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又称华山医院,创建于1907年,前身为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2001年正式更名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该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冠名医院,于1992年首批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华山医院是上海市首家提供涉外医疗服务的单位,为10国领事馆指定医疗机构。首任院长是柯师、何登(Honghton),现任院长是毛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位于上海市静安区乌鲁木齐中路12号/闵行区金光路958号/宝山区陆翔路108号/浦东新区红枫路525号/徐汇区吴中东路518号/长宁区江苏路796号,占地近50亩。华山医院在上海有5个院区,核定床位2092张,职工近4000余人,总院临床医技科室40个。华山医院共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1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4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1个,上海市临床质控中心8个,设有1个WHO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3个卫生部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各类研究所及研究中心20个。该院2019年总门急诊量逾380万人次,出院病人近10万人次,手术6万余人次。
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该院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8位。“2021年华东区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中,该院位居第6位。“2021年度全国专科综合排行榜”中,该院传染感染科位居全国第1位;放射科第7位;皮肤科第1位;神经内科第4位;神经外科第2位;康复医学第1位;检验医学第9位;结核病科第7位。
2018年12月4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被国家卫健委公布为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2020年9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授予其“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被评选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历史沿革
诞生于硝烟战火之中
1907年吕海寰、盛宣怀联衔上奏清廷“以结万国红十字会之会局,以巩中国红十字会之初基”,由此拉开了筹建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及医学堂的序幕。1909年,沈敦和利用万国红十字会余款,先行于上海徐家汇路购置土地十余亩,用以建造医院学堂会所之用,以立初基,一年之后建成了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内设病床50张,设内外两科,同时招考医学生20人。总医院配备有冷热水管、解剖房(即病理室)、割症房(即手术室)、蒸洗器械房(即消毒室)、爱克司电光房等,设备齐全,被时人称誉“为沪之冠”。
受任于民族困顿之际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总医院医护人员奔赴战地进行救护,医治伤兵,因战事激烈,伤兵过多,医师丹麦人峨利生于该年积劳成疾病逝。1912至1921年间,中国红十字会分别同哈佛大学和美国安息会签订合办总医院的合同,借助外力推动医疗技术、设备、医护人才的精进与培养,总医院颇见规模,自建成以来,除进行战地救护和平时施医给药外,还救灾恤邻,进行国际救援。1928年,医院列入刚创建不久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前身)的实习医院,门诊量由每日100余人次增加至300人次,病床也增至300张。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战火燃起,该院派出数十名医护人员作为上海市第一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成员奔赴前线,后又派出7名医务人员赴朝鲜参加志愿军医疗工作。之后华山医院多次改名,1952年改为专科医院,更名为上海医学院内科学院。1955年4月,内科学院改为内科医院,8月恢复外科建制,再次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65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
奋进于改革年代
1990年以来,华山医院先后在院内东南部建造了两幢高达20多层设施现代的诊疗、病房大楼,并新建了门诊大楼,门诊大楼顶部可停直升飞机,接受F1赛车场等处意外发生伤员的紧急治疗。1991年恢复为中国红十字会医院——华山医院。1992年华山医院被首批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随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多次更名,医院名称于1985年、2000年、2001年相应变更为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3年4-5月,华山医院被定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防治监测点和次选定点医院。
弄潮于搏浪之时
2017年,华山医院派出医疗队赴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助力,投入“一带一路”倡议需求的第一线,彰显红十字公益精神。2016年,该院获批成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也是复旦大学第一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8年4月,李克强总理来华山医院考察互联网远程会诊系统,鼓励医院继续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华山医院先后派遣4批273名医护人员赴湖北武汉增援,成为援鄂医疗队中派遣人员数最多的医院。2024年,该医院预算收入106亿元。同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精神疾病联合创新中心成立。12月6日,用于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的靶向生物制剂艾加莫德皮下注射,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开出了中国首张处方。这意味着该药正式进入临床应用,中国CIDP患者拥有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华山医院在上海共有总院、虹桥院区、宝山院区、浦东院区以及江苏路分部5个院区,核定床位2092张,临床医技科室4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个。该院有职工近4000余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占80%以上,其中高级职称专家近600人,拥有院士3名、国家杰青5名、“973”首席科学家4名、终身教授22名;有国家级专业学术委员会主委或副主委近40名,上海市级专业学术委员会主委或副主委60余名。该院2019年总门急诊量逾380万人次,出院病人近10万人次,手术6万余人次。该院为10国领事馆指定医疗机构,外籍病人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计超过60万人次。
