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自治州(藏语:བདེ་ཆེན་བོད་རིགས་རང་སྐྱོང་ཁུལ།),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下辖地级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总面积2.3万平方千米,下辖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截止到2022年末,常住人口39.1万,州府位于香格里拉市。
迪庆地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地带的核心腹地,地形似蝶状,地势北高南低,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境内地理为“三山挟两江”。属温带和寒温带季风气候(河谷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干湿分明。唐武德四年(621年),迪庆土著人开始在现迪庆境内设神州,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丽江市、中甸隶属第十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7年9月13日,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成立,辖香格里拉市、维西、德钦县三县,由丽江专区代管;1973年始,迪庆藏族自治州不再由丽江地区代管。
迪庆政府根据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矿业等产业,截止到2021年初,获得“三品一标”有效认证农产品107个、原产地地理标志6个。2022年,全州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03.36亿元,同比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6.6:36.9:56.5。
迪庆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腹地,聚集“香格里拉市”“三江并流” “梅里雪山” “茶马古道”四大世界级旅游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共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89项。
名称来历
“迪庆”系藏语音译,意为“吉祥如意”,是藏语发音与中文含义的融合,州名由此而得。
历史沿革
石器时代至隋朝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现迪庆境内就已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距今二三千年迪庆地区已进入氏族社会。
刘彻时期,设置郡县经营“西南夷”,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属越巂郡之遂久县地(今天的丽江市一带);东汉时称这里的居民为牦牛羌,维西仍属越巂郡遂久县;三国时,蜀汉在洱海地区设置云南郡,维西随遂久县划属云南郡地;晋朝在云南省设置宁州,宁州管辖七个郡,云南郡为其中之一,遂久县依旧归云南郡统领。中甸则在三国至隋代时期,属“附国” 地,为白狼及姐羌部落所居。
唐宋时期
唐武德四年(621年)设神州,今维西、香格里拉市的部分地区为唐剑南道姚州都督府十三羁州之一。唐初,吐蕃势力扩张,至贞观七年(633 年)吐蕃势力占领中甸、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境,并屯军当地。永隆元年(680 年),吐蕃势力在维西设置神川都督府,并在金沙江上架设铁桥,从中甸连通丽江市,以期通过迪庆高原南下控制洱海地区,遂致中甸、维西诸境成为吐蕃攻占南诏、进扰天宝的战略要塞。
贞元十年(794 年),南诏发动铁桥战役,深入维西地区打败吐蕃势力,“取铁桥等十六城,虏其五王,降其众十余万” ,由此取得大胜,维西改属南诏铁桥节度。干符四年(877 年),吐蕃王朝崩溃,迪庆的大部分地区脱离了吐蕃的统治。南诏并宁北、铁桥二节度地设剑川节度,维西属剑川节度地。
五代十国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灭扬干贞,建立地方政权,号大理国,取代南诏,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改治属大理国。宋大理国设四镇八府,维西县境归么些大酋统辖,属四镇之一的成纪镇,名罗(xiu)间,为大理国极边险僻之地。境内藏区在宋时成为藏传佛教兴盛的地方,而沿金沙江一线则为么些大酋所据,号花马国。南宋宝佑元年(孛儿只斤·蒙哥三年,1253年),孛儿只斤·忽必烈率大军征大理国。至元八年(1271年),元忽必烈派兀都蛮率蒙古军镇守旦当(中甸),同年置茶罕章宜慰司。
元明清时期
三十年(1293年),云南旦当(香格里拉市)划属宣政院管辖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德钦归吐蕃等路宜慰使司都元帅府奔不儿亦思刚招讨司磨儿勘(芒康县)与万户府刺宗(巴塘县)管辖。洪武十五年(1382 年)丽江市土知府木得率众归附明朝,得“木”姓,木氏家族汉姓自此始,并子孙世袭,管辖范围包括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明洪武三十年(1397 年),明朝中央改鹤庆、丽江二府为军民府,建立由“百夫长”领导,形成军政合一的政权组织机构,朱元璋给木初颁印,“敕命裨杨塘(今小中甸)、镇道(即建塘,今大中甸),节制西番,礼际机变从宜,相体统行事,以彰国威。永乐四年(1406 年),明朝正式在大小中甸设镇道、杨塘二安抚司,隶云南都司。
至明朝中叶,随着西藏地方势力的日益强大,其再次向东南扩张,与木氏土司争夺滇西北地区,二者进行了长期战争;到了明朝末年,木氏土司的势力已经拓展到包括中甸、巴塘、里塘一带。至明末清初,伴随明代的衰落,木氏土司势力渐衰,蒙古和硕特部在西藏与达赖喇嘛建立蒙藏联合政权,向东控制滇西北维西、中甸一带。
清康熙六年(1667年)八月,青海蒙古和硕特汗国受格鲁派约请,挥兵占领香格里拉市,在中甸设置朵克宗,阿旺罗桑嘉措派宗官管理中甸地方。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清廷收复巴塘县,巴塘设正、副土司,德钦县复归巴塘管辖。雍正元年(1723年),中甸划归云南省。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甸改隶丽江府,中甸升格为厅,将州判裁撤,改楚雄同知为中甸同知。次年,维西通判改为维西抚夷通判。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阿墩子弹压委员(夏瑚),归维西通判节制,后试设县未果。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香格里拉市、维西、德钦地方政权仍沿用旧制。1947年,全省区域变更,行政督察区由7个改为13个,维西属第十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8年,第十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置于维西县,辖维西、丽江市、中甸、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4县和德钦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福贡县、碧江4设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成立,属滇西北专员公署。1950年5月12日,中甸政府成立,属丽江地区专员公署;20日,德钦建立县,属丽江专区;同年维西归属丽江专区。1952年5月,成立德钦藏族自治区。1955年12月,德钦藏族自治区改为德钦县。1957年9月13日,成立迪庆藏族自治州,辖香格里拉市、维西、德钦3县,由丽江专区代管。1979年,迪庆藏族自治州直属云南省。
地理
位置境域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位于横断山脉三江并流自然奇观标志性腹心地带,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介于东经98°20′~100°19′,北纬26°52′~29°16′之间。东与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和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接壤;南界云南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及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福贡县,西与西藏自治区的左贡县和察隅县及云南怒江州的贡山独龙族自治县毗邻,北与西藏自治区的芒康县及甘孜县的巴塘县、德荣和乡城县交错接壤;东西最大宽度168.56千米,南北最大长度260.77千米,纵距225千米,总面积23185.67平方千米。
