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菲律宾群岛

菲律宾群岛

菲律宾群岛(英语:Philippine Islands,菲律宾语:Kapuluan ng Pilipinas),位于东亚大陆东侧,南北向长约1850千米,最宽处达1100千米,海岸线长18,533千米,总面积约300,000平方千米,共有大小岛屿7,641多个。

菲律宾群岛由数千年前的火山活动和板块运动形成,岛上有独特的陆地和海洋地形,包括山脉、平原、火山岛和珊瑚礁。主要岛屿有吕宋岛棉兰老岛和维萨亚群岛等。该岛位于热带区域,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三种气候类型。另外在高海拔地区还分布着海洋性气候和湿润的亚热带气候。菲律宾群岛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铜、金和铜绿山矿,农业资源以甘蔗椰子、香蕉和菠萝为主。群岛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群岛的自然保护区有图巴塔哈礁自然公园和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等,珍稀物种有菲律宾鳄和菲律宾鹰。

菲律宾群岛于约3万年前开始有人类定居,经历了古代的狩猎采集社会,到渐渐形成定居农业社群。菲律宾群岛受到了马来、印度、中国、阿拉伯和其他周边民族文化的影响。继西班牙之后,又被美国统治。1946年,菲律宾正式宣告独立。

根据菲律宾政府公布数据,截至2020年,菲律宾的人口达109,033,245。经济主要依赖服务业、制造业、农业和海外劳工汇款。而文化方面,菲律宾以其丰富多样的历史遗迹、民族舞蹈、音乐和节日而闻名于世。另外,菲律宾群岛还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其中包括广为人知的自然景观,如长滩岛巴拉望岛薄荷岛。不仅如此,菲律宾还保留着一些人文景观,如典型的巴洛克风格教堂。

命名

1543年,西班牙探险家鲁伊·洛佩斯·德·比利亚洛沃斯(Ruy López de Villalobos)将菲律宾群岛命名为“Philippines”,以纪念阿斯图里亚斯亲王腓力二世。费利皮纳(Felipina)和费利皮纳斯群岛(Islas Felipinas)这个名字最初只适用于莱特岛、萨马岛及其附近的岛屿,然后转移到菲律宾群岛并传播到其他地区。

来自印度次大陆的学者和商人在历史上将菲律宾称为Panyupayana,这个词源于印度人的地缘政治取向,始于宇宙取向。这体现在往世书和其他印度文学作品中,如《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些文学在菲律宾也有版本,如《摩诃衍那》。

位置境域

菲律宾群岛位于东南亚,与马来西亚加里曼丹岛岛隔海相望。它位于西太平洋的一个战略位置上,是连接东亚与东南亚的重要枢纽。菲律宾群岛由7,641个岛屿组成,划分为吕宋(Luzon)、米桑洛(Visayas)和民答那峨(Mindanao)三大地理区域。吕宋是最大的岛屿,这里也是政治和经济中心所在,首都马尼拉就座落于此。米桑洛区域由数个较小岛屿组成,位于菲律宾群岛中部,而民答那峨是第二大的岛屿,位于菲律宾的南部。

形成历史

菲律宾群岛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平洋板块欧亚大陆板块碰撞造成的。首先,这一碰撞导致海底火山活动频发,随着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形成了多个岛屿的初步形态。然后,经过数万年的沉积和地质运动,这些岛屿逐渐聚集形成了现今的菲律宾群岛。

菲律宾群岛的形成受到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影响,其属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形成的岛弧构造体中的一环,这些板块的碰撞和俯冲造成了地壳的隆起,形成了岛屿的基底。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相互碰撞,使得地壳上升,一些岛屿逐渐浮出水面。

菲律宾群岛的地质年代和地质构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生代时期。菲律宾群岛地区是一片海底火山活跃的区域。海底火山喷发产生的岩浆逐渐堆积,形成了一些火山岛。在前中生代,菲律宾地区为地槽区,可能在三叠纪末受构造变动影响。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也被称为“火环”,加瓜海脊火山岩的形成年龄约为123-124Ma,这表明该地区至少在中新世时期就已经存在了火山活动。菲律宾有超过二十座活火山,这些火山的喷发对岛屿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低海平面时期,当下被淹没的区域有几率会显露出来,进而形成新的陆地。而反之,海平面上升则会使曾经在水面之上的区域被淹没,致使岛屿消失。这些不同地质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群岛的形成与演变,造就了如今所存在的多样化且复杂的岛屿系统。

地理特征

气候

菲律宾群岛有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三种主要气候类型,另外在高海拔地区分布有海洋性气候和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通常分布在菲律宾的南部地区,全年多雨,无明显旱、雨季之分。北部地区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而全国各地普遍炎热、潮湿,全年可分为热季、雨季和凉季。菲律宾群岛有明显干湿季节交替的地区,分布着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在菲律宾的山区或高地分布有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菲律宾群岛最为典型的是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湿度大、降水量充沛以及台风活动频繁。该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大约为26.6°C,由于受到高温和周围水域的影响,菲律宾的相对湿度较高,3月至9月的月平均相对湿度介于71%至85%之间。年降水量在大部分地区介于2000~3000毫米之间,导致全年气候通常炎热且湿润。降水分布因地区而异,年降水量变化从965~4064毫米不等,主要由风向和地形决定。

