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金华市

金华市

金华市,古称“婺州”,浙江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东、东南接台州市,南毗丽水市,西连衢州市,西北与杭州市毗邻,东北与绍兴市接壤。土地面积10942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末,金华市常住人口720.9万人。

金华市地处金衢盆地东段,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四季分明,气温适中。禹贡时,属扬州之域。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1985年,撤销金华地区,金华市(县级)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截至2024年末,辖婺城、金义新区(金东区)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金华市人民政府驻地:金华市双龙南街801号。

金华市有“江南邹鲁”“文物之邦”之称,境内寺庙楼阁林立,境内南朝的八咏楼、唐代的法隆寺经幢、元代的天宁寺、明清的卢宅,太平天国侍王府等古建筑。金华市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婺剧、龙灯、斗牛犬、炼火等。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赶茶场、浦江板凳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婺剧、金华道情、东阳木雕、黄初平黄鼬)传说等3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4年末,金华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98家,其中AAAAA级景区:金华市东阳横店影视城景区、金华双龙风景区

金华市是浙江省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2024年数字经济百强市中排名第38名(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4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在2024年中国百强市中排名42(数据来源:GYBrand2024年度《中国百强城市》品牌价值指数排名),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电动工具、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为主的工业体系。2024年,金华市地区生产总值6925.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

名称

金华市古称“婺州”,据康熙金华府志》记载,因金华“天文为婺女分野,故以名州。”

金华这一名字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据《金华府志》记载,金星和婺女星都发出闪耀的光芒,在众多星辰中竞相辉映,所以被称为金华。另一说“金华”由来于城外南北对峙的金华山山名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金华人的祖先已经摆脱采集、狩猎经济,开始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

禹贡时,属扬州市之域。春秋时为越之西界,是姑蔑与越国的交接地带。

战国时属楚(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七年,楚破越,遂为楚地)。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为加强中央集权,把全国分为36郡,金华境设乌伤县,属会稽郡,是金华最早的行政建制。

东汉初平三年(192年),分乌伤县西南地设长山县,金华市区设县级政区始于此。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孙吴政权分割会稽郡一部分设立东阳郡,管辖范围主要为今天的金华、衢州市和丽水的一部分,郡治长山(今金华城区),这是金华郡州建置之始。

南朝梁时置婺州,州治在长山县,辖东阳郡,下设长山等10个县,金华市设州级政区始于此:梁末改婺州为州。南陈永定三年(559年),分东阳郡置信安郡,郡治在信安县(今州市区),东阳郡、信安郡均属缙州:天嘉三年(562年),改东阳郡为金华郡,属缙州,“金华”作为政区名称始于此。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缙州及金华郡,辖县属吴州(由东扬州改,州治在今绍兴市区);十三年,分吴州置婺州。大业三年(607年),废婺州及信安郡,复置东阳郡,领金华、永康市、乌伤、信安4个县,郡治在金华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确立州的建制,定名“婺州”。

五代十国十国时期,婺州辖7个县,属吴越。后晋天福四年(939年),于婺州置武胜军。

北宋为婺州东阳郡,辖7个县,属两浙路。淳化元年(990年),改武胜军为保宁军。

南宋时,置婺州,属两浙东地区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婺州为婺州路,属江浙行省;婺州路辖金华、东阳市、义乌、永康、武义县浦江县6个县和兰溪州;浙东道宣慰使司辖婺州路、庆元路、绍兴路、台州路、衢州市路、温州路、处州路

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克婺州而固守之,改金华为宁越府:二十年,又改为金华府。

明清

明成化七年(1471年),分金华、兰溪、龙游县遂昌县四县边境之地置汤溪县;金华府辖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市、武义、浦江、汤溪8个县,故有“八婺”之称,属浙江省布政使司。明嘉靖三十八年(1560年),浙江参将戚继光到今金华市义乌境募兵,组成戚家军抗倭,人称义乌兵。明朝中叶,金华经济繁荣,金华酒、金华火腿名闻南、北两京。

清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二十四日,清军贝勒爱新觉罗·博洛率军围攻金华城,守将朱大典坚守。七月十六日,城陷,清兵屠城三日。史称“金华之屠”。清康熙元年(1662年),为加强集权,省与府之间设道,负监察之责,婺州属金衢严道。清宣统三年(1911年),浙江省成立省军政府,金华成立军政分府。

中华民国

1912年,撤金衢严道,废金华府,原金华府辖8县直属浙江省。1914年,置金华道,道尹先后驻兰溪县、衢县。1927年,废道,各县仍直属于浙江省。

1932年6月,设浙江省第八县政督察区;9月改设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特区。1935年8月,改设兰溪行政督察区。1936年,改为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兰溪,次年4月移金华。

1947年,改设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衢县。1948年4月,改设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金华县。1948年8月,改设浙江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义乌县。

1949年5月,金华设浙江省第八行政区,专员公署驻金华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改设金华专区

1953年1月,浙江省直辖诸暨市划入金华专区;临安专区撤销,所辖桐庐县分水县划入金华专区;5月金华市改为浙江省直辖市,仍由金华专区领导。

1957年9月,诸暨县划入宁波专区

1968年4月,改金华专区为金华地区。

1985年5月,撤销金华地区,原金华、衢州2个县级市升为地级市

地理

位置境域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介于东经119°12'59″~120°46'45″,北纬28°32'01″~29°41'56″之间,东、东南接台州市,南毗丽水市,西连衢州市,西北与杭州市市毗邻,东北与绍兴市接壤。距浙江省会杭州135千米。面积1094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0.99平方千米。

气候

金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夏季风交替,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由于受地形影响,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又具有盆地气候特征,昼夜温差大。多年平均气温18.1℃,1月平均气温5.7℃,7月平均气温29.7℃。生长期年平均342天,无霜期年平均251天,最长达287天,最短为21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689.0小时,0℃以上持续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1493.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5天。降雨集中在每年4~6月,6月最多。

地质

金华市域地质构适处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襦皱系的过要地带,地跨两大地属,以江山一一绍兴深断裂带为界(该断裂带的位置大致相当于金华市境内的浙赣铁路),西北属扬子地层区:东南属东南地层区,以深断裂为界分属两个大地构造单元,西北侧为常山一诸暨拱褶带,属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东南则为丽水一宁波隆起,属华南褶皱系。中部为江山一绍兴市的深大断裂带自东北一西南通过境内,从而构成了盘地丘陵地貌的主体骨架,由于地跨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

地形地貌

金华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地貌形态为“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地形以盆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60%,丘陵占24%。北部是低山丘陵,起伏缓和;东部、南部是中山低山,峰峦起伏;中部是大小盆地错落分布,南边与浙中山区相邻,东边与浙东盆地低山区相接。以金衢(兰)盆地为主体,周围有永康市武义县浦江县、墩头等小盆地,形成走廊式环状盆地群。盆地底部分布着起伏缓和的波状岗地。盆地中心向南北两侧逐渐上升,形成平原、平、岗地、低丘、高丘、低山、中山的阶梯状地形。最高点位于武义县与丽水市遂昌县交界处的牛头山主峰,海拔1560.2米;最低点位于兰溪市香溪镇建德市大洋镇交界处的将军岩,海拔23米。

水文水利

水文

金华市境内河道属钱塘江、瓯江、椒江三大流域,其中钱塘江流域面积9698.3平方千米,占88.6%;瓯江流域面积949.7平方千米,占8.7%;椒江流域面积294平方千米,占2.7%。全市有省级河道3条,分别为衢江、兰江、金华江,长度72km;市级河道8条,分别为东阳江、武义江、梅溪、白沙溪、南江、大陈江、永康江、浦阳江,长度324km;白沙溪、厚大溪等县级河道68条,长度1046km,县级以下河道9723km。河流总长度11271千米,河网密度1.03千米/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91.73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金华江,从东到西流经境内东阳市、义乌市等地,长182千米,流域面积679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42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武义江、南江等。

水利

截至2025年3月,金华市共有小型以上水库792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27座,小型水库763座。总库容19.54亿立方米 。其中横锦水库是位于钱塘江东阳江上游的大(二)型水库,大坝高57.5米、长295米,控制流域面积378平方公里,正常库容1.83亿立方米,最大库容2.74亿立方米,主要用于灌溉、防洪、发电和供水等。该水库的灌溉渠系包括总干渠、南干渠、北干渠及三条主要支渠,可供灌溉约10.2万亩的农田。南江水库位于东阳市湖溪镇新东溪村,始建于1969年12月,1990年进行扩建,2010年实施加固改造,大坝高57米、长202.07米,控制流域面积210平方公里,正常库容9134万立方米,总库容1.194亿立方米,主要用于灌溉、防洪、发电和供水等。该水库的灌溉渠系由总干渠、中干渠、南干渠、北干渠及其他支渠组成,有效灌溉面积约10.7万亩。

土壤

金华市境内土壤分属红壤土、黄壤土、紫色土等10个土类,16个亚类、50个土属、95个土种。土类以红壤为主,红壤是金华市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地带性土壤,红壤土占土壤总面积的34.6%。黄壤土类占10.5%,紫色土占10.8%,粗骨土土类占15.9%。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金华市土地类型以林地为主,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9.70%。截至2019年12月31日,金华市共有耕地218.39万亩;种植园用地126.94万亩;林地969.21万亩;草地6.04万亩;湿地0.62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77.13万亩;交通运输用地39.74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5.47万亩。