院区分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浦东院区(第二冠名:上海国际医院)位于浦东新区红枫路525号,于2006正式开业。该院区占地近50亩,拥有住院床位200余张,监护室床位40张。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 位于闵行区金光路958号,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设总床位数800张。建筑主体由门诊、急诊急救、医技、住院、科研办公五部分组成,拟形成影像检验中心、放化疗中心、手术中心、康复中心、信息中心五大功能区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位于宝山区陆翔路108号,占地98490平方米,核定床位600张,编制职工800名。设有内、外、妇、儿、中等临床与医技科室共38个。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总院位于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江苏路分部位于长宁区江苏路796号。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华山路999号。华山医院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依托。该院于2021年5月1日开诊,占地230.55亩,总投资48.1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有核定总床位1700张,国际标准手术室44间,其中有融MRI、DSA、CT为一体的复合手术室。
设施设备
华山医院有PACS系统、256层螺旋CT-Brilliance iCT(极速CT)和新型3.0T磁共振扫描仪、SPECT、SPECT/CT、骨密度仪、、ATL5000及Philips IU-22超声诊断等检测设备;以及伽马刀、射波刀、神经内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3D全高清腹腔镜、一体化泌尿诊疗平台、氦刀冷冻消融、基因测序仪等诊治设备;还有紫翠玉激光、脉冲染料激光、近红外光、准分子激光、射频等治疗及美容设备。
科室设置
总院科室
华山医院总院拥有临床医技科室40个,全部科室4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个。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华山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个,分别为骨科、护理专科、检验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手外科、神经内科、中医专业(肺病)、皮肤科、泌尿外科、肾病科、外科、消化科、肿瘤学、感染科、康复医学科、运动医学科、医学影像科、重点实验室(手外科)、重点实验室(抗生素)。
骨科
华山医院骨科于上世纪30年代由任廷桂教授和李鸿儒教授共同创建,该科室有员工3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7人。华山医院骨科分为脊柱外科、关节外科、足外科和创伤骨科四个亚专业组,医疗服务范围既包括骨科各类疾病的常规诊治,涵盖骨骼运动系统各类严重畸形及肿瘤性疾病的系统治疗,形成了以脊柱退变性疾病规范化与微创化诊疗、膝肩肘关节置换、足踝部严重畸形矫正、四肢复杂骨折处理为代表的临床特色诊疗技术。该科室年门急诊诊治各类骨科疾病患者近70000人次,年手术量近3000台。
检验医学科
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正式成立于1950年,2006年1月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通过美国病理学会(The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认可的国际标准化医院检验科,2011年获得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该科室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1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43人。总院检验医学科由八个组室构成,分别为生化组、免疫组、门急诊、血液体液组、微生物组、分子生物组、科研组、实验室自建项目组、门诊抽血组,开展的项目有临床体液、凝血、急诊生化、常规生化、心肌标志物、血气分析、流式检测细胞因子、TBNK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质谱检测变肾上腺素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病毒类核酸定量、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人类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人体药物代谢基因等项目以及研发慢性骨髓增生病检测、脑脊液液体活检等自建项目。
内分泌科
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两大主要特色发展方向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神经内分泌疾病的诊治。该科室建立了华山医院6500多例手术和3000多例伽马刀治疗垂体瘤患者的数据库,联合神经外科开展了下丘脑—垂体疾病的联合门诊和联合病房。
神经外科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始建于1952年,2011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该科室的专科特色有脑血管病的规范化治疗、脑胶质瘤的治疗、神经外科术中电生理监测、术中影像和脑功能保护、颅底肿瘤的规范化标准化治疗、垂体腺瘤的微创神经外科治疗和垂体瘤术后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的重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功能神经外科手术等。该科室有医技人员118人,主治医师45人,住院医师和其他医技人员26名。2014年门诊总量达76954人次,急诊7438人次。有床位总数约600余张,手术总量为10252例,有血管造影2227例,血管内介入治疗650例,伽玛刀治疗总数为2347例,射波刀治疗总数为813例。神经外科的临床治疗总数为16289例,平均住院日11.4天,床位使用率为106.5%,全年周转率为48.8(次/床),死亡率为0.51%。
手外科
华山医院于1984年成立独立的手外科,该科室拥有9病区、33病区、34病区三个病区,实际开放床位111张,同时有手外科肌电图室、手外科手功能康复室、显微外科实验室等附属部门。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正教授13名,副教授6名,主治及住院医师20余名。该科室开展急性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拇指与手指再造、手部复合损伤之皮瓣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和臂丛神经损伤与诊治等多方面临床工作。
神经内科
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由神经病学家张沅昌教授创立于1950年,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该科室专科特色有脑血管病的规范化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等老年神经疾病的早期分子显像诊断技术、癫痫和睡眠障碍等疾病全面疾病管理,还设有近14种神经科专病门诊,包括重症肌无力、肌病、卒中筛查、癫痫、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等脱髓鞘病、慢性头痛、头晕、周围神经病、神经病理性疼痛、记忆障碍、睡眠障碍、神经遗传疾病等。该科室拥有临床床位超过170张,年收治病人2800人以上,门诊就诊病人达40万人次。
中医专业(肺病)
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肺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该科室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呼吸系统常见病如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支气管扩张、肺间质性病变、肺结核等。该科室沈自尹院士采用补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尤其应用补肾法来防治支气管哮喘季节性发作。该科室将宣肺法和补肾益气法结合,用于改善气道局部炎症,把补肾益气和清热活血等中医治则治法和方药,运用到慢阻肺、肺心病、肺间质性炎症和纤维化、肺癌、脑部肿瘤、支扩和皮肤病等领域。
皮肤科
