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沈敦和

沈敦和

沈敦和(1866年—1920年),字仲礼,浙江省鄞县人,中国清末、民国初时期国际关系学家、社会活动家,曾出任山西大学校长。光绪三十年(1904年)正月,沈敦和发起成立中、英、美、德、法五国合办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被推举为中方办事总董,为中国红十字会的缔造者。

人物简介

沈敦和(1865-1920)字仲礼,又字默,浙江四明人。早年曾肄业英国剑桥大学法政科。历任南洋大臣翻译官、金陵京师同文馆教习、鱼雷学堂提调、江南水师学堂提调。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任南京、镇江市、江阴和吴淞四炮台提调。次年改任江南自强军营务总办。

沈氏以恤兵博爱、救死扶伤、拯难济危为己任。日俄战争期间,领导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组建医疗队,派往辽沈一带救护伤兵难胞,被救出险者数十万人;继又散放急赈,活者甚众。宣统二年,公共租界发生鼠疫,工部局在源昌路、阿拉巴斯脱路(今曲阜路)、北山西路等地挨户检查鼠疫,其后又公布检疫章程,引起居民强烈抗议,酿成“检疫风暴潮”。沈氏亲自去疫地调查,筹款抚恤,联合各帮各业与工部局交涉修改检疫章程,并由中国商董在闸北区创办中国公立医院,收治染疫华人,保障民命,维护防疫主权。

上海光复前后,讨袁军与北洋军在沪南、吴淞镇、江湾等地激战,沈氏亲自组织救护。民国4年夏,台风肆虐,黄浦江上覆舟甚众,沪南、闸北棚户区大批茅屋被毁,沈氏捐巨金以为首倡,又集合医疗队治疗伤者,办理善后。还创办沪南、北市防疫医院。在武昌起义、宁沪、京津、直皖、直奉诸战役以及南北各省旱涝、风火、疫等灾变中,沈氏都竭智尽力,进行救护,民众深受其益。

人物经历

1866年,沈敦和出生于浙江宁波,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专攻政法。

1901年,沈敦和任山西省洋务局督办,专门办理教案,负责同英人李提摩太商谈。

1901年后任全国路矿局提调,兼开平煤矿、建平金矿总办。后定居上海市,从事实业和慈善业多年,任沪宁铁路总办、中国通商银行总董。

1902年5月至1906年7月,沈敦和出任山西大学督办。

1903年,沈敦和开始转入商界。

1904年日俄战争,为救援东北地区战地难民,以他为首的上海慈善家,筹集钱款,发起成立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的前身)。

1906年,沈敦和创办华安人寿保险公司,调任上海江南水师学堂提调,吴淞自强军任营机处总办、天足会董事,淞沪铁路总办,商务总会议董,巴拿马共和国出品协会事务所名誉经理等职务。

1906年,沈敦和投资四明银行

1907年,沈敦和在上海,沈敦和呈给清廷的奏折在沉寂三年后终于批了下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暨医学堂”成立,这成为华山医院历史的开始。

1911年宁波旅沪同乡会成立时,被推举为首任会长。

1912年后参与创办华安合群人寿保险公司、同利制铁公司、中国荣线纱厂等企业。是二十世纪初上海市工商界有影响的人物。曾连任多届上海商务总会、上海总商会董事长。辛亥革命期间在上海参与发起成立共和建设会,以“赞助共和、扶助民军”为宗旨。长期任四明公所董事。

1913年,沈敦和又连任会长,并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华洋义赈会、上海时疫医院等著名机构,长期担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等职。

成就荣誉

个人作品

沈敦和长期从事洋务局工作和国际法的研究,《俄罗斯国志略》《英吉利国志略》《法兰西国志略》《德意志国志略》,均被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补编,光绪年间有排印本。

1906年在《寰球中国学报》上发表了《统一方言说略》。

沈敦和在担任山西大学督办期间,曾翻译和出版了有关高等院校、中等和师范学校的教材和名著数十种。

参考资料

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盛宣怀的故事.百家号.2024-08-22

百年前,中国第一代公共慈善医生经历了什么?.百家号.2024-08-22