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群岛
琉球群岛(日语:りゅうきゅうれっとう ,英语:Ryukyu islands),又称“南西诸岛”,为太平洋西部的一系列岛屿群,呈弧状分布在中国台湾岛东北与日本大隅群岛西南之间,东北隔吐噶喇海峡与日本大隅诸岛相望,西南隔冲绳海槽与中国台湾岛、钓鱼列岛相望,东邻太平洋(菲律宾海),西邻中国东海;由吐噶喇列岛、奄美群岛、琉球诸岛、大东诸岛和先岛诸岛五个岛群构成,共有224个面积超过0.01平方千米的岛礁,陆地面积为2265平方千米。琉球群岛除吐噶喇群岛、奄美群岛属日本鹿儿岛县管辖外,其余岛屿属于冲绳县管辖,最大城市为那霸市。截至2020年底,琉球群岛总人口约为150.09万人。
从地质构造来看,琉球群岛位于板块交界处的海底山脉“琉球弧”的脊背之上,琉球弧的形成起源于古代太平洋板块向古代亚洲板块的俯冲运动。群岛从成因上看可分为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三类,主要基底为琉球王国石灰岩,属于多孔岩石;地形多样,以山地、丘陵、阶地、低地为主,其中东海一侧岛屿多山地,太平洋一侧岛屿地势较低;整体气候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西南部分岛屿表现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由于四面环海,受黑潮影响较大,全年温和湿润,夏季多台风;岛屿上河流短小湍急,水流经常在短时间内因降雨而迅速变化,主要河流有浦内川、比谢川等。琉球群岛位处古北界生物区与东洋界生物区的交汇处,特有物种率高达58%,共有97种保护动物;森林资源丰富,天然林覆盖面占群岛总面积的85%,矿产资源仅限于硫等,天然气储量较为丰富。
琉球群岛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山下町洞人和港川人。10世纪至12世纪左右,琉球群岛上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明朝时,琉球王国与中原地区古代王朝建立朝贡关系,直至清代末年,持续了五百余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当中,中琉之间封贡制度下的朝贡贸易、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十分频繁。17世纪初,日本江户幕府通过武装侵略将琉球王国纳入其统治范围,琉球进入“一国两属”时期。日本明治维新之后,1871年将琉球国正式纳入日本版图。太平洋战争期间,琉球群岛成为唯一被盟军攻占的日本领土。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出于遏制中、苏的战略考虑开始扶持日本。1952年2月10日,美国将吐噶喇列岛“归还”给日本。1953年12月25日,美国又将奄美群岛“归还”给日本。1972年5月15日,美国将琉球群岛的施政权“归还”给日本。日本恢复了对琉球群岛的统治,冲绳县再次成立。但美国军队仍驻扎在琉球群岛冲绳县,并建立了海军及空军基地。
琉球群岛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其代表文化冲绳文化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时,也受到日本文化、中华文化、美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冲绳传统音乐舞剧组踊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琉球王国城迹与相关遗产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群岛内较为知名的旅游景点包括斋场御岳山、比地大瀑布等。琉球群岛对外交通高度依赖水运和空运,主要港口包括那霸港和石垣港,全群岛共有13个机场。
2023年5月1日12时22分左右,日本琉球群岛冲绳县本岛近海发生6.2级地震,最大震感为2,震源深度10千米。2023年7月7日,琉球群岛冲绳县8个市民团体6日举行记者会并签署声明,共同反对将福岛第一核电厂核污染水排放大海。2023年8月,日本民众再次在日本防卫省门前举行抗议活动,要求美国军队将基地迁出冲绳县。
命名
据中国史料记载,“琉球”本名“流”,因为从地理形态上看,琉球群岛形态蜿蜒,犹如虬龙流现于万涛之中,因此称作“流虬”,其后同音引用改写为“流求”;宋景定五年(1264年)改“流求”为“溜求”;明洪武五年(1372年)又改“溜求”为“琉球”,并从此沿用至今。不过在日语中,“琉球”一词仅指称1624年以前琉球王国的领土范围,即冲绳县诸岛与先岛诸岛,而包括萨南诸岛在内的琉球群岛整体则被称作“南西诸岛”(なんせいしょとう)。
琉球群岛的英文名称“Ryukyu Islands”即起源于“琉球”一名,但自1907年以来,日本官方对外使用的琉球群岛官方名称一直为“Nansei-shotō”,即“南西诸岛”一词的拉丁化写法。
位置境域
琉球群岛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西岸,呈弧状分布在中国台湾岛东北与日本大隅群岛西南,东北隔吐噶喇海峡与日本大隅诸岛相望,西南隔冲绳海槽与中国台湾岛、钓鱼列岛相隔,东邻菲律宾海,西邻东海,是东海与菲律宾海的分界线,经纬度范围介于北纬24°2′44.9″至29°58′0.7″,东经122°56′1.4″至131°19′56.1″之间,陆地面积为2265平方千米。
琉球群岛从日本九州岛向西南延伸约1100千米至台湾东北部,从东北向西南包括大隅群岛、吐噶喇列岛、奄美群岛(以上统称萨南群岛,属鹿儿岛县),以及冲绳诸岛、先岛诸岛(以上在日语中统称琉球群岛,属冲绳县),统称琉球群岛(日语称“南西诸岛”),共有224个面积超过0.01平方千米的岛礁,其中有人岛屿59个,无人岛屿68个,无名岛礁98个。
历史变迁
琉球群岛位于北太平洋西部与东海交界处,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的弧状群岛。群岛主要由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构成。在地质构造上,琉球群岛位于一条被称为“琉球弧”(Ryukyu Arc)的海底山脉的脊背上,琉球弧起源于二叠纪侏罗纪时代(约2.99亿年前至约1亿4550万年前)欧亚大陆东部海域开始沉积的大洋底地质层“四万十群”(Shimanto sediments),这一时期,古代太平洋板块开始俯冲到古代亚洲大陆块下,形成内带和外带的沉积盆地并在侏罗纪时代(约1亿9960万年至约1亿4550万年前)形成四万十群沉积层,四万十群沉积层逐渐紧贴大陆边缘,成为琉球岛弧的基础。
白垩纪时期(约1.45亿年前至约6600万年前),大量酸性火山石类喷发和花岗石侵入四万十群地区;早第三纪时期(约6500万年前至约2330万年前),四万十群继续发生沉积作用,并逐渐形成浅海相沉积层,南琉球地区则分布有砂岩和泥质岩互层的地层,该地层走向为南北向,为10度以下的缓倾斜隆起;更新世(约260万年前至1万年前)前期,岛尻海(Shimajiri sea)隆起,形成一连串半岛或陆桥,并在其北侧形成冲绳舟状海盆(Okinawa Trough);更新世中期以后,陆桥沉降到海面以下,珊瑚礁在整个海域发育;更新世最末期,当地海面大幅度下降,其后又再次上升,形成当下琉球群岛的形态。
在古地质年代中,琉球群岛的某些岛屿从未被海水淹没过,这些岛屿的古地层主要由“岛尻层”(Shimadiri Stratum)泥岩构成,这种泥岩形成于新生代新近纪中新世至上新世,与中国大陆东海岸堆积的泥沙固化而成的沉积岩相近;吐噶喇列岛(とかられっとう)则是由新生代新近纪中新世至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其中,口之岛(くちのしま)、中之岛(なかのしま)、诹访之濑岛(すわのせじま)的火山均为活火山,卧蛇岛(がじゃじま)、平岛(たいらじま)、小卧蛇岛(こがじゃじま)、恶石岛(あくせきじま)为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后期形成的火山岛,而宝岛(たからじま)、小宝岛(こだからじま)、小岛(こじま)则为新生代新近纪中新世的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
琉球群岛的其他岛屿为新生代第四纪(距今约260万年前)珊瑚礁隆起形成的珊瑚岛。这些珊瑚岛的基础岩盘也是“岛尻层”泥岩,但由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上升,这些岛屿在远古时期曾经与亚洲大陆陆地相连,后来被海水淹没,之后由于珊瑚礁隆起,形成的琉球石灰岩露出海面形成了岛屿。
自然地理
气候
琉球群岛整体气候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西南部分岛屿表现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由于四面环海,受黑潮(日本暖流)影响较大,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变化不大,年平均气温23℃;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2400毫米之间,降水量较多的季节在5月的梅雨季节和8-9月份的台风季节;平均日照时数从1月的2.5小时到7月的8.5小时不等。
琉球群岛的温度分布很大程度上受周围海流,尤其是黑潮的影响,来自热带的黑潮流经台湾岛与那国岛之间的海峡进入东海,在冲绳海槽内沿琉球岛弧向东北流动,最终在屋久岛西南分叉,这一暖流将热量从热带输送至琉球群岛地区,导致琉球群岛全年温暖。琉球群岛年温差为9-12°C,为日本年温差最小的地区;日温差为4-5°C,反映了海洋性气候的特征。琉球群岛整体年平均气温23℃,各岛温度不尽相同,其中冲绳岛年平均气温为22.3℃,宫古岛为23.1℃,石垣岛为23.7℃。琉球群岛7月受小笠原反气旋影响,温度最高,月平均气温28.2℃;冬季,向南的西伯利亚地区反气旋被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向东逸至琉球群岛地区,使当地气温下降,1月温度最低,月平均气温16℃。
琉球群岛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2400毫米之间,降水量较多的季节在5月的梅雨季节和8-9月份的台风季节。春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多梅雨,根据冲绳气象台统计,1981年至2010年,琉球群岛的梅雨季节自每年5月9日前后开始,6月23日结束;夏季受太平洋西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秋季受太平洋西北亚热带低气压控制,多强降雨;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
