各国发表大量演说与文章,多次访美,并于1936年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于1943年随蒋介石一起出席开罗会议。
宋美龄作为蒋介石的外交助手,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家中去世,享年106岁。
人物关系
资料来源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家庭背景
宋美龄的父亲宋嘉树是海南文昌人,自幼旅美,回国后担任美南监理会(即卫理公会)的牧师,后来离开传教职务经营出版业致富。母亲倪桂珍出身上海市本地的富裕家庭,同时也是中国最早、最有名的基督教徒家庭之一,相传是明朝在宰相徐光启的嫡系后裔。两人共育有六个子女,分别是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和宋子安。其中,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被称为“宋氏三姐妹”。宋美龄是兄弟姊妹6人中第4个出生的,2个姐姐宋霭龄、宋庆龄分别比她年长8岁和4岁,哥哥宋子文比她年长3岁,2个弟弟宋子良、宋子安则分别比她年幼2岁和9岁。她的大姐宋霭龄嫁给孔祥熙,二姐宋庆龄嫁给孙中山,两位姐夫均属中国备受瞩目的上层人物。
赴美留学
宋美龄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度过了儿童时代,从小学习英语、拉丁语和古典文学。5岁时,她跟随姐姐进入马克谛耶学校(Mc Tyeire School for Girls)的幼儿班,后由于荨麻疹而在家单独请人教她念书。1907年夏,年仅十岁的宋美龄赴美读书,先后就读于萨米特高中(Summit High School)、皮德蒙特学院(Piedmont College)、威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和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在留学期间,她主修英国文学,兼修哲学,选修法语、音乐、教育学、天文学、历史学等多门学科,成绩优异,曾获得威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最高荣誉“杜兰学者”头衔。
学成归国
1917年夏,宋美龄回国。回国后,宋美龄首先请了一位中文教师,为她补习汉语。次年,宋美龄父亲宋耀如病逝,她在二姐宋庆龄的帮助下前往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担任英语教师,并协助该会从事社会工作。1919年3月,宋美龄进入全国电影审查委员会供职。半年后,上海市参议会聘请她加入童工委员会。随后,宋美龄正式出任上海儿童劳工工作委员会的执行秘书,直至1920年夏,宋美龄悄然辞职,只身前往广州。
内战时期
与蒋成婚
1922年,宋美龄与蒋介石相识于宋子文在上海孙中山寓所举办的社区基督教晚会。自上海市一面后,蒋介石便对宋美龄念念不忘,曾多次请求孙中山介绍,尽管孙中山也有意撮合,但碍于宋庆龄的不同意,也只好作罢。据《宋氏家族》一书记载,蒋介石在第一次见到宋美龄时,已经与其第一任妻子毛福梅离婚。1922年起,蒋介石同陈洁如结合共同生活了近6年,两人于1927年离婚。随后,蒋介石在1927年担任北伐军总司令期间,曾向宋家提亲,但宋家召开家庭会议否决了蒋介石的提亲。随后,蒋介石下野,政治上的一时失意并未影响两人之间的感情,在蒋介石长期不懈的追求之下,宋美龄不顾家庭反对,坚持与蒋结成连理。12月1日,蒋、宋二人在上海成婚。婚礼分两次进行,一次是基督教式,由余日章(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主持;一次是中国传统式,由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证婚,许多政界人士出席。
此后,成为“第一夫人”的宋美龄长期活跃在政治与外交活动中。1928年,宋美龄随蒋介石到达南京,充任其秘书与翻译,参与了“第二次北伐”的筹划活动,并跟随部队转战各地。同年,宋美龄作为筹备遗族学校委员会委员,参与创办和发展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该学校专门收容和培育在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后代。次年,宋美龄怀孕,却不幸因在家中遭遇刺客而导致流产。1930年12月至1933年3月间,宋美龄主要担任士兵慰问团的领导。1934年,宋美龄在随蒋介石视察边陲的过程中,通过演说大力向国内外推行“新生活运动”,并帮助蒋介石处理有关此运动的相关文件。在该运动过程中,宋美龄还积极主持妇女工作,联合多个妇女组织成立“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担任指导长。1935年,宋美龄二次流产,医生诊断其为“习惯性流产”。
