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西林觉罗·鄂尔泰

西林觉罗·鄂尔泰

西林觉罗·鄂尔泰(1680年3月10日—1745年11月5日),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清代官员。国子祭酒鄂拜之子,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

鄂尔泰先人投归清太祖,为世管佐领,祖父图彦突官户部郎中。鄂尔泰自幼熟读四书五经,二十岁时中举,之后袭佐领世职,充三等侍卫。此后多年,鄂尔泰未有升迁,直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37岁的鄂尔泰才出任内务府慎刑司员外郎。雍正帝即位后,鄂尔泰得到重用,先后被任命为云南省乡试副主考、江苏布政使。雍正三年(1725年),鄂尔泰被任命为广西巡抚,未及赴任又改任云南巡抚,并管云贵总督事;次年十月,鄂尔泰获得总督实职,加兵部尚书衔;雍正六年(1728年),改任云贵广西总督,次年加少保衔。在西南任职期间,鄂尔泰在云南、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省全面推行改土归流。雍正十年(1732年),鄂尔泰被召回京,任保和殿大学士,位居首辅,后又晋封伯爵。当时,清政府正对准噶尔汗国用兵,鄂尔泰奉命赴陕甘前线督师,回京复命时,他向雍正帝建议罢兵议和,最终,雍正帝采纳了他的请求。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古州暴发苗民反清起义,因此事发生在鄂尔泰改流地区,他被削除伯爵。

爱新觉罗·弘历继位后,鄂尔泰先后被任命为辅政大臣、一等轻车都尉、三代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封三等伯,赐号襄勤;兼任议政大臣。乾隆十年(1745年),鄂尔泰病逝,乾隆帝赐谥文端,令其配享太庙,入贤良祠。鄂尔泰去世十年之后,因其侄鄂昌与门生胡中藻逆诗案牵连,被撤出贤良祠。

雍正帝曾赞鄂尔泰为“天赐奇臣”。鄂尔泰是乾隆皇帝以诗为纪、终身怀念的“五阁臣”之一,乾隆帝称鄂尔泰为“国家之柱石”,“文武之仪型。”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鄂尔泰祖上世居汪钦(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东),努尔哈赤起兵后,他的高祖屯泰率七村族人归附,被授牛录额真(即佐领);曾祖父图跟随皇太极参加大凌河之战,在战中阵亡;祖父图彦突曾任参领兼户部郎中,在顺治元年(1644年)入京时去世。当时,鄂尔泰的父亲鄂拜年仅两岁,没能世袭职位。

鄂尔泰出生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他六岁入学,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八岁时开始作文、练习书法。鄂尔泰十六岁应童子试,第二年考中秀才,十九岁时补膳生,二十岁时在顺天乡试中考中举人康熙帝三十九年(1700年),鄂尔泰袭佐领世职,任三等侍卫。他每次入值时都会带一本书阅读,数年之后即贯通经义。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康熙帝御试词林,鄂尔泰也写了一卷,呈送给康熙帝。康熙帝阅览后对其赞叹不已,令其出任内务府慎刑司员外郎。任职期间,雍正帝想要见他,但鄂尔泰以“皇子不可交结外臣”为由,婉言谢绝。他的此举反而得到了胤禛的赏识,胤禛继位后,鄂尔泰得到重用。

平步青云

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鄂尔泰被任命为云南省乡试副主考。期间,他针对当时科场多弊的风气,特地张贴文告,严格约束随员,防止他们受贿作奸,并严厉打击不遵法度之人。当时,有一位名为许希孔的考生,他的考卷被考官批抹,鄂尔泰却从废卷中将许希孔的卷子又找了出来,并认为许希孔的考卷应该名列第一。

五月,鄂尔泰被越级提升为江苏布政使。上任后,他经过明察暗访,颁布了一系列切中时弊的条约,如“禁唆讼”“禁赌博”“禁土豪”等。雍正三年(1725年)五月,因苏松地区一直存在有田无粮的现象,导致官民皆困,鄂尔泰奏请免被允准,免除浮粮四百五十万石。当时,江南地区,尤其是苏州市,有不法分子横行乡里,拐骗、买卖少女的活动猖,鄂尔泰经过秘密查访,将犯罪分子从重治罪。赈济灾荒期间,鄂尔泰严惩赈灾过程中中饱私囊之人,并将自己所得的一万六千余两公使银全部捐出,购买谷物三万三千四百余石,分别贮藏在苏州、松江、常州三府,以备赈贷。此外,鄂尔泰还捐俸重新修了苏州紫阳书院,并访请馆师培养人才;他在书院建造了春风亭,闲暇时与文人学士互相唱和,并将诗文辑录为《南邦黎献集》。