矿产资源

金华市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金属、能源矿产贫乏。截至2020年末,金华市已发现各类矿产56种,探明资源储量的27种,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有萤石石灰岩和地热等,其中以萤石储量最为丰富,金华市曾是中国萤石矿的主要产地之一。多金属矿产有金、银、铜等,但多为矿点、矿化点,暂无开发利用价值。

萤石矿集中分布于武义、永康市东阳市、义乌等地,已知矿床、矿点329处,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132处,其中大型8处,中型28处,累计查明资源量(氟化钙)2002万吨,保有资源量(CaF2)1144万吨。至2020年,保有和开采量已跌至浙江省第三,持证矿山有大中型4个、小型10个。石灰岩主要分布在兰溪市婺城区一带,查明资源量2.5亿吨以上;其中兰溪灵洞是浙江省石灰岩重点开采区,年产规模640万吨,其中水泥用、冶金熔剂用灰岩保有资源量1.6亿吨。地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4处,分布在金衢盆地、武义和南马盆地。其中武义溪里、塔山地热矿水温30~44.4℃,单井出水量450~3066立方米/日;婺城汤溪九峰地热矿水温45.3℃,单井出水量1234立方米/日。

水资源

金华市属于中度缺水城市,虽然境内有3000多条大小河流(湖泊),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1.75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资源量17.8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多年人均水资源量约1300立方米,低于浙江省省、中国的平均水平。

2021年金华市总水资源量为118.8684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20.871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17.6%;人均水资源量为1669.52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金华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拥有维管植物251科2540种,占全省种数的46.18%,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超50多种,如银缕梅、香果树、永瓣藤、大盘山榧等。

动物

金华市拥有陆生野生动物89科404种,陆生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占全省的51.14%。拥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0余种,如黑麂(jǐ)、白颈长尾雉中华穿山甲青头潜鸭黑脸琵鹭东方白鹳等。

生态功能区

截至目前,金华市拥有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2个,数量居浙江省省首位。金华市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浙江浦阳江中国湿地公园、婺城九峰省级湿地公园、金华金满湖省级湿地公园、兰溪兰江省级湿地公园、东阳东白山省级高山湿地公园、东阳东阳江省级湿地公园、义乌南江省级湿地公园、永康石柱省级湿地公园、永康杨溪源省级湿地公园、武义熟溪省级湿地公园、武义十里荷花省级湿地公园、磐安七仙湖省级湿地公园。

自然灾害

金华市主要自然灾害有台风、暴雨、大雪、干旱、低温冷害、冰雹、大风、雷暴等。暴雨是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年均暴雨日数4天,一般在5~9月期间发生。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7年7月7日8时~12日8时,境内各县市连续普降暴雨,有113个乡镇、1834个村、95.8万人受灾。

行政区划

金华市辖婺城、金义新区(金东区)2个市辖区,浦江、武义、磐安3个县,代管兰溪、东阳、义乌、永康4个县级市,共9个县级行政区。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4年末,金华市常住人口为720.9万人,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为517.4万人,农村人口为203.5万人,城镇化率为71.8%,常住人口出生率为7.2‰,死亡率为6.1‰,自然增长率为1.1‰。以2024年6月30日24时为统计时点,金华市共登记在册流动人口476.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幅6.91%。流动人口总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三(次于杭州市宁波市),连续五年呈增长状态。其中,男女性别比为1.46:1,来自省外籍流动人口占比为89.25%。

民族

金华是浙江省各民族群众来源地最广、民族成份最多、聚居人数最大的地市,全市56个民族成份齐全,以汉族为主,有少数民族人口82.1万,其中户籍人口5.35万,畲族1.64万人,流动少数民族人口76.75万,位居全省地市第一,主要以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彝族、侗族、回族、壮族、仡佬族等为主,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多分布在义乌市、永康市、东阳市市和金东区,合计占比达到80%。

语言

金华市境内分布着多种方言,其中最主要的是婺州方言,此外还有宣平话、诸暨话、新昌话等方言。其中婺州方言、宣平话、诸暨话、新昌话、天台话、仙居话属于吴语,淳安话、遂安话属于徽语,金话接近客家话,九姓渔民方言系属未明。

婺州方言是指在婺州境内形成的一种汉语方言,分布范围相当于清代金华府所辖金华、汤溪等八县,即今金华市除了武义县县南部以外的所有地区。使用人口约400多万人。宣平话分布在武义县南部旧宣平县地区,包括柳城、桃溪等15个乡镇。宣平话属于处州方言系统,跟婺州方言差别很大。客家话分布在婺城区塔石乡珊瑚、大茗、交椅山等6村。客家话是主要来自福建省省西部的汀州府上杭等县移民传入。

宗教

金华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现有宗教活动场所537处,宗教教职人员650余人,信众约25.6万,其中佛教场所248处、道教场所29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1处、天主教场所7处、基督教场所252处。全市共有宗教团体37个,其中市级宗教团体5个(市佛教协会、市道教协会、市天主教爱国会、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市基督教协会),县级宗教团体32个。金华宗教名人众多,佛教有傅大士、贯休法师、东皋心越等;道教黄初平黄鼬)、叶法善等,域内金华山为道教神仙黄大仙区祖庭所在,黄大仙文化远播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济

综述

2024年,金华市地区生产总值6925.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和0.8个百分点。2024年,金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816元,同比增长5.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866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00元,增长6.7%。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4641元,同比增长6.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1790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33元,增长8.3%。

第一产业

金华市是农业大市,形成了优质粮油、生猪、奶牛乳品、水果蔬菜、中药材、茶叶、花卉苗木、特种水产八大主导产业。八大主导产业经济总量均居浙江省前四位,中药材和奶牛产业居浙江省首位。金华两头乌、金华佛手等25个农产品被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居浙江省首位。

金华市境内的磐安县是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中药材强县(市),元胡、白术、芍药浙贝母玄参五大药材生产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并被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24年,金华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3.63亿元;粮食产量50.2万吨;棉花产量0.02万吨;蔬菜产量125.15万吨;药材产量4.17万吨;瓜果产量19.75万吨。肉类总产量16.15万吨。截至2024年末,金华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个、国家级特色农业强镇4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1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9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

第二产业

金华市工业门类齐全,块状特色鲜明。从区域看,县域产业特色鲜明,分别有金华市区的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兰溪的棉纺织,永康市武义县的现代五金和农机装备,义乌的小商品,东阳的磁性电子材料,浦江县的水晶,磐安县的塑料制品等,先后获得“中国汽车摩托车产业基地”“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磁都”“五金之乡”“中国电动工具制造业基地”等称号。

金华市境内的永康市是中国五金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其五金制造业集聚有车业、门业、电器厨具等八大五金产业,其中防盗门、电动工具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中国的1/2以上,保温杯(壶)产量占中国的55%以上。境内的兰溪市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纺纱、织布、印染等一系列产业链,成为中国棉纺织面料生产基地之一,纯棉弹力休闲面料产量居中国前列,2024年纱产量21.33万吨,布23.49亿米,各类毛巾总产量居中国中国同级县市前列,拥有中国棉纺织行业百强企业13家。

2024年,金华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29.5亿元,同比增长9.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3、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63.6%。增加值规模前十大行业中,9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文工体娱用品制造、汽车制造、化学原料、服装服饰分别增长47.5%、28.2%、20.3%和15.5%。分产业看,高技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7%、10.6%、10.1%。

第三产业

金华市第三产业以商贸、文旅产业、电子商务产业为主。金华市境内的义乌市是“小商品之都”,电子商务发达,位列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榜首。2022年,义乌市实现网络零售额2272.28亿元,位居浙江省各县(市、区)第一;2022年义乌电商专业村达222个,电商镇13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累计达95个。境内的东阳市拥有全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古装剧产量占全国2/3,电视剧产量占全国的1/3,电影产量占1/4。截至2024年,东阳市横店影视城先后建成广州街香港街、秦王宫、清明上河图、圆明新园等50余个大型实景基地和130余座大型室内摄影棚;有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爱奇艺等影视企业2000余家,全国排名前十的影视企业八家入驻横店。创造了“横漂”群体,规模达14余万人,常驻近万人。

“2024年,金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0.4亿元,总量居浙江省省第4,同比增长5%,增速高于浙江省1.0个百分点”。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加速释放,升级类商品消费持续活跃,照相器材、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分别增长389.7%、69.8%、64.5%、60.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180.4亿元,增长26.0%。

社会事业

教育

2024年,金华市共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1518所(不含不计校数小学教学点,不含技工学校),其中高等院校11所(普通高校4所、高职院校5所、成人高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24所,特殊教育学校9所,普通高中87所,初中190所,小学404所,幼儿园793所。小学教育专任教师2.95万人;初中教育专任教师1.62万人;普通高中教育专任教师0.91万人;学前教育专任教师1.4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0.0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0.38万人;高等院校专任教师0.76万人。