处理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宋美龄立即从上海赶往南京。在如此危急的情况面前,宋美龄首先选择稳定南京政局。她同主张“应立刻进行讨伐”的何应钦展开争论,坚持“先尽力救委员长之出险”,而后说服中国国民党内附和何应钦主张的人,再极力争取黄埔系将领的支持。其次,她设法沟通宁陕对话,及时与张学良取得联系,并派端纳前往西安市探查情况,居中调解。最后,在获悉西安方面并无伤害蒋之意图和中共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后,宋美龄亲赴西安救蒋,与宋子文一道代表蒋介石同西安方面和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进行谈判。
宋美龄在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次年1月,她写作《西安事变回忆录》,以记叙形式详细叙述了事变的解决过程以及她对事变各个环节的看法。在此书中,宋美龄将西安事变的性质定义为“决定我国命运最后一次革命正义之斗争”,并且坚定主张她个人对解决事变的和平态度。此外,根据《西安事变回忆录》记载,何、戴认为国家纲纪”高于蒋的人身安全,视宋美龄的和平主张是“救夫心切”的妇人之见。于是,宋美龄选择出版此书,目的正是在于回击与何应钦、戴季陶等人在营救蒋介石一事上产生的冲突及舆论,为自己正名,也为蒋介石辩解和争取声誉进行政治宣传。
建设空军
1936年,宋美龄出任航空委员会主任,为了组建空军,她在向外国采购飞机、聘请外国顾问等问题上,发挥了自己的外交才能。此外,她还把许多时间花在有关航空理论和飞机设计的学习上,并加紧扩充空军。次年春季,获得蒋介石授权的宋美龄在克莱尔·李·陈纳德的帮助下快速掌握了空军内部领导权,担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职务,成为当时名义上的中国空军总司令,被称为“中国空军之母”,承担起建设中国空军的任务。
抗战时期
前线工作
抗战期间,宋美龄也做了许多工作。1937年起,宋美龄继续妇女工作。全面抗战爆发后,宋美龄先后发表了多篇文章与讲话,例如,同年8月,她在“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的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告中国妇女的演讲》,以及10月在国外发表文章《战争与中国女性》(1937)等。此外,宋美龄利用其在海外的影响,通过发表文章《中国固守立场》(1937)、反复广播等手段向世界宣传中国抗日战争。10月22日,宋美龄在赴淞沪战役前线慰劳抗日官兵时遇日机轰炸,车辆翻覆受伤。11月,她随蒋介石在南京参与“陶德曼调停”,对日秘密和谈。
次年,宋美龄随蒋介石在当时的军事和政治中心逗留了11个月,在救护难童、对西方国家发表谈话、举办训练班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先后发表论著《从艰苦中缔造出新的民族》《谨为难童请命》《中国的现在过去与将来》《战争与和平通讯》,以及发表演讲《向悉尼国际妇女大会致词》《告基督教教友》《告美国青年》等等。1939年,武汉失守,宋美龄迁至重庆市,于5月25日发表文章《中国工业合作运动》。随后两年,宋美龄先于1940年2月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姐姐宋霭龄、宋庆龄相聚,后又返回重庆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演讲。
争取美援
1942年,在中国军队节节败退的危急形势下,宋美龄于11月乘坐美国陆军提供的飞机秘密离开重庆,飞往纽约。表面上,她此次行程是为了治病,但实际是为谋求美国的援助。此次赴美期间,宋美龄不仅在美国各地发表了一系列以呼吁支持中国抗战为主要目的的演讲,联络抗日事宜,更是多次会见富兰克林·罗斯福夫人,并于1943年5月3日拜会罗斯福。同年,经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的推荐,约瑟夫·史迪威前往中国担任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在他任职期间,宋美龄常居中调解缓和他与蒋介石之间关于缅甸战役指挥的矛盾,以便于利用史迪威更多地争取美国援助。
参加开罗会议
