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
母猪(英文名:Sow),是雌性家猪(Sus scrofa scrofa)的统称,俗称猪婆、猪,常见的母猪品种类型有大约克夏猪、皮特兰猪、汉普夏猪、杜洛克猪等。不同的母猪品种在体型及繁殖性能上均存在差异,如大约克夏猪成年母猪体重在230~250千克,初产的母猪平均产仔9~10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0~12头。汉普夏猪成年母猪250~340千克,胎产仔数9头左右。
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瘦肉型、脂肪型、兼用型三种类型。另外母猪常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母性行为,其中包括诸如衔草做窝、哺乳、护理、关爱及防御性攻击等优良母性行为。还包括拒绝哺乳、杀婴等低劣母性行为。一般这些低劣行为的发生是由于母猪分娩时应激过度、哺乳时疼痛或身患疾病所导致。
亚洲生产母猪的数量较多,其中更是以中国更为突出。在2022年全球母猪生产企业排行榜中,全球共有42家养猪企业上榜,其中前5名有4家为中国企业。母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产妇"以及繁衍生息的意义。在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有关母猪的传说中还强调了母性的力量以及对生命力的保护。
形态特征
猪的躯体肥胖,被毛稀疏且粗硬。毛色有纯黑、纯白或黑白混杂等。其头大、眼小、耳有的小而直立,有的大而下垂,有的甚至遮盖整个脸面。吻部向前突出。颈粗、肋骨拱圆,腹部膨大。背腰长而宽平,背线平直或凹背。四肢粗短,有4趾,其中位于中央的2趾较大,侧趾小。前2趾有蹄,后2趾没有。尾巴短小。
不同的母猪品种在形态特征上也存在着些许差异,如杜洛克猪体格较大,耳向前倾,耳尖稍下垂,头小、清秀,嘴筒短直,胸宽而深,后躯肌肉丰满,四肢粗壮结实,全身被毛金黄色或棕红色,色泽深浅不一。皮特兰猪毛色灰白,面颊有黑色斑点,有的还夹杂有部分红色,耳中等大小而向前倾,颈和四肢较短,肩部和臀部肌肉特别发达。
习性特点
结群行为
家畜的结群性一般都很强,即便在环境宽松的圈栏内,猪休息时仍然集中趴卧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结群性。因此,才有了今天的大饲养规模和高密集养殖的集约化畜牧业。集约化养猪生产的特点之一是将猪在自然条件下的家族式群体改变成了同质群,这有利于营养供给和管理,但对幼龄动物个体的后天学习造成了不利影响。
领城行为
多种脊椎动物都表现有选择地保卫一定的空间,不许同种个体进入,这叫做领城行为。各种家畜家禽的领城行为一般都不发达,可能这也是当初驯化和人工选择的条件之一;但是也有所保留。例如,将公猪赶至发情母猪的圈栏内交配不易成功,这是因为有时母猪的领域行为动机会高于性动机;反之则较容易成功交配。
母性行为
母性行为是母畜对仔畜发生的一种复杂的本能反应,主要指雌性动物在繁殖期表现出来的筑巢、哺乳、抚育等行为。母性行为有好有坏,母猪的优良母性行为指其在分娩前后表现出来的衔草做窝、哺乳、护理、关爱及防御性攻击等行为。产前衔草做窝、时起时卧、频频排尿等,这些产前优良行为都是母猪的一种本能的表现。母猪的低劣母性行为包括拒绝哺乳、杀婴等行为。一般这些低劣行为的发生是由于母猪分娩时应激过度、哺乳时疼痛或身患疾病所导致。
其他特点
猪的杂食性较强,但对采食方面依然有着很强的选择性,且采食比较灵活,母猪的初情期较早,繁殖效率高、时代间隔短。另外猪还喜欢清洁,容易调教,其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饲养用途
肉用
瘦肉型猪头轻,体躯狭窄而浅,身腰细长,体长约15~20厘米。背膘较薄,平约1.8~2.5厘米,6~7肋骨处的背膘最多也不超过2.5~3.5厘米。四肢较高,后臀腿部肌肉发达而丰满。胴体瘦肉率较高,约占胴体重的55~60%以上,而胴体脂肪比率较小,约占胴体的25~35%。典型的瘦肉型猪有长白猪、金华猪等。
脂用
脂肪型猪头较重,体躯宽而深,胸深腰粗,四肢短小,肌肉丰满,全身浑圆,被毛稀疏。体长和胸围大致相等,个别品种胸围大于体长。体质较细致且疏松。背膘较厚,平均为4~5厘米,最厚可达6~7厘米。胴体瘦肉率很低,平均在35~40%左右。此类猪较早就具有很强的沉积脂肪的能力,体脂肪,包括皮下脂肪、板油和网油都相当多,胴体皮下脂肪约占胴体的40~45%以上。这类猪皮厚可达0.5~0.6厘米。典型的脂肪型猪有宁乡猪、巴克夏猪等。
肉脂兼用
兼用型猪的产肉特性和外形特点都介于瘦肉型和脂肪型之间。这些猪的胴体瘦肉率约在50%左右,背膘厚3.5~4.5厘米。在这种类型猪中,有的偏向于脂肪型,就叫脂肉兼用型猪,如中国东北的大民猪、河北省的深县猪以及山西黑猪属于此类。若偏向于瘦肉型者,就叫肉脂兼用型猪,如中国北京黑猪、上海白猪、新淮猪和泛农花猪。