健康卫生

截至2024年末,金华市医疗卫生机构有5344家,其中,医院171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5家;门诊部290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3家;其他卫生机构19家;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共4676个;开放床位数40765张;有卫生技术人员6956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8643人,注册护士30426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末,金华市拥有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金华市146个乡镇(街道)实现文化馆分馆、图书馆分馆全覆盖。广播户籍人口综合覆盖率为100%,电视户籍人口综合覆盖率为100%。

金华市图书馆是开放型的现代化多功能公共图书馆,位于永康街288号,创建于1956年。2021年8月金华市图书馆与金华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整合设置为金华市图书馆。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总藏书量148万余册。

金华市文化馆是国家一级文化馆,位于中山路35号。建筑面积6437平方米,于2014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有剧场、舞蹈与合唱排练厅、群星展厅、群星讲堂等各功能场所。

金华市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也是集教育、研究、收藏、保护和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地级市综合性博物馆,坐落于金华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总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馆藏文物与古籍共43000余件(套)。

科技

2024年,金华市财政科技支出38.44亿元。列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2项,省“尖兵领雁+X”项目23项,市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304项;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2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239家;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第44位、在参与排名城市中进步最大。

体育

2022年,金华市承办了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共设34个大项、62个分项、1076个单项,共有10849名运动员、3296名教练员和领队、3531名裁判员参会,首次增设了群众体育、冰雪运动和金华特色的电动冲浪板项目,是省运史上时间跨度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共有1321名金华运动员参加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共夺得奖牌314枚,其中金牌130枚、银牌91枚、铜牌93枚,金牌数、奖牌数、总分均列浙江省省第四。

截至2024年底,金华市体育场地面积总量达2261.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14平方米。主要体育场馆有金华市体育中心金华体育中心体育馆等。其中金华体育中心体育馆,位于金华市婺城区,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藤球项目比赛场馆,含比赛场及热身场地。总建筑面积26981平方米,观众席位数4570座。金华体育中心体育场也是亚运会足球项目比赛场馆,位于金华市婺城区,总建筑面积44064平方米,观众席位数29800座。

社会保障

2024年,金华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33.43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6.8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43.7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5.83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2883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462元。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7.87万人,其中基本医疗保险一档(原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1.0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二档、三档(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6.82万人。

人居环境

2024年,金华市47个干流地表水断面和11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100%达标,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全优,成功夺取“五水共治”大禹鼎“一星金鼎”。金华市区PM2.5平均浓度30.2微克每立方米,AQI优良率87.7%,全市6项主要空气质量指标连续6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率先在制药行业探索“无废供应链”试点,4项做法入选“中国无废城市”典型案例,14个“无废细胞”入选省级百优名单,“固废一件事”应用入选智慧长三角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全域推进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创成3个省级体验地,1个案例入选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成功争取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高标承办全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培训班及地球环境系统科学观测与人工智能模型发展研讨会,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3年提升。

交通

综述

金华市是80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4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

截至2024年底,金华市公路总里程13181.643公里,公路密度120.47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条共计441.087公里(省道高速181.094公里);普通国道4条共计538.149公里、省道11条共计1010.167公里。全市农村公路里程11192.24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4.9%,其中县道3481.952公里、乡道3458.915公里、专用公路41.942公里、村道4209.426公里。主要高速公路有沪昆(杭金衢)、长深(金丽温)、甬金、诸永、台金等高速公路,其中沪昆高速公路境内长99.2千米,双向4车道,有郑家坞、浦江县、义乌等10个出口,通往杭州市市,衢州市;长深高速公路境内长61.2千米,双向4车道,有金华东、金华南等5个出口,通往丽水市市,温州市;甬金高速公路境内长69.7千米,双向4车道,有蔡宅、怀鲁等7个出口,通往宁波市。另有温寿线国道过境,境内长114.9千米,双向4车道,通往建德市市,丽水市和温州市。有杭金线、桐义线等省道过境,其中杭金线境内长84.4千米,双向4车道,通往杭州市。

铁路

截至2024年底,金华市运营铁路8条,总里程约638公里(沪昆高速铁路杭温高速铁路、金温铁路等高铁线路3条,约299公里;沪昆铁路、甬金铁路金台铁路普速铁路5条,约339公里),2024年客流到发量约5593万人。其中,甬金铁路是国内首个双层高箱集装箱运输试点线路。2024年9月杭温高铁顺利开通,推动东阳、浦江县磐安县三个县市迈入“高铁时代”。

金华辖内共有办理客运火车站12个,金华站、金华南站义乌站东阳市横店站、永康南站浦江站磐安站武义北站等8个火车站可办理高铁业务。其中,义乌高架站房建设工程作为全国首例获批的在运行的高铁上建设的高架站房项目,站房面积约10.5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3台33线(预留2台6线),改造完成后将成为全国县级城市规模最大的高铁站房。

航空

金华市拥有民用机场义乌机场1个,通用航空机场横店通用机场1个。

义乌机场是浙江省第四大国际航空港,位于义乌市北苑街道;于1991年4月1日进行了首航,为4D军民合用运输机场。总用地1746亩,其中国内航站楼面积1.66万平方米,国际航站楼面积1.28万平方米,可满足波音737空中客车A320等机型起降,停机坪面积60000平方米。

2024年,义乌机场共完成起降将次26706架次、全年旅客吞吐量为340.2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27万吨。至2025年2月,义乌机场共开通至北京、广州、深圳等国内外及地区客运航线26条;且开通了义乌至大阪、义乌至菲律宾马尼拉两条国际航线以及义乌至鄂州市国内货运航线。

东阳横店通用机场位于横店镇,于2018年3月正式运行;占地521.4亩,飞行区等级为2B,设计最大机型为Y12,跑道长800米、宽45米,可同时停放24架飞机。

航运

截至2024年底,金华市内河航道通航里程约73.7千米。其中,兰江、衢江和金华江下游航道为四级航道里程约50千米,东阳水库库区航道通航里程为23.7千米,其余航道为等外航道。航电枢纽2个,500吨级港口泊位25个。金华市航道总里程238.3千米,其中四级及以上航道总里程约50千米;码头生产泊位25个,年设计通过能力超1000万吨。

公共交通

金华市境内建有11个客运站,其中金华客运西站、义乌国际商贸城客运中心、横店客运中心、永康市客运中心、武义县客运中心站是一级客运枢纽。

至2024年底,金华市共有137个乡级节点,2836个村级节点均已实现开通客车,公交通达率100%,行政建制村“村村通客车”通达率100%,累计开通线路1053条,投入车辆2718辆,年均日发班次8700班次。

人文

综述

金华市有“江南邹鲁”“文物之邦”之称,境内寺庙楼阁林立,境内南朝的八咏楼、唐代的法隆寺经幢、元代的天宁寺、明清的卢宅,太平天国侍王府等古建筑。金华市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婺剧、龙灯、斗牛犬、炼火等。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赶茶场、浦江板凳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婺剧、金华道情、东阳木雕、黄初平(黄大仙区)传说等3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物古迹

截至2024年,金华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1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05处,不可移动文物总数为全省第一。

西姜祠堂

西姜祠堂位于水亭乡西姜村村口,为“回”字形建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明代时期建筑。该建筑又称“孝思堂”,据《姜氏宗谱》记载:西姜祠堂于明万历(1573-1620)年间,由姜元寿主持建造。现存门厅,中厅,后寝和左右厢房,沿中轴线排布,其中中厅独立。西姜祠堂是全国规格较高、规模较大的民间家庙之一,也是兰溪市现存规模最大、时代最早的古建筑之一。西姜聂氏宗祠前进开间为十一间,后进采用明五暗十一的格式,在全国的私家祠堂中独一无二。中厅为主要建筑,三开间带四周回廊,用材硕大,歇山顶,明间次间均为抬梁式,前廊为四架卷棚,檐柱为抹角方形石柱,其余为木柱,鼓形柱础,下垫覆盆子,是典型的肥梁胖柱式建筑,雕饰古朴典雅,一洗繁琐富丽的气象,给人返璞归真的感觉,展示了典型的大明风范。2013年,西姜祠堂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宅

东阳市卢宅位于东阳市吴宁街道卢宅社区,为东阳雅溪卢氏家族聚居之地,建于南宋初。后经过多次扩建和修缮,占地约33万平方米,以卢氏大宗祠为中心,复荆堂、肃雍堂、树德堂三大宗支建筑群呈拱月之势,40余处园林、书院、寺观与25座牌坊点缀其间。现存卢宅明清古建筑群占地约201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000平方米,主要有“肃雍堂”“树德堂”“嘉会堂”“世德堂”“惇叙堂”“善庆堂”“存义堂”“大夫第东吟堂”“世进士第忠孝堂”“方伯第冰玉堂”“荷亭书院”等。“肃雍堂”“树德堂”雄踞群舍之中;厢房、廊院依连厅堂之间;木雕、彩绘装饰典雅,大方端庄。其中肃雍堂主轴线从大照壁经三座牌坊、甬道、穿捷报门、国光门至肃雍、穿堂、同寿三堂,再至乐寿、世雍诸堂,前后九进,纵深320米,其建筑形式、空间序列、匾额题名等,充分反映了明清两代理学思想和伦理宗法观念对民居的深刻影响。肃雍堂轴线前四进,雅溪卢氏县十四世孙卢溶建于1456—1462年。1988年,东阳卢宅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兰溪通洲桥