菲律宾的气候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季节:3月至5月为旱季,5月则是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可升至28.3°C。6月至11月为雨季,其中8月平均降水量最多,可达475毫米。12月至次年2月为凉季。其中1月作为一年中最凉爽的月份,平均气温为25.5°C。这是由于菲律宾受到两个季风交替控制,西南季风Habagat在5月至10月期间盛行,而东北季风Amihan则在11月至4月期间盛行。

菲律宾地处西太平洋台风带,特别是在夏秋季节,常受到台风的影响。此外,由于菲律宾由多个岛屿组成,不同地区的气候存在差异。地形和海拔也是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一,海拔1500米的碧瑶年平均气温为18.3°C。

地质

菲律宾群岛作为太平洋“火环”的一部分,拥有活跃的火山和地震活动,如著名的马荣火山(Mount Mayon)和塔尔火山(Taal Volcano)。群岛的地质结构由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的相互作用所塑造,形成了群岛丰富多样的地层,包括沉积岩变质岩和火成岩。沉积岩主要分布在群岛中部和北部,而较老的地壳则见于棉兰老岛和维萨亚地区。岩石现状反映了群岛的地质历史,不同岩石的年龄和类型揭示了地壳的抬升、俯冲和火山活动的地质历史。

地形地貌

菲律宾群岛的总面积超过四分之三是由山地构成,这意味着大部分地区都是由高耸的山脉和火山活动区域组成。拥有200多座火山,其中21座被认为是活火山。这表明该地区有大量的火山活动,尤其是在吕宋岛东南部的马荣火山和棉兰老岛东南部的阿波火山。除了少数岛屿外,大多数岛屿仅沿海有零星分布的狭窄平原。这意味着这些岛屿主要由山脉和火山活动区域组成,而非广阔的内陆平原。菲律宾群岛两侧为深海,萨马岛和棉兰老岛以东的菲律宾海沟,最深达10479米,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区之一。

水文

菲律宾群岛有众多河流和湖泊,总计有132条河流。主要河流包括吕宋岛的卡加延河、阿格诺河、邦板牙河、帕西河,以及棉兰老岛的棉兰老河阿古桑河。其中,卡加延河(Cagayan River)全长505千米,是菲律宾第一大河。棉兰老河(Rio Grande de Mindanao)是菲律宾第二长的河流,全长373千米。吕宋岛的贝湖(Laguna de Bay)是最大的湖泊,长48千米,宽40千米,渔业资源丰富,航行便利。

菲律宾海位于太平洋西部,被菲律宾群岛、琉球群岛、日本南部、马利距纳群岛(含关岛)和加罗林群岛等环绕,南北长约290千米,东西宽约240千米,海域平均水深约为6000米,最大水深达10497米。

河流

卡加延河(Cagayan River)是菲律宾最长的河流,全长达505公里。它流经卡加延河谷(Cagayan Valley),穿越新比斯开省(Nueva Vizcaya)、基里诺省(Quirino)、伊莎贝拉省(Isabela)和卡加延省(Cagayan)。该河发源于吕宋岛中部的卡拉瓦洛山脉(Caraballo Mountains),最终流入卡加延省阿帕里的巴布延海峡(Babuyan Channel)。

作为卡加延河谷的主要水道,卡加延河被视为这一地区的生命线。河流带动着周围原始森林的生态系统运转,这些原始森林是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的栖息地,包括吕宋岛的食猿雕。同时,卡加延河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灌溉水源,推动了水稻、玉米、香蕉、椰子、芒果、柑橘和烟草等农作物的生产。

棉兰老河(Rio Grande de Mindanao)是菲律宾第二长的河流,全长373千米。它起源于棉兰老岛中部的布基农省(Bukidnon 一级行政区)东北部,并在该省以普兰吉河(Pulangi River)的名字开始其旅程。随后,河流流经布基农省(Bukidnon Province)、马京达瑙省(Maguindanao Province)和哥打巴托省(Cotabato Province),最终汇入伊拉纳湾(Illana Bay)。

棉兰老河拥有四条主要支流:阿拉河(Ala River)、布卢安河(Blu An River)、普兰吉河(Pulangi River)和姆朗河(M'lang River)。在河口,它又分为两条支流,哥打巴托河(Kidapawan River)和塔蒙塔卡河(Tamontaka River)。河流及其支流对沿岸地区的农业具有重要意义,为灌溉提供水源,支持着农作物和种植园的生长。河流沿岸的城镇依赖棉兰老河作为交通要道,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区的发展。

阿古桑河(Agusan River)是菲律宾第三长的河流,全长349千米。它起源于达沃德奥罗(Davao de Oro)的山区,流经卡拉加地区(Caraga Region),最终在武端市(Butuan City)附近的河口汇入武端湾(Butuan Bay)。