从2月到3月春季,暖空气将锋面向北推进,东海出现低压系统(东海气旋),最终于5月前后在琉球群岛附近海域形成雨季锋面,琉球群岛进入雨季,雨季持续到6月,其后进入短暂的旱季。秋季8-9月,琉球群岛进入降雨最集中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降水约占琉球群岛年降水量的60%。这一时期,来自中南半岛的季风到达琉球群岛附近,与北部的冷气团接触,增加了积雨云的频率,琉球群岛南部形成锋面,给琉球群岛带来大雨。与此同时,琉球群岛所在的北纬20至30度处依然存在中纬度高压带,并且有许多干旱地区,由于高压带的位置和强度会随季节而波动,因此琉球群岛北部的部分地区可能会因降雨量少而遭受干旱。
在琉球群岛,除北部的大隅群岛外,其他各岛很少出现降雪。1977年2月17日,日本气象厅在久米岛观测到冲绳县的第一场雨夹雪; 2016年1月24日,奄美岛观测到自1901年2月12日以来的第一场降雪,同日,久米岛出现了第二次雨夹雪、冲绳岛出现了第一次雨夹雪。
琉球群岛自台风季结束后,开始进入多云季节,日照降低,总云量达到70-80%。冬季12月左右,当来自大陆的干燥冷空气穿过水温相对较高的东海时,海水蒸发形成条纹积云,云量增加,1月平均日照时数仅2.5小时。6月雨季结束后,琉球群岛日照增加,7月为琉球群岛最干燥、日照最多的时期,7月的平均日照时数可达8.5小时。
地质
地质构造
琉球群岛所在的琉球弧总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与冲绳海槽和琉球海沟平行,为聚合性板块边缘的一部分,菲律宾海板块沿琉球海沟向西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形成沉积盆地并逐渐沉积为琉球岛弧。根据构造不同,琉球群岛可分为北琉球、中琉球和南琉球三个部分,吐噶喇海峡在约东经130°处将北琉球与中琉球分开,宫古海峡在约东经127°处将中琉球与南琉球分开。岛弧的基底由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岩类构成,形成时间从古生代到新生代不等。
中新世中期以前,琉球群岛的三个部分可能分别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发育,而南琉球的地质构造特征与北琉球、中琉球存在很大不同。北琉球王国、中琉球的增生复合体被认为是日本西南部外区的延伸,琉球南部的变质岩则与日本西南部的内区构造有关。
现今,菲律宾海板块正以每年5-7厘米的速度继续向西北俯冲到欧亚板块下方,俯冲角越来越向南倾斜。全球定位系统数据显示,九州南部和琉球弧相对于欧亚大陆向东南(朝向琉球海沟)迁移,而日本其他岛弧则向西-西北方向迁移。
琉球弧的弧后盆地被称作“冲绳海槽”(Okinawa Trough),盆地由欧亚板块大陆的岩石圈延伸形成,并以较高的速度接纳来自亚洲大陆架和琉球弧的陆源沉积物,其中部至南部发现有宽约10千米、长约50-100千米的延伸地堑,呈梯形排列。冲绳海槽的南部由于最大深度达到约2200米,大于其他地区,因此最为活跃。
地层特征
从地层结构上看,琉球群岛所属的琉球弧可分为多个地质单元。其中,本部-那岭单元(Motobu and Yonamine Formations)由二叠世岩石组成,该地质单元构成了琉球中部冲绳岛本部半岛的基底,本部单元主要包括石灰岩与燧石和千枚岩互层,该单元的石灰岩含有二叠纪时代的有孔虫化石;那岭单元位于本部单元下层,主要包括千枚岩、板岩、砂岩、石灰岩、绿岩和燧石的互层,并包括二叠纪的珊瑚。
托鲁单元(Tomuru Formation)分布于琉球南部先岛群岛的西表岛和石垣岛,形成于晚三叠纪至早侏罗纪,由超镁铁质岩石和高压/高温 (P/T) 变质岩组成,即变辉长岩和镁铁质、硅质和泥质片岩。
富崎单元(Fusaki Formation)位于琉球王国南部先岛诸岛的石垣岛和竹富岛,由弱变质的多质岩组成,其泥质基质中嵌入有燧石、泥岩、砂岩和石灰岩的异质块。该单元是中侏罗纪俯冲带增生复合体的一部分。在石垣岛,该单元沿石垣逆断层被推入托鲁单元下方,并被渐新世花岗石侵入。
今津单元(Nakijin Formation)位于濑底岛和冲绳岛本部半岛的西北部,沿逆断层覆盖在那岭单元之上。该单元形成于晚三叠世,是一个450-500米厚,由石灰岩、玄武岩和少量钙质粉砂岩、凝灰质和钙质泥岩的矿床。
四万十单元(Shimanto Group)是日本西南部外围地区的一个增生复合体,从本州岛、四国和九州延伸到琉球群岛的北部和中部,形成于早白垩世至中新世早期,包括变质为绿片岩相的沉积岩和变质沉积岩,以及包括飞石型砂岩和带有镁铁质绿岩的板岩。在琉球群岛中部和北部的四万十单元中可以发现西北倾角、等斜面褶皱、倾覆褶皱和东南侧逆冲断层等变形地层。
在琉球中部的冲绳岛,四万十单元分裂为名护单元(Nago Formation)和加代单元(Kayo Formation)。名护单元出现在冲绳岛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于白垩纪至始新世早期,由泥质和镁铁质片岩、千枚岩和板岩组成,并包括少量燧石和石灰岩;加代单元形成于始新世中期,位于西北倾角逆冲断层的名护单元之下,为含有泥岩、砂岩和黄铜矿化石的浊积岩床。
宫良-野底单元(Miyara and Nosoko Formations)位于琉球南部的先岛诸岛,其中宫良单元形成于始新世晚期,是沿着石垣岛海岸沉积的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的西南向倾斜的连续地层,其石灰岩中保存了种类繁多的海洋化石,在砾岩中也发现了软体动物门;野底单元位于石垣岛北部的野底半岛以及宫良单元之上,是一个300米厚的熔岩层,包含有凝灰岩、火山砂岩、角砾岩等类型的熔岩。
八重山单元(Yaeyama Group)位于八重山群岛地区,形成于中新世早期,为沉积岩单元,主要由砂岩与砾岩、石灰岩、泥岩和煤层互层组成,该单元的煤层、交叉层和痕量化石表明,八重山单元可能为来自大陆架的沉积物。与琉球王国南部的始新世地层相比,该单元表现出较少的变形,这表明琉球南部的地层自中新世早期以来一直保持稳定。
岛尻单元(Shimajiri Group)形成于中新世晚期或上新世,广泛分布于琉球北部、中部和南部,可分为上下两个地层,其中上段地层新里层(Shinzato)由凝灰岩和页岩组成,下段地层与那原层(Yonabaru)为含有夹有粉砂岩和砂岩的页岩。在岛尻单元形成前,琉球群岛可能存在不同的盆地和构造环境。由于冲绳海槽南部的裂谷在该单元沉积之前就已形成,因此该单元并未出现在冲绳海槽南部。
琉球单元(Ryukyu Group)是在岛尻单元形成之后沉积的更新世沉积物,分布于琉球中部和南部,主要包括琉球石灰岩和砂砾的阶地沉积物,其中琉球石灰岩通常厚度为40-60米,其特征是沉积后断层,并形成阶地和相关的沉积物(阶地沉积物)。在琉球石灰岩沉积之后,琉球弧上形成的西北-东南断层导致琉球群岛基岩圆顶状隆起,该隆起被称作“宇流马运动”(Uruma Movement)。
地形地貌
琉球群岛的地形多样,以山地、丘陵、阶地、低地为主,各种地形所占比例为22%、32%、35%、11%,群岛内侧(东海侧)的吐噶喇列岛属雾岛火山带,多低矮山地;中部群岛的主要部分石灰岩(琉球石灰岩)分布面积较广,大隅群岛(おおすみしょとう)屋久岛(やくしま)的宫之浦岳(みやのうらだけ)海拔1935米,为琉球群岛的最高峰;群岛外侧(太平洋侧)各岛地势较低,多珊瑚礁海岸。琉球群岛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的,被称为“高岛”;地形以阶地和低地为主的,通常被称作“低岛”,其中位于冲绳群岛北部的伊江岛(いえじま),最高海拔只有198米。
大隅群岛位于琉球群岛的北部,由屋久岛、种子岛(たねがしま)、口永良部岛(くちのえらぶじま)、马毛岛(まげしま)四个岛屿组成,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属于西侧三岛村(みしまむら)的岛屿(又称作“上三岛”和“口之三岛” )也包括在大隅诸岛中。种子岛西部和屋久岛东部发育有小规模珊瑚礁,被认为是分布在琉球群岛最北端的珊瑚礁。
大隅诸岛中的屋久岛是九州地区最高峰宫之浦岳的所在地,岛屿面积504.29平方千米,起源于中新世时期四国盆地的俯冲活动,在此过程中,当地的花岗岩被抬升和侵蚀,形成了一个又高又陡的山区。屋久岛海岸附近出现数百米以上的陡坡,但越靠近岛中心,坡度就越缓和,山顶存在基岩裸露的撕裂地貌,这一地貌是由于多年的风化和冰河时期发生的冰缘活动造成的;岛屿南部和东部沿海发育有四、五级沿海阶地,这些阶地大多形成于更新世时期。
大隅群岛中的种子岛是一个地势低洼、类似高原的岛屿,岛屿面积444.3平方千米,是一座从海底升起的岛屿,岛上遍布沿海阶地,其中西北海岸的沿海阶地因为主要由砂岩和板岩的硬质交替层组成,保存较为完整,而东南部的阶地因为主要由砾岩和泥岩等较软的岩石组成,已被侵蚀。此外,在全新世期间,火山碎屑流引起的沉积物(称为火山碎屑)遍布整个岛屿,并对岛屿上的动植物群产生了重大影响。
口永良部岛和上三岛属于从阿苏山(あそさん)向南延伸的雾岛火山带,其中硫黄岛(いおうじま)和竹岛(たけしま)为鬼界破火山口(きかいカルデラ)外环山体的一部分,鬼界破火山口为椭圆形的火山口,直径约20千米,水深达500米,大部分淹没在海底,过去至少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火山碎屑流喷发,最近一次喷发发生在大约7300年前,这些火山碎屑流蔓延到屋久岛、种子岛,以及九州南端的大隅半岛和萨摩半岛(さつまはんとう);口永良部岛的东部和西部有两个火山体,位于山脉东部的新岳火山喷发尤其活跃,自史前时代以来已多次喷发,火山东麓的村庄因1933年的火山喷发而消失。
吐噶喇列岛位于琉球群岛北部,全长约320千米,均属火山岛,位于雾岛火山带内,又被称作“吐噶喇火山岛链”。按照火山形态划分,吐噶喇列岛又可大致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第四纪形成的新火山岛链和第三纪喷发且火山地貌保存完好的老火山岛链,其中较古老的火山岛链比较年轻的火山岛链更靠近大陆。
古老的火山链由基底为安山岩的火山岛组成,但其中一些火山岛,如宝岛(たからじま)和小宝岛(こだからじま),带有珊瑚礁地形的特征。卧蛇岛(がじゃじま)和平岛(たいらじま)的一些地区周围有陡峭的悬崖,而另一些地区则有平坦、缓和的斜坡。宝岛和小宝岛的地形曾因大约2500年前发生的一次大地震而受到抬升,其中宝岛上升了约3米,小宝岛上升了8米。
年轻火山链的火山岛在海平面以下约500米的海底开始形成山脉,其中最高海拔979米的中之岛距海底的相对高度约为1500米。口之岛上有两个破火山口,其中相对较新的破火山口内有三个中心锥体,该火山口位于岛的东南部,呈椭圆形,长轴2.5千米,保留了外环山体的原始形状。诹访之濑岛与雾岛火山带的樱岛火山(さくらじま)一样,火山活动极为活跃,在过去的 200年里,樱岛的火山至少喷发了8次。
奄美群岛(あまみぐんとう)位于琉球群岛中北部,从最北端的奄美大岛(あまみおおしま)到最南端的与论岛(よろんじま)之间绵延约200千米,其中奄美大岛是奄美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712.35平方千米,是全日本第七大岛(不包括行政上已不由日本控制的南千岛群岛),仅次于本州岛(ほんしゅう)、北海道岛(ほっかいどう)、九州岛(きゅうしゅう)、四国(しこく)、冲绳岛(おきなわじま)和佐渡岛(さどがしま)。岛屿出露有古生代侏罗纪至白垩纪形成的基底岩石,大部分土地因侵蚀而形成陡峭的山地地貌,但海拔300米左右处存在平坦地貌,岛西南部海拔约300米至450米的山顶也存在低地势的凸出地貌,这些地貌被称作“准平原”;海岸线形态为结构复杂的溺谷,周围海岸线分布有现代珊瑚礁;岛屿东北部的笠利半岛(かさり)地形与奄美大岛主体部分不同,半岛由约40米厚的海洋沉积物组成,并广泛分布有沿海阶地。