华山医院皮肤科建于1929年,连续五年位居中国医院最佳皮肤科专科排行榜榜首,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上海市皮肤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和上海市激光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有激光治疗中心、皮肤科治疗室、色素脱失治疗室、植发中心等多个治疗科室,在普通门诊外设十余种专病门诊,包括性传播疾病、结缔组织病、遗传性皮肤病、化妆品皮炎、银屑病、白癜风、光感性皮肤病、特应性皮炎、真菌病、脱发等。该科室有医师75人,其中正高10人,副高18人,主治医师18名,有病床42张,并设急诊24小时值班制,年住院患者2500余人次,年急诊约5万,年门诊量已逾162万人次。
泌尿外科
华山医院泌尿外科成立于1955年,2012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该科室开展的项目有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尿道结石微创治疗与预防、尿控和泌尿系整形与功能恢复、前列腺疾病综合诊治与微创新技术研究、男性健康与显微外科手术、肾移植、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微创手术等。拥有开放床位101张,在编医师29名,其中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11名,主治医师9名。
肾病科
华山医院肾脏科创建于1964年。该科室设有肾脏病专科门诊、中西医结合肾病门诊、肾病专家门诊、腹膜透析专科门诊、肾移植专科门诊等,年门诊就诊量约1万人次。并设有病床26张,有各种透析机48台,开展了多种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年透析人次约两万一千余次。
普外科
华山医院普外科创立于1907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以及“华山东方乳房专科医院”和“复旦大学疝病诊治中心”。该科室业务特色有肝胆肿瘤的切除与微创外科(腹腔镜下手术与局部消融、肝脏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重症肝炎和肝肿瘤)、胃肠肿瘤早期诊断、微创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直肠癌局部复发多学科手术切除、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乳房整形与重建、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腹壁疝微创手术、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微创治疗、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等。该科室有医务人员81名,主治医师41名,开放床位238张,年门诊量19万余人次,年急诊约1.1万,年住院患者1.2万余人次,年住院手术1万余例。
消化科
华山医院消化科成立于1964年,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该科室针对消化系统常见和危急重症及疑难病,提供个体化、高质量临床医疗服务,在消化系肿瘤个体化治疗和各类疑难肝病诊治方面具有特色。
肿瘤科
华山医院肿瘤科于2002年7月22日正式成立,于2014年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科室特色有恶性肿瘤颅内转移瘤的诊治、多种实体肿瘤的诊治、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的诊治、大剂量化疗联合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和胚胎性肿瘤等难治复发性恶性肿瘤、血管介入治疗、肿瘤消融治疗、癌痛的规范化治疗、静脉输液港(化疗泵,PORT)植入术。
感染科
华山医院感染科创建于1955年,在“2021年度全国专科综合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其结核病位列第七。科室业务特长有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病的个体化与优化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不明原因发热和新发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深部真菌病的诊治、结核病的诊治以及耐多药结核病的快速诊断等。2010年在华山医院东南面新建的感染病大楼启用,总面积约9010平方米,各病区均设有重症监护正压病房,配备监护仪、吸引装置、抢救设备,洁净等级达十万级。
康复医学科
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始建于1957年,前身为医疗体育治疗室,2013年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该科室主要开展以骨关节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伤病为主的综合性康复医疗工作,包括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娱乐治疗(RT)、吞咽障碍治疗、支具矫形器、针灸和推拿等现代康复治疗与中国传统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性康复治疗为特色。该科室有康复医师17名,包括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8人和住院医师3人,其中针灸推拿师3名。有治疗师20名,包括副主任治疗师1人、主管治疗师7人和康复治疗师12人。有康复护士20余人,开放康复床位100张,年门诊量2.6万余人次。
运动医学科
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的前身是“上海医学院医疗体育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拥有床位50余张,有全职医务人员30名,其中高级职称12名,中级职称8名,运动康复师8名,年手术量达4000台。该科室致力于运动创伤的康复,特色手术有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全关节镜或关节镜辅助下的微创手术等。
医学影像科(影像医学——核医学科、放射科)
影像医学——核医学科:华山医院核医学科原名同位素室,创建于1959年,1984年更名为核医学科,2013年成为国家影像医学——核医学重点专科。该科室开展骨质疏松症及核医学门诊以及甲状腺及核素治疗门诊,拥有SPECT2台,SPECT/CT1台,骨密度仪2台,螺旋菌13C检测仪3台,体外标记免疫相关仪器,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药物室(Ⅲ类)等设施,门诊人次超过1万人次。该科室有全科医、技、护人员2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正高2人、副高3人),中级职称5人,技、护共10人。
放射科:华山医院放射科成立于1933年,创始人为放射学家、医学教育家邹仲教授。该科室拥有256层螺旋CT-Brilliance iCT(极速CT)和新型3.0T磁共振扫描等设备,筹建PACS系统,实现了集中打印。华山医院放射科开展了DSA全身各系统的介入诊断和治疗等项目,其中脑血管疾病、脊髓血管畸形和海绵窦动静脉瘘(CCF)的治疗为特色。该科室有各级医师共88人,其中华山医院终生教授1人,正高级医师4人,副高级医师13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5人,技术及其它各级人员58人。该科室受检人数接近30万人次/年。
重点实验室(手外科)
华山医院于1992年建立卫生部手功能重建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发展方向有手功能重建(包括手外伤防治、手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手部神经肌腱骨关节缺损的修复)、周围神经卡压(包括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通过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凋亡技术进行干预与调控,找到有效的防治肌萎方法)以及臂丛神经损伤。
重点实验室(抗生素)
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致力于感染性疾病诊治、抗感染药物临床药理学研究和细菌耐药性防治,在华山总院、北院和浦东院区拥有收治各类型细菌真菌感染和发热待查患者的感染病房。承担该院内外疑难、危重感染诊治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会诊工作,每年会诊近5000例次。拥有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3名。抗生素研究所擅长上、下呼吸道感染,腹腔盆腔、泌尿生殖、消化、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深部真菌感染,免疫缺陷者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