改土归流

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鄂尔泰被任命为广西巡抚,赴任途中,又改任为云南巡抚,并管理云贵总督事,名义上的云贵总督杨名时只管理云南巡抚事。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鄂尔泰到云南省时,恰逢与云南比邻的四川东川、乌蒙、镇雄县土司为争夺地盘而互相攻杀。东川区虽早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已实行改土归流,但徒具虚名。三月,鄂尔泰奏请把东川划归云南,雍正批准后,他立即派兵进驻东川,将被土目盘踞的巧家营等六营地方俱改为流官管辖,随后,他又奏请让马龙州知州黄世杰为新任东川知府

早在雍正三年,云贵总督高其倬经奏准,在广顺州长等仲家人(即布依族)居住区建设营房,但遭到当地居民的反抗。雍正四年(1726年)春,仲家人聚众烧毁营房。鄂尔泰经奏准调兵进攻长砦,事定后设立长砦厅(今长顺县)。同年六月,鄂尔泰擒拿了“积恶土官”云南镇土知府刀瀚、沾益土知州安于蕃,在其地分设镇沅州(今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沾益州(今沾益区)。接着,与镇沅比邻的者乐长官司属民控告长官刀联斗为害地方,鄂尔泰派兵前往质审。刀联斗为免除一死,主动交出印信,改士归流。

在对东川区、镇沅、沾益、者乐甸等地改土归流完成后,鄂尔泰于九月进一步向清廷提出在云南省贵州省全面推行改土归流,并提出“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自投献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的方针。雍正接到鄂尔泰的上疏后,实授其为云贵总督,兼兵部尚书,以便于他放手行事。同年冬,因乌蒙土官禄万钟屡次攻掠东川府,镇雄土知府陇庆侯助之为恶,鄂尔泰派兵征讨,之后设乌蒙府(后改称昭通府)和镇雄州(今镇雄县)。鄂尔泰也因功被授予骑都尉世职。

此前对长砦用兵时,曾有苗族头目逃往广西泗城土府。乌蒙、镇雄改流以后,土知府岑映宸常常率领土兵震慑彝民,鄂尔泰经奏准,准备对泗城用兵,岑映宸听说后,主动交出印信号纸投降。雍正五年(1727年),鄂尔泰将投降的广西泗城土府的辖地一部分划归贵州省,设立永丰州(今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一部分设泗城府(治所为今广西凌云县)。雍正六年(1728年),鄂尔泰又完成了对云南省江内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古州的改土归流。同年,雍正帝广西壮族自治区吏治营务废驰,令提督以下官员,悉听鄂尔泰节制调度,随后又授鄂尔泰为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

雍正七年(1729年)正月,鄂尔泰以经理苗疆有功,被超授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二月,赐银四万两;十月,加少保,并追封三代。不久,乌蒙突然发生变故:乌蒙改土归流时,土目禄鼎坤被鄂尔泰奏授河南省参将,其子万福、万富因长时间得不到父亲的消息,误以为父亲被杀,因此于八年八月聚众叛乱,杀死了总兵刘起元。鄂尔泰派云贵高原官兵前往镇压,四个月后,叛乱被平息。

雍正九年(1731年)十月,鄂尔泰被诏回京。行前,他将所藏的《古今图书集成》《太平御览》等经史子集各类书两万余卷,留贮昆明五华书院。

任职中枢

雍正十年(1732年)正月,鄂尔泰被任为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位居大学士;二月晋封一等伯爵;四月署镶黄旗满洲都统。当时,清政府正对准噶尔汗国用兵,鄂尔泰奉命赴陕甘前线督师,期间,他在当地大兴屯田。原本,在对准噶尔的问题上,鄂尔泰向来是主战派,但到陕甘后,经过对战局的分析,他改变了主意,回京复命时,他正式向雍正建议停止用兵。雍正见师久无功,便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罢兵议和。十月,鄂尔泰充任四朝国史、八旗志书馆总裁,署吏部事。

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黔东南古州爆发了苗民反清起义,抚定苗疆大臣张照等人,把此事归咎于以前鄂尔泰在这里进行的设官建制。鄂尔泰以筹划未周向雍正请罪,请求罢斥削爵。雍正宣布削其伯爵,但仍命他同果亲王爱新觉罗·胤礼、皇四子乾隆大学士张廷玉等共同处理苗疆事务。