喜界岛(きかいじま)位于奄美群岛东部,面积56.93平方千米,因菲律宾海板块俯冲运动造成的隆起现象形成,岛屿海拔依然在持续上升,其上升速度是琉球群岛中最快的,大约7000年来上升了10多米。喜界岛地貌由多层珊瑚礁阶地组成,沿岛屿的海岸线可以发现全新世时期形成的四层珊瑚礁阶地,这些阶地的高度向西北方向逐渐降低。
德之岛(とくのしま)面积247.77平方千米,基底主要为火成岩,岛上最高峰井之川岳海拔645米;冲永良部岛(おきのえらぶじま)和与论岛整体由凸起的珊瑚礁台地构成,最高海拔较低,约为200米,岛上河流不发达。
冲绳诸岛(おきなわしょとう)位于琉球群岛中部,由琉球群岛最大的岛屿冲绳岛及其周边的庆良间列岛(庆良间诸岛)、久米岛(くめじま)等岛屿组成,除此之外,大东诸岛(だいとうしょとう)一般在行政上也被划入冲绳诸岛。
冲绳诸岛的主岛冲绳岛为日本在太平洋群岛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岛屿,总面积约1208.44平方千米。北部为山地,地形险峻,林木茂盛,占全岛三分之二,南面多丘陵和台地,林木较少,东南岸多海湾和珊瑚礁,其珊瑚礁从岛岸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断续延伸0.2~0.9海里。岛上地形具有东西分带和南北分块的特点,主要地貌类型包括地堑、断裂沟谷及海底火山等。
伊平屋伊是名村诸岛(いへやいぜなしょとう)面积37.25平方千米,由燧石和砂岩组成,岛上未发现石灰岩,其中伊平屋岛是一座山岛,拥有琉球群岛最大的冲积平原之一;庆良间列岛面积35.97平方千米,也是山地岛屿,但由砂岩和变质岩(绿片岩和千枚岩)组成;久米岛面积59.53平方千米,北部由第三纪火山岩组成,最高海拔超过300米,南部地势平坦,以琉球石灰岩为主。
硫黄鸟岛(いおうとりしま)位于冲绳县最北端,面积2.5平方千米,是冲绳县内唯一的活火山岛,被视作雾岛火山带的最南端边界,岛上存在两个火山体硫黄岳和城岳(グスク岳),这两个火山体的火山活动持续了数万年,散发出含有硫的烟雾,因此1959年硫黄鸟岛岛民被全体疏散到久米岛,此后硫黄鸟岛成为无人岛。
宫古列岛(みやこれっとう)属于先岛诸岛的一部分,位于冲绳岛西南约300千米处,与冲绳岛之间有一个深约1000米的洼地。宫古列岛所属的岛屿大部分地质由琉球王国石灰岩组成,石灰岩层下方为岛尻砂岩和泥岩层,整体地势平坦,无山脉,其中宫古岛(みやこじま)海拔最高,最高海拔为115米。
宫古列岛的主岛为宫古岛,宫古岛是一个高原状岛屿,面积158.93平方千米,呈三角形,东北部和南部海岸为海崖,其中沿东北海岸线发育的断层形成了单面山地貌,西海岸为沙滩,岛上没有河流。宫古岛以北约15千米处的海域存在一组被称作“八重干濑”(やびじ)的珊瑚礁。此外,宫古列岛的伊良部岛(いらぶじま)和多良间岛(たらまじま)均被琉球石灰岩覆盖,其中伊良部岛岛上存在溶洞,多良间岛则由沿海阶地组成。
八重山列岛(やえやまれっとう)属于先岛诸岛的一部分,位于琉球群岛的最南端,其下属的与那国岛(よなぐにじま)以及波照间岛(はてるまじま)分别为日本最西端的岛屿和日本最南端有人居住的岛屿。
八重山列岛的石垣岛(いしがきじま)面积222.25平方千米,岛上地貌南北不同,北部多山,由古生代末期的变质岩、燧石和砂岩复合体以及火山岩衍生的岩类组成,岛上的於茂登岳(おもとだけ)海拔526米,为冲绳县的最高峰。南部地形相对平坦,主要由石灰岩组成。
西表岛面积289.61平方千米,岛上多山,南海岸有陡峭的悬崖,山顶海拔300米以上,因侵蚀而起伏平缓,形成准平原;西部海岸线地形复杂,形成溺谷海岸。
波照间岛、与那国岛和黑岛(くろしま)为由珊瑚礁阶地形成的岛屿,其中与那国岛靠近冲绳海槽,因此有许多由断层造成的小规模倾斜陆块。石垣岛和西表岛(いりおもてじま)海域形成了被称为“石西礁湖”(せきせいしょうこ)的堡礁,石西堡礁相对而言水深较深,约为10米。
大东诸岛(だいとうしょとう)位于冲绳岛以东约400千米处,由北大东岛(きただいとうじま)、南大东岛(みなみだいとうじま)、冲大东岛(おきだいとうじま)三个岛屿组成。其中北大东岛和南大东岛面积分别为11.94平方千米、30.57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仅有的凸起环礁型岛屿,这种岛屿中部为海拔不到10米的低地,但周围是数十米高的山丘,当地居民将这些山丘称之为“幕”(はぐ)。 岛上存在溶洞,雨水聚集在洼地中,导致岛屿湖沼密集,其中南大东岛拥有琉球群岛中最大的天然湖泊“大池”(おおいけ),该池面积0.47平方千米,湖面海拔1米,深7米以上。冲大东岛面积1.15平方千米,与北大东岛和南大东岛一样,由凸起的环礁组成,不过其最大海拔为30米,低于其他二岛,因此被认为其隆起开始的时间相对较晚。
水文
琉球群岛的主要基底琉球石灰岩为多孔岩石,多裂缝与空洞,具有较高的透水性,当地降雨的40%渗入地下,经过透水性很强的琉球石灰岩流向大海,50%被蒸发,仅10%的降雨留存地面被利用,因此当地河流、湖泊发育较差。冲绳诸岛、先岛诸岛一共约有300条河流,受地形限制,当地河流短小湍急,水流经常在短时间内因降雨而迅速变化,导致洪水或干旱现象的出现。冲绳诸岛、先岛诸岛所在的冲绳县为日本唯一一个没有一级水系的县,县内的二级水系的平均流域面积也仅17.7平方千米,平均长度仅7千米,其中最大的河流为西表岛浦内川(うらうちがわ),冲绳岛最大的河流为比谢川(ひじゃがわ)。此外,本部町(もとぶちょう)的盐川(しおかわ)为世界罕见的咸水河。湖泊方面,琉球群岛最大的天然湖泊为南大东岛的大池,最大的人工湖为福上湖(ふくがみこ)。
河流
浦内川为琉球群岛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位于西表岛中部,发源于海拔312米的桑木山,上游为马里尤杜瀑布(マリユドゥのたき)与坎皮勒瀑布(カンピレーのたき),全长39千米,流域面积54.24平方千米,从桑木山向西北流淌,流入东海,河口附近宽度达到500米。
比谢川为冲绳岛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位于冲绳岛中部,发源于冲绳市,并向北流动,穿过冲绳市区,其后在知花市(ちばな)附近改道西流,于美国军队基地谢尔兹军营(Camp Shields)处与那原町川(よなばるがわ)汇合,随后进入嘉手纳町(かでなちょう),并与长田川(ながたがわ)汇合,在嘉手纳町与读谷村(よみたんそん)的交界处形成河谷,最后注入东海,共流经五个市、町、村,全长18.5千米,流域面积50.9平方千米,宽18-52米。
盐川为日本唯一一条咸水河,源自冲绳岛北部的石灰岩洞穴,流经本部町的盐川村,全长300米,宽约4米,虽然盐川高于海平面,然而为咸水河,因此被称作“本部七大奇迹”(本部の七不思議)之一。一种理论认为,盐川为咸水河的有原因是海水渗透到石灰岩中,与来自山上的淡水地下水混合,然后涌出地面,因此呈现出咸水河的性质。
湖泊
大池为南大东岛中部的喀斯特湖,是琉球群岛最大的天然湖泊,由雨水聚集形成,面积0.47平方千米,湖岸线周长5.5千米,最深处为1.3米,储水量为20万立方米。
福上湖是位于冲绳岛北部冲绳县东村的一个人工湖,湖泊的水坝福地水坝(ふくじダム)建于福地川(ふくじがわ)上,最初于1969年由琉球列岛美国民政府主持建设,目的为供水与防洪。1972年冲绳县被交还日本管理后,福地水坝由日本政府继续建设,最终水坝于1972年完工,辅助溢洪道于1974年12月完工。其后,福地水坝被抬高,改造工作于1991年完成。如今,福地水坝高92米,长260米,结构体积162.2万立方米,其水库福上湖表面积为3平方千米,容量5500万立方米,其中可用容量为5200万立方米,为琉球群岛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在福上湖以东6.3千米处有一条虹吸式辅助溢洪道,该溢洪道自动运行以帮助在洪水期间排干水库,排水量为每秒900立方米,直接将水流排入太平洋。
地下水
琉球群岛的主要基底琉球石灰岩为多孔岩石,多裂缝与空洞,具有较高的透水性,当地降雨的40%渗入地下,经过透水性很强的琉球石灰岩流向大海,50%被蒸发,仅10%的降雨留存地面被利用,因此当地用水依赖于地下水。为利用地下水源,琉球群岛存在地下水坝的设施,通过用止水墙将地下水抽出并使用。
海水
潮汐
琉球群岛潮汐属于大洋潮汐性质,潮差较小,琉球海域的最大波高呈现单峰型月际变化,波峰出现在8-10月,平均最大波高的峰值为6米,出现在8月。此外,50年一遇的极值波高表现出显著的月际变化,峰值出现在8-9月,琉球海域出现频率最高的波高-周期联合频率为(2米, 7秒),5月出现频率最高的为(1米, 7-9秒),8月出现频率最高的为(1米, 7秒)。在宫古海峡,2月、5月和11月的强浪主要源自东北偏北向,8月强浪源自东南偏东向,强风向与强浪向整体上保持了一致性。
海流
琉球群岛周边海域存在以次表层流核为特征的琉球海流。流核大致位于500米深度,平均流速达19.4厘米/秒。琉球海流以潜流而著称,作为北太平洋重要的西边界流,弥补了日本四国岛以南黑潮流量和东海黑潮流量的差,是一支可和黑潮相匹敌的海流。虽然琉球海流流量小于黑潮,但由于其特殊的潜流结构,营养盐输送量和黑潮相当。
黑潮又称“日本暖流”,是北太平洋西部流势最强的暖流,为北赤道暖流在菲律宾群岛东岸向北转向而成。主流沿中国台湾岛东岸、 琉球王国群岛西侧向北流,直达日本群岛东南岸。黑潮以强流而闻名,通过自南向北的热量和水量输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团
琉球群岛周边海域的水温受到黑潮和琉球海流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温度,水温全年变化不大,平均温度范围为2月的21.9°C至7月的29.4°C。盐度方面,由于琉球海流的潜流结构,营养盐输送量和黑潮相当,除黑潮外,琉球海域的盐度还受到宫古海峡以南的西向流、冲绳群岛和奄美群岛东面的西向流的影响,当地水域盐度为约34.63。
琉球群岛两侧水团因为地形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中冲绳海槽一侧水团由于大陆/岛屿物质输入的εNd值相对较低,该侧水团的εNd值低于太平洋一侧,并且其εNd剖面相对模糊。琉球群岛冲绳海槽一侧的表层水的εNd值受到台湾河流流量以及海洋洋流(包括黑潮)的影响,变化较大;中层水体的特点是εNd值低(低至-8.2),这一情况可能归因于该水域沉积物羽流和浊积通量的影响;底层水的εNd值表明该水域的上升流和垂直流相互混合,其成分与中层水相似。
太平洋一侧的εNd剖面相对而言更为清晰,该侧的上层水域(深度低于300米)εNd值相对较高,中层水(深度400-600米)εNd值低至-7;在750米深度以下,水体εNd值增至-4,并在深度约2000米时保持恒定,其后εNd值略有下降。
土壤
琉球群岛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黄色赤红壤(又称国头真地)、红壤(又称岛尻真地)和灰褐色风化土壤,黄色赤红壤分布在冲绳岛北部,是酸性土壤,较贫瘠;红壤分布在冲绳岛南部,由琉球石灰岩风化而成,具有弱碱性,易透水,腐殖质含量低,较贫瘠;风化土壤广泛分布于琉球群岛的各个部分,以新第三纪泥岩为材料,矿物质含量丰富,保水力和吸附力强,较肥沃。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琉球群岛森林资源十分丰富,集中分布在冲绳岛北部和八重山地域的西表岛,森林资源储量为875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占85%。
渔业资源