放射科
华山医院放射科成立于1933年,创始人为放射学家、医学教育家邹仲教授。该科室拥有256层螺旋CT-Brilliance iCT(极速CT)和新型3.0T磁共振扫描等设备,筹建PACS系统,实现了集中打印。华山医院放射科开展了DSA全身各系统的介入诊断和治疗等项目,其中脑血管疾病、脊髓血管畸形和海绵窦动静脉瘘(CCF)的治疗为特色。该科室有各级医师共88人,其中华山医院终生教授1人,正高级医师4人,副高级医师13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5人,技术及其它各级人员58人。该科室受检人数接近30万人次/年。
医学成就
医学贡献
健侧颈神经移位术治疗上肢痉挛瘫的临床试验:2017年华山医院手外科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影响因子:72.406)以原创论著(original article)发表了题为“Trial of Contralateral Seventh Cervical Nerve Transfer for Spastic Arm Paralysis”的文章,并且入选该期刊2018年最受瞩目论著。该研究首创“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损伤”基础上进行的全新拓展,将其创新性地应用于中枢性偏瘫患者治疗中,是一项中国原创性外科技术Ⅱ期临床试验研究成果,为中枢损伤后致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拓展了手外科的学科领域,更为人类认识大脑、调控大脑提供了新视角。
用短波红外量子点示踪技术“看”植入的干细胞修复损伤路径:2019年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陈世益教授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影响因子:15.804)发表了题为“Visualizing the Fate of Intra-Articular Inject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vivo in the Second Near-Infrared Window for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Supraspinatus Tendon Tears”的文章。该研究利用短波红外量子点示踪技术,在干细胞组织修复冈上肌腱撕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肩袖损伤是老年人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基于再生医学的干细胞治疗有望为肩袖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手段,该研究加深了对干细胞移植后“命运”的理解,推动了干细胞再生医学的临床转化。
揭示乙辅酶A代谢在肝癌转移中的重要作用:2019年华山医院普外科钦伦秀教授团队在《Cell Metabolism》(影响因子:20.565)发表了题为“ACOT12-Dependent Alteration of Acetyl-CoA Driv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astasis by Epigenetic Induction of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的文章。该研究为从代谢角度认识肿瘤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肿瘤转移的预测和干预提示新的代谢指标和靶点。
耐药菌国际多中心的临床研究:2021年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王明贵教授在《柳叶刀-感染性疾病》(影响因子:25.1)发表了题为“Clinical outcomes and bac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bapenem-resistant 克雷伯氏菌属 pneumoniae complex among patients from different global regions (CRACKLE-2): a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cohort study”的文章。该研究对于加强国际合作,了解熟悉国际一流临床研究的流程和技术规范,构建中国耐药菌临床研究网络,锻炼团队临床研究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探秘特应性皮炎始动原因:2022年华山医院皮肤科李巍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影响因子:17.579)发表了题为“A dysregulated sebum–microbial metabolite–IL–33 axis initiates skin inflammation in atopic dermatitis”的文章。该研究表明了皮脂腺脂质的菌群代谢产物丙酸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白介素33(IL-33)有抑制作用,首次提出失调的“皮脂-菌群代谢产物丙酸-IL-33”轴可能是异位性皮肤炎的始动因素。该研究揭示了特应性皮炎的关键发病机制,为探索防治特应性皮炎的新策略提供了重要思路。
牵头制定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华山医院牵头制定的《基于证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以“Evidence-based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in China”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Hematology \u0026 Oncology》(影响因子:23.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制定该次专家共识,华山医院作为牵头单位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等10所院校的46 名专家(共识专家 25 名、证据组专家 21 名),涵盖神经外科、血液科、神经内科等11个专业。PCNSL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在该期刊发表,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规范化诊治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全病程深入研究探索帕金森病诊治思路: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组在2011年建立长期随访帕金森病患者的在线数据库,系统进行帕金森病慢病管理。依托该平台,专业组于2018年成立了帕金森病协同研究平台“中国e帕联盟(ePD Alliance in China)”,截至2022年10月,中国已有134家医院加入“中国e帕联盟”,联盟成员共同推进基于移动终端技术的帕金森病慢病长程管理,并建有相应的生物样本库。专业组探索了新型Tau蛋白(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标志物)示踪剂在运动障碍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促进了帕金森病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医学实践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首次在上海通过远程AR技术导航,为在桑珠孜区的藏族患者精准切除颅内肿瘤:2021年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利用远程AR手术导航系统在上海和日喀则同时进行颅内肿瘤切除的手术,一头远程调整和精确标识手术路径进行导航,另一头通过搭载AR手术导航的便携式设备,为一名小脑结核性肉芽肿的藏族患者顺利实施了肿瘤切除术,用时3个小时。该手术实现了术中肿瘤边界精确定位,也减少了术中大出血等风险,使得患者康复出院。首次远程AR手术导航的成功将智慧医疗的优质资源得以辐射至中国的边远区域。