兰溪市通洲桥位于梅江镇塔山村,横跨梅溪,为古时金华、兰溪、义乌、浦江县、建德五县间的交通要道,该桥为厚墩联拱桥,是浙江省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几座木石结合的廊桥之一。据县志和碑文记载: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建木廊桥,嘉庆五年(公元1800)被洪水冲跨,暂置木桥爱新觉罗·旻宁三年(公元1823年)重建木廊桥,并筑廊亭21间,桥全长84米,宽4米,六垛五孔。青石桥面,青石护栏高约1米。桥亭阴阳合瓦,亭中设神龛。两端桥门翼角起翘,雕梁画栋,极为壮丽。桥头小山名曰:“挂钟尖”,山顶筑有一座古刹文昌阁,筒瓦屋面,玲珑剔透。桥阁交相映辉,与周围山水相融,别具风格。近代著名作家曹聚仁少年时代常在通洲桥和文昌阁读书,后在此结识夫人王春翠。1956年曹聚仁作《七律•夜半过金华感怀》一首,寄托了对通洲桥的美好回忆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2019年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厚吴村古建筑群

厚吴村古建筑群位于永康市前仓镇后吴村,是永康市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厚吴村经宋、元、明、清的历代建设,村落发育较为成熟。现存保护完好的宗祠有五座、楼堂老宅1000多间。吴氏先祖人工开凿的殿南溪与来龙溪环绕村落,形成了古村的自然村界。村落中的古建筑以起源屋为中心,逐步向四周扩散。古村落形态保存较为完整,村内水系、巷道格局基本完好,房屋分区及古村落边界清晰。古村中保留有众多的宗祠、住宅、商业店铺、人工水渠、桥梁、庙宇及塔等。建筑格局大多完整,构造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厚吴村古建筑群的民居建筑平面布局以“三合型”和“四合型”为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变异体。2019年,厚吴村古建筑群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侍王府

太平天国侍王府,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鼓楼里70号,曾是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在浙西的指挥中心,原面积6.3万平方米,现占地面积17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太平天国侍王府建筑分为宫殿、住宅、林园、练兵场四部分,发现有各种砖、石雕刻作品41件,木雕500余件、壁画94幅,彩画407幅,是现存太平天国王府建筑中保存原貌完整、艺术品最多的一处。它对研究太平天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太平天国侍王府装饰在建筑上的木雕、石雕、砖雕及壁画、彩画丰富多彩,题材广泛,数量可观,艺术价值高。1988年,太平天国侍王府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5年3月,金华市有人类非遗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81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5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75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21名,数量均居浙江省前列。

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

婺州举岩茶因金华旧属婺州治,产茶之地巨岩重叠,犹如仙人举岩而得名。历史上还有“香浮碧乳”、“婺州碧乳”之称。五代十国时期的《茶谱》中有“婺州举岩茶,其片甚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煎如碧乳”的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中均将其列为最佳名茶之一。该茶闻名于宋,兴盛于明,被列为贡品。举岩茶经摊、炒、抓、挺、烘5道工序制作而成。理条和挺直是举岩茶成形的关键工序,炒制的特点是以烘为主,炒烘结合,既保持原有茶芽特色,使成茶独具风格。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为重要组成部分。

赶茶场

磐安赶茶场又称为“茶场庙庙会”,流传于磐安县玉山一带,其起源于宋代,是伴随纪念晋代“茶神”许逊而兴起的活动。经历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重要聚会——春社和秋社。春社时节,茶农盛装打扮,来到茶场拜“茶神”,举行演社戏、挂灯笼、迎龙灯等民俗文化活动;秋社则是百姓拎着茶叶和货物来茶场赶集,形成了传统的盛大庙会,期间有三十六行、抬八仙、叠罗汉、迎大旗等多种民间表演。磐安赶茶场茶文化底蕴深厚,有一套隆重的茶神祭典仪式和丰富的民间艺术,具有历史、人文、民俗、艺术的研究价值。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赶茶场为重要组成部分。

浦江板凳龙

浦江县板凳龙又称长方灯,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明清进入鼎盛期,主要流传于浦江乡村。板凳龙由龙头、龙身、龙尾组成,长度从几十节到上百节板凳不等,龙形变化丰富,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游动时又融体育、杂技、舞蹈为一炉。浦江板凳龙有很高的民俗研究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还能促进群众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感情,是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4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浦江板凳龙为重要组成部分。

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源于唐代,因产地东阳而得名,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兼有镂空雕、圆雕,透空双面雕等类型;使用具有木工工具和雕刻工具两大类;工艺流程主要有图稿设计、打胚、修光、油漆等。东阳木雕主要有建筑装饰木雕、日用家具木雕、工艺木雕等门类,至今已发展到七大门类,三千六百多个品种。

东阳木雕历史悠久,品类丰富,题材广泛,技艺精湛,蜚声海内外,极具实用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被严济慈先生誉之为“国之瑰宝”。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兰溪摊簧

兰溪摊簧属于南词摊簧,是浙江的古老曲艺形式,演唱风格以脚本文辞典雅、唱腔细腻婉转见长。兰溪摊簧旧时以坐唱形式表演,表演者六到九人不等,围坐在桌子周围,手执各种乐器,后进过改革发展,逐渐出现单人演唱、双人演唱、演唱加伴舞、唱腔加快板等演唱形式。兰溪摊簧主要曲调有“平板”“弦索”“民间小调”等三类。代表性曲目有《描容》、《拜月》、《断桥》、《雷峰塔》等。

兰溪摊簧演唱时讲究字清腔纯,字正腔圆,一直为文人雅士所喜好。唱奏者多穿旗袍,举止文雅,素有“摊簧先生”之称。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浦江乱弹

浦江乱弹发源于金华浦江县,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剧种,也是浙江婺剧的主要声腔之一。浦江乱弹以浦江当地民俗音乐“菜篮曲”为基础,并在“诸宫调”讲唱艺术和中国最早的戏剧南戏的相互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而来的。

浦江乱弹曲调既华丽流畅,又激昂高亢,感情丰富;脸谱化妆用不同的颜色表现不同的角色和心情,比如刚直用黑,奸诈用白,凶恶用青等;武打和特技也有它自己的特色,比如点烛、七十二吊、走铁环等;剧目种类丰富,有数百种之多。浦江乱弹扎根民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是浦江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统戏剧,有着顽强的生命力。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东阳翻九楼

翻九楼是长期存在于民间的道教施仪中的一部分。其目的一为祈求太平;二为超度亡魂;三为驱凶避邪,在江南一带广为流传。在施仪场地上,竖起两根13米高(以11层计)的粗杉木王,成为“九龙柱”,然后用“九楼桌”11或13张(分9层、11层等),紧靠“九龙柱”叠上,用绳索缚好,最上面一张“九龙桌”四脚朝天,形成九楼台。

表演者先从下面的第二张八仙桌逢双向上翻跟斗,最后到达小叠桌上,进行金鸡独立、童子拜观音、老鹰扑飞、向上磨豆腐、倒挂紫金钟等表演动作,最后用一个倒立动作作为结束。然后再依次逢单从第九张八仙桌向下翻跟斗到第一张八仙桌结束。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东阳卢宅营造技艺

东阳卢宅占地面积2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900平方米。以肃雍堂轴线为主体建筑,前后九进。建筑形式丰富,府第厅堂院落重重,规模宏大,用材粗壮,雕饰华丽,融东阳木雕、石雕、砖雕及彩绘艺术于一体,尤以木雕艺术最为精湛。梁枋、斗拱、雀替、门窗、隔扇,美轮美奂;雕刻内容用寓意、谐音、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寄情于物,宣扬儒家的忠孝仁义,体现了家族生活的乐趣和幸福,是建筑艺术的大观园。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东阳竹编

东阳竹编历史悠久,作为工艺品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宋代以编织元宵节的龙灯、花灯、走马灯而著名;明清时期迅速发展,被选为贡品;到了清末民初,东阳竹编进入全盛时期。东阳竹编取材讲究,手工剖竹篾细如发丝,柔如蚕丝;其以立体编织为主,结合平面编织技艺,同时借鉴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将平面竹编工艺与中国书画图案相融合。东阳竹编取材上较为广泛,以传统人物与动物为主。

东阳竹编,编织精细,造型生动,色彩典雅,实用与欣赏完美结合而在工艺竹编中独树一帜,具有浓郁的民间美术特征,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工艺竹编流派之一。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黄初平(黄大仙)传说

“黄大仙传说”产生于东晋时期,最早文字记载于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葛洪的《神仙传》。其传说,源起于历史人物黄初平。黄初平,晋成帝威和三年(公元328年)出生于兰溪市市黄湓村。黄初平从小聪明颖悟,心地善良,好学勤快,生得俊秀清奇,兄弟俩幼年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兄黄初起辛勤耕作种植蔬菜,弟黄初平砍柴牧羊,两人相依为命。15岁那年,黄初平上山牧羊,遇到幻化成道士的田神农时雨师赤松子,赤松子“爱其良谨”,带他到金华山阴石室洞学道修行,黄初平在北山得道成仙。之后其“叱石成羊”、苦练修道、惩恶助善、为民除恶、知恩必报的故事慢慢地在民间流传开来,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有关黄大仙的传说大致有黄大仙的生平事迹传说、自然景观传说、人文景观传说、民风民俗传说、土特产传说、黄鼬显灵的传说等。兰溪、金华乃至港澳、东南亚一直流传着大量有关黄大仙的传说,兰溪市、金华一带还留有黄大仙故居、二仙井、金华观、赤松亭、二仙桥等遗址。在港澳及东南亚一带,还供奉大仙道观,香火旺盛,经年不衰。