气候
迪庆属温带和寒温带季风气候(河谷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干湿分明。日照充足,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小,气温日较差较大,辐射降温剧烈。并且地形结构复杂,地势南低北高,南部降水相对丰富,气候湿润,北部则相对干燥,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气候。迪庆境内光能、热量资源丰富,降雨充足,具有宜农、宜牧的良好气候环境。
迪庆年日照时数为1824.9~2150.2小时,年平均气温6.3℃~11.8℃,最热月平均气温13.6℃~18.8℃,最冷月平均气温-2.3℃~4.2℃,极端最低气温-27.4℃;迪庆海拔相对高差5254米,气温随海拔每升高100米而降低0.37℃~0.75℃,垂直变化明显。迪庆年平均降水量651.1~971.5毫米,无霜期127~201天。雨季(5月~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8月;干季(11月~翌年4月)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5%左右。
地质
迪庆地形似蝶状,地质构造复杂,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形态以山地、古高原面和岭峰为主的5级阶地。
约8万前的晚更新世早中期,现迪庆附近地区作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经历了一次强烈的新构造上升运动和断裂活动;石鼓古湖及大具古湖在被断裂活动,与河流的朔源侵蚀的共同作用所贯通,湖水外泄,从而该段金沙江被重新贯通,遂形成了本段金沙江宽谷与峡谷相间河谷地貌。嗣后,约在6万多年前的晚更新世中期,小香格里拉市古湖也被断裂活动与小中甸河的溯源侵蚀的共同作用而外泄,与此同时及稍后,发生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冰期的中小型山谷冰川,只能在前述的支沟中向前推进,金沙江虎跳峡以上河段形成了晚更新世早中期以来的4级河流阶地,而切穿小中甸古湖的小中甸河则发育了现迪庆地区附近的5级阶地。
地形地貌
明迪庆州地处横断山脉的腹地迪庆地形特殊,为“三山挟两江”,三山为梅里雪山、云岭雪山山脉、中甸雪山山脉,自西向东依次排列,中间奔腾着澜沧江和金沙江。州内最高海拔为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6740米,最低海拔为维西县碧玉河入澜沧江口处1486米。
迪庆全境形成垂直分布的三种生态环境,构成了迪庆独特的地貌类型,即高寒地区,海拔在2800米~6740米;山区,海拔在2200米~2800米;河谷地区,海拔在1486米~2200米;其中,山区占80.7%,河谷地区占19.2%,高寒地区占0.1%。
水文水利
水文
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河流和湖泊资源丰富,河道属金沙江、澜沧江两大水系。湖泊主要为高原淡水湖泊,广泛分布在迪庆境内。此外,迪庆地下水资源充足,较平均分布在香格里拉市、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和德钦县境内。
金沙江流经境内430千米,流域面积1.7万平方千米;澜沧江流经境内320千米,流域面积0.71万平方千米。两江有大小支流221条,沿两江干流四射分布,形成典型的羽状水系。
境内面积10亩以上湖泊有94个,其中香格里拉县23个,德钦县44个,维西傈僳族自治县7个;主要分布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平坝低洼处以及群山之中,全部为淡水湖,多为河源湖;其中,最大的有香格里拉市的纳帕海、碧塔海、属都海,均为构造湖,其他海拔3800米以上的湖泊均为冰蚀湖。
水利
截至2022年末,全州在库水利项目28件,覆盖全州两县一市,工程总投资46.9亿元,纳入河(湖)长制管理的河流有187条、湖泊7个、水库10座、渠道4条;在全州范围内批复实施了9项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工程总投资37782万元,共计完成供水保障项目214件,解决提升了19.58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问题。
位于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境内的硕多岗河上,距香格里拉市区约32千米,是以发电、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结合防洪和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枢纽工程。工程控制流域面积931平方千米,水库总库容1.5478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3235.0米,灌溉面积16120亩,解决0.83万人和4.15万头牲畜的用水问题;主要由主坝、副坝、导流洞、引水发电隧洞、场内交通、溢洪道和水电站组成;主坝和副坝均为混凝土重力坝,主坝最大坝高52.7米,副坝最大坝高26.2米;水电站安装机组2台,总装机18兆瓦,年平均发电量5520万千瓦/时,对下游已建和待建梯级有较大的电力电量补偿作用;工程总投资115731.94万元,2010年11月开工建设,2019年12月30日工程竣工完成。
土壤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滇西北,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属于中高山台地和高原盆地与山地河谷相间山区,地表残山延绵波状起伏,有高山、峡谷、雪山、草甸;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壤、棕壤、灰棕壤三大土类,6个亚类,土壤土层薄、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据2019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迪庆总面积2.3万平方千米(合2300000公顷),按照土地的功能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八大类,其中,林地占总面积的77%。
矿产资源
迪庆全境被东南亚锡矿带和玉树市—义敦的铜、铅、锌、银、金、汞矿带横贯,是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非金属矿的富集区之一。现已探明和发现铜、铁、钨、、铅、锌、石膏矿等各类矿产41种,矿床和矿点达260处。铜、钼、铍、钴、铋、萤石、自然硫、水泥用大理石储藏量居全省第一位,石膏矿储量超过省内其他矿山石膏储量的总和。
迪庆储量最大的矿资源为石膏矿、铁矿、铜矿和铅锌矿,分别为9亿吨、1亿吨、600万吨和300万吨。石膏矿主要分布在德钦羊拉乡那南贡、佛山乡巴美、纳古、升平镇若巴见、云岭乡红坡、南佐,维西石膏坡等矿区;铁矿主要分布在维西楚格咱、庆福、浦塘及德钦江波等矿区;铜矿主要分布在香格里拉格咱普朗、红山、雪鸡坪和德钦羊拉及周围矿区;铅锌矿主要分布在德钦里仁卡、南佐,维西康普和香格里拉市安乐等矿区。
水资源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州内分布金沙江和澜沧江两大水系,金沙江、澜沧江干流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划分为金沙江石鼓以上——直门达至石鼓、金沙江石鼓以下——金沙江石鼓以下干流、澜沧江——江口以上 3 个水资源分区。据2021年州水务局统计,全州地表水资源量88.66.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 33.12 亿立方米。
迪庆是“三江并流”水资源最富集的地方,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水能蕴藏量达1650万千瓦,占云南省水资源总量的15%,全州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在1370万千瓦以上。金沙江流经迪庆境内430千米,落差达800米,多年平均流量为1200立方米每秒,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941万千瓦。澜沧江在州境内流程320千米,落差800米,多年平均流量660立方米每秒,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517万千瓦。