上海市首例双镜联合下单侧肾缺如输尿管狭窄Allium支架置入手术:2020年华山医院泌尿外科吴忠教授团队完成了上海市首例双镜联合下孤立肾输尿管狭窄Allium覆膜金属自膨胀尿路支架置入手术,为“左侧输尿管上段严重狭窄、左侧孤立肾、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成功解决了输尿管狭窄反复复发的难题。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高难度手术成功救治多发颅内动脉瘤藏族小患者:2020年,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朱巍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儿童多发颅内动脉瘤手术。血管造影发现患者的脑动脉上有两枚微小宽颈动脉瘤,一枚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位于脑干前方,导致开颅手术暴露极其困难,且手术风险极高;采用介入手术的方式,手术难度相对较小,但存在患者今后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的问题;而另一枚动脉瘤位于脉络膜前动脉旁,此动脉受到影响会引起患者偏瘫,开颅手术对保护血管更为有力。凭借主刀医生朱教授的精湛手艺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让原本需要分两次进行的手术一次性完成,为患者减轻了痛苦。
华山医院普外科首次成功完成1例亲体儿童肝移植手术:2014年华山医院普外科钦伦秀主任和王正昕副主任率领的肝移植团队同时进行2台相差2小时的亲体儿童肝移植手术,手术历时约10个小时,进展顺利,供受体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患者母女二人相继康复出院。亲体肝移植及儿童亲体肝移植由于手术技术难度大,各科室协作要求高、术后管理复杂、并发症多等特点,代表了肝移植领域最高水平。
教育科研
教育
关联院校
华山医院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上医”,地处上海市徐汇区,创建于1927年,创立时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颜福庆出任首任院长。1932年,独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院训是“正谊明道”。1939年,因抗战爆发内迁至云南昆明。1940年,辗转迁至四川重庆。1946年,抗战胜利,迁回上海。1952年,更名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59年,被定为中原地区16所重点高等学府之一。1985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合并办学,组建成为新的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设有本科专业10个,直属院系所10个,附属医院18所(含筹)。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0余人,其中国家级青年人才100余人。截至2021年底,有在校博士研究生3477人,硕士研究生3338人,普通本科生4149人,共计10964人。有专任教师716人、专职科研人员16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76人。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6个一级学科,其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西医结合4个学科入选为首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3个学科入选上海高峰学科建设计划。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为医学神经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为医学分子病毒学、代谢分子医学、智能化递药、公共卫生安全、癌变与侵袭原理;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为神经科学;国家卫健委(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为糖配位化合物、抗生素临床药理学、手功能重建等;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4个。
教学培养
华山医院每年承担2000余名学生(学员)的教学工作。该院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2项,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2项,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篇,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每年举办各级各类学术论坛与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0余项。拥有高级职称专家近600人,院士3名、国家杰青5名、“973”首席科学家4名、终身教授22名,国家级专业学术委员会主委或副主委近40名,上海市级专业学术委员会主委或副主委60余名。
科研
华山医院共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10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4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1个,上海市临床质控中心8个,设有1个WHO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3个国家卫健委(卫生部)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各类研究所、研究中心20个。该院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余项,发表论文4000余篇,被SCI收录2300余篇。
科研平台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6年,华山医院院获批成为中国最高级别的科研平台——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也是复旦大学第一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该中心旨在以老年人需求为核心,研发中国原创性核心诊疗新技术,降低老年人重大疾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该中心建设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国家临床研究创新基地,对于阿尔兹海默症、脑卒中、脏器功能衰竭等老年人临床终点事件进行早期预防、临床诊治与救护以及康复与照护等。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是国家卫健委于2021年4月16日批复设立的,旨在推动中国传染病医学领域建设与发展的国家医学中心,提高传染病专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中国传染病医疗救治水平以及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等。
上海市神经外科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于2001年成为“上海市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由神经外科周良辅院士带领,2017年获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市肢体功能重建临床医学中心:2017年由手外科顾玉东院士和徐文东教授共同领衔的上海市肢体功能重建临床医学中心获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市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董强教授领衔的上海市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于2017年获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市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教授领衔的上海市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获2017年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建设项目。