河流沿岸的阿古桑沼泽(Agusan 洼地)占地19197平方千米,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区域,利于减小山洪暴发的影响。这片沼泽地是200多种鸟类以及众多濒临灭绝和特有的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已被宣布为野生动物保护区。

湖泊

陶尔湖(Taal Lake)是菲律宾群岛最著名的湖泊之一,位于吕宋岛。它以湖中的陶尔火山岛而闻名,这是一个活火山,且在湖中形成了一个湖。陶尔湖曾是一个巨大火山口的一部分,后来形成了准闭合的淡水湖泊。它也是世界上最小的活火山所在地。

拉奈湖(Lake Lanao)位于棉兰老岛的迷你达奥山脉中,是菲律宾群岛最大的湖泊之一,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湖泊之一。湖泊支持着丰富的本土鱼类物种,但由于外来物种的引入和周围环境的压力,这些本土物种正面临威胁。

派奴比克湖(Lake Pinatubo)是皮纳图博火山在1991年6月15日高潮喷发后形成的山顶火口湖。该湖位于三描礼士省的博托兰,靠近菲律宾邦板牙省和丹辘省的边界,位于首都马尼拉西北约90千米处。该湖被称为“蓝色和绿色的宽阔宝石”。

贝湖(Laguna de Bay)是菲律宾最大的淡水湖,位于马尼拉大都会的东南部,处于拉古纳省和黎士省之间。湖泊表面积约在911~949平方千米之间,平均深度大约为2.8米。湖泊的形状独特,像鱼尾纹,北岸有两个半岛突出,中间是塔利姆大岛。

土壤

土壤类型

菲律宾群岛的土壤属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质历史、气候、植被覆盖以及人类活动等。菲律宾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土壤经过不同岩石的演化而形成,土壤多样性大,包括安山岩玄武岩、凝灰岩、石灰岩、泥板岩和沙石岩等。

土壤分布

菲律宾土壤肥沃。由安山岩玄武岩、凝石岩演变形成的土壤分布最广,占地表土的21%,呈红棕色,这种土壤主要分布在吕宋、民大那、米沙鄂西部和民多罗。由冲积土形成的土壤是种十分高产的土壤,它占到地表士的15%,主要分布在吕宋中部平原、卡加延河谷区和澳里格兰德盆地。由石灰岩演变的黑色土或红棕色土主要分布在宿务市、保和、莎马、内格罗斯、棉兰老岛和哥打巴托。由泥板岩形成的土壤暗红褐色,其中不带石灰质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吕宋的北部和东南部、莱特和班乃,带石灰质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宿务市、莱特、班乃和内格罗斯。由沙石岩发育而成的棕灰色士集中分布在保和;由火山石发育而成的棕黑色土壤集中分布在吕宋的西南部。

生物多样性

植物

菲律宾群岛拥有超过14,000种已知植物物种,其中近一半为该地区的特有种。这些植物范围从沿海的红树林到高山区的菲律宾松树,种类繁多。菲律宾的热带雨林拥有大量的植物群,藏有各种种子植物蕨类植物门以及大量的兰科。其中,蕨类植物门约有1100种,被子植物门约有8000种,兰花约有998种;有3200种植物是当地特有的,例如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濒危物种海芋(Alocasia atropurpurea)、三蝶果(Guioa myriadenia)、石斛(Dendrobium schuetzei)等。

菲律宾分布着八种主要类型的森林:龙脑香林(Dipterocarp)、海滩林(Beach forest)、松林(Pine forest)、莫拉夫林(Molave forest)、低山森林(Lower Montane forest)、青苔林(Mossy forest)、红树林(Mangroves)和超基性森林(Ultrabasic forest)。截至2021年,菲律宾的森林覆盖面积为700万公顷。

动物

菲律宾群岛是多种哺乳动物的家园,这里有大约167种陆生哺乳纲,其中102种为菲律宾特有的物种,例如眼镜猴小鼷鹿、明多罗条纹脸果蝠等;235种爬行纲,其中160种为菲律宾特有的物种,例如菲律宾鳄巴拉望龟等;99种两栖动物,其中74种为菲律宾特有的物种,例如菲律宾平头蛙(Barbourula busuangensis)等;686种鸟类,其中224种为菲律宾特有的物种,例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鹰之一的食猿雕、四色啄花鸟、菲律宾凤头鹦鹉等;菲律宾还有超过20,000种昆虫。菲律宾镰刀灌木蟋蟀(Phaloria philippinensis)、菲律宾蠕蛇鳗(Muraenichthys philippinensis)、菲律宾眼镜猴(Carlito syrichta)等物种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

作为珊瑚三角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菲律宾群岛海洋生物多样性同样极高,包括丰富的鱼类、珊瑚、绿海龟海牛目。菲律宾海域产生了独特而多样的海洋生物并且包含世界上最高多样性的滨鱼物种。菲律宾拥有3,200多种鱼类,其中有121种特有鱼类,例如鲸鲨、小虎鱼(Barbodes truncatulus)等,目前仍不断发现新的海洋生物记录和物种。