森林资源
截止到2022年末,全州县新增造林面积8.72万亩,森林面积18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7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7.63%;政府还将加大森林投资,计划到2024年,迪庆州森林覆盖率达到77.66%,森林蓄积量达到2.83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0.0%,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迪庆境内主要树种有云杉、北美红杉、冷杉、高山松、红豆杉、香、云南松、华山松等,其中冷杉是全州的主要优势树种,其蓄积量占47.8%。冷杉主要分布在长苞、黄果和中甸地区。
生物多样性
迪庆被称为“地球物种基因库”“动植物王国”“天然高山生物园”,是世界著名花卉杜鹃、报春、龙胆等的分布中心,有世界著名的园林园艺植物珙桐、秃杉等,分布有一级保护野生哺乳动物滇金丝猴等15种,一级保护野生鸟类有黑颈鹤等19种,一级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有云南红豆杉等50多钟,
动物
境内有野生哺乳动物125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哺乳动物15种,包括灵长目的滇金丝猴,鳞甲目的鳞甲目,肉食目的豹、大斑灵猫等,偶蹄目的林麝、白唇鹿等;二级保护野生哺乳动物熊猴、猕猴、藏酋猴等21种。有鸟类野生动物337种(19亚种),其中有一级保护野生鸟类19种,包括鹤形目的黑颈鹤,鹳形目的黑鹳,鸡形目斑尾榛鸡、红喉雉鹑等,雁形目的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等,鹰形目的秃鹫、金雕等。二级保护野生鸟类有暗腹雪鸡、藏雪鸡等90多种。
植物
迪庆境内有维管植物4485种,其中蕨类植物297种、种子植物188种。境内分布的高等植物中,中国特有种超过30%,区域特有种达600余种。有一级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云南红豆杉、高寒水韭、银杏、光叶珙桐4种,二级有独叶草、澜沧黄杉、云南榧树、台湾杉(秃杉)、贡山三尖杉、篦子三尖杉、桃儿七属等50多钟;迪庆还是世界著名花卉杜鹃、报春、龙胆、绿绒蒿、细叶莲瓣等植物的分布中心;境内有野生食用菌147种,最著名的有松茸、羊肚菌、黑木耳等。至2020年,迪庆州已知的观赏植物有1578种,药用植物969种。
自然保护地/区
迪庆是云南省最大的林区,自上世纪60年代起,80%的财政收入来源于木材。过度的毁林开荒造成原始森林大面积被破坏,也使迪庆丰富物种受到影响,导致珍稀植物和动物数量逐年减少。
1998年,遵循国家作出全面停止砍伐天然林的决定,迪庆把生态保护作为立州之本,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绿色产业,实现由“木头财政”向以生态旅游、生物资源开发等为主的“生态财政”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森林资源清查时,迪庆森林覆盖率为33.2%,到2015年末,迪庆森林覆盖率达到75%,2022年末,森林覆盖率77.63%。
“十三五”期间,迪庆州已建立了普达措国家公园、梅里雪山、白马雪山高山杜鹃林三个国家公园和一批自然保护区,这些公园和保护区总面积为76万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的31.97%。“十三五”期间,迪庆加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纳帕海、碧塔海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5.2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100%。
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总面积约1313平方千米,海拔在3500米至4159米之间,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包括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拥有地质地貌、湖泊湿地、森林草甸、珍稀动植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夹于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属野生生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滇金丝猴和云冷杉林等珍稀动植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见的兽类有47种、鸟类45种,有仅产于横断山脉地区的小熊猫属、云豹等珍稀野生动物;植被呈明显垂直分布,共有7个植被型、11个植被亚型和37个群系;森林面积约为1313平方千米,森林植被覆盖率为62.8%,具有原始森林面积大、寒温性树木种类多、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森林生物量大的特点;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18种。
自然灾害
迪庆藏族自治州主要自然灾害有地震、雪灾、冰雹、洪涝、泥石流、旱灾、风灾、虫灾、火灾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5级以上地震发生3次,6级以上发生2次;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66年9月28日22时00分19秒,中甸东南发生6.4级地震,受灾人数达2283人,死24人,伤53人。
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1956年夏,全境受灾6237亩,减产粮食2280吨;江东村不出苗200多亩,司顶贡村人畜饮水山泉干涸,云岭乡佳碧村100多亩小春颗粒无收。
最严重的一次泥石流发生在1990年6月27日23时,香格里拉市三坝乡彪洛村后山山体崩塌下滑,形成突发性泥石流,泥石流席卷全村,受灾25户127人,18人死亡,4人受伤,冲毁房屋7户,冲毁耕地200亩。
行政区划
至2022年末,迪庆藏族自治州辖香格里拉市、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和德钦县。共有29个乡(镇),其中:9个镇(含3个中心城镇、6个建制镇)、20个乡(含3个民族乡)。有196个村级单位,其中:16个居委会、180个村委会。
政治
更新时间:2023年7月份
人口
人口数量
截止到2022年末,全州县常住总人口391000人,户籍人口371745人,全州人口密度16.9人/平方千米,人口出生率6.15‰,人口死亡率6.41‰,人口自然增长率0.26‰,人口城镇化率33.02%。
根据第2021年的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从常住人口来看,男性人口为203090人,占总人口的52.41%;女性人口为184421人,占总人口的47.59%;0-14岁人口67780人,占总人口的17.49%;15-59岁人口270543人,占总人口的69.82%;60岁及以上人口49188人,占总人口的12.69%。
民族构成
迪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藏族、傈僳族、纳西族、彝族、白族、普米族、苗族、回族等;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36.26%,傈僳族占30.28%,纳西族占12.56%,其它少数民族占10.3%。
资料更新时间:2022年12月
语言
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多样,世居这里的藏、傈僳、纳西等民族,均使用自己独特的方言;藏族讲的是藏语康巴方言,使用藏文;迪庆傈僳族的方言属汉藏语系藏缅族彝语支,使用傈僳文;迪庆纳西族其方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使用本民族古老的象形文字“东巴文”,藏语康巴方言是迪庆州使用最多的方言。
迪庆藏语方言,属于藏区三大方言中的康巴方言,其特点是介于卫藏方言与安多方言之间,带有过渡性质,内部差异很大,土语林立,各土语间特色分明,基本难以沟通和交流。有时两个地方相隔一条河,讲出的却是不相同的话。迪庆藏语方言大体可分为德钦话和香格里拉市话。德钦话发音圆润、优雅。