重点学科
神经外科:华山医院神经外科1952年建科,1982年成为WHO神经科学研究与培训中心,1989和2002年连续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一、二、三期建设学科。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周良辅院士,学科带头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共有正教授22人,包括终身教授1名和资深教授3名,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5人。学科发展方向有微侵袭神经外科、分子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等,涵盖神经外科的所有领域。自1991年以来,该学科科研项目共计200余项,总资助额近1亿元。
手外科:华山医院手外科于1995年成为上海市领先学科,211工程重点学科。2002年手外科成为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国家教委重点学科。拥有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顾玉东院士),正教授13名,副教授6名。该学科承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课程《显微外科基础理论与操作》。该学科专业特色为急症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拇指与手指再造,皮瓣移植,周围神经损伤和卡压诊治,臂丛和产瘫诊治,显微外科基础理论研究。
外科学:华山医院普外科创立于1907年,为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外科学)、211工程与985重点建设学科(外科学)。该学科拥有终身教授1名,资深教授1名,教授1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1名),副教授18名(其中硕士生导师15名),具有博士学位者52名,硕士学位者24人。该学科发展方向有以肝胆、胃肠和乳腺肿瘤等传统优势领域为重点,代谢与血管外科并重。下设肝胆外科、胃肠外科、甲乳外科、微创代谢疝外科和血管外科等五个方向。
泌尿外科:华山医院泌尿外科是首批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11”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教授8名,副教授11名,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4名。该学科特色有泌尿外科微创治疗领域、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尿道结石、尿控和盆底功能重建、前列腺疾病、男性生殖与健康、肾脏移植和器官保存。
神经内科: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由神经病学家张沅昌教授创立于1950年,该学科是WHO神经科学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复旦大学“985”工程的III期“重中之重”建设学科。拥有教授10名,副教授1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14名。该学科专业特色有脑血管病的规范化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等老年神经疾病的早期分子显像诊断技术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以及癫痫和睡眠障碍等疾病全面疾病管理的临床研究。
心血管内科:华山医院心血管内科始创于1962年,1986年正式建科,于1988年通过国家教委审批,成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并被列为“211工程”发展规划的重点学科。拥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名。该学科发展方向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药理学、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等。
中西医结合学科: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是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科医教研基地之一。拥有硕士生指导教师7人,博士生指导教师3人。该科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沈自尹院士),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董竞成)。该学科设有中西医结合内科、肿瘤、老年病、针灸、推拿、外科及痔科、皮肤科和妇科学等三级学科,拥有中西医结合肺病专业,中西医结合老年病与延缓衰老专业等,其中中医老年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感染病学科:华山医院感染病学科创始人为临床医学专家、中国临床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戴自英教授。于1989年为国家教委首批重点学科,1996年进入国家教育部211重点工程,2001年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研究方向有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耐药的诊断方法与耐药监测以及个体化治疗,发热待查以及新发和再现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耐多药结核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及其快速诊断技术的研制,深部真菌病的新型诊断方法和治疗研究等方面。
肾病科:华山医院肾病科被列为复旦大学“985工程”重点扶植学科,先后入选了中国211工程I期和II期工程,并被教育部评为重点学科。该学科副高以上职称者8人,共培养了硕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研究生28名,博士后1名。该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肾脏疾病与全身特别是心血管、糖尿病等的关系。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华山医院放射科1997年被国家教委评为“211工程”影像医学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学科。该科室拥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9人,在读博士生10名,硕士生12名。承担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和本科生《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工作。华山医院核医学科是教育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二级学科)重点学科组成部分。拥有高级职称5人,承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核医学授课、实习以及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
杂志期刊
《中华手外科杂志》:该杂志由华山医院顾玉东院士任主编,1985年受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手外科学组委托承办《手外科杂志》,王澍寰任主编,顾玉东任副主编。1993年更名为《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为华山医院手外科的附属部门,劳杰任编辑部主任。
《华山医院报》:由华山医院主办,设《医院文化专刊》。
荣誉与排名
荣誉
排名
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该院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8位。
在“2021年华东区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中,该院位居第6位。