次年11月18日,宋美龄随同蒋介石等人前往开罗参加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议,史称“开罗会议”。在开罗会议上,宋美龄亲自担任蒋介石的翻译,并于11月23日开幕当晚同蒋介石一起与富兰克林·罗斯福会谈。之后,宋美龄于1944年7月1日离开中国去巴西治疗荨麻疹。9月转达美国后,她直到1945年9月中国抗战胜利才回国。回国后,她发表演说《胜利播讲》。随后两年,宋美龄主要留在国内于政治、外交等方面继续辅佐蒋介石。
去台之后
前往台湾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战争形势对蒋介石十分不利。同时,哈里·S·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削减了对华的援助款项。因此,1948年,宋美龄再度赴美,企图以求援来挽救中国国民党政权的危局,却遭总统冷遇。同年,蒋经国在上海强行“限价”,铁腕打击反对币制改革、囤积居奇的奸商,引发“扬子公司案”。扬子公司的老板之一是宋霭龄的大儿子孔令侃,正是出于该亲缘关系,宋美龄直接干预,最终导致打虎失败。1949年,蒋介石辞去总统职务,宋美龄与蒋介石逃离大陆至台湾。4月,宋美龄会见江防总司令汤恩伯,并透过青帮暗中转移黄金、白银和文物。1950年,宋美龄组织并成立“中华妇女反共抗俄联合会”。以此为开头,和她关系密切的部门又增加了好几个。这些机关围绕在她身边,使宋美龄的权力越来越大。1991年,南京美龄宫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近代优秀建筑。2001年7月,美龄宫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次赴美
1952年,宋美龄再次以就医名义赴美,并且观察美国大选的前景。同时,她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组织“百万人委员会”,阻止中共在联合国获得席位。次年,宋美龄与当时新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白宫进行了一次非正式茶会,并于后续几天内,在顾维钧的安排下会见了许多美国政界人士。1954年4月,她因神经性皮炎症复发,又一次赴美就医。
1956年9月,宋美龄发表《三十年来中国史略》,对蒋介石政权在大陆上的失败进行反省。随后,1958年5月至1959年6月间,宋美龄以亲善大使的身份访问美国,并公开发表演说近30次。六年后,宋美龄最后一次以“第一夫人”的身份访问乔治·华盛顿。
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岌岌可危。美国劝台湾当局接受“两个中国”的安排。这一方案得到台湾“外交部”的完全赞同,不料,该建议在台湾当局最高层会议上提出时,一向被视为亲美派的宋美龄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她严正地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宋美龄坚决反对,“夫人派”群起附和,坐在主席台上的蒋介石则一直保持沉默,表情很是苍凉。台湾人将这件事称为“蒋夫人一言定江山”。
晚年境况
1972年,宋美龄成为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的合伙人,投资500万美元开发新墨西哥州的天然气。次年,她继续投资创办休斯顿石油及天然气公司。1974年组织夏延石油公司、西部石油开发公司。
1975年3月6日,宋美龄发表长文《\u003c不要说它\u003e——但是我们要说》,向台湾历数美国1974年国内发生的种种事件和政策,并对之因果加以检讨,攻击美国彼时与中共对“美苏冷战”问题达成和解的政策。次月,蒋介石病逝,宋美龄返台参加“奉大典”。9月,她发表告别词《书勉全体国人》,随后赴美。此后,除1976年她返台参加蒋介石去世周年纪念活动外,一直在纽约长岛休养。
休养期间,宋美龄分别于1982年和1984年发表了《给廖承志的公开信》和《致邓颖超公开信》。两年后,宋美龄于10月返台参加蒋介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文章《我将再起》与《蒋夫人畅谈年来所思所感》。1988年1月23日,宋美龄继子蒋经国病逝,她主持了其遗嘱签字仪式。7月8日,宋美龄莅临国民党十三大会场。1989年,宋美龄长孙蒋孝文辞世,1991年7月,宋美龄孙子蒋孝武在就任新职的前一夜猝死。白发人送黑发人使她的心理留下了阴影。尤其是蒋孝武的去世,意味着“控掌台湾政局长达40年的蒋氏家族,正式退出政治舞台了”。
1991年9月,宋美龄再度离开台湾,远赴美国颐养天年。1995年,宋美龄在家人陪同下出席了在美国国会山庄举办的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的周年纪念兼向蒋夫人致敬的酒会。次年,出席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中华奇观”展览会。1997年,宋美龄在美国曼哈顿的家中庆祝百岁华诞。