宗教
迪庆州是多宗教共存共荣的地区,有藏传佛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东巴教。公元七世纪末八世纪初吐蕃势力逐渐渗入滇西北地区,藏传佛教被带入了这一区域。继吐蕃之后,普米族约在元代从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迁徙人迪庆地区,他们除了保留本民族原始宗教外,也信仰藏传佛教。公元1253年,蒙回十万大军征战大理白族自治州,随行回族将士将伊斯兰教带入迪庆地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纳西族进人到迪庆地区,也带入了东巴教。傈僳族迁入时间与纳西族相近,大致在明代,傈僳族进人初期信仰自己的原始宗教,基督教传入以后,不少傈僳族开始皈依基督教。基督教于20世纪初传入迪庆,主要在澜沧江沿岸的僳僳族聚居区传播和发展。天主教于1848年以后传入迪庆,在澜沧江峡谷一带传承;道教在明末清初随着汉族的迁入而传入迪庆。
资料更新时间:2023年1月
经济
综述
迪庆以文化旅游、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能源和绿色矿业为主导产业;拥有“香格里拉市”著名旅游品牌,牦牛、葡萄、中药材、栽培二棱大麦、食用菌等是迪庆的特色产业,推出了国内知名的香格里拉系列红酒、冰酒等绿色饮品,其中,酩悦·轩尼诗敖云红酒进入了国际高端产品行列。
2022年,迪庆藏族自治州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03.362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11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1.97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1.2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77785元,比上年增加2297元,同比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39元,增长6.2%。
第一产业
迪庆的主要产业是高原特色农业,在“一县一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酿酒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和农旅融合产业。截至到2023年前两季度,全州种植葡萄1.9万亩;中药材10万亩,产量4230吨;存栏生猪38.79万头、家禽128.38万羽,预计出栏生猪17.45万头、家禽53.96万羽;预计猪肉产量4778吨;夏收粮食播种面积18.99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01%;预计夏收粮食产量3.617万吨,比去年增2.18%。
2022年,迪庆藏族自治州累计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6075万元,同比增长5.5%。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2973公顷,同比增长0.4%,全年粮食总产量168654吨,同比增长3%;药材种植面积8461.2公顷,同比增长1.2%。
第二产业
绿色能源和绿色矿业是迪庆的主要工业,也是迪庆四大支柱产业之一。2022年,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13.12亿元,同比下降27.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33.52亿元,同比增长6.2%,全州累计完成全社会发电量2335848.5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2%。
2022年,迪庆藏族自治州累计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72.69亿元,同比下降5.3%。年末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22户,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5089.1万元,同比下降6.2%。
第三产业
迪庆的第三产业主要有旅游、餐饮、商贸、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务。作为迪庆州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文旅产业,是迪庆最重要的第三产业,2012年到2021年,迪庆全州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55亿人次,累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620亿元。2022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535.29万人次,同比增长77.9%,游总收入148.17亿元,同比增长34.3%。
2022年,迪庆藏族自治州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餐饮收入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7.5%;商品零售完成67亿元,同比增长6%。全州累计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州累计完成公路运输客运量317万人,同比下降21.9%;公路运输货运量4954万吨,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1.29亿元,同比增长2.7%。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止到2022年,迪庆藏族自治州拥有幼儿园152所,教师820人;小学35所,教学点11个,任教师226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8%;初中6所,教师1000人(含完全中学初中专任教师),初中入学率112.78%;高中4所,任教师573人。
迪庆州民族中学是云南省一级完全中学,学校位于香格里拉市,是一所省定州属全寄宿制公办民族中学,筹建于1981年,1983年正式面向全州招生,建校26年来,培养了近万名学子,为迪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05年9月实行了初、高中分离办学,成了全州唯一一所优质高中,2007年1月被云南省教育厅认定为“一级完全中学”。
医疗卫生
截止到2022年,迪庆藏族自治州拥有卫生机构305个。其中,医院1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7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个,三级乙等医院1个,二级甲等医院4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321张,卫生技术人员3386人,执业(助理)医师1247人。
始建于1987年,是云南省唯一一家专门从事藏医药学研究、生产和藏医诊疗服务的民族医院,占地面积达43666.85平方米,为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共设置脑病科、隆病科、骨伤科、门诊部等11个临床科室,床位300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3人,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33人、初级职称83人。
科学技术
截止到2022年末,迪庆藏族自治州拥有县及县以上独立自然科研单位10个,科技人员132人。全年共安排、落实科技计划项目74项,投入财政项目资金1899万元,同比增长88.7%。其中:国家级2项,落实到位财政资金278万元;省级14项,落实到位财政资金1026万元;州级58项,安排财政项目资金595万元。全年未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奖。全年发明专利有效量53件;专利授权量277件。
文化事业