琉球群岛位于印澳群岛热点地区的北部边缘地区,拥有日本最多样化的鱼类群落,生活有1544种海洋鱼类,水产资源丰富,其中主要的经济类水产包括对虾、菱鳍乌贼、金枪鱼等。
矿产资源
琉球群岛的金属矿产资源匮乏,仅限于硫磺等。但天然气储量丰富。当地的天然气资源是通过地质作用形成,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和冲绳海槽的活动形成了弧前盆地,其沉积而成的地层含有水溶性天然气。根据日本地质调查所在1960-1969年的10年间对琉球群岛南部地区的天然气储量调查,这一地区储藏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不过由于领土争议问题,当地的天然气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开采。
生物多样性
琉球群岛位处两个动物分区的交汇处,渡濑线(Watase's Line)以北的大隅诸岛属于古北界生物区(Palearctic realm),以南的岛屿则为东洋界生物区(Indomalayan realm)的北界。当地生物物种的扩散是通过海洋而非陆桥传播,并且具体的物种分布受到岛屿面积的影响。
植物
琉球群岛有超过1600种植物物种,自然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乔木有长果锥(锥栗属 sieboldii)、冲绳白背栎(Quercus miyagii)、猪脚楠(Persea thunbergii)、琉球木荷(Schima wallichii 亚种 liukiuensis)等,在屋久岛的山林中,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日本扁柏(Chamaecyparis obtusa)、日本铁杉(铁杉属 sieboldii)、日本冷杉(冷杉属 firma)与海拔1200米以上的阔叶常绿乔木混杂在一起。岛屿的沿海和沼泽植物群落则包括热带太平洋特有的植物物种,其中包括厚藤(Ipomoea pes-caprae)、鬣刺(鬣刺属 littoreus)、恒春黄槿(Thespesia populnea)等;红树林物种包括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等。琉球群岛生存有多种特有物种,其中包括在大陆灭绝并仅在岛上生存的残余特有物种,以及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化以适应每个岛屿特定环境的新特有物种,石垣岛、西表岛上特有的棕榈树种琉球椰子(Satakentia liukiuensis)为琉球椰属(Satakentia)下唯一的物种。
动物
琉球群岛的特有物种率高达58%,约有26种陆生哺乳动物,约占日本105种本土陆生哺乳动物的25%,代表性物种包括琉球鼠(Diplothrix legata)等;522种鸟类,其中特有物种6种,2种仅在当地繁衍,代表性物种包括阿迈地(地鸫属 major)、琉球丘鹬(Scolopax mira)、冲绳秧鸡(Hypotaenidia okinawae)等;鱼类方面,琉球群岛位于印澳群岛热点地区的北部边缘地区,拥有日本最多样化的鱼类群落,生活有1544种海洋鱼类,代表性的本土物种包括刺公鳀(Encrasicholina punctifer)、沉氏双线(Enneapterygius cheni)等;80种爬行动物,代表物种包括琉球睑虎 (Goniurosaurus kuroiwae)、先岛草蜥(Takydromus dorsalis)等;6种两栖动物,代表性物种包括日本树蛙(Buergeria japonica)。
截至2023年,琉球群岛共有97种保护动物,其中日本国定保护物种45种,冲绳县定保护物种52种,国定的有冲绳啄木鸟(Sapheopipo noguchii)、西表山猫(Felis iriomotensis)、日本歌鸲(Larvivora akahige)等;县定的有双尾蛱蝶(Polyura eudamippus)、琉球棘螈(棘螈属 andersoni)、豹纹壁虎(Eublepharis macularius)等。
自然保护区
琉球群岛设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奄美大岛、德之岛、冲绳岛北部、西表岛四个地区作为一个整体,于2021年7月被注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该保护区占地426.98平方千米,由奄美大岛、德之岛、冲绳岛北部、西表岛四个地区组成,这四个地区在中国东海和菲律宾海的边界上形成一个弧形。保护区内的最高峰是位于奄美大岛的汤湾岳(ゆわんだけ),海拔694米。这些岛屿完全无人居住,存在至少1819种维管植物、21种陆生哺乳动物、394种鸟类、267种内陆水域鱼类、36种陆生爬行动物和21种两栖动物。其中包括日本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约57%的陆生脊椎动物、44%的日本特有物种以及36%的日本全球濒危脊椎动物,全球濒危特有物种比例极高(陆生哺乳动物比例62%,陆生爬行动物64%,两栖动物86%,内陆水蟹100%),其中包括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没有近亲物种的濒危动物琉球兔(Pentalagus furnessi)和琉球鼠。这一遗产地的5种哺乳动物、3种鸟类和3种两栖动物已被确定为“具有独特进化意义的全球濒危动物”,此外每个岛屿还有多种尚未在其它地区发现过的特有物种。
自然灾害
琉球群岛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为地震和台风带来的暴风雨。
琉球群岛位于菲律宾海板块沿琉球海沟向西北俯冲的琉球弧上,板块运动活跃,为地震多发地。除此之外,由于菲律宾海板块造成板块断层,当地多发慢滑移事件(SSE),并引发引发大型俯冲地震,其中2005年、2009年和2015年首次观测到的慢滑事件引发了琉球断层界面的下倾。2022年3月25日,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将九州东南部日向滩至琉球群岛地区发生大地震的最大假设从7级提高到8级左右。
1771年4月24日,琉球国发生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属于海沟型地震,史称“八重山地震”,震级约为理氏8级,震后引发了琉球历史上最强破坏力的巨大海啸,海啸高度约80米,在石垣岛与宫古岛地区分别造成8439人和2548人死亡。
2023年10月16日18时42分,在琉球群岛西南部(北纬25.0度,东经125.7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
琉球群岛为台风多发地,有“台风银座”(たいふうぎんざ)之称。根据日本气象厅的数据,从1981年到2010年,琉球群岛平均每年台风数量为25.6次,台风数量从7月到10月增加,8月台风数量最多,而强台风出现的频率为9月最高。8月左右,台风向北移动,台风区域的北界为菲律宾北部海域,但与此同时,到达冲绳县附近的台风强度不断增加;9月左右,存在一个由西向东变化的台风路径(称为台风的转折点),该台风8月在日本本州岛附近移动,9月向南移动到琉球群岛。在这个转折点上,台风通常移动速度最慢,持续最久,且强度最大,使得9月成为琉球群岛的台风高峰期。2020年,超强台风美莎克经过琉球群岛,并在冲绳岛附近达到峰值强度。美莎克台风经过冲绳岛时,风速达到每小时100-130千米,在冲绳岛南部的南城市(なんじょうし)测得的峰值风速为每小时163千米,九米岛机场测得的峰值风速为每小时195千米。此次台风在琉球群岛地区造成大雨以及停电,并造成43人死亡,佐贺县(さがけん)的农业损失达到6.09亿日元。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上古时代
早在石器时代,山下町洞人和港川人就已出现在冲绳本岛,考古学家推测现代的琉球人主要是公元7世纪至11世纪之间从九州岛南下的弥生人的后裔。
三山时代
琉球历史学家东恩纳宽惇(ひがしおんな かんじゅん)等认为,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琉球群岛出现了农耕文化的痕迹,大约在10世纪至12世纪前后,琉球群岛从原始社会步入早期的氏族社会时代,琉球群岛上开始出现了国家。这一时期以冲绳岛为中心,琉球群岛形成了史称“天孙王朝”“舜天王朝”和“英祖王朝”的早期国家,同时在琉球群岛的主要岛屿上也形成了一些被称为“按司”的地方豪族筑城割据的小国。据琉球王国官修史书《中山世谱》记载,在14世纪初各地按司逐渐被三大按司所统一,琉球群岛进入“三山时代”。
1322年,羽地按司怕尼芝(Hanishi)在琉球本岛北部建立“北山王国”(Hokuzan),其势力范围涉及到琉球群岛东北部奄美群岛的部分岛屿。1337 年,大里按司承察度(Shōsatto)在琉球本岛南部建立“山南王国”(Sannan)。1349年,英祖王朝第五代国王西威(Seii)病逝后,世子年幼,母后乱政。诸按司废世子,推举浦添按司察度(Satto)为王,1350年,察度即位后称中山王,建立了“中山王国”(Chūzan)。察度王死后,世子武宁(Bunei)继位。
琉球王国时代
1406年,武宁被佐敷按司尚巴志王(Hashi)推翻,巴志自立为中山国王,并于1416年和1429年分别征服了北山王国和山南王国,结束了持续100 多年的“三山时代”,统一了琉球群岛。1430年,朱瞻基赐巴志姓为尚氏。尚巴志建都首里(Shuri),成为统一后的琉球王国的第一代国王,建立了第一尚氏王朝(First Shō dynasty)。
1469年,琉球发生内乱,尚德王(Shō Toku)被杀,第一尚氏王朝灭亡。1470年,伊是名岛出身的宫中御锁侧官(管理财务的宫廷官员)内间金丸(Uchima Kanemaru)被群臣推举为君,改名为尚圆王(Shō En),并于1471年以“世子”的身份向明朝报告“父丧”。1472年,明朝使臣册封尚圆为王,史称“第二尚氏王朝”(Second Shō dynasty)。
内藩时期
1609年,日本江户幕府(とくがわばくふ)派萨摩藩(さつまはん)率军侵略琉球王国,萨摩军攻占首里王城后,大劫七日,一切可动财物,全部装箱运走。还将琉球国王尚宁王(Shō Nei)等百余人俘至鹿儿岛县(かごしま),直至1611年九月十九日,尚宁王被迫与萨摩藩签订《掟十五条》(掟十五ヶ条),承认萨摩藩对琉球的控制。同时将奄美五岛(即喜界岛、德之岛、奄美大岛、冲永良部岛和与论岛)划归萨摩藩直辖,才得以释放生还。此外,琉球还被迫遣使见幕府将军,此举被称为“上江户”。此后,岛津氏(しまづし)成为中琉贸易的掌控者。从此琉球王国进入了“一国两属”时期。不过出于琉球在中日之间的特殊位置考虑,江户幕府和萨摩藩虽把琉球纳入了日本的朝贡体系之中,但在对外关系上,对琉球王国的存在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因此琉球虽然受到江户幕府和萨摩藩的控制,但本身拥有独立的体制和文化,中琉间封贡体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1875年7月10日,在大久保利通(おおくぼ としみち)的直接指挥下,日本内务大丞松田道之(まつだ みちゆき)等抵达琉球那霸(Naha),禁止琉球向中国朝贡、派遣使节,琉球藩王更替时,禁止接受中国册封。此外,琉球王国应奉行日本年号,年中礼仪应当遵照布告行事;在琉球设置镇台分营;要求琉球王朝见日本天皇谢恩,按照另纸规定,实行藩制改革等。对此,琉球方面反复与松田道之交涉,不肯断绝与中国的关系,要求保持琉球国体、政体。