自然保护地

面对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菲律宾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地,旨在保护其独特的物种和生态系统。主要的保护措施包括建立国家公园、自然公园、海洋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突出的保护区包括图巴塔哈群礁自然公园、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和薄荷岛眼镜猴保护区等。

图巴塔哈珊瑚礁自然公园(Tubbataha Reefs Natural Park)位于苏禄海中心,包括图巴塔哈珊瑚礁和杰西比兹利珊瑚礁。它保护着近100,000公顷的优质海洋栖息地,包括三个环礁和大面积的深海。该公园是多种海洋生物的家园,包括鲸目海豚、鲨鱼、绿海龟和拿破仑濑鱼等主要物种。珊瑚礁生态系统支持着360多种珊瑚和近700种鱼类,该保护区还是当地为数不多的繁殖海鸟栖息地之一。1993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依据标准(vii)(ix)(x),图巴塔哈群礁自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Puerto Princesa Subterranean River National Park)位于菲律宾巴拉望省北岸圣保罗山区,以其雄伟的碳酸钙溶洞和地下河流而著名。公园内拥有大片的热带森林,森林中遍布着各式各样的树木和动物,五彩缤纷的鸟儿在林间出没,还经常可以看到猕猴、松鼠、巨蜥属等许多野生动物。

塔尔西尔保育区(眼镜猴 Conservation Area)是位于菲律宾薄荷岛上的一处著名的人工饲养参观点,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和繁殖菲律宾的眼镜猴。保护区内的环境模拟了眼镜猴的自然栖息地,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此外,保护区还采取人工复育的方式,帮助那些因环境变化而濒临灭绝的眼镜猴得以延续生态。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史前时期(公元1世纪以前)

菲律宾群岛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最早的古人类活动至少可以追溯到709,000年前。吕宋人是一种远古人类,至少在67,000年前就出现在吕宋岛上。已知最早的解剖学现代人类来自巴拉望岛的塔邦洞穴,距今约47,000年。黑人群体是史前菲律宾第一批定居的居民。

氏族制度时期(公元1世纪至14四世纪)

由于菲律宾国土多为破碎的群岛,气候受台风影响较大,因此其农业条件较差,文明发展十分缓慢。在公元1世纪至13世纪间,陆陆续续有来自亚洲大陆南部的移民到达菲律宾群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移民们制造青铜工具,采用灌溉技术,开辟梯田,种植水稻,并且在社会上出现了土地、牲畜和房屋为私人所有的现象,逐渐形成了适应先进生产技术的生产关系,推动菲律宾群岛上原始社会解体和奴隶制社会制度的确立。

菲律宾群岛在前殖民时期,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文化多样性,吸引了来自印度阿拉伯日本等多个王国的商人。这些商人不仅参与了当地的贸易,还可能涉及到更广泛的国际贸易网络。14世纪前后,菲律宾出现了由土著部落和马来族移民构成的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苏禄苏丹国

苏禄苏丹国(公元14世纪至15世纪)

1390年,苏门答腊岛移民米南加保人建立了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苏禄省苏丹国,国境位于今菲律宾南部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西端的苏禄群岛,还有巴西兰省塔威塔威省中间,巴拉望岛、婆罗洲北部及其他环苏禄海周围的群岛,首都位于和乐。

西班牙殖民时期(公元16世纪至19世纪)

1521年,麦哲伦探险队于地理大发现首次环球航海时抵达菲律宾群岛,宣称这些岛屿为西班牙所有,随即西班牙开始在群岛上建立殖民地

从1565年开始,西班牙殖民者黎牙实比率军占领菲律宾宿务岛,并在1571年占领马尼拉,建立殖民统治。菲律宾从1565年到1898年的历史被称为西班牙殖民时期,菲律宾群岛被统治为西班牙东印度群岛内的菲律宾总督。

美国统治时期(公元19世纪至20世纪)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这场战役中美国获胜,菲律宾群岛与波多黎各和关岛一起被西班牙割让给了美国。

1902年,菲律宾第一共和国战败后,美国文职政府通过菲律宾组织法成立。美国军队继续确保并扩大对这些岛屿的控制,镇压菲律宾共和国的扩张企图,确保苏禄苏丹国的安全,建立对内陆山区的控制。美国抵制西班牙的征服,并鼓励在曾经以穆斯林为主的棉兰老岛大规模重新安置基督徒。

1942-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菲律宾群岛为日本所据,日本在此建立傀儡政权(菲律宾第二共和国)。从1942年开始,日本对菲律宾群岛的占领遭到大规模的地下游击队活动的反抗。

1945年10月11日,菲律宾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菲律宾再次沦为了美国殖民地

独立后至现代(公元20世纪至今)

1946年7月4日,在曼努埃尔·罗哈斯(Manuel Roxas)担任总统期间,菲律宾通过《马尼拉条约》正式被美国承认为独立国家。在罗哈斯和他的继任者埃尔皮迪奥·基里诺(Elpidio Quirino)的任期内,菲律宾进行战后重建和结束以前抵抗日本的虎克军(Hukbalahap)共产主义叛军残余的叛乱。