截止到2022年末,迪庆藏族自治州共有文化、文物事业机构251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馆1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3个,文化馆4个,乡镇文化站29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97个,文化文物行政主管部门4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3个。迪庆藏族自治州广播人口覆盖率99.86%,电视人口覆盖率99.89%。出版发行《迪庆日报》245期,共计424.41万份。其中:藏文版52期,共计26万份。
体育
截止到2022年末,迪庆藏族自治州拥有体育场3个,体育馆5个,乡镇灯光球场49个,村级篮球场1664个,体育公园4个,健身广场16个,社区健身设施47个,健身步道14条,全民健身站、点23个,社会足球场52块,国民体质监测站点4个,户外活动营地3个。2022年共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46场次,参加运动员41460人次。年内参加省及省以上运动会10次,共派出运动员357人,获得省及省以上运动会奖牌109枚,其中:金牌34枚,银牌47枚,铜牌28枚。
弩弓是古代傈僳族人不可缺少的狩猎工具,今天成为传统的体育项目,列为云南省民运会比赛项目,也是迪庆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组织的射弩队曾先后在全国、全省民族体育运动会中多次获奖;在2022年的第十六届省运会上,获得一枚金牌。
环保
截止2022年末,全州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4.8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3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7.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州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28.82吨,氨氮排放量393.4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09.4吨,氮氧化物排放量932.36吨。全年香格里拉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国控省控断面地表水优良水体(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94.4%。
截止到2020年,全州投入林业建设保护资金超过4亿元,完成天然林业保护面积172.2万公顷,建立了一个国家级、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32万公顷,占全州县总面积的13.4%,同时还组建了国有林场,实施了以电代煤、以气代柴、建沼气池节柴灶及利用太阳能等一系列节能措施,森林资源开始得到有效保护。
社会保障
截止2022年末,迪庆藏族自治州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65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3209人,比上年增加1496人;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0354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470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05118人。
2022年底统计,迪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412人;农村低保人数37452人;全州设立养老床位数1266个;州红十字会资助资金及物资211.24万元,111157人受益。
交通
综述
迪庆主要以公路和航空运输为主,至今不通铁路。迪庆香格里拉机场位于香格里拉市,迪庆有2个主要长途客运站,迪庆州客运站和香格里拉汽车客运站。
截止2022年末,迪庆州公路通车里程8849.85千米,每百平方千米公路密度为38.2千米。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正在加紧建设,该线路自丽江站引出,向北经虎跳峡、小中甸镇至香格里拉,全长139.7公里,预计2023年底建成通车,迪庆州将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
公路
迪庆境内主要有滇藏公路、川藏公路、康藏公路为干道的公路交通网络,截止到2022年,迪庆藏州公路通车里程8849.8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39.7千米,国道752.87千米,省道905.14千米,县道1455.86千米,乡道2223.94千米,村道3512.04千米。2021年9月,香格里拉—丽江高速公路全线投入运营,结束了迪庆州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2022年,全州累计完成公路运输客运量317万人,公路运输货运量4954万吨,公路运输客运周转量16696万人公里,公路运输货运周转量405898万吨公里。全州累计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46618.18万元。
航空
迪庆香格里拉机场,位于迪庆州香格里拉市,1998年1月开工建设,1999年4月正式通航;航站楼总建筑面积达17000多平方米,站坪停机位11个,登机廊桥5个,候机楼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0万人次设计。2022年,完成民航旅客运输量16.88万人,民航货物运输量341.8吨,民航旅客周转量1416.88万人公里,民航货物周转量39.31万吨公里。
公共交通
截止到2022年末,迪庆市拥有公共交通车辆84标台,迪庆州府香格里拉市有7条公交线路;1路(14站)、2路(23站)、3路(17站)、4路(18站)、5路(22站)、6路(10站)、8路(17站);客运班车通达197个行政村,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
人文
概述
迪庆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迪庆文化是藏族历史和文化的具体表现,以藏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是其特点,在漫长历史中,迪庆藏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载体,包括神奇的藏医藏药,独特的饮食和穿衣习俗,锅庄舞等传统歌舞,民居绘画和石刻等传统美术,皮革纺织和陶器等传统手工技艺,射箭节等民俗节日,这些载体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饮食
迪庆居民主要以糌粑、酥油茶、青稞酒、肉食、奶制品等为饮食。迪庆的著名小吃主要以面粉、杂粮、奶类为原料制做;德钦糕点、傈僳族传统饮食“克耍俄粒”、藏族奶渣、青稞酒等是迪庆著名的小吃美食,其制作工艺,均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德钦糕点吸收了陕西回族的制作经验,但在原料上,却保留了本土特色,在口感、色彩、营养等方面,更加突出了高海拔地区人民的饮食文化特点,制作技艺是德钦本土最具特色的民间食品,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体现了“茶马古道”德钦段的历史文化特色,展示了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和谐、融合、发展的特点。
“克耍俄粒”就是傈僳语玉米棒稀饭的意思,也被很多人称作是“傈僳八宝粥”、“火腿珍珠粥”,是千百年来傈僳族流传下来的一道传统美食。传统“克耍俄粒”的制作浸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人们在食用傈僳族“克耍俄粒”的同时更能回味其蕴含的历史文化故事。
青稞酒藏语称“阿拉”,青稞酒有口感醇厚、余味悠长、夏能提神、冬能驱寒的功效,饮用后有头不疼、不口干、不伤胃的特点。青稞酒的原料选取当年收获的新鲜青稞,取粒大、色正、饱满的青稞。制作过程包括:清洗、浸泡、煮稞麦、晾青稞、拌酒曲、发酵、蒸馏。
习俗
迪庆州境内民族众多,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各民族文化长期交融渗透时,以及迪庆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蕴育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习俗的多样性。具有代表性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梅里神山祭祀”,还有众多在民间体育、服饰、歌舞等方面的民间习俗。