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家中去世,享年106岁。
个人生活
爱好
宋美龄多才多艺、兴趣广泛,曾涉足音乐、外语、宗教、体育等多个领域,而绘画是其终年爱好,尤其是国画。早在抗战时期,宋美龄就曾拜张大千为师学习山水画。随后,又拜黄君璧、郑曼青为师学习花鸟画。即便是晚年在纽约长岛休养,她在研究工商之余,还继续保持着阅读、练字和画画的习惯。她学画时间不长,就所有成就,外界传言是郑曼青代笔。为此,她邀请众多在台湾的画家到士林官邸做客,郑曼青提议大家一起作画。宋美龄在众目睽睽之下,优雅绘画。大家目睹了她的画风,不再怀疑她的画作了。
受家庭和西方教育的影响,宋美龄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教徒。她从小对宗教的信仰,每天读经,每周做礼拜,读《圣经》和祈祷成了她的必修课。宋美龄最喜爱的生活就是灵修。宗教生活是她生活的重心和她永恒的精神寄托。
病情
1944年9月,宋美龄前往纽约治疗严重神经衰弱症。
1970年,宋美龄被确诊为乳腺癌,共做了两次乳房切除术。
主要作品
发表文章
资料来源
发表演说
资料来源
所获荣誉
1917年,宋美龄从威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毕业,获得该院最高荣誉“杜兰学者”头衔。
1938年1月3日出版的《时代》周刊,推选宋美龄与蒋介石为1937年“风云夫妇”。1943年3月1日的《时代》周刊以宋美龄单独作为封面人物,宋美龄和蒋介石分别或同时登上《时代》封面多达11次,其中宋美龄单独出现三次。。
1943年2月18日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成为第一位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也是第二位女性(第一位是荷兰女王),并在美国刮起“宋美龄旋风”。
1943年6月13日,宋美龄被母校美国威尔斯利学院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1974年,宋美龄于中国国民党十届五中全会被授予“中山奖章”。
1998年4月6日,宋美龄与蒋介石一起入选美国《时代》杂志选出的最具影响力的20位领袖与革命家,是四对“第一伉俪”之一。
故居遗址
美龄宫
美龄宫,即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位于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四方城以东的小红山上,又称“小红山官邸”。该建筑始建于1931年,是一座三层重檐山式宫殿式建筑,由宋美龄亲自参与设计,因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蒋介石与宋美龄常在此下榻,故得此名。自1984年3月起,美龄宫室内陈设如旧布置,对外开放。
蒋宋别墅
位于龙门石窟景区香山寺内的“蒋宋别墅”建于1936年,是特殊时期的遗存,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占地650余平方米,共有房间20多间,建筑面积816平方米,为典型的半歇顶、清水骑楼阁式建筑风格。西安事变前,驻守洛阳市的国民党中央陆军学校洛阳分校主任、洛阳地区警备司令祝绍周,以“避寿”为名,动用洛阳、偃师区、登封市三个县5000余名民工,日夜不停地抢修了洛阳至登封的公路,并在洛阳龙门东香山寺院内,专为蒋介石和宋美龄修建了一座避暑别墅。介石、宋美龄夫妇在此居住36天后,这座别墅便处于沉寂状态,75年里从未面向世人开放。2011年10月6日,正式启动了蒋宋别墅修缮工程。2011年12月2日,蒋宋别墅正式对外开放。
宋美龄故居
位于长岛蝗虫谷(Locust Valley)约37英亩大的宋美龄95号故居庄园于1913年建成,属于意大利建筑风格。1975年,蒋介石在台湾去世,宋美龄来到美国,在这里居住了20年,直到1998年把这处豪宅出售。当时进行了拍卖,本来预期有150人,结果1.5万人驱车前往一睹她的旧宅。房子卖掉之后,将原址分成了三部分,分别由三位屋主拥有。2002年,房屋以约50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的,屋主用了100万美元翻修重建。但据台湾媒体报道,宋美龄故居大庄园后来被分为4户,这次出售的庄园原本土地尽管属于宋美龄故居一部分,但宋美龄的真正故居未在这波出售之列。
人物传记
影视形象
1981年电影《西安事变》,朱可心饰演宋美龄
1991年电影《大决战》,吴志远饰演宋美龄
人物评价
主要影响
