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保利艺术博物馆

保利艺术博物馆

保利艺术博物馆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号新保利大厦,是保利集团出资兴办的博物馆,其宗旨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抢救保护流失海外的祖国珍贵文物、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保利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98年,并于1999年正式对外开放,馆址位于北京东四十条桥东侧的保利大厦。2007年,保利艺术博物馆迁入新保利大厦。保利艺术博物馆新馆馆舍建筑面积3067平方米,展厅面积2388平方米,建有“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精品陈列”“圆明园兽首铜像专题陈列”以及“中国古代石刻佛教造像艺术精品陈列”三个专题陈列馆。保利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共计170余件(套),其藏品中的北朝佛教造像是博物馆的一大特色。保利艺术博物馆馆藏北朝佛教造像是除青州市博物馆外,中国收藏青州北朝佛教造像最集中、最系统的,如带头光菩萨立像、正始四年法想造弥勒三尊像等。此外,保利艺术博物馆的代表文物还有神面卣、思惟菩萨像、戎生编钟、牛首铜像、虎首铜像以及猴首铜像等。

保利艺术博物馆建馆开放以来,已先后接待各界人士百万余人次参观。2000年5月至今,保利艺术博物馆与有关方面合作,先后在北京、上海市成都市重庆市、武汉、广州市深圳市哈尔滨市西安市天津市沈阳市温哥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北市台中市等70多座城市举办了 “圆明园国宝巡展活动 ”,参观人次达6000余万。

历史沿革

为了抢救保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利集团领导决定抢救保护流失海外的中国国宝、兴办博物馆。1998年12月,经国家和北京市文物主管部门批准,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创办了中国首家由国有企业兴办的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1999年12月,保利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宗旨为: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抢救保护流失海外的祖国珍贵文物、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保利艺术博物馆馆址设于北京东四十条桥东侧的保利大厦二层,首期推出的陈列面积为400多平方米,展示了馆藏的100余件(组)青铜器及部分石造像精品。

2004年3月,新保利大厦项目施工图完成设计。该项目通过国际设计招标,选用美国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概念方案,并由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完成施工图设计。2006年7月,新保利大厦项目竣工。2007年,保利艺术博物馆从保利大厦迁入新保利大厦,并特聘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为博物馆量身设计,使新馆的各项设备、设施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同时,新馆还增设新的展厅,定期推出各类艺术精品展览。

方位布局

场馆设计

新保利大厦体现了中国古老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以坚固的建筑材料,用稳定的横向线条与竖向线条相结合,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平和浑然,同时也有与北京气质相融合的大家之气。在坚固的框架中,是透明的柔索玻璃幕墙,高90米,宽70米的单层双向点式柔索幕墙采用了强韧钢索连接。新保利大厦的外型设计为中国叠形灯笼的造型,并命名为“特式吊楼”。“特式吊楼”高高地悬挂在门洞中,虽为玻璃体,但质感柔和,带着曲线的肌理。

馆内布局

新保利大厦地上24层,地下4层,建筑总高105.2米。大厦内设置有保利艺术博物馆,该馆位于新保利大厦云楼9至15层,共设有三个专题陈列馆。其馆舍建筑面积为3067平方米,库房面积230平方米,展厅面积2388平方米。

陈列展览

保利艺术博物馆现有三个专题陈列,分别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精品陈列”“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铜像专题陈列”以及“中国古代石刻佛教造像艺术精品陈列”,其展品是人们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和佛教雕塑艺术的重要资料。截至2022年,保利艺术博物馆在海内外举办了300余场临时展览,包括“乾隆的世界——乾隆御制诗文稿、兰亭图贴丝卷暨重要宫廷艺术特展”“大漠雍和——雍和宫唐卡集萃”以及“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等。

常设展览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精品陈列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精品陈列”于1999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该陈列展出商代早期至唐代(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9世纪)的青铜珍品150余件(组),展现出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发展历程与独特魅力,展品包括神面卣、戎生编钟、王作左守鼎、凤鸟大尊以及遂公盨等。

圆明园兽首铜像专题陈列

“圆明园兽首铜像专题陈列”于2000年5月推出,展出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的四件:圆明园牛首铜像、虎首、猴首和猪首。

中国古代石刻佛教造像艺术精品陈列

“中国古代石刻佛教造像艺术精品陈列”于2000年12月推出,该陈列通过40余件北朝至唐代(公元5世纪至8世纪)的石刻佛像,勾勒出巅峰期的中国佛教艺术的风彩。其中包括南北朝时期(公元6世纪至7世纪)山东青州地区雕造的一批佛像,如佛三尊立像、菩萨立像、弥勒佛三尊立像以及思惟菩萨像等,是人们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和佛教雕塑艺术的重要资料。