“黄大仙传说”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流传广泛,不仅流传于全国,而且远播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东南亚诸国。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它的精髓是“扬善惩恶、济困扶贫”,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文化形态丰富多样,有物质形态的古今中外众多的宫观祠庙和遗迹,更有古今文学艺术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存。

“黄大仙传说”流传在历代道教经籍中有诸多记载;民间口头流传;古代帝王的颂扬;历代文人诗词、绘画再现;史籍、方志及类书、辞书的记载;曲艺婺剧、电视等文艺形式的传播。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金华道情

金华道情又叫唱新闻、劝世文,是最受金华民众欢迎的民间曲艺,流传于金华所辖金东、婺城、东阳、永康、义乌、浦江县兰溪市、武义、磐安县以及衢州所辖各县,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与杭州锣书、瑞安鼓词、宁波走书、绍兴莲花落合称为浙江省五大地方曲种。金华道情是一人多角色坐唱式单挡说唱艺术,用金华方言演唱,唱一段加几句说表,配以简单的动作,即所谓“艺人一台戏,演文演武我自己”。金华道情伴奏乐器简单,仅一个情筒和两块竹板。

因金华方言“十里不同音”,故道情在各地大体相似,细节有异,有金华道情、义乌道情、东阳道情之别。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金华火腿腌制技艺

金华火腿起源于北宋,抗金名将宗泽战胜而还,乡亲争送猪腿让其带回开封市慰劳将士,因路途遥远,便撒盐腌制以便携带。腌制而成的猪腿色红似火,称为火腿。清时被列为贡品。金华出产的“两头乌”猪,火腿肥大、柔嫩,经过上盐、整形、翻腿、洗晒、风干等程序,数月乃成,香味浓烈,便于贮存和携带。

金华火腿以其鲜艳的色泽,独特的芳香,悦人的风味,俏丽的外形,即色、香、味、形“四绝”闻名天下,畅销国内外,是中国腌腊肉制品中的精品。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

金华酒是中国传统名酒之一,刘传友“晋字金华酒,围棋左传文”之说,成为字、酒、棋、文四绝之一。1915年,取自金华曹恒聚酒坊的样酒在巴拿马共和国世界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

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特点鲜明:一是独特的造曲技艺;二是优化的用曲方法;三是复杂的酿造工序。金华酒清冽乙二醇,养生益体,在中国黄酒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文化价值,是中国古代早期米酒酿造技艺的典型代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婺剧

婺剧俗称金华戏,是中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历史悠久,流传区域广,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虽然经历了400多年历史,但婺剧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高腔、昆曲秦腔、徽调、滩簧、时调等多种声腔,其表演还保留着秦汉以来各种艺术表演的痕迹,它剧本文辞典雅,叙事通俗易懂。在表演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行头和化妆形态,特别善于文戏武做、武戏文做,堪称一绝。婺剧剧目丰富,有500多种,以口传为主。

婺剧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瑰宝,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兰溪断头龙

传统舞蹈断头龙古称“江西龙”,起源于玉山县地区,清末明初时传入金华地区,流传于兰溪市水亭畲族乡。断头龙源自一个传说:一名龙王违抗玉皇大帝圣旨给百姓下雨而被斩,百姓为了感激和纪念他,每年春节元宵节之际,人们请出所祭龙头,与扎制的龙身合一而舞以示祭奠。

断头龙除了一般舞龙套路,最大的特色就是因龙的头、身分离,强化了龙珠和龙头的双人档动作套路,变化多端,舞姿丰富。而龙身则以各种造型作辅助表演,龙珠、龙头穿梭其间,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整场表演共有20余个套路。兰溪市断头龙套路丰富,表演精彩,多次在汇演中获奖。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浦江剪纸

浦江剪纸产生于元明时期,到清代,受独具特色的浦江乱弹影响,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和发展,逐步发展为风格独特的戏曲人物剪纸。浦江戏剧剪纸是一种独特的窗花剪纸类型,一般使用特制的镂花剪,基本技法有多层折叠剪法、阴阳剪法、顺剪法、暗口剪法、花纹剪法、线条处理等,其题材以表现当地人喜闻乐见的婺剧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主。

浦江剪纸以戏剧人物为剪纸题材,以其情调高雅、图案优美的艺术特征深受人们的喜爱,形成南方剪纸的一种风格流派,是中国南方剪纸的典型代表之一。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诸葛村古村落营造技艺

诸葛八卦村是诸葛亮后裔居住的古老村落,整个村落布局以钟池为核心,形似太极阴阳鱼,八条街巷从钟池向外辐射,呈放射状,暗含九宫八卦,建筑错落有致,虚实相生,形成内八卦。村庄周边的八座小山似连非连似外八卦

诸葛村古建筑众多丰富,有丞相祠堂、大公堂、宅第、店铺、作坊、学堂、水碓、水阁楼等。整体建筑以白墙黑瓦为主基调,形成乡村特有淳朴典雅的特色。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浦江麦秆剪贴

麦秆剪贴于明代末叶已在浦江县流行,到清代已发展成独立的特色工艺品种,一般作为婚嫁、生日、祝寿、开业、新居等礼品用。

麦秆剪贴选材讲究,一般选用特种传统大麦秆的第一、第二节,经浸、熏、蒸、漂、破、刮、染等二十余道工序,制成薄如蝉翼的麦秆片,再把麦秆片拼、挺、烫,最后剪、贴成品。麦秆剪贴吸收了国画、版画、剪纸、雕塑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光泽自然、典雅大方,在整体工艺、综合技能上独领风骚,尤其是花鸟羽毛处理独树一帜。浦江麦秆剪贴在中国麦秆剪贴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是研究中国麦秆剪贴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标本。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浦江迎会

浦江迎会又称抬阁,起始于南宋,鼎盛于明清,由会桌、抬扛、会栅、抬会人、站会人的小演员五部分组成,有“人会”、“纸会”之分。“人会”在特制的会桌上按需要设置铁架,由小演员在铁架上扮演各种人物,或悬空而立,或凌空飞屋,由4—10名青壮年抬着行走。在行走中扮演者变幻造型,千姿百态,神采各异,尽显其奇、巧、险之特色。“纸会”是用竹篾缚成人形,裱糊后绘画、装饰成戏剧人物或动物,一般隐于桌下用细线牵引进行表演。浦江县迎会以中国传统戏剧人物造型为主体,保留了戏剧、杂技等民间艺术的原生形态,是浦江人民智慧的结晶。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浦江郑义门营造技艺

郑义门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郑义门营造技艺主要包括整体布局、平面设计、空间营造、房屋结构、木雕壁画等几个方面。郑义门有郑氏宗祠、十桥九闸、九世同居碑亭、木牌坊、老佛社、天将台、尚书第、御史第、圣谕楼等30余处古迹,蕴含了形式多样和丰富多彩的营造技艺。郑义门古建筑群及其传统营造技艺不仅是郑氏聚族同居的实物遗存,也是中国建筑传统技艺的实物例证,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村镇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武义俞源古建筑群营造技艺

俞源古建筑群深藏玄机的布局,恢弘精致的古寨,是俞姓家族精神的物化,是俞氏历代祖先智慧好辛勤劳动的结晶。俞源古建筑以建筑时代跨度大,建筑物类型齐全,单体建筑规模宏大和文化内涵的丰富,被誉为“江南水乡民居建筑的辞典”。

俞源村古建筑群始建于南宋,经历代规划建设,现存元桥两座,明、清民居130余座。建筑类型有宗祠、庙宇、店铺、孙策墓、桥梁、私塾、书馆、戏台、花厅遗址、民居等。全村古建筑分上宅、下宅和前宅三大片,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2007年列入第二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义乌道情

义乌道情源于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吸收词调、曲牌,演变为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也称道歌,有“摊头”、“正本”、“长篇”三种,其演唱形式一般为一人或多人自打自唱,有时分主唱和伴唱,唱腔可分为平调、悲调、苦调,节奏分为紧板、平板、慢板、小快板等。义乌道情演唱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有较强的感染力。义乌道情名家盲艺人叶英美曾三次晋京演出,在全国曲艺界享有“北有韩启祥,南有叶英美”的盛誉。国家级传承人叶英盛,曾受叶英美指点,于1985年和2005年两次晋京演唱义乌道情。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九狮图

永康九狮图是永康市市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表演艺术之一。它起源于宋代,成型于明代,由单狮发展到现在的九狮。表演道具由2米高的狮笼和9只狮子组成,用38根苎麻绳操控。表演时,先由狮王打头,围着彩球拥衔挪舞,再引出其他7只狮子相互嬉戏,好不热闹,最后再以狮王突出阵阵甘霖结尾,象征风调雨顺的好兆头。九狮图演出不受场地和地域限制,又带有祥和喜庆的意味,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故永康有民俗音乐“节日到,九狮跳”。九狮图还先后应邀去法国、新西兰等地演出。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永康十八蝴蝶