饲养照料
饲喂
妊娠期
妊娠初期(20天左右)增加青、精饲料喂量,以满足其对维生素的需要。待体况恢复后增加青粗饲料、降低精料,以防过肥。妊娠后期(95天至产前3天)再加喂精料,即采用“高一低一高"的饲养方式。在饮水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稠粥料(料、水比1:2~3)饲喂,既补充所需水分,又能补充所需食物。
分娩期
母猪分娩前3~5天,应根据体况适当减少饲料喂量。膘情特别肥的母猪可减少二分之一的日粮。膘情中上等的一般减少三分之一的日粮。在母猪临产前的一餐料,应适当多喂,可保持母猪分娩时足够的体力。母猪在分娩后的当天应喂2~3次皮盐水汤,在冬春寒冷季节用温水调麸皮喂给为宜。母猪分娩后应逐步更换哺乳期饲料,一般5~7天后可恢复正常标准喂量。
哺乳期
哺乳期母猪的饲喂要根据其产乳量的变化规律适当增加或减少。当泌乳量升高时应增加饲料的饲喂,泌乳量下降时则应减少。在泌乳高峰时还应增加喂饲次数,由原来日喂4次改为5次,同时降低青料比例。
管理
妊娠期
妊娠期要做好母猪的猪体清洁,及时消灭体内外寄生虫。要注意经常检查膘情,掌握体重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饲料。同时要保持猪圈的清洁、干燥和安静。夏天要注意保持猪舍通风凉爽,冬季注意圈舍保温垫上干草并注意勤换。母猪除了吃好睡好外,还应有适当的运动。应让其在空气新鲜、环境安静的地方自由活动,晒一晒太阳。但在分娩来临的前几天,要避免剧烈运动,可让其在圈中自由走动一下。
分娩期
在分娩期,饲养者要注意保持好分娩舍的卫生,提供一个室温适宜,产栏舒适的环境。分娩的前20天左右,饲养员应该每天按摩母猪乳房10分钟。一方面可提高泌乳量,另一方面多与母猪接触,可使母猪安静,减少其恐惧心理。产前7天,分娩母猪要进入产栏,过晚进栏,母猪精神紧张,易影响正常分娩。且母猪产前3~7天应停止运动。分娩过后,要及时清除污染物,墙面、地面、栏杆擦干净后用消毒液消毒,创造一个卫生、安静的环境。
哺乳期
在冬天,要保持猪舍的干燥,圈内的垫草厚度不低于20厘米。另外哺乳期母猪应该多活动,要养成母猪定时运动的习惯,以促进体质健壮和提高泌乳力。保护好母猪的乳房和乳头。训练母猪定点排便,以保持垫草清洁干燥。利用一定的信号建立母猪放乳、仔猪吃乳的条件反射,可增加放乳次数,提高泌乳量。
繁育
选留
母猪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后代,母猪的选留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如猪的生长速度(母猪达到100千克体重时的日龄)及饲料利用率(料肉比),猪的胴体质量(屠宰率、瘦肉率、肉质),配种繁殖生产能力(性成熟、产仔数、初生重、泌乳力、断奶重等)等等。
通常从高产母猪的后代中选择符合本品种特征、身体健壮、体型匀称、性情温顺、奶头排列整齐且奶头数量在6对以上、背腰平直、腹大而不拖地的母猪留作种用。母猪的选留一般分三次进行。断奶时进行第一次,选种主要以父母亲的性能做依据,到六月龄,体重达80千克左右时,进行第二次选种。此时主要依据其体型选择。母猪生头胎仔猪后,根据其繁殖情况,进行第三次淘汰。
发情
青年母猪达到一定年龄就出现发情、排卵,这表示达到了性成熟。猪的发情周期一般每隔16~25天1次,平均21天1次。通常每次发情持续2~4天。发情前期,即从外阴部开始肿胀到接受公猪爬跨为止。此时期母猪卵巢中的卵泡加速生长,生殖腺体活动加强,上皮增生,分泌物增多。外阴部开始肿胀,充血发红,阴道粘膜颇色由浅变深。精神状态有变化,对四周环境开始敏感、不安、四处张望等,但不接受公猪爬跨。
发情期,即从接受公猪爬跨开始到拒绝公猪爬跨时期为止。此时期卵巢中卵泡发育成熟、排卵。子官蠕动加强,生殖道明显充血,粘膜增生,腺体分泌活动加强,子官颈放松,外阴部肿胀,充血发红,有粘液流出,阴道粘膜色变深。接受公猪爬跨并允许交配,神经症状明显。
发情后期,即从拒绝公猪爬跨到发情征状完全消失的时期。母猪卵巢排卵后的卵泡腔开始形成黄体。生殖器官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精神状态恢复正常。拒绝公猪爬跨,有时敌视攻击公猪。休情期母猪精神正常,没有性欲。
配种
母猪发情时完成与公猪的交配行为,这个过程就称为配种。交配行为完成好不好,配种时间掌握准不准,将直接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即受精卵的发育,也就是直接影响母猪的受胎及产仔数。经过精心核算,最佳配种时间是在母猪发情后的第二十至第三十小时。