政区和人口

区划

菲律宾群岛设有首都地区、科迪勒拉行政区、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等18个地区,下设81个省、117个市、1488个直辖市和42036个镇。主要行政区包括吕宋岛地区、维萨亚地区和棉兰老岛地区。截至2020年,菲律宾的总人口达109,033,245。其中,卡拉巴松是人口最多的地区,有1620万人。而国家首都地区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菲律宾18个大行政区分别为国家首都区、科迪勒拉行政区、第一区(伊罗戈斯地区)、第二区(卡加延河谷地区)、第三区(吕宋岛中部区)、南他加禄区、卡拉巴松地区、米马罗巴地区、第五区(比科尔地区)、第六区(西米沙鄢群岛)、第七区(中米沙群岛)、第八区(东米沙鄢群岛)、第九区(三宝颜半岛西棉兰老岛)、第十区(北棉兰老)、第十一区(达沃地区南棉兰老)、第十二区(苏克萨根)、第十三区(卡拉加)、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

族群

菲律宾群岛地形复杂,由众多岛屿组成,山脉纵横,历史上受外来移民的影响深远,因此形成了多样化的族群。主要包括菲律宾马来人、塔加洛族、宿务族和依洛卡诺族等。此外,还有各种规模的土著群体,以及少数华人、印度人、美国欧洲后裔。 菲律宾群岛最大的族群是他加禄语族群(24.4%),其他主要族群有米沙鄢群岛/比萨彦族群(11.4%)、宿务语族群(9.9%)、伊洛卡诺语族群(8.8%)、比科尔族群(6.8%)和瓦雷族群(4%)。

语言

菲律宾群岛的语言情况非常复杂和多样化,菲律宾除了三种官方语言:菲律宾语、英语和西班牙语,还有多种民族语言。如库约农语、伊富高语、伊巴亚特语、卡林加语、卡马约语、坎卡纳伊语、马斯巴特尼奥语、罗布洛马农语、马诺博语和几种米沙鄢群岛语在各自的省份盛行。

宗教

菲律宾群岛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是菲律宾的主要信仰,约有89%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截至2013年,菲律宾是世界第三大罗马天主教人口国,并且是亚洲最大的基督教国家。伊斯兰教是该国第二大宗教,占菲律宾人口的6.4%。大多数穆斯林居住在棉兰老岛和附近的岛屿,其中大多数人在沙斐仪学派下实践逊尼派伊斯兰教。因此,菲律宾是世界各地基督教传教士的主要派遣国,也是外国神父和修女的培训中心。

经济

菲律宾群岛经济是一个多元化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其GDP结构主要由三大产业组成:农业、制造业和工业以及服务业。截至到2022年,服务业以61.4%的占比成为菲律宾经济中最大的部门,其次是工业,占29.7%,而农业的GDP占比逐渐减少至8.9%。

农业是菲律宾群岛经济重要组成,40%劳动力靠其为生,产值占全国GDP的10%,农民多为小农和佃农,有大量耕地,种水稻、玉米、椰子等作物,菲农业资源丰富,产大米、椰子等农产品且是主要出口品,椰子等是四大经济作物

菲律宾群岛制造业重要,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4%,电子、汽车、食品制造业竞争力强,主要出口集成电路绝缘电线和半导体等。菲律宾群岛有廉价劳动力和良好位置,吸引跨国公司设厂,2020年,菲律宾是全球最大镍矿和金包金属出口国。

菲律宾群岛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涵盖多领域,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BPO和外汇交易是重要组成,菲律宾群岛是劳务输出大国,同时旅游业呈向好态势,2019年接待超800万国际游客,创收约93亿美元,占GDP12.7%,同年游客量增15.24%,带来就业岗位增长,服务业发展使菲律宾成新兴市场国家,展经济多元化和国际化趋势。

交通

公路

菲律宾群岛的公路总长度约为20万千米,其中客运量占全国运输总量的90%,货运量占全国运输货运量的65%。菲律宾群岛公路交通的支柱是泛菲律宾公路,连接吕宋岛萨马岛莱特岛和棉兰老岛,全长3379.73千米,极大地促进了岛间交通,覆盖了17个城市,是一条综合公路路段和渡轮航线。

截至2020年10月,菲律宾国道公路通行里程约为3.3万千米。其中,混凝土公路占65.37%,沥青公路占32.84%,砂石路占1.67%,土路占0.12%。良好路况的占43.79%,一般路况的占34.12%,不佳路况的占15.80%,另有未评估的路况占6.29%。菲律宾群岛目前有16条高速公路,总长度为3517千米,占国道总里程的1.5%。

铁路

菲律宾群岛的铁路发展滞后,截至2017年,该国的铁路总长度仅为77千米。为减少道路拥堵,菲律宾计划恢复货运铁路。

菲律宾群岛铁路运输主要集中在在马尼拉大都会、拉古纳省和奎松省内,且仅用于乘客运输,而在比哥尔地区则仅有短途轨道。如吕宋岛是菲律宾群岛铁路的主要发展区域,但由于现有铁路设施无法满足交通需求。菲律宾政府着手发展铁路项目,计划在吕宋岛和棉兰老岛新建南北铁路和棉兰老铁路等,旨在改善居民的交通条件和满足货运需求。