琉球灭国
1879年1月25日,日本为避免琉球问题国际化,派遣松田道之第二次出使琉球,督责琉球断绝与中国关系,并向日本交接裁判事宜。在琉球国王拒不从命后,松田道之于2月4日离开琉球返回东京。2月18日,日本政府决定“处分”琉球;3月8日,日本政府决定派遣松田道之第三次出使琉球;3月27日,松田向琉球王代理尚弼(Shō Hitsu)宣布废藩决定,命令交出有关土地、人民等一切文书,并下令琉球王尚泰(Shō Tai)移居东京。4月4日,日本宣布琉球改为冲绳县,日本人锅岛直彬(なべしま なおよし)为第一任县令。5月27日,尚泰王被迫抱病前往东京,琉球王国灭亡。
日据时代
1880年,清政府邀请美国前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Ulysses S. Grant)作出调停,建议日本把琉球划分成三部分:北方岛屿作为日本的领土,冲绳岛及周边岛屿作为琉球国,而南部的先岛诸岛则作为中国的领土。清政府原先同意该案,但遭到希望复国的在华琉球流亡者再三反对,因此该案最后未签署。1901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去世。
美国占领时代
1945年3月,54.5万美军攻打冲绳岛,该战役持续了3个月,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一次大型战役,共有20万人丧生,其中包括约1.2万名美国军队官兵、9.4万名日军和9.4万名冲绳平民。在此次战役中遇难的日本平民,多数人是被日军屠杀或强迫自杀,而不是死于美军的炮火之下。
二战结束后,琉球群岛被美军占领。1945年3月至12月期间,美军按照古代琉球王国统治过的岛屿确定了北纬30度以南包括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冲绳县诸岛(包括庆良间诸岛)、先岛诸岛(包括宫古列岛、八重山群岛)和大东诸岛在内的早期军管区范围。1946年2月2日,盟军总司令部宣布对琉球群岛实施军事管理。
日本复管时代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东西美苏冷战对抗中,美国出于遏制中、苏的战略考虑开始扶持日本。1952年2月10日,美国将吐噶喇列岛“归还”给日本;1953年12月25日,美国将奄美群岛“归还”给日本;1972年5月15日,根据《美国与日本国关于琉球诸岛和大东诸岛的协定》,美国将琉球群岛的施政权“归还”给日本。日本恢复了对琉球群岛的统治,冲绳县再次成立。
琉球群岛移交日本后,当地经济依旧落后于日本本土,美军的军事设施对当地经济及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又因为美国军队的存在使到琉球王国群岛成为美苏冷战期间最危险的地区之一。琉球人反美情绪及独立思想开始涌现,而美军在琉球群岛的犯罪,例如1995年冲绳县一名十二岁少女被美军强奸及麦可·布朗冲绳非礼事件(Michael Brown Okinawa assault incident),在琉球群岛各地触发多次反美运动。
2000年,八大工业国组织高峰会议(G8峰会)在冲绳名护市举行。
2023年5月1日12时22分左右,日本琉球群岛冲绳县本岛近海发生6.2级地震,最大震感为2,震源深度10千米。2023年7月7日,琉球群岛冲绳县8个市民团体6日举行记者会并签署声明,共同反对将福岛第一核电厂核污染水排放大海。2023年8月,日本民众再次在日本防卫省门前举行抗议活动,要求美军将基地迁出冲绳县。
人口
截至2020年底,琉球群岛总人口约为150.09万人,其中冲绳县总人口约为146万人,归属于鹿儿岛县的奄美市人口为4.09万人。
琉球群岛大多数人口为琉球人,随美国军事基地的建立,当地有越来越多的美日混血儿童,其中包括冲绳县现任知事玉城丹尼(たまきデニー)。除琉球人外,琉球群岛内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日本本土的大和民族,由于日本政府不承认琉球人为独立族群,因此很难确定确切的人口数量(一说琉球人总数约在150万人左右)。总体而言,琉球群岛居民的总体民族认同相当分裂,根据琉球大学副教授林泉忠进行的电话调查,冲绳县地区40.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冲绳人”(生活在冲绳地区的琉球人自称为“冲绳人”),21.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日本人”,36.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既是冲绳人也是日本人。
语言
现今,琉球群岛人们在正式场合一般使用日语,而在民间则大多使用带有琉球口音的日本语,即“冲绳大和语”。琉球人的本民族语言被统称为琉球语,琉球语与日本语有亲缘关系,属于日琉语系,其下分为多种方言,其中以冲绳中央方言为标准。目前仅有数千人使用琉球语,而且多为年长人士,因此琉球语有衰亡的趋势。
宗教
琉球人固有的宗教信仰为琉球神道,以龙宫信仰、妹神信仰、御岳信仰、祖灵崇拜等为核心。琉球人认为大海的彼岸有龙宫存在,每当人死后,灵魂就会渡往龙宫,保佑其在世的亲人平安富贵、五谷丰登。因此,像中国人一样,琉球人亦对死去的亲人十分尊敬,设牌位供奉并定期祭祀。琉球人认为女性对神鬼是有灵感的,因此十分尊敬妹神。定期祭祀神明、施行巫术等事情亦只能由女性参与,这些女性称为祝女或民间灵媒师。
古代琉球国在首都首里城设有闻得大君御殿、首里殿内、真壁殿内、仪保殿内四位高级祝女,称一本社三末社;其下为高级神女三十三君,再下为各地的祝女殿内。王府通过任命高级祝女来控制全国宗教。
琉球人亦对自然界的一些山川、泉水、森林十分尊敬,是为御岳信仰。琉球人对御岳的信仰,同中国人对土地神的信仰相似。
受日本文化影响,琉球人亦尊崇一些日本神道教的神。据《中山世谱》记载,1451年,第一尚氏王朝的尚金福王命令摄政怀机在那霸的若狭町建立了琉球史上第一个神社。
琉球人亦尊崇道教。至于琉球人何时开始信仰道教,史籍缺乏相关记载。根据《中山传信录》记载,古代琉球虽然没有道士,但民间亦有祭灶、祭祖、扫墓的习俗。
佛教在琉球王国传播的历史悠久。据《中山世谱》记载,琉球英祖王在位时期,禅鉴来到琉球,于浦添以西建立极乐寺。这被视为琉球佛教之始。在第二尚氏王朝时期,琉球的佛教达到鼎盛,圆觉寺、天王寺、天界寺并称为“琉球三大寺”。此外,那霸的崇元寺在当时亦颇有名。而据《中山传信录》记载,琉球人的佛教分为临济宗和真言宗两种。
1622年,基督教传教士乘坐“南蛮船”来到八重山传教,是为琉球群岛基督教的传教之始。但当时日本江户幕府禁止基督教的传播,在萨摩藩的压力下,作为附庸国的琉球王国不得不开始禁教。直到1846年,琉球在英国皇家海军的武力下同意伯德令传教。伯德令用琉球语翻译了《圣经》,基督教得以在琉球人中传播。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琉球群岛除吐噶喇群岛、奄美群岛属鹿儿岛县管辖外,其余岛屿属于日本冲绳县管辖。
冲绳县共有11个市、11个町与19个村,共计41个二级行政区。
鹿儿岛县管辖的吐噶喇列岛和奄美群岛行政区划由1个市、9个町、3个村构成。其中,吐噶喇列岛的行政区划为十岛村;奄美诸岛的行政区划为奄美市,濑户内町、龙乡町,宇检村、大和村(奄美大岛);喜界町(喜界岛),天城町、伊仙町、徳之岛町(德之岛),与论町(与论岛),和泊町、知名町(冲永良部岛)。
主要城市
那霸市(なはし)位于冲绳岛南部西海岸,人口约32万,是冲绳县县厅所在地和琉球群岛人口最多城市。那霸市是冲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国际机场那霸机场和连接冲绳县外及附近离岛的那霸港。那霸市是日本都道府县厅所在地城市中面积最小的城市,也是日本首都圈和近畿地区之外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那霸机场占那霸市辖区面积的8%以上,再加上驻日美军设施和那霸港的民用设施的话,实际可用于都市活动的面积更小。
名护市(なごし)位于冲绳本岛的中北部,是冲绳本岛北半地区唯一的市,同时拥有冲绳岛东侧和西侧的海岸,人口约6.4万人。市中心靠近西海岸名护湾。产业包括花卉、果树、蔬菜的栽培,渔业、虾养殖业。2000年G8高峰会曾经在此举行。
奄美市(あまみし)是日本鹿儿岛县辖下的一个城市,位于奄美群岛的奄美大岛中部及北部地区,距离鹿儿岛市约383公里。前身是名濑市;在2006年3月20日,名濑市与住用村和笠利町合并为新设置的奄美市。奄美市的人口与经济规模在鹿儿岛县所有的离岛市町村中是最大的,也是奄美群岛的经济中心,辖区面积约占奄美大岛总面积的四成。
军事
美军驻军情况
冲绳岛位于琉球群岛中心,是群岛中第一大岛,仅占日本国土面积的0.6%,但驻日美军军事设施及军事人员超70%都驻扎在此。美国军队在冲绳县设有2个基地,分别为嘉手纳空军基地(Kadena Air Base)与普天间海军陆战队航空基地(Marine Corps Air Station Futenma),这两个基地面朝东亚大陆,背靠西太平洋,与横须贺、佐世保市等美军基地相呼应,被美国称作“太平洋基石”,主要用于支援美军海上及陆上作战。近年来,冲绳县基地发展受到认同、合法性困境,以及受到多国导弹射程半径范围覆盖,陷入发展困境。
相关抗议
2010年,美日两国达成将普天间基地搬迁到名护市施瓦布营的协议,引发冲绳县民的强烈不满,抗议活动不断。美军的犯罪问题是冲绳县民反对美国军队基地的另一大原因。自冲绳返还至2015年,冲绳县内的美军犯罪件数已累计达5896次。2016年,在宇流麻市发生美军军属强奸杀人事件,引发当地民众的强烈抗议。但另一方面,美军基地是冲绳县第二大就业提供机构。但美军基地在冲绳县经济中有占据了重要地位。
据NHK在2017年的调查,25.7%的冲绳人希望全面撤除县内的美军基地、50.6%则希望减少至和日本本土同样水准。26.5%赞成普天间基地搬迁到名护市,62.6%反对。据2015年冲绳县的调查,42.2%的冲绳人对美国没有亲近感、55.4%的冲绳人对美国有亲近感。2019年2月24日,冲绳县举办是否赞成在边野古修建美国军队基地而填海的县民投票。这次公投的投票率有52.48%,其中71.74%反对为修建美军基地而在边野古填海,18.99%支持,8.70%不支持亦不反对。
交通
海运
琉球群岛绝大部分地区所在的冲绳县主要港口有那霸港和石垣港。那霸港有开往鹿儿岛市港的客运航线。石垣港的可以航线则以冲绳县内各岛之间的航线为主,并有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的邮轮停靠。各离岛之间的航线是当地民众重要的生活出行方式。
那霸港(なはこう)位于国场川的入海口。最初那霸港仅指那霸市的那霸埠头,后来,那霸港成为那霸埠头、泊埠头(原泊港)、新港埠头(原安谢港)的总称。该港口由冲绳县、那霸市、浦添市联合组成的特别地方公共团体(一部事务组合)管理。
美国托管琉球之后,那霸港成为美国军队的军港,可容纳20000吨级军舰,而泊港则可容纳3000吨级。1954年,美军将那霸港归还琉球政府,那霸港成为民用港口。1969年,在安谢港原址开工建设港口,称为那霸新港。1972年,冲绳返还后,那霸港与泊港、那霸新港三个埠头合并,总称为那霸港,并被日本的《港湾法》列为重要港湾。
石垣港(いしがきこう)是位于冲绳县石垣市的重要港湾,港湾管理单位是石垣市,是日本最南端的重要港湾、八重山群岛中心港,也是作为从冲绳与日本各地之间旅客往返的据点;与中国台湾之间互有贸易往来。