妊娠期母猪配种后精子与卵子结合、胚胎着床、胎儿发育、分娩这一整个过程,称作妊娠。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4天。实践证明,其妊娠期的长短因品种、年龄、胎次和营养等因素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有的比114天早产,有的比114天晚产。比较正常的不超过110~118天的范围。通常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确定是否妊娠,从外部形态变化上来观察,若背毛光顺,眼睛发亮有神,阴户下面联合的裂缝向上收缩而且成一条线,可初步确定是妊娠了,另外也可以通过观察其配种后的母猪表现来确定是否妊娠。
分娩
母猪分娩时,全身肌肉组织激烈收缩,通常把这种现叫做阵痛。阵痛间歇地发作,直到所有胎儿和胎衣全部产出为止。分娩时胎猪的正常姿势是头颈伸展、四肢屈曲于腹下或两后肢伸展,呈椭圆形姿势。母猪通常是卧下分娩的,但有些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时常要起来走动,因此必须注意护理。一般正常的分娩间歇时间为5~25分钟产出一头仔猪,分娩持续时间是2~4小时,也有长达12~24小时的。在仔猪全部产出后约隔10~30分钟便排出胎衣。有时一侧子宫角内的胎衣着地后,另一侧子宫角内的胎衣未全部排出,也会继续产仔。
杂交利用
二元杂交
二元杂交指两个具有互补性的品种或品系间的杂交,是最简单的杂交方式,生产上最常见的二元母猪为长大、大长母猪。单纯从国外引进品种杂交生产的母猪,养殖户俗称其为“外二元”母猪。二元杂交中以中国地方猪种为母本生产的二元母猪,中国人俗称其为“内二元”母猪,如长白公猪x太湖母猪杂交生产的长太二元母猪。
常见的杂交模式有三种,分别是引进的瘦肉型公猪配地方良种母猪、引进的瘦肉型公猪与中国培育的新品种如上海白猪、湘白1系猪等杂交,引进品种与引进品种杂交,如大约克夏猪与长白猪杂交。
三元杂交
三元杂交是指3个品种间或品系间的杂交。首先利用两个品种或品系杂交生产母猪,再利用第三个品种或品系的公猪杂交产生的后代猪。三元杂交除育种需要外大部分用于生产商品猪。生产上最常见的三元仔猪为杜长大或杜大长。这种杂交方式利用了杂种母猪生活力强、繁殖力高的优势,可提高产仔数和断奶窝重。同时可利用第一第二父本生长快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一般三元杂交猪的肥育效果比二元杂交猪肥育效果要好。
四元杂交
四元杂交是指两个品种(系)杂交生产的杂交公猪,再利用另外两个品种(系)杂交生产杂交母猪,然后由杂交公猪和杂交母猪杂交产生的后代猪。四元杂交除育种需要外通常用于生产商品猪。
轮回杂交
由2个或3个品种(系)轮流参加杂交,轮回杂种中部分母猪留作种用,参加下一-次轮回杂交,其余杂种均作为商品肥育猪。
正反反复杂交
正反反复杂交是指利用杂种后裔的成绩来选择纯繁亲本,以提高亲本种群的一般配合力,获得杂交后代的最大杂种优势。
猪场建设
母猪场的选址和建设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其地形要开阔,整齐,地势要避风、向阳、干燥,有利于排水。水源要充足,土质要坚实、渗水性要强。在选址时,要远离工厂以及其他畜牧场,以避免相互污染,与居民区的距离要适中,交通要便利,但又要与交通干线保持一定的距离。猪舍的建设要有合理的布局,要包括基本结构,如地面、门窗、屋顶等。
疾病防治
猪瘟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以高热、拉稀和全身出血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流行广,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且死亡率高。患病猪根据临床诊断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温和型四种,最急性型较为少见,表现为急性型的一般症状,突然死去。急性型病猪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弓背,喜卧,无力,体温达40.5~42℃。粪有粘液等症状。慢性型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时高时低,食欲不佳,走路不稳,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等症状。温和型又称非典型性猪瘟,其病势较为缓和,病程长,症状不明显,发病与死亡率较低,仔母猪发生较多,成年母猪通常可以忍耐过去。
患病猪病初可通过皮下或静脉注射抗猪瘟血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严重时也可使用中药。平时要做好预防工作,如定期注射疫苗、做好猪舍环境卫生、定期消毒、保持猪圈内部干燥等。
母猪产后瘫痪
母猪产后瘫痪是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严重疾病。通常认为是由于血糖、血钙骤然碱少和产后血压降低等原因使大脑皮质发生机能障碍所致。该病多发生在产后2~5天;其主要表现出食欲减退、粪便干硬而少、排尿、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状态不好、乳汁很少或无乳等症状。