航空

菲律宾群岛有163个机场,包括位于马尼拉的尼诺·阿基诺国际机场,以及分布在各地的地区性机场,如宿务市国际机场和达沃国际机场等。其中8个为国际机场,41个为主要机场。菲律宾航空公司开设了通往世界各主要国家、地区和城市的航线,方便人们在岛屿之间快速移动。

航运

菲律宾群岛航运在其交通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航运连接各个岛屿,方便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当地水运线总长3219千米,共有400多个主要港口,如马尼拉港口、宿务港口和达沃港口等。菲律宾拥有1800多个海港,其中马尼拉、八打雁市苏比克湾、宿务、伊洛伊洛、达沃为主要的海港城市。

马尼拉港在100强集装箱港口中排名第36位,是该国最大和首屈一指的国际航运门户。马尼拉港年客运量7200万人次,集装箱量超过450万标准箱,货物吨位超过7500万吨。宿务港是菲律宾最大的国内港口,也是该国最大的国际港口之一,被归类为人工港口,由宿务港务局运营和管理,主要服务于米沙鄢群岛棉兰老岛的周边地区。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风景名胜

世界遗产

菲律宾拥有6处世界遗产,文化遗产包括菲律宾巴洛克教堂、维甘历史古城和菲律宾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自然遗产包括哈汉密吉伊坦山野生动物保护区、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和图巴塔哈珊瑚礁自然公园。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菲律宾语:Mga Hagdan-Hagdang Palayan ng Kordilyera ng Pilipinas;英语:Rice Terraces of the Philippine Cordilleras)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的中央科迪勒拉山脉,海拔范围从700米至1500米。这些梯田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而闻名,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造灌溉系统之一。这些梯田还被誉为“通往天堂的天梯”,这表明了它们在文化和生态上的价值。科迪勒拉水稻梯田因其美丽的姿态和对环境的适应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维甘历史古城

维甘历史古城(Historic City of Vigan)位于菲律宾南伊洛克斯省,是亚洲保存最完好的西班牙殖民城市之一。该古城始建于16世纪,1572年西班牙人到达时,维甘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港口。1999年,维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地位不仅因为其历史价值,还因为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融合。

维甘不仅是历史和建筑爱好者的目的地,也是当地社区积极参与保护和管理世界遗产的典范。维甘的管理实践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被授予“世界遗产保护区管理最佳实践奖”。这表明维甘在利用有限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遗产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

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Puerto Princesa Subterranean River National Park)位于菲律宾巴拉望省北岸圣保罗山区,以其雄伟的石灰石溶洞和地下河流而著名。公园内拥有大片的热带森林,森林中遍布着各式各样的树木和动物,五彩缤纷的鸟儿在林间出没,还经常可以看到猕猴、松鼠、巨蜥属等许多野生动物。

主要景点

巴丹教堂群

巴丹群岛不仅因其自然景观而受到游客的喜爱,还因其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巴丹教堂群(The Bataan Church)而备受关注。例如,Domingo Church是巴丹群岛中最古老的教堂,也是修建的第一座教区主教座堂。此外,大公伯宫作为巴丹岛上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以其鲜红色的金边船形屋顶和华丽有趣的设计而著称

巧克力山

巧克力山(英语:Chocolate Hills;菲律宾语:Mga Tsokolateng Burol)位于菲律宾的保和岛(Banaue Island),是一个由多达1,776座圆锥形小山丘组成的地质奇观。这些山丘分布在卡门、巴图安和萨格巴延等城镇,面积超过50平方千米。在旱季时期,这些山丘上的草会变成棕色,从而形成了一排排看起来像巧克力覆盖的大地。这个地方不仅因其独特的地貌吸引着游客,还因为其神秘的历史背景而成为一个国家地理纪念区。

马尼拉王城区

马尼拉王城区(Intramuros)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被誉为亚洲杰出的观光胜地。这里的建筑风格反映了殖民时期的欧洲影响,同时也展示了菲律宾本土的建筑特色。此外,马尼拉王城区还是马尼拉市中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区域之一,与其他行政区如比农多、埃尔米塔、西班牙王城、马拉特和基亚波等并列

马尼拉大教堂

马尼拉大教堂(San Agustin Church)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是该国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天主教堂之一。这座教堂最初建于1581年,由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建立时期开始建设。马尼拉大教堂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政治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马尼拉大教堂采用了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其设计受到了古罗马时代巴西利卡式建筑风格的影响。这种建筑风格以其坚固、沉重和敦厚的外观著称,象征着教会的权威。教堂的铜质大门上装饰有八块嵌板,记录了大教堂丰富的历史。