是神山祭祀的一种,梅里雪山藏族区域普遍传承的一种民间习俗,也是一颗璀璨的民族文,其核心是神山信仰,表示虔诚及得到神灵的护佑,藏族人民通过祭祀神山,找到了人与神灵相互沟通的途径。德钦县地区的祭山仪式程式完整、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包含了传统知识教育、民间文学舞蹈和说唱等等方面,集社会性、艺术性、宗教性、星相学等为一体,是德钦地区集合度很高、内容包罗万象的民俗活动。
德钦藏族服饰因自然环境、气候、海拔等因素与其他藏区服饰有所不同,融汇了康巴藏区服饰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新潮服饰,与康巴地区基本相同,但也有本地区的特点,色彩艳丽、五光十色、雍容华贵、典雅大方是其主要的特色。德钦藏族佩饰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有耳环、胸饰、腰饰和手饰;饰品多以金、银、猫眼石等制成,一些饰品雕镂着精细的花纹,藏刀、银腰带、项链、手镯等是整个藏区独一无二的服饰特色;德钦藏族服饰是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托顶藏族酒歌”流传于德钦县托顶傈僳族乡。藏族和傈僳族作为这里的世居民族,自古以来和睦相处,共谋发展,流传着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民族区域文化。每逢新春佳节、乔迁新居、婚丧嫁娶,都要完成“鲁”、“琼日”(敬酒歌舞)、“才啦”(锅庄)、“日”(彝族月琴)、“学鲁”(情舞)、“卡加”等传统文化活动,届时拖顶人将捧上醇香的美酒,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给来自八方的朋友唱起优美动听的酒歌,使客人们迷醉其中、流连忘返,“酒歌之乡”的美誉也由此响彻四方。托顶藏族酒歌是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
勤劳智慧的迪庆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间艺术,有传统歌舞、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节日等。有著名的热巴舞、彩砂坛城绘制、迪庆藏刀制作技艺、藏族木碗制作技艺、藏族山歌等,它们都是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热巴舞是一门融铃鼓舞、杂剧、哑剧、寓言、歌舞、说唱、杂技、小戏、弦子舞等艺术种类为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具有强烈的表演性、观赏性和艺术性。它流传到迪庆境内后,不仅由藏族传承,还被傈僳族和纳西族学习并传承下来,他们在传承的过程中又融入了本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形成了迪庆热巴舞。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流传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尼西乡汤堆自然村,是藏族村民的传统手工艺,由男性传承。是当地群众喜爱的日用器具,制作黑陶用陶土为原料,经选土、练土、制坯、镶瓷、磨光、装饰、阴干、烧陶、渗炭、防裂等12道流程完成制作,黑陶做工精细,造型别致,兼实用性、观赏性、工艺性为一体,体现了藏族民间制陶手工艺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维西大词戏,是全国300多个戏曲种类中,仅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独存的一个地方剧种,他是中原汉文化传入边地后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剧种,被称为中国戏曲史上的一块活化石。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大词戏唱腔一般不托管弦,一人所唱,众人帮腔,以锣鼓帮衬节制,主要打击乐器有:提板、大锣、小锣等,角色行当大致有:生、旦、净、丑、外之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迪庆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89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4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迪庆栏锅庄舞、藏族黑陶、梅里神山祭祀、迪庆藏医药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彩砂坛城、德钦县糕点、藏族射箭习俗、藏族情舞(学羌)、藏族奶制品(奶渣)制作技艺、迪庆藏刀制作技艺、藏香制作技艺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迪庆“打辫子”技艺、迪庆傈僳族民间乐器制作、德钦民间传统酿酒工艺等。
藏医药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藏医包括众多的理论和诊疗操作,冥冥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其中包括地理因素、文化传统、主导观念支配下形成了藏医的认识;藏医医生具有丰富的药学知识,形成了“自采、自制、自用”这一医药不分家的传统藏医特色。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与系统发掘,目前藏医药已成为迪庆州重要的卫生资源和文化资源。
香格里拉五月赛马会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香格里拉各族群众共同欢度的传统节日之一;赛马比赛分五类,速度赛,步伐(走马),拾哈达(拾银元、捡旗子),跑马骑射,马术技巧;还要举行爬山、牛拉杆、射箭、射弩、文艺会演、民歌大赛、民族服饰展演、物资交流会等各种文化经济贸易活动,成为迪庆香格里拉的重大盛会。
迪庆锅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锅庄舞流传于德钦县金沙江沿岸,是流行于迪庆藏族歌舞中最古老原始的颂文赋歌舞,歌词风格多运用鲁体格律,词意融合祝颂,叙事、抒情等综合内容程式,适合民族喜庆时进行歌舞的自娱性文化载体。
文物古迹
截止到2021年,迪庆州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5个;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33个。国家三级博物馆1个,入馆收藏藏品达10173件,主要类型有石器、青铜器、陶器、佛像、唐卡、民族服饰、书画、钱币和近现代民族文物,其中一级文物 1 件,二级文物 6件,三级文物 104 件。
中心镇公堂位于独克宗古城内,藏语为“独克瑞巴夏康”,是古城内唯一一座留存至今的汉藏合璧、以汉式风格为主的建筑群。中心镇公堂始建于公元1724年中甸(今香格里拉市)改土归流时期,作为汉族流官治所衙门。此后,当地群众将其作为议事、集会及宗教活动的中心。1936年4月,红二、六军团进入中甸,将中心镇公堂作为总指挥部,召开“中甸会议”。中心镇公堂也由此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执行民族政策、团结各族群众的见证者。
寿国寺位于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沧江东岸康普乡岔枝村,藏语称“扎西达吉林”,当地人称“康普喇嘛寺”,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其特点是壁画,内容融释、道、儒为一体,是汉、藏、白等民族建筑艺术和多种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同时也是滇西北特殊政教制度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清铜鎏金长寿佛像:现收藏于迪庆州博物馆内,清代文物,通体鎏金,铸造精细;佛像束高发髻,双耳齐垂,戴大耳环,细腰,双手持长寿宝瓶于胸前。
西周平底陶罐: 现收藏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内,西周时期文物,双大耳、双流口、长颈、鼓腹、平底,颈部刻二道横线纹,中间涂红色朱砂3,耳部刻四条竖形纹饰,腹部中下方有二组红白圆点,横向排列。
风景名胜
综述