临时展览

弘历的世界——乾隆御制诗文稿、兰亭图贴缂丝卷暨重要宫廷艺术特展

展览时间:2021年4月23日至5月10日

展览地点:保利艺术博物馆(临时)展厅

该展览分为上下两个篇章,分别以私人珍藏《乾隆御制诗文稿》和“缂丝之王”清乾隆《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贴缂丝全卷》两组展品为轴线,展品涵盖玺印、书法、缂丝、玉器、瓷器、文房砚墨、宗教法器以及工艺陈设等诸多种类。该展通过百余件宫廷艺术品,全面呈现乾隆宫廷艺术的成就,还原乾隆爱新觉罗·弘历”的帝王理想,并以此研究乾隆对18世纪清代以及后世的影响。

大漠雍和——雍和宫唐卡集萃

展览时间:2021年7月18日至7月30日

展览地点:保利艺术博物馆(临时)展厅

藏传佛教注重依像教化,除了供奉崇拜佛像,唐卡也是不可缺少的形式。清朝时期,雍和宫成为京城的皇家藏传佛寺,基于其宗教地位和影响,雍和宫的唐卡艺术得到极大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该展览由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鸣鹤书苑承办。该展共展出59件流传有序的清代雍和宫唐卡精品,分为“写实崇拜——上师”“密修象征——本尊”“庄严妙相——佛陀与菩萨”“曼妙多姿——佛母”“英勇威猛——护法神”以及“轮圆具足——坛城”六部分。通过该展览展现出雍和宫唐卡供奉与装饰兼具的宗教功用,突出表现清代雍和宫唐卡的艺术风貌和绘制技艺。

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

展览时间:2022年6月20日至7月9日

展览地点:保利艺术博物馆(新保利大厦云楼10层)

该展览由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保利艺术博物馆和保利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该展以探寻中国青花瓷的源流发展为脉络,展出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收藏元、明两代御窑青花标本九十余件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九十余件进行对比,以求解码中国青花瓷器之一鳞片爪。展览以元、明两代青花钴料演变为主线,结合陶瓷烧造的人文背景、科技演进、文化交流以及艺术创新,还原中国陶瓷史。

重要馆藏

保利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共计170余件(套),其中,馆藏北朝佛教造像是博物馆的一大特色。该博物馆是除青州市博物馆外,中国收藏青州北朝佛教造像最集中、最系统的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的代表文物包括神面卣、戎生编钟等青铜器,正始四年法想造弥勒三尊像、思惟菩萨像等山东青州北朝佛教造像以及保利集团于2000年在香港抢救保护的圆明园兽首铜像等。

神面卣

展出位置: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精品陈列馆

神面为西周早期的青铜卣,是3100年前西周贵族所拥有的一件礼器。神面卣通高33.8厘米,口径19.6厘米,器盖与器身两面均铸出一个神面,神面头有双角,双眼圆睁,直鼻小耳,吡出两颗獠牙,威猛中略带笑意,器盖顶端站立一只枭,器身中央部位伸出一个首。提梁由共用一尾的两条龙组成,龙尾上翘,提梁两端各有一个由象鼻、牛头、羊角组合而成的怪兽。圈足部位装饰有一头双身的龙,龙首居中前凸,龙身左右延展,与提梁上的双身龙相呼应。该青铜卣是目前所见造型和装饰最怪异、艺术水平最高的一件。

戎生编钟

展出位置: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精品陈列馆

戎生编钟为西周中期姬囏时的遗物,由西周戎生所制,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后被保利集团购回。该编钟一套共8件,通高51.7至21.4两面递减,均瘦长体,饰龙纹、S状云纹等。编钟每件钟上均铸有铭文,从大至小连读,共计154字,记述了戎生祖孙三代辅佐王等事迹,具有史料价值。此外,该编钟是一套实际使用过的钟,至今音色仍优美动听,对中国音乐史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倗季凤鸟大尊

展出位置: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精品陈列馆

季凤鸟大尊为西周早期凤鸟尊,是保利艺术博物馆从一位海外收藏家手中收购的。该凤鸟尊通高50厘米,胎体厚重,质地精良,保存完好。该尊通体表现一只昂首挺立的凤鸟形像,头顶花蕾状高冠,勾喙前伸,长尾披垂。凤鸟的背部设置圆拱形器盖,盖上挺立了一只小凤鸟,神情怡然。大小凤鸟通身均装饰鳞状羽纹等纹样,繁复而美观。尊盖内侧有2行8字铭文:“倗季乍祖考宝尊彝”,标明其为商周时期倗氏家族成员所作的青铜礼器。该凤鸟尊形体巨大,气势不凡,且造型奇特,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