相关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菲律宾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ICH)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名录,截至2024年,共有6件。包括2023年的代表性名录“阿克兰省的皮纳手工织布(Aklan piña handloom weaving)”、2021年的优秀保护实践名册“生活传统学校(The School of Living Traditions)”、2019年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班嫩族的布克洛感恩仪式系统(Buklog, thanksgiving ritual system of the Subanen)”、2015年的代表性名录“拔河仪式和游戏(Tugging rituals and games)”、2008年的代表性名录“伊富高族的呼德呼德圣歌(Hudhud chants of the Ifugao)”以及“马拉瑙人达兰根史诗(Darangen epic of the Maranao people of Lake Lanao)”。

节日

菲律宾的传统宗教节日包括圣尼诺节(Sinulog Festival)和阿提·阿提汗狂欢节(Ati-Atihan Festival),这两个节日分别在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举行。这些节日是为了纪念圣尼诺或通过街头舞蹈和色彩鲜艳的服装来庆祝。

其次,菲律宾还有许多与历史和文化相关的节日,如春分之后第一次满月后的复活节,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公共假期如元旦、勇士之日等。

此外,菲律宾还庆祝一些特定的文化节日,如巴科洛德的Masskara节,这是一个为期20天的街头派对,充满食物、饮料、舞蹈和一系列狂野的比赛。

艺术

菲律宾群岛的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民间建筑、海上运输、编织、雕刻、民间表演艺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图形和造型艺术、装饰品、纺织或纤维艺术、陶器等。这些传统艺术不仅体现了菲律宾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也是菲律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菲律宾群岛的绘画艺术风格多样,包括路斯抽象派、贺雅抽象表现主义、新写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等。菲律宾民间绘画历史悠久,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岩画。16世纪至殖民末期,宗教绘画用于传播天主教,常见于教堂装饰。在19世纪时,世俗艺术被引入到菲律宾,水彩画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涵盖了风景、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这些画作往往有着精致的签名,并且是使用多种材料来进行创作的。

菲律宾群岛的艺术发展也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从西班牙统治时期开始,菲律宾群岛近现代艺术成果展现了当地人对于西方艺术方式的娴熟掌握,逐渐拥有了自成一体的格局。这种发展与整体的欧美艺术进程关系密切,反映了菲律宾在多重文化交织下如何组织、呈现自己的历程。

参考资料

菲律宾如何“绑架”黄岩岛.澎湃新闻.2024-06-30

菲律宾国家概况.外交部.2024-05-12

Philippines.etymonline.2024-05-17

timeanddate.manila.2024-05-29

Islands of the Philippines.discoverthephilippines.2024-05-29

CLIMATE OF THE PHILIPPINES.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2024-05-17

Manila.britannica.2024-05-29

Population Projection Statistics.psa.2024-05-29

Highlights of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the Philippines 2020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2020 CPH).psa.2024-05-29

Manila is Philippines' most competitive city — NCC.cnnphilippines.2024-05-17

The Origin of The Philippines, Volcanic Theory or The Pangaea.scribd.2024-05-22

菲律宾群岛深部速度结构成像与双向俯冲板片构造特征.地球物理学报.2024-05-12

Philippine Climate: Types Of Weather In The Philippines.pinaywise.2024-05-22

Climate, Seasons & Weather In The Philippines Islands.guidetothephilippines.2024-05-22

菲律宾森林管理与林业发展.APFNet.2024-05-13

菲律宾 - 物种.CEPF.2024-05-13

菲律宾历史.history-maps.2024-05-15

菲律宾最北端的岛屿秘境:巴丹群岛.百家号.2024-05-13

Puerto-Princesa Subterranean River National Park.unesco.2024-05-04

The Islands to the West How are Philippine towns named?.lakbay.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7

Know before you go: the Philippines.nationalgeographic.2024-05-17

How Were The Islands In The Philippines Formed?.worldatlas.2024-05-15

..2024-05-17

..2024-05-17

GEOLOGY发表我院钱生平副研究员最新成果——菲律宾海加瓜海脊的性质和东南亚陆缘构造演化取得新进展.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2024-05-13

How the Philippine Islands were formed.subliblog.2024-05-15

the formation of thousand of islands in Indonesian and Philippines archipelagos.pwonlyias.2024-05-17

Climate Types In The Philippines, Annual Rainfall And Typhoon Frequency By Region.cropsreview.2024-05-29

Climate of the Philippines.wikipredia.2024-05-29

Climate types in the Philippines.ResearchGate.2024-05-29

Climate of the Philippines.pagasa.2024-05-15

Climate - Manila (Philippines).climatestotravel.2024-05-17

..2024-05-15

菲律宾地质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24-05-13

菲律賓地形图.topographic-map.2024-05-13

菲律宾.西京学院 东南亚研究院.2024-05-13

菲律宾.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0-24

Longest Rivers in the Philippines.discoverthephilippines.2024-05-22

菲律宾海及其邻近海区的水文特征.alljournals.2024-04-25

The Longest Rivers In The Philippines.worldatlas.2024-05-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共和国大使馆.菲历史概况 .2024-04-25