为了防止母猪产后瘫痪,应该在母猪妊娠期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妊娠母猪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尤其是能量、蛋白质和钙、磷的需要。如果母猪发生产后瘫痪,应及时给其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母猪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的疾病。绝大多数病猪是由于体外病原体的侵入而致病的。例如分娩时产道损伤、助产时污染等。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及流产后,子宫内膜会严重充血和肿胀,子宫肌层、输卵管或骨盆腔同时亦有炎症。病猪常常表现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不食等症状。慢性子宫内膜炎则多由于急性子宫内膜炎治疗不及时转化而来。全身症状不太明显,病猪只在发情时从子宫内排出少量混浊絮状的粘液。
对于急性病猪要先清除积留在子官内的炎性分泌物,可用适当溶液进行冲洗,待冲洗液全部排出后,可向子宫内注入一定量药物进行治疗。对慢性病猪可采用全身疗法,每日注射治疗药物。此外,对于母猪的产房应进行彻底消毒,防止母猪产仔时感染此病,在发生难产实行人工助产时要严格消毒,助产后要应用弱消毒溶液洗涤产道,并注人抗菌药物。
相关品种
截止1988年,世界猪的品种,据文献报道大约有300个。在国际上分布较广而且影响较大的品种有10多个。其中以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等猪种较为突出。以下介绍几种品种类型。
大约克夏猪
大约克夏猪又称大白猪,原产于英国,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之一。其主要优点是生长快、饲料报酬高、产仔较多、胴体瘦肉率高、泌乳性能良好,有较良好的适应性。
大约克夏猪体型较大,165日龄时体重可达到100千克以上,成年公猪体重在250~300千克,成年母猪体重在230~250千克。体形匀称,耳朵直立,嘴呈筒直状,四肢较长,全身被毛白色。初产的母猪平均产仔9~10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0~12头。胴体瘦肉率在64%~65%。在杂交利用方面,通常作为第一母本生产“洋三元”杂交猪,也可用做父本,改良地方品种,进行二元杂交或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猪。
汉普夏猪
汉普夏猪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的布奥尼地区,是由薄皮猪和白肩猪杂交选育而成的,由于其皮肤薄,故曾被称为薄皮猪。直到1904年,统一命名为汉普夏猪。汉普夏猪原属于脂肪型猪,后来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将其杂交改良成瘦肉型猪种。
汉普夏猪体型大,成年公猪体重315~410千克,成年母猪250~340千克。体躯较长,四肢稍短而健壮,背腰微弓,后躯肌肉丰满。毛色特征突出,即在肩颈结合部有一白带(包括肩和前肢),其余均为黑色,故有“银带猪”之称。其耳朵大小中等且直立,嘴较长且直。正常乳头12个以上,排列较好,乳堤没有过多脂肪。但产仔数较少,胎产仔数9头左右。日增重可达800克以上,胴体瘦肉率高,其瘦肉率超过64%,且肉质较好。在杂交利用方面,用汉普夏猪作第一父本或第二父本时,杂交效果均较为明显。
皮特兰猪
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的布拉特地区的皮特兰村,是用当地一种黑白斑土种猪与从法国引进的贝叶猪杂交,再与泰姆沃斯猪杂交选育而成的,是欧洲比较流行的一个瘦肉型新品种。
皮特兰猪毛色灰白,夹杂着黑白斑点,有些有红毛。耳朵直立,体躯宽短,背宽,前后肩较丰满,后躯发达,呈双肌臀,有“健美运动员的美称。四肢较粗壮,但因其肌肉发达,常使四肢负重过大而受伤。公猪一旦达到性成熟时就有较强的性欲,母猪的初情期一般在190日龄,胴体瘦肉率高达70%。皮特兰猪是目前瘦肉率最高的种猪之一,应激反应是所有猪种中最突出的一个。杂交利用方面主要利用它生产杂交公猪,为杂交生产商品猪提供经济父本,以提高商品猪的瘦肉率。
杜洛克猪
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之一,其饲养条件比其他瘦肉型猪要求低,但存在早期生长较差的缺点。