立兔形典尊

展出位置: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精品陈列馆

立兔形典尊是西周时期的一件兔形尊,是中国时代最早也是唯一一件立兔形尊,距今(2023年)已有2900余年的历史。该典尊通高13.5厘米,重0.6千克,是一件酒器。兔子双目警惕圆睁,耳朵高耸,豁嘴似乎微动,短尾敛夹,两前蹄紧绷,形象写实。立兔形尊背上有一只伏卧的小兔作为器盖的钮,小兔鼻眼清晰,生动传神。兔尊盖内有2行13字铭文,标明该兔形尊是当时一位叫典的贵族被周王命令小臣丰赏赐给他一件正弓的用具,为纪念此事而制作的。

正始四年法想造弥勒三尊像

展出位置:中国古代石刻佛教造像艺术精品陈列馆

正始四年法想造弥勒三尊像出土于山东青州出土,是一尊背屏式佛三尊造像。像下所设方座的正面有78字的刻铭,标明其为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由一位名叫法想的比丘尼发愿雕造的弥勒佛三尊像。弥勒三尊像主尊佛居中,体貌丰健,法相庄严,外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立于莲台之上。佛像两侧有翔龙吐出莲茎和莲叶,其上托出莲台。二胁侍菩萨站于莲台之上,面相清秀,略显微笑。背屏上方雕六飞天,最上方两飞天双手捧塔,其他四飞天分别手执箜篌、笙、排箫等乐器。像下方座前为铭记,其他三面分别浮雕佛教故事“太子比武”以及伎乐、供养人等图像。

思惟菩萨像

展出位置:中国古代石刻佛教造像艺术精品陈列馆

思惟菩萨像于1972年在陕西省西陇县火烧寨唐代寺院遗址出土,是一尊汉白玉质菩萨像。菩萨坐在圆形高座之上,左腿翘起,左臂支起,左手支面颊,右手敷搭在右腿之上。思惟菩萨双眼微闭,眼睑下垂,仿佛陷入思考。菩萨头梳高髻,上身赤裸,下穿长裙,足。其形体和面相均肥硕丰满,前额宽厚,颊腮圆润,双足肥厚得体,具有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

带头光菩萨立像

展出位置:中国古代石刻佛教造像艺术精品陈列馆

带头光菩萨立像为东魏时期制作,是一尊圆雕菩萨立像。该菩萨立像头后带有一个很大的圆形头光,头光上浮雕仰瓣莲花,显示出这尊菩萨的身份地位比其他菩萨高。菩萨面容清秀,眉弓舒展,双目平视,鼻梁隆起,嘴角微翘,颈部微收,呈现出一派慈祥与愉悦的神态。菩萨头戴五尖宝冠,冠尖缀饰明珠。右手曲肘上举,左手执一莲茎状物。其上身着戴披肩天衣,下身穿密褶长裙,穗状瓔珞于腹前圆环下交叉,再下垂过膝转向身后。菩萨身姿俊逸,神态生动,服饰华丽而复杂,但不显丝毫零乱,艺术水平颇高。

牛首铜像、虎首铜像、猴首铜像

展出位置:圆明园兽首铜像专题陈列馆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铜像原属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大水法铜像,是清乾隆(公元1736至1795年)铸造,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后被保利集团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猴首铜像是一个“孙悟空”的形象,火眼金睛,栩栩如生;圆明园牛首铜像是一个斗牛犬模样,两眼圆瞪,双角弯曲向前,威风凛凛;虎首铜像的脖颈处有一圈类似狮子的鬃毛,做工极为精细。其中,虎首铜像的造型与中国传统的虎的造型大相径庭,如果不是额头上的“王”字,会被误以为是一头狮子的形象。只有在中国才将老虎尊为百兽之王,因此这件虎首铜像更具中西合璧的意义。

学术研究

学术成果

保利艺术博物馆重视馆藏文物的学术研究工作,在博物馆专家顾问团队的支持下,陆续出版了《保利藏金》《保利藏金(续)》《保利珍藏》《遂公》等。此外,保利艺术博物馆还配合馆藏及各类展览制作了百余种图录。其中,《保利藏金——保利艺术博物馆精品选(三册)》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学术交流