The Tragedy of Lake Lanao, Southeast Asia's Only Ancient Lake.esquiremag.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7

General Soil Map of the Philippines.EUROPEAN SOIL DATA CENTRE.2024-05-18

Alocasia atropurpurea.iucnredlist.2024-05-22

Guioa myriadennia.iucnredlist.2024-05-22

Dendrobium schuetzei.iucnredlist.2024-05-22

Philippines worm eel.graphsearch.2024-05-22

iucnredlist.iucnredlist.2023-10-24

发现 菲律宾 : 自然(生物多样性/动植物群).petitfute.2024-05-13

Barbodes truncatulus.eol.2024-05-22

Tubbataha Reefs Natural Park.unesco.2024-05-22

图巴塔哈(Tubbataha Reef Natural Park).HELLODIVE.2024-05-04

世界自然遗产——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宣讲家网.2024-05-04

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unesco.2024-05-04

《菲律宾薄荷岛》眼镜猴保育中心:小精灵的近距离接触.iTravel.2024-05-04

..2024-05-18

菲律宾历史概览.China.org.cn.2024-05-13

History of the Philippines.hmn.2024-05-18

西班牙与美国对菲律宾统治的研究 .中国知网.2023-08-19

菲律宾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2023-08-18

菲律宾地名与行政区划.tcmap.2024-05-13

菲律宾地方政府单位名单.www.gov.ph.2023-08-19

Philippines.Places in the News.2024-05-17

Philippines.ethnologue.2024-05-22

菲律賓GDP - 產業分類、GDP結構、地區GDP趨勢與發展.oosga.2024-05-22

【经济】2022年菲律宾经济增长7.6% 人均GDP初值3623美元.雪球.2024-05-13

菲律宾交通通行.中国领事服务网.2024-05-12

philippines.CIA.2024-05-22

JICA still has 900B yen to fund rail expansion in Philippines.bworldonline.2024-05-18

..2024-05-18

Expert presents options to resolve Philippine seaports’ ‘inadequacy’.businessmirror.2024-05-18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314174306/http://www.ppa.com.ph/port%20statistics/Annual_2010/2010_MICT.xls.ppa.2024-05-18

Port of Manila ranks 36th among top 100 container ports.ppa.2024-05-18

4 Biggest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Philippines in 2024.earth.org.2024-05-19

Pollution costs P4.5 trillion, 66,000 lives every year.newsinfo.2024-05-19

..2024-05-19

..2024-05-19

Focus - The Philippines' plastic problem: waterways polluted by single-use packaging.france24.2024-05-19

Philippines raises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 to 75% by 2030.Reuters.2024-05-19

菲律宾环保人士:“拒绝给后代留下一个被污染的海洋”.中国网.2024-04-25

环境保护法规.菲律宾中国品牌促进会 .2024-04-25

Philippine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rt I: A Conceptual Framework.psdn.2024-05-19

菲律宾能源部(DOE)公布第二轮绿色能源拍卖计划,至2024年底新增3.6GW新能源装机.国际新能源网.2024-04-25

总台记者看世界丨“千岛之国”菲律宾如何拯救其脆弱的海洋和热带雨林生态?.央广网.2024-04-25

【东南亚研究】邓颖颖:菲律宾海洋保护区建设及其启示.搜狐网.2024-04-25

Philippines.unesco.2024-05-22

菲律宾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云南考古.2024-05-13

Rice Terraces of the Philippine Cordilleras.unesco.2024-05-13

亚洲最完好的西班牙风情古城,世界文化遗产——菲律宾维甘古城.搜狐网.2024-05-13

维甘.love the philippines.2024-05-13

菲律宾古城获联合国世遗保护最佳实践奖.艺术中国.2024-05-13

巧克力山百科及旅行攻略.guide to the philippines.2024-05-13

巧克力山.文明百科.2024-05-13

马尼拉旅游指南:须知事项.guide to the philippines.2024-05-13

原创 马尼拉大教堂的历史背景,建筑与设计,及宗教和文化意义.搜狐.2024-05-13

马尼拉大教堂.love the philipines.2024-05-13

Elements on the Lis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unesco.2024-05-22

菲律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伊夫高族群的哈德哈德圣歌.东盟文化.2024-05-12

菲律宾文化节日(菲律宾驻华使馆供稿).中国-东盟中心.2024-05-13

2024年菲律宾(Philippines)节假日一览表.RILI.2024-05-13

菲律宾不容错过的11个最多彩的节日.12go.2024-05-13

Gawad sa Manlilikha ng Bayan Guidelines.ncca.2024-05-19

罗德尔·塔帕雅 《民间叙事绘画》(2007年至今). 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2024-04-25

The Angono-Binangonan Petroglyphs.artesdelasfilipinas.2024-05-19

The Artes de las Filipinas Research Team.wiziq.2024-05-19

The Parisian Life.christies.2024-05-22

菲律宾是麦哲伦的丧生地,也体现了棘手的现代性.澎湃新闻.2024-04-25

全球化波涛中的菲律宾艺术.新浪收藏.2024-04-25

..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