迪庆州位于金沙江、澜沧江中上游,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腹地,有雪山、湖泊、草甸、湿地等独特的生态景观,聚集“香格里拉市”“三江并流” “梅里雪山” “茶马古道”四大世界级旅游品牌。截至2023年5月,迪庆拥有A级景区20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2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9个。
主要景点
自然景观
迪庆的主要自然景观有梅里雪山、白马雪山高山杜鹃林、哈巴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森林公园、纳帕海湿地自然保护区、虎跳峡、蓝月山谷、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巴拉格宗等。
梅里雪山是云南省最壮观的雪山山群。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第一高峰,是人类迄今尚未攀登上的圣山。梅里雪山以其巍峨壮丽、神秘而闻名于世,迪庆藏族在梅里雪山脚下留下了世世代代的生存痕迹,也将深厚的文化意蕴赋予了梅里雪山。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乃藏区八大神山之首,颇具王者之尊。
·虎跳峡由云南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夹金沙江形成。虎跳峡全长40公里,落差213米,分为上、中、下三段,共有险滩18处。江面最窄处仅30余米(在上虎跳)。峡口海拔1800米,江面与峡谷最高处玉龙雪山山顶5596米,海拔高差3900多米,峡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虎跳峡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域最重要的景区之一,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滇金丝猴国家公园位于香格里拉市旅游西环线上的“热巴艺术之乡”——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乡,地处“三江并流”腹心地带,面积约124.5平方公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共有7个亚类、30个基本类、70多个资源实体。涉及地质地貌、冰雪水域、珍稀动植物、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主要以观赏原始森林中的滇金丝猴和朝拜达摩祖师洞为主。主要景区有:响古箐野生动物球护站,达摩祖师洞,其宗神泉,启别千年银杏树,腊普河田园风光等。
人文景观
迪庆州被称为“民族文化走廊”,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走廊,也是多种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汇地,不同民族之间房屋建筑、民族宗教风俗等都有明显的差别,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比如,噶丹松赞林寺、香格里拉市独克宗古城等。
松赞林寺是云南省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也被誉为云南的小布达拉宫。相传,在清康熙,康藏一带因教派之争而爆发战乱,经过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和硕特部的帮助下,以武力平定了这场战乱。康熙帝在五世达赖的奏请下批准,亲自占卜选址,并决定在原噶玛噶举派的孜夏寺废址上建立寺庙。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松赞林寺完工,为了表达对五世达赖的尊敬和感激,康熙帝赐名寺庙为“噶丹·松赞林寺”。寺庙内金顶殿供奉着五世达赖的塑像,是寺庙的象征之一。松赞林寺是一处令人心灵宁静的旅游胜地,来到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传统藏族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宗教信仰的力量,同时也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妙景色。
独克宗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住群,曾是茶马古道的枢纽。相传,唐676-679年,吐蕃人在今大龟山垒石为城,工匠使用当地的白色粘土装饰外墙,月夜,银色月光把古城照耀得非常美丽,于是,当地人把古城称为“独克宗”,“独克宗”藏语意为月光之称。独克宗是一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藏传佛教文化古城,建筑以藏式建筑为主,主要包括了佛塔、寺庙、民居和商铺等,在这里,可以欣赏到许多精美的雕刻和彩绘,感受到浓郁的藏族文化气息。
人物
徐桂莲,女,藏族,1944年出生,云南迪庆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锅庄舞(迪庆锅庄舞)代表性传承人,曾参加首届迪庆香格里拉市艺术节锅庄舞表演队,多次参加省文艺调演。1999年10月,赴日本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2002年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云南省民间舞蹈艺人。
斯那品初,男,藏族,1967年8月出生,德钦县奔子栏镇习木贡村人,“仓巴”(神山祭祀主持)世家第五代传人,2018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梅里神山祭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斯那品初拜“吉利”活佛、“部囤”活佛等为师,受几位活佛的灌顶和加持,是奔子栏一年一度的“喇丝”活动(神山祭祀节)的祭祀主持。
荣誉
2003年7月2日,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将迪庆“三江并流”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2017年、2021年迪庆州两次被授予平安中国建设“长安杯”;德钦县连续4届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
2018年09月05日,中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尼西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1年1月,迪庆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参考资料
总体概况.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7-25
人口和民族.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7-27
区位及面积.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7-25
迪庆藏族自治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3-28
迪庆藏族自治州二〇二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6-10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国民族宗教网.2023-07-27
世界的“香格里拉” 梦开花的地方.云南网.2023-07-31
公安部 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www.122.gov.cn.公安部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2023-08-02
迪庆香格里拉机场简介.中国民航网.2023-07-31
建制沿革.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7-25
迪庆州:特色产业发展行稳致远.云南网.2023-07-25
美丽新迪庆 阔步新征程.中国西藏网.2023-07-26
国家级名录.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清朝对云南迪庆地区的治理研究 第34-37页.中国知网.2023-08-10
自然资源.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7-25