八月,雍正帝病重,鄂尔泰以大学士的身份与庄亲王爱新觉罗·胤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张廷玉、内大臣丰盛额钮祜禄·讷亲海望同时被任为顾命大臣。雍正帝去世后,弘历继位,任命鄂尔泰为辅政大臣,后又授一等轻车都尉,并晋封子爵。乾隆元年(1737年),鄂尔泰被加封为三代保和殿大学士。乾隆二年(1737年)十一月,在取消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处以后,鄂尔泰任军机大臣兼理侍卫内大臣,并被晋封为三等伯,赐号襄勤;乾隆三年(1738年),兼议政大臣;乾隆四年(1739年),加太保;乾隆八年(1743年)六月,管理理藩院事务,十二月,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期间,鄂尔泰还曾多次担任会师主考官。但鄂尔泰也曾和张廷玉在朝中各结朋党,并因此受到爱新觉罗·弘历的告诫。

晚年病逝

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鄂尔泰病重,乾隆亲往探视,并加封其为太傅,以示恩宠。鄂尔泰死后,乾隆辍朝三日,亲临丧所致祭,并赐谥文端,令其配享太庙,入贤良祠。但鄂尔泰去世十年之后,因其侄西林觉罗·鄂昌与门生胡中藻逆诗案牵连,被撤出贤良祠。

人物作品

鄂尔泰著有《西林遗稿》。雍正帝编著的《朱批谕旨》收有《鄂尔泰奏折》,汇集了他在云贵广西总督任上的奏疏。此外,鄂尔泰还喜欢诗歌,但他一生长期担当重任,不像文人那样专意为诗;鄂尔泰有《听姜客弹琴》《赠方望溪》《昭陵石马歌恭和御制元韵》《赠学使中丞法渊若》《经略北军吊战殁诸将佐》《宿真空寺怀蒙又上》《初度日谢客咏怀》《夜坐检书偶读工部蜀相篇慨然有述》《山》《郊行示耕者》《会课春风亭命赋邑有流亡愧俸钱句盖以自况抑亦自省殊未敢效韦郎思田里也聊申鄙意用告群贤》等诗歌遗世。

施政举措

传播技术

鄂尔泰把内地的耕种、纺织、冶铁、烧窑、采矿等生产技术,派人在云贵高原改流地区传播,使这些刀耕火种的穷山僻壤得到开发。

兴修水利

鄂尔泰对农田水利一贯比较重视。在江苏布政使任上,他考察太湖水利,并准备疏浚吴淞、白茆河,但因离任未能实现。雍正后期,在督巡陕甘时,他规划了屯田事宜。乾隆初年,他巡视直隶河道,条奏开治之法。乾隆四年(1739年),他视察了运河河道。

改土归流

元朝以来,在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湖北和四川省等省,有二三十个少数民族中存在着土司制度。明朝以来,中央政府在有条件的地方已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到清代雍正时期,大规模改流的条件业已成熟。

鄂尔泰在云、贵、广西三省开展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从雍正四年(1726年)至九年(1731年),三省有七个土府、六个土州、十多个长官司,以及车里宣慰司江内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实现了改土归流,使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区结束了土司统治的历史。鄂尔泰不仅在改流地方设官建制,还在雍正帝的支持下实施了以下措施:

处置土司。对于土司本人,根据他们对清朝的态度,给予不同的处理。自动交印的,厚加奖赏,给予现任武职或世职;对于顽抗者严行惩罚,没收其大部或全部财产;鄂尔泰还把一部分土司迁徙到东南、中原省份,断绝他们与原领地的联系,以稳定改流地区。

建设镇营。为强化对改流地区的控制,鄂尔泰在改流地区增设绿营军机构、增添驻防军。如在古州、都匀设镇,清水江、丹江分设协营。

改革赋役、田制。在改流地区,鄂尔泰废除了原来土司的苛征暴敛,实行内地的赋税征收办法;没收了土司的一部分土地,发给士兵,实行屯田;对土司强买的田地,允许土民按价赎回;在个别地方,准许土民占有土司的部分土地。

改革陋习

鄂尔泰任江苏布政使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改革风俗的条约,如“禁唆讼”“禁赌博”“禁土豪”“禁婚嫁逾制”“禁丧葬违礼”“禁势豪”等。他还严禁不法僧尼利用祭祀亡故亲人,盅惑幼女“赤身列坐,以燃肉灯”的行为;禁止耗费钱财、侈糜无度的中秋惰游和不合理的耗尽家财的婚丧费用习俗。

重视文教

任江苏布政使时,鄂尔泰在苏州重修了紫阳书院,并建春风亭,礼致文士,录其诗文为《南邦黎献集》。在云贵总督任上,鄂尔泰在云南省发布《征滇士人入书院教》,建昭通书院,择边民子弟入学,敦请宿儒教诲;后又在昆明改建五华书院,扩大规模,购置经、史、子、集四部共9945卷贮藏于院中。他还曾主持篡修《云南通志》《贵州通志》等。