航空
琉球群岛绝大部分地区所在的冲绳县内有那霸市、新石垣、宫古、久米岛、与那国、多良间、南大东、粟国、北大东村、庆良间、波照间、伊江岛、下地岛共13个机场。
那霸机场竣工于1933年,是国际机场,设有国内线、国际线和LCC三个客运航厦和货运航厦,运行有前往日本各主要都市和冲绳县主要离岛的日本国内航线,以及前往韩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泰国10个城市的国际航线。2022年,那霸机场的旅客数超过1622万人次,是日本所有机场中旅客数第六多的机场。
主权归属问题
琉球群岛的主权争议
根据1951年9月8日签订的《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日本除了承认朝鲜独立、放弃台湾、澎湖、千岛群岛、库页岛南部、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地的所有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外,日还同意美国对于琉球群岛等岛屿交付联合国托管的提议。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东西冷战对抗中,美国出于遏制中、苏的战略考虑开始扶持日本。1952年2月10日,美国将吐噶喇列岛“归还”给日本。1953年12月25日,美国又将奄美群岛“归还”给日本。1972年5月15日,根据《美国与日本国关于琉球诸岛和大东诸岛的协定》,美国将琉球群岛的施政权“归还”给日本。
对于1970年美国私授日本行使琉球群岛的行政权的行为,中国政府认为其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相悖,应是非法无效。美国政府也多次在公开场合称1972年5月15日根据“美国与日本国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协定”交还给日本的只是琉球诸岛和大东诸岛的施政权,而非主权,因此有学者认为日本不能像主张对琉球群岛北部的吐噶喇列岛和东北部的奄美群岛的“主权”那样,主张对“冲绳群岛”的主权。
琉球独立运动
1945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一些琉球王国族认为随着日本战败,盟军应帮助琉球复国而不是把主权归还日本。然而,根据1971年的《冲绳归还协定》,琉球群岛于1972年5月15日将正式归还日本。1952年签署的美日安保条约规定美国继续在日本驻军,美国将继续在冲绳岛大量驻军,这些事件为追求冲绳县独立的新政治激进主义奠定了基础。琉球独立运动活动家认为,无论是1609年日本萨摩藩的侵略,还是明治时期设立的冲绳县,都是对琉球王国的殖民吞并。活动家强烈批评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对琉球王国人民和领土的虐待从未停止,当中包括美国使用冲绳岛土地作为大型军事基地一事。冲绳仅占日本领土的0.6%,但美国军队的驻军却占了冲绳县的10.4%,即整个琉球群岛的18.8-20%。
多年来美军在琉球群岛的活动成为了琉球独立运动活动家的关注重点,美军人员在冲绳县犯下多起罪行,其中最著名的是1995年的驻冲绳美军强奸12岁少女事件和麦可·布朗冲绳非礼事件。美国军队的持续存在现今仍是争论的焦点,尤其是针对普天间空军基地的争论。美国军方并未能兑现在1996年作出的减少驻军的承诺,独立运动家还强调日本接受的美国基地对群岛环境的影响。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驻扎在琉球群岛的美国军队对当地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2016年,冲绳县地方当局的检测就发现嘉手纳空军基地附近河流中的PFAS含量很高,琉球群岛的百姓第一次意识到他们的岛屿被PFAS污染,这一发现促使当局对岛上军事设施周围展开进一步的检查,结果发现泉水、鱼类和农田中的PFAS含量均偏高。冲绳县官员在岛上的饮用水中发现了PFAS,水源是嘉手纳空军基地附近河流和该基地底下的一个蓄水层。峰值水平是万亿分之120,即120ppt;作为对照,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建议的最高水平是70ppt。受污染的饮用水供应7个城市,包括45万冲绳人、数以千计的美国军人及家属,在疫情暴发前还有数百万外国游客。对经常饮用这些水的居民进行的体检显示,PFAS化合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已是日本平均水平的53倍。
随着旅游业的繁荣,琉球群岛部分岛屿正在努力应对游客带来的垃圾增多和环境破坏等问题,以冲绳本岛的那霸为例,这个人口刚过30万的小城,自从2016年3月游客激增之后,产生了大约10万吨垃圾,其中大多为食物垃圾,政府已对各家酒店和餐厅提出倡议,希望严格控制食物浪费现象。
琉球群岛冲绳群岛周围环绕着清澈温暖的海水和丰富的珊瑚礁,但珊瑚礁很容易受到各种外界侵入影响生存,包括会吃掉大面积硬珊瑚的长棘海星、营养过剩导致的藻华现象、受到大雨冲刷流入海中的红土,以及可能使珊瑚礁上覆满碎屑的开发工程等。 此外,全球暖化导致水温升高,进而导致琉球群岛冲绳群岛海域珊瑚产生白化现象,温度过高的海水导致珊瑚组织内部的藻类流失,珊瑚失去其主要养分来源,就会慢慢死亡,除了全球暖化和其他人为的威胁外,珊瑚礁也可能因商业捕鱼、不良潜水行为或珊瑚的采集而受到严重破坏。
环境保护
2003年至2018年间,日本纳税人花了130亿日元(约合1.24亿美元)清理冲绳岛上的前美国军队基地,其中许多基地受到二噁英、石棉和铅等有害物质污染。而至于PFAS,日本已经花了数百万美元改进冲绳岛主要处理厂的过滤装置,以设法降低其在饮用水中的含量。
琉球群岛生物资源丰富,是许多特有动植物的家园。对此,冲绳县政府制定了《冲绳县永续发展目标推动方针》。其中碳补偿是冲绳县为环境做出贡献的具体措施之一。冲绳观光会议局(OCVB)在制作环保袋时,针对原料采购、制造、运送等会排放二氧化碳的环节实行碳补偿,以平衡二氧化碳的排放。碳补偿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另外,在碳补偿过程中,冲绳也引进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设备,并进行森林维护。
琉球群岛冲绳群岛恩纳村的居民从1999年开始积极展开珊瑚礁保护工作,2003年成功将人工养殖的珊瑚放归大海。随着时间的演变,透过与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OIST)合作,他们不断改善珊瑚礁保护工作,如今,他们已经能够确认养殖珊瑚和野生珊瑚具有相同的遗传多样性。
风景名胜
重要景点
琉球王国城迹与相关遗产群
琉球王国的城堡以及相关遗产群(琉球王国のグスク及び連遺産群)包括琉球国时期遗留下来的两座石碑、五座城堡和两处考古遗址,这些建筑、遗址散布在冲绳岛,总面积为0.549平方千米,周围的缓冲区总面积为5.597平方千米。该遗址群和建筑群展示了琉球王国500多年的历史(公元12世纪至17世纪),为琉球传统建筑的代表,在此时期,琉球王国广泛地与外界进行交流,同时产生独特的琉球文化。遗址群中的城堡遗址体现了当时琉球王国的社会结构,而宗教建筑则反映了琉球王国的传统信仰。2000年,琉球王国的城堡以及相关遗产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斋场御岳
斋场御岳(シェーファウタキ)是位于琉球群岛南城市的史迹,为15世纪至16世纪由琉球王国尚真所建,由国家的最高神职闻得大君管理,是琉球国时期最高级的御岳(古代琉球国的一种宗教设施)。斋场御岳于2000年11月以琉球王国的城堡以及相关遗产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单中。
比地大瀑布
比地大瀑布(Hiji waterfall)位于冲绳岛北部国头郡,落差高度为25.7米,是冲绳本岛水量最丰富的瀑布,以冲绳本岛最高峰503米的与那霸岳为水源源头,下游为比地川河(Hiji river)。由于当地人口较少,自然环境保存相对完整,栖息有多种动物,包括冲绳啄木鸟(Dendrocopos noguchii)、琉球羽黑蜻蜓(Matrona basilaris japonica)、琉球龙蜥(Diploderma polygonatum)等,瀑布旁设有露营营地、徒步长廊等设施。
相关文化
琉球群岛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其代表文化冲绳县文化在保持了独自特色的同时,也受到日本文化、中华文化、美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冲绳传统音乐舞剧组踊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冲绳传统音乐舞剧组踊(Kumi Odori)是以台词为主并以歌曲与舞蹈来表现其精随的冲绳独自的歌舞剧。18世纪,被任命为琉球王府的踊奉行(舞蹈官职)的向受祐(Shō Juyū,1684-1734年),为了款待中国的册封使,以冲绳自古以来的艺能和故事等为基础,并且将日本本土的“能剧”“狂言”“歌舞伎”等作为参考,创作出这种戏曲,并于1719年在尚敬王(Shō Kei)册封仪式结束后的宴会中初次上演,约保存有70部组踊戏曲。2010年11月16日,组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艺术
文学
琉球群岛影响较大的文学作品是日本作家霜多正次(しもた せいじ)所著的小说《冲绳岛》,《冲绳岛》是一部社会政治问题小说,它描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冲绳人民为争取复归日本而进行斗争的情况。该作品中有很大篇幅涉及了古代冲绳县、即琉球王国的历史事件,回顾了几百年来冲绳人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不仅表现了反对美国殖民统治、要求回归日本的现象,还如实地反映了人们心中的祖国情结问题。
音乐
琉球群岛地区流行的音乐风格与日本传统音乐截然不同,被称之为“东方雷鬼音乐”,而冲绳县市又被称作“东方雷鬼音乐之都”,当地代表性的音乐家包括喜纳昌吉(きな しょうきち)。喜纳昌吉将冲绳本土音乐和西方音乐进行融合,发展出具备当地特色的特有风格。冲绳地区流行的冲绳民谣是从古典琉球音乐发展而来,以三弦琴为主要乐器,最初由工人阶级自行创作歌词,并进行演唱。
建筑
琉球群岛的传统建筑集中于琉球王国的核心区域冲绳岛,其特色是建筑的外围会有珊瑚礁和石灰岩以抵御台风的侵袭,而屋顶上通常会配上红色的瓦片,并用灰泥固定,以防止强风吹散瓦片。通向房屋的大门口通常不设门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石灰岩建造而成的石中式屏风,这样的墙除了可以抵御台风来临时的强风吹拂,也能在外部空间和室内之间实现隔断。建筑的主楼没有任何入口,然而透过外部走廊的延伸和相连性,人们可以从庭园(Naa)进入室内,因此若想进入室内,必须通过庭园才能够进入。在主楼的边缘通常会建造一种被称为雨端的屋檐,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打进屋内,也能防止阳光直射入室内,同时此种屋檐也能够消除室内外的界限感,打造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舒适感。