在“2021年度全国专科综合排行榜”中,该院传染感染科位居全国第1位;放射科第7位;皮肤科第1位;神经内科第4位;神经外科第2位;康复医学第1位;检验医学第9位;结核病科第7位。
在“2021年度全国专科声誉排行榜”中,该院康复医学位列全国第1;传染感染科第1;皮肤科第1;神经外科第2;神经内科第3;放射科第6;结核病第8;检验医学第9;肾脏病科第10。
院内专家
邹和建(党委书记)
华山医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科、职业病科主任、复旦大学风湿、免疫、过敏性疾病研究中心主任、华山医院分子与转化医学研究所所长、华山医院伦理委员会主席。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发生机制研究与干预策略”,国家973项目子课题、《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修订、《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修订等。
擅长领域:职业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以及风湿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等。
毛颖(院长)
华山医院院长,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常务副主任主任医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以及“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外科学组名誉组长、中国脑血管病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诊疗特长包括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等),癫痫的外科治疗 。
周良辅(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神经外科急救中心主任、上海市华山神经外科(集团)研究所所长、WHO 神经研究和培训中心副主任等。担任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副主委、上海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荣誉主任委员、中央保健局专家组成员、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委员、亚太神经外科协会执行委员、亚太颅底外科协会执行委员和理事。美国Neurosurgery、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orld Neurosurgery、《中国临床神经科学》等多种杂志副主编或编委。
擅长领域:微侵袭神经外科如显微外科、颅底外科、神经导航外科、内镜外科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等的研究和应用,脑动脉瘤、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等神经外科多种疾病的诊疗。
沈自尹(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复旦大学医学院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会副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全国中西医结合虚症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及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杂志副总编等。沈自尹院士提出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改变了中西医药简单相加的局面,又提出"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推动了中医辨证向科学化、客观化的发展。
擅长领域: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的开拓、肾本质的研究和传统老年医学研究。将肾阳虚研究的结论用于治疗隐性阿狄森氏病,预防哮喘季节性发作,为长期用激素的哮喘患者撤除激素,防治慢性气管炎,减轻激素副作用等。
顾玉东(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手外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手外科杂志》总编辑等。1966年参与世界第一例足趾游离移植术的工作,发现足趾移植术中血管变异的规律,设计了“第二套供血系统“的新方法,并用于指导临床工作,提高了成活率。参加世界第三例中国第一例游离下腹部皮瓣的手术并首创小腿外侧皮瓣、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趾蹼皮瓣等,提出皮瓣设计的点、线、面概念。在臂丛神经与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治方面有6项成果为国际首创。
擅长领域有手外伤修复与再造,手麻、肌肉萎缩的诊治,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治,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
董强(神经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任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
擅长领域有各种脑血管病、颅内外血管狭窄及少见血管性疾病,以及其他神经内科疑难杂症。
相关名人
沈敦和(1866-1920):华山医院前身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是由中国实业家、慈善家沈敦和(1866-1920),集资50多万两白银,建造成了高两层的“红会老楼”。
周璇(1920-1957):1957年中国早期电影演员、歌星、被誉为“金嗓子喉片”的周璇,感染了急性脑膜炎,被紧急转到华山医院(原上海医学院附属内科医院)治疗,治疗了一个多月未能挽救性命,于1957年9月22日去世,终年39岁。
戴瑞鸿(1930-2023):戴瑞鸿教授是中国共产党员、中国心血管病学专家、原华山医院副院长、华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华山医院终身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戴瑞鸿教授研发了麝香保心丸,首次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阐明了气血相关理论的实质,是中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华山医院心内科的创建者。戴瑞鸿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4月7日去世,享年93岁。
资质认定
1992年该院首批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2016年该院获批成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18年华山医院被国家卫健委公布为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2021年该院被国家卫健委批复设立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
2021年华山医院等21家三级医院通过等级复评审。
相关文化
微电影《儿子》:2016年华山医院拍摄制作的微电影《儿子》由上海市医务工会选送,荣获第二届上海职工微电影大赛“最具创意奖”。该影片讲述的是一段医患真情,一位医务工作者在5·12汶川地震的救援中不幸遇难,其母亲(宣传科陈勤奋饰演)无法接受儿子去世的事实而罹患精神疾病,由女儿(文明办朱修明饰演)照顾平时的生活。而在一次因心脏疾病住院过程中,对儿子念念不忘的母亲将主治医生邱医生(医务处邱智渊饰演)认定是自己的儿子。在治疗过程中,邱医生对“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情感也如同母子般不断深化。此外,该片曾获上海市原卫生计生系统医患真情故事微电影比赛第二名。
微电影《地隔千里 守护不变》:2018年华山医院出品的微电影《地隔千里 守护不变》经国家卫健委体改司、深化医改典型经验推广平台、《中国卫生》杂志社共同评选,获2018“医改,就在我身边”优秀短视频作品,也是上海唯一获奖的作品。该作品献礼医改成就,展现了李克强总理在华山医院视察时重点关注的互联网+医疗工作,探讨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远程医疗服务在突破地域限制,缓冲城乡医疗水平差异方面的无限可能。