十八凤蝶总科永康市优秀的民间舞蹈,它由18位少女扮演蝴蝶和4位少女扮演“十二花神”共同表演,通过艳丽的道具、优美的舞姿和悠扬的音乐,生动展现出春天百花齐放、彩蝶飞舞的和谐景象,反映了人们反对战争,向往和平和幸福生活的美好理想。

十八蝴蝶源自方岩庙会的信俗活动。1946年,永康高镇村村民从《蚌壳舞》中得到启发,把蚌壳夸张放大成了蝴蝶翅膀,由此诞生了十八蝴蝶。50年代以来,十八蝴蝶历经三次重大创新,在国内外演出中都获得好评。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永康锡雕

永康锡雕,俗称“打镴”,为永康重要的传统手工艺行业,始于五代,发展于宋代,鼎盛于明清,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芝英、古山镇一带。永康锡雕工艺流程为:熔锡、压片、裁剪、锻打、拼接、锉刮、雕花、刻字、抛光等10多道工序,尤其是造型与雕刻的工艺最为复杂,要求最高,最能体现锡匠的技艺和功力。锡雕制品多用于生活大宗商品、传统嫁妆、仪仗道具及佛事法器等,永康风俗,姑娘出嫁,娘家人往往要送一套锡器。

永康锡器光泽清亮,洁白如银、做工精细,造型别致,且防潮性好,经久耐用,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较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永康方岩庙会

方岩庙会是永康各地民众赴方岩朝拜“胡则”而形成的民间娱神活动,因此也称为“方岩胡公庙会”。胡则在任时曾奏免衢婺二州身丁钱,百姓感恩,在方岩山上为胡则立庙,被奉为“胡公大帝”。后祭祀活动升级,逐渐演变为庙会,每年农历八月初至九月重阳节前后举行,形成了以永康为中心,以衢婺为重点,覆盖浙南、浙东的大型庙会活动。方岩庙会因规模大、会期时间长、表演形式多、庙会影响广等,每年吸引了大批周边县市及毗邻各省的香客和游客前来参观,在中国江南形成了一个广泛的“胡则”信仰圈。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永康鼓词

永康鼓词源于宋代南下的曲子词,清代广为流行。以永康为中心,流行于武义、缙云县、磐安、东阳等周边地区。永康鼓词艺人皆为盲人,故又被称为“瑞安鼓词”、“盲词”;又因鼓词以唱为主,人们又称之为“唱词”、“唱公事”。鼓词道具有用六块绒毛黄檀拼接、母猪皮或黄牛皮包裹制成的圆形鼓盆、鼓板和一副孟宗竹夹,演唱时艺人身着旗袍,左手挥竹夹,右手击鼓点,鼓板搁置在右腿膝盖上。

永康鼓词用永康方言单口演唱,一人多角,以唱为主,说白为辅,寓道德伦理、思想感情、人生哲理、生活追求于其中,使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真正体验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永康醒感戏

永康醒感戏又称省感戏,产生于元末明初,是流行于永康及毗邻地区的一种以劝人为善、导人归正为宗旨的地方戏曲。醒感戏先是在民俗音乐、小调和祭祀仪式基础上产生的仪式剧,后来吸收了侯阳高腔、松阳高腔而发展成曲牌体高腔剧种。其主要特征:熔仪式、戏剧于一炉,集道士、演员于一身,合剧本科书为一体。永康醒感戏剧目有九本,每本五、六十出,一本戏称为一殇,有《毛头殇》《逝女殇》《狐狸殇》等,反映永康手工业者流落他乡的悲惨命运。

永康醒感戏以其民俗文化价值、戏曲艺术价值受到文化部门的重视。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婺州窑是古代著名青瓷窑,是中国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婺州窑分布很广,主要产地在金华、武义县、东阳等地。它从上周原始瓷开始,到东汉晚期烧制成熟的青釉瓷器,并有褐釉瓷;南朝佛教盛行,瓷器上的莲花成为普遍的装饰物;唐代早期烧制成功了乳浊釉瓷、花瓷,宋代以后出现了彩绘瓷、青白瓷、黑瓷,一直到明代生产青花瓷等。延续时间长达2700余年,共发现古窑遗址600余处,在全国较为罕见。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兰溪诸葛后裔祭祖

三国蜀相诸葛亮后裔世代居住诸葛村,随着人丁兴旺,俊彦辈出。其子孙为纪念先祖诸葛亮,建造了“大公堂”、“丞相祠堂”,每年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明嘉靖七年,明世宗给南阳郡的忠武侯庙颁了《赐忠武侯庙规祭文祭品》的敕文,规定忠武侯庙行春秋二祭,“春祭用次丁日,寒衣节为八月二十八日”,春祭在大公堂举行,秋祭在丞相堂举行。兰溪诸葛后裔祭祖大典规模大的祭祀仪式和迎会,三年至五年举行一次,平常的年份其仪式较简单。祭祀时遵循敕用“一品物”,整个祭祀程序共有15道,非常的讲究、隆重。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

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包含仿野生盆栽法、铁皮石斛苗加工法、首乌蒸制法、盐水杜仲炮制法、铁皮石斛浸膏炼制法等上百种中药炮制技法,形成了中药材采集,栽培,炮制,组方,煎制等生产流程,是传统中药技艺的精华荟萃。

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定居武义的唐代大道士叶法善,他的诸多中药秘方在武义地区流传,寿仙谷一带又是天然药材宝库,为炮制技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1909年,李金祖继承其父李志尚的技艺,创立寿仙谷药号,刻骨钻研,初步形成了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并传承至今。第四代传人李明焱则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独创中药育种、仿野生栽培与灵芝孢子粉破壁等精深加工技术,让传统炮制技艺焕发新的生机。如今,“寿仙谷”成为了“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热销江浙沪等地,为非遗项目产业化树立了榜样。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义乌红糖制作技艺

义乌种蔗历史悠久,所产红糖久负盛名。清代顺治(1644—1661),佛堂燕里村的贾维承从福建引进种蔗制糖技术后,采用传统老式的牛拉木榨糖车的做法生产制作红糖,生产、制作义乌红糖的过程,俗称为“绞糖”。是中国传统蔗糖制作技艺中的典型,其独特的地方文化、活态的文化价值、特定的民俗价值,在中国江南影响、辐射至浙江乃至华南、华东地区。义乌红糖古法制作技艺主要分为选料、榨汁、煎熬和风干四个工艺流程,包含20多道技术工序。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朱丹溪中医药文化

“朱丹溪中医药文化”肇始于世居义乌赤岸镇的元代著名医家朱震亨。朱丹溪“致知创新”的文化精神,“滋阴学说”、气血痰郁“四伤”学说、养生寿老学说和中药炮制技艺等学术成就,以六百多年传承有序的“丹溪学派”为载体传播,形成了以义乌为中心、辐射全国、远播海外的独特中医药文化现象。其内容包涵了历史文物遗迹、民间习俗信仰、学术思想流传及临床经验运用等多个层面,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六百多年来,朱震亨学派长盛不衰,代有传人,私淑弟子更不可胜数,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随着传人的活动而广为人知,更是留下了许多文化印记,伴随着一代代义乌人成长。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丹溪墓、丹溪庙和丹溪殿均得到妥善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丹溪文化园,朱丹溪中医药文化更是通过多次举办的朱丹溪祭祀大典、国际丹溪中医药论坛、丹溪学说研讨会、丹溪养生文化节等文化和学术活动成为了义乌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国内外的目光,已成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永康铸铁

永康地处浙江中部,多五金能工巧匠,素称“百工之乡”,铸铁为五金行业中重要一行,永康铸铁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时期。永康铸铁的基本工序为:一、铸型制作,俗称造型或做塑,可分为砂型,泥型二、起炉,也叫开炉,使金属熔化;三、浇铸,四、落砂或起模五、清理和修饰。永康铸铁历史悠久、工艺精良、产品坚固实用、美观大方、应用广泛,具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永康铸铁制品保留了丰富的从农耕文明到现代文明的历史印证,是研究社会发展史的宝贵遗产。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炼火

炼火,称“炼火海”、“炼火山”。主要流传于磐安县境内的西南部山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当地的胡则信仰相结合,兼具驱瘟、避邪、祈福、治病、求平安等目的,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炼火的形式多样,典型的有双峰一带的“踏火山”和深泽县一带的“闹火海”两种,表演极具神秘色彩,“磐安炼火”曾参加过由文化部等九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迎大旗

迎大旗又称“迎龙虎大旗”,迄今已有800余年历史。主要流传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县东北部山区。大旗由旗头、旗面、旗杆、拢耸竹、旗索和旗叉等几部分组成,旗杆高30余米,旗面可达600余平方米,上绘龙虎等图案。迎竖时,每面大旗需要100余名大汉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迎大旗与当地独特的茶文化、庙会文化、民俗文化、审美文化渊源深厚,是地方历史和文化的活态载体。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饮食

金华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浙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蜜汁火方、炭烤金华两头乌、金华胴骨煲、金华汤包、萝卜肉丸等美食。