2021年迪庆藏族自治州水资源公报.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7-26
【建设新时代新迪庆一日一播报】兴水利民 惠泽迪庆——2022年迪庆州水利工作综述.香格里拉网.2023-08-10
2019年云南省大中型水库工程竣工验收项目清单.云南省水利厅.2023-07-25
产地环境.新农村商网.2023-07-25
云南省迪庆州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3-28
云南省迪庆州森林蓄积量达2.71亿立方米.中国西藏网.2023-07-26
迪庆藏族自治州二〇二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7-26
迪庆州:构筑绿色生态屏障.云南日报.2023-07-30
Forbidden.人民网.2023-07-26
【砥砺奋进的五年】迪庆:打好香格里拉生态文化旅游牌.中国西藏网.2023-07-26
普达措—心里圣境梦里天堂.普达措国家公园.2023-08-22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畅游新疆网.2023-08-23
行政区划.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6-09
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3-28
香格里拉市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3-28
德钦县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3-28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3-28
迪庆州九届州委常委会召开第61次会议.中国西藏网.2023-07-27
常委会领导.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07-27
政府信息公开.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7-25
速看!苗有发当选迪庆州政协主席,施春明等6人当选副主席.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7-27
迪庆州总人口、香格里拉市、德钦县、维西县人口分别是多少?来看图解…….腾讯网.2023-07-27
藏语的方言研究.中国藏族网通.2023-07-27
迪庆藏区多元宗教信仰与社会和谐关系调查报告.中国知网.2023-07-27
云南这十年丨迪庆经济增速位居全国涉藏州首位.乐云网.2023-07-30
迪庆州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助农增收.云南省人民政府.2023-07-30
迪庆州民族中学[普高]简介.中专网.2023-07-30
迪庆州藏医院基本概况.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7-30
迪庆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维西傈僳族传统弩弓.迪庆非文化物质遗产保护网.2023-07-31
迪庆州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傈僳族射弩比赛及代表性传承人亮相第十六届云南省省运会!.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云南省迪庆州:生态美景今有成 齐抓共管守红线.中国西藏网.2023-07-26
迪庆州客运站.途牛.2023-07-31
滇藏铁路丽香段哈巴雪山隧道贯通,从昆明到香格里拉五个半小时左右.澎湃新闻.2023-07-31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云南迪庆交通“一跃千年” 丽香铁路将于明年贯通.中国日报网.2023-07-31
高速公路连通雪域高原新生活.云南网社会频道.2023-07-31
滇藏铁路丽香段140公里长钢轨焊接完成.文旅头条.2023-07-31
香格里拉公交查询.8684公交网.2023-08-02
迪庆藏族文化与康巴文化的渊流初探.藏地阳光.2023-07-31
省级名录.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迪庆州新增省级第五批非遗项目展播:德钦糕点制作技艺.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迪庆州新增省级第五批非遗项目展播:小吃制作技艺(傈僳族传统饮食“克耍俄粒”).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省级非遗 | 迪庆青稞酒制作技艺:敬你一碗藏家青稞酒,送出一份美好的祝福.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热巴舞.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国家级非遗 | 梅里神山祭祀:康巴藏民一生至少一次的朝圣.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保护名录-民俗.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省级非遗 | 德钦藏族服饰:华丽的服饰是民族气质的展现.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省级非遗 | 托顶藏族酒歌——献给尊贵客人的高级礼遇.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藏族黑陶.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省级非遗 | 维西大词戏:文化交融下的戏曲活化石,至今散发着明清古风神韵.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州市级名录.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州市级名录.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国家级非遗 | 迪庆藏医药:雪域高原上的一朵雪莲花.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8-02
省级非遗 | 香格里拉五月赛马会.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8-02
迪庆藏族锅庄舞.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清单的通知.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8-23
博物馆简介.迪庆自治州博物馆.2023-08-10
中心镇公堂:谱写民族团结佳话.云岭先锋网.2023-08-23
沧江古刹——维西寿国寺.中国网-七彩云南.2023-08-23
清铜鎏金长寿佛像.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2023-07-31
西周平底陶罐.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2023-07-31
香格里拉既是迪庆的,更是全世界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旅游局局长阿哇.中国日报网.2023-07-31
迪庆州旅游形象建构与传播15-16页.中国知网.2023-08-10
噶丹松赞林寺.美乐旅游.2023-08-22
香格里拉旅游攻略.相约久久旅游网.2023-08-22
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途拾光阴.2023-08-22
徐桂莲.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08-02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斯那品初.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8-02
迪庆: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云南省人民政府.2023-08-01
国家民委关于命名迪庆藏族自治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决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