参考资料
华山之路.华山医院.2023-06-17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信用中国.2023-06-2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信用信息网.2023-06-22
截至目前本市“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 医保支付范围定点医疗机构名单.上海市医保局.2023-06-22
毛颖教授.华山医院.2023-06-17
【海上记忆】华山医院:百余年中的每一次逆行.上观新闻网.2023-06-18
历任领导.华山医院.2023-06-17
复旦大学2021年医院排行榜.复旦大学2021年医院排行榜.2023-03-29
2021年华东区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复旦医院排行榜.2023-06-18
2021年度全国专科综合排行榜.复旦医院排行榜.2023-06-18
国家卫健委公布首批231家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附名单).人民健康网.2023-03-29
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决定.上海市人民政府.2024-02-08
关于命名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决定.中国共青团.2024-02-15
往昔|华山医院:中国第一家红十字医院.上海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8
【红色基因 赓续百年】危难时刻,党员先上!来看华山医院的百年红色基因.复旦大学新闻.2023-05-22
100多年前就被誉为“沪上之冠”,华山医院为什么这么牛?.老静安周到.新闻晨报新媒体平台.2023-06-18
与党同心,与国同行!复旦上医,95年!.复旦上医.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9
2024年“百亿医院”增至17家,一家医院的收入,堪比一个市的医保支出.百家号.2025-04-03
神经精神疾病联合创新中心成立,上海“600号”联合华山医院攻坚脑科学技术转化应用.劳动报.2025-04-03
艾加莫德皮下注射开出全国首张处方,罕见病CIDP迎来治疗新选择.上观.2025-04-03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建成开诊.复旦大学.2023-06-19
放射科.华山医院.2023-06-19
核医学科.华山医院.2023-06-19
超声医学科.华山医院.2023-06-19
神经外科.华山医院.2023-06-19
泌尿外科.华山医院.2023-06-20
皮肤科.华山医院.2023-06-17
外科系统.华山医院.2023-06-20
内科系统.华山医院.2023-06-20
医技科室.华山医院.2023-06-20
已经拼命补水了,皮肤还是那么干那么痒,怎么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微信公众平台.2023-07-14
骨科.华山医院.2023-07-14
检验医学科.华山医院.2023-06-22
内分泌科.华山医院.2023-07-14
手外科.华山医院.2023-06-22
神经内科.华山医院.2023-06-20
中西医结合科.华山医院.2023-06-22
肾病科.华山医院.2023-06-22
普外科.华山医院.2023-06-21
消化科.华山医院.2023-07-14
肿瘤科.华山医院.2023-07-14
感染科.华山医院.2023-06-20
康复医学科.华山医院.2023-06-17
运动医学科.华山医院.2023-07-14
抗生素研究所.华山医院.2023-07-14
华山医院手外科团队首创“健侧颈神经移位治疗中枢损伤后上肢偏瘫”:研究成果以original article发表于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华山医院.2023-06-21
华山医院手外科徐文东教授、顾玉东院士团队研究成果入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8年最受瞩目论著“Notable Articles of 2018”.华山医院.2023-06-21
用短波红外量子点示踪技术“看”植入的干细胞修复损伤路径 ——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陈世益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上.华山医院.2023-06-21
华山医院普外科钦伦秀教授团队揭示乙酰辅酶A代谢在肝癌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华山医院.2023-06-22
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王明贵教授作为中国地区牵头人的耐药菌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成果发表于Lancet Infect Dis杂志.华山医院.2023-06-21
探秘特应性皮炎始动原因.华山医院.2023-06-22
华山医院牵头完成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订阅号.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1
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在坚守中追求卓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订阅号.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1
跨越数千公里高山大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首次在上海通过远程AR技术导航,为在日喀则的藏族同胞精准切除颅内肿瘤.华山医院.2023-06-21
华山医院泌尿外科吴忠教授团队完成上海首例双镜联合下孤立肾输尿管狭窄Allium支架置入手术.华山医院.2023-06-21
藏汉一家亲,情暖患者心——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高难度手术成功救治多发颅内动脉瘤藏族小患者.华山医院.2023-06-21
华山医院普外科首次成功完成1例亲体儿童肝移植手术.华山医院.2023-06-21
上医简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23-06-21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医院.2023-07-14
中心介绍.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2023-06-22
华山医院5个项目获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和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华山医院.2023-07-14
心内科.华山医院.2023-06-22
电子院报.华山医院.2023-06-22
喜报!2021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章)、工人先锋号揭晓!宝山这些单位、个人、班组获奖.澎湃新闻.2025-04-03
2021年医院排行榜 (专科声誉).复旦医院排行榜.2023-06-22
邹和建.华山医院.2023-06-22
毛颖.华山医院.2023-06-22
周良辅.华山医院.2023-06-22
沈自尹.华山医院.2023-06-22
顾玉东.院士风采.华山医院.2023-06-22
顾玉东.华山医院.2023-06-22
董强.华山医院.2023-06-22
讣告 | 沉痛悼念戴瑞鸿终身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2
关于公布复旦大学附属 华山医院等21家医院等级评审结论的通知 ( 2021-01-01).上海市卫健委 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2023-05-22
华山医院微电影《儿子》荣获第二届上海职工微电影大赛“最具创意奖”.华山医院.2023-06-22
献礼医改成就,探索互联网+医疗的无限可能——华山医院微电影《地隔千里 守护不变》荣获优秀医改作品荣誉.华山医院.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