空手道
空手道武术(からてどう)相传起源于琉球群岛的冲绳县地区,为琉球传统武术。1609年,琉球被日本入侵,江户幕府在当地颁布禁令,明文禁止当地居民携带武器,其后当地居民发展出空手道的武术形式,并正式以“空手”命名这种武术,经过数百年的演变,这种武术成为琉球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关空手道的动作以及道馆创立的各种规则越来越宽松,使得道馆可以较为自由地创建招式,使得当时的空手道快速发展,如今,冲绳县被视为空手道的精神中心。
手工艺品
琉球陶器
琉球群岛的传统陶器“琉球烧”(Yachimun)受到了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陶瓷技术的影响。琉球烧最早出现于12世纪至15世纪,自12世纪以来,德之岛制造的龟烧(Kamuiyaki ware)开始在琉球群岛被广泛使用。在浦添城(うらそえじょう)出土的刻有“阴水鸡”字样的高丽瓦可能是在1273年或1153年烧制的,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块高丽瓦是在琉球群岛还是朝鲜半岛被烧制的。在浦添市的发掘现场发现了14世纪下半叶到15世纪上半叶的疑似高丽瓦窑遗址。16世纪,据说是琉球王国第一个瓦工的渡嘉敷村三良(とかしきさんらあ)从中原地区前往琉球。在尚永王时代,任命汪永泽为第一任瓦奉行。在14世纪下半叶之后与中国和东南亚的贸易开始兴起,大量的碗、罐被带到琉球,同时烧制陶器的方法也一起输入。
1616年,当时还是世子的尚丰王(Shō Hō)请来朝鲜陶工张献功(ちょう けんこう)在涌田制作陶器,发展出“涌田烧”,与此同时,在读谷村的喜名也出现被称作“喜名烧”的古窑,1670年左右开始大量生产以粗陶为主从水缸和酒缸到油壶等各种类型的陶器,并曾出土了一件刻有“康熙九年”字样的喜名烧橱子瓮。除此之外,当地还有知花窑、宝口窑等古窑。1670年,尚质王(Shō Shitsu)派遣宿蓝田(しゅく らんでん)从清代引进彩陶技术;1682年,尚贞王(Shō Tei)将涌田窑、知花窑、宝口窑合并为壶屋窑,此后壶屋窑成为琉球烧的生产中心,其产品用于国内消费和贸易。
琉球烧可大致分为本土风格的“荒烧”和从东亚大陆引进的“上烧”两种类型,荒烧的烘烤温度在1000摄氏度且不上釉,直接使用含铁黏土烧制而成,外观粗糙,以盛放水和酒的罐子为主;上烧用白色粘土上色上釉,产品有碗、盘、罐等日用品,还有泡盛酒的酒具。大多在烧后用钉雕或线雕雕刻图案,描绘的图案种类繁多,有动植物、山水、抽象图案等,其中以鱼纹为最多。琉球烧主要用于餐具、器皿和屋顶瓦片,还特别以制作当地特色器具橱子瓮和风狮爷而闻名。
琉球玻璃
琉球玻璃的生产始于明治初期(1868–1912),起初琉球玻璃仅作为日用品使用,且多为无色玻璃,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军在冲绳丢弃的大量软饮料瓶被当地工匠重新制作成玻璃杯,这种玻璃工艺品受到美国人欢迎,并带回美国。其后琉球玻璃作为旅游纪念品越来越受欢迎,并已成为当地著名的工艺品。琉球玻璃的特点为色彩鲜艳、设计独特、杯壁相对较厚且形状不均匀,但非常实用。
喜如嘉芭蕉布
喜如嘉芭蕉布(喜如嘉の芭蕉布)是冲绳地区的传统纺织品,由冲绳群岛所生产的芭蕉纤维所制而成。制作一卷标准的芭蕉布线需要使用40多棵树,且从收割到编织的过程完全纯手工进行,质地轻盈,线条简洁。现今芭蕉布已经很少被用来制作和服,但仍常被用以制成领带或手提包等配件,喜如嘉芭蕉布是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参考资料
琉球群岛.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4-05-06
琉球列島.kahaku.2024-05-08
琉球群岛的地理环境与空间特征.先晓书院.2024-01-22
RYUKYU ISLANDS.factsanddetails.2024-05-06
那霸市概况.那霸市.2024-01-23
名護市概要.名護市共网站.2024-01-23
奄美市の紹介.奄美市.2024-01-23
冲绳县发布最新人口数据.微博.2024-01-26
奄美市.奄美市政府官方网站.2024-01-22
An Introduction to Ryukyuan Languages.aa-ken.2024-01-22
A Marine’s Son Takes On U.S. Military Bases in Okinawa.纽约时报.2024-01-22
The Indigenous World 2023: Japan.iwgia.2024-01-22
琉球の宗教.青空文库.2024-01-23
19世紀の琉球に伝道した英宣教医.琉球大学.2024-01-23
奄美群岛.日本国家旅游局.2024-01-22
2020 Population Census.e-stat.2024-05-08
浦内川(西表岛).冲绳县.2024-01-26
沖縄地域研究センター近傍の浦内川河口で撮影したマングローブ林のタイムラプス動画をYouTubeに公開しました.u-tokai..2024-05-07
比謝川水系河川整備基本方針.okinawa.2024-05-07
The widespread misconception about the Japanese major biogeographic boundary, the Watase line (Tokara gap), revealed by bibliographic and beta diversity analyses.biorxiv.2024-05-07
Galapagos of the Orient Nature and Endemic Species in Okinawa.ocvb.2024-05-08
中日关系:北京打“冲绳牌”的政治战略.BBC.2024-01-22
为什么要坚决支持琉球独立?.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2024-01-22
传统文化. Okinawa Convention & Visitors Bureau.2024-01-22
冲绳戏剧.国立劇場おきなわ運営財団.2024-01-22
Gusuku Sites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the Kingdom of Ryukyu.unesco.2024-05-08
传颂琉球王国荣华史的世界遗产.首里城公园.2024-01-22
Sefa Utaki (Sacred site).visitokinawajapan.2024-01-22
比地大瀑布--冲绳本岛水量最丰富的瀑布.tabirai.2024-01-22
冲绳.九州旅客船協会連合会.2024-01-22
沖縄県の空港.沖縄県.2024-01-22
日本冲绳本岛近海发生6.2级地震.腾讯网.2024-01-26
冲绳民众与舆论强烈反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人民网.2023-07-26
· 日本民众强烈要求美军基地迁出冲绳.人民网.2024-01-22
琉球名称的演变与冲绳问题的产生.CCTV.2024-01-22
我が国の広域な地名及びその範囲についての調査研究.mlit.2024-05-20
給水制限の歴史.冲绳县企业局.2024-05-06
雨・雪について.jma.2024-05-06
名護、久米島でみぞれ 39年ぶり、本島は初の「雪」.ryukyushimpo.2024-05-06
平年値(年・月ごとの値).jma.2024-05-06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bimodal magmatism at the Okinawa Trough, an incipient back-arc basin.sciencedirect.2024-05-07
Seismic record of tectonic evolution and backarc rifting in the southern Ryukyu island arc system.sciencedirect.2024-05-06
TECTONICS OF THE RYUKYU ISLAND ARC.jst.2024-05-06
Geology and tectonics of the Ryukyu Islands.elsevier.2024-05-06
Geotectonic subdivision and areal extent of the Sangun belt, Inner Zone of Southwest Japan.wiley.2024-05-06
中琉球弧, 沖縄諸島のジュラ紀-白亜紀古世付加コンプレックスにおける海洋プレート層序の復元とユニット区分.jst.2024-05-07
A model for the motion of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consistent with NUVEL-1 and geological data.wiley.2024-05-07
Continuous GPS Array and Present-day Crustal Deformation of Japan.springer.2024-05-07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bimodal magmatism at the Okinawa Trough, an incipient back-arc basin.elsevier.2024-05-07
Seismic record of tectonic evolution and backarc rifting in the southern Ryukyu island arc system.elsevier.2024-05-07
Stratigraphy of the Triassic Formation in Okinawa-jima, Ryukyus.kyushu-u.2024-05-06
Geology of Ishigaki-shima, Ryukyu-retto.usgs.2024-05-06
Prか MioceneBasement Complex of Okinawa, and the Tedonic Belts of the Ryukyu Islands.kanazawa-u.2024-05-06
Waagenophyllum (Waagenophyllum) okinawense, a new Permian coral from Okinawa-jima, Ryukyu Islands : Paleontological Study of the Ryukyu Islands-VII.kyushu-u.2024-05-06
The Kyushu–Ryukyu Arc.geoscienceworld.2024-05-06
Geology and tectonics of the Ryukyu Islands.sciencedirect.2024-05-06