蜜汁火方

蜜汁火方是一道蜜汁类菜肴。制作时将大块的火腿肉切上十字花纹,然后添加莲子、青梅、中国樱桃和桂花等配料。接着用冰糖水将其浸泡蒸熟。成菜后,色泽美观,汤汁浓稠,火腿的味道甜酥。这道菜容易消化,受到老年人的喜爱。

金华汤包

金华汤包是历史悠久的南方小吃,被誉为“金华第一点”。制作时使用猪肉皮汁和老母鸡汁制成的皮冻作为外皮,馅料则包含鲜肉和笋丁。在蒸制时,还用青松作为垫底,这使得金华汤包的馅料鲜美多汁。2005年6月,金华汤包被浙江省商业总会认定为浙江名点。

萝卜肉圆

萝卜肉圆是金华市特色菜之一。每年过年时,金华人都会做一盘萝卜肉圆,代表着团圆和平安。这一传统还有一个神话故事。金华山地区主要种植萝卜,但由于一条恶龙引发的山洪暴雨导致肥沃土壤流失,萝卜无法长大。当地的北山道观里的黄大仙得知情况后,利用他的“吹灰成土术”将香灰吹到贫瘠的土地上,使得萝卜长出又大又白。为了感谢黄大仙,人们用萝卜做出各种美食,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萝卜肉圆。

特产

金华市的土特产品种类繁多。其中,金华火腿金华酥饼和茶花、婺州举岩茶、剪纸、金华佛手、金华酒、源东大白桃是主要特产。此外,每个区(县、市)还有代表性的特产,如武义县萤石工艺品、竹木雕工艺品、竹丝工艺品、有机茶,浦江县的手工面、麦秆剪贴、水晶,磐安的中药材、香菇、板栗,兰溪的金丝琥珀蜜枣、穆坞枇杷、兰溪杨梅,义乌的红糖、南蜜枣、丹溪红曲酒,东阳的木雕、竹编、东白春芽,永康的锡器、鹅肝、五指岩生姜方山柿等。

金华火腿皮色黄亮、香气浓郁、鲜美可口,于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共和国国际商品博览会上获商品质量特别奖。金华火腿腌制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华酥饼是金华传统糕点,相传由唐朝将领程咬金创制。它在南宋时已经出现在文献中,其中浦江吴氏所著的《中馈录》有记载。金华酥饼的特点是金黄的外观和香脆可口的口感。它的主要原料是干菜,因此也被称为干菜酥饼。1989年,金华酥饼获得“浙江省级优质产品”称号。

风景名胜

综述

金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双龙风景名胜区、方岩风景名胜区等;自然景观有双龙洞仙华山、磐安百丈潭,人文景观有兰溪诸葛八卦村、东阳横店影视城、东阳卢宅等。截至2024年末,金华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98家,其中国家AAAAA级景区2家,国家AAAA级景区20家,AAA级景区71家。

主要景点

东阳横店影视城景区

东阳横店影视城景区位于东阳市横店镇;是融影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1996年,为配合导演谢晋拍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而建,总面积30多平方千米,其核心景区面积20多平方千米。横店影视城包括广州街·香港街、秦王宫、清明上河图等13大影视拍摄基地。被世界影视旅游界称为“中国好莱坞”。2010年,东阳横店影视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

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北郊的金华山麓,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双龙风景旅游区规划范围包括双龙风景名胜区79.7平方公里、金华山北坡兰溪范围150平方公里以及金华山南坡山脚一带70平方公里,合计约300平方公里,有双龙洞、黄大仙、尖峰山、大盘天、赤松山、家园里六大景区,是集儒、释、道文化为一体的“三教圣地、仙香福地、名人沃土”。曾先后获得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单位、中国健身名山、国家级摄影创作基地、中国最美潜力的十大奇洞等20多项国家、省级荣誉。

兰溪诸葛八卦村

兰溪诸葛八卦村是中国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位于金华市诸葛镇诸葛村。诸葛八卦村由诸葛亮后裔诸葛大狮以九宫八卦的布局设计而成。村庄以钟池为中心,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形成内八卦格局;村外八座小山环抱整个村落,构成外八卦格局。诸葛村200余处明清古民居和厅堂,历经百年仍保持原有的格局,其建筑风格以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和小闺房为特点,成为中国古村落和古民居的代表。2005年,兰溪诸葛八卦村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义乌中国国际商贸城购物旅游区

义乌中国国际商贸城购物旅游区是中国首个国家级AAAA级购物旅游景区,建有大型旅游购物中心、进口商品馆、5000余个“购物旅游推荐商位”、十多条购物旅游特色街、4D影院等设施。国际商贸城四区购物旅游中心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2006年,义乌中国国际商贸城购物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金华婺州古城景区

金华婺州古城景区位于浙江中部,地处义乌江武义江金华江三江交汇处,古城始建于李晔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以前,曾是金华历史上府署、监察、试院、孔子庙的聚集地,是金华市区唯一一处保存相对完整的历史街区,古城整体以明清时期民居建筑为主,内有文物保护单位及登记在册的历史建筑共计54处,是金华市区历史文化传承基地、旅游重要目的地。2019年,婺州古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著名人物

对外交流

城市荣誉

参考资料

金华概况.金华市政府.2023-04-01

浙江省(浙)-金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7-08

2022金华统计年鉴 .金华市统计局.2023-04-11

2022年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金华市统计局.2023-04-03

2024年浙江省人口主要数据公报.浙江省统计局.2025-04-10

我市经济运行稳进向好.金华市人民政府.2025-02-02

城市发展.金华市人民政府.2025-04-10

浙江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表(截至2021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7-08

景区概览.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官网.2025-04-10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金华市政府.2023-04-11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金华市人民政府.2023-06-03

义乌机场升级!浙江9个民用运输机场 各是啥等级?.浙江新闻官网.2023-02-20

东阳横店通用机场建设项目.浙江省自然资源厅.2023-02-20

2020金华人口发展报告.金华市统计局.2023-04-11

金华市(地)行政区划及变更情况.金华党史网.2023-05-06

..2023-07-08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7-08

金华市政协委员:启动三江六岸城区旅游.中国新闻网.2023-07-08

经济发展和产业招商简介—金华市.浙江省商务厅.2023-05-23

2022年中国百强城市排名公布,昆明上榜.今日头条.2023-05-26

金华市.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7-08

从金华历史上的首位度看崛起浙中关键时刻.金华市人民政府.2023-05-06

来源:金华博物馆.金华市博物馆.2023-05-06

抗战时期金华市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抗日战争纪念网.2023-05-21

夜读党史(174)︱金华行政区划及变更情况(1949-2018).金华党史网.2023-05-09

金华市水利局关于《金华市水资源保护节约与综合利用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05-11

横锦水库开闸放水为农田“解渴”-东阳新闻网.东阳新闻网.2023-07-14

一库清水泽民一甲子 横锦水库召开建库60周年座谈会.今日头条.2023-07-14

夜读党史137丨饮水思源·记东阳市南江水库的建设.今日头条.2023-07-14

金华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金华市统计局.2023-04-04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华市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金华市人民政府.2023-06-03

全年用水量超105个西湖!中度缺水的金华,为啥还能“喝好水”?.澎湃新闻.2023-04-19

金华市水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金华市人民政府.2023-07-08

2021年金华市水资源公报.金华市水利局.2023-04-19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海口市林业局 .2023-07-08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07-08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4-11

婺城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5-11

金东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5-11

兰溪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5-11

义乌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5-11

东阳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5-11

永康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5-11

武义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5-11

浦江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5-11

磐安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5-11

朱重烈任金华市委书记.金华市人民政府.2023-04-01

金华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领导工作分工.金华人大网.2023-04-01

张健.金华市人民政府.2024-02-03

政协领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金华市委员会.2023-04-01

叶卫红当选金华市政协主席.金华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5-04-10

2022年金华市人口主要数据公报.金华市统计局.2023-04-01

金华市人口2024年总人口数数据情况.红黑人口库.2025-04-10

金华民族宗教概况.金华民族宗教.2025-04-10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7-11

我市特色农业如何带动共同富裕.金华市人民政府.2023-05-27

金华:现代农业竞争力大增.人民网.2023-05-27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汇总表(截至2022年2月25日)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2023-07-08

东阳市东白山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东阳市人民政府.2023-02-19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汇总表(截至2022年2月25日)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2023-02-19

金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05-26

永康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永康市人民政府.2023-02-17

永康市“十四五”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永康市政府网.2023-03-10

现代纺织.兰溪市人民政府.2023-05-21

【浙江日报】义乌:铸就制造业强筋骨 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浙江新闻官网.2023-01-31

义乌小商品成就“大城市”.新华网.2023-01-31

2022年义乌网络零售额超2272亿元 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中国义乌网.2023-07-11

关于印发《东阳市文化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东阳市人民政府.2023-02-19

东阳共同富裕这么干丨第一把金钥匙——影视文旅产业.东阳新闻网.2023-02-19

2022年金华市教育事业统计公报.金华市教育局.2023-04-19

》办学概况.浙江师范大学.2023-04-19

学院简介.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2023-04-19

学院概况.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2023-04-19

学院概况.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2023-04-19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7-11

医院简介.金华市中心医院.2023-06-02

医院介绍.金华市中医医院.2023-06-0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2023-06-02