杜洛克猪体格较大,耳向前倾,耳尖稍下垂,头小、清秀,嘴筒短直,胸宽而深,后躯肌肉丰满,四肢粗壮结实,全身被毛金黄色或棕红色,色泽深浅不一。杜洛克猪性成熟较晚,母猪一般在6~7月龄开始第一次发情。初产母猪平均产仔9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0头左右。生长育肥6月龄体重可达到100千克以上,胴体瘦肉率65%,肉质较好。由于其母性较差,产仔数较少,一般只用做终端父本生产三元杂交猪。
相关产业
产地产量方面,亚洲生产母猪的数量较多,其中更是以中国更为突出。在2022年全球母猪生产企业排行榜中,全球共有42家养猪企业上榜,上榜企业的母猪数量共计1607.22万头,比2021年减少了42万头,占全球总量的20%(全球约有8000万头母猪)。与2019年的934.62万头相比,增加672.6万头,增长72%。在排名前5的企业中,仅中国就占了4家。
价格方面,2020年,在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区出栏生猪价格为34~35元/千克,较春节前33元/千克,增长3.03~6.06%。20千克内仔猪价格为110元/千克,较春节前85元/千克,增长29.41%,育肥猪头均利润较正常年收入提高了6倍,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显著提高,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8.9%。新冠疫情影响日渐消除后,产业逐步向好发展。
产业结构方面,中国随着畜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国能繁母猪数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走势,具体如下:2014年能繁母猪销售量近7.4亿头,是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17年能繁母猪销售近7亿头,较2016年小幅增长0.1%。2018年,能繁母猪销售量近6.9亿头,比2017年下降11%。2019年,能繁母猪销售量为近5.4亿头,比2018年下降21.6%。在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记录生猪出栏近7亿头,同比增长4.3%。2022年第四季度末生猪存栏近4.5亿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390万头,同比增长1.4%。
相关研究
生产性能研究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豆粕对于母猪生产性能的提高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组对照组在添加不同水平发酵豆粕的饲料的饲喂下的生长状况,添加12%发酵豆粕可以明显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且能增强仔猪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饲料成本。
繁殖性能研究
基于前期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筛选出与母猪产仔数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NCK1,选取实验母猪进行实验对比研究,最后得出NCK1基因通过上调MMP2可以促进微血管形成,进而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结论,此外该基因还可以作为母猪繁殖性状的关键候选基因和分子标记。在对不同日粮粗纤维水平下不同品种(杂交组合)母猪的繁殖性能差异性的研究中,得出适度高粗纤维日粮饲喂下,母猪的繁殖性能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有所改善。对于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参考性意义。
公母对比
参考资料
母猪分娩.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9-07
Sus scrofa scrofa.ITIS.2023-09-07
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23-09-07
2023-2028年全球及中国畜禽养殖行业发展分析.前瞻网.2023-09-07
广东人和母猪(广东人对母猪的俗称).畜牧知识.2023-09-07
农业农村部生猪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07
公猪调教.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