The radiolarian evidence for the accretion of the Fu-saki Formation with the inferred oceanic plate stratigraphy: A case of weakly-metamorphosed accretionary complex in Ishigaki Jima, southern Ryukyu Arc, Japan.sciencedirect.2024-05-06
Evolution and kinematics of an ancient décollement zone, mélange in the Shimanto accretionary complex of Okinawa Island, Ryukyu Arc.elsevier.2024-05-06
Early Pleistocene birth of the Okinawa Trough and Ryukyu Island Arc at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Pacific: evidence from Late Cenozoic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zonation.elsevier.2024-05-06
Early Pleistocene birth of the Okinawa Trough and Ryukyu Island Arc at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Pacific: evidence from Late Cenozoic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zonation.sciencedirect.2024-05-06
Smaller Foraminifera from the late Tertiary of southern Okinawa.usgs.2024-05-06
Geology and tectonics of the Ryukyu Islands.sciencedirect.2024-05-06
西 南 日 本 の 第 四 紀 地 轂 変 動.ndl.2024-05-06
全国都道府県市区町村別面積調.gsi.2024-05-07
平成27年全国都道府県市区町村別面積調 島面積.日本国土地理院.2024-01-26
冲绳岛防护线上的攻防战.《军事史林》中国知网.2023-07-23
地名集日本(GAZETTEER OF JAPAN).日本国土地理院.2023-07-25
沖繩最大的島嶼上有著國家公園和許多世界遺產景點,以及具代表性的島嶼文化.冲绳观光会议局.2023-07-26
自然科学紀行古水史跡編(10).affrc.2024-05-07
地质和土地利用条件对冲绳岛南部泉水区水质的影响.日本地理学会文摘.2023-08-23
塩川.okinawastory.2024-05-07
南大東島.okinawa.2024-05-07
福上湖.wec.2024-01-26
地域情勢と診断.okinawa.2024-05-07
比謝川.okinawa.2024-05-07
Ōike.mapio.2024-01-22
福地ダム.dammania.2024-05-07
福地ダム.damnet.2024-05-07
Key Features of Dams in Okinawa.ogb.2024-05-07
福地ダム上流洪水吐.ogb.2024-05-07
南西諸島の地下ダム流域における地下水流動・水質の現況と温暖化影響の検討.nilim.2024-05-07
探秘“海洋中的河流”.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2024-02-05
黑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24-02-05
watertemperature.watertemperature.2024-05-07
Characterization of water masses around the southern Ryukyu Islands based on isotopic compositions.springeropen.2024-05-07
Origins and Present Distribution of Fishes in Japan.springer.2024-05-08
沖縄島の成り立ちには南北で大きな違いがあることを発見.aist.2024-05-07
尖閣沖は原油や天然ガスの「宝庫」 でも、試掘権の申請は40年近く棚上げ.j-cast.2024-05-07
Distribution of Lucidophyll Oak-Laurel Forest Formation in Asia and Other Areas.jst.2024-05-08
Islands of Biodiversity.gov-online.2024-05-08
Ryu Kyu.avibase.2024-05-08
List of Marine Fishes reported from Ryukyu Islands.fishbase.2024-05-08
Ryukyu Islands.repfocus.2024-05-08
Feral Populations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in the Ryukyu Archipelago, Japan.docslib.2024-05-08
Amami-Oshima Island, Tokunoshima Island, Northern part of Okinawa Island, and Iriomote Island.unesco.2024-05-08
1771年八重山地震津波(明和の大津波).琉球大学理学部 中村卫研究室.2024-01-22
Potential of megathrust earthquakes along the southern Ryukyu Trench inferred from GNSS data.springeropen.2024-05-07
The Seismogenic Potential of the Southernmost Ryukyu Subduction Zone as Revealed by Historical Earthquakes and Slow Slip events.frontiersin.2024-05-07
日向灘及び南西諸島海溝周辺の地震活動の長期評価(第二版) .jishin.2024-05-07
琉球群岛西南部发生5.5级地震.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1-22
冲绳 气候・服装.jwide.2024-05-06
台風の平年値.jma.2024-05-06
Typhoon Maysak Could Be South Korea's Strongest Landfall in Years After Hammering Okinawa.weather.2024-05-08
Powerful Typhoon Maysak brings 100 mph winds to Okinawa, heads for super typhoon status and landfall in Korea.washingtonpost.2024-05-08
台風9号 農水産被害2億3640万円 沖縄本島と宮古島 サトウキビが9割.ryukyushimpo.2024-05-08
冲縄の歴史.沖縄県立総合教育センター.2024-01-26
第二尚氏王統.冲縄の歴史.2024-01-26
中国藩属国琉球是这样被日本吞并的.凤凰网.2024-01-22
琉球国覆灭史:日本强占 清廷没有全力保护(图).搜狐网.2024-01-22
琉球群岛不是日本领土.中国能源网.2024-01-22
The History of Okinawa.kadena.2024-01-26
二战冲绳战役:当地日本百姓曾被逼迫集体自戕.中国新闻网.2024-01-22
八国集团首脑峰会.新浪网.2024-01-22
沖縄住民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ー調査.blog16.2024-01-22
令 和 5 年 全国都道府県市区町村別面積調 (4月1日時点).日本 国土交通省国土地理院.2024-01-22
①市町村一览.冲绳县厅官方网站.2024-01-22
北部地域.冲绳县厅官方网站.2024-01-22
中部地域.冲绳县厅官方网站.2024-01-22
南部地域.冲绳县厅官方网站.2024-01-22
宮古・八重山地域.冲绳县厅官方网站.2024-01-22
普天間飛行場代替施設について.防衛省.2024-01-23
米軍構成員等による犯罪検挙状況 (PDF). .沖縄県.2024-01-23
数万人規模で抗議の県民大会、6月にも開催 オール沖縄会議. .沖縄タイムズ..2024-01-23
沖縄県における駐留軍等労働者の経済効果について.公共政策研究.2024-01-23
「復帰45年の沖縄」 調査.NHK.2024-01-23
平成 27 年度 地域安全保障に関する県民意識調査 .沖縄県.2024-01-23
投票結果速報 (PDF). .沖縄県.2024-01-23
石垣港 港湾計画 改訂.九州旅客船協会連合会.2024-01-22
那霸港管理组合.那霸港管理组合.2024-01-26
国土交通省石垣港湾事务所.国土交通省石垣港湾事务所.2024-01-26
空港の歴史.沖縄総合事務局.2024-01-22
フライト情報. 那覇空港.2024-01-22
就航路線..那覇空港.2024-01-22
【最新】2022年度・令和4年度 日本の空港旅客数ランキング.神戸空港.2024-01-22
Treaty of Peace with Japan (with two declarations). Signed at San Francisco, on 8 September 1951.联合国.2024-01-22
美媒披露:驻日美军基地“毒害”冲绳 45万人饮用水遭污染.央广网新闻.2023-07-26
日本冲绳游客数量直逼夏威夷 但作为最受欢迎的海岛它还需解决不少问题.界面新闻.2023-07-26
共同守护冲绳脆弱的珊瑚礁生态.visitokinawajapan.2024-01-22
冲绳及永续发展目标(SDGs).冲绳观光会议局.2023-07-26
比地大滝キャンプ場.yuiyui-k.2024-05-08
霜多正次小说《冲绳岛》中的祖国情结.《时代文学(下半月)》 中国知网.2023-07-24
冲绳市.日本国际旅游局.2023-07-26
冲绳的传统表演艺术.冲绳旅游局.2023-07-26
冲绳传统建筑.日本冲绳旅游局.2023-07-26
空手道的发源地.日本冲绳旅游局.2023-07-26
高麗系瓦の窯跡か.ryukyushimpo.2024-05-08
壺屋焼.okinawacrafts.2024-05-08
The Contrasts of Potters in Okinawa.mizenfineart.2024-05-08
琉球焼.okinawacrafts.2024-05-08
Tsuboya Yachimun Pottery Street, Naha.okinawa-information.2024-05-08
冲绳传统艺术.日本冲绳旅游局.2023-07-26
Ryukyu glassware.oki-islandguide.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