医院介绍.金华市第二医院.2023-06-02

医院简介.东阳市人民医院.2023-06-02

本馆概况.金华市图书馆.2023-07-08

金华市文化馆免费开放信息.金华市文化馆.2023-07-08

金华市博物馆.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系统.2023-07-08

金华市博物馆简介.金华市博物馆.2023-07-08

2020年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金华市统计局.2023-04-02

金华进步幅度全国第一 2024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榜单出炉.金华发布.2025-04-10

2025年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金华市人民政府.2025-04-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关于拟下达2024年浙江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涉企部分)的公示.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5-04-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2024年度“尖兵领雁+X”研发攻关计划第一批项目的通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25-04-10

五年补短,金华百姓“圈”出美好生活.浙江省体育局.2023-07-11

金华体育中心体育馆.金华市人民政府.2023-07-11

金华体育中心体育场.金华市人民政府.2023-07-11

2023年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金华市统计局.2024-07-0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5-04-10

金华荣誉.金华市人民政府.2023-07-08

2022年度交通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金华市交通运输局.2023-04-18

铁路金华站重“新”出发.浙江新闻官网.2023-07-11

大家好,我是金华站,今年86岁…….上海铁道.2023-07-11

义乌站上榜长三角客流TOP20火车站!.文明义乌.2023-07-11

浙江义乌站全年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千万人次.中国新闻网.2023-07-11

机场介绍.义乌机场管理公司.2023-02-20

义乌航空口岸.义乌国际贸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2023-07-11

2021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义乌.2023-01-30

新航线开通!义乌可直达….澎湃新闻.2023-02-02

关于多措并举,打造浙中西部地区最大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议.中国义乌.2023-02-02

义乌机场开通 直飞海参崴国际航线.金华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港澳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2023-02-02

横店通用机场改扩建项目场道工程开工.东阳市人民政府.2023-02-20

浙江横店通用机场正式启用.中国民航网.2023-02-20

横店通用机场通航首飞 可同时停放24架飞机.浙江新闻频道.2023-02-20

《金华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金华市交通运输局.2023-07-11

非遗元素让市两会驻地更有文化味.金华市人民政府.2025-04-10

金华文物资源总数列浙江省第一.金台资讯-今日头条.2025-04-10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7-08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7-08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7-08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政府网.2023-02-01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7-08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2-19

古宅中的清廉记忆.浙江省纪委监委.2025-04-10

卢宅肃雍堂.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5-04-10

兰溪:梅江通洲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浙江在线.2025-04-10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国家文物局.2025-04-10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3-10

永康后吴村.金华市人民政府.2023-03-10

婺城文化遗产——太平天国侍王府.浙江日报-百家号.2025-04-10

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5-04-10

文史|太平天国侍王府.金华政协-微信公众号.2025-04-10

金华新增9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5-04-10

龙舞(浦江板凳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乱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兰溪摊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东阳木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黄初平(黄大仙)传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龙舞(兰溪断头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十八蝴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婺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金华道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金华道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线狮(九狮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翻九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剪纸(浦江剪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竹编(东阳竹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锡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麦秆剪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火腿制作技艺(金华火腿腌制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婺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诸葛村古村落营造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婺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俞源村古建筑群营造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婺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东阳卢宅营造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婺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浦江郑义门营造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庙会(赶茶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浦江迎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醒感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永康鼓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庙会(方岩庙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传统制糖技艺(义乌红糖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中药炮制技艺(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祭祖习俗(诸葛后裔祭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铸铁技艺(永康铸铁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传统中医药文化(朱丹溪中医药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炼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6

浙江人都有属于家乡的那道茶,你是哪一种?.浙江发布-今日头条.2025-04-10

闹秋社 庆丰收.金华市人民政府.2025-04-10

谢年、叠馒头、抬阁、迎花树……金华人过年,这些年俗你知道吗?.钱江晚报-今日头条.2025-04-10

兰溪摊簧.金华市人民政府.2025-04-10

乱弹.浙江省人民政府.2025-04-10

国家级!评估合格.东阳发布-今日头条.2025-04-10

竹编(东阳竹编).浙江非遗网.2025-04-10

黄大仙传说.金华市人民政府.2025-04-10

黄大仙传说.浙江非遗网.2025-04-10

6位浙江文旅人成首批“文明旅游大使”,讲述最美故事.钱江晚报-今日头条.2025-04-10

金华道情.婺州古城.2025-04-10

春节非遗美食丨浙江金华火腿:千年传承的咸香传奇.新京报-今日头条.2025-04-10

金华酒.金华市人民政府.2025-04-10

基层院团:迎难而上 成功破题.光明网-今日头条.2025-04-10

婺剧.金华市人民政府.2025-04-10

龙舞(兰溪断头龙).浙江非遗网.2025-04-10

瀫水记忆第2期 | 传统舞蹈·断头龙.兰溪文旅-微信公众号.2025-04-10

浙江金华20余位非遗传承人进京推介“婺风遗韵”.中国新闻网-今日头条.2025-04-10

诸葛村:江南古村落的露天博物馆.光明网-今日头条.2025-04-10

联播观察 | “诸葛”古村 如何用“新”守“旧”.四川观察-今日头条.2025-04-10

浦江麦秆贴.浦江县人民政府.2025-04-10

早安浦江丨麦秆剪贴.浦江文旅-微信公众号.2025-04-10

抬阁游.光明网-今日头条.2025-04-10

郑义门营造技艺.浦江县人民政府.2025-04-10

婺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俞源村古建筑群营造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5-04-10

【看浙里】义乌道情:古典雅韵话新闻.浙江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5-04-10

浙江永康:非遗进万家,年味正浓时.光明网-今日头条.2025-04-10

《十八蝴蝶》:飞起的“蝴蝶”让文化更自信.永康市人民政府.2025-04-10

手艺 | 永康锡雕:锡传·心传.央视科教-微信公众号.2025-04-10

2023年方岩庙会精彩开幕.永康市人民政府.2025-04-10

永康鼓词.金华市人民政府.2025-04-10

永康醒感戏《毛头花姐》在第五届全国市县电视台推优项目中夺魁.浙江日报-今日头条.2025-04-10

“婺州窑”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澎湃新闻.2025-04-10

哦,乡愁!——诸葛村传奇.新华网-百家号.2025-04-10

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武义县人民政府.2025-04-10

中药炮制技艺(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浙江非遗网.2025-04-10

爱写作的笔杆子|李思慧:参观西楼红糖村有感.浙江新闻官网.2025-04-10

国字号!义乌市中医医院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浙江新闻官网.2025-04-10

“永康铸铁”非遗项目第五代传承人胡志强和他的铁壶人生.钱江晚报-今日头条.2025-04-10

炼火.磐安县人民政府.2025-04-10

文史天地 | 炼火.磐安县人民政府.2025-04-10

“Z世代”来到山区县:触摸真实的乡土中国.中国新闻网-今日头条.2025-04-10

哪些菜肴点心最能代表金华味道 《金华食谱》推出8份菜单144道菜肴.金华市商务局.2023-07-11

萝卜肉圆.金华市人民政府.2023-07-11

金华汤包.金华市人民政府.2023-07-11

金华汤包.揭阳日报网.2023-07-11

金华98家 最新浙江A级旅游景区名单来了.金华发布-今日头条.2025-04-10

5A级景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2-20

A级景区基本信息情况.兰溪市人民政府.2023-06-22

诸葛八卦村.兰溪市人民政府.2023-06-22

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成中国首个四A级购物旅游区.中国新闻网.2023-02-03

义乌国际商贸城购物旅游区.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02-03

婺州古城.婺州古城官网.2025-04-10

大金华有哪些历史名人?记住这份名单,够你一年的谈资!.金华发布-微信公众号.2025-04-10

【会史讲堂】民建先贤 施复亮.民建齐齐哈尔市委员会-微信公众平台.2025-04-10

历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5-04-10

日本 栃木市.金华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港澳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2023-04-06

奥地利 霍拉布隆市.金华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港澳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2023-04-06

金华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19年鉴.金华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港澳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2023-04-06

为党和人民工作是永恒使命.浙江老年报.2023-05-04

金华市成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05-04

喜获“中国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城市”称号.金华市科学技术局.2023-05-05

关于对四川省遂宁市、浙江省金华市、衢州市待命名“国家卫生城市”进行公示的公告.疾病预防控制局.2023-05-04

金华市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金华市人民政府.2023-05-04

【金华】荣膺首批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磐安新闻网.2025-04-10

国务院召开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 温家宝讲话 李克强出席.中国政府网.2025-04-10

金华获评中国十大电子商务城市.金华市政府.2023-05-05

我市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信用中国(浙江·金华).2023-05-05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和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和拥政爱民模范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5-04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县)怎么命名?.福建省人民政府.2023-05-05

金华成功摘得 “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金华市人民政府.2023-05-04

交通运输部关于命名成都市等13个城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的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23-05-04

关于命名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3-05-04

金华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第41位.金华市人民政府.2023-05-04

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出炉 江苏13市全部上榜.今日头条.2025-01-06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北京市海淀区等13个 地方政府为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4-02-20

2024数字百强市发布:7城新进、7城退出.澎湃新闻.2024-10-09

2024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发布,上海多个指标名列前茅.今日头条.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