保利艺术博物馆一直注重与其他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参与了数场规模大、影响力强的重要展览,包括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圆明园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应邀参加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馆藏重点文物遂公盨应邀参展成都博物馆跨年巨献“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四川省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馆藏重点文物西周公国倗季凤鸟尊应邀参展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多家考古所、博物馆举办的《寻真——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等。

2013年5月21日下午,中国圆明园学会在保利艺术博物馆与法国专家讲座交流。讲座交流前由新保利大厦沈总带领专家们参观了荣获北京新十大建筑之一的新保利大厦,接着参观了保利艺术博物馆,之后参加“枫丹白露宫中国馆藏精品赏析” 主题讲座,与法国枫丹白露宫的文化遗产和藏品部主任Xavier Salmon 先生交流。

为深入解读明末画家吴彬的作品《十面灵璧图卷》及其背后的文化影响,保利艺术博物馆于2020年9月26至27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办“吴彬《十面灵璧图卷》特展学术研讨会”,保利艺术研究院、在艺、栖云文化和佳作书局协办。

文化活动

社教活动

2013年起,保利艺术博物馆开设公益讲座“保利艺术大讲堂”,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保利艺术大讲堂主讲人,对实时社会热点文化问题和重要展览进行艺术历史知识普及,传播前沿的学术动态、普及最广泛的艺术内容。“保利艺术大讲堂”开设以来,累计举办46期,接待听众万余人。同时,博物馆还不定期举办其他专题类讲座30余场,极大提升保利艺术博物馆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2017年,保利艺术博物馆推出艺术教育课程。依托博物馆馆藏文物和不定期展品,自主开发青铜器系列、佛像系列和当代艺术系列等青少年艺术教育课程,种类近20种。同时,博物馆也与第三方艺术机构积极合作,开设具有博物特色的艺术类活动,已累计推出各类艺术教育课程及活动百余场。

文创设计

2021年,保利文化携手保利艺术博物馆,在2022年春节期间推出以国宝级馆藏文物“圆明园虎首铜像”“双龙耳盘口壶”“龙虎钮盖交龙纹鼎”为原型设计的三件数字藏品。该数字藏品发行计划是保利文化以及保利艺术博物馆对科技赋能传统文博领域的新尝试,旨在通过互联网大范围、多角度、新方式呈现三件文物蕴含背后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怀,乘着中国科技应用发展的浪潮,传播博物馆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所获荣誉

2021年,保利艺术博物馆被中国国务院国资委评为“首批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重要事件

2000年5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文物拍卖会上公开拍卖几件圆明园文物,其中3件是西洋楼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上的牛、虎、猴生肖铜像。保利艺术博物馆分别以1400万、700万以及740万的价格拍得虎首、圆明园牛首铜像猴首铜像,抢救保护了即将再次流失的三件圆明园国宝。猪首铜像被澳门实业家何鸿燊出资600余万购回,并被捐献给保利艺术博物馆。

参考资料

Poly Art Museum (保利艺术博物馆).visit beijing.2023-07-30

国际博物馆日 | 铭记历史 传承文化-保利艺术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2023-07-28

保利艺术博物馆.都市文化界网.2023-07-30

神面卣-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07-30

戎生编钟-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07-30

思惟菩萨像-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07-30

保利艺术博物馆.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系统.2023-06-09

保利艺术博物馆 简介.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06-09

公告.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06-09

每件珍品回归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人民网.2023-08-08

带头光菩萨立像-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08-03

正始四年法想造弥勒三尊像-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08-03

保利艺术博物馆开馆.光明网.2023-08-08

弘历的世界-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08-01

大漠雍和-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08-01

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08-01

「大漠雍和——雍和宫唐卡集萃展」盛大开幕.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2023-08-01

180余件元明青花器集结 “青花的故事” 特展全景再现千余年中国陶瓷辉煌史.新华网.2023-08-01

艺术品投资.央视网.2023-08-03

金音汤汤,编钟鸣响.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3

《国宝档案》 20110528 西周戎生编钟.央视网.2023-08-03

春秋 · 戎生编钟.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2023-08-03

三千年青铜巨凤归巢 “西周倗 季凤鸟大尊”首亮相.中国新闻网.2023-08-03

倗季凤鸟大尊-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08-03

立兔形典尊-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08-03

圆明园四大兽首亮相南京!.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3

学术出版-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07-28

赏石赏画论人文历史 吴彬《十面灵璧图卷》特展学术研讨会.网易.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