用人思想

在用人上,鄂尔泰认为,“人有强柔短长”,用人要“因材、因地、因事、因时”,即任用官员要人才与职务相适合。在鄂尔泰看来,用人当以能力为旨归,大胆使用人才,对有德无才的人,尽管可以信任,但不可重用,以免妨碍政事;对有缺点的人才,不应因其有才而放纵,而应加强对他的教育与管束,使他的才能发挥出来,防止他品德的缺陷败坏政事;用人的原则是为办好国事,有利于国事的人可任用,于国事不利的人,不管他有何才能,也不能给予官职,即国事第一。

人物评价

雍正帝曾称赞鄂尔泰为“布政使内第一”,“天赐奇臣。”

爱新觉罗·弘历曾称鄂尔泰为“国家之方柱石”,“文武之仪型。”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认为,鄂尔泰“识大局,顾大体”,虽然晚节有,但不影响他的大节。

人物轶事

忠君之心

鄂尔泰的趋奉雍正帝,更表现在他违心地助长雍正帝搞祥瑞。雍正帝崇信祥瑞,鄂尔泰则投其所好,每每以报祯祥取悦雍正帝。他频频奏称云贵出现诸如嘉禾、瑞鹤、卿云、泉等。雍正六年(1728)十二月鄂尔泰奏报:万寿节那一天,云南四府三县地方,出现“五色卿云,光灿捧日”,次日“绚烂倍常”。七年闰七月,鄂尔泰又奏报,贵州省思州和古州在一个月内祥云连续七次出现。有的官员不赞成鄂尔泰这样献媚,雍正帝很不满意这些说风凉话的官员,他说像鄂尔泰这样的督抚陈奏祥瑞,是出于强烈的爱君之心。曾静投书案是一场政治斗争,鄂尔泰则以报“卿云”支持雍正帝,希望皇帝取得政治上的主动。这实际是一种政治行动。其实鄂尔泰本人也知道祥瑞之说的荒诞,对奚落他的大理县刘知县不但不记仇,反而嘉许他的公直,向雍正帝推荐他。他不惜毁坏自己的名誉,假造祥瑞,为在政治上支持雍正帝,可见他的忠君之心。

悲观作诗

鄂尔泰素来志向远大,但自他二十一岁充任侍卫入仕之后,十多年未遇转机。因为内心悲观,他曾有诗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又云:“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

训诫子弟

鄂尔泰曾屡次训诫家中子弟,要“虚心求理,刻意去私”。他的弟弟鄂尔奇官至户部尚书、步军统领,但喜好奢华。一次,鄂尔泰去鄂尔奇的书斋,刚掀开门帘他就转身离开。鄂尔奇见状,急忙向鄂尔泰询问原因,鄂尔泰责怪他说:“你还记得我们兄弟因为没有房屋居住,而住在祠堂的时光吗?如今刚一得志,屋内陈设就如此奢华,我看很快就要大祸临头了。”鄂尔奇跪在地上哭着请求鄂尔泰让自己改正,鄂尔泰才放过鄂尔奇。后来,鄂尔奇果然获罪。

鄂尔泰用人

鄂尔泰任云贵总督的七年,有不少将才出于他的帐下。有一次,鄂尔泰命巡抚张广泗征讨苗民。当时,鄂尔泰开宴奏乐,与张广泗谈笑了一整天,但一直不提用兵之事。到了黄昏时候,张广泗向他请示用兵的策略,鄂尔泰却露出失望的神色,说:“老夫用错人了。若是关于转运粮草准备武器甲胄的问题,应该唯老夫是问,至于前线军情瞬息万变,全靠主将临事处置决断,哪里有预先确定机谋还能打胜仗的?”

除了张广泗之外,被鄂尔泰提拔的还有提督哈元生、将军董芳等。他们本是鄂尔泰家里的幕僚,起初到鄂尔泰家的时候是干洒扫之类的贱役,但后来都成了名臣。

人物关系

研究书目

清史稿》卷二百八十八·列传七十五《鄂尔泰》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鄂尔泰.故宫博物院.2024-04-28

从昭通名胜古迹谈勤政廉政文化!.澎湃新闻.2024-05-11

满清十三皇朝2.豆瓣电影.2023-12-14

君临天下 (1994).豆瓣电影.2023-12-14

乾隆大帝 (1998).豆瓣电影.2023-12-14

书剑恩仇录 (2009).豆瓣电影.2023-12-14

延禧攻略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