1931年10月26日的《时代》周刊以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为封面人物。此外,在1938年1月3日出版的《时代》周刊中,蒋宋被推选为1937年的年度人物。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了演说,她成为首位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同时也是继荷兰女王之后第二位在此发表演说的女性。她的这次演说在美国被称为“宋美龄旋风”。同年3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更是以宋美龄为单独封面人物,封面上赞誉她:“蒋夫人——她和中国懂得何谓坚忍。”并且,《时代》周刊还用《钢铁塑成的花朵》(A Flower Made of Steel)。
参考资料
宋美龄生日之谜.中国新闻网.2024-03-16
宋美龄女士在美国逝世 贾庆林电唁.中国政府网.2023-07-21
宋美龄.浙江省工业合作协会.2025-01-21
伟大女性宋美龄逝世5周年.网易新闻.2024-12-28
宋美龄:西安事变回忆录.延安红云平台.2023-07-22
王忠新:窃国大盗宋美龄.红色文化网.2025-01-21
宋美龄逝世十周年.网易新闻.2025-01-21
美龄宫.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2025-01-21
传奇宋美龄漂泊的一生 高寿至106岁儿孙纷辞世.凤凰资讯.2024-12-28
组图:清逸灵秀 宋美龄绘画作品欣赏.人民网.2023-07-23
宋美龄:罕见国画作品,一幅画卖到101万,画如其人美醉了!.微信公众号平台.2025-01-21
东方战场俞飞鸿饰演的宋美龄第几集出场?.深港在线.2025-01-21
1943年,宋美龄访美盛大场面.中国台湾网.2023-07-23
宋美龄1942-1943年访美:中国对美关系史上一次精彩的外交宣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23-07-23
刷爆朋友圈的“最美项链”南京美龄宫,还有这些幕后故事.澎湃新闻.2023-07-21
美龄宫现最美项链 传说是蒋介石送给宋美龄的爱情信物.观察者网.2023-07-21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再添新景 “蒋宋别墅”开馆迎宾.中国日报网.2025-01-21
西安事变前后的洛阳“暗战”之一:山雨欲来.洛阳网新闻中心.2025-01-21
龙门山侧,青砖小楼昔纳贵客 香山寺内,蒋宋别墅今迎世人.洛阳网.2023-07-21
“蒋宋别墅”开馆迎宾.大河网.2023-07-21
宋美龄纽约故居原址第二所房子将上市(图).手机央广网.2023-07-21
售价1180万美元,宋美龄纽约长岛故居遭华人买家热抢.澎湃新闻.2023-07-21
纽约宋美龄故居一分为三 原址第二所房子有望上市.中国新闻网.2025-01-21
加拿大作家眼中的项美丽与邵洵美:她爱他至死.今日头条-澎湃新闻.2023-07-21
《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共产党员网.2023-07-21
宋美龄差点成为“游击队长”.读者报-今日头条.2023-07-21
西安事变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网.2023-07-21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网.2023-07-21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电唁宋美龄逝世.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023-07-21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电唁宋美龄逝世.新浪新闻-新华网.2023-07-21
宋美龄,绝对不是一般的风骚.今日头条-山西画报忻州记者站.2023-07-21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承德市委员会——我所知道的宋美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承德市委员会.2025-01-21
9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第一次登上《时代》封面.澎湃新闻.2024-04-23
逝世10周年 回顾宋美龄风姿绰约的传奇人生.